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1](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雷凡,郑子生[2](2015)在《监理企业信息化实践及经验探索》文中认为通过行业调研,提出建立一套多功能、多模块、多系统整合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详细描述了信息化规划、网络架构建设、企业管理模块的建设和项目管理模块的建设过程,并根据应用情况,提出应用推广建议。
张雯[3](2014)在《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以大事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档案编研是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企业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企业档案编研开始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企业把重点从单纯的保管档案转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大量企业档案编研成果应运而生。企业大事记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对企业大事记的重视程度日趋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目前企业大事记在编研与利用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企业大事记作用的发挥,并进一步影响到了企业档案的利用。本文以企业大事记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大事记编制与利用的探讨,达到充分发挥大事记在企业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作用以及与企业大事记的联系,然后梳理了目前我国学者在企业大事记方面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了企业大事记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分别从企业大事记的编研原则、收录标准和编写要求等方面进行回顾,讲述大事记在编写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再次阐述了我国企业大事记在编写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下文中改善措施的制定做好基础工作。最后针对我国企业大事记在编研及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尤其在企业大事记利用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即为企业大事记编制索引并增加参见系统,延伸大事记索引的功能,为企业档案深度编研积累素材,充分发挥企业大事记的利用效率。
邵明明[4](2014)在《集控软件有限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集控软件公司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沟通机制较为缺乏,这使得项目运作时常出现项目调整最佳时机错过的情况。同时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或者困难,也无法及时进行沟通和商讨。因此集控软件公司需要一套基于信息化的项目管理系统。本文针对集控软件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软件项目管理的相关经验总结,设计和研发了软件项目管理系统。首先对实际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相关人员的面谈等方式,得到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角色分析。随后针对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果,基于Java EE平台架构,设计得到了四层系统架构,同时进行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基于B/S架构、JSP等技术进行系统实现,最终完成了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最后针对系统实现环境和公司实际条件,搭建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测试环境,通过利用多个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测试,最终发现系统测试结果基本符合预期,对于不符合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改正。整个系统基于Java EE架构,采用B/S结构进行开发,整个程序只需要浏览器即可操作使用;系统包括了后台管理子系统和前台管理子系统(包括项目管理、项目在线监控等功能)。本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从试运行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符合要求,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软件产品开发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适应了集控软件公司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推动了公司项目管理的电子化以及规范化进程。
史志高[5](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提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郑德香[6](2012)在《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变革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要途径。然而,大部分具有一定发展历史的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很多盲目建设的问题,导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因此,企业要成功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很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也不例外。基于公交行业的特殊性,本文是在通过访谈法全面了解成都公交集团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公交行业信息化的实践经验,系统地分析了成都公交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交集团经营发展的长远目标,对其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长远的规划,包括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分析与设置、信息化战略、总体架构、层次结构、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环境建设、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规划等。最后,对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进行了简要探讨。本文对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企业集团化管控和标准化运营具有一定的意义。
