一、世界乳业20强全部登陆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姚砚珣[1](2020)在《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乳制品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现阶段在国际市场上依旧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并且大多中国乳制品企业在走出国门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相反,伊利集团通过系列国际化经营活动,已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研究伊利集团的全球战略,对其自身国际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其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同类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国际化程度测算及战略联盟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次,从实施依据、目的及内容三个方面对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概况进行剖析。再次,运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发现在实施全球战略后伊利集团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品牌价值、创新能力和奶源控制能力方面均有提升,但营运能力表现较为逊色;同时,运用国际化蛛网模型对伊利集团国际化程度进行测算,发现其国际化程度较低且国际化发展并不均衡。因此,可以认为全球战略使得伊利集团国际化发展的态势向好,但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有海外营销战略的执行成果不显着、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国际市场中的自主品牌效应并未真正凸显;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同国内外乳制品企业的竞争博弈加剧、国际化经营风险增多。最后,对伊利集团深化全球战略提出建议:将现有成果转化为拓展国际市场的新动能;提升国际化进程中企业内外部风险的把控能力;以全球思维导向指引企业品牌国际化之路。同时,对其他同行的国际化经营给出启示:制定适宜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人事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企业发展紧跟国家相关政策。
李冬梅[2](2020)在《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断有企业走出国门,扩展全球市场,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深。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淀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企业开始放眼海外。那么我国乳品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表现具体如何,国际化经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已经成为我国乳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所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研究我国实力较强的乳品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状况,对其他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文以中国乳品龙头企业---伊利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鲁桐学者对企业国际化的评价理论,选取了海外销售额比率、海外经营方式、海外战略的决策、国际人才招聘、海外资金筹措能力、海外资产比率六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蛛网模型;并通过财务指标分析的方法对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绩效进行研究;根据伊利集团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目前还处于一般水平;第二,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并非一开始就有促进作用,它会有一个缓冲阶段。
曾莉莉[3](2020)在《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消费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乳制品成为很多家庭中必要的营养来源,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大,促进了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乳制品行业同时也经历着产品质量低下和消费者的信任缺失、成本与价格的矛盾、国外资本强劲介入等危机与考验。除了保证产品质量之外,各乳企也希望借助市场营销的功能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广东YT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T乳业)为广东知名企业,在广东乳制品市场有较大的份额。但相比国内其他的乳制品巨头,YT乳业的发展之路显得相当坎坷。从1956年创立,到2014年才正式上市登陆A股。企业屹立几十年不倒但步伐缓慢,必然有其优点和不足。研究YT乳业的发展有很多理论视角,而本文将从营销角度去探讨YT乳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本文通过对YT乳业经销商及零售商的实地考察和对乳制品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一手资料,以此作为依据对YT乳业和相关的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现状和效果开展研究。同时也通过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和中国奶业年鉴等资料对YT乳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扫描,发现YT乳业在目标市场战略和营销策略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YT乳业的市场定位调整方向以及营销策略的调整对策:包括要重新进行市场的差异化定位,优化产品组合,优化渠道建设,并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调整品牌的传播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促使YT乳业持续发展,以及促使企业从区域化品牌转型为全国性品牌以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提供参考意见。
