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艾胜书[1](2021)在《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多数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装置中进行,或是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装置中进行,工艺存在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等特点。而寒区城市污水处理往往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不稳定、进水碳氮比低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反应器内混合液循环流态强化活性污泥性能和提升物质传递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不同氧环境原位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Airlift Micro-pressure Dual-circulation Bioreactor,AL-MPDR)。为了探明AL-MPDR的污水处理性能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为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开展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和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性能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和反应器实测手段研究了AL-MPDR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液相循环流态随着曝气强度增大逐渐呈现中间流速低,四周流速高趋势,且在曝气量为0.6m3/h时,液相循环流态最稳定,中心区域流速最低,并以反应器主反应区几何中心呈均匀对称分布。通过流态清水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器内能够形成循环流态,且循环时间随曝气强度增大而变小。而受反应器内液相流态的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差异也较大,在曝气量为0.6m3/h时,KLas变化差异最大,外围区域达到0.4529,中心区域只有0.1822,此时的液相流态最稳定。也正因为反应器内的特殊循环流态,致使反应器具有了以中心区域溶解氧值低、外围区域溶解氧值高的氧梯度分布规律,和中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反应器出口更低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的流场特性。在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0.104 L/(min·L)、0.156 L/(min·L)和0.208 L/(min·L),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8h、10h、12h和14h的运行条件下,AL-MPDR均表现较强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并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制完成了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氧梯度环境是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特殊的流场特征使反应器内同时富集了具有硝化功能的Haliangium和Nitrospira、反硝化功能的Acinetobacter和Zoogloea、以及反硝化除磷功能的Rhodoferax和Aeromonas等多种功能菌属完成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且系统具备完整的有机物、氮磷代谢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污水存在低温、低C/N的特征,结合AL-MPDR具有的流场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分别研究了低温和低C/N下的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四季温度变化大特点,采取常温低污泥浓度、低温高污泥浓度的运行模式。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出水COD、NH4+-N、TN和TP分别保持在40mg/L、5mg/L、15 mg/L和0.5 mg/L以下,仍保持较强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低温下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反应器内Bacteroide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Firmicutes菌门相对丰度增大,一些耐冷、嗜冷菌属,如Flavobacterium、Zoogloea和Rhodobacter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大。此外,Haliangium、Nitrospira和Aeromonas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也略有增加。这些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形成优势菌群,保证了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在进水C/N比为3.2~9.4之间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均保持较高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同步去除能力。随着C/N比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只是小粒径污泥占比越来越多,但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并未受缺氧微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平均SND率仍为88.67%。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C/N比降低均略有升高,Denitratisoma、Thauera和Aeromonas等特殊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并且相对丰度提高,使系统可能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生物脱氮除磷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生物系统对碳源的需求,确保了反应器在低C/N比下的运行效果。在实验室小试研究基础上,对AL-MPDR装置进行了为期368天的现场中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为6.9~16℃,COD、NH4+-N、TN和TP分别为111.30~2040.00mg/L、5.33~15.15mg/L、14.31~40.97mg/L和1.89~13.12mg/L的水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中试的AL-MPDR装置内混合液流态更趋于稳定,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且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差异性较大。相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L-MPDR具有相似的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的是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的优势菌门数量更多。在中试装置内同样富集了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菌属,如Thermomonas、Terrimonas、Dechloromonas、Thaurea和Dechloromonas等。
韦愿[2](2021)在《Anammox-MBR耦合工艺的中试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市政污水的产生量逐年递增。在绿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共同要求下,从“低碳社会”到“低氮社会”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针对市政污水进行更加高效、低成本的处理对于减少环境氮素污染及市政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都有深远的意义。针对目前传统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存在的脱氮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厌氧氨氧化(Anammox)与MBR耦合的工艺(AxMBR系统)对校园生活污水进行中试实验研究,通过检测AxMBR系统在不同点位的进出水COD、NH4+-N、NO2--N、NO3--N和TN浓度对其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推论出不同阶段系统的运行状况,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厌氧氨氧化改造提供可行方案;通过三维荧光技术对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AxMBR系统的接种污泥及不同实验阶段、不同点位的污泥进行微生物分析。其结论如下:(1)AxMBR系统可以对市政污水进行稳定、高效处理,系统在投加Anammox菌后能通过降低污水脱氮成本的形式降低污水的处理成本。(2)AxMBR系统中MBR反应器在阶段I-Ⅲ的最佳DO浓度分别为3.01 mg/L、2.29mg/L和2.51-2.94 mg/L左右,三个阶段的平均曝气量分别为1.34 m3/h、0.78 m3/h和1.09 m3/h。(3)温度和DO对于AxMBR系统的影响较大,很可能是影响系统中微生物菌群的种类、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当温度维持在27℃以上时,AxMBR系统中的Anammox菌可对污水进行有效脱氮。当温度为23.2-26.1℃时,AxMBR系统中Anammox及硝化反硝化的脱氮贡献分别为17.98%和82.02%左右。(4)经过De-Anammox反应器处理后,污水中的芳香类蛋白物质Ⅰ、芳香类蛋白物质Ⅱ和类富里酸物质几乎全被降解。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物质则主要在MBR系统中被去除,且AxMBR系统出水中剩余的DOM主要为类腐殖酸物质。(5)AxMBR系统在阶段II中存在主要的Anammox菌属为Candidatus Kuenenia,其在E2中的相对丰度占比相对于反硝化细菌更高,说明阶段II中Anammox在脱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在整个实验过程中,MBR反应器填料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群种类、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变化程度最低,即环境的变化(如温度、DO等)对于填料上的微生物影响较小,说明填料的使用有利于维持AxMBR系统的稳定性。