樊舸[7](2012)在《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企业管理对信息化的需求在不断更新和加强,从全业务运营的需求看,企业正在实现跨组织、多专业工作的交叉和扁平化、协作化管理。SCMCC企业为适应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不断扩大的业务需求,企业发展部信息中心,作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对EIP系统建设提出信息化的团队协作平台建设需求,并着手实施。本文的撰写也以此为契机展开对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分析与设计选题研究。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建设从SCMCC企业团队协作的需求来看,企业需要改善传统沟通局限,系统地了解团队工作开展情况;从部门级信息化需求看,企业正努力进行多样化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以满足可定制化实现部门信息需求。为此,本文的撰写研究从SCMCC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探讨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构建和设计思路,提出更优化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模式,以及将带来的效益。本文首先在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拟解决问题阐述的基础上对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管理的相关理论和Web服务技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抽象,为团队协作平台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和技术的支持:然后从系统开发的实际层面出发,按照系统开发的步骤,在明确了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定位和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展开对团队协作平台的系统进行分析;紧接着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并获得了团队协作平台的设计模型;最后本文结合Web Service服务技术对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各模块设计的编码实现进行了阐述,以此实现本文的撰写研究。总的来说,本文的撰写研究为SCMCC企业构建面向团队协作理念的信息化办公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团队融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协作应用于一体,以“团队整合”为目标,以“协作”为手段,实现团队资源的共享和传输,实现实时通信、实时交流,确保各业务模块之间的信息流顺畅流动。
王岚,李国华,覃兆刿,欧阳旭明,黄二卫,蔡盈芳[8](2010)在《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十一五"企业档案工作回顾1.1企业档案工作理论建设的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档案工作理论建设有许多新的突破,一些新理论、新理念的运用,如档案知识资产观念、文档一体化理论、企业内容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为企业档案工作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同时,企业档案工作实践又进一步的反观和创新档案学基本理论。
胡安安[9](2010)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愈加成熟,现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实现过程,更是复杂的社会行为变化过程。本文以信息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组织采纳相关理论为基础,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其它领域的理论框架,使用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规范的研究方法,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本文在对相关研究作系统地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间断—平衡”理论、“组织战略变革”理论、“信息系统开发关键事件模型”和“组织变革钻石模型”,构建了组织采纳企业信息系统研究理论模型。通过嵌入性多案例研究的形式,探讨了组织实施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规律、演进路径和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采纳企业信息系统的活动带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是一个由相对长时期的“平衡阶段”与相对短时期的“突变阶段”相结合的演进规律过程。根据这个演进规律的结论,企业可以从“新情况的发生或新进入者的出现”、“系统实施的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新旧质因素对抗”三个方面对采纳阶段的发生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应对,从而增加企业信息系统成功内化的可能性。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演进过程中,本文提出了“演进状态模型”、“实施主体演进模型”、“部门合作模式演进规律”三个模型,进一步深刻揭示了企业信息系统采纳的演进路径和组织行为;同时,本文也发现了组织政策、冲突与矛盾、人员态度、组织绩效波动、文化因素等几个方面影响着企业信息系统接受的演进路径。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对组织采纳活动的发展施加有益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价值冲突模型”、“文化框架”理论、“信息技术用户接受”理论和“个体文化认同”理论,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分析了文化因素对组织采纳活动的影响。在组织层面,本文研究发现,组织文化通过组织文化范式和组织文化表现对组织采纳施加影响。根据这个结论,企业可以在提高企业信息化工作战略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管理手段协调组织文化和组织采纳活动之间的差异,构建更适应组织发展的信息化应用文化氛围。在个体层面,本文分析了文化因素影响的两个核心问题,即层次和测度,构建了基于文化视角的中国企业员工ERP系统接受研究框架,通过调查研究方法验证了框架中的ERP系统实施用户接受模型。该研究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员工在企业信息系统“强制使用”环境中的接受行为,并能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解决个体受文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各种“不接受”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框架的其它内容展开了探索性研究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和调研问卷,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孙国勋[10](2009)在《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远程在线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水利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现状进行总结,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全面系统的进行需求分析,提出项目管理在线服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强化工程管理、加强项目监督考核,满足为众多水利建筑企业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空间,以帮助企业集中管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程项目。本论文针对水利项目管理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水利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相关设计与实现工作,主要内容包括:1、详细分析了水利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业务需求。文中依据大型水利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和模式,综合分析了项目管理各项功能需求,全面阐述了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现状。2、阐述了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将系统建设成为完全基于B/S结构、整体架构采用微软公司的.NET多层网络应用方案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3、从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处理流程和系统数据结构设计三个方面对系统设计工作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4、详细介绍了工程项目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工作中心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的设计和系统实现。并详细的介绍了模块的功能特征,讲解了数据库的设计,其中包括系统所有表的设计和这些表之间的关系。5、系统支持企业实现了多项目并发管理平台,在线完成项目管理各项功能。