甄珍[4](2020)在《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共享经济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集团面临机构臃肿、信息孤岛等“大企业病”,企业开始从营销手段、人才技术的竞争转向管理模式的竞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无疑是企业间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企业开始不断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力求降本增效。在这种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运而生,近年来,我国大型集团企业纷纷投身于财务共享的建设当中,但大多建成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缺乏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蒙牛集团作为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虽然不是我国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第一家企业,但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效果却是业内较为成功的。因此,本文以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在分析其当前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平衡计分卡的4个维度出发选取每笔交易成本变动率、业务总量差错率、客户满意度、员工培训完成率等13个关键绩效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个指标赋予权重,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解决了蒙牛集团原有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指标权重配比等问题。随后,将重构的绩效评价体系运用于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现运营成本、沟通交流等方面有待优化。最后为保障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有效运营,本文从制度、文化、信息化系统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如完善考核制度、培养企业绩效文化、完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等,希望可为其他正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集团企业提供借鉴意义。
付武健,刘磊,赵子骞[5](2019)在《中国乳业发展简史 展70年盛世华章》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七十年斗转星移,中国奶业革故鼎新,从粗放到精细,不断升级蜕变和发展壮大。如今,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从过去凭"奶票"排队订奶,到如今市场上各式各样供应充足的奶制品,购买方式也极为便利,在APP上即可"一键订奶",中国乳业的发展让世界瞩目。
曾诗淇[6](2019)在《促融合 强创新 奶业振兴迈出新步伐——2019中国奶业D20峰会在上海召开》文中指出潮涌黄浦江,奋进新时代。11月27日,2019中国奶业D20峰会在上海召开。峰会以"奶业新未来——责任、创新、融合"为主题,展现新中国奶业70年发展成就,发布《2019中国奶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举行光明论坛。D20企业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协调融合、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提出奶业振兴的举措。《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3176.8万吨,人均奶类消费量34.3公斤。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1.4%,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牛平均单产7.4吨。规模牧场生鲜乳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乳制品和婴幼儿
乔金亮[7](2019)在《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文中研究指明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如今,我国奶牛养殖不仅越来越科学、精细化,而且规模化水平大大提高,质量也更有保证。乳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企业从"做大"逐渐走向"做强",涌现出世界级乳品企业。在开放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中国奶业企业已开始"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中国人自己的"奶瓶子"越来越让人放心了。奶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关系着亿万消费者。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奶业大会发布了《中国的奶业》白皮书,介绍了奶业发展现状。
刘秀娟[8](2021)在《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全面振兴奶业,建设奶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奶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虽然中国奶业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 40余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和贸易摩擦,奶业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因此以提高中国奶业竞争力为目标,研究中国奶业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提出奶业发展对策,既可以丰富奶业发展理论,也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政策参考。通过对奶业和竞争力等内涵的界定,以竞争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为基础,运用14年的国内各区域的奶业相关统计数据和37年的FAO国际奶业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接着构建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分析其作用效果,评价奶业发展水平,最后提出奶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剖析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风险和威胁。第二,在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奶业的特性,从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筛选奶业发展测度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第三,提出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对奶业发展作用最大的因子以及作用路径。首先,对作用路径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牧场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都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牧场经营能力的影响显着性较差。竞争绩效需要发展环境和乳企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的共同支撑。乳企经营能力对牧场经营能力有直接正向促进作用,但显着性较差。其次,对观测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投资能力、消费能力、创新能力依赖性较大,对辅助产业依赖性较小;生鲜乳生产能力与乳牛数量、规模牧场数量、牛奶人均占有量相关性较大;牧场经营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率、乳牛成本利润率相关性较大;乳企经营能力对资产利润率依赖性较大;竞争绩效与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密切相关。