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材线虫对寄主植物水分代谢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甜甜[1](2020)在《华山松大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及致病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山松大小蠹是我国西部的本土昆虫,危害20-30年生的健康华山松,对华山松林造成巨大毁坏,对当地的自然分布的五针松林构成威胁。小蠹虫-伴生真菌共同入侵寄主,使寄主树木迅速衰弱,最终导致华山松大量的死亡,给当地生态和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小蠹虫和伴生真菌入侵寄主会诱导寄主产生防御反应,伴生真菌消耗寄主防御反应协助小蠹虫成功定殖于寄主。迄今为止,仅零星报导几个真菌与华山松大小蠹伴生。本研究以华山松大小蠹为研究对象,研究华山松大小蠹伴生真菌多样性及区系组成,并且测定伴生真菌的致病性。采集湖北、陕西、甘肃等地的华山松大小蠹成虫和坑道标本,从1040份坑道标本和89头成虫标本中共分离到长喙壳类真菌696株,用ITS、ITS2-LSU、LSU、BT和EF 5个DNA基因序列片段构建的ML、MP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学和培养学特征鉴定已分离的代表性菌株。共分离到9个长喙壳类真菌,位于5个属。4个已知种Esteya vermicola,Graphium pseudormiticum、Leptographium wushenese、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三个新种Ophiostoma shennongensis sp.nov.、Ophiostoma snowiitum sp.nov.、Graphilbum parakesiyea sp.nov.,两个待鉴定种Grosmannia sp1、Graphium sp2。通过指定L.qinlingensis的附加模式明确了该种的名称,指定附加模式的菌株与原菌株分离自相同的寄主和携带者,并且采样点位于在该菌株首次分离地。优势菌株是O.shennongensis,在长喙壳类真菌中分离率为78.9%。将上述分离获得的4个长喙壳类菌种接种在6年生的华山松苗木上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病斑大小和横截面堵塞面积初步判定L.qinlingensis的致病力最强,O.snowiitum次之,O.shennongensis和Gra.parakesiyea相对致病性最弱。分析寄主在接种后萜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接种后萜烯类物质和酚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萜烯类物质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结果初步的完成了对华山松大小蠹伴生真菌区系的调查,并且通过致病性研究发现伴生真菌的致病力不同,并且能够引起寄主发生防御反应。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伴生真菌与寄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基础,为华山松大小蠹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郑洁[2](2020)在《秦岭细粘束孢分子鉴定及其萜类物质代谢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秦岭细粘束孢(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是导致华山松木材蓝变的关键病原菌,该菌与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形成共生关系共同侵染华山松(Pinus armandi),使得寄主华山松树势衰弱,对我国秦岭地区的华山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细胞色素P450酶是一类可以降解寄主树木产生的化学防御物质的代谢酶,在克服华山松抗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秦岭细粘束孢的分类地位进行鉴定,并对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进行克隆分析,比较不同营养物质对秦岭细粘束孢生理的影响,以及华山松的主要挥发性萜类物质对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揭示秦岭细粘束孢P450酶对寄主华山松萜类物质的代谢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秦岭细粘束孢菌丝结构的观察,ITS、TEF1、LSU、β-tubulin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秦岭细粘束孢属于蛇口壳属的独立种。(2)以不同营养物质为培养基,秦岭细粘束孢在华山松韧皮部中的生长拐点比木质部的生长拐点滞后。其中以木质部和韧皮部为主要营养物质时,秦岭细粘束孢的纤维素酶活性无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以华山松木质部为主要营养物质时其漆酶活性显着升高。(3)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目的基因特异性引物,共克隆出秦岭细粘束孢18条P450基因,经系统发育分析12条隶属于11个基因家族,分别为CYP5054、CYP5062、CYP51F1、CYP530、CYP533、CYP537、CYP539、CYP544、CYP570、CYP577、CYP617,其余6条基因与已知蓝变真菌P450基因家族无亲源关系。(4)对不同营养物质培养基下秦岭细粘束孢12条P450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寄主华山松单萜混合物可以抑制8条基因表达,松节油可以抑制9条基因表达;CYP530、CYP5054家族基因能帮助降解寄主萜类物质。(5)对12条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萜类物质的耐受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萜类物质处理36 h后,CYP530、CYP539、CYP570、CYP533、CYP5054、CYP5062、CYP570家族基因和2条未知家族基因(p24、p6)对(±)α-Pinene、(+)-limonene表达有较强耐受性,单萜混合物和萜类混合物可降低耐受性。(6)萜类物质可抑制秦岭细粘束孢菌丝的生长,其中萜类混合物的影响最为显着,使秦岭细粘束孢的生长拐点最迟出现,而单萜混合物能有效降低孢子浓度。
李平[3](2019)在《新疆杨响应溃疡类病原真菌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溃疡病和烂皮病为主的溃疡类真菌病害(Canker)是杨树重要枝干病害和我国重大森林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杨树人工林、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发展。过去,关于杨树溃疡类真菌病害的研究多集中于病理学领域,而杨树-溃疡类病原真菌互作过程中杨树的生理学响应机制没有得到充分揭示。碳平衡和水力结构的稳定是植物存活的生理基础,因此本论文从碳水代谢平衡的角度研究溃疡病菌、烂皮病菌导致杨树死亡的机制,为溃疡类真菌病害的防治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防风固沙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本文以新疆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打孔、环割、微创伤接种处理方法,对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烂皮病菌(Valsa sordida)胁迫下杨树的气体交换特征、水力学特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打孔接种试验显示,溃疡病菌接种后17天、24天、33天,烂皮病菌接种后24天、33天,新疆杨的净光合速率平均显着降低11%、7%,而此时间段内新疆杨的气孔限制值显着低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着高于对照,说明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非气孔限制。2、环割接种试验显示:(1)溃疡类病害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诱导碳饥饿,溃疡病菌环割、烂皮病菌环割分别导致新疆杨的净光合速率在测定时间段内显着下降54%—75%;53%—76%。(2)在溃疡类病害发病中期,茎干部碳饥饿是杨树冠层枯死的重要原因。病原真菌造成的韧皮部环割导致侵染部位以下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降低,如溃疡病菌环割、烂皮病菌环割后侵染点下部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61%、68%,59%、65%。同时,真菌环割使杨树根部的有机物含量显着减少,如溃疡病菌环割、烂皮病菌环割后,新疆杨植株根部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3%、56%,50%、52%。(3)另外,研究发现溃疡类病害发病中期,病原真菌破坏了杨树形成层,造成形成层功能障碍。(4)环割显着降低了茎干导水率以及环割以上部位的茎干含水量,说明溃疡类病害虽然没有导致新疆杨产生水力学失败,但其引起的韧皮部环割阻碍了水分的向上运输。3、微创接种试验显示,(1)微创接种溃疡病菌导致新疆杨的净光合速率平均显着降低90%;导致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在侵染部位以下显着降低:微创部位以下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71%、83%;根部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5%、88%。进一步证实了,溃疡病菌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而减少有机碳的合成,并通过环割茎干韧皮部,阻碍光合产物的向下运输,诱发碳饥饿。(2)微创接种初期,新疆杨的导水损失率没有显着变化,后期导水损失率显着降低,说明溃疡病菌没有导致新疆杨木质部气穴栓塞的形成。4、在本研究中,溃疡类病原真菌侵染过程中,新疆杨苗木蒸腾速率显着低于对照,而正午水势显着高于对照,导水损失率没有显着变化,说明溃疡类病原真菌侵染没有导致杨树产生水力学失败。综上,病原真菌降低了杨树的光合速率,导致有机物合成减少;而病原真菌造成的韧皮部环割使杨树光合产物的向下运输受阻,同时导致根部有机物含量减少。且病原真菌胁迫下,杨树没有发生水力学失败。说明溃疡病菌、烂皮病菌通过诱导碳饥饿,而非水力学失败的方式导致杨树顶梢枯死。
邢雪霞[4](2018)在《烟草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根结线虫病是危害烟叶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国内外烟叶产区普遍发生,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烟草上,尤以南方根结线虫危害最重。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地防控措施。本研究以抗病品种豫烟12号和感病品种长脖黄作为试验材料,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抗、感品种中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抗病相关的重要代谢途径,然后研究相应代谢过程中生理指标变化,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而从表观生理和转录遗传2个方面预测烟草抗性生理和关键调控基因,以期揭示豫烟12号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豫烟12号和长脖黄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抗性反应。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豫烟12号和长脖黄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35和78.23。线虫胁迫显着降低了长脖黄品种根系和叶片的生理功能,而对豫烟12号品种影响较小,接种和未接种差异不显着。因此,豫烟12号是抗病品种,长脖黄是感病品种。2、通过比较2个品种的转录组数据可知,各样品平均获得46 555 601个clean reads,其中83%成功比对到了参考基因组上。不同文库数据量均超过6.49 G,平均测序读长是150bp,Q30碱基百分比在90.10%以上。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原则,抗病品种豫烟12号和感病品种长脖黄分别获得2623和54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89个基因在2个品种中共同表达。3、对共表达的289个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可知,细胞壁修饰、蛋白激酶、抗氧化系统、苯丙烷类、激素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等相关基因共同参与了烟草抗线虫反应,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诱发了烟草复杂的防御机制。同时,绘制了烟草抗根结线虫病可能的分子机制图,以期为进一步揭示烟草抗病机理奠定基础。4、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豫烟12号和长脖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线虫侵染后,长脖黄中O2-和MDA含量显着高于豫烟12号,同时,SOD、POD、CAT、GSH、GSSG和GR在豫烟12号中含量显着高于长脖黄,这表明线虫胁迫能够诱导豫烟12号快速产生过氧化反应,同时它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功能,以降低细胞膜脂的过氧化程度。5、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豫烟12号和长脖黄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2个品种中PAL、TAL和PPO含量在线虫侵染后显着升高,且在豫烟12号中的含量显着高于长脖黄。以上结果显示,苯丙烷类代谢过程通过产生有害次生代谢物质或者促使细胞壁木质化以毒害、阻止线虫的入侵。因此,苯丙烷类代谢在豫烟12号防止线虫侵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豫烟12号和长脖黄内源激素的影响。线虫侵染前期,2个品种中CTK、IAA和JA含量降低;豫烟12号中GA含量上升,ABA含量下降;长脖黄中GA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豫烟12号中低ABA高IAA,可能是其根系和叶片没有受到较大影响的原因;而长脖黄中高ABA低IAA,有利于巨型细胞的形成,为线虫增殖提供有利条件。因此,烟草内源激素在控制线虫增殖过程中起到关键调控作用。