二、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架构 |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
小结 |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
第三节 旅游类型 |
第四节 旅游市场 |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
小结 |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
第一节 资料价值 |
第二节 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小结 |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
小结 |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第二节 篇目设置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第四节 理论创新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资料汇编 |
四、着述 |
五、期刊论文 |
六、硕博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监理企业信息化实践及经验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监理企业信息化建设背景及指导思想 |
1.1 背景 |
1.2 指导思想 |
2 信息化实施 |
2.1 信息化规划 |
2.2 系统建设 |
2.2.1 网络架构建设 |
2.2.2 信息系统建设 |
2.2.3 一体化平台建设 |
3 系统应用推广 |
4 经验总结及展望 |
5 结语 |
(3)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以大事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大事记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企业大事记的概念及其特性 |
2.2 企业大事记的重要作用 |
2.3 企业大事记的编研原则 |
2.4 企业大事记的收录标准 |
2.4.1 大事记收录的是企业里的新事、大事、要事 |
2.4.2 企业大事记的收录要有价值 |
2.5 大事记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点 |
2.6 编写大事记的要求 |
2.6.1 对编写人员的要求 |
2.6.2 资料收集要广泛全面 |
2.6.3 材料选择要严格 |
2.6.4 要把企业特点体现出来 |
2.6.5 编写要实事求是 |
2.7 大事记编写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企业大事记在编研及利用查阅方面的问题 |
3.1 企业在大事记的编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1.1 思想观念落后,大事记档案意识薄弱 |
3.1.2 企业大事记档案资料不齐全 |
3.1.3 缺乏专业的大事记档案编研人才 |
3.1.4 企业大事记档案编研并未起到服务企业的作用 |
3.1.5 缺乏大事记档案开发利用的配套措施 |
3.1.6 大事记档案编研的管理落后,质量差 |
3.2 企业在对大事记的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1 大事记档案的网络化利用现状 |
3.2.2 企业大事记档案在利用网络进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影响企业大事记档案网络信息利用服务的因素 |
第四章 针对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
4.1 对大事记编研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的改善措施 |
4.1.1 树立正确的大事记档案编研观念 |
4.1.2 提高编研质量,增加编研深度 |
4.1.3 加强体制及基础建设 |
4.1.4 将网络与大事记档案编研工作相结合 |
4.1.5 编研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 |
4.1.6 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及重视 |
4.1.7 要注重大事记的实用性、科学性 |
4.2 在加强企业大事记档案的利用效率方面的对策 |
4.2.1 促进企业大事记档案网络利用服务的对策 |
4.2.2 编制企业大事记索引 |
4.2.3 增加参见系统 |
4.2.4 利用大事记档案综合管理系统查询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集控软件有限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情况简介 |
1.2.2 典型产品介绍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JAVA EE架构 |
2.1.1 Java EE架构简介 |
2.1.2 Java EE特点 |
2.1.3 Java EE架构优势 |
2.2 JSP技术 |
2.2.1 JSP技术原理 |
2.2.2 JSP内置对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业务流程介绍 |
3.2 系统功能性分析 |
3.2.1 系统角色分析 |
3.2.2 系统功能性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设计目标 |
4.2 架构设计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后台管理子系统 |
4.3.2 前台管理子系统。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
4.4.2 逻辑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系统环境 |
5.2 功能实现 |
5.2.1 项目管理功能实现 |
5.2.2 项目在线监控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用例 |
6.2.1 项目管理功能测试 |
6.2.2 项目在线监控功能测试 |
6.3 系统功能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2章 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信息及信息化 |
2.1.2 企业信息化及企业信息化建设 |
2.1.3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
2.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
2.2.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 |
2.2.2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
2.3 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 |
2.3.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及本质 |
2.3.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结构 |
2.3.3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
第3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集团公司概况 |
3.1.1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发展概况 |
3.1.2 机构组成 |
3.1.3 发展战略定位和战略描述 |
3.1.4 主要业务 |
3.2 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现状 |
3.2.1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理念 |
3.2.2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现状 |
3.3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必然性 |
第4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
4.1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分析与设置 |
4.2 公交集团信息化战略 |
4.3 信息化总体架构、层次结构和标准 |
4.3.1 总体架构 |
4.3.2 层次结构 |
