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兴安岭崛起绿色食品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柴青宇[1](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李昂[3](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阮钰瑶[4](2019)在《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信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间通过交通流、信息流等各种可在空间中流动的要素将彼此整合起来,从而实现区域中资源更加有效的共享。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一种新的空间形态——流空间,成为研究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的新视角。随着流空间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城市与城市间的互动交流,城市网络化发展成为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被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完善本省自身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黑龙江省组织开展的新一轮的城镇体系规划也亟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探究其城市网络的特征并进行优化,对于新时代下黑龙江省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流空间、城市网络以及基于流空间的城市网络三个方面整理了国内外文献的理论研究,分析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依据前人研究对流空间、城市网络进行了概念界定,为后文分析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奠定基础。其次,对黑龙江省基础概况进行分析,并分别基于公路交通流空间、铁路交通流空间以及复合交通流空间构建了黑龙江省城市网络,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由个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对城市网络的城市节点属性特征、城市局部联系特征和城市整体联系特征三个维度展开定量研究。研究发现三种城市网络的特征虽有不同,但大体一致,都是以哈尔滨为核心增长极,形成了单中心、单层次过度极化的城市网络,并且区域协作水平不高,城市间的局部联系和整体联系都有待加强。接着,从经济发展结构、人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城市网络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并进行提取,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阐释了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的驱动机制,发现目前黑龙江省以哈尔滨为核心过度极化的城市网络特征是经济发展结构、人口发展和城市建设三方面因素综合驱动作用下的结果。最后,依据城市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并结合各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的优化目标,从城市节点属性完善、城市局部联系提升和城市整体联系深化三个层面提出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参考。
王利文[5](2016)在《宣传思想工作在与时俱进中有效发力》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林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高扬旗帜、大局至上、虚功实做、精准宣传、基层创新,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一、高扬旗帜坚定方向沿着中国道路。准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方向,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为带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
杜宏颖[6](2015)在《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规划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旨在实现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功能恢复、经济转型升级与社会事业的平稳发展;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通过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4年黑龙江省提出“五大规划”,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核心发展内容之一。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快生态功能区产业转型与升级、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分析生态功能区概念、特征及分类,明确生态功能区与经济区、主体功能区的联系与区别,论述财政投资、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外部性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区域政策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财税政策对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自然、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分析现行财税政策以及其存在的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财政补贴政策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专项资金政策不完善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不全面等问题。在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德国易北河生态区和日本北海道稀疏地以及山东省鲁中南生态区、浙江省钱塘江生态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区加快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财税政策建议,包括合理确定财政投资重点,即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即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灵活运用补贴形式和提高财政补贴效益;健全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即科学界定补偿标准和丰富生态补偿方式;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即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和实行差别税收政策等。
王静,朱颖,李顺龙[7](2013)在《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大兴安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大趋势。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产业成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面对新的机遇与国际新形势,大兴安岭地区必然要发展新兴产业为这种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因此,大兴安岭地区的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冯方祥[8](2013)在《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产业是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需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呼伦贝尔自然资源丰富,草场面积大,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引进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系统深入地研究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有助于拓展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研究领域,可为资源高效利用,合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减少资源消耗和加快草地恢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呼伦贝尔绿色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采用SWOT分析、层次分析(AHP)、生命周期评价和情景分析等方法,探讨绿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阶段、评价农产品生产的生命周期并最终实现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优化布局和政策建议的制定,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对呼伦贝尔市现有产业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2000年以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GDP增长率平均值仅为6.8%,2000年超过10%,2003年以后GDP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表明呼伦贝尔步入快速发展期;从GDP分配而言,第一产业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态势,第二产业先降后升,第三产业先升后降,体现了呼伦贝尔市特色旅游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的时间不一致性。