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实验室技术研讨会

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实验室技术研讨会

一、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试验室技术研讨(论文文献综述)

谢维[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磨矿过程软测量模型及其自适应校正》文中提出

吴优[2](2020)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力学性能试验与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伸缩装置作为公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车辆荷载、调节桥面变形、保证行车通畅等功能,但桥梁伸缩装置的锚固区域容易产生疲劳损坏。采用钢箱-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的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和传统伸缩装置对比,具有快速安装、易更换等优点,因此对该类型伸缩装置的受力规律、疲劳性能、箱体厚度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根据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的受力特点、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制定现场试验时伸缩装置上的测点布置方案;依据对我国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调查,确定了试验用车的整车质量超载比例;采用不同轴载的重型货车进行现场试验,采集得到静载和动载作用下伸缩装置的实际应变。另外,还建立了伸缩装置的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进行这种装配式伸缩装置的力学仿真分析。对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在8种不同静轴载作用下得到的应变值进行分析,得出装置的应变响应具有局部特征,应变最大值出现在车轮轨迹中心线和箱体接触的截面处,应变值随轴重增加明显增大。以最大车辆静轴载作用下,箱体底板最大正应力、侧板最大剪应力和主应力对装置箱体进行强度验算,得出箱体底板和侧板强度验算结论。根据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在16种不同车辆动荷载作用下的试验数据,绘制出3个关键部位的应力时程曲线,并对装置进行疲劳验算和计算出疲劳损伤量,经分析得出:该伸缩装置箱体侧板不发生疲劳破坏;底板在标准载重货车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底板和内部混凝土的疲劳损伤量和车辆超载率以及行车速度有关,车辆超载率对装置的疲劳损伤影响显着,行驶速度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箱体底板的疲劳损伤量,但对于内部混凝土的疲劳损伤量影响较小。以箱体厚度不同的装配式伸缩装置在标准静轴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力学仿真数据的变化规律为基础,结合箱体强度验算结论和疲劳分析结论,提出箱体上板和底板的厚度设计建议值为10~12mm,侧板和后板的厚度设计建议值为4mm。

王超,刘玉石,陈中青[3](2019)在《基于GJB 150A的温度冲击试验方法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温度冲击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技术及GJB 150.5A-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试验程序、试验条件和试验顺序和剪裁过程。最后以模拟试验的方式,通过应用温度冲击试验方法过程的剪裁,为实验室应用温度冲击试验提供了示例。

谢俊杰[4](2019)在《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产品在各种运输及使用环境下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用户和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是产品无法避免的环境影响因素,解决常见环境因素对产品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目前,我国部分环境试验测试系统测试能力不足,迫切需要后期追加能力建设;同时,环境试验测试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企业愿意加大投入去建设自己的环境试验测试系统。但是,我国比较系统的有关环境试验测试系统建设的参考资料却比较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372008)、广东省科技计划(No.2014A010103014,No.2015B010101006)等项目的支持下,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人从事环境试验检测工作和项目,以及参与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在深入分析环境试验测试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环境试验的新需求,以及环境试验新标准的要求、新试验方法等基础上,提出一个实用的符合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试验的背景、含义、目的和作用的分析阐述;环境试验和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的发展情况研究;国内外环境试验标准化发展及主要差距和问题的探讨;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建立的标准依据分析。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相关试验标准的解析研究,包括了对高温、低温、湿热、温度变化、盐雾、振动、冲击、加速度等常见环境试验标准进行试验方法探讨,剪裁、归纳总结,得到符合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的试验严酷等级。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基本规划和项目管理。对环境实验室土建设、水建设、电建设、仪器设备安装等进行研究分析;进行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的选型研究,对环境试验设备仪器供应商进行分析对比,及各类设备仪器进行资料收集、指标能力分析对比等。最终,得到满足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要求的设备仪器。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建设实践经验分享。对盐雾、振动、加速度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难点进行研究分析,分享实际建设经验,为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在综合考虑实用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条件下,提出一套符合国内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方案。

刘苏丽[5](2018)在《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金刚石(NDs)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性好及无毒性等突出的优点,在复合镀层、磨料磨具、医用药物载体等方面均有应用,但其作为增强相强化金属基体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外针对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少。纳米金刚石结合钛的优良性能获得的复合材料,在生物医用外科植入物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论文对致密与多孔的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固溶度理论和强化理论设计研究思路,即设定不同的纳米金刚石含量(0、0.1wt%、0.25 wt%、0.35 wt%、0.5 wt%)与尺寸(5 nm、100 nm、200 nm、3μm),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SPS)制备钛基复合材料。首先以5nm的金刚石为研究对象并设定其含量为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173 K,保温10 min,烧结压力为60 MPa时,复合材料致密度可达99.3%。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与杨氏模量随ND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屈服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0.35wt.%NDs/Ti具有最佳综合力学性能:与纯钛相比,硬度(52.3%)和压缩屈服强度(23.7%)显着增加,杨氏模量(129 GPa)可接受,延展性(49%)少许降低。0.35 wt.%NDs/Ti复合材料耐磨损性能最好(200 N载荷时,磨损率比纯钛低71.5%),磨损机制由纯钛的剥层磨损过渡到NDs/Ti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导热系数随着ND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整体降低范围在2 W/(m·k)左右。在25℃生理盐水与SBF溶液中,0.25 wt.%与0.35 wt.%NDs/Ti样品致密且NDs与TiC难以腐蚀,表现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较好。另外,NDs/Ti复合材料没有细胞毒性,其细胞存活率比空白对照组高6.7%。NDs/Ti复合材料最主要的增强机理为弥散强化;碳原子固溶强化为第二增强机理。基于NDs含量的研究结果,设定金刚石含量为0.35 wt%,以NDs尺寸为变量,以同样的烧结工艺下制备钛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可达99.2%。5 nm与3μm金刚石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较好,其中5nmNDs/Ti复合材料的硬度较纯钛增加27.4%,两种材料的屈服强度较高,其σ0.2值分别为1024 MPa和1039 MPa。当金刚石尺寸由5 nm逐渐增至100 nm和200 nm时,弥散强化作用削弱,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差;极限压缩应变由51%(5 nm)降至39%(3μm)。5 nm NDs/Ti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综合力学性能,硬度与屈服强度显着增加,延展性较好。3μm金刚石的钛基复合材料强度和硬度均较高,但同时降低了材料的延展性。微纳米金刚石颗粒使得NDs/Ti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显着提高,其中金刚石尺寸为5 nm的复合材料耐磨损性能最好(200 N载荷时,磨损率比纯钛低74.2%)。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金刚石尺寸的增加而增加,但总体上升范围较小,约为1 W/(m·k)。在25℃生理盐水与SBF溶液中,5 nm NDs的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较好。由此说明尺寸为5 nm的0.35wt.%NDs/Ti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这是纳米尺寸效应导致的结果。在致密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PS烧结-脱溶工艺,分别在993K、1123K的烧结温度,40MPa的烧结压力下保温10 min,成功制备NaCl与NaF造孔的5 nm NDs/Ti多孔材料。X-CT结果表明,当孔隙率为60%时,孔洞在两种大小孔径的多孔材料中均匀分布,粒径分别集中在280320μm与36-106μm之间。随着孔隙率增至70%,孔壁变薄,出现孔洞坍塌或大面积连通现象。其中60%孔隙率的多孔钛中,0.35 wt.%NDs/Ti的屈服强度均达到最高,即62.54 MPa与136.48 MPa,比相同孔隙率的纯钛高65.27%与18.27%。随着孔隙率由55%增至70%,多孔材料的屈服强度持续降低,SEM分析表明强化相主要是NDs。随孔隙率提高,孔径分布及脱溶残留的NDs增强颗粒分布不均匀,由此产生应力集中造成多孔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综合分析,大孔的钛基复合材料可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小孔的复合材料可望应用于腐蚀性环境中的过滤分离领域。