李姝江[5](2013)在《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暗孢节菱孢菌是引起四川栽培区杂交竹梢枯病的新病原,其致病机理研究不深入,特别在该菌蛋白毒素方面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论文以该病原为对象,在研究其蛋白毒素诱导因子基础上,对蛋白毒素进行分离纯化、组分和分子结构、基本性质的分析,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生理代谢影响规律,弄清其作用浓度临界值,比较病菌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伤害的生理学差异;并通过毒素免疫化学方法标记分析蛋白毒素结合位点和探索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离体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采用单因素筛选最佳培养基及其成分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确定诱导暗孢节菱孢产蛋白毒素的温度、时间、pH、光照、瓶装量、接种量六个因素,从而得出最优诱导方案为:在改良Fries培养基+杂交竹煎汁为基础培养基中,乳糖等量代替葡萄糖;温度25℃,pH7,黑暗条件下,1块菌丝块(5mm)接种于80mL培养液(300mL三角瓶)振荡培养15d。在此诱导方案下,梢枯病菌产毒能力显着提高,杂交竹嫩枝感病指数在96h时高达85.69%。2.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暗孢节菱孢的发酵上清液进行盐析,生测结果显示上清液没有活性,沉淀有活性,其盐析的最适饱和度为50%。此粗提物经SephadexG-50分子筛层析、High 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分子筛层析后获得1个活性峰,SDS-PAGE电泳检测该峰为单一条带,以相对迁移率(mR)算得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4.5kDa。将该峰进一步用RP-HPLC的方法进行纯度检验,经洗脱后得到2个峰,活性检测表明出峰时间为21min的峰2具有致萎活性,并命名为AP-toxin。采用Edman降解法成功测定了AP-toxin的N端13个氨基酸序列,即H2N-Pro-Pro-Ser-Gln-Val-Gln-Arg-Ala-Pro-Glu-Leu-Thr-Ser。经NCBI蛋白质数据库比对分析,推断该蛋白毒素与Phytophthora sojae的hypothetical protein PHYSODRAFT563177氨基酸残基序列100%同源。对AP-toxin’性质研究的结果表明,该毒素耐温度范围为0-80℃、耐酸碱的范围为pH4-10、耐白炽光却不耐紫外线照射,对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有一定专化性、介于专化性与非专化性毒素之间。3.采用针刺法对AP-toxin进行田间致病力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P-toxin处理的杂交竹针刺处均出现不同大小的褐色菱形病斑,与用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一致,但反应快于病原菌;40、80μg/mL AP-toxin处理从15d开始与A.phaeospermum菌悬液处理的差异不显着。在不同杂交竹品种中,AP-toxin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不同:对抗病品种(3号和6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10-20μg/mL;对感病品种(8号和30号杂交竹)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为5-10μg/mL。4.采用浸渍法测定AP-toxin对4个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毒素处理后,酚代谢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大小顺序均为6#>3#>30#>8#;核酸代谢中的总核酸、DNA、RNA含量均下降且DNase和RNase活性增加,但抗病品种中二者的降幅和增幅小于感病品种;蛋白质代谢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抗病品种增幅明显大于感病品种,4个品种蛋白酶活性均升高;糖代谢中4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着下降趋势,但6#>3#>30#>8#,但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相反,均不同程度升高,且大小顺序为8#>30#>3#>6#。同时,测定了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POX、 SOD、PAL、PPO、几丁质酶、p-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抗病品种的POX活性先升高到峰值然后下降后又上升,后期趋于稳定;感病品种均显着下降。SOD、PAL活性动态变化的规律均为初期升高而后期下降的趋势,大小顺序为6#>3#>30#>8#。抗病品种PPO活性0-72h大幅增加,之后下降保持一定水平;感病品种在36h时达到峰值,随即下降,在96h已低于无菌水对照组。4个品种几丁质酶活性均在0-36h内显着升高,但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间差异显着。抗病品种p-1,3葡聚糖酶活性在0-240h内该酶活性迅速升高,至240h均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初始阶段;感病品种在整个测试期内其酶活均缓慢下降,但8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结合AP-toxin处理后杂交竹的症状表现及感病指数,以及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抗性显着相关,而与感病指数显着负相关,但类黄酮含量与时间不相关;核酸代谢的五项指标与时间和抗性均显着相关,总核酸含量和RNA含量与感病指数呈显着负相关;蛋白质代谢中的蛋白酶活性与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外,其余均达到显着水平;可溶性糖含量与时间、抗性、感病指数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而还原糖除与抗性极显着负相关外,与时间和感病指数相关性不显着。在6种防御酶活性中,与抗性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感病指数呈负相关,但仅POX和β-1,3葡聚糖酶与时间显着正相关。另外,感病指数与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品种抗性之间为极显着负相关。6.以AP-toxin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毒素特异性抗血清,并将该蛋白用不同浓度的抗体吸附后处理杂交竹幼嫩枝条。结果表明,毒素所引起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说明所制备的抗体在与毒素发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的同时,可部分封闭毒素分子上与毒素受体结合的位点;利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杂交竹嫩枝的质膜制剂与毒素蛋白的结合活性显示,质膜制剂与毒素结合后能部分阻断毒素与其抗体的免疫学反应,即质膜制剂中含有毒素的结合位点,且不同品种的结合活性有差异;胰蛋白酶和加热处理质膜制剂后,质膜制剂对毒素与其抗体反应的抑制作用消失,证实质膜制剂中与毒素结合的是蛋白类物质。7.采用不同检测技术(如荧光偏振法、中性红法、氧电极法等)测定AP-toxin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表面电位、肿胀度、聚集度及脂质过氧化物MDA、 H2O2、辅酶Q10(COQ1O)含量、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毒素胁迫使线粒体膜流动性减弱、表面电位减低、肿胀度增大、聚集度降低;CoQ10含量下降,H2O2、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ATPase活性亦下降,呼吸控制率(RCR)和磷氧比(P/O)明显降低,说明蛋白毒素对杂交竹嫩枝线粒体膜造成损伤,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膜完整性被破坏,呼吸作用受抑制。
贾双双[6](2012)在《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我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之一,因其复种指数高、连作重茬栽培较为普遍,致使番茄根结线虫病高发,生产实践中,采用抗性品种和利用抗性砧木嫁接栽培已成为防控根结线虫病的有效方法。因此,鉴定筛选高抗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砧木品种,并确定其抗性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此,本研究在鉴定评价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水平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相关生理代谢及特异蛋白表达差异,以期揭示番茄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理机制,为选育高抗根结线虫番茄砧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16个供试番茄砧木幼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50d时的相对生长量及相关病理指标,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番茄砧木幼苗各器官相对生长量、相关病理指标及其变异系数的影响显着不同,其中生长量的变异系数以相对根鲜质量较大,为20.20%,相对茎粗较小,仅6.22%。不同番茄砧木幼苗的根结指数(GI)、卵粒指数(EI)、繁殖系数(RF)和病情指数(DI)也存在显着差异,且其变化也不一致,表明根据单一指标对幼苗抗病性进行分类的结果会存在一定差异。2.研究表明,采用多指标综合聚类分析较单一指标聚类分析更能准确划分番茄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的类群,而根据综合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运算,则可确定供试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顺序,由此建立了以系统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运算相结合的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综合鉴定评价方法。通过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Baliya为免疫材料,BESUPA、坂砧2号、砧木606、砧木002、砧木001、TMS-150、Support、MIKADO、砧木401为抗病材料,Anka-T为耐病材料,坂砧1号、北京1号为感病材料,128、BF兴津101、Ls-89为高感材料。3.研究了高感品种Ls-89与高抗品种坂砧2号幼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前后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砧木幼苗,其根系与叶片活性氧水平及SOD、POD、CAT等相关酶活性未因品种抗性不同而表现出显着差异。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两品种幼苗根系与叶片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均表现出周期性升高,且坂砧2号显着高于Ls-89,但MDA含量则以Ls-89显着高于坂砧2号,表明高抗品种番茄砧木幼苗膜脂抗氧化能力较强;两品种幼苗根系与叶片SOD活性均在侵染早期降低,且以坂砧2号降幅较大;但POD、CAT活性在侵染早期变化不大,至侵染中后期则显着升高,表明番茄砧木幼苗SOD活性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较为敏感。4.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苯丙烷类代谢活性显着不同,即使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高抗品种坂砧2号幼苗根系与叶片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显着高于高感品种Ls-89;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两品种根系与叶片PAL、TAL、PPO等3种酶活性与总酚、类黄酮等物质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周期性升高,但坂砧2号升幅显着高于Ls-89;而根系与叶片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并且坂砧2号较Ls-89积累速率快且升幅大。5.南方根结线虫侵染显着影响高感砧木Ls-89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而对高抗砧木坂砧2号影响不大。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砧木幼苗,其根系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细胞壁羟脯氨酸含量及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并未因品种抗性不同而有显着差异;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相关物质含量及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周期性升高,且坂砧2号升幅显着高于Ls-89。