江明超[3](2021)在《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油脂工业加工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一的规模。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提升、油脂企业新、旧污水站也将面临着提标改造,组合出一种能够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工艺,同时也能够满足稳定运行、降低成本所需,是所有油脂加工企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油脂加工行业废水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其排放标准要求也相对简单、宽松,出水能够满足一般的标准要求,但是对于生产线要求水化脱胶除皂彻底,污水较严格的排放标准,加之固体废弃物管控越来越严格,污泥的处理费用越来越高,致使整个污水处理成本增加。本文结合新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参照项目环评文件要求,通过对多个现有污水站项目的考察、学习发现,油脂加工废水中压榨废水较易处理,精炼废水的处理难度是关键,其CODCr和氨氮等指标的处理难度较小,可生化性较好、能够达到较严格的标准要求,难点在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和系统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首先,对于精炼废水总磷的处理,探究了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方法和其含皂量的影响。物化处理方法选用破乳除皂工艺,把含水化磷脂的皂转化为非水化磷脂的油类再分离出来,剩余的溶解性磷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去除一部分;设定生化系统除磷能力的上限和进水含磷标准,选用具有脱氮除磷能力的活性污泥法工艺,利用微生物高效的释磷和吸磷的处理能力,把进入生化系统的磷尽可能降低至0.5 mg/L以下,后续再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微除磷,使其稳定达标。其次,针对生化指标的稳定达标排放问题,在常规工艺基础上进行完善,依然是满足生化系统进水标准的基础上,选择较理想的物化处理工艺;前端物化处理出水的稳定能够确保生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采用加酸破乳除皂再隔油,先把废水中皂和油类物质处理掉,此时的CODCr处理效率可达到90%以上,能够满足生化系统进水的要求,在通过调节生化系统沉降比、回流比、溶解氧含量等控制指标,可以解决其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文组合出新的工艺,使其每一个环节尽可能满足更多指标的处理。物化处理环节除皂除CODCr和除磷结合,生化处理环节选用既能够脱氮又能除磷的活性污泥法工艺,通过微生物的高效释磷和吸磷能力,进行微量磷的处理;针对较严格的处理标准,可在后续工艺增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混凝沉淀工艺,即可避免前端活性污泥法出水营养不均衡或营养物质过低导致的后续生化系统微生物不易培养,易出现污泥膨胀的生化问题,同时能够强化出水磷的处理;更好的保障了系统的稳定达标排放,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李燕[4](2021)在《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健康、畜牧养殖和食品加工等方面,成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合物种类之一。近年来,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等环境水相中检测到的药物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越来越高。这些物质不仅对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因此对药物产生的潜在毒性和环境影响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和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优先控制药物的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为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药物对人类和生态健康风险的指导,同时克服传统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片面性和局部性,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规划和决策提供环境影响的科学依据。基于中国药物使用、污染及深度处理现状,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实际环境浓度、环境暴露风险和生态影响作为指标,建立了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并通过筛选体系确立了包括10种抗生素(红霉素、脱水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乙酰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唑啉)、3种消炎药物(布洛芬、双氯酚酸、吲哚美辛)和1种降血脂药(苯扎贝特)在内的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通过研究发现,抗生素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药物种类,磺胺类则是中国七大河流中风险最高的抗生素类别。此外,长江、珠江和海河流域的药物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流域,珠江流域对水生生物的潜在风险最高,松花江和海河流域的潜在风险最低。本研究对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流域中药物污染的管理和调控提供了新型决策支持体系。基于药物理化特性、降解速率、生物蓄积性、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等输入参数,利用USEtox模型进行39种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并分析了我国七大河流中药物的潜在毒性影响。在我国七大河流中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生态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生态影响分别在ND-1.29×10-6CTUe和3.96×10-8-9.37×10-7 CTUe之间。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人体毒性影响最高的药物种类,其人体影响分别在2.67×10-17-4.09×10-15 CTUh和ND-5.98×10-12 CTUh之间。对造成流域中药物污染现状的排放源进行分析,基于综合评分法,选取预测环境浓度、药物去除率、生态影响和健康影响四个指标,确立了适用于中国污水处理厂的优先控制药物清单。采用USEtox方法和CML2001方法分别对颗粒活性炭、纳滤和臭氧氧化三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去除包含优先控制药物在内的39种药物的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确定纳滤工艺去除药物生态及人体毒性影响效果最佳且产生的环境负荷最小。纳滤工艺对进水中药物生态和人体毒性分别降低了92%和95%,且运行过程中产生毒性影响最小,电力和化学物的生产使用是造成毒性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电力对非生物性资源耗损、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损耗和光化学烟雾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88.25%、87.16%、73.38%和76.36%;化合物对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等环境影响类别的贡献度最大,分别为60.20%和59.55%。