第四,构建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跨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综合发展水平的优势区域,通过聚类分析,对区域奶业发展进行定位,分为奶业龙头带动区、奶业潜力挖掘区、奶业特色发展区。最后,从全局视角制定奶业发展战略,从区域比较视角优化奶业发展布局,从影响因子视角提出奶业发展对策。在研究内容上创新点有三:一是构建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将奶业发展分析维度确定为: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在发展实力部分,将牧场经营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察因子;最终形成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测度系统。二是测度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对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并测度了各因子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丰富了奶业发展理论。三是评价27省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通过奶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得分,找出区域优势因素,确定区域奶业发展定位,优化奶业发展布局。
刘苹钰[9](2019)在《并购财务困境企业整合路径研究 ——以中粮并购蒙牛为例》文中提出目前并购活动非常频繁,世界各地的并购进程已经进入到了第六次高潮,但并购能取得真正成功的却是很少,追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存在兼而不并的现象,即并购后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虽然当前全球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却减缓,面对着这样的背景,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公司获利能力均降低了,财务困境公司逐渐变成了社会的热门议题。并购又被看作是一种公司整合资源与提高效率的治理方式,是财务困境公司摆脱困境的一种富有成效的运行形式。但由于财务困境企业本身具有的特点,整合难度会更大。针对财务困境公司并购之后的整合研究始终是专家与企业家关心的焦点。现存参考资料证明并购能够协助步入财务困境的公司重新实现其价值。但很少有学者从并购财务困境企业如何对其进行整合研究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本文通过对财务困境企业并购现状的分析,发现整合成功的并购都是基于核心能力的视角进行整合,因此此篇文章从核心能力的角度,分析中粮集团对蒙牛乳业的整合路径,识别出蒙牛的核心能力,重点对蒙牛进行整合的内容,企业家们同样急切需求这种研究协助企业有关策略的拟定,所以,这就是此篇文章研究的价值。此篇文章基于海内外有关的研究,关于并购财务困境公司的整合路径展开研究,对现有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补充。其一,此篇文章对海内外有关参考资料展开了概述,整理了此篇文章的理论背景和研究基础,初步建立了此文的理论剖析框架。其二,此篇文章对中粮收并购蒙牛的事例展开叙述,主要包括并购背景分析、中粮与蒙牛的战略分析、中粮并购蒙牛的进程、核心能力识别、核心能力恢复、核心能力整合以及最终整合的财务成效等。通过对中粮并购财务困境企业蒙牛乳业的整合路径分析可知,对于这类虽然出现了财务困境,但仍然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来讲,主并方可以通过“核心能力识别+核心能力恢复+核心能力整合”的路径进行整合。在核心能力识别时期,由核心能力的角度展开识别,识别出标的企业的核心能力,双方进行核心能力的静态匹配,为后续的整合做铺垫;在核心能力恢复时期,重点围绕财务整合,理清财务关系,偿还债务,提供资金支持;核心能力整合时期,通过能力传递的扩散使被并企业的核心能力由衰退态变为基础态,进而提升被并企业核心能力,这个时期的整合重心是财务整合、技术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市场营销整合、奶源整合等。
刘丽,冯启[10](2019)在《聚焦乳业千亿帝国争霸赛》文中认为最近几年,伊利和蒙牛为代表的中国乳业正在全球乳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也一直扮演着行业双雄争霸赛的主要角色,在快消行业整体转型和内需疲软的今天,他们的拉力赛充满了看点。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正在不断接近千亿营收目标。2017年6月,伊利高层接受采访时称,伊利的目标是"五强千亿",即进入全球乳业五强,
二、世界乳业20强全部登陆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乳业20强全部登陆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3.1 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国际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企业国际化概念界定 |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 |
2.1.3 企业国际化路径 |
2.1.4 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 |
2.1.5 企业国际化程度测算 |
2.1.6 中国乳制品企业国际化的研究 |
2.2 战略联盟及竞争优势理论综述 |
2.2.1 战略联盟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文献简评 |
3 伊利集团全球战略概述 |
3.1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概况 |
3.1.1 伊利集团简介 |
3.1.2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 |
3.2 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依据及目的 |
3.2.1 全球战略的实施依据 |
3.2.2 全球战略的实施目的 |
3.3 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内容 |
3.3.1 全球战略下的国际化路径 |
3.3.2 全球战略下的国际化进入模式 |
4 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估 |
4.1 伊利集团财务指标分析 |
4.1.1 偿债能力分析 |
4.1.2 营运能力分析 |
4.1.3 盈利能力分析 |
4.1.4 发展能力分析 |
4.2 伊利集团非财务指标分析 |
4.2.1 品牌价值分析 |
4.2.2 创新能力分析 |
4.2.3 奶源控制分析 |
4.3 伊利集团国际化程度测算 |
4.3.1 伊利集团国际化程度测算方法的选择 |
4.3.2 企业国际化蛛网模型的构建步骤及各维度评分标准说明 |
4.3.3 伊利集团国际化蛛网模型的构建 |
4.4 全球战略实施效果评估结论 |
5 全球战略实施效果评估结论所反映的问题及挑战 |
5.1 伊利集团存在的关键问题 |
5.1.1 企业海外营销战略的执行成果不显着 |
5.1.2 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 |
5.1.3 国际市场中的自主品牌效应并未真正凸显 |
5.2 伊利集团面临的主要挑战 |
5.2.1 同国内外乳制品企业的竞争博弈加剧 |
5.2.2 国际化经营风险增多 |
6 建议及启示 |
6.1 对于伊利集团进一步深化全球战略的建议 |
6.1.1 将现有成果转化为拓展国际市场的新动能 |