6.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影响不同,同一品种不同时期的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影响也不同。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Ls-89根系分泌物刺激卵孵化,而坂砧2号与Baliya的根系分泌物则显着抑制卵孵化。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Ls-89幼苗根系分泌物刺激卵孵化的效果显着高于其未接种幼苗;而坂砧2号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7d、14d与35d的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而接种后第21d与28d抑制效果不显着,且与其未接种对照差异不显着;Baliya根系分泌物均显着抑制线虫卵的孵化,且与其未接种对照差异也不显着。7.通过对高感砧木Ls-89、高抗砧木坂砧2号及免疫砧木Baliya幼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21d前后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抗性品种根系分泌物成分有所不同,同一品种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前后根系分泌物成分也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接种线虫21d根系分泌物中对根结线虫侵染可能起作用的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2-苯并噻唑酮、环莠隆、邻苯二甲酸,6-乙基-3-辛基-2-乙基己酯、异硫氰酸环己酯、8-硬脂酸甲酯、顺-9-十八碳烯醛、顺-9,10-环氧硬脂酸、9,10-二羟基硬脂酸、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黄葵内酯、硬脂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8.通过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南方根结线虫发育进程及根际基质卵及二龄幼虫数量的研究发现,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导致Ls-89与坂砧2号幼苗根内线虫数量增加,但Ls-89根内线虫数量显着高于坂砧2号,而免疫砧木Baliya根内未发现二龄幼虫。二龄幼虫侵入坂砧2号根系的时间不仅迟于Ls-89,数量也显着低于Ls-89,且侵入根系的二龄幼虫发育为三龄及四龄幼虫数量也显着低于Ls-89。Ls-89与坂砧2号幼苗根际基质内二龄幼虫数量因二次侵染均增加,但以Ls-89显着高于坂砧2号,而Baliya根际二龄幼虫数量持续下降;根际卵数量变化较大,侵染后期Ls-89显着高于坂砧2号,而Baliya幼苗根际未发现线虫的卵。9.通过对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高感砧木Ls-89、高抗砧木坂砧2号与免疫砧木Baliya幼苗叶片全蛋白鉴定分析,共检测到682个蛋白,其中32个蛋白点差异表达显着,经质谱分析和NCBI数据库搜索比对后,共鉴定了17个蛋白,分别是:peroxidase precursor(过氧化物酶前体),glutathione S1-transferase, class-phi(谷胱甘肽S1-转移酶),ATPsynthase CF1alpha subunit(叶绿体ATP合酶α亚基),vacuolar H+-ATPase A1subunitisoform(液泡H+-ATP酶A1亚基异构体),ATP synthase beta chain(ATP合酶β亚基),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叶绿素a/b结合蛋白),photosystem I light-harvestingchlorophyll a/b-binding protein (光系统Ⅰ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large subunit(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50S ribosomal protein L12, chloroplastic(叶绿体核糖体蛋白),heat shock70protein(热激蛋白),HSP68=68kda heat-stress DnaK homolog(热胁迫蛋白),Threoninedeaminas(e苏氨酸脱氨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亮氨酸氨基肽酶),hypothetical proteinSynRCC307-1195(假定蛋白)。
叶德友[7](2011)在《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相关机理与抗病渐渗系鉴定》文中提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是危害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2x=14)生产的重要病原。栽培黄瓜种内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源匮乏,致使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育种滞后。通过种间杂交将野生种中的抗线虫性状引入栽培黄瓜是黄瓜抗线虫育种取得重要突破的有效途径。甜瓜属野生种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x=24)与栽培黄瓜已成功实现杂交,对其杂种染色体加倍后获得双二倍体新种(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2n=4x=38),该种间杂种是进行黄瓜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全文从发掘和利用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基因资源出发,以酸黄瓜、栽培黄瓜以及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交后代为研究材料,研究酸黄瓜的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特点及其遗传转移,探讨其抗性形成的内在机制,在种间杂交基础上,筛选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的黄瓜-酸黄瓜渐渗系,分析其在抗性基因定位与黄瓜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黄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与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对供试的3个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了形态学观测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其雌虫会阴花纹形态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相似,苹果酸脱氢酶(MDH)和酯酶(EST)表型与南方根结线虫相同,确定供试线虫样本为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适宜寄主筛选结果表明,粉果番茄品种‘苏粉3号’繁殖南方根结线虫效果优于红果番茄‘农大508’,夏秋季繁殖效果好于冬春季,培养时间以45d~55d为宜,4℃离体保存选择在4d以内。采用温室盆栽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对14份甜瓜属(Cucumis)种质资源进行了南方根结线虫抗病性鉴定。通过聚类和方差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高感、中感、感病和高抗4类,2份野生种质对南方根结线虫表现高度抗性,甜瓜属其它栽培种为感病类型。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交后代材料均为抗病类型,表明酸黄瓜的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已通过种间杂交部分转移至后代中。2.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形成机制为探明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解剖学及其细胞学机理,对线虫侵入与幼虫发育、根的解剖学及线虫诱导形成的取食位点的细胞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材料酸黄瓜根系中线虫侵入率极显着低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P<0.01),酸黄瓜能够有效抵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侵入;抗、感材料根系中雌雄虫个体比例分别为1:12和1:5(P<0.01),抗性反应能够抑制线虫取食和幼虫发育;抗病反应中细胞发生过敏性坏死,感病反应中无此类现象发生。抗侵入、抑制取食和坏死反应是抗病材料酸黄瓜抗性反应的主要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研究了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与葫芦素B含量的关系。供试材料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以酸黄瓜的最高(1.31μg/g),非洲角次之(0.85μg/g),北京截头最低(0.35μg/g),表明酸黄瓜中葫芦素B的本体含量较高。酸黄瓜、非洲角、北京截头受线虫侵染后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较相应未接种对照分别升高了198%、214%和40%,表明酸黄瓜经线虫诱导后葫芦素B含量上升较大。酸黄瓜受线虫危害低于非洲角并显着低于北京截头,说明酸黄瓜的抗线虫能力较强。供试材料受害程度与葫芦素B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作物的抗线虫能力与根系中的葫芦素B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其含量越高,抗性越强,酸黄瓜的高葫芦素B含量是其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化学证据。以抗、感甜瓜属种质为试材,研究了线虫侵染对根系和叶片活性氧(ROS)代谢、防御酶活性及相关抗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材料酸黄瓜中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受线虫侵染增加的幅度显着小于感病材料北京截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率与其病情指数分别呈显着正相关(r=0.8278*)、极显着负相关(r=-0.9679**)和显着负相关(r=-0.8499*),线虫侵染后酸黄瓜根系中增加了3条POD同工酶谱带(Rf=0.126,0.188,0.944),而北京截头只增加了1条弱带(Rf=0.396),线虫侵染导致电导率(EL)上升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幅度北京截头高于酸黄瓜,根系活力下降幅度酸黄瓜显着小于北京截头。酸黄瓜受线虫侵染氧化胁迫较小,根系活力较高,从而使酸黄瓜对线虫侵染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性。为解析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光合响应机制,研究了线虫侵染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线虫侵染使酸黄瓜叶片叶绿素(Chl)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小于‘北京截头’,酸黄瓜Chl随氮(N)素含量降低较‘北京截头’平缓;线虫侵染导致二者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下降,酸黄瓜胞间CO2浓度(Ci)下降,而北京截头接种14d后Ci急剧上升,酸黄瓜Gs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下降的反应较北京截头敏感;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幅度酸黄瓜小于北京截头,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升高幅度酸黄瓜显着高于北京截头;线虫侵染对酸黄瓜Pn/Ci初始斜率影响不大,而使北京截头急剧降低。研究结果说明,酸黄瓜具有相对较高的养分及水分利用率,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小,能够较多地将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热耗散能力较强,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使得线虫侵染对酸黄瓜植株生长造成的影响不大。3.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鉴定通过对黄瓜-酸黄瓜种间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抗线虫鉴定、形态学观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筛选出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s-10-1。渐渗系ILs-10-1抗南方根结线虫,其抗性表现稳定;田间农艺性状和形态学观测发现,其具有小叶、短果、棕色瘤刺、多分枝的特点,且与栽培黄瓜杂交亲和;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发现,SSR18648能够在渐渗系ILs-10-1中稳定重复地扩增出野生亲本酸黄瓜的特异DNA片段,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渐渗系ILs-10-1为酸黄瓜与栽培黄瓜发生渐渗杂交的种间杂交后代。