王晓明[6](2017)在《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文中认为军人和武器装备时刻处于并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复合作用。特别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围绕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等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的争夺愈发激烈,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但自然条件恶劣。同时,随着未来战争模式向跨区域、快速机动变化,部队在上述地区不仅要快速、反复进驻,甚至可能需要长期驻留。作为执行任务的军人及各类装备,不仅会受到多种复杂、恶劣环境因素的反复影响,甚至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长期、复合作用,这些因素不仅损害了人体健康,降低了作业能力,严重时还将致残致死。同时,恶劣环境诸因素还直接危及各类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据美国国家标准局调査,由于环境温湿度腐蚀导致武器装备每年的损失高达7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如何从满足未来作战需要出发,全面系统地研究复杂复合环境对军人健康与作战能力、对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以及人机环一体化影响的关键科学问题,确保军人能够有效生存和战斗,确保武器装备能够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未来战场环境的拓展和战争模式的改变,对军人和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提升军人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适应和作战能力,提高武器装备对各种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尤其是对军人和武器装备在各种复杂、未知极端环境下进行全面系统的定量评价,这就需要把军事环境医学研究领域由维护健康的健康医学向促进强健的能力医学、由单一损伤因素向复合损伤因素、由机体损伤防护向认知提升研究领域拓展,并配套建设先进的环境模拟设施,进行复杂、动态环境模拟试验,开展人机系统综合效能方面的科学研究。环境模拟试验在人和装备环境可适性研究中具有极为重要地位。从国内外环境模拟设施现状来看,已经建设了大量的4参数以下的环境模拟设施,基本可实现对一般环境的研究。但是,这些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模拟参数少、模拟环境种类少、模拟技术手段少、研究对象单一,还无法实现对复杂环境的准确模拟和多个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无法准确建立人-机-环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国内外环境医学研究现状来看,还不能研究复杂因素动态变化情况下军人作业能力和人机工效变化规律。从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看,环境模拟设备和试验技术正处于转折时机,正从单参数模拟向多参数模拟、静态模拟向动态模拟、短时程模拟向长时程模拟转变,模拟参数可控范围由幅度较小向幅度较大转变,模拟环境因素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趋于全面。随着环境模拟技术的充分发展,建设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在一个设施里能模拟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各种因素的超大型、综合性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已完全可行。因此,充分分析国防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详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军事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设施建设策略,对于支撑特殊环境医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开拓特殊环境模拟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我军联勤服务与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基于情报研究视角,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软科学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设施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梳理,仔细分析未来战场环境变化对人员和装备适应性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我军未来20-30内进入南北极、赤道沙漠、极高海拔等极端环境地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设一个综合性动态环境模拟设施的初步方案,为开展人员作业能力提升、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人机整体效能提升等研究提供先进技术平台。本课题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极端环境的形成及其内涵,主要解释环境、极端环境的定义,未来战场环境发展的变化,以及军事极端环境范围拓展导致的损伤新特征,提出针对这种损伤新特征,军事环境医学应着重从研究理念、技术平台等方面进行更新提升。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环境医学研究理念上,外军高度重视依托环境模拟设施开展特殊环境下人员作业能力提升技术与装备研究、特种作战部队极端环境适应性训练、各类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在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上,目前国内外已建的环境模拟设施大部分仅可实现对某种单一环境的简单模拟,少数设施可实现2个参数协调变化,但是,仍无法全面正确反映复杂环境的真实特点,并且在复杂环境下人-机动态、协同效应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第三部分是提出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构想。该部分详细分析了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环境模拟技术将发生五大转变:由单参数模拟向多参数模拟转变、由静态模拟向动态模拟转变、由真实环境向计算机仿真模拟转变、由物理控制向数字化控制发展、由固有范围向新型范围拓展。同时,提出伴随着环境模拟技术的发展,环境模拟设施也将在前两代的基础上向第三代模拟设施发展。第一代环境模拟设施主要特点是规模小、模拟因素单一、模拟参数范围不大、连续工作时间较短、模拟参数无法耦合变化,主要用于对某种特定环境的简单模拟。第二代环境模拟设施无论在舱体容量、模拟参数范围、连续工作时间等都有所改进或延长,个别设施可实现两参数耦合变化,能够在一个设施里实现对多种环境的模拟。我们认为为满足未来复杂多变战争环境对军人作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针对南北极、极高海拔、赤道沙漠等新环境,应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即在一个设施内可准确模拟上述环境特点、并可开展综合、动态人机效能研究的大型环境模拟设施。该设施主要特点包括多因素复合、动态化模拟、全过程覆盖、计算机虚拟现实,包括三大部分,主体结构为一个可实现多因素、全过程、动态化、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立式结构环境舱,最大可容纳30人同时进入且能够组织小范围军事作业,主要技战术指标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8项,整体尺寸为Φ15×10m,设置两个气闸舱;二是附属动力设施,包括制冷、加热、加温等17个模块,主要用于为环境模拟舱提供动力支持和数据传输;三是科学实验设施,包括极端环境机体生理变化在线监测技术实验室、人机效能提升技术实验室、计算机虚拟仿真评估实验室、极端环境耐受生物信息技术实验室、生物仿生技术实验室等,主要开展特殊环境下生物耐受机制与防护技术、人机效能增强技术、卫生装备环境可适性评价等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亟待攻克的五个关键技术难点。第四部分是提出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设计方案。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不确定因素还比较多、技术风险比较大。为突破上述技术难点,降低设施建设的技术风险,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浚院士课题组共同设计了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来开展先期技术研究,验证关键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的建设、利用提供技术储备和技术支撑。该原理机主要复合温度、湿度、压力、光照四个环境参数,可实现外界环境动态变化的模拟,拟采用空气制冷技术获得低于-80℃的低温环境,采用进、排气压力快速双向调节技术实现环境舱内压力的快速变化,采用低温冷板技术保证低气压条件下环境舱内温湿度的均匀度,采用先进解耦控制技术保证各环境参数的精确调节。第五部分是军事极端环境模拟研究应用领域展望。该部分主要是展望了利用该环境模拟设施未来可开展的一些研究内容,主要用于开展基础研究和卫生防护装备效能评价,可适用于国内从事特殊环境医学损伤与防护研究、人员能力提升研究、防护药物与装备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人机协同性研究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使用。