邓海波[5](2021)在《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对于环境污染也开始重视起来。之前存在的污水处理厂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升级改造已然是刻不容缓的。徐州市针对于污水处理提出了在原有设施的前提下对于污水处理厂进行改建,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全面分析设备对于污水的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了传统改建方案的成本,同时积极拉近合作,将污水处理之后的污泥等进行再利用,有效的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带来的环境污染。本文以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发现,该污水厂目前执行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但是对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的Ⅳ类、Ⅴ类标准尚有差距,且水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另外污水处理厂布置与区域规划要求不符,用地基本占满,预留用地不足等问题。针对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及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根据节约土地,改善周边环境的要求,确定奎河污水处理厂厂区布置形式,根据排水要求,通过方案对比,提出提标改造处理工艺方案,采用多模式“多模式A2/O+深度处理”,对主体水处理工艺和除臭展开研究,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水质的影响。通过对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确定其在主体处理上采用“多模式A2/O+深度处理”工艺,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采取将现状地上式水厂原址改建为地下式的布置,地上改建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方案;并对改造后污水厂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取得不错的效果。
刘然[6](2021)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相对传统污水处理厂来说,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占地面积少,环境效益好,可有效缓解邻避效应,实现土地资源共享。但是,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成本高、运行管理难度大等难题也制约了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一些国内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工艺(A2O工艺、MBR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并以昆明市第十水质净化厂为例,介绍了A2O/A-MBR工艺处理效率,对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存在运行管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可从工艺的选择、减少水质参数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合理确定构筑物个数尺寸及降低平面布置费用来降低建设成本。2、针对运行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将水量与投药量进行联动控制或者通过控制污泥浓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投药量,还可以选择更加高效经济的药剂及选择不同的投加点位来控制除磷药剂成本。而对于洗膜药剂成本高的问题,通过优化膜清洗方式(如原位清洗改为集中清洗),或者有选择性的投加清洗药剂来可以和大程度上洗膜药剂成本。针对膜组器费用高而造成MBR系统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可通过更换膜组器以延长膜使用寿命、增加膜面积使产水负荷降低、优化清洗方式、优化保护模式及改变除磷药剂投加点位来降低膜组器成本。对于电耗陈本高的问题,可通过控制合理污泥浓度,降低膜吹扫风量,从而降低电耗成本。3、对于目前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维护方面的难题,可通过生化池增加取样孔、观测孔,用耐腐蚀材料代替304不锈钢管道等方法来降低维护难度。4、对目前存在的三大安全风险问题,主要通过对进水系统的优化控制降低淹积水风险,通过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通过对周边居民的管理来降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风险。
蒙政成[7](2021)在《NCMBR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应用研究 ——以广西贺州及梧州两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退城进园”工作的稳步推进,确保城镇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需全面改善水环境。本课题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艺为研究对象,采用NCMBR工艺应用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使其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具备脱氮除磷的能力,实现出水的达标排放以及资源回用,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或升级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NCMBR膜材料性能的表征;(2)NCMBR工艺的中试研究;(3)NCMBR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4)NCMBR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示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CMBR膜的微观形貌、孔隙率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NCMBR膜主要由支撑体,过渡层及陶瓷膜层组成;其中,陶瓷膜层由多孔纯Si C组成。NCMBR膜材料的孔隙率为46.18%,具有良好的分离效率及稳定性。(2)中试条件下连续监测出水指标结果显示:出水COD浓度在50mg/L以下,平均值为37 mg/L,NH3-N浓度在0.82mg/L以下,平均值为0.30 mg/L,TP基本稳定在0.2 mg/L以下;表明采用NCMBR工艺处理工业园区废水,其出水COD、NH3-N及TP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3)以广西贺州市旺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对该厂采用NCMBR工艺升级改造后连续运行进出水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OD平均去除率可达92.0%,处理效果显着且较为稳定;NH3-N平均去除率为93.9%;TP平均浓度为0.15 mg/L,平均去除率为78.1%,TP去除率相对于COD及NH3-N去除率较低。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说明了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4)以广西梧州市不锈钢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例。将NCMBR工艺运用于梧州不锈钢园区废水处理工程中,通过对该厂连续运行出水指标的统计分析,反映NCMBR工艺在不锈钢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广西梧州市不锈钢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应用示范采用NCMBR工艺,系统出水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削减COD排放量约365 t/a,削减NH3-N排放量约36.5 t/a,削减TP排放量约6.39 t/a。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分析说明了NCMBR工艺应用于其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媛[8](2021)在《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与处理量持续增加。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成功实现水污染控制的同时,也面临着能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污泥产量大等诸多问题,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污水处理日益重要。将厌氧发酵与膜分离技术耦合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可有效截留生长速率缓慢的厌氧微生物,实现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别调控,降低污泥产量及曝气引起的能量消耗,同时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富含甲烷的生物气,实现能源回收与利用,因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技术逐渐得到研究与应用。然而,AnMBR技术仍然需要克服两方面的难点问题:一是分离膜本身的高成本、高能耗和膜污染问题;二是对于低有机物浓度的城市污水直接厌氧发酵产能效率低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膜分离技术低成本、低能耗的特点,提出采用廉价粗孔微网作为支撑材料制备动态膜组件,构建两级动态膜高效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工艺,即通过第一级动态膜过滤反应器(DMF)直接过滤污水完成有机物的富集浓缩,耦合第二级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AnDMBR)完成浓缩液发酵实现能源回收。