刘娟[8](2010)在《云南松受蛀干害虫胁迫后生理生化响应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昆虫作为指示性生物监测与评估森林健康状况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表明,昆虫种类及种群波动可用于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作出快速评估,但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森林保护的实践中,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需要对昆虫危害树木的机制作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林木树势衰弱后常伴有蛀干害虫的出现,林木的健康状况与其生理代谢有着直接联系,本论文主要从光合生理指标、保护酶活力、相关活性物质含量及挥发物变化等方面研究了云南松受云南切梢小蠹和松墨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胁迫后的生理生化响应,分析蛀干害虫危害与云南松健康状况关系,以期为利用蛀干害虫作为指示生物诊断森林健康指标体系的研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受害后云南松光合生理指标的响应。(1)受小蠹蛀梢胁迫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和针叶叶绿素含量均出现极显着下降(P<0.01)。云南松光合日进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蠹蛀梢云南松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时间(12:00)较未受害云南松提前2h,且峰值下降了45%。小蠹蛀梢云南松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上午,与未受害云南松相比,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极显着下降(P<0.01),1d中CO2同化量比未受害云南松下降了55.9%。相关分析表明,未受害云南松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着,小蠹蛀梢危害后,云南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影响因子增加,对环境因子中的水分变化表现较为敏感,说明小蠹蛀梢后云南松抗性下降,环境因子的变化较易影响其正常生长,最终导致树势衰弱。(2)松墨天牛补充营养取食胁迫对云南松光合生理指标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取食后云南松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出现下降趋势,且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和取食强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较取食前下降幅度更大。水分利用效率则相反,在实验测定过程中,取食初期稍有下降,之后呈逐渐上升,说明在一定时间里,云南松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松墨天牛取食胁迫。2、受害后保护酶活力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3种酶活力和丙二醛、脯氨酸、总蛋白质等活性物质含量在小蠹虫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云南松时表现各异,但也呈现了一些相同的规律性变化。(1)与未受害云南松相比,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诱导的云南松叶片和韧皮的各种酶活力及各活性物质的含量都发生了变化,但韧皮中各种酶活力及各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不如叶片中明显,由于叶片对小蠹虫和天牛危害胁迫较为敏感,更容易发现规律,且反应更迅速,在研究云南松酶活力及活性物质的含量对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响应时,选择叶片作为测定材料。(2)同未受害云南松相比,除蛋白质含量外,被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后叶片中酶的活力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不同的是有些酶的活力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在观测时段内出现了迅速下降,有些则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酶的活力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的升高显然是植物体对外界刺激应答反映的结果,不同酶的活力及活性物质的含量下降的时间和速率不同可能是由酶及活性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那些在观测时段内仍处于较高水平的酶及活性物质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会下降,只是没有观测到而已。蛋白质含量之所以出现下降,可能是因为云南松受害后改变了叶内水势、电势等细胞内环境,使大部分与应答反应无关的蛋白质变性、消失。总之,被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后,云南松叶片中各种酶的活性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都出现了规律性的变化,它们都可以作为指示小蠹虫和松墨天牛损害程度的指标,但SOD、POD及MDA对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取食的反应更为敏感,是用来指示小蠹蛀害和松墨天牛损害程度的比较理想的指标,其中SOD也是衡量植物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用SOD就可以将松墨天牛损害程度与植物健康水平联系起来。3、受害后云南松释放挥发物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变化。(1)虽然小蠹虫蛀梢与未受害云南松挥发物种类日变化表现出了相似的规律,且数量差异很小,但挥发物的构成却差别很大,这些差异物质,尤其是小蠹虫蛀梢的云南松特有的挥发物,可能与其防御反应或信息传递有关。(2)与未受害云南松相比,小蠹虫蛀梢、蛀干和松墨天牛取食危害后,云南松挥发物种类构成和数量都出现一定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种类和数量与虫害程度相关的成分可能是关键成分,例如: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相对含量的变化,由于这些物质在挥发物中相对含量较高,一方面引起云南松释放挥发物组成相的改变,另一方面较易被害虫接收识别,对其行为产生影响。(3)云南松受不同蛀干害虫(松墨天牛、小蠹虫)危害,不同取食部位(树梢、树干、韧皮),其释放的挥发物中α-蒎烯和β-蒎烯相对含量变化较大,且α-蒎烯/β-蒎烯比值均小于未受害云南松的比值。研究证明,植物释放挥发物中α-蒎烯/β-蒎烯的比值越小表明树势越衰弱。说明蛀干害虫危害导致云南松健康状况的下降,可以用蛀干害虫作为指示昆虫诊断云南松的健康状况。
韩珊[9](2009)在《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研究板栗疫病的病原菌产毒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有机溶剂浸提获得了病菌的粗提毒素,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明确了所提取的粗毒素的致病作用及致病范围,并用粗毒素进行了抗性鉴定:进一步采用柱层析、HPLC分析等从粗提毒素中获得了毒素纯品,用质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毒素的分子结构进行了鉴定:在板栗植株和细胞的水平,通过对其生理生化的测定及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进行致病机理的研究:并以Cp-Ⅱ毒素为诱导因子诱导具有抗性的板栗愈伤组织,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寄生隐丛赤壳菌在供试的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板栗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为了得到寄生隐丛赤壳菌的最佳产毒条件,本实验对该病菌的产毒培养条件及致病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液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7种培养液中,PD+板栗煎汁培养液产毒能力最强;栗疫病病菌产毒能力以培养温度为26℃,培养基pH值为6,振荡培养(120 r/min)条件下培养18 d生物活性最强;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较好的碳源为糊精。试验选择中国板栗当年生幼嫩枝条进行粗毒素生物检测,表明培养得到的毒素原液具有一定的毒性。通过对致病范围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供试的25科33种植物中除对板栗有致病作用外,对其它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也具有致病活性,表明该毒素是一种非专化型毒素。2.寄生隐丛赤壳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经液体培养,石油醚萃取其发酵液获得对板栗带叶嫩枝具有致萎活性的粗提物,以氯仿:石油醚:甲醇(6:2:2)、正丁醇:水:甲醇(8:1:1.5)作洗脱剂,粗提物经硅胶色谱分离,共得到3种纯毒素,分别为Cp-Ⅰ、Cp-Ⅱ、Cp-Ⅲ,3组份都对板栗幼苗致萎活性较高。质谱、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表明:Cp-Ⅰ分子量为278,化学式为C16H22O4,化学名称为:dibutyl phthalate;Cp-Ⅱ分子量为157,化学式为C9H19ON,化学名称为1-(4-ethylpiperidin-1-yl)pmpan-2-one;Cp-Ⅲ分子量为128,化学式为C7H14ON,3-propylmorpholine。其化学结构式分别为:3.应用酶活力测定的方法,研究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不同抗性品种叶组织经栗疫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毒素Cp-处理后对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5-50μg/mL)的Cp-Ⅱ毒素处理板栗叶片,能提高保护性酶SOD、POD、CAT、APX、PPO和PAL的活性,抗病品种(北裕2号)活性变化幅度最大;随着毒素处理浓度升高,活性氧清除系统开始受到破坏,各品种的酶活性相继下降:Cp-Ⅱ毒素处理浓度达200μg/mL时,破坏了板栗叶片中的抗氧化酶系,造成活性氧过量积累,APX、PPO和PAL的活性随之降低,最终导致植物受到伤害最终导致植物受到破害;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升高,保护性酶SOD和CAT的活性升高及POD活性下降。Cp-Ⅱ毒素引起寄主的这种生理生化规律性变化可作为抗性鉴定的一种评价指标。4.用寄生隐丛赤壳菌产生的具致萎活性的Cp-Ⅱ毒素处理板栗带叶嫩枝,研究毒素对叶组织、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处理后的板栗叶片,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比较清晰,细胞质致密,可见排列整齐的细胞结构。随着毒素浓度的增加,叶细胞的细胞壁变形,质壁分离,质膜断裂,叶绿体膜、线粒体膜、核膜膨胀、断裂,内部间质电子透明化,叶绿体片层排列紊乱,线粒体脊膨胀甚至消失,损害发生早和严重的是叶绿体片层和质膜,抗病品种的膜系统比感病品种的受害轻。茎组织经毒素处理后,感品种茎组织细胞均出现细胞壁变形甚至断裂,质膜断裂,叶绿体变形严重,类囊体片层解体,叶绿体膜膨胀、断裂;抗病品种变化较小。5.本研究以栗疫病抗病品种北裕2号和感病品种红光愈伤组织为材料,用Cp-Ⅱ毒素处理板栗愈伤组织,对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测定其体内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活性,筛选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结果显示:Cp-Ⅱ毒素处理后的红光细胞膜对毒素的作用最敏感,北裕2号的愈伤组织变化较红光出现的晚;对毒素处理的愈伤组织的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酶的活性增加幅度大、时间早,且两种酶的活性在毒素处理后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Cp-Ⅱ毒素浓度为50μg/mL胁迫愈伤组织28 d以后,经抗性分析感病病品种更易诱导出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