陈晓唐[7](2016)在《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国内建筑设计中偏离实用、理性的现象,吴硕贤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报告中特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建筑界出现的一些严峻状况:过于强调建筑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性能。建筑物建成后是否实用?建筑的使用状况是否令人满意?建筑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建筑师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即是实现“向使用者学习”的理性途径。在有关建筑师POE的问卷访谈中,国内数家权威建筑师团队(包括:何镜堂团队、崔恺团队、刘家琨团队、李兴钢团队)纷纷认为:建筑师POE与建筑创作关系密切,同时可以减缓当前国内建筑早衰的严峻状况;开展建筑师POE很重要、很迫切,但当前国内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较为不足。本论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在吴硕贤的使用后评价理论基础上,通过与上述权威建筑师团队密切合作,对建筑师POE进行的一次理论充实、方法改进及实践应用的系统研究。建筑师POE的本质核心是关于使用者对建筑物使用感受的研究。在本论文的理论、方法部分,首先运用建筑学发展前沿中与建筑师POE本质暗合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进行了理论充实与方法改进。包括:建筑体验理论、环境知觉理论、现象学方法、知觉现象学等理论。使建筑师POE相比研究型POE或业主发起、主导的POE,具有了与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密切相关的独特性。同时,本论文还在国内建筑师POE研究中,率先系统地引入了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EBD)。通过创造性地梳理、强化“建筑师POE累积循证设计实证库”的途径,使循证设计这一在欧美已发展十余年的理性设计方法成为改进我国建筑设计实践的有源之水;同时,使建筑师POE不仅成为对建成项目进行设计验证的反馈闭环环节,更成为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的有效支持工具。本论文后半部分侧重于建筑师POE在博物馆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包括:对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与合作建筑师团队共同对其创作的博物馆及其他二十余座博物馆进行建筑师POE的论述,及针对调研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的相关分析与理论总结。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创建出如下成果:针对建筑策划与创作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循证设计所需实证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国内首个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以改进未来新博物馆项目的建筑创作;针对建筑使用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建筑使用说明书编制及博物馆建设所需实例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以促进博物馆建筑的健康使用。总之,随着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与方法的改进,其教育、推广工作将可逐渐展开。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可以在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类别中逐渐搭建起实用型的循证设计“实证库”,促进循证设计的发展。国内的建筑设计由此可以回归实用、理性,在汲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化式的创新。同时,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也可以促进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更加健康地使用。