6.1.2 提升国际化进程中企业内外部风险的把控能力 |
6.1.3 以全球思维导向指引企业品牌国际化之路 |
6.2 对于其他中国乳制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
6.2.1 制定适宜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
6.2.2 加快人事管理的国际化进程 |
6.2.3 企业发展紧跟国家相关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企业国际化概念界定 |
二、企业国际化测度方法研究 |
三、企业绩效的测量 |
四、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研究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国际化理论及其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
第一节 国际化理论 |
一、内部化理论 |
二、垄断优势理论 |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二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 |
一、资源配置机制 |
二、学习进步机制 |
三、市场一体化机制 |
第三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绩效影响的二重性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三章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现状 |
第一节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伊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特征分析 |
一、全球资源整合力度加强 |
二、国际化市场规模扩大 |
三、国际化人才投入加大 |
四、国际化研发投入增多 |
五、品牌国际化影响力加深 |
第四章 伊利集团国际化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 |
第一节 评价体系构建的选择依据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三节 蛛网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 |
一、伊利集团蛛网模型指标构建 |
二、伊利集团蛛网模型图构建 |
第五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指标及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绩效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绩效的财务指标选取 |
一、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
二、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 |
三、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 |
四、反映发展能力的指标 |
第二节 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绩效财务指标分析 |
一、盈利能力 |
二、偿债能力 |
三、营运能力 |
四、发展能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二、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1.2 目标市场战略 |
2.1.3 营销组合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概况 |
3.1 YT乳业概况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发展历程 |
3.1.3 企业现行的目标市场战略 |
3.1.4 YT乳业的现行营销策略 |
3.2 YT乳业的优势分析 |
3.2.1 原奶资源 |
3.2.2 社区营销能力 |
3.2.3 销售渠道与管控能力 |
3.3 YT乳业市场定位存在的问题 |
3.3.1 YT乳业的品牌定位模糊 |
3.3.2 YT乳业的产品定位模糊 |
3.4 YT乳业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4.1 产品组合问题 |
3.4.2 销售网络建设与管理问题 |
3.4.3 营销传播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T乳业市场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法律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2.4 替代品的竞争力度 |
4.2.5 新进入者的威胁程度 |
4.3 消费者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会 |
4.4.4 威胁 |
4.4.5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T乳业的STP战略 |
5.1 市场细分 |
5.1.1 按地理位置细分 |
5.1.2 按人口变量细分 |
5.1.3 按收入水平细分 |
5.1.4 按消费时机或时段细分 |
5.1.5 综合因素分析模型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3 差异化与定位 |
5.3.1 YT乳业的品牌重新定位 |
5.3.2 子品牌差异化及定位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YT乳业营销组合策略 |
6.1 产品策略 |
6.1.1 产品组合调整策略 |
6.1.2 新产品开发策略 |
6.1.3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
6.2 价格策略 |
6.2.1 价格制定策略 |
6.2.2 价格变动策略 |
6.3 分销策略 |
6.3.1 加盟商优化与管理 |
6.3.2 商超以及KA卖场渠道优化与管理 |
6.3.3 经销商渠道的优化与管理 |
6.3.4 加速新零售布局 |
6.4 营销传播策略 |
6.4.1 新媒体传播 |
6.4.2 传统媒体广告投放 |
6.4.3 销售促进 |
6.4.4 人员推销 |
6.4.5 公共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YT牛奶的消费需求研究 |
附录2 液态奶终端促销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YT乳业经销商走访访谈提纲 |
(4)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蒙牛集团FSSC基本情况 |
2.1 蒙牛集团及FSSC建设概况 |
2.1.1 蒙牛集团概况 |
2.1.2 蒙牛集团FSSC建设过程 |
2.2 蒙牛集团建立FSSC原因 |
2.2.1 财务结构臃肿 |
2.2.2 业务流程低效 |
2.2.3 信息系统闲置 |
2.3 蒙牛集团FSSC介绍 |
2.3.1 财务管理新模式 |
2.3.2 FSSC定位 |
2.3.3 FSSC部门分工 |
2.3.4 FSSC信息化平台 |
2.4 蒙牛集团FSSC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 |
2.4.1 FSSC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
2.4.2 FSSC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蒙牛集团FSSC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 |
3.1 FSSC绩效评价总体思路 |
3.1.1 评价主体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内容 |
3.2 FSSC绩效评价指标 |
3.2.1 财务维度 |
3.2.2 客户维度 |
3.2.3 内部流程维度 |