结合批式和连续实验,研究了两级动态膜系统(DMF-AnDMBR)的处理特性和稳定运行问题,分析了污水及其浓缩液中污染物的赋存状态,评价了系统的有机物和能量的收支平衡关系,为该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解析了城市污水的颗粒物尺度和有机物组分分布,构建了 DMF装置并开展污水浓缩实验研究。典型城市污水的COD浓度约为440 mg/L,SS浓度约为170mg/L,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类。DMF工艺可有效富集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单周期运行(24h)后,可获得COD浓度超过2000mg/L的污水浓缩液,其中沉淀态SS和悬浮态SS占比分别为63%和34%,有机物中蛋白质和脂类占比分别为40%和4%,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能达到262.52±11.86 mL CH4/g COD,为回收生物能源提供了有利条件。(2)基于自生动态膜(SF)和预涂动态膜(PC)两种成膜方式,构建了两组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F-AnDMBR和PC-AnDMBR),开展动态膜形成过程及污水处理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均能形成稳定的动态膜,跨膜压差(TMP)增长缓慢,但是PC-AnDMBR的出水浊度更为稳定(27.1±9.44NTU),COD去除率更高(83%)。对比分析微生物降解和动态膜截留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发现两组反应器的差别不大,生微物降解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率均大于65%,而预涂动态膜对溶解性有机物(DOM)的截留效果优于自生动态膜。(3)确定了 AnDMBR工艺预涂形成DM的最优操作条件。通过批式实验,考察了抽吸通量和抽吸时间对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DM的性质以及过滤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快速形成稳定DM的操作条件为高通量(380 L/m2·h)下的短时间(15 s)抽吸,在该条件下,可以快速形成稳定的DM并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以此作为后续实验的DM预涂最佳操作条件。(4)研究了运行温度(25℃与37℃)与反应器构型(完全混合式(CSTR)和上向流)对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功效的影响。不同温度与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均可实现缓慢的TMP增长,完成COD和浊度的高效去除(>96%)。相较于25℃,中温(37℃)条件下厌氧微生物活性更高,提升了污水浓缩液的甲烷化效率。在中温条件下,CSTR-AnDMBR通过水力剪切加强了混合与传质作用,强化了水解酸化作用,达到较高的甲烷转化率(0.16LCH4/g COD),提高了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优势微生物,尤其是参与有机物水解酸化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具有更高的相对丰度,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甲烷丝菌(Methanothrix)也具有较高相对丰度。(5)基于处理水质、有机物和能源收支平衡解析,全面评价了 DMF-AnDMBR的工艺性能。第一级DMF工艺实现污水中有机物的富集浓缩,第二级AnDMBR完成厌氧消化产能。两级反应器的出水均呈有机物浓度低、氮磷浓度高的特点,且SS浓度低,满足农业灌溉回用水的要求。在整个系统中,由于对溶解性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差,随出水损失的COD占据33%左右,虽然污水中可转化为甲烷的COD占比不高(24%),但是通过污水处理和浓缩液厌氧发酵,可产生的能量折算为电能可达到1.29 kWh/m3,高于系统自身的能耗,实现可观的能量盈余。
何光辉[9](2020)在《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文中指出本工程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的集中处理进行提标改造,在充分分析水质成分的基础上,尽量运用原有构筑物,新增深度处理工艺来保证出水的稳定性。本文对提标改造的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包括排水体制论证、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论证、厂址论证、污水处理工艺论证、尾水消毒工艺论证、污泥处理处置论证及除臭工艺论证,最终采取的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现状调节池→新增调节池→循环厌氧池→A/O池→二沉池→现状BAF池→中间水池→BAF组合池→活性焦吸附塔→次氯酸钠消毒→排放。经过提标改造后主要的成果为:(1)将BAF分为碳氧化、硝化部分和反硝化部分。新增BAF池一座,并放有专用ECM-210载体滤料。(2)在原有A/O池中投加ECM-410优势菌种及载体、O池中投加ECM-110优势菌种及载体,配套建设生物强化发酵生产单元,为生化池提供优势菌剂。(3)污泥采用低温干化工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4)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削减量约为CODCr:821.25 t/a、BOD5:620.5t/a、SS:711.75 t/a、TN:100.375 t/a、NH3-N:73 t/a、TP:13.69 t/a。经过单机调试、单元工艺启动和组合工艺联机调试及优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稳定提升至一级A标准。
董林[10](2020)在《某污水处理厂常规污染物处理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收集和处理城市污水、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技术措施和综合处理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质量保障。通过对污水处理效率指标和影响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对完善污水厂的运行调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某污水厂建于2009年,设计每天处理水量1.5万吨,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2/O工艺,污水依次经过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实现有机物的去除,在经过V型滤池和消毒池后将中水排出,排出污水达到一级A标准。经过多年运行,伴随着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使出水个别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各运行数据的测量与分析,得出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和污染物去除效率全年变化规律,通过SPSS软件对各影响因素与污染物去除率做相关性分析,得出该污水处理厂影响各污染物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该污水厂污染物去除率较低问题,结合相关影响因素提出调控策略,相关结论如下:(1)某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出水达标率全年接近100%,其中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和SS(悬浮物)全年的排放达标率为100%。而氨氮全年排放达标率为97.53%,TN(总氮)全年排放达标率为99.17%,TP(总磷)全年排放达标率91.78%。对各污染物去除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污染物BOD和SS去除率达到95%以上,污染物COD和氨氮去除率较高达到90%以上,污染物TP和TN去除率较低,在80%左右。(2)全年进水水量、进水COD、TN、TP和SS浓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受到降雨量和居民活动影响明显。全年进水BOD浓度、污泥浓度和p H变化趋向平稳。全年进水氨氮浓度变化出现阶段性变化,变化趋势受排污企业排污规律影响。(3)污水处理厂COD、BOD和SS全年去除率变化趋势相似,都为1月份至4月份去除率逐渐升高,在2月份时出现小幅下降。4月份至10月份去除率逐渐降低,10月份至12月份去除率小幅升高。TN和氨氮去除率都出现阶段性的变化,TP全年去除率较低而且波动变化较大,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处理效率。(4)通过SPSS对各因素与去除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COD去除率和进水COD浓度的相关系数r=0.424、和进水BOD浓度的相关系数r=0.418;BOD去除率和进水COD浓度的相关系数r=0.489、和进水氨氮浓度的相关系数r=0.439、和进水TN浓度的相关系数r=0.414、和污泥浓度的相关系数r=0.412;氨氮去除率和溶解氧浓度的相关系数r=0.512;TP去除率和温度的相关系数r=0.438、和污泥浓度的相关系数r=-0.459;TN去除率和溶解氧的相关系数r=0.349、和进水量的相关系数r=-0.256和进水COD浓度的相关系数r=0.158;SS去除率和各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相关性。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
1.2.2 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4 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2.5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 |
1.3.2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4 循环流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 |