贾阳[8](2016)在《基于显着性检测和烟雾时空特征的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灾是严重威胁大类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因素之一,通过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预防火灾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常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多利用接触式感知技术,在应用场所(空间、时间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层高较高的建筑及开放空间中的火灾探测,具有非接触、响应迅速、探测范围大、主动可视等优点的视频火灾探测技术应运而生,被应用于地面建筑、厂区、森林等场所的火灾监测。目前的视频火灾探测技术主要集中在视频火焰探测、红外探测等方面,而在及时性方面有更大优势的视频烟雾探测技术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标准测试视频库、未对疑似烟雾区域提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进行相似运动目标分类方面缺乏有效特征、烟雾探测误报率高等。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早期火灾烟雾视频探测理论和方法,为视频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标准试验间和低压实验舱中设计搭建视频拍摄系统,获取阴燃烟雾视频图像序列,进行阴燃烟雾的视频分割、特征提取和分析、特征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而设计完整的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并对系统在低气压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阴燃烟雾视频基础数据库。火灾烟雾标准视频图像数据库是研究视频火灾烟雾探测原理、发展烟雾识别方法的原始数据基础。在中科大火灾实验室的标准试验间和低压实验舱内搭建火灾阴燃烟雾视频采集平台,采用木材和棉绳作为实验材料产生阴燃烟雾,使用高清摄像机、红外摄像机、高速摄像机等设备进行烟雾视频采集,对采集的视频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建立阴燃烟雾视频基础数据库。(2)提出并完成基于显着性检测的早期烟雾疑似区域分割方法。根据人眼视觉注意机制,阴燃烟雾可被看作是视频中湍流和灰色显着的区域,基于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视觉注意模型利用显着性检测方法进行疑似烟雾区域分割。首先使用非线性增强方法对视频的亮度图像和光流图谱进行增强,用增强后的图像计算显着性谱,然后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计算出的运动前景构造运动能量函数,对显着性谱进行估计,分割出疑似烟雾区域。对几种常用的传统烟雾区域检测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并且计算速度也能够满足实时视频烟雾探测的需求。(3)发展基于烟雾时空特征和检测前跟踪方法的视频烟雾探测算法。为提高探测算法的准确率和鲁棒性,对每个候选烟雾区域进行跟踪,在一个时间窗口内综合空域和时域特征信息进行火灾识别。通过对烟雾形成的物理过程和烟雾组分的分析,提出能够描述湍流烟雾纹理的熵和对比度特征,并通过实验进行特征有效性验证。结合阴燃烟雾图像的纹理时空特征、颜色特征和速度特征,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一个时间窗的多次分类结果的累积估计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使用包含烟雾和非烟雾的视频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框架合理有效,而且通过修改框架中的组件,还可以快速完成火焰探测等其他功能。最后还对烟雾浓度对视频烟雾探测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并指出烟雾浓度是火灾探测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4)设计阴燃烟雾视频探测系统,并对系统在低气压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测试。根据实验结果和前期研究的视频烟雾探测方法发展出视频烟雾探测系统。用基于显着性检测的阴燃烟雾分割方法和检测前跟踪算法对不同气压下的烟雾视频进行分析,对不同气压下的阴燃烟雾区域进行分割,提取烟雾区域特征,然后对视频中烟雾区域的亮度、速度均值及方差、纹理的熵及对比度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这些特征在不同气压下使用多种分类器进行分类测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和特征在低压环境下仍然适用。

刘丽娜[9](2016)在《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相关法规的颁布以及在电子产业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无铅化产品。现今最具有代表性的无铅钎料合金是以Sn为基体,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合金化而成。四种代替锡-铅焊料的Sn-Bi系无铅钎料具有熔点低,焊接性好、接头强度高等优点。但Sn-Bi无铅钎料的塑韧性较差,大大的限制了它在电子封装行业的应用,特别是低温无铅焊领域。本文采用扩散退火处理后的铸态Sn-58Bi合金作为试验杆料,采用连续挤压设备,进行了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试验,获得了直径为φ1mm~φ3.5mm的微细共晶锡铋合金丝,分别对其各个变形区及最终制品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力学性能测试、润湿性测试及其拉伸断裂方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过程中各个变形区的显微硬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晶粒逐渐得以细化,晶粒越来越圆整。在初始粘着区,晶粒在变形方向上,有被拉长的迹象;镦粗区晶粒由长条状变为团状结构;在挤压咬合区,开始发生动态再结晶;在模具扩展区,发生扩展变形,原来的变形晶粒被细小的再结晶晶粒所替代。(2)增大模具挤压比可有效提高Sn-58Bi合金的硬度,减小脆性Bi相的尺寸。同时随挤压比的增大,共晶锡铋合金丝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均增加,延伸率高达212%较铸态的延伸率9.7%有明显的提高,大约为20倍。(3)不同拉伸速率下Sn-58Bi合金体现不同的超塑性断裂机理,对比分析铸态Sn-58Bi合金和连续挤压态Sn-58Bi合金的断裂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共晶锡铋合金的断口形貌中存在不同方向的“撕裂棱”,呈现明显的脆性断裂方式。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断裂方式为穿晶断裂及脆性解理断裂。断裂主要原因是Sn相和Bi相之间发生相界分离,以及脆性Bi相的脆断共同作用。(4)共晶锡铋合金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延伸率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减小。拉伸超塑性Sn-58Bi合金丝的过程中的失稳点,即承载能力降低的点,出现在均匀转变曲线的70%处,从该点,材料的相间剥离速率加快。(5)研究和分析了连续挤压共晶锡铋合金丝试验中常见的工艺问题,主要包括模具开裂、填充不满、模腔溢料等。同时,对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制品的缺陷(浮凸、划痕、起皮及拉裂口等)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相应缺陷的有效改进措施。

马超[10](2015)在《太阳能热水器CCC认证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严控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国对家电产品推行强制产品质量认证(CCC认证)。带辅助电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即属于此认证范畴。但由于该产品具有的特殊性质,目前在其CCC认证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争议。因此,科学分析进而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对合理高效地实施该类产品强制产品质量认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前期调研和充分参阅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产品认证制度现状,特别是我国CCC认证制度的起源、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带辅助电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太阳能热水器CCC认证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了目前型式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类产品CCC认证检测型式试验的检测流程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笔者结合自己对该类产品的多年检测经验,全面细致的分析了传统的型式试验检测流程,找出了造成型式试验周期超长的原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用优化后的方案,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检测实验。在对改进的试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后,可知经过优化的检测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大大缩短了该类产品CCC认证检测型式试验周期,对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对太阳能热水器的型式试验的检测流程进行优化之后,进一步研究了其型式试验现行检测标准的适用性。结合温度采样试验,对检测标准提出了可行的优化完善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太阳能热水器认证检测技术,对提高太阳能热水器认证检测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受时间和条件所限,本课题在对现行认证标准的适用性研究等问题上还不够深入。完善一部检测标准绝非易事,也希望认证机构能够给予重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认证标准的实用性研究中来,从而更好的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二、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试验室技术研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试验室技术研讨(论文提纲范文)

