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DYNAMIC OPTIMAL ADVERTISING MODEL FOR NEW PRODUCTS(论文文献综述)
付敏[1](2021)在《具有脉冲促销的Vidale-Wolfe模型的动力学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广告宣传对于营销的作用和影响力也日益凸显。促销在我国企业的营销管理活动中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正确地制定和合理地运用这些促销战略是帮助企业获得较大经济效益,也是很多企业和学者们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利用Vidale—Wolfe模型来描述两个企业的在销量方面的竞争。考虑到促销能使产品的销量突然增加,利用脉冲微分方程来描述两个企业不同形式的促销产生的脉冲效应。理论分析了企业的销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系统的周期解,讨论的系统周期解的分岔,研究了两个企业的最优促销策略。第一章,简单介绍广告竞争的发展背景及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成果。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与重要的定理以及本文用到的重要公式等,为后面文章进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建立一类具有脉冲促销效应的广告竞争模型,利用离散映射方法得到脉冲模型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给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数值仿真结果.第四章,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分析了周期解的分岔问题。第五章,通过计算累加销售与设定销售目标讨论了两家企业的最优化促销策略。第六章,简要总结本文主要成果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研究的设想。
何国文[2](2021)在《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时期显得尤为迫切。由于创新风险的增加和技术升级速度加快,原来单一的合作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企业与跨地域跨行业的其他组织或者机构合作的企业不断增多。这些以焦点企业为核心的全部网络合作关系集合即为网络合作组合。在这种机制安排或管理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信息、知识、技术和能力上的优势,并且各个网络合作伙伴之间形成的网络结构和交流互动会提升网络合作组合的整体价值。随着网络合作组合规模的提升极其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异质性的增强,焦点企业在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管理过程中难度会增大。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还不能基于战略的层面对网络合作组合开展系统管理,一般只是关注解决网络间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只有少数企业会聚焦这些网络合作组合之中的互补和协同关系。因此,学者们意识到单一双边关系的治理方式不再适应网络合作组合,企业管理者应该基于网络整体性,从企业战略和网络合作组合的层面解决各个网络合作组合中网络成员之间矛盾和冲突,积极发挥网络合作组合中的协同功能。企业要建立高价值的网络合作,就一定要拥有治理和发展外部网络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当前,很多研究已注意到网络能力对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大价值,然而纵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得出:对于网络能力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和关系路径还没有系统和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因此,本文基于“能力一关系一绩效”的逻辑路线,关注“网络能力怎样提升合作创新绩效”这个关键议题,解释并验证网络能力、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借鉴和整合网络能力理论、知识共享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对以下问题开展了深入探究:(1)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网络能力通过怎样的路径影响合作创新绩效?(3)网络能力影响知识共享是否会由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关系信任不同而存在差异,知识共享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是否会由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基于上述三个具体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探究网络能力的理论内涵和结构维度,建立网络能力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指出网络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还可以通过企业与网络合作伙伴的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基于案例研究和建立的理论框架模型,通过案例研究提出相关命题,基于提出的命题然后提出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具体研究假设,之后通过问卷发放收集314个本国中东部地区的企业样本资料,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本文提出的假设开展实证检验。3.在上述两个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关系信任这个调节变量,从关系信任视角进一步探究不同关系信任情境下网络能力对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是不是存在不同,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关系信任在概念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同时,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开展实证检验。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获取的重要结论如下:1.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网络能力的四个维度: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与关系管理能力都能正向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2.网络能力通过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作用于合作创新绩效。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分别在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两条关系路径中起到了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3.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网络能力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体来说,关系信任正向显着调节了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显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关系信任正向调节了组合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在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显性知识共享和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显着。本文将网络能力四个维度、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绩效引入一个研究框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视角,解释了网络能力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机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贡献:1.深入分析了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网络能力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其维度划分和测量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网络能力是企业通过甄别网络价值与市场机会,规划和构建网络合作组合,整合、调整与优化各层次网络合作关系而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并提出网络能力包括网络愿景能力、网络构建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四个维度划分。基于网络能力四维度划分,本文开发了关于网络能力的测量量表,同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验证了本文关于网络能力四个维度的信度与效度。2.解释了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实质过程,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提升企业合作创新绩效问题。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打开了网络合作组合运行机制的黑箱,建立了包含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的多元中介作用模型的理论框架,指出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是网络能力影响焦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由此,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有效解决了网络合作组合中的网络合作创新关系管理与创新绩效提升问题,深化了网络合作组合中创新管理的研究视角,完善和拓展了显性知识共享与隐性知识共享理论的相关研究,为企业有效构建、管理网络合作组合以及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借鉴。3.解释了在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机制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机制。本文将关系信任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关系信任在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之间的调节作用;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该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关系信任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关系信任下采取正确网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吸收能力影响了企业在网络合作组合中的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该结论进一步拓展吸收能力理论研究范围,同时也为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存在差异的吸收能力情况下采取正确合作策略提供了新的管理理念。