1.5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AL-MPDR实验室试验装置 |
2.1.2 AL-MPDR中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 |
2.3.3 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 |
2.3.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AL-MPDR流场特性研究方案 |
2.4.2 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方案 |
2.4.3 低温试验研究方案 |
2.4.4 低C/N试验研究方案 |
2.4.5 中试性能研究方案 |
第3章 AL-MPDR流场特性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AL-MPDR构建 |
3.3 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
3.3.1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模拟 |
3.3.2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清水验证试验 |
3.3.3 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 |
3.3.4 反应器内溶解氧分布规律 |
3.3.5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分布规律 |
3.4 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分析 |
3.4.1 不同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2 不同HRT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3 反应器内OUR、TTC、EPS分布特征 |
3.4.4 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规律分析 |
3.4.5 反应器内氮的转化规律分析 |
3.5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代谢功能分析 |
3.5.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
3.5.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 |
3.5.3 微生物群落组成 |
3.5.4 微生物功能及代谢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对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4.1 引言 |
4.2 反应器运行控制策略 |
4.3 污染物去除性能 |
4.3.1 有机物的去除 |
4.3.2 氮的去除及脱氮机制分析 |
4.3.3 磷的去除 |
4.4 反应器污泥生化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4.4.1 TTC脱氢酶活性变化 |
4.4.2 胞外聚合物特性变化 |
4.4.3 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C/N对 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不同低C/N污染物去除性能 |
5.2.1 有机物的去除 |
5.2.2 氮的去除 |
5.2.3 磷的去除 |
5.3 不同低C/N反应器污泥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5.3.1 污泥沉降性能 |
5.3.2 污泥形态结构 |
5.3.3 污泥胞外聚合物 |
5.3.4 微生物菌群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L-MPDR处理城市污水中试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效果 |
6.2.1 运行期间水温变化 |
6.2.2 SS的去除 |
6.2.3 COD的去除 |
6.2.4 NH_4~+-N、TN的去除 |
6.2.5 TP的去除 |
6.3 AL-MPDR内 MLSS和 DO的变化 |
6.3.1 MLSS变化 |
6.3.2 DO变化 |
6.4 AL-MPDR中试装置微生物群落分析 |
6.4.1 装置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
6.4.2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 |
6.4.3 AL-MPDR功能菌群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Anammox-MBR耦合工艺的中试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生活污水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 传统生活污水生物脱氮工艺的类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 |
1.3.1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 |
1.3.2 厌氧氨氧化的应用 |
1.3.3 厌氧氨氧化耦合MBR工艺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AxMBR系统实验装置 |
2.2 AxMBR系统接种污泥和实验用水 |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指标分析 |
2.4.2 De-Anammox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分析 |
2.4.3 中温条件下Anammox及硝化反硝化对AxMBR系统的脱氮贡献 |
2.4.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2.5 AxMBR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5.1 高通量宏基因组微生物测序实验方法 |
2.5.2 高通量测序分析流程与方法 |
第3章 AxMBR系统启动及各阶段运行效果 |
3.1 AxMBR系统启动 |
3.2 各阶段出水状况 |
3.2.1 阶段I出水状况 |
3.2.2 阶段Ⅱ出水状况 |
3.2.3 阶段Ⅲ出水状况 |
3.3 AxMBR系统脱氮效果与温度及DO之间的关系 |
3.3.1 阶段Ⅱ中 AxMBR系统脱氮效果与温度及DO之间的关系 |
3.3.2 阶段Ⅲ中 AxMBR系统脱氮效果与DO及温度之间的关系 |
3.3.3 AxMBR系统中的DO及曝气量的变化情况 |
3.3.4 阶段I-Ⅲ最佳DO浓度 |
3.4 De-Anammox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及其相关性分析 |
3.4.1 De-Anammox反应器在阶段 Ⅱ和阶段 Ⅲ的脱氮效果 |
3.4.2 中温条件下Anammox及硝化反硝化对AxMBR系统的脱氮贡献 |
3.4.3 De-Anammox反应器和 MBR反应器中NH_4~+-N和 TN的进出水浓度变化 |
3.4.4 De-Anammox反应器在阶段 Ⅱ和阶段 Ⅲ的脱氮相关性分析 |
3.5 AxMBR系统进出水溶解性有机物分析 |
3.5.1 各类DOM在 AxMBR系统中的占比情况 |
3.5.2 AxMBR系统对各类DOM的去除情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xMBR反应系统能耗状况及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改造 |
4.1 AxMBR系统不同阶段曝气量分析 |
4.2 陶瓷平板膜效益分析 |
4.2.1 阶段 Ⅱ和阶段 Ⅲ的跨膜压力(TMP)变化情况 |
4.2.2 反冲洗对TMP的影响 |
4.3 不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厌氧氨氧化改造 |
4.3.1 厌氧氨氧化-氧化沟耦合 |
4.3.2 厌氧氨氧化-A/O或 A~2/O耦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生物分析 |
5.1 AxMBR系统中的微生物种类 |
5.1.1 OTU分析 |
5.1.2 菌群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
5.1.3 脱氮功能菌的菌群相对丰度变化 |
5.2 样品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5.2.1 β多样性分析 |
5.2.2 样品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与特点 |
1.2.1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来源 |
1.2.2 油脂压榨与精炼废水的特点 |
1.3 油脂精炼与压榨废水治理常用工艺的介绍 |
1.3.1 物理化学法 |
1.3.2 生物处理法 |
1.3.3 深度处理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4.4 课题研究时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2.1 项目背景介绍 |
2.1.1 项目选址 |
2.1.2 设计规模 |
2.1.3 进水水质特点 |
2.1.4 排放水质标准 |
2.1.5 工程设计范围 |
2.2 设计原则与依据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设计依据 |
第三章 工艺方案设计 |
3.1 主要污染物分析 |
3.2 生化主体工艺对比 |
3.3 工艺流程 |
3.3.1 工艺流程确定 |
3.3.2 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
3.4 工艺处理效果预测 |
3.5 主体工艺的设计计算 |
3.5.1 隔油池的设计计算 |
3.5.2 初沉池的设计计算 |
3.5.3 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
3.5.4 H1/A1/O1 的设计计算 |
3.5.5 中沉池的设计计算 |
3.5.6 工艺设计汇总 |
第四章 工程设计 |
4.1 构筑物和主要设备设计选型 |
4.2 异味治理 |
4.2.1 废气治理工艺原理 |
4.2.2 废气排放标准和工艺流程 |