2)对于呼伦贝尔发展绿色产业的SWOT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发展绿色产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多样,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绿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但是,也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和人才队伍薄弱等劣势,经受着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市场发育不足等威胁。3)基于AHP的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评价显示: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综合指数为59.97%,表明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十二五”期末目标仍有一定量的差距;在单项指标中,决定绿色产业发展水平的三大指标中,污染控制指标的发展综合指数最高,为107.5%,经济发展指标、绿色食品发展的综合指数紧随其后,分别为82.6%和34.19%,其中绿色食品的发展综合指数最低,表明呼伦贝尔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4)在呼伦贝尔农业发展中,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呼伦贝尔春小麦、有机小麦、黄豆和春玉米的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农作物能源消耗主要发生在氮肥、农药生产的农资生产阶段;在各种潜在的环境影响方面,以富营养化最为严峻;含氮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2是种植业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在工业领域实施清洁生产、加快产业绿色化进程,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是降低能耗和缓解环境影响的关键。5)对呼伦贝尔绿色产业的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基地面积递增20%、化肥施用量减少15%、绿色畜产品增速60%、草原退化面积减少7.5%、经济增长递增12.5%比较符合现在的增速,为最优方案。即:5年后呼伦贝尔市绿色基地面积将达到1410万亩,绿色食品产值达到48.6亿元,绿色牛总数达到597718头,绿色羊总数达到4200663只,绿色奶产量为791898吨。综合考虑呼伦贝尔市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绿色产业情景分析,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三区一带的布局模式:即高平原草原持续高效牧业区、山地森林生态型特色产业区、丘陵平原优质高产高效农牧结合区和滨洲铁路沿线城郊型绿色产业带。6)为实现最优发展情景,除国家层面已制定的方针政策以外,还需构建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宏观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并且进一步加强绿色产业扶持力度;建立以政府为领头人的引导和协调体系、科技投入支撑体系、人才队伍和服务支撑体系,制定绿色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和绿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王敏学,刘大泳[9](2011)在《巍巍兴安 转型提速》文中提出曾经有过那样的一个时期,大兴安岭人的烧材连不顺溜的都不用。茫茫林海,木头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上个世纪的后两个十年间,林木匮乏,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经济、民生问题开始困扰这个曾经为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地区。 这里的干部群众,也在锲而不舍地寻?
周延[10](2009)在《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是大兴安岭地区替代产业的重心,绿色食品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兴衰,所以对这个地区朝阳产业的研究任重道远。这其中绿色食品营销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在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遇到了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缺少科学的定位与市场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不了解自身、对手和环境就不能找到发展的正确道路。只有合理的运用相关理论,科学的对大兴安岭绿色食品营销的现状及市场进行分析,才能得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此为前提开展研究并形成研究体系,这样对推动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才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食品营销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本文的研究同时也为其他绿色食品企业在营销中提供一些思路。本论文通过分析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当前绿色食品发展的背景与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并运用定量分析包括运用优势产业评价模型和建立绿色食品营销绩效评价模型,对本地区绿色食品产业及营销绩效做出评价,突出了营销在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对大兴安岭绿色食品营销环境和市场内外部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得出大兴安岭绿色食品营销的机遇和威胁,优势与劣势;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并结合大兴安岭地区的自身特点构建绿色食品营销策略。以此来弥补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的不足,使大兴安岭地区可以通过对绿色食品实施营销策略来拓宽企业的经营范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面来探讨营销策略实施中的保障条件以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要求,快速占领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并促进市场营销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大兴安岭崛起绿色食品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兴安岭崛起绿色食品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流空间成为区域研究新理念 |
1.1.2 网络化是区域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势 |
1.1.3 黑龙江省区域一体化发展亟需新模式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析 |
1.4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一体化理论 |
2.1.2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3 中心地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2 交通流空间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
2.2.1 交通流空间的构成要素 |
2.2.2 交通流空间的基本特征 |
2.3 城市网络的构成要素及特性 |
2.3.1 城市网络的构成要素 |
2.3.2 城市网络的基本特性 |
2.4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塑造机理及影响因素 |
2.4.1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塑造机理 |
2.4.2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影响因素 |
2.5 相关研究方法的选取 |
2.5.1 城市网络特征分析方法 |
2.5.2 时间可达性分析方法 |
2.5.3 驱动因素提取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特征分析 |
3.1 研究区域基础概况 |
3.1.1 区位与行政概况 |
3.1.2 交通发展概况 |
3.2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构建 |
3.2.1 基于公路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构建 |
3.2.2 基于铁路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构建 |
3.2.3 基于复合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构建 |