梁绮慧[3](2021)在《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与外贸的结合,催生了蓬勃兴起的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贸易模式,跨境电子商务使得消费者与商家能够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交易,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线下贸易方式。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出口一直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出口绩效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虽然这种模式为企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是也加剧了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如何减少跨境电商企业的交易成本,如何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而转化更多的流量,如何实现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和持续发展,这是每一个跨境电商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活动的微观主体,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亟待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将据此展开分析并对跨境电商企业在具体实践中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先行优势理论,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两类理论的主体研究对象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传统贸易类企业为主,鲜有文献将跨境电商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然而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两个理论的新发展与新应用。通过分析跨境电商代运营企业、跨境物流企业以及跨境电商平台获取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的交易成本,包括平台佣金、营销成本、服务成本等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然后对交易成本中的物流运输成本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从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的视角切入,探讨跨境电商企业通过选择物流运输方式减少交易成本的可行性路径。最后,从先行优势的视角研究跨境电商企业在平台上出口绩效的动态变化,研究同行竞争、在位时长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平台的时长,探究年轻企业和成熟企业的产品策略选择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拓展先行优势理论在跨境电商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在国际贸易中,花费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供需双方信息搜寻、合同签订、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通过分析跨境电商代运营企业的后台数据,从跨境电商与原有传统商业模式最为突出的不同点“交易成本”入手,探究跨境电商交易成本的构成、投入及成效,发现不同类型的成本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最终出口绩效具有不同的贡献。首先,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对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有明显提升作用。其次,跨境电商的兴起因降低生产交换的信息搜寻成本而创造了更多的贸易量,扩大广告营销和提供优质服务是跨境电商企业增加销售量的一大途径,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此外,出口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加成率,可以依靠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高收益、可持续出口。基于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和定位目标市场是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动力。通过研究各国消费者对跨境物流信息的偏好程度,分析交易成本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的间接影响。研究发现,商品运费占商品销售额的占比较高,并且近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虽然挂号物流运费高于平邮物流运费,但是仍有很多消费者会选择挂号方式。其次,不同国家消费者对跨境物流信息的偏好程度存在差异。在理论分析中,基于消费者效用函数,发现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与商品运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关,且消费者对跨境物流的信息偏好程度随商品重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挂号服务费价格的增加而递减。最后,实证分析印证了消费者跨境物流信息偏好主要受商品重量、物流运费以及消费者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确认较高的商品价值、低廉的运输成本、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机制是决定消费者物流信息偏好的关键。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线上购物为全球的卖家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和崛起更加剧了这一红利。通过研究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商家数据,发现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绩效随入驻平台的时长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行业竞争对跨境电商的出口存在直接影响,随着行业竞争的减少,跨境电商企业在平台上的出口绩效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而且行业竞争通过影响企业的先行优势对跨境电商出口有间接的影响,表现为行业竞争对于企业出口的影响随着企业入驻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此外,产品定价低和多样性少的企业出口绩效受到行业竞争的影响程度更大,适度的竞争会延长跨境电商企业的先行优势。在跨境电商企业成立初期,良好的声誉和爆品推广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提高出口销量尤其重要,优质的商家服务、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均会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而偏高的商品价格则不利于跨境电商提高出口销量。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消费者可以从国际互联网庞大的信息资料中及时获得所需信息,消费者可在全球任意地点、任意时间从网上得到相关企业的各种相关信息。为跟上这一趋势,许多中小商家开始进入跨境电商市场开始新的探索,本文以国际营销战略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建立起不同产品策略与企业出口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平台上跨境电商企业不同产品策略选择对于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爆品策略与新品策略均有助于跨境电商提高出口绩效,随着企业入驻时间的增长,爆品策略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新品策略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后进入企业选择爆品策略的效果最好,而先进入企业更适合选择新品策略。此外,消费者往往会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因此提高商品的多样性有利于增加潜在顾客。同时,增加店铺声誉有利于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绩效。本文为文献中关于跨境电商企业在新进入市场时如何制定策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策略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为后入企业与在位企业制定不同的产品策略提供了相应启示。
高飞[4](2021)在《消费者异质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下,具有回收再利用特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闭环供应链体系越发引起各方各界关注,各国也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绿色循环经济加快废旧品回收再利用市场发展的政策法规。现今企业发展必须立足于闭环供应链体系,只有提高企业在闭环供应链中的回收再制造能力,才能实现绿色和经济双增长。此外,消费者消费观念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对产品的高标准多要求,这使得企业不但要在产品生产方面精益求精,还要根据不同消费者团体的偏好需求差异化定制产品的宣传策略,达到宣传成本最大效用化。基于此,本文在消费者异质偏好视角下,将消费者细分为品牌偏好型和性能偏好型,借助微分博弈理论,研究了政府双重补贴影响下闭环供应链内不同回收模式以及不同权利结构下企业广告宣传、促销宣传和回收宣传三种宣传策略的动态决策及影响。首先,在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下构造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建立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通过微分博弈理论和逆向归纳法求解集中决策、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下的各方企业的动态均衡解,探讨政府回收补贴、政府再制造补贴、消费者偏好等影响因素对新产品与再造品的市场销售、市场需求以及广告宣传努力、促销宣传努力、回收宣传努力和产品商誉等的影响,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模拟验证相关推论并进一步扩展分析;其次,在零售商回收模式下构造由单一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建立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采用相同方法求解并分析模型在不同权利结构下的均衡解,并采用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分析;最后,对比两类回收模式下的分散决策时闭环供应链各方决策收益,对较优的制造商回收模式采用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两种契约形式进行优化协调,并通过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两类契约模型效果后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研究了消费者按异质偏好细分为不同类型情况下,闭环供应链广告、促销和回收宣传等策略的决策及影响问题,并使用契约模型对闭环供应链进行了优化,有助于闭环供应链企业把握好实际经营中的决策机制,对政府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光永[5](2020)在《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第二代移动通信时代以来,手机用户发展迅速,手机短信作为电信企业重要业务,每年发送量都高达数千亿条。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微信等OTT互联网平台应用也相继进入到短信息行业,在方便用户日常工作生活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用户的社交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大量垃圾短信息得到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了用户正常工作生活,也影响了短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和价值开发。有些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利用短信进行诈骗勒索或泄露隐私等,有效管理短信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难题。从质量管理视角分析,垃圾短信息一般是指质量上存在瑕疵的短信息,因此垃圾短信息治理从某种程度上是如何提高短信息质量的过程。