4.2.3 废气治理系统设计通风量 |
4.2.4 废气治理系统主要设备 |
4.3 自控系统方案 |
4.3.1 设计原则 |
4.3.2 参数显示与记录方式 |
4.3.3 外部接口及控制室设备布置 |
4.3.4 控制过程说明 |
4.4 仪表及控制设备选型 |
4.4.1 仪表设备选型原则 |
4.4.2 自控设备选型原则 |
4.5 系统控制单元 |
4.5.1 控制室主控单元 |
4.5.2 现场控制单元 |
4.5.3 PLC硬件的构成 |
4.6 软件系统 |
4.6.1 监控计算机功能描述 |
4.6.2 系统软件 |
4.7 电气系统方案 |
4.7.1 设计采用规范 |
4.7.2 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 |
4.7.3 接地 |
4.7.4 配电柜类型以及电气元器件的选型 |
4.7.5 负荷计算 |
4.8 污泥及废油处置 |
4.9 其他设计 |
4.9.1 总图设计 |
4.9.2 噪音 |
4.9.3 雨水排水 |
4.9.4 节能、节电 |
4.9.5 通风要求 |
4.9.6 设备、管道防腐 |
4.9.7 设备、管道保温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运行情况及处理效果 |
5.2 物料与热量平衡分析和相关计算 |
5.2.1 各功能区物料关系 |
5.2.2 物料平衡计算步骤 |
5.2.3 预处理区物料衡算 |
5.2.4 生化水解酸化区物料衡算 |
5.2.5 生化缺氧区物料衡算 |
5.2.6 生化好氧区物料衡算 |
5.2.7 二级生化区物料衡算 |
5.2.8 好氧池降温热量计算 |
5.3 成本分析和相关计算 |
5.4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运行效果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与中文解释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中国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
1.2.1 中国药物消费现状 |
1.2.2 水体中常见药物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迁移转化 |
1.2.3 水体中药物的危害 |
1.2.4 水体中药物污染现状 |
1.2.5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药物去除现状 |
1.3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建立研究 |
1.3.1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方法 |
1.3.2 优先控制污染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
1.3.3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的建立研究现状 |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
1.4.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述 |
1.4.2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
1.5 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方法 |
2.1.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2 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3 中国污水处理厂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数据集的建立 |
2.1.4 指标的选择及计算 |
2.1.5 风险分数分析 |
2.2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方法 |
2.3 基于LCA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的毒性及生态影响分析 |
2.3.1 工艺概况及耗能分析 |
2.3.2 毒性及环境影响评价 |
2.3.3 敏感性分析 |
第3章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 |
3.1 引言 |
3.2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3.2.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
3.2.2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
3.2.3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
3.2.4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
3.2.5 不确定性分析 |
3.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及检测频率分析 |
3.3.1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筛选的数据集分析 |
3.3.2 长江与黄河流域 |
3.3.3 海河与淮河流域 |
3.3.4 松花江与辽河流域 |
3.3.5 珠江流域 |
3.3.6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浓度分析 |
3.4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USEtox的环境水体中药物潜在毒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用于USEtox模型的输入参数分析 |
4.3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3.1 药物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分析 |
4.3.2 中国七大河流中药物潜在毒性影响分析 |
4.4 中国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4.1 药物去除分析 |
4.4.2 药物潜在毒性分析 |
4.4.3 药物排入不同环境介质产生的生态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对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削减及环境影响评估 |
5.1 引言 |
5.2 中国污水处理厂优先控制药物清单的建立 |
5.2.1 优先控制药物筛选体系中各指标分数计算 |
5.2.2 筛选分组后各组别内药物分析 |
5.2.3 与其他同类研究的比较 |
5.2.4 不确定性分析 |
5.3 不同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 |
5.3.1 药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深度处理工艺对药物的去除率分析 |
5.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毒性影响评估 |
5.4.1 工艺运行毒性影响对比分析 |
5.4.2 造成毒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
5.4.3 深度处理工艺去除药物毒性分析 |
5.4.4 敏感性分析 |
5.5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在生命周期方法下的环境影响评估 |
5.5.1 工艺运行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5.5.2 造成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分析 |
5.5.3 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
附录2 我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检测情况 |
附录3 中国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清单建立的数据集 |
附录4 不同权重分布下的药物排名 |
附录5 三种深度处理工艺的LCA清单分析 |
附录6 药物的各指标得分和总分 |
附录7 中国主要河流中药物浓度数据 |
附录8 药物暴露风险及生态影响指标分数 |
附录9 USEtox中计算所研究药物的生态毒性和人体毒性特征化因子所需的输入参数 |
附录10 USEtox中生态毒理学和人体毒性表征因子计算所需的毒性参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内发展现状 |
1.3.2 国外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我国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方式和方法 |
2.1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目的和要求 |
2.1.1 升级改造的目的 |
2.1.2 升级改造的原则和要求 |
2.2 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常用的方法 |
2.2.1 预处理改造 |
2.2.2 生物处理改造 |
2.2.3 深度处理改造 |
2.3 提标改造方式选择 |
2.3.1 提标改造方式方法 |
2.3.2 我国的提标改造案例 |
第3章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 |
3.1 奎河污水处理厂现状 |
3.1.1 徐州市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奎河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 |
3.2 奎河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水厂出水水质有待提升 |
3.2.2 水厂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
3.2.3 水厂布置与区域规划要求不符 |
3.3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造目标要求 |