(2)车辆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力学性能试验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伸缩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钢箱-混凝土组合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传统伸缩装置介绍
        1.3.1 传统伸缩装置常见类型
        1.3.2 传统伸缩装置施工工艺
        1.3.3 传统伸缩装置常见病害
    1.4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介绍
        1.4.1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结构设计
        1.4.2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
        1.4.3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特点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现场试验
    2.1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现场试验基础
        2.1.1 测点布置方案和车轮轨迹线制定
        2.1.2 应变计和应变花粘贴
        2.1.3 应变计和应变花成活检查
    2.2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现场试验条件和步骤
        2.2.1 现场试验条件
        2.2.2 现场试验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车辆静载试验的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受力规律研究
    3.1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受力规律分析相关理论
        3.1.1 基本力学假定
        3.1.2 截面换算法基本定理
        3.1.3 侧板抗剪相关理论
        3.1.4 侧板应变和应力计算方法
    3.2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受力规律分析
        3.2.1 箱体底板试验数据分析
        3.2.2 箱体侧板试验数据分析
        3.2.3 内部混凝土的试验数据分析
    3.3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的强度验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车辆动载试验的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疲劳性能研究
    4.1 疲劳损伤评估方法
    4.2 疲劳损伤度计算相关理论
        4.2.1 获取应力时程曲线和统计应力幅的方法
        4.2.2 材料S-N曲线
        4.2.3 疲劳累计损伤准则
        4.2.4 等效应力幅计算公式推导
    4.3 车辆超载和速度对疲劳损伤度的影响
        4.3.1 对底板疲劳损伤度的影响(测点4)
        4.3.2 对侧板疲劳损伤度的影响(测点H4)
        4.3.3 对内部混凝土疲劳损伤度的影响(测点9)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5.1 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有限元力学分析建模
        5.1.1 ANSYS有限元软件
        5.1.2 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建立过程
    5.2 有限元力学仿真分析和验证
        5.2.1 仿真数据分析
        5.2.2 仿真数据验证
    5.3 板厚对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受应力的影响
    5.4 箱体钢板厚度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GJB 150A的温度冲击试验方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温度冲击试验概述
    1.1试验方法
    1.2试验程序
    1.3试验条件
2实验室中温度冲击试验的剪裁实例
    2.1受试样品简介
    2.2试验项目的剪裁
    2.3试验实施
        2.3.1试验前准备
        2.3.2试验程序运行
3结论