4.3.3 信息化标准 |
4.4 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 |
4.4.1 人才队伍与组织机构的建设 |
4.4.2 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制定 |
4.4.3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 |
4.5 公交集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
4.5.1 营运生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4.5.2 行政办公系统 |
4.5.3 后勤支持平台 |
4.5.4 共享性、安全性更高的数据中心建设 |
4.6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规划 |
4.6.1 门户网站建设 |
4.6.2 智能公交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
4.6.3 公交智能站台 |
4.6.4 公交快信系统 |
4.7 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规划 |
4.7.1 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 |
4.7.2 实施规划 |
第5章 成都公交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探讨 |
5.1 关于实施中项目的外包与自主开发问题 |
5.2 可能的组织再造与业务流程优化问题 |
5.3 系统应用中的维护与完善问题 |
5.4 系统安全性问题 |
5.5 其它问题 |
第6章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现状及重要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1.3 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及拟解决的问题 |
1.2.1 研究的对象 |
1.2.2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3.3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信息化团队协作管理理论及相关技术介绍 |
2.1 信息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
2.1.2 信息化管理理论 |
2.2 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管理概述 |
2.3 Web服务技术分析 |
2.3.1 Web服务概述 |
2.3.2 Web Services技术 |
2.3.3 Web Services技术优势分析 |
2.3.4 Web服务与信息化平台团队协作的结合 |
第三章 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系统分析 |
3.1 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系统分析概述 |
3.1.1 团队协作平台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 |
3.1.2 团队协作系统分析的主要过程 |
3.2 团队协作平台系统的定位和建设目标 |
3.3 团队协作平台系统的需求分析 |
3.3.1 需求分析 |
3.3.2 用户角色划分及职责分析 |
3.3.3 用例和应用场景分析 |
3.4 团队协作平台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
3.5 团队协作平台的建设策略分析 |
第四章 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系统设计 |
4.1 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设计概述 |
4.1.1 团队协作平台设计的原则 |
4.1.2 团队协作平台设计的步骤 |
4.2 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总体设计 |
4.3 团队协作平台的详细设计 |
4.3.1 团队协作平台的逻辑设计 |
4.3.2 团队协作平台的物理设计 |
4.4 团队协作平台的关联设计 |
4.5 团队协作平台的团队门户设计 |
第五章 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用户登录及团队门户首页模块的设计实现 |
5.1.1 用户登录模块 |
5.1.2 团队内部用户模块 |
5.1.3 团队外部用户模块 |
5.2 团队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 |
5.2.1 团队新建管理 |
5.2.2 团队基础信息设置管理 |
5.2.3 部门领导审批新建团队 |
5.3 团队成员角色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 |
5.4 团队协作服务配置引擎模块的设计实现 |
5.5 团队协平台的测试、维护与运行管理 |
5.5.1 团队协作平台的系统测试 |
5.5.2 团队协作平台的试运行 |
5.5.3 团队协作平台的维护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难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可行性分析 |
1.4 论文的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概念界定 |
2.1.1 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 |
2.1.2 复杂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系统 |
2.1.2.1 复杂信息技术 |
2.1.2.2 企业信息系统 |
2.1.3 组织采纳和用户接受 |
2.1.3.1 组织采纳 |
2.1.3.2 用户接受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组织采纳 |
2.2.1.1 组织采纳的过程研究 |
2.2.1.2 组织采纳的因素研究 |
2.2.2 用户接受 |
2.2.2.1 用户接受的过程研究 |
2.2.2.2 用户接受的因素研究 |
2.3 对研究现状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组织采纳企业信息系统研究框架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间断—平衡"理论 |
3.2.1 "间断—平衡"理论的基本情况 |
3.2.2 "间断—平衡"理论的概念 |
3.3 对"间断—平衡"理论的探讨及扩展 |
3.3.1 引入"间断—平衡"理论的意义 |
3.3.2 对"间断—平衡"理论模型的扩展 |
3.3.2.1 组织战略变革理论 |
3.3.2.2 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事件过程模型 |
3.3.2.3 组织变革模式的钻石模型 |
3.4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3.4.1 理论模型 |
3.4.2 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案例背景 |
4.1 研究方法选择 |
4.2 研究设计 |
4.2.1 嵌入性多案例研究 |
4.2.2 案例研究检验 |
4.3 案例选择 |
4.4 数据收集 |
4.4.1 资料来源 |
4.4.2 资料收集 |
4.5 数据分析及研究质量的判定 |
4.6 案例背景 |
4.6.1 A、B公司背景 |
4.6.1.1 A、B公司基本情况 |
4.6.1.2 A、B公司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 |
4.6.2 C公司背景 |
4.6.2.1 C公司基本情况 |
4.6.2.2 C公司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 |
4.6.3 D公司背景 |
4.6.3.1 D公司基本情况 |
4.6.3.2 D公司信息化工作基本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多案例研究 |
5.1 案例描述与分析 |
5.1.1 A公司ERP系统采纳案例 |
5.1.2 B公司ERP系统采纳案例 |
5.1.3 C公司企业信息系统采纳案例 |
5.1.4 D公司企业信息系统采纳案例 |
5.1.5 案例分析小结 |
5.2 企业信息系统组织采纳案例的异同点分析 |
5.2.1 采纳案例的不同点分析 |
5.2.2 采纳案例的相同点分析 |
5.3 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分析 |
5.3.1 组织采纳的三大核心问题 |
5.3.2 五个研究假设的检验 |
5.3.3 组织采纳演进路径 |
5.3.4 组织采纳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信息系统组织采纳的文化因素影响研究 |
6.1 信息管理领域文化相关研究评述 |
6.2 组织层面的文化因素影响研究 |