3.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3.2 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3 其他处理目标的确定 |
3.4 奎河污水处理厂布局方案 |
3.4.1 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分析 |
3.4.2 厂区布置方案优选 |
3.4.3 工程布置方案 |
3.5 奎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方案 |
3.5.1 主体工艺方案优选 |
3.5.2 主体处理工艺设计 |
3.5.3 除臭工艺方案 |
3.5.4 厂区生态环境布置方案 |
3.6 承泄区水质提升设计方案 |
3.6.1 承泻区排污控制 |
3.6.2 种植生态植物 |
第4章 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影响分析 |
4.1 环境生态分析 |
4.1.1 污染对环境生态影响分析 |
4.1.2 环境生态控制对策 |
4.1.3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的环境及因环境生态导致的风险分析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3 环境生态效益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概念、特点 |
1.1.1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概念 |
1.1.2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特点 |
1.2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概况 |
1.2.1 国内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情况 |
1.2.2 国外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情况 |
1.3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
1.3.1 A2O工艺 |
1.3.2 MBR工艺 |
1.3.3 MBBR工艺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对象概况 |
2.1 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及服务范围 |
2.2 进出水情况 |
2.3 工艺流程 |
2.4 工艺系统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
2.4.1 预处理系统 |
2.4.2 生化池系统 |
2.4.3 MBR膜池及配套系统 |
2.4.4 鼓风机房 |
2.4.5 设备间 |
2.4.6 深度处理系统 |
2.4.7 生物除臭系统 |
2.4.8 通排风系统 |
2.4.9 脱水系统 |
2.4.10 排水泵井 |
2.4.11 废液池 |
2.4.12 接触消毒池 |
2.4.13 排水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对策 |
3.1 建设费用分析 |
3.1.1 建设费用分析 |
3.1.2 减少建设费用的对策 |
3.2 运营成本分析 |
3.2.1 聚合氯化铝成本分析 |
3.2.2 降低聚合氯化铝成本的对策 |
3.2.3 膜清洗药耗分析 |
3.2.4 降低膜清洗药剂成本的对策及效益分析 |
3.2.5 MBR系统成本分析 |
3.2.6 降低MBR系统运行成本 |
3.2.7 电耗成本分析 |
3.2.8 降低电耗成本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难点及对策 |
4.1 维护难度分析 |
4.1.1 生化池无法观测曝气情况、无法取样 |
4.1.2 膜池反洗管道被氯腐蚀 |
4.1.3 膜组器无离线清洗位置 |
4.1.4 其他问题及相应对策 |
4.2 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
4.2.1 避免淹水事故的发生 |
4.2.2 地下有限空间管理 |
4.2.3 对周边居民的管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分析 |
5.1 进水水质分析 |
5.2 出水水质分析 |
5.3 出水水质稳定性分析 |
5.4 沿程水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7)NCMBR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应用研究 ——以广西贺州及梧州两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园区污水的危害及处理现状 |
1.1.1 工业园区污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工业园区污水的危害 |
1.1.3 工业园区污水的处理现状 |
1.2 膜生物反应器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
1.2.1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1.2.2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3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1.3 陶瓷膜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
1.3.1 陶瓷膜水处理技术 |
1.3.2 陶瓷膜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3 NCMBR工艺简介与特性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NCMBR膜材料性能表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材料性能表征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微观形貌分析 |
2.2.2 孔隙率测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CMBR工艺的中试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2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OD去除效果 |
3.3.2 NH_3-N去除效果 |
3.3.3 TP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CMBR工艺在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
4.1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
4.1.1 原工艺流程 |
4.1.2 原设计进出水水质 |
4.1.3 原工艺系统进出水水质分析 |
4.1.4 原工艺系统存在问题 |
4.2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
4.2.1 设计进出水水质 |
4.2.2 工艺流程调整 |
4.2.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4.3 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后运行效果分析 |
4.3.1 COD去除效果 |
4.3.2 NH_3-N去除效果 |
4.3.3 TP去除效果 |
4.4 工程效益分析 |
4.4.1 环境效益 |
4.4.2 社会效益 |
4.4.3 经济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CMBR工艺在广西梧州不锈钢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示范 |
5.1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概况 |
5.2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5.2.1 工艺流程 |
5.2.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5.2.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
5.3 运行效果分析 |
5.4 工程效益分析 |
5.4.1 环境效益 |
5.4.2 社会效益 |
5.4.3 经济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8)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1.1.1 城市污水产生和处理现状 |
1.1.2 城市污水的能源回收潜力与方式 |
1.2 城市污水有机物富集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高负荷活性污泥(HRAS)工艺 |
1.2.2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工艺 |
1.2.3 膜分离技术 |
1.3 城市污水的生物能源回收技术 |
1.3.1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
1.3.2 AnMBR技术 |
1.3.3 AnDMBR技术 |
1.3.4 AnDMBR和AnMBR工艺性能比较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动态膜组件及污水水质 |
2.1.1 动态膜材料与膜组件 |
2.1.2 污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
2.2 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 |
2.2.1 污水分级实验 |
2.2.2 DMF污水浓缩实验 |
2.2.3 AnDMBR中DM形成实验 |
2.2.4 AnDMBR厌氧发酵城市污水浓缩液实验 |
2.2.5 分析指标 |
2.3 污泥及泥饼分析 |
2.3.1 污泥及泥饼层前期预处理 |
2.3.2 BMP及SMA实验 |
2.3.3 微生物群落分析 |
2.4 分析方法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2.4.2 仪器分析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2.5.1 数据差异性分析 |
2.5.2 数据相关性分析 |