(4)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环境试验的发展
    1.3 环境试验设备的发展
    1.4 环境试验标准化的发展
        1.4.1 国外环境试验标准化的发展
        1.4.2 国内环境试验标准化的进展
        1.4.3 主要差距及存在问题
    1.5 环境试验的内涵和概述
        1.5.1 环境试验含义
        1.5.2 环境试验的目的
        1.5.3 环境试验的主要作用
    1.6 国际与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的对比
        1.6.1 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建设现状
        1.6.2 国际与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建设差别
    1.7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优缺点和建立的标准依据
        1.7.1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优缺点
        1.7.2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建立的标准依据
第二章 标准的解读分析
    2.1 高温试验标准解析
        2.1.1 高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1.2 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1.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2 低温试验标准解析
        2.2.1 低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2.2 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2.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3 湿热试验标准解析
        2.3.1 湿热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3.2 恒定湿热试验样品状态探讨
        2.3.3 恒定湿热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3.4 交变湿热试验样品状态探讨
        2.3.5 交变湿热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4 温度变化试验标准解析
        2.4.1 温度变化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4.2 试验方法探讨和严酷等级
    2.5 盐雾试验标准解析
        2.5.1 盐雾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5.2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6 随机振动试验标准解析
        2.6.1 随机振动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6.2 随机振动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6.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7 正弦振动试验标准解析
        2.7.1 正弦振动产生原因
        2.7.2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
        2.7.3 正弦振动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7.4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8 冲击试验标准解析
        2.8.1 冲击产生原因及危害
        2.8.2 冲击试验的目的
        2.8.3 冲击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8.4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9 稳态加速度试验标准解析
        2.9.1 稳态加速度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9.2 稳态加速度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9.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规划和项目管理
    3.1 环境实验室的选址
        3.1.1 地面
        3.1.2 地址
        3.1.3 建筑高度
        3.1.4 独立的电源
        3.1.5 独立的接地
    3.2 环境实验室测试仪器的选型
        3.2.1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选型
        3.2.2 温度冲击试验箱的选型
        3.2.3 盐雾试验箱的选型
        3.2.4 电动振动台的选型
        3.2.5 冲击试验机的选型
        3.2.6 离心机的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试验测试子系统研究设计
    4.1 盐雾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1.1 盐雾试验系统防腐蚀与通风设计
        4.1.2 盐雾试验测试系统验收
        4.1.3 盐雾试验实例
    4.2 振动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2.1 隔振沟与桩基设计
        4.2.2 隔音设计
        4.2.3 振动试验测试系统验收
        4.2.4 振动试验实例
    4.3 加速度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3.1 加速度试验系统监控与门禁系统设计
        4.3.2 加速度试验系统防撞防护措施设计
        4.3.3 加速度试验系统验收
        4.3.4 加速度试验实例
    4.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钛基复合材料的概述及发展
        1.2.1 钛基复合材料的涵义与分类
        1.2.2 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3 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3.1 传统熔铸法
        1.3.2 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
        1.3.3 放热扩散法
        1.3.4 粉末冶金法
    1.4 纳米金刚石的特性与应用
        1.4.1 纳米金刚石的特性
        1.4.2 纳米金刚石的应用
    1.5 微米多孔钛的制备及应用
        1.5.1 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钛造孔工艺
        1.5.2 多孔钛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复合材料制备与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初始混合粉末的制备
        2.2.3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
        2.2.4 实验样品的加工处理
    2.3 组织结构分析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2.3.3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2.3.4 透射电镜分析
    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2.4.1 致密度测试
        2.4.2 力学性能测试
        2.4.3 磨损性能测试
        2.4.4 导热性能测试
        2.4.5 腐蚀性能与生物相容性测试
        2.4.6 孔径分布测试
第三章 ND_s含量对ND_s/T_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复合材料的设计
        3.2.1 设计依据
        3.2.2 设计方案
    3.3 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3.3.1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粉末的物相分析
        3.3.2 ND_s的含量对其在钛粉中均匀分散的影响
        3.3.3 不同ND_s含量的复合粉末SPS烧结致密化行为
    3.4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
        3.4.1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3.4.2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
        3.4.3 ND_s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与界面效应
        3.4.4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3.5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性能
        3.5.1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3.5.2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3.5.3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3.5.4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3.5.5 钛基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
    3.6 ND_s/T_i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3.6.1 弥散强化
        3.6.2 固溶强化
        3.6.3 细晶强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刚石尺寸对钛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4.2.1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粉末的物相分析
        4.2.2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复合粉末SPS烧结致密化行为
    4.3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
        4.3.1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4.3.2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
        4.3.3 金刚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与界面效应
        4.3.4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4.4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4.4.1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4.2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
        4.4.3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4.4.4 不同金刚石尺寸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
    4.5 不同尺寸的ND_s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
        4.5.1 弥散强化
        4.5.2 固溶强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多孔ND_s/T_i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5.1 引言
    5.2 三维多孔ND_s/T_i复合材料的制备
        5.2.1 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5.2.2 三维多孔ND_s/T_i复合材料的孔径分布
        5.2.3 微孔形状及结构表征
    5.3 NaCl造孔烧结制备ND_s/T_i多孔材料
        5.3.1 NaCl造孔ND_s/T_i多孔材料的物相分析
        5.3.2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
        5.3.3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5.3.4 不同孔隙率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
        5.3.5 不同孔隙率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5.4 NaF造孔烧结制备ND_s/T_i多孔材料
        5.4.1 NaF造孔ND_s/T_i多孔材料的物相分析
        5.4.2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
        5.4.3 不同ND_s含量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5.4.4 不同孔隙率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微孔结构