6.2.1 组织文化层次分析 |
6.2.1.1 组织文化范式 |
6.2.1.2 组织文化表现 |
6.2.2 组织文化与组织采纳的协调 |
6.3 个体层面的文化因素影响研究 |
6.3.1 个体层面文化因素影响的核心问题分析 |
6.3.1.1 文化的层次问题 |
6.3.1.2 文化的测度问题 |
6.3.2 文化因素对个体接受ERP系统的影响研究 |
6.3.2.1 调查研究设计 |
6.3.2.2 样本企业情况简介 |
6.3.2.3 量表开发 |
6.3.2.4 数据收集 |
6.3.2.5 信度分析 |
6.3.2.6 效度分析 |
6.3.2.7 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
6.3.2.8 初步研究发现 |
6.3.2.9 探索性研究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主要创新及贡献 |
7.3 研究结论的意义 |
7.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5 未来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案例研究访谈指南及访谈提纲(领导层和员工层) |
附录二 "文化与信息技术使用及效果"相关研究总结 |
附录三 企业ERP系统应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四 企业ERP系统的用户应用情况调研问卷(草案) |
附录五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 |
附录六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七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远程在线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利建筑行业信息化特点 |
1.1.1 国内水利建筑企业管理机构特点 |
1.1.2 国内水利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
1.2 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
1.2.1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业务 |
1.2.2 传统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
1.2.3 项目管理系统流程 |
1.3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研究现状 |
1.3.1 项目管理软件类型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
1.4 本系统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建立工程项目在线管理服务平台 |
1.4.2 解决企业项目管理瓶颈 |
1.4.3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
1.4.4 创建无缝隙办公系统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整体解决方案 |
2.1 系统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2.1.1 系统设计目标与功能 |
2.1.2 系统设计原则 |
2.2 系统总体框架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工程信息管理子系统 |
2.3.2 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 |
2.3.3 个人办公管理子系统 |
2.3.4 客户端服务系统 |
2.4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2.5 系统软硬件配置与系统备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开发技术 |
3.1 开发技术分析 |
3.1.1 基于 Windows 窗体的应用程序与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 |
3.1.2 Web 的特点 |
3.1.3 Web 的基本构成 |
3.2 基于.NET 架构的ASP.NET 技术 |
3.2.1 .NET 框架概述 |
3.2.2 ASP.NET 架构 |
3.2.3 NET 下的 Web 服务开发 |
3.3 三层体系结构设计 |
3.3.1 三层体系结构定义 |
3.3.2 三层体系结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结构 |
4.1.1 系统主要功能 |
4.1.2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描述 |
4.2 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项目管理模块设计基本要求 |
4.2.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传递流程 |
4.2.3 工程项目管理E-R 图 |
4.2.4 工程项目管理模块设计实现 |
4.3 企业信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相关概念 |
4.3.2 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E-R 图 |
4.3.3 公司信息管理功能实现 |
4.3.4 部分实现代码 |
4.4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4.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思路 |
4.4.2 相关概念 |
4.4.3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要求 |
4.4.4 权限模块 E-R 图 |
4.4.5 系统权限管理整体功能实现 |
4.4.6 角色管理实现代码 |
4.5 个人工作中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
4.5.1 个人工作中心模块设计思路 |
4.5.2 个人工作中心功能设计 |
4.5.3 系统操作日志管理与系统帮助实现 |
4.5.4 实现代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的意义 |
5.2 我国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5.3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远程在线服务系统的应用情况 |
5.4 水利建筑企业管理平台系列管理软件整合与应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企业信息化工程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2]监理企业信息化实践及经验探索[J]. 雷凡,郑子生. 建设监理, 2015(09)
- [3]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研究 ——以大事记为例[D]. 张雯. 山西大学, 2014(02)
- [4]集控软件有限公司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邵明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6]成都公交集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D]. 郑德香.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3)
- [7]SCMCC企业信息化团队协作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 樊舸.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8]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研究报告[A]. 王岚,李国华,覃兆刿,欧阳旭明,黄二卫,蔡盈芳. 回顾与展望——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0
- [9]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采纳规律及其文化因素影响研究[D]. 胡安安. 复旦大学, 2010(01)
- [10]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远程在线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国勋.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标签: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企业信息化论文; 档案管理系统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