如何提高短信息质量和垃圾短信息治理效率一直以来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通信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的课题,也是信息领域科研人员持续探讨研究的重要方向。垃圾短信息治理是质量管理理论在信息产业的应用,分层分级是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论文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分层分级的策略来深化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研究,重点阐述如何通过信息质量评价同用户参与对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的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以及引入信息分类技术对短信息分层分级进行支撑,增强短信息分层分级和垃圾短信息治理精准度。当前短信息质量管理和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中,比较常见的要素有法律制度规范、信息过滤技术、信息分类算法技术、行业自律、市场竞争等,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等新型要素对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欠缺。如何通过信息质量评价和用户参与变量构建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方法缺乏,对垃圾短信息治理工作不能形成有效的理论指导。基于此,论文的研究思路是:根据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和专家打分挖掘出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关键要素,提出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模型;根据模型中信息质量评价和用户参与变量对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的关系进行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短信息分层分级九宫格矩阵,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实验指标对比,对短信息进行精准分层分级,为接下来的垃圾短信息分层分级治理打下基础;最后根据短信息分层分级治理策略,对实验数据和垃圾短信息举报数据分别进行短信息类别相关性分析,并运用灰色模型对垃圾短信息进行预测,提出更有效的垃圾短信息分层分级治理策略。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构建基于信息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模型。文章从信息质量管理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菲尔德专家法对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框架和模型,为整篇论文奠定理论基础。2.基于信息分层分级策略对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影响机理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论文根据文献研究,提出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和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三种变量,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关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处理,对论文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3.构建短信息分层分级矩阵,引入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验证和比较。通过构建短信息分层分级九宫矩阵,依照信息价值和信息隐私性将短信息分为八类。之后引入常用的LSTM、KNN、CNN-1D三类信息分类技术对八类短信息进行分层分级实验验证,比较各类算法在短信息分类的优劣势,为垃圾短信息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4.运用灰色模型对垃圾短信息治理进行预测,分析不同类型垃圾短信息的治理策略。通过近年来短信和垃圾短信有关数据,对短信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对短信息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短信息平台的特点,分别对手机垃圾短信和OTT平台垃圾短信提出监测和治理建议。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构建基于质量管理理论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模型。论文基于信息质量管理和垃圾短信息治理的文献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和信息经济管理与技术领域专家意见,识别出法律制度监管、技术管理方法、市场环境、用户参与、信息质量评价等垃圾短信息治理要素,其中法律规范、技术手段、市场环境作为外部变量。通过分析各要素在垃圾短信息治理中所起到的不同影响和相互作用机理,构建基于信息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模型。通过构建模型,明确了传统要素和新型要素,论文将用户参与分为信息分享和共同治理维度,信息质量评价包括内容质量、表达质量和安全质量三类指标,用户参与和信息质量评价是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模型中的新型和核心要素,通过用户参与和信息质量评价要素对短信息进行分层分级,对垃圾短信息进行精准治理。2.揭示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对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影响机理。在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模型中,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作为全新的要素,对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当前基于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理论提升治理垃圾短信息效果的文献较少。论文明确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和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变量的测度题项,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对于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影响。验证了信息质量评价和用户参与对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的正向作用以及用户参与在信息质量评价与垃圾短信息治理之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促进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的作用机理。3.构建基于灰色模型的垃圾短信息监测和治理机制。在短信息做好有效分层分级后,如何对垃圾短信息进行精准治理、合理预测等治理策略变得重要。论文从实验的10548短信息样本进行进一步分析,寻找各类短信息的关系和规律。随后论文基于短信息“信息量”不多,是典型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等特点,以当前非常普遍的端口短信为例,通过端口短信与垃圾短信息的相关性分析,运用灰色系统模型来对今后的短信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构建基于灰色模型的垃圾短信息监测和治理机制。
王丽[6](2020)在《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随着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一类新兴的创新产品。这类产品扩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大,重塑了企业竞争格局,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支付宝、微信和抖音等。这种依赖于互联网使用的、以信息和知识形式存在的、具有较强颠覆性的产品称为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与传统实物型产品相比,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呈现出新的属性特征和扩散特征。由于现有的扩散理论和模型主要以传统实物型产品为研究对象,忽略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特性,不能很好地描述和解释该类产品的扩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用户采纳行为理论,结合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属性特征和扩散特征,考虑了网络外部性、口碑效应、产品特性和消费者特性四个层面的因素,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采纳模型。基于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该类产品采纳的关键因素和口碑效应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和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产品特性层面,产品易用性对采纳意愿显着正相关,但产品有用性的作用并不显着;消费者特性层面,个体创新性对采纳意愿显着正相关,而个体听从性对采纳意愿显着负相关。口碑效应在产品易用性和采纳意愿、个体听从性和采纳意愿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次,在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能量模型,揭示了该类产品扩散的一般性规律。消费者的动能反映了消费者感知到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其采纳决策的影响,与消费者特性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覆盖率等因素有关。消费者的势能反映了消费者感知到的口碑效应对其采纳决策的影响,与采纳者的扩散能力、消费者特性及用户之间的信任度等因素有关。基于智能体的建模仿真方法,研究发现:产品特性、营销策略和消费者特性等因素主要影响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而口碑效应和网络外部性对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规模都有显着的影响。然后,在能量模型研究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引力模型,揭示个体间的交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微观层面的个体采纳决策,进而影响产品的动态扩散过程,提出了发现最优扩散路径的方法。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多个网络的仿真分析,研究发现:最优初始种子是由采纳者的扩散能力、消费者特性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度等因素综合决定,并且信任度对最优初始种子的影响最大。通过跟踪信息流,发现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最优路径。最后,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加速度-规模模型来预测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在总体水平上的扩散。将影响该类创新产品扩散的关键因素归纳为动力和阻力,通过对扩散过程中各种力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到了该类产品扩散的加速度-规模模型。基于微信、支付宝以及飞信案例的扩散数据,比较了加速度-规模模型和经典的Bass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速率是不对称的,加速度-规模模型比Bass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性能,不仅能够应用于成功的扩散,对失败的扩散同样具有预测力。