王焱[10](2008)在《松墨天牛引诱剂和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材线虫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林业安全的松树毁灭性病害。因其病原物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危害严重且防治困难而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入检疫对象。松材线虫主要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在松树上取食和产卵时进行自然传播。松墨天牛既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又是我国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控制松墨天牛的种群不但可以减轻对松树的直接危害,而且可以阻止松材线虫病的的传播和扩散。本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全面查阅分析松材线虫病研究文献资料,确定松墨天牛补充营养阶段引诱与松材线虫快速检测为论文的主要内容开展了研究工作。利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了五种寄主植物的枝条和针叶的挥发物,结合GC-MS技术分析确定了挥发物的主要组分,并比较分析了主要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比例和含量在树种间、相同树种健康和受害木之间和枝条和针叶之间的差异。最后确定了对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引诱有效的植物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利用触角电位法开展了松墨天牛对信息化合物的的EAG和行为反应研究。根据GC-MS的分析结果,筛选出挥发物中十种主要组分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单萜引起的电位值最大,芳香族物质次之,倍半萜最小。将单体化合物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EAG反应值明显大于单体化合物的反应值,复配的化合物之间引起的EAG反应存在差异。嗅觉仪实验中,松墨天牛对复配的化合物引起的趋向反应有较明显的差异。对化合物剂量反应显示,随着浓度的增加,无论是电生理还是行为反应均增强,但雌雄虫对同一化合物的反应阈值是有差异的。同时开展了松墨天牛对感病寄主与健康寄主提取物的EAG和行为反应研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交配前,健康木比松材线虫危害木能够引起未交配天牛更加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在嗅觉仪中对健康木的表现为正趋性,对松材线虫为害的黑松均呈负趋性。而交配后,雌雄天牛对松材线虫危害木的EAG反应值显着大于对健康木的;在嗅觉仪中对健康木的表现为正趋性,成虫对黑松健康木均呈负趋性,而对松材线虫危害木呈正趋性。在健康木挥发物的日龄变化的反应中,羽化后的成虫随着日龄的增加,EAG反应值和趋性反应都逐渐提高,15日龄后,EAG反应和行为反应的变化均无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引诱剂的筛选及其引诱作用的研究,初步开发研制了引诱效果良好的松墨天牛引诱剂。通过开展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PCR检测技术法与ITS-PCR-PFLP检测技术比较研究,根据松材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区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与探针TaqMan-MGB;结合利用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成功研制了松材线虫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利用该试剂盒F/R检测单条线虫,其结果显示,来自日本、美国、以及我国安徽、浙江、广东、江苏等病区的7个松材线虫株系均表现有荧光信号,且CT值在18-25之间。而来自韩国、中国台湾、湖北、江苏的4个拟松材线虫株系、美国、中国山东的大核滑刃线虫、中国四川的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江苏的长尾属线虫等8个线虫株系以及1个无模板的对照(CK)均无阳性扩增信号,检测不到CT值。表明该探针与引物组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另外将已知浓度的松材线虫DNA样品稀释为10、1、0.1、0.01 ng/μL以及1 pg/μL等5个浓度梯度,检测其扩增灵敏度,结果显示样品模板DNA含量大于1 pg/μL时,该探针与其配套引物就可检测到松材线虫的扩增信号。在10μL的反应体系中,该探针及其引物对可检测到0.5 pg的松材线虫DNA浓度,其灵敏性非常高。同时利用来自不同地区的80个松材线虫样本,8个拟松材线虫样本,2个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样本,3个大核滑刃线虫样本, 2个长尾属线虫样本,1个无DNA模板对照样本对研究设计的TaqMan-MGB探针进行检测验证,结果显示,所有80个松材线虫样本均有较强的阳性扩增信号,其CT值为13-24。其它拟松材线虫、伞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和长尾属线虫样本,1个无DNA模板对照均没有荧光信号,无CT值。本研究设计的TaqMan-MGB探针与引物组合F/R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套探针和引物设计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二、松材线虫对寄主植物水分代谢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材线虫对寄主植物水分代谢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华山松大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及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蠹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分类学研究 |
1.2.2 华山松大小蠹及其伴生菌研究概况 |
1.2.3 小蠹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华山松大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分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真菌分离和序列比对 |
2.2.2 系统发育分析 |
2.2.3 形态学鉴定和分类 |
2.3 小结与讨论 |
3 华山松大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伴生真菌致病性测定 |
3.2.2 韧皮部萜烯类挥发物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与讨论 |
4.1.1 结论 |
4.1.2 讨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秦岭细粘束孢分子鉴定及其萜类物质代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蠹虫共生真菌 |
1.1.1 概述 |
1.1.2 共生真菌孢外分泌酶 |
1.1.3 共生真菌作用 |
1.2 寄主树木的抗性 |
1.2.1 抗性物质 |
1.2.2 抗性作用 |
1.3 细胞色素P450酶 |
1.3.1 总述 |
1.3.2 小蠹虫共生或伴生真菌P450基因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引物 |
2.1.4 主要仪器 |
2.1.5 真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2.2 菌丝结构观察及分子鉴定 |
2.2.1 真菌的分离 |
2.2.2 真菌的回接试验 |
2.2.3 生长材料的制备 |
2.2.4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 |
2.2.5 菌丝结构观察 |
2.2.6 秦岭细粘束孢分子鉴定 |
2.2.7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3 菌落生长速率的测定 |
2.3.1 不同营养物质 |
2.3.2 不同萜类物质 |
2.3.3 数据分析 |
2.4 不同营养物质处理后菌落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漆酶酶活的测定 |
2.4.1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2.4.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4.3 漆酶活性的测定 |
2.4.4 数据分析 |
2.5 不同萜类物质处理后菌落繁殖力的测定 |
2.6 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克隆 |
2.6.1 总RNA的提取 |
2.6.2 cDNA合成 |
2.6.3 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
2.6.4 P450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7 秦岭细粘束孢在不同营养物质和不同萜类物质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2.7.1 不同营养物质处理 |
2.7.2 不同萜类物质处理 |
2.7.3 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2.7.4 qPCR |
2.7.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秦岭细粘束孢结构观察及分子鉴定 |
3.1.1 秦岭细粘束孢菌丝结构 |
3.1.2 菌丝回接结果 |
3.1.3 秦岭细粘束孢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3.2 不同营养物质对菌落生长速率及酶活的影响 |
3.2.1 不同营养物质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
3.2.2 不同营养物质对菌落酶活影响 |
3.3 不同萜类物质对菌落生长速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
3.3.1 不同萜类物质对菌落生长速率的影响 |
3.3.2 不同萜类物质对菌落繁殖力的影响 |
3.4 基因克隆结果与分析 |
3.5 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在不同营养物质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3.6 秦岭细粘束孢P450基因在不同萜类物质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新疆杨响应溃疡类病原真菌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打孔接种真菌条件下新疆杨的生理响应 |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势 |
2.2.2 导水率 |
2.2.3 茎干含水量 |
2.2.4 净光合速率 |
2.2.5 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 |
2.2.6 蒸腾速率 |
2.2.7 水分利用效率 |
2.2.8 叶绿素荧光参数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环割接种条件下新疆杨的生理响应 |
3.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片颜色和特征 |
3.2.2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
3.2.3 叶柄水势值 |
3.2.4 导水率和导水损失率 |
3.2.5 茎干和叶片的含水量 |
3.2.6 茎干和根部NSC含量 |
3.3 讨论 |
3.3.1 溃疡类病害引起的形成层功能障碍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 |
3.3.2 溃疡类病害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诱导碳饥饿 |
3.3.3 溃疡类病害通过诱导茎干部碳饥饿导致杨树冠层枯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微创接种条件下新疆杨的生理响应 |
4.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叶片气体交换参数 |
4.2.2 气孔限制值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
4.2.3 水势 |
4.2.4 导水损失率 |
4.2.5 渗透势 |
4.2.6 叶片、茎干和根部NSC含量 |
4.3 讨论 |
4.3.1 溃疡病害对寄主气体交换参数和水力学指标的影响 |
4.3.2 溃疡病害对寄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烟草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草根结线虫危害及防控现状 |
1.1 烟草根结线虫的危害 |
1.2 烟草根结线虫的寄生过程和种群分布 |
1.3 烟草根结线虫防控现状 |
2 植物抗病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2.1 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关系 |
2.2 植物物理抗性研究进展 |
2.3 植物生理抗性研究进展 |
2.4 植物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2.5 植物信号物质研究进展 |
2.6 植物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3 转录组在植物上的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概论 |
3.2 转录组测序技术平台 |
3.3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转录组在植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两个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南方根结线虫的繁育 |
1.2 材料培养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抗性鉴定 |
2.2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烟草品种生物量的影响 |
2.3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烟草品种根系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前后不同抗性烟草品种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南方根结线虫繁育 |
1.2 试验材料培养 |
1.3 RNA提取和文库构建 |
1.4 RNA-seq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1.4.2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1.4.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1.4.4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1.4.5 差异基因转录因子分析 |