2.5.3 产气数据模拟分析 |
3 动态膜过滤工艺(DMF)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
3.1 DMF-AnDMBR系统的构建原理 |
3.2 DMF的优化与污水浓缩效能 |
3.2.1 城市污水分级特性 |
3.2.2 DMF的工艺条件优化 |
3.2.3 DMF的污水浓缩效能 |
3.3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1 城市污水浓缩液的分级特性 |
3.3.2 污水和污水浓缩液的差异分析 |
3.3.3 污水浓缩液中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分析 |
3.3.4 污水浓缩液的产甲烷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AnDMBR中动态膜的形成方式与优化研究 |
4.1 厌氧动态膜形成方式对比 |
4.1.1 过滤性能分析 |
4.1.2 常规污染物去除分析 |
4.1.3 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分析 |
4.2 动态膜的性质分析 |
4.2.1 动态膜的物化性质 |
4.2.2 动态膜的形态分析 |
4.2.3 动态膜的阻力分析 |
4.3 预涂动态膜形成过程的优化 |
4.3.1 不同预涂参数设置下动态膜运行特性 |
4.3.2 最优预涂条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AnDMBR处理污水浓缩液的工艺性能研究 |
5.1 温度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1.1 过滤性能 |
5.1.2 COD去除率与产甲烷分析 |
5.1.3 DM膜组件的清洗 |
5.2 反应器构型对AnDMBR工艺性能的影响 |
5.2.1 过滤性能 |
5.2.2 COD去除及产甲烷分析 |
5.2.3 污泥及泥饼性质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不同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3.2 不同反应器构型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DMF-AnDMBR污水浓缩与产能系统评价 |
6.1 DMF-AnDMBR的水质评价 |
6.2 COD平衡及能量收支平衡分析 |
6.2.1 COD平衡分析 |
6.2.2 能量收支平衡计算分析 |
6.3 DMF-AnDMBR的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9)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
1.2.2 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
1.2.3 污水厂除臭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提标改造前运营状况 |
2.1 污水厂简介 |
2.2 工艺运行状况 |
2.2.1 格栅 |
2.2.2 事故调节池 |
2.2.3 初沉厌氧池 |
2.2.4 复合好氧池 |
2.2.5 二沉池 |
2.2.6 曝气生物滤池 |
2.3 改造前污水处理状况 |
2.3.1 原污水厂设计进出水 |
2.3.2 原污水厂实际进出水 |
2.3.3 主要问题分析及改造思路 |
2.4 改造前污泥处理工艺概况 |
2.4.1 工艺简介 |
2.4.2 处理效果 |
2.5 改造前除臭措施概况 |
第3章 提标改造方案论证 |
3.1 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论证 |
3.1.1 污水量预测 |
3.1.2 建设规模 |
3.1.3 处理程度 |
3.2 厂址论证 |
3.3 污水处理工艺论证 |
3.3.1 原工业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复核 |
3.3.2 改造思路 |
3.3.3 生物强化单元技术介绍对比 |
3.3.4 污水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对比 |
3.3.5 前期中试结果及推荐方案 |
3.4 尾水消毒工艺论证 |
3.4.1 常见尾水消毒工艺 |
3.4.2 尾水消毒工艺选择 |
3.5 污泥处理处置论证 |
3.6 除臭工艺论证 |
3.6.1 污水厂构筑物加盖除臭设计原则 |
3.6.2 污水厂除臭处理常用方法 |
第4章 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确定 |
4.1 污水提标改造方案 |
4.1.1 调节池改造 |
4.1.2 水解酸化池和A/O生化池改造 |
4.1.3 原BAF反冲洗池改造 |
4.1.4 新建BAF组合池 |
4.1.5 活性焦吸附塔及再生系统 |
4.2 污泥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
4.2.1 方案介绍 |
4.2.2 设备参数 |
4.3 除臭工艺方案 |
4.3.1 收集风管 |
4.3.2 集气风机 |
4.3.3 电气控制 |
4.3.4 生物滤池 |
第5章 提标改造工艺的实施效果分析 |
5.1 提标改造工艺运行调试 |
5.1.1 提标改造调试方案 |
5.1.2 调试分析 |
5.1.3 改造后进出水情况 |
5.2 改造前后污泥处理效果对比 |
5.3 改造后除臭设施现场运行效果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某污水处理厂常规污染物处理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和研究进展 |
1.2.1 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测定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 某污水厂现状 |
3.1.1 地理环境 |
3.1.2 工艺简介 |
3.1.3 工艺原理 |
3.1.4 存在问题 |
3.2 污水厂进出水测定结果 |
3.3 常规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3.3.1 COD去除效率分析 |
3.3.2 BOD去除效率分析 |
3.3.3 氨氮去除效率分析 |
3.3.4 TP去除效率分析 |
3.3.5 TN去除效率分析 |
3.3.6 SS去除效率分析 |
3.4 污水处理厂整体效率分析 |
3.5 污染物去除效率影响因素测定结果 |
3.6 污染物去除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6.1 进水水量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2 进水水量对去除率影响的调控策略 |
3.6.3 进水水温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 进水水质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1 进水COD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2 进水BOD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3 进水氨氮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4 进水TP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5 进水TN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4.6 进水SS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5 进水水质对去除率影响的调控策略 |
3.6.6 溶解氧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7 溶解氧对去除率影响的调控策略 |
3.6.8 污泥浓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9 污泥浓度对去除率影响的调控策略 |
3.6.10 p H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
3.6.11 p H对去除率影响的调控策略 |
4 讨论 |
4.1 关于COD、BOD和SS去除率影响因素的讨论 |
4.2 关于氨氮、TN去除率影响因素的讨论 |
4.3 关于TP去除率影响因素的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中水中优先监测物质的监测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D]. 艾胜书. 吉林大学, 2021(01)
- [2]Anammox-MBR耦合工艺的中试实验研究[D]. 韦愿.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油脂加工行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与应用[D]. 江明超. 广西大学, 2021(12)
- [4]七大河流中优先控制药物毒性分析及其源头削减工艺评估[D]. 李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徐州市奎河污水处理厂改建方案研究[D]. 邓海波. 扬州大学, 2021(08)
- [6]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D]. 刘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NCMBR工艺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应用研究 ——以广西贺州及梧州两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例[D]. 蒙政成. 广西大学, 2021(12)
- [8]两级动态膜反应器污水浓缩和厌氧发酵产能工艺特性研究[D]. 杨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9]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D]. 何光辉. 南昌大学, 2020(02)
- [10]某污水处理厂常规污染物处理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 董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污泥膨胀论文; 污泥负荷论文; 污泥浓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