本文提出并探究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这一新兴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课题,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采纳模型,为该类产品的扩散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系统的框架,并且借鉴了物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模型、引力模型和预测模型,是对社会物理学的应用和发展,拓展了现有的创新扩散模型,为相关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研究发现,研究结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李斌[7](2020)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文中提出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出现使互联网的商业属性被开发利用。这种新业态的兴起,不仅是一个全新销售渠道的建立,更是传统经济秩序、流通渠道、资源配置重塑的历史进程。网络市场正在通过重塑现实经济的市场结构来改变现实经济效率。这种现象正在世界各国上演。但是,中国场景下的效率意义却更引人关注。如此庞大而又处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场景使得网络市场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网络市场所推动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热潮为中国经济催生出了新的创新发展方式。因此,由中国特有的经济背景所提炼出的特征事实和案例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改善生产效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竞争环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然而,以中国为场景,从微观层面检验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企业创新以及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文献却较少。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即以对中国经济市场结构、商业模式、流通体系、区域分布、市场分割影响更深远、更受瞩目的网络市场渠道为核心变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从成本加成率、市场范围拓展、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场景下,网络市场渠道影响企业竞争与效率的微观特征事实和作用机理。本文首先基于成本加成率在网络市场渗透下的变化,从微观实证角度验证网络市场渠道的渗透对企业总体成本加成率的作用及其结构性差异,并由此揭示网络市场渠道如何影响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竞争行为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网络市场渗透降低了制造业企业总体市场势力和定价能力。网民基础更大的城市,会面临更多由网络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这使得原有的区域分割受到了来自中性的网络技术的削弱,因而降低了企业平均(总体)市场势力,并提升了总体市场竞争效率。除此以外,在网络市场渗透下,集聚度更高行业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下降得更多,其受到互联网市场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更大;非国有经济更能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而国有经济的市场势力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第三产业占比更高区域内企业的总体成本加成率下降更少,更有能力抵御网络市场渗透所引入的外部竞争压力。在证实了网络市场渠道对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以后,本文在后续章节通过应用现有微观数据来度量微观企业对网络市场渠道或者电子商务的应用,从而提供另一个识别网络市场渠道影响的研究思路。本文在第四章基于区域市场进入和要素配置视角,从供给侧检验微观企业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应用对行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作用机制。通过利用企业异质性和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这部分研究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研究结果证实了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扭曲的纠正,并发现配置效率改善的证据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和中间品要素。除此以外,网络销售对供给侧生产效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多区域销售企业上,并且是通过促进小企业的成长,拓展其市场范围而实现的。这说明,网络销售渠道是从技术层面由下而上削弱了旧有市场分割、冗长的流通环节、中介机构的榨取以及多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增加了新动能。在第五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对创新竞争的影响。研究主要聚焦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研发竞争这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话题,并为其提供网络销售渠道环境下的特征事实和微观解释。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研发古诺竞争模型,本文提出了互联网销售渠道促使中小企业进行更多研发的检验命题,并就如何产生这一特征事实进行了解释。为了验证以上命题,本文采用近年才开放申请的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构建四年跨度(1999年-2002年)的非平衡面板。研究发现:虽然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了产品的营销成本,但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随着网络销售渠道破除了制约中小企业创新的市场障碍,中小企业通过创新进入市场的“求生欲”、挑战既有大型在位企业的“竞争欲”将得到激发。因此,中小企业更有动力开展研发活动的特征事实得以在研究结论中(理论或实证)体现,特别是在网络销售渠道情景下。在第六章,本文探讨了网络销售渠道(e-selling)对企业创新(以新产品开发度量)的异质性影响,从而,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战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策略选择。本文通过使用公司规模和公司运营经验作为两个基本的门限变量,并采用GMM门限回归方法建立实证模型。为进一步探索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并为企业经理人提供更多的管理启示,本文还分别引入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以及企业所有制形式进行更多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销售渠道对小企业和经营经验丰富的大企业新产品开发有正向影响。随着其他决策变量(包括: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应用强度、销售规模、电脑普及率等)的增加,网络销售对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有递减(或不增加)的影响;而对大企业,网络销售对新产品开发却有递增(或不减少)的影响。此外,网络销售渠道对国有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影响不显着,但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互联网影响经济社会变量的特征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互联网所引领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炼有用的经验和政策指导。更重要的是,本文将中国场景下有关互联网对经济影响的研究支脉推进到对互联网更细化功能的识别,从而明确网络销售渠道和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边界以及网络各属性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效果,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时更加有的放矢,更明确、有效地采取配套组合措施。同时,通过明确网络市场渠道对不同区域或者微观主体的异质性作用,可以更好了解它对市场竞争、资源配置和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特征事实和规律,并对指导政策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经济发展都有较多现实意义。此外,在互联网环境下,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深入了解互联网经济下的运行机理也有助于企业经理人更好的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为企业制订相应的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帮助。最后,中国经济的特有属性为相关研究和政策评估项目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场景。因此,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改革的巨大作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和借鉴。本文也因此可以为其他国家利用网络市场渠道提升本国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政策提供中国经验和案例支持,并为理解政府提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市场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活力提供独特的视角。
任义忠[8](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分支,报业产业曾长期在传媒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打破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引起了传播方式、媒介形态和市场格局的颠覆式变革,互联网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市场主导地位。作为传媒产业的重要市场主体,报业传媒企业这一传统平台型企业陷入了受众和广告双重流失的经营困境,互联网产业变革情景下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前沿性课题。互联网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模式理论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性的研究成果,但现有文献对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与商业模式创新动态演化过程等方面的框架性研究明显不足,作为管理学理论研究的新兴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部分学者开始从价值网络视角研究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但由于过于侧重网络嵌入的关系视角,而缺乏对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决定性变量的必要关注,从而陷入了“嵌入性悖论”,未能构建起两者关系的完整框架,并因关系视角的过度抽象而使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价值。鉴于上述现状,本研究以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主题,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纳入价值网络理论体系,从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系统整合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探索性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体系化和理论化,并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目前,学者多从产品、技术、组织和企业家特质等一个或多个因素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的理论化和体系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从价值网络和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的内在一致性出发,将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纳入价值网络重构的统一框架,从内部价值网络和外部网络关系的完整视角构建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框架。