1.5 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测序样品间形态差异 |
2.2 TotalRNA样品质量检测 |
2.3 RNA-seq文库数据质量评估 |
2.3.1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 |
2.3.2 A/T/G/C含量分布检查 |
2.3.3 测序数据过滤 |
2.4 参考序列比对分析 |
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6 不同品种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6.1 不同品种中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统计 |
2.6.2 不同品种中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2.7 qRT-PCR验证 |
2.8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差异代谢途径分析 |
2.8.1 共同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2.8.2 参与细胞壁修饰的线虫侵染响应基因 |
2.8.3 参与内源激素调控的线虫侵染响应基因 |
2.8.4 参与蛋白激酶和转录调控的线虫侵染响应基因 |
2.8.5 参与抗氧化反应的线虫侵染响应基因 |
2.8.6 参与苯丙烷类合成代谢的线虫侵染响应基因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生理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线虫繁育 |
1.2 材料培养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活性氧代谢差异分析 |
2.2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苯丙烷类代谢差异分析 |
2.3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谷胱甘肽代谢差异分析 |
2.4 不同抗性烟草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响应的内源激素差异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烟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3.2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烟草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
3.3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烟草谷胱甘肽代谢的影响 |
3.4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烟草内源激素代谢的影响 |
3.5 结论 |
第五章 创新点和展望 |
1 创新点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5)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竹梢枯病及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
1 文献综述 |
1.1 竹梢枯病研究进展 |
1.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毒素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诱导因子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滤液的制备 |
1.3 培养基的筛选 |
1.4 产毒诱导条件优化 |
1.5 生物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毒培养基的确定 |
2.2 产毒诱导条件的正交试验 |
2.3 最优诱导条件下的梢枯病菌产毒能力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优化方法的选择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基础 |
3.2 培养条件是诱导杂交竹梢枯病菌产毒的关键 |
第三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纯化及其基本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毒素致病组分的确定 |
1.3 毒素粗提的透析与浓缩 |
1.4 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序列测定 |
1.5 纯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
1.6 毒素致病力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粗毒素致病成分和硫酸铵最适饱和度 |
2.2 蛋白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N端氨基酸序列 |
2.3 蛋白毒素AP-toxin基本性质的测定 |
2.4 蛋白毒素AP-toxin致病力的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合理纯化和鉴定方法对获得高纯度蛋白质及探索其结构至关重要 |
3.2 蛋白毒素AP-toxin是暗孢节菱孢菌的主要致病因子 |
3.3 蛋白毒素AP-toxin的基本性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致病机制的基础 |
第四章 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生理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测定 |
1.3 蛋白毒素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
1.4 蛋白毒素对杂交竹防御酶系的影响 |
1.5 蛋白毒素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的有效起始作用浓度 |
2.2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代谢的影响 |
2.3 蛋白毒素AP-toxin对不同杂交竹品种防御酶系的影响 |
2.4 蛋白毒素AP-toxin伤害与杂交竹生理代谢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有效起始浓度的响应具有差异 |
3.2 不同杂交竹品种对蛋白毒素生理响应不同 |
3.3 蛋白毒素可作为杂交竹抗病品种的选择压力 |
第五章 蛋白毒素精确结合位点及对杂交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研究 |
1.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
1.4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毒素的质膜结合位点 |
2.2蛋白毒素对线粒体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蛋白毒素对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杂交竹细胞质膜是蛋白毒素AP-toxin的作用结合位点 |
3.2 蛋白毒素AP-toxin对杂交竹线粒体特性及功能影响显着 |
第六章 小结、创新点及展望 |
1 小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致谢 |
(6)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番茄根结线虫及鉴定评价方法 |
1.1.1 番茄根结线虫的种类及生理小种 |
1.1.2 番茄根结线虫的鉴定方法 |
1.1.3 番茄根结线虫的为害症状 |
1.1.4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鉴定方法 |
1.1.5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评价方法 |
1.2 植物抗线虫生理机制研究 |
1.2.1 植物对线虫病的结构抗性及坏死反应 |
1.2.2 植物抗根结线虫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
1.3 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种类 |
1.3.2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收集方法 |
1.3.3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热点 |
1.3.4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1.4 植物不同抗病品种对线虫发育的影响 |
1.4.1 不同抗性桃树砧木对线虫发育影响 |
1.4.2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对胞囊线虫发育影响 |
1.4.3 茄属及莲等对线虫发育的影响 |
1.5 植物抗性蛋白质组学研究 |
1.5.1 蛋白质组学概论 |
1.5.2 植物生物胁迫蛋白质学 |
1.5.3 番茄生物胁迫与蛋白质组学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 |
2.1.1 供试番茄砧木材料 |
2.1.2 南方根结线虫的接种方法 |
2.1.3 测定指标及计算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生理反应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南方根结线虫获取 |
2.2.3 南方根结线虫接种及取样 |
2.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培养 |
2.3.2 南方根结线虫接种及取样 |
2.3.3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处理 |
2.3.4 根系分泌物的 GC-MS 鉴定 |
2.3.5 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率的测定 |
2.3.6 数据处理 |
2.4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发育进程的影响 |
2.4.1 试验设计 |
2.4.2 根内线虫染色计数 |
2.4.3 根际基质内线虫分离与计数 |
2.4.4 数据处理 |
2.5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 |
2.5.1 试验处理 |
2.5.2 南方根结线虫的接种及取样 |
2.5.3 蛋白质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 |
3.1.1 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反应 |
3.1.2 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聚类分析 |
3.1.3 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
3.2 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生理机制研究 |
3.2.1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发病情况的影响 |
3.2.3 番茄砧木幼苗苯丙烷类代谢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
3.2.4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砧木幼苗渗调物质的影响 |
3.2.5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番茄砧木幼苗其它生理代谢的影响 |
3.3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及其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3.3.1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发病情况的影响 |
3.3.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
3.3.3 南方根结线虫接种 21 d 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比较 |
3.4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与根际基质南方根结线虫群体动态变化 |
3.4.1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二龄幼虫(J2)的变化 |
3.4.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三龄幼虫(J3)的变化 |
3.4.3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四龄幼虫(J4)的变化 |
3.4.4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线虫总数量的变化 |
3.4.5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内南方根结线虫雌雄比例 |
3.4.6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际基质内卵数量变化 |
3.4.7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际基质内二龄幼虫(J2)的变化 |
3.5 南方根结线虫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
3.5.1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 40 d 时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发病情况 |
3.5.2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叶片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
3.5.3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叶片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鉴定 |