3.3 基于公路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特征 |
3.3.1 城市节点属性特征 |
3.3.2 城市局部联系特征 |
3.3.3 城市整体联系特征 |
3.4 基于铁路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特征 |
3.4.1 城市节点属性特征 |
3.4.2 城市局部联系特征 |
3.4.3 城市整体联系特征 |
3.5 基于复合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特征 |
3.5.1 城市节点属性特征 |
3.5.2 城市局部联系特征 |
3.5.3 城市整体联系特征 |
3.6 黑龙江省城市网络存在问题 |
3.6.1 城市节点属性方面 |
3.6.2 城市局部联系方面 |
3.6.3 城市整体联系方面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驱动机制及优化策略 |
4.1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驱动因素提取 |
4.1.1 构建城市网络驱动因素指标体系 |
4.1.2 城市网络驱动因素相关性 |
4.2 基于交通流空间的城市网络驱动机制分析 |
4.2.1 经济发展结构驱动因素 |
4.2.2 人口发展驱动因素 |
4.2.3 城市建设驱动因素 |
4.2.4 驱动机制解析 |
4.3 黑龙江省城市网络优化目标 |
4.3.1 发挥极核引领效应并完善各城市职能 |
4.3.2 培育区域次级中心和城市组团 |
4.3.3 借助交通廊道促进城市整体联动发展 |
4.4 黑龙江省城市网络优化策略 |
4.4.1 城市节点属性完善 |
4.4.2 城市局部联系提升 |
4.4.3 城市整体联系深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宣传思想工作在与时俱进中有效发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扬旗帜坚定方向 |
二、大局至上推动发展 |
三、虚功实做改进作风 |
四、精准宣传引导舆论 |
五、基层创新产生实效 |
(6)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2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基础理论 |
2.1 生态功能区的界定 |
2.1.1 生态功能区的概念 |
2.1.2 生态功能区的特征 |
2.1.3 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
2.1.4 与经济区、主体功能区的关系 |
2.2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工具 |
2.2.1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
2.2.2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
2.3 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生态经济理论 |
2.3.3 区域政策理论 |
2.3.4 非均衡增长理论 |
3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现状及财税政策分析 |
3.1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发展现状 |
3.1.1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概况 |
3.1.2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3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社会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及效果 |
3.2.1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综合政策 |
3.2.2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政策 |
3.2.3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税收政策 |
3.2.4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的政策效果 |
3.3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问题 |
3.3.1 财政投资结构不合理 |
3.3.2 财政补贴政策不到位 |
3.3.3 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 |
3.3.4 税收优惠政策不全面 |
4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经验及借鉴 |
4.1 国外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1.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1.2 德国易北河生态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1.3 日本北海道稀疏地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2 国内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2.1 山东省鲁中南生态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2.2 浙江省钱塘江生态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2.3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
4.3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借鉴 |
4.3.1 加大基础设施财政投资 |
4.3.2 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
4.3.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5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财税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及数据的选取 |
5.1.1 模型设计 |
5.1.2 数据选取 |
5.2 实证分析 |
6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
6.1 合理确定财政投资重点 |
6.1.1 支持经济转型升级 |
6.1.2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
6.1.3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
6.2 完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 |
6.2.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
6.2.2 灵活运用补贴形式 |
6.2.3 提高财政补贴效益 |
6.3 健全林区生态补偿机制 |
6.3.1 科学界定补偿标准 |
6.3.2 丰富生态补偿方式 |
6.4 充分发挥税收政策作用 |
6.4.1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6.4.2 实行差别税收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大兴安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兴安岭产业部门碳排放结构分析 |
2 大兴安岭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3 大兴安岭地区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 |
3.1 加大政策扶持, 推进制度创新 |
3.2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升级 |
3.3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建设绿色低碳产业 |
3.4 全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 建设全国最大绿色有机食品基地 |
3.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服务低碳化 |
(8)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1.1.2 我国应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发展模式 |
1.1.3 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有着独特的现实条件 |
1.1.4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国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绿色产业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2.1 绿色产业的界定 |
2.1.1 绿色产业的概念 |
2.1.2 绿色产业的特征 |
2.1.3 绿色产业的分类 |
2.1.4 本文对绿色产业的划分 |
2.2 绿色产业的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代谢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
3.1 产业发展背景 |
3.2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3.2.1 农业生产形势乐观 |
3.2.2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
3.2.3 农牧业生产形势成因分析 |
3.3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3.4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4.1 引言 |
4.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4.2.1 贸易区位优势明显 |