本研究认为,内部价值网络重构是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变量,网络关系的强弱联结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与企业核心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及企业价值网络的阶段性周期特征密不可分,网络嵌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向因企业核心产品及所在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从而为“嵌入性悖论”和网络负向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第二,研究揭示了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价值网络重构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既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又可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间接作用于企业绩效。价值网络重构是现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交易方式和交易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在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中,既存在着直接效应,也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三者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三,基于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着性差异,以及报业产业的双边市场和平台经济模式特征,提出了报业传媒企业通过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由传统平台型企业向互联网新型平台型企业转变的模式路径。对于核心产品处于衰退期的报业传媒企业而言,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已存在明显的“效率边界”,而以新媒体产品为中心的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更有利于提升报业传媒企业长期绩效,报业传媒企业亟待实现从效率型创新主导模式向新颖型创新主导模式和从“二次销售”向“多次销售、多元变现”的战略性转变。
陈元[9](2020)在《GD公司以色列市场营销策略》文中提出手板是产品的首个样品,用来检测新产品的外观和结构是否适合生产。不同的地方称呼不同,有人也称之为首板。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产品的研发需求不断增加,产品设计也随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手板也从设计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新的行业。目前中国的手板行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沿海城市。从业人员的人数不断攀升,接近20万。深圳有1000多家手板企业。GD手板公司是深圳手板出口行业中的一员。主营业务为手板模型出口以及定制化采购及项目管理服务。主要海外市场为欧美及部分中东国家。由于中美贸易战,经济低迷,GD公司美国订单量急速减少。据GD公司数据统计,2018年平均月出单量为210个。出口美国月均订单量从2018年的112个减少为2019年的36个。减少至30%的订单量。反之,以色列市场平均月订单量增幅为74%,由2018年55个订单增为2019年96个订单。以色列市场成为订单最主要来源国。GD公司有14年的以色列出口合作经验。以色列政府逐年加大对高科技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费用投入。因此,GD公司需深入研究以色列市场,设计系统化的以色列市场营销策略,助力开拓以色列手板出口业务,增加利润。本文以GD手板公司为研究对象,用PEST理论分析其在以色列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海外营销环境,用STP理论分析出医疗手板产品的定位,选定以色列作为国际市场。分析以色列所重视的手板产业和行业发展方向,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手板行业在以色列竞争现状。梳理了 GD手板在以色列市场的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用SWOT理论分析GD公司核心优势,竞争劣势等。应用市场营销理论对企业从产品,服务,价格,渠道,促销,客户管理,和业务有形展示的整个营销环节进行营销策略研究分析。通过STP方法论分析出GD公司的市场和产品定位。运用市场营销理论4Ps和7Ps营销组合理论设计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业务开拓、售后服务和客户管理等策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应用市场营销理论结合GD公司实际情况,探究出—套适合GD公司在以色列市场的营销组合方案,用保障措施助其实施。
余悦[10](2020)在《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设计生产及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供应链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和创新活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供定制化产品是公司满足多样化消费者需求的关键。公司不可避免地在人力资源和研发设备上连续投资,这将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结果导致,中小企业们(SMEs)由于无法承受持续的创新投入可能不得不放弃定制化订单。为了避免潜在的损失,众包作为一种凝聚大众智慧的开放式创新范式,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众包产品设计方案选择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设计生产及营销策略。为解决众包产品设计生产环节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制造商和消费者联合在线评论的供应链框架,探究了众包定制化生产以及在线评论对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影响,为供应链成员提供了众包产品生产的最优决策。构建了以下三种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线下自行定制设计生产模型,基于消费者评论下的线上定制设计生产模型,以及基于制造商和消费者联合评论下的线上定制设计生产模型。研究发现,尽管直觉上提高众包产品定制度将促进了众包设计方案的采用,但我们发现一些情况下反而会阻碍公司生产定制化众包产品。最后,我们发现只有在联合在线评论和集中式供应链决策下,选择生产众包设计产品才能够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在众包产品营销环节中,少有研究不同的营销策略组合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促销决策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产品定价模型,企业可以不同阶段选择提供好评返现奖励以鼓励消费者传播在线评论信息,或进行广告宣传以促进产品营销。我们首先提出了两种不考虑好评返现的基本模型,然后考虑返现策略从而拓展模型,制定了四种促销策略来研究最佳营销策略理论模型。我们发现提供好评返现极大地影响了广告投放时间的选择。有趣的是,较低或较高水平的消费者评论努力并不能始终使零售商受益。另外,当在线评论影响力处于较高水平时,评论信息可以作为广告效果的一种补充,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反之,在线评论效应可能会抵消广告的作用。
二、A DYNAMIC OPTIMAL ADVERTISING MODEL FOR NEW PRODUC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DYNAMIC OPTIMAL ADVERTISING MODEL FOR NEW PRODUCTS(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脉冲促销的Vidale-Wolfe模型的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广告竞争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规划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 |
§2.2 不动点的分岔理论 |
§2.3 中心流形定理 |
第三章 具有脉冲促销的V-W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3.1 模型描述 |
§3.2 销量计算 |
§3.3 周期解及其稳定性 |
§3.4 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脉冲促销的模型的周期解分岔 |
§4.1 周期解的分岔 |
§4.2 数值模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最优化促销 |
§5.1 企业1 的最优促销 |
§5.2 企业2 的最优促销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关键概念界定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能力文献综述 |
2.1.1 网络能力相关研究 |
2.1.2 网络能力的内涵 |
2.1.3 网络能力的影响因素 |
2.1.4 网络能力构成维度 |
2.1.5 网络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
2.2 知识共享文献综述 |
2.2.1 知识共享相关研究 |
2.2.2 知识共享内涵 |
2.2.3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2.2.4 知识共享的维度 |
2.2.5 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
2.3 合作创新绩效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合作创新的内涵 |
2.3.2 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理论背景 |
3.2 案例研究的方法概述 |
3.2.1 案例研究的简述 |
3.2.2 案例研究的原则 |
3.2.3 案例研究的步骤 |
3.3 方法论 |
3.3.1 案例背景 |
3.3.2 确定代表性案例 |
3.3.3 数据收集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案例企业简介 |
3.5 案例分析 |
3.5.1 四个企业案例分组:探索型和利用型合作创新网络 |
3.5.2 网络能力:分类和水平测度 |
3.5.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
3.5.4 结果讨论与命题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1 网络能力的界定及维度 |
4.1.1 网络愿景能力 |
4.1.2 网络构建能力 |
4.1.3 组合管理能力 |
4.1.4 关系管理能力 |
4.2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解释 |
4.2.1 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
4.2.2 网络能力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路径分析 |
4.2.3 概念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1 网络愿景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2 网络构建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3 组合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1.4 关系管理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 |
5.2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5.2.1 网络愿景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2 网络构建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3 组合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4 关系管理能力与知识共享 |