3.5.4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叶片特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方法探讨 |
4.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对南方根结线虫生理机制研究探讨 |
4.2.1 番茄砧木幼苗活性氧代谢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
4.2.2 番茄砧木幼苗苯丙烷类代谢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
4.2.3 番茄砧木幼苗渗调物质及其它生理代谢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
4.3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及其与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关系 |
4.3.1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差异探讨 |
4.3.2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幼苗根系分泌物与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关系 |
4.4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与南方根结线虫群体动态变化的关系 |
4.5 不同抗性番茄砧木蛋白差异表达与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相关机理与抗病渐渗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引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根结线虫种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危害 |
1 根结线虫分类 |
2 根结线虫种类鉴定与鉴别技术 |
2.1 形态学鉴定技术 |
2.2 利用鉴别寄主反应鉴定根结线虫 |
2.3 细胞遗传学方法 |
2.4 同工酶电泳技术 |
2.5 分子生物学技术 |
3 根结线虫的危害与分布 |
3.1 危害特点 |
3.2 地域分布 |
3.3 经济重要性 |
第二章 根结线虫与植物互作机理研究进展 |
1 植物根结形态与形成机理 |
1.1 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形态 |
1.2 植物根结结构的形成与衰败 |
2 根结线虫致病机理 |
2.1 线虫与其它生物在植物病害中的相互作用 |
2.2 线虫食道腺分泌物在致病中的重要功能 |
3 植物抗线虫机制 |
3.1 生理生化机制 |
3.2 组织病理学与细胞学机制 |
3.3 根结线虫与植物的分子互作 |
第三章 甜瓜属作物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研究概况 |
1 抗根结线虫鉴定技术 |
1.1 田间病圃鉴定 |
1.2 室内人工接种鉴定 |
2 抗根结线虫评价方法 |
3 甜瓜属作物抗根结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
3.1 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鉴定 |
3.2 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
3.3 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
4 存在问题 |
5 展望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四章 黄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与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
第一节 黄瓜根结线虫病原鉴定及线虫繁殖生物学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线虫采集与纯化培养 |
1.3 线虫病原鉴定 |
1.4 线虫繁殖与活力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雌虫会阴花纹及形态特征 |
2.2 MDH、EST同工酶鉴定 |
2.3 南方根结线虫不同繁殖时期与培养时间繁殖效果 |
2.4 南方根结线虫适宜繁殖寄主筛选 |
2.5 南方根结线虫离体保存活力测定 |
3 讨论 |
第二节 黄瓜及其近缘种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线虫获取与接种 |
1.3 抗性鉴定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甜瓜属作物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的聚类分析 |
2.2 甜瓜属作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差异 |
2.3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辅助评价 |
2.4 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种间杂交后代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 |
3 讨论 |
3.1 甜瓜属作物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指标及评价体系 |
3.2 甜瓜属种质资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病性 |
第五章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解剖学及其细胞学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幼虫孵化与接种 |
1.3 线虫侵入、幼虫发育及根结构的解剖学观察 |
1.4 电镜样品制备与细胞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感材料根系中线虫的侵入及其发育 |
2.2 酸黄瓜根的解剖学结构 |
2.3 线虫侵入抗、感材料根系后细胞水平差异 |
3 讨论 |
第二节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与葫芦素B的互作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仪器及供试标样 |
1.3 葫芦素B含量的测定 |
1.4 线虫危害程度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葫芦素B标样及标准曲线 |
2.2 供试材料中葫芦素B含量差异 |
2.3 供试材料受害程度与葫芦素B含量的关系 |
3 讨论 |
第三节 南方根结线虫胁迫对酸黄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1.2 线虫获取与接种 |
1.3 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1.4 O_2·-和H_2O_2含量的测定 |
1.5 SOD、POD、PAL活性测定与同功酶电泳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O_2-和H_2O_2含量的影响 |
2.3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膜质过氧化程度和质膜透性的影响 |
2.4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抗氧化酶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活性氧与根结线虫病抗性 |
3.2 抗氧化酶与根结线虫病抗性 |
4 结论 |
第四节 酸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抗性的光合响应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线虫获取与接种 |
1.3 黄瓜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1.4 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氮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叶片叶绿素及氮素含量的影响 |
2.2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叶片光合参数及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2.3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4 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黄瓜叶片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线虫侵染影响抗性差异的光合因素 |
3.2 抗感材料响应线虫侵染光合差异的诱因 |
4 结论 |
第六章 抗南方根结线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线虫获取、接种与抗线虫鉴定 |
1.3 农艺性状观测 |
1.4 DNA提取与SS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瓜-酸黄瓜渐渗系的筛选 |
2.2 渐渗系的形态学鉴定 |
2.3 渐渗系的SSR分子标记鉴定 |
2.4 渐渗系纯度的SSR检测 |
2.5 作图群体构建 |
3 讨论 |
3.1 渐渗系的筛选 |
3.2 渐渗系的鉴定 |
3.3 渐渗系的利用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云南松受蛀干害虫胁迫后生理生化响应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植物受逆境胁迫后的光合生理响应 |
1.2.2 植物受逆境胁迫后保护酶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响应 |
1.2.3 昆虫危害胁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诱导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云南松受蛀干害虫胁迫后的光合生理响应 |
2.1 受小蠹虫蛀梢胁迫后云南松光合生理日变化及对微气象因子的响应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云南松受松墨天牛取食胁迫后不同时段光合指标的变化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松保护酶及生物活性物质对蛀干害虫胁迫的响应 |
3.1 云南松受小蠹虫蛀梢及蛀干胁迫后保护酶及活性物质的变化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云南松受松墨天牛补充营养取食胁迫后保护酶及活性物质的变化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松受蛀干害虫胁迫后挥发物的变化 |
4.1 受小蠹虫蛀梢胁迫后云南松挥发物的日变化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受小蠹虫蛀梢和蛀干胁迫后云南松挥发物的变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松墨天牛补充营养取食胁迫对云南松挥发物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云南松对蛀干害虫危害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 |
5.1.2 云南松受蛀干害虫危害后保护酶活力及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
5.1.3 蛀干害虫危害对云南松释放挥发物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2.2 小蠹虫、天牛胁迫后云南松光合生理变化 |
5.2.3 小蠹虫、天牛胁迫后云南松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
5.2.4 云南松受害后释放挥发物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寄生隐丛壳菌及真菌毒素研究进展 |
1 文献综述 |
1.1 栗疫病 |
1.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
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培养条件与致病范围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寄生隐丛赤壳菌菌株粗提液致病力 |
2.2 不同培养液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
2.4 不同温度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
2.5 培养基pH值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产生的影响 |
2.6 不同碳源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
2.7 不同氮源对板栗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影响 |
2.8 寄生隐丛赤壳菌粗毒素寄主专化性测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培养条件是影响寄生隐丛赤壳菌产毒的重要因素 |
3.2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为非专化性毒素 |
第三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病菌毒素原液及粗毒素的制备 |
1.3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1.4 毒素基本性质的研究 |
1.5 病菌毒素的分离纯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测定方法的选择 |
2.2 毒素的基本性质 |
2.3 毒素极性 |
2.4 展开剂的选择 |
2.5 洗脱液紫外检测 |
2.6 生物活性检测 |
2.7 纯化后供试品纯度鉴定 |
2.8 毒素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生物测定方法的选择 |