4.2.2 自然资源丰富 |
4.2.3 政策环境宽松 |
4.2.4 政府重视 |
4.2.5 旅游资源多样 |
4.2.6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 |
4.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4.3.1 产业结构单一 |
4.3.2 人才队伍薄弱 |
4.4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
4.4.1 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 |
4.4.2 经济发展态势向好 |
4.4.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已初具规模 |
4.5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
4.5.1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4.5.2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4.6 小结 |
第五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定量评价 |
5.1 研究方法 |
5.2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分析 |
5.3.1 系统内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2 综合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3.3 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 |
5.4 评价结果 |
5.5 小结 |
第六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
6.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及内涵 |
6.2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
6.2.1 目标确定 |
6.2.2 范围确定 |
6.2.3 数据来源 |
6.3 清单分析 |
6.3.1 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清单分析 |
6.3.2 农业生产资料清单分析 |
6.3.3 农业资料使用及种植过程清单分析 |
6.4 影响评价 |
6.4.1 影响分类及特征化 |
6.4.2 标准化 |
6.4.3 加权评估 |
6.5 结果解释 |
6.5.1 能源消耗 |
6.5.2 全球变暖 |
6.5.3 环境酸化 |
6.5.4 富营养化 |
6.6 小结 |
第七章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
7.1 研究方法 |
7.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优势布局 |
7.2.1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简单回顾 |
7.2.2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
7.2.3 数据来源 |
7.2.4 相关指标的计算 |
7.2.5 情景分析 |
7.3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及其发展方向 |
7.3.1 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
7.3.2 高平原草原持续高效牧业区 |
7.3.3 山地森林型特色生态产业区 |
7.3.4 丘陵平原优质高产高效农牧结合区 |
7.3.5 滨州铁路沿线城郊型绿色产业带 |
7.4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支持体系研究与政策建议 |
8.1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8.2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现实条件 |
8.2.1 国家层面 |
8.2.2 本市层面 |
8.3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框架选择 |
8.3.1 建立以政府为领头人的引导和协调体系 |
8.3.2 建立科技投入支撑体系 |
8.3.3 建立人才使用、引进和培养体系 |
8.3.4 建立金融信贷支撑体系 |
8.3.5 建立服务支撑体系 |
8.4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的主攻方向 |
8.4.1 绿色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
8.4.2 培育绿色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激励政策 |
8.5 政策建议 |
8.5.1 构建呼伦贝尔市绿色产业发展宏观体系 |
8.5.2 调整产业结构 |
8.5.3 加强绿色产业扶持力度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绿色食品及营销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绿色食品及营销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绿色食品营销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绿色食品的概念及比较 |
2.1.1 绿色食品的概念 |
2.1.2 绿色食品的概念的比较 |
2.2 一般营销理论 |
2.2.1 绿色营销的理论 |
2.2.2 差异化营销理论 |
2.2.3 品牌营销理论 |
2.3 区域比较优势产业理论 |
2.3.1 区域比较优势的基本内容 |
2.3.2 比较优势产业形成的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评价 |
3.1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发展基本情况 |
3.1.1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规模 |
3.1.2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现状 |
3.1.3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品基本情况 |
3.1.4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现状 |
3.2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评价及营销绩效评价 |
3.2.1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产业评价 |
3.2.2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绩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环境分析及SWOT分析 |
4.1 大兴安岭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2 大兴安岭绿色食品市场营销SWOT分析 |
4.2.1 机会分析 |
4.2.2 威胁分析 |
4.2.3 优势分析 |
4.2.4 劣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 |
5.1 选择目标市场 |
5.1.1 市场细分变量的选取 |
5.1.2 根据地理因素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
5.1.3 根据人文因素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
5.1.4 根据心理和行为因素的市场细分和定位 |
5.2 绿色食品产品策略 |
5.2.1 巩固并加强品牌策略的实施 |
5.2.2 优势产品系列营销策略 |
5.2.3 利用认证标识强化营销 |
5.2.4 加大绿色营销中绿色包装的作用 |
5.3 绿色食品价格策略 |
5.4 绿色食品渠道策略 |
5.4.1 建立企业内部销售渠道 |
5.4.2 企业对渠道的控制 |
5.4.3 构建营销渠道战略联盟 |
5.4.4 发展绿色食品物流市场 |
5.5 绿色食品促销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6.1 健全政府监督调控体系 |
6.1.1 优化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环境 |
6.1.2 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交流平台 |
6.1.3 建设合理的营销网络 |
6.2 强化企业自主营销能力 |
6.2.1 加强市场营销意识 |
6.2.2 控制营销成本 |
6.2.3 处理好各种公共关系 |
6.2.4 培养和吸收优秀的营销人员 |
6.3 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大兴安岭崛起绿色食品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交通流空间的黑龙江省城市网络研究[D]. 阮钰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宣传思想工作在与时俱进中有效发力[J]. 王利文. 奋斗, 2016(05)
- [6]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杜宏颖.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5(08)
- [7]林业资源型城市低碳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大兴安岭为例[J]. 王静,朱颖,李顺龙.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3(02)
- [8]呼伦贝尔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 冯方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9]巍巍兴安 转型提速[N]. 王敏学,刘大泳. 黑龙江日报, 2011
- [10]大兴安岭地区绿色食品营销研究[D]. 周延.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