5.2.5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 |
5.2.6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5.3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5.3.1 关系信任的调节作用 |
5.3.2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6.2 问卷设计 |
6.2.1 问卷设计原则 |
6.2.2 问卷设计过程 |
6.2.3 问卷防偏措施 |
6.3 研究变量度量 |
6.3.1 自变量:网络能力 |
6.3.2 中介变量:知识共享 |
6.3.3 调节变量: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 |
6.3.4 因变量:合作创新绩效 |
6.3.5 控制变量 |
6.4 问卷的预调研 |
6.4.1 预测试分析方法 |
6.4.2 预调研数据收集 |
6.4.3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6.4.4 问卷定稿 |
6.5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简述 |
6.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6.5.2 样本特征 |
6.6 分析方法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7.1 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7.1.1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
7.1.2 网络能力 |
7.1.3 知识共享 |
7.1.4 关系信任 |
7.1.5 吸收能力 |
7.1.6 合作创新绩效 |
7.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7.3 网络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分析 |
7.4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
7.4.1 网络能力与知识共享 |
7.4.2 知识共享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 |
7.4.3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7.5 关系信任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分析 |
7.6 结果与讨论 |
7.6.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7.6.2 网络能力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7.6.3 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7.6.4 关系信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梳理与归纳方法 |
1.3.2 数理建模与推演方法 |
1.3.3 管理统计与分析方法 |
1.3.4 计量建模与估计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企业出口绩效内涵及其衡量的研究评述 |
2.1.1 有关企业出口绩效内涵的研究评述 |
2.1.2 有关企业出口绩效衡量的研究评述 |
2.2 有关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 |
2.2.1 有关企业内部特征与管理的研究评述 |
2.2.2 有关企业所在国市场环境的研究评述 |
2.2.3 有关出口目的国市场环境的研究评述 |
2.3 有关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的研究评述 |
2.3.1 有关跨境电商平台的研究评述 |
2.3.2 有关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影响效应的研究评述 |
2.3.3 有关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影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分析框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影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因素 |
3.2.1 影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有利因素 |
3.2.2 影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不利因素 |
3.3 交易成本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
3.4 先行优势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 |
3.5 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一个分析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交易成本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直接影响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4.3 数据、变量及特征性事实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特征性事实 |
4.4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4.4.1 计量模型设定 |
4.4.2 基准回归结果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进一步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交易成本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间接影响:基于物流方式视角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理论模型及假说提出 |
5.3 数据来源与指标构建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数据描述 |
5.3.3 指标构建与计算结果 |
5.4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5.4.1 计量模型与变量选取 |
5.4.2 基准回归结果 |
5.4.3 稳健性检验 |
5.4.4 内生性讨论与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6 先行优势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直接影响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6.3 数据、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变量构造及估计 |
6.3.3 描述性统计 |
6.4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6.4.1 计量模型设定 |
6.4.2 基准回归结果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内生性讨论与处理 |
6.4.5 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先行优势对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的间接影响:基于产品策略视角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基础与假说提出 |
7.3 数据、变量及特征性事实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描述性统计 |
7.3.4 特征性事实 |
7.4 计量模型与实证结果 |
7.4.1 计量模型设定 |
7.4.2 基准回归结果 |
7.4.3 分组回归结果 |
7.4.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消费者异质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闭环供应链消费者偏好研究现状 |
1.2.2 闭环供应链企业宣传努力研究现状 |
1.2.3 闭环供应链政府规制研究现状 |
1.2.4 闭环供应链权力结构研究现状 |
1.2.5 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研究现状 |
1.2.6 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现状 |
1.2.7 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闭环供应链概述 |
2.1.1 闭环供应链概念 |
2.1.2 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 |
2.1.3 闭环供应链权力结构 |
2.1.4 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 |
2.2 消费者偏好理论概述 |
2.3 企业宣传努力理论概述 |
2.4 博弈论及微分博弈理论概述 |
2.4.1 博弈论概念及其分类 |
2.4.2 微分博弈理论 |
第3章 制造商回收下考虑消费者异质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研究 |
3.1 模型描述 |
3.1.1 模型问题描述 |
3.1.2 相关符号参数 |
3.1.3 模型基本假设 |
3.2 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 |
3.2.1 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C) |
3.2.2 制造商主导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M) |
3.2.3 零售商主导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R) |
3.3 数值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零售商回收下考虑消费者异质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微分博弈模型研究 |
4.1 模型描述 |
4.1.1 模型问题描述 |
4.1.2 相关符号参数 |
4.1.3 模型基本假设 |
4.2 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 |
4.2.1 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C) |
4.2.2 制造商主导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M) |
4.2.3 零售商主导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决策模型(R) |
4.3 数值算例分析 |
4.4 不同回收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和利润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异质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微分博弈模型研究 |
5.1 模型描述 |
5.1.1 模型问题描述 |
5.1.2 相关符号参数 |
5.1.3 模型基本假设 |
5.2 闭环供应链契约协调最优决策 |
5.2.1 成本分担契约模型算例分析F(f_1,f_2) |
5.2.2 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算例分析E(e_1,e_2) |
5.3 模拟仿真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管理启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基础 |
2.1 信息质量管理研究 |
2.1.1 信息质量研究 |
2.1.2 信息质量管理研究 |
2.2 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 |
2.2.1 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概况 |
2.2.2 垃圾短信息分层分级治理策略研究 |
2.3 信息质量评价和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3.1 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2.3.2 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4 灰色预测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模型构建 |