3.2.4 学习与成长维度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FSSC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3.1 引进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 |
3.3.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3.3.3 一致性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蒙牛集团FSSC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
4.1 数据获取 |
4.2 各维度指标权重计算 |
4.3 FSSC模糊综合评价 |
4.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整理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
4.4 FSSC运营情况分析 |
4.4.1 FSSC绩效评价后发现的问题 |
4.4.2 FSSC绩效改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蒙牛集团FSSC绩效评价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5.1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5.1.1 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
5.1.2 完善考核申诉机制 |
5.2 建设企业绩效文化 |
5.2.1 加强上级重视 |
5.2.2 举办绩效考核沙龙 |
5.2.3 增强考核信息反馈 |
5.3 完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乳业发展简史 展70年盛世华章(论文提纲范文)
1949年-1978年乳业“贫瘠”期 |
1978年-2008年乳业“改革”期 |
2008年-2017年乳业“提质”期 |
2017年至今,乳业振兴与注册制落地 |
中国乳业的国际化进程回顾 |
70年乳业政策盘点与回眸 |
1.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 |
2.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与重组 |
点赞昔日辉煌,尽显盛世之美 |
结语 |
(6)促融合 强创新 奶业振兴迈出新步伐——2019中国奶业D20峰会在上海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20强企业占近七成市场 |
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奶业综合竞争力 |
促进协调融合,打造奶业健康产业链 |
(7)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论文提纲范文)
奶牛多了 |
品牌有了 |
价格要低 |
利益要联 |
(8)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奶业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奶业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奶业 |
2.1.2 奶业竞争力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区域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奶牛饲养历史 |
3.1.2 乳制品加工历史 |
3.2 牛奶生产现状分析 |
3.2.1 牛奶总产量高 |
3.2.2 牛奶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2.3 牛奶质量水平高 |
3.2.4 奶牛存栏量高 |
3.2.5 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 |
3.3 乳制品生产现状分析 |
3.3.1 乳制品总产量高 |
3.3.2 乳制品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3.3 乳制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 |
3.4 牧场和乳企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牧场养殖规模扩大 |
3.4.2 牧场利润空间小 |
3.4.3 乳企总资产和盈利能力提高 |
3.4.4 乳企技术和投资实力增强 |
3.4.5 乳企市场集中度提高 |
3.5 乳制品贸易现状分析 |
3.5.1 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大 |
3.5.2 中国乳制品出口规模小 |
3.5.3 中国乳制品贸易竞争力较弱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钻石模型分析 |
4.1 生产要素分析 |
4.1.1 劳动力素质较高 |
4.1.2 土地资源较丰富 |
4.1.3 奶业科研体系较完备 |
4.1.4 奶业投资增长迅速 |
4.1.5 企业家组织能力强 |
4.2 需求分析 |
4.2.1 食品结构中奶类消费增长最快 |
4.2.2 人口结构变化促进奶类消费增加 |
4.2.3 收入提高带动奶类消费量增加 |
4.2.4 消费偏好改变促进乳制品消费 |
4.2.5 乳制品需求增长速度放缓 |
4.3 相关辅助产业分析 |
4.3.1 饲料产量大质量高 |
4.3.2 饲草产业逐步壮大 |
4.3.3 奶牛遗传育种业相对滞后 |
4.3.4 奶业机械和包材进口较多 |
4.3.5 奶业基础设施便利度高 |
4.4 奶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
4.4.1 规模牧场成为养殖主流 |
4.4.2 养殖小区和散户在减少 |
4.4.3 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提高 |
4.4.4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待优化 |
4.4.5 产业结构一体化程度提高 |
4.5 奶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
4.5.1 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 |
4.5.2 政府服务能力增强 |
4.5.3 奶业支持政策逐步完善 |
4.5.4 整体奶业贸易环境向好 |
4.5.5 贸易格局变化带来局部困难 |
4.6 影响因素态势归纳 |
4.6.1 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
4.6.2 奶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
4.6.3 奶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
4.6.4 奶业发展的外部风险 |
4.7 本章小结 |
5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构建 |
5.1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 |
5.1.1 奶业特性分析 |
5.1.2 分析维度构建 |
5.2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的选择 |
5.2.1 测度因子全面梳理 |
5.2.2 度量指标筛选原则 |
5.2.3 测度因子选择结果 |
5.3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理论分析 |
5.3.1 发展环境 |
5.3.2 发展实力 |
5.3.3 竞争绩效 |
5.4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构建 |
5.4.1 研究样本 |
5.4.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5.4.3 指标间的相关矩阵及显着性检验 |
5.4.4 数据信度、效度分析 |
5.4.5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6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分析 |