3.2 毒素的基本性质 |
3.3 毒素的分离纯化 |
第四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不同抗性板栗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p-Ⅱ毒素对板栗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2 Cp-Ⅱ毒素对不同品种板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2.3 Cp-Ⅱ毒素对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 Cp-Ⅱ毒素对叶片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5 Cp-Ⅱ毒素对不同品种板栗叶片细胞膜保护酶的影响 |
2.6 Cp-Ⅱ毒素处理对板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寄主膜系统对毒素的响应 |
3.2 寄主叶绿素含量与毒素的关系 |
3.3 寄主防御酶系对毒素的响应 |
第五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不同抗病性板栗叶、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毒素处理植物材料 |
1.3 电镜制样及观察 |
2 结果分析 |
2.1 叶片对毒素的响应 |
2.2 Cp-Ⅱ毒素处理后板栗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
2.3 茎段对毒素的响应 |
2.4 毒素处理后茎组织显微结构观察 |
2.5 Cp-Ⅱ毒素处理后板栗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毒素对板栗叶组织的影响 |
3.2 毒素对板栗茎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对板栗愈伤组织作用的细胞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培养基的制备 |
1.3 植物材料的处理与培养条件 |
1.4 病原菌毒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1.5 抗性愈伤组织变异系稳定性鉴定 |
1.6 试验参数 |
1.7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提取及测定 |
1.8 超微结构观察 |
1.9 试验结果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板栗愈伤组织的培养 |
2.2 毒素对不同板栗品种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
2.3 抗性愈伤组织变异体的抗性及稳定性分析 |
2.4 不同浓度毒素处理板栗愈伤组织的表型 |
2.5 毒素处理后抗性板栗愈伤组织的抗性酶的变化 |
2.6 不同处理板栗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寄生隐丛赤壳菌Cp-Ⅱ毒素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3.2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
3.3 抗性酶的变化 |
3.4 毒素处理后愈伤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
3.5 抗性愈伤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谱 |
附录二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的配制 |
附录三 图表索引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松墨天牛引诱剂和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研究概况 |
1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 松材线虫病在国外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
1.2 松材线虫病在中国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
2 松材线虫病的病因 |
2.1 松材线虫是松材线虫病的唯一病原 |
2.2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真菌和细菌共同作用导致的 |
3 松材线虫致病机理 |
3.1 酶学说 |
3.2 毒素学说 |
3.3 空洞化学说 |
3.4 伴生微生物学说 |
3.5 松材线虫食道腺分泌物致病理论 |
3.6 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理化特征变化的研究 |
3.6.1 松材线虫在抗性黑松体内移动及寄主水势变化 |
3.6.2 松材线虫侵染对松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及酚类物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
3.6.3 松材线虫侵染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
3.6.4 松材线虫入侵后对马尾松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 |
4、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 |
4.1 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种类 |
4.2 松墨天牛概述 |
4.3 松材线虫与松墨天牛的生物学关系 |
4.4 松材线虫的生活史与媒介天牛的生活史相偶联 |
4.5 松材线虫对寄主和媒介昆虫化学信息信号的识别与利用 |
5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
5.1 针对松材线虫的防治技术 |
5.2 针对松墨天牛的防治技术 |
第二章 松墨天牛引诱剂研究进展 |
1 寄主中引诱天牛成虫的物质 |
2 松墨天牛引诱剂使用概况 |
第三章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 针叶树体内伞滑刃线虫的种类 |
2 松材线虫病检测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2.1 形态学鉴定 |
2.2 流胶检测法 |
2.3 化学鉴定法 |
2.4 生物化学鉴定法 |
3 分子检测技术 |
3.1 DNA 探针技术 |
3.2 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 |
3.3 PCR-RFLP 技术 |
3.4 PCR-SSCP 技术 |
3.5 特异引物PCR 技术 |
3.6 实时定量PCR 技术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松墨天牛人工实验种群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配方对松墨天牛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不同培养配方对松墨天牛生活力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寄主松树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仪器及分析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感病寄主与健康寄主挥发性物质的的分析比较 |
2.2 四种针叶树挥发性物质的的分析比较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松墨天牛对信息化合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触角电位(EAG)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墨天牛对健康与被害寄主挥发物的EAG 反应 |
2.2 不同日龄松墨天牛成虫对黑松挥发物的EAG 反应 |
2.3 松墨天牛对单一化合物的EAG 反应比较 |
2.4 松墨天牛对多组分化合物的EAG 反应比较 |
2.5 松墨天牛对复配化合物剂量的EAG 反应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松墨天牛对几种信息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昆虫:同第六章 |
1.1.2 健康与被害寄主挥发物提取:见第五章1.2.1 |
1.1.3 标准化合物:同第六章。实验前应用原液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样品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墨天牛成虫对黑松挥发物的嗅觉反应 |
2.2 不同日龄松墨天牛对黑松健康木挥发物的嗅觉反应 |
2.3 松墨天牛对几种信息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2.4 松墨天牛对化合物的剂量反应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筛选及其引诱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诱捕器 |
1.4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
2.2 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
2.3 雌、雄虫的变化规律 |
2.4 不同诱捕器的引诱效果比较 |
2.5 不同释放速率的引诱效果比较 |
2.6 不同α-蒎烯异构体配比的引诱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九章 松材线虫两种常规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特异性引物PCR 法 |
2.2 ITS-PCR-RFLP 法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章 松材线虫实时荧光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线虫 |
1.2 仪器试剂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TaqMan-MGB 探针特异性检测 |
2.2 TaqMan-MGB 探针检测灵敏度检测 |
2.3 不同种源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技术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十一章 结论与探讨 |
1 松墨天牛引诱剂研究 |
1.1 比较分析了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四种寄主植物的枝条和针叶的挥发物组分 |
1.2 比较分析了松材线虫病危害与健康的的枝条和针叶的挥发物化学组分 |
1.3 松墨天牛对感病寄主与健康寄主提取物的EAG 和行为反应 |
1.4 松墨天牛对信息化合物的的EAG 和行为反应 |
1.5 引诱剂的筛选及其引诱作用的研究 |
2 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
2.1 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PCR 检测技术法与ITS-PCR-RFLP 检测技术比较 |
2.2 以rDNA-ITS 区域序列为靶标,设计了用于松材线虫的快速检测的TaqMan-MGB 探针 |
2.2.1 本研究设计的TaqMan-MGB 探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
2.2.2 本研究设计的TaqMan-MGB 探针检测灵敏度良好 |
2.2.3 利用本研究设计的TaqMan-MGB 探针可用于检测不同种源松材线虫 |
参考文献 |
本课题发表的相关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松材线虫对寄主植物水分代谢及其相关代谢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山松大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及致病性研究[D]. 王甜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秦岭细粘束孢分子鉴定及其萜类物质代谢机制研究[D]. 郑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新疆杨响应溃疡类病原真菌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D]. 李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4]烟草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D]. 邢雪霞.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1)
- [5]杂交竹梢枯病菌蛋白毒素及其精确作用机制研究[D]. 李姝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3(04)
- [6]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抗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D]. 贾双双. 山东农业大学, 2012(12)
- [7]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抗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相关机理与抗病渐渗系鉴定[D]. 叶德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云南松受蛀干害虫胁迫后生理生化响应及其机理研究[D]. 刘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9]寄生隐丛赤壳菌毒素化学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D]. 韩珊.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6)
- [10]松墨天牛引诱剂和松材线虫分子检测技术研究[D]. 王焱. 南京林业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