3.1 垃圾短信息治理关键要素 |
3.2 案例研究设计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案例研究发现 |
3.3 信息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分层分级对垃圾短信息治理的影响实证研究 |
4.1 变量界定 |
4.1.1 信息质量评价 |
4.1.2 用户参与 |
4.1.3 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 |
4.2 研究假设 |
4.2.1 信息质量评价和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 |
4.2.2 信息质量评价与用户参与 |
4.2.3 用户参与的中介作用 |
4.2.4 理论模型构建 |
4.3 研究设计 |
4.3.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4.3.4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信息分层分级矩阵和分类算法研究 |
5.1 短信息分层分级矩阵 |
5.1.1 垃圾短信息分层分级治理策略 |
5.1.2 粗糙集合论下的短信息分层分级 |
5.2 短信息分类算法 |
5.2.1 中文短信处理现状 |
5.2.2 LSTM、KNN和CNN算法概念 |
5.2.3 Jieba分词 |
5.2.4 预处理 |
5.3 实验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实验 |
5.3.3 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预测和分类治理策略 |
6.1 短信息样本类别分布 |
6.2 短信息和垃圾短信息数据分析 |
6.2.1 短信息变化和发展情况 |
6.2.2 垃圾短信息举报情况 |
6.3 短信息灰色预测模型分析 |
6.3.1 模型建立 |
6.3.2 模型应用 |
6.3.3 结果分析 |
6.4 垃圾短信息分类治理策略 |
6.4.1 商业垃圾短信端口的判定和分类管理 |
6.4.2 手机垃圾短信与OTT平台垃圾短信治理策略异同 |
6.4.3 不同属性的垃圾短信息治理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息质量评价、用户参与及垃圾短信息治理效果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3.1 颠覆性创新研究状况 |
1.3.2 创新扩散研究状况 |
1.3.3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创新扩散理论 |
2.1.1 创新扩散概念 |
2.1.2 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 |
2.2 用户采纳行为理论 |
2.2.1 理性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技术接受模型 |
2.2.4 整合性科技接受与使用理论 |
2.3 社会物理学理论 |
2.3.1 社会物理学概念 |
2.3.2 社会物理学应用 |
2.4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概念界定及扩散特征 |
2.4.1 信息产品 |
2.4.2 互联网信息产品 |
2.4.3 颠覆性创新产品 |
2.4.4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概念界定 |
2.4.5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的扩散特征 |
2.5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研究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2.1 网络外部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2 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3 产品特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4 产品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5 消费者特性对采纳意愿的研究假设 |
3.2.6 消费者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7 传播者特性对口碑效应的研究假设 |
3.2.8 中介作用研究假设 |
3.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3.3.1 问卷量表的开发与设计 |
3.3.2 问卷预调查 |
3.3.3 数据收集和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4.2 信度检验 |
3.4.3 效度检验 |
3.5 假设检验 |
3.5.1 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分析 |
3.5.2 研究假设检验 |
3.6 研究讨论 |
3.6.1 网络外部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2 产品特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3 消费者特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6.4 口碑效应对采纳意愿的影响 |
3.7 研究贡献 |
3.7.1 理论贡献 |
3.7.2 实践意义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能量模型 |
4.1 模型构建 |
4.1.1 理论基础 |
4.1.2 动能模型的构建 |
4.1.3 势能模型的构建 |
4.1.4 整合的能量模型 |
4.2 模型参数度量 |
4.2.1 营销策略k_i |
4.2.2 消费者特性mi |
4.2.3 大众传播媒介覆盖率v |
4.2.4 创新产品的特性G_i |
4.2.5 采纳者的扩散能力M_j |
4.2.6 距离r_(ij) |
4.3 基于智能体的能量模型仿真设置 |
4.3.1 基于智能体的建模方法 |
4.3.2 能量模型的仿真设置 |
4.4 仿真结果 |
4.4.1 产品特性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2 营销因素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3 信任度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4 消费者特性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5 网络效应对创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
4.4.6 以微信为例验证模型有效性 |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6 研究贡献 |
4.6.1 理论贡献 |
4.6.2 实践贡献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最优路径 |
5.1 问题提出 |
5.2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引力模型构建 |
5.2.1 个体间交互作用的因素 |
5.2.2 引力模型 |
5.2.3 改进的引力模型 |
5.3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引力模型的仿真分析 |
5.3.1 仿真的初始设置 |
5.3.2 扩散的路径分析 |
5.3.3 最优初始化种子选取 |
5.3.4 最优扩散路径发现 |
5.3.5 拓展的消费者网络 |
5.4 研究结果与研究贡献 |
5.4.1 研究结果 |
5.4.2 理论贡献 |
5.4.3 实践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的预测模型 |
6.1 问题提出 |
6.2 加速度-规模模型的构建 |
6.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6.2.2 模型构建 |
6.3 创新产品的扩散过程分析 |
6.3.1 缓慢引入期 |
6.3.2 加速扩散期—加速度增大 |
6.3.3 加速扩散期—加速度减小 |
6.3.4 减速扩散期 |
6.3.5 扩散稳定期 |
6.4 加速度-规模模型 |
6.4.1 扩散成功的规模模型 |
6.4.2 扩散失败的规模模型 |
6.4.3 加速度-规模模型 |
6.5 案例分析 |
6.5.1 微信案例 |
6.5.2 支付宝案例 |
6.5.3 飞信案例 |
6.6 研究讨论与研究贡献 |
6.6.1 结果讨论与分析 |
6.6.2 加速度-规模模型与Bass模型的比较 |
6.6.3 研究贡献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逻辑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边际贡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
2.1.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1.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影响经济绩效的文献 |
2.2 互联网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2.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3 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1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渠道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3.2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的影响 |
2.3.3 互联网作为商品交易平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
2.4 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2.5 企业规模对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影响 |
2.5.1 企业规模对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 |
2.5.2 企业规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
2.6 相关文献评述与潜在研究空间 |
第三章 网络市场渗透与企业市场势力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变量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变量描述 |
3.3 估计策略、逻辑及模型设定 |
3.3.1 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估计 |
3.3.2 估计策略、逻辑及实证模型 |
3.4 实证结果 |
3.4.1 基础回归结果 |
3.4.2 进一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销售、市场拓展与资源重配 |
4.1 引言 |
4.2 理论框架 |
4.2.1 模型的基本设定 |
4.2.2 网络销售渠道与多区域市场进入 |
4.2.3 网络销售渠道对要素配置效率的改进 |
4.3 数据和模型 |
4.3.1 数据及变量 |
4.3.2 实证检验策略及模型设定 |
4.4 实证检验 |
4.4.1 生产函数及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 |
4.4.2 网络销售对多区域市场进入的结构性冲击 |
4.4.3 网络销售渠道对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冲击 |
4.4.4 实证结论及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销售、企业规模与R&D竞争 |
5.1 引言 |
5.2 理论框架:一个基于创新锦标赛模型的解释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比较静态分析 |
5.3 数据和模型 |
5.3.1 数据、变量和统计描述 |
5.3.2 估计策略和模型 |
5.4 实证检验 |
5.4.1 主要结果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销售渠道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方法和数据 |
6.2.1 变量和数据 |
6.2.2 估计策略、方法和模型 |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1 主要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政策涵义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涵义 |
7.2.1 提升市场竞争效率和营商环境的政策涵义 |
7.2.2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政策涵义 |
7.2.3 提升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涵义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报业传媒企业 |