6.1 研究方法分析 |
6.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6.1.2 结构方程模型公式 |
6.1.3 数据的来源 |
6.2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奶业发展模型的研究变量 |
6.2.2 奶业发展模型的基本假设 |
6.2.3 奶业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
6.3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拟合 |
6.3.1 奶业发展测量模型拟合 |
6.3.2 奶业发展结构模型拟合 |
6.3.3 奶业发展整体模型拟合 |
6.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检验 |
6.4.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4.2 路径系数显着性检验 |
6.4.3 研究假设的验证 |
6.5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度因子作用效果 |
6.5.1 各因子影响度分析 |
6.5.2 各因子影响路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省际评价 |
7.1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7.2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7.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7.2.3 因子分析检验 |
7.2.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7.3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比较 |
7.3.1 发展环境比较 |
7.3.2 生鲜乳生产能力比较 |
7.3.3 牧场经营能力比较 |
7.3.4 乳企经营能力比较 |
7.3.5 竞争绩效比较 |
7.3.6 奶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
7.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7.4.1 奶业发展聚类 |
7.4.2 区域奶业发展定位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布局及对策 |
8.1 全局视角的奶业发展战略 |
8.1.1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8.1.2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
8.1.3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8.2 区域比较视角的奶业发展布局 |
8.2.1 东北和内蒙古布局 |
8.2.2 华北地区布局 |
8.2.3 西部地区布局 |
8.2.4 南方地区布局 |
8.2.5 大城市周边布局 |
8.3 影响因子视角的奶业发展对策 |
8.3.1 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外在环境 |
8.3.2 发展规模牧场、建设优质奶源 |
8.3.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场收益 |
8.3.4 增加消费粘性、提高乳企收益 |
8.3.5 强化奶产业链、提高竞争绩效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B |
(9)并购财务困境企业整合路径研究 ——以中粮并购蒙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一、财务困境相关研究 |
二、并购与困境企业相关研究 |
三、并购整合相关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并购概念 |
二、并购整合概念 |
三、财务困境概念 |
四、核心能力概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协同理论 |
二、战略分析理论 |
第三章 并购财务困境企业及整合路径分析 |
第一节 财务困境企业并购现状 |
一、上市公司并购现状 |
二、财务困境企业并购现状 |
第二节 整合路径分析 |
一、核心能力识别阶段 |
二、核心能力恢复阶段 |
三、核心能力整合阶段 |
四、并购整合结果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中粮并购蒙牛分析 |
一、交易双方简介 |
二、交易动机 |
三、并购过程 |
第二节 并购背景分析 |
一、乳业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二、产业政策 |
第三节 战略分析 |
一、中粮集团实施全产业链SWOT分析 |
二、蒙牛乳业战略分析 |
第四节 整合路径分析 |
一、核心能力识别阶段 |
二、核心能力恢复阶段 |
三、核心能力整合阶段 |
四、并购整合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节 启示 |
一、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整合 |
二、恰当地选择并购目标公司 |
三、全面整合的基础上应注重对战略的整合 |
四、并购整合不应具有滞后性 |
五、并购整合应目标和意图明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聚焦乳业千亿帝国争霸赛(论文提纲范文)
一、赛事盘点之伊利篇 |
1. 大而不臃的乳业帝国渐渐显露扎实的内功。 |
2. 产品结构:三大百亿单品, 多款产品破十亿 |
3. 国际化:打造“全球织网” |
4. 业务结构:国际化、多元化 |
5. 伊利收购赛科星、中地乳业 |
6.“千亿计划”下的速途同归 |
二、赛事盘点之蒙牛篇 |
1. 白手起家, 长臂善舞。 |
2. 成长路上的铿锵岁月 |
3. 中粮强化对蒙牛的主导地位 |
4. 资本先行的产业链布局模式 |
5. 布局海外和奶源基地, 涉足鲜奶市场 |
6. 蒙牛的步伐日渐清晰 |
结语 |
四、世界乳业20强全部登陆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伊利集团全球战略的实施及效果研究[D]. 姚砚珣.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2]伊利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测度及绩效研究[D]. 李冬梅.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YT乳业营销策略研究[D]. 曾莉莉.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蒙牛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甄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乳业发展简史 展70年盛世华章[J]. 付武健,刘磊,赵子骞. 乳品与人类, 2019(06)
- [6]促融合 强创新 奶业振兴迈出新步伐——2019中国奶业D20峰会在上海召开[J]. 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 2019(23)
- [7]中国奶业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J]. 乔金亮. 食品界, 2019(09)
- [8]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D].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9]并购财务困境企业整合路径研究 ——以中粮并购蒙牛为例[D]. 刘苹钰.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10]聚焦乳业千亿帝国争霸赛[J]. 刘丽,冯启. 乳品与人类,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