        5.4.5 不同孔隙率的ND_s/T_i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6)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课题研究必要性
        (一)维护重要战略地区国防安全与战略利益的需要
        (二)开展军事环境医学前沿科学探索的需要
        (三)提升极端环境下人机作业效能的需要
    二、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军事环境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六、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概念解析
    一、环境和极端环境
    二、军事极端环境范围的拓展
        (一)物理域(自然域)与复合环境
        (二)信息域与虚拟环境
        (三)认知域与人因环境
    三、军事极端环境范围拓展引起的损伤新特征
        (一)由单一环境拓展到复杂环境,使环境因素损伤模式更加复杂
        (二)由现实环境拓展到虚拟环境,使环境因素损伤方式更加隐蔽
        (三)由短期进驻拓展到长期驻留,使环境因素影响时间更加持久
    四、对军事环境医学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注重由健康维护向能力提升研究理念的更新
        (二)注重适合复杂环境因素复合研究基础平台的建设
        (三)注重提升复杂复合极端环境下作战能力新技术的应用
第二部分 环境医学、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环境医学发展现状
        (一)高原及极高海拔极端环境
        (二)极地及寒冷极端环境
        (三)高热极端环境
        (四)沙漠极端环境
        (五)空间环境
    二、国内外环境模拟技术和设施发展现状
        (一)高原环境模拟设施
        (二)气候模拟设施
        (三)沙漠环境模拟设施
        (四)太空环境模拟设施
        (四)深海环境模拟设施
        (五)我国在建或已布局大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情况
    三、对比分析
        (一)在全面正确反映复杂环境的真实特点方面还有待改善
        (二)在开展人-机-环境动态实验的研究方面还存在困难
        (三)在研究复杂环境下人-机-环境的协同效应方面还有待强化
第三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建设构想
    一、总体思路
        (一)环境模拟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二)建设第三代环境模拟设施的构想
        (三)设施主要特点
    二、建设构想
        (一)建设思路
        (二)技术指标
        (三)系统构成
        (四)技术难点
    三、设施创新性
        (一)模拟复杂条件下重要国防战略要地新环境
        (二)探索动态变化下特殊环境医学研究新方向
        (三)拓展实战条件下环境模拟设施应用新领域
        (四)突破多因素耦合动态下环境模拟新技术
第四部分 全过程综合动态环境模拟原理机设计方案
    一、总体概述
    二、战技术指标
    三、技术方案
        (一)环境实验舱
        (二)压缩气源系统
        (三)制冷系统
        (四)加热系统
        (五)调湿系统
        (六)真空系统
        (七)太阳辐照系统
        (八)控制系统
第五部分 军事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研究应用领域展望
    一、极端环境生命支持创新技术研究平台
        (一)研究军用生物预测与实时监测技术
        (二)研制生命指征实时智能化评估装备
        (三)研究极端环境适应和耐受能力
    二、极端环境人机环效能提升创新技术平台
        (一)研究人体极限突破技术
        (二)研究提高卫生装备环境适应性新技术
        (三)研究人机环作业效能提升技术
    三、应用领域分析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未来战场环境变化特征及对作业人员和装备的影响
        (二)提出军事环境医学未来应着重开展整体动态研究
        (三)提出建设第三代极端环境模拟设施的构想
    二、后续研究思考
        (一)应进一步拓展相关单位资料获取渠道
        (二)对外军环境模拟设施研究应更加充分
        (三)应充分研讨生命科学的整体动态实验技术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动机
        1.1.2 研究意义
    1.2 过去研究的状况和本研究的特点
        1.2.1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与知识空白
        1.2.2 本研究的特点与预期结果
    1.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研究
    2.1 POE的发展状况
        2.1.1 POE的产生及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2.1.2 POE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1.3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类别
        2.1.4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方法
    2.2 建筑师POE及其意义
        2.2.1 建筑师参与POE及建筑回访
        2.2.2 建筑师POE的定义
        2.2.3 建筑师POE的意义
    2.3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2.3.1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充实的必要性
        2.3.2 建筑体验理论
        2.3.3 环境知觉理论
        2.3.4 现象学方法
        2.3.5 知觉现象学
        2.3.6 本研究中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体系
    2.4 循证设计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2.4.1 循证设计的发展状况
        2.4.2 建筑师POE与循证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POE方法的改进研究
    3.1 对建筑师POE目标、态度与类别的修正
        3.1.1 建筑师POE的目标
        3.1.2 基于肯定式的建筑师POE态度
        3.1.3 建筑师POE的视角
        3.1.4 建筑师POE类别
    3.2.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研究
        3.2.1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原则
        3.2.2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调研方法
    3.3 建筑师POE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3.3.1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建立原则
        3.3.2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发展愿景
    3.4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综述
    4.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4.1.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博物馆作品
        4.1.2 合作建筑师团队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4.2 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
        4.2.1 多次修正的博物馆定义
        4.2.2 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
        4.2.3 从“博物馆疲劳”到“自发自得”的学习体验
        4.2.4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理念与现状
        4.2.5 关于博物馆评价的状况
    4.3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实践的研究旨趣
        4.3.1 基于建筑师POE目标与关注视角的研究旨趣
        4.3.2 基于肯定式视角的研究旨趣
        4.3.3 基于博物馆建筑发展新动向的研究旨趣
    4.4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师POE在钱学森图书馆暨博物馆的实践
    5.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设计回顾
        5.1.1 钱馆设计前期面临的设计问题
        5.1.2 需要设计验证的问题
    5.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计划
        5.2.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目标、态度及视角
        5.2.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运用的理论方法
        5.2.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准备
    5.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实施
        5.3.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初步调研
        5.3.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重点调研
    5.4 建筑感官体验式观察法在钱馆的应用举例
    5.5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思考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
    6.1 博物馆外部环境模式
        6.1.1 遗址环境中的本土性与整体性模式
        6.1.2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和谐性模式
        6.1.3 自然山水环境中的有机融合模式
        6.1.4 与城市公交环境系统有机联系的模式
        6.1.5 历史风貌环境中的继承与发展模式
        6.1.6 环境场所历史变迁的记忆模式
    6.2 博物馆入口空间模式
        6.2.1 下沉式入口序列模式
        6.2.2 景观式入口序列模式
        6.2.3 入口公共空间的层次化模式
        6.2.4 入口开放空间的自成系统模式
        6.2.5 入口接待厅的见微知着模式
    6.3 博物馆室内展陈空间模式
        6.3.1 博物馆展陈单元节奏化的空间序列模式
        6.3.2 博物馆展陈空间尺度的变化模式
        6.3.3 博物馆自然式展陈空间模式
        6.3.4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遗迹与复原空间模式
        6.3.5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还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3.6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意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3.7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实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4 博物馆建筑主题表达模式
        6.4.1 博物馆主题抽象化的表现模式
        6.4.2 历史遗址区博物馆建筑主题的表达模式
        6.4.3 自然生态环境区博物馆建筑形象的表达模式
        6.4.4 触动内心的博物馆建筑体验模式
        6.4.5 具有触觉感知的博物馆建筑表现模式
    6.5 博物馆教育传播空间模式
        6.5.1 博物馆互动参与的空间模式
        6.5.2 博物馆全景式放映的空间模式
        6.5.3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室内一角模式
        6.5.4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活动大厅模式
        6.5.5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专用教室模式
    6.6 博物馆与商业交织的空间模式
        6.6.1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休闲时光模式
        6.6.2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专业培训模式
        6.6.3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体验式营销模式
        6.6.4 文创商业中的临展型博物馆空间模式
        6.6.5 艺术主题商业中的博物馆空间模式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