1.2.2 价值网络 |
1.2.3 商业模式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理论 |
2.1.2 价值网络理论 |
2.1.3 双边市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2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3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2.4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 |
2.2.4.1 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运行机理 |
2.2.4.2 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 |
2.2.4.3 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 |
2.2.5 简要评述 |
第3章 我国报业传媒企业价值网络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1.2 网络嵌入对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3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4 环境不确定性对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 |
3.1.5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1.6 商业模式创新在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过程之中的中介效应 |
3.2 变量测量 |
3.2.1 价值网络重构 |
3.2.2 商业模式创新 |
3.2.3 企业绩效 |
3.2.4 网络嵌入 |
3.2.5 环境不确定性 |
3.2.6 控制变量 |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 |
3.3.1 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
3.3.2 防止偏差的控制 |
3.3.3 样本及变量描述性统计 |
3.4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4.1 价值网络重构 |
3.4.2 商业模式创新 |
3.4.3 企业绩效 |
3.4.4 网络嵌入 |
3.4.5 环境不确定性 |
3.5 相关性分析 |
3.6 假设检验 |
3.6.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作用的检验 |
3.6.2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6.3 价值网络重构影响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检验 |
3.7 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分析 |
3.7.1 假设检验结果 |
3.7.2 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1 内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2 外部价值网络重构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 |
3.7.2.3 网络嵌入的调节效应 |
3.7.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3.1 商业模式创新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3.2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
3.7.4 价值网络重构与报业传媒企业绩效及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7.4.1 价值网络重构对报业传媒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4.2 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案例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案例分析 |
4.2.1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前因因素分析 |
4.2.2 浙报传媒与粤传媒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 |
4.3 案例讨论 |
4.3.1 价值网络重构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
4.3.2 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与企业绩效的显着性差异 |
4.4 案例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管理启示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GD公司以色列市场营销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2.1.1 4Ps营销理论 |
2.1.2 7Ps营销理论 |
2.1.3 4C营销理论 |
2.2 STP营销理论 |
2.3 PEST分析 |
2.4 波特五力模型竞争理论 |
2.5 SWOT分析 |
2.6 体验营销 |
第3章 GD公司以色列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以色列手板行业发展现状 |
3.2.1 机械加工业进口贸易逆差加大 |
3.2.2 配套产业链减少 |
3.2.3 以色列人工成本增加 |
3.2.4 手板需求增长 |
3.2.5 定制化服务需求呈增长趋势 |
3.3 以色列手板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 |
3.3.2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
3.3.3 替代品替代能力分析 |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3.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4 GD手板公司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第4章 GD公司以色列营销现状和问题分析 |
4.1 公司定位不明确 |
4.2 未系统梳理产品类型 |
4.3 定价方式单一 |
4.4 国际市场渠道分配不合理 |
4.5 海外促销推广不足 |
4.6 人员服务和过程执行不完善 |
第5章 基于STP分析GD手板公司以色列营销战略 |
5.1 主要细分市场分析 |
5.1.1 客户的公司特征分析 |
5.1.2 客户订单特征分析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2.1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
5.2.2 目标市场选择结果 |
5.3 市场定位 |
5.3.1 有形实体产品定位 |
5.3.2 无形服务产品定位 |
第6章 GD手板公司营销组合设计 |
6.1 产品策略 |
6.1.1 手板项目类别 |
6.1.2 延长手板产品线 |
6.1.3 完善手板产品组合决策 |
6.2 价格策略 |
6.2.1 合理制定不同价格梯次 |
6.2.2 折扣策略满足客户需求 |
6.3 渠道策略 |
6.3.1 建立海外直销渠道 |
6.3.2 开发海外中间商渠道 |
6.3.3 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网络渠道 |
6.4 促销策略 |
6.4.1 线下推广 |
6.4.2 线上推广 |
6.5 过程策略 |
6.5.1 国际贸易过程管控 |
6.5.2 线上贸易平台和社交软件结合 |
6.6 售后服务策略 |
6.6.1 全面售后服务 |
6.6.2 适当售后服务 |
6.7 客户管理策略 |
6.7.1 加强客户与企业粘度 |
6.7.2 销售管理信息化 |
第7章 营销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7.1 完善产品供应链 |
7.2 财务保障能力充足 |
7.3 健全团队培训和发展机制 |
7.3.1 企业文化价值观培训 |
7.3.2 工作流程培训 |
7.3.3 储备人才待发展 |
7.4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
7.4.1 企业管理信息化 |
7.4.2 实时关注以色列政局及行业动态 |
7.5 国际物流支持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设计生产及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社会经济意义 |
1.2.2 学术价值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6.1 论文结构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众包产品设计创新研究 |
2.2 众包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
2.2.1 广告策略研究 |
2.2.2 好评返现策略研究 |
2.3 在线评论相关研究 |
2.3.1 在线评论对众包设计环节的影响研究 |
2.3.2 在线评论对产品营销环节的影响研究 |
第3章 众包设计产品的选择及优化分析 |
3.1 问题描述及符号说明 |
3.1.1 问题描述 |
3.1.2 符号说明 |
3.2 众包设计产品动态定价模型 |
3.2.1 效用函数 |
3.2.2 动态定价模型 |
3.3 众包设计产品选择分析 |
3.3.1 众包供应链绩效 |
3.3.2 灵敏度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设计生产决策 |
4.1 基本模型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效用函数和需求函数 |
4.1.3 符号说明 |
4.2 分散式供应链模型及分析 |
4.3 集中式供应链模型及分析 |
4.4 众包产品设计方案的生产策略 |
4.5 模型拓展及比较分析 |
4.6 数值分析 |
4.6.1 参数k对需求和利润的影响 |
4.6.2 参数α对需求和利润的影响 |
4.6.3 参数μ和α对供应链生产决策的联合影响 |
4.7 小结 |
第5章 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5.1 问题描述 |
5.1.1 问题描述和假设 |
5.1.2 符号说明 |
5.2 基于广告和在线评论策略模型建立 |
5.2.1 基本模型A-NE |
5.2.2 基本模型NE-A |
5.2.3 基本模型分析 |
5.3 考虑返现(Rebates)的营销模型建立 |
5.3.1 拓展模型A-ER |
5.3.2 拓展模型ER-A |
5.3.3 拓展模型分析 |
5.4 数值分析 |
5.4.1. 参数w和α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
5.4.2. 参数w和e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
5.4.3. 参数μ和k对零售商利润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A DYNAMIC OPTIMAL ADVERTISING MODEL FOR NEW PRODUCTS(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脉冲促销的Vidale-Wolfe模型的动力学分析[D]. 付敏.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2]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网络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何国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我国跨境电商企业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 梁绮慧. 浙江大学, 2021
- [4]消费者异质偏好下闭环供应链宣传策略研究[D]. 高飞.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质量管理的分层分级垃圾短信息治理研究[D]. 杨光永.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6]互联网信息类颠覆性创新产品扩散研究[D]. 王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网络市场渗透下的企业竞争与效率提升 ——特征事实与解释[D]. 李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报业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任义忠. 山东大学, 2020(12)
- [9]GD公司以色列市场营销策略[D]. 陈元. 山东大学, 2020(05)
- [10]基于在线评论的众包产品设计生产及营销策略研究[D]. 余悦.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