    7.1 建筑早衰的重要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1.1 错误使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7.1.2 随意改动问题的实例分析
        7.1.3 快速老化问题的实例分析
        7.1.4 被弃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7.2 用户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1 参观者在陈列展览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2 参观者在教育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3 参观者在公众服务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4 管理者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当前国内博物馆使用状况的总结
    2 本研究的创新成果
    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4 本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D. 学位论文
    J. 学术期刊文献
    M. 学术着作
    S. 国家规范
    N. 报纸文章
    Z. 网络资料
附录
    附录1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附录2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附录3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附录4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附录5 展品与成人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附录6 展品与儿童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附录7 参观者在陈列区身体运动强度的建筑师POE
    附录8 展品与参观者身体时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显着性检测和烟雾时空特征的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火灾探测器发展现状
        1.1.2 视频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研究
        1.2.2 视频烟雾探测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视频烟雾探测基本理论
    2.1 图像显着性模型
        2.1.1 视觉注意机制
        2.1.2 视觉注意模型
        2.1.3 显着性图计算方法
    2.2 湍流烟雾表达
        2.2.1 光流场计算
        2.2.2 湍流强度计算
    2.3 检测前跟踪方法(TBD)
        2.3.1 TBD方法概述
        2.3.2 TBD算法
    2.4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2.4.1 SVM分类器概念
        2.4.2 SVM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设计与视频库建立
    3.1 实验装置、材料
        3.1.1 实验系统设计
        3.1.2 其他实验设备与材料
        3.1.3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烟雾特征研究实验视频采集
        3.2.2 步入式低压舱内的视频采集
        3.2.3 标准燃烧试验室内的视频采集
    3.3 火灾烟雾视频库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显着性检测的烟雾区域分割方法
    4.1 阴燃烟雾颜色分析
        4.1.1 颜色
        4.1.2 烟气浓度
    4.2 烟雾增强算法
    4.3 显着性区域检测方法
        4.3.1 显着性谱计算
        4.3.2 显着性区域分割算法
        4.3.3 算法性能分析
    4.4 基于GMM和显着性检测的早期火灾烟雾区域检测方法
        4.4.1 显着性图计算
        4.4.2 基于GMM的显着图分割
        4.4.3 算法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烟雾时空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
    5.1 烟雾湍流纹理特征描述子
        5.1.1 湍流造成纹理的描述
        5.1.2 纹理特征分布
        5.1.3 空域和时域的纹理特征计算
        5.1.4 空域和时域的纹理特征有效性验证
    5.2 基于TBD方法的视频烟雾探测
        5.2.1 预处理和可疑区域提取
        5.2.2 跟踪提取候选区域
        5.2.3 识别候选区序列
    5.3 空域特征提取与分析
        5.3.1 烟雾识别及算法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视频火灾探测系统设计及其在低压环境中的性能测试
    6.1 视频烟雾探测系统设计
        6.1.1 视频烟雾探测系统
        6.1.2 算法流程
    6.2 视频烟雾探测系统在低压下的性能研究
        6.2.1 烟雾特征数据一致性分析
        6.2.2 不同气压下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的适应性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9)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无铅焊料的发展现状
        1.2.1 无铅钎料简介
        1.2.2 低熔点无铅钎料合金的发展
    1.3 Sn-Bi钎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Sn-Bi钎料的多元合金化
        1.3.2 Sn-Bi合金的制备
    1.4 连续挤压技术概述
        1.4.1 连续挤压技术原理
        1.4.2 连续挤压变形分区与金属流动速度规律
        1.4.3 连续挤压工艺参数
        1.4.4 连续挤压技术的国内外应用与发展状况
    1.5 超塑性概论
        1.5.1 超塑性定义
        1.5.2 超塑性分类
        1.5.3 超塑性特点
        1.5.4 微观组织特征
        1.5.5 超塑性拉伸断裂的研究
        1.5.6 基于空洞模型的断裂分析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连续挤压Sn-58Bi合金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2.1 试验材料
    2.2 Sn-58Bi合金的扩散退火
    2.3 技术路线
    2.4 测试方法
        2.4.1 显微组织分析方法
        2.4.2 拉伸试验测试
        2.4.3 断口形貌(SEM)观察
        2.4.4 硬度测试
        2.4.5 润湿性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挤压Sn-58Bi合金工艺试验研究
    3.1 工艺参数的确定
    3.2 挤压模具的设计
        3.2.1 模腔
        3.2.2 工作模
    3.3 Sn-58B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组织及性能演变
        3.3.1 铸态Sn-58Bi合金的显微组织
        3.3.2 Sn-58B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3.3.3 Sn-58Bi合金连续挤压过程中的性能演变
    3.4 不同挤压比对Sn-58B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4.1 不同挤压比对Sn-58Bi合金组织的影响
        3.4.2 不同挤压比的Sn-58Bi合金硬度
        3.4.3 不同挤压比对Sn-58B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3.4.4 不同挤压比对Sn-58Bi合金的润湿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n-58Bi合金丝的超塑性研究
    4.1 铸态Sn-58Bi合金的断裂机理
    4.2 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拉伸断裂机理
    4.3 不同拉伸速率下Sn-58Bi合金丝的超塑性
        4.3.1 不同拉伸速率下的超塑性力学性能
        4.3.2 拉伸速率对超塑性空洞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问题解决及制品缺陷成因分析
    5.1 Conform工艺问题及分析
        5.1.1 挤压过载现象
        5.1.2 充不满现象
        5.1.3 模腔溢料
    5.2 Conform产品缺陷分析
        5.2.1 刮痕
        5.2.2 浮凸
        5.2.3 起皮
        5.2.4 拉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太阳能热水器CCC认证检测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太阳能热水器CCC认证检测技术的现状
    1.3 本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解析
    2.1 国内外产品认证制度现状
    2.2 CCC认证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2.3 CCC认证制度的组成机构
    2.4 CCC认证制度的认证范围
    2.5 CCC认证的流程
        2.5.1 CCC认证的申请和受理
        2.5.2 型式试验
        2.5.3 初始工厂检查
        2.5.4 认证机构的评价与批准
        2.5.5 获证后的监督
第三章 太阳能热水器型式试验的研讨
    3.1 型式试验的意义
    3.2 型式试验报告的组成
    3.3 型式试验的一般检测流程
    3.4 型式试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太阳能热水器型式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4.1 一般检测流程造成的问题
    4.2 合理缩短检测周期
        4.2.1 样品接收流程的优化
        4.2.2 试验顺序的优化调整
        4.2.3 试验项目的合并优化
    4.3 优化后的检测顺序及试验方法
        4.3.1 送检样机的接收及检查
        4.3.2 优化后的检测流程概述
        4.3.3 标志和说明的检测及确认
        4.3.4 外部结构的检测判定
        4.3.5 内部结构的检测判定
        4.3.6 后续试验预判定及样机整改
        4.3.7 能耗、发热、漏电试验
        4.3.8 耐潮湿试验
        4.3.9 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试验
        4.3.10 非正常工作试验
        4.3.11 预判定验证试验
        4.3.12 耐热耐燃试验及出具检测报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热水器型式试验检测标准的研究及优化设计
    5.1 检测标准的适用性
    5.2 对检测标准的优化
        5.2.1 外部环境造成的影响
        5.2.2 优化后的检测标准及试验要求
        5.2.3 检测标准的新架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四、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试验室技术研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磨矿过程软测量模型及其自适应校正[D]. 谢维.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2]车辆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桥梁伸缩装置力学性能试验与仿真研究[D]. 吴优. 长安大学, 2020(08)
  • [3]基于GJB 150A的温度冲击试验方法探析[J]. 王超,刘玉石,陈中青. 环境技术, 2019(S2)
  • [4]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D]. 谢俊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纳米金刚石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刘苏丽. 东南大学, 2018(05)
  • [6]军事极端环境模拟技术与设施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D]. 王晓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02)
  • [7]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D]. 陈晓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8]基于显着性检测和烟雾时空特征的视频火灾探测方法研究[D]. 贾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9]连续挤压Sn-58Bi合金丝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刘丽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10]太阳能热水器CCC认证检测技术的研究[D]. 马超. 山东大学, 2015(02)

标签:;  

步入式快速温度变化实验室技术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