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

“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

一、“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余静静[1](2020)在《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很大的差异。县域经济是广东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和潜力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对广东57个县、江苏41个县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行比较,试图探究两省县域差异,为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意见。文章从经济效益、经济结构、消费、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依次对2015-2017年广东和江苏两省县域竞争力进行排名;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将2017年两省县域竞争力划分为发达、较发达、中等和落后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对粤苏两省县域经济的总量和平均水平、均衡性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找出两省县域发展差异。结果显示,广东三年来竞争力得分前五位在博罗、惠东、普宁、四会、鹤山之间波动,而江苏始终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和宜兴,两省均有超过一半的县市竞争力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广东四个等级的县市发展水平均远远低于江苏同等级的县市,并且其县域总体发展和平均水平均落后于江苏,但江苏县域发展差异明显高于广东,广东县域是低水平的均衡发展。

边晶莹[2](2020)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以唐山市矿产资源为例》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个全新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概念,包括会计学、资源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体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工作的困难程度。目前,我国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主要存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统计制度不健全、数据统计手段落后、时效性差等问题,加上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方法和核算方法仍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这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对如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编制方法,使得编制工作无法全国范围内开展,编制的结果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导致报表在如领导审计等实际的应用中无法有效进行。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将就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供一个全面可行的方法体系,为相关部门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结论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国内几个经典案例模式,提出目前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进行深入探究,以“编什么”、“如何编”、“怎么用”作为研究路径,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要素,确定编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编制原则,确定计量方法,最后设计较为全面可行的报表体系和框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为对本文所提供的模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以唐山市的试点的研究对象,探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际应用。最后本文根据唐山市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总结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今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为今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提供基本研究思路。

杨九华[3](2020)在《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天人合一”思想是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哲学史上备受关注而又恒久弥新的话题。“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的朴素可持续发展理念,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因此,我国古代先哲从原始宗教信奉中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以及农业文明时期对大自然的依赖出发,孕育了强调人的行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相一致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工业发达的当代社会中,人类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类面临沉重的生存危机。习近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注重以历史眼光来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道,继承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智慧,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参酌史料,试在总结前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等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不同时代的核心观点及“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辨析,探寻“天人合一”思想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普及以及践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性。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本文研究主题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还对本文开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以及在当代的新发展进行探源。第三部分是分析了“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契合性。第四部分阐释了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第五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流传至今代也仍与时俱进、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汲取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天人合一”生态智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构建了内涵丰富、理念新颖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在天人合一视域下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能够重新焕发传统生态智慧的光芒,而且能让传统生态智慧古为今用的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李曦[4](2019)在《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经济到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中,七十年的时间挥手即逝,但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这段时间却是举足轻重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无论是取得的经济社会成就,还是其进行的巨大变革,都是举世瞩目的。农民阶层,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其智慧与力量在新中国的变革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中坚作用。这一群体的发展变迁历史与新中国的变迁发展历史息息相关。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立法问题不仅是一项理论梳理研究,更是对我国的立法实践有着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立法进程的梳理,试图探寻农业立法的演进规律,找出现今农业立法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探寻农业立法的立法重点与发展趋势。本研究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讨论问题的由来,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概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相关理论、作用、体系以及其“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第三章为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村治理立法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展望了其走向“自治法治德治”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为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土地立法的历史进程,并讨论了土地立法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第五章为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金融立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演进规律,展望其发展趋势;第六章为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立法中推动农村科技发展、保障农村产业产品安全的科技类立法,分析了科技类立法的发展规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第七章为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梳理了农业生态立法的发展脉络,展望了其生态补偿立法化、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立法化与重视软法治理的发展趋势;第八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和问题,指出了农业立法的时代特点,厘清了农业立法发展的共性规律,同时指出了农业立法地方立法虚化、权利义务错位、原则性强规则性差的问题;第九章为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分别论述了农业立法领域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以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第十章则重点论述了新时代下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对下一步农业立法的价值取向、原则制度进行了分析展望,并进一步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构想。第十一章为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创新性的提出“一中心四要素”的分类方式,对农业立法的发展进程进行类型化分析梳理,并基于此梳理在把握各类型农业立法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出我国农业立法的共性特征及规律,进一步展望农业立法法治化、社区化、信息化、绿色化、国际化的趋势,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制度设计寻找方向,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自由有序发展的基础价值、实质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保障农民权益的终极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用价值以及绿色生态保障的发展价值,并在提出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原则与制度后重点设计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这一立法构想,探讨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思想、规范设计、与其他制度关系的安排,并与最终尝试拟定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稿,为国家农业立法与政策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董华琳[5](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范洋[6](2019)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整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新的历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根本动力。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达到和谐发展,而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在充分吸收这些基本原理,并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在新时代由于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这就要求唯物史观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以引导历史的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与新的历史发展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观。因此。习近平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创新发展的典范,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世界和平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周丽文[7](2018)在《泰国游客赴中国大陆旅游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泰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境外游逐渐成为泰国社会潮流。而中国大陆和日本是泰国人最青睐的两个旅游目的地之一。研究中国大陆和日本在旅游资源方面以及泰国游客偏好,对于中国大陆旅游在泰国的影响力提升以及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业的研究已屡见不鲜,而具体以泰国游客为样本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文基于旅游动机理论,首先对泰国赴中日出境旅游行为特征分析,分析问卷,然后以曾去过中国大陆和日本旅游的泰国游客为研究人群,采用任意抽样法来选取样本,并以此为基础,简单总结泰国旅游者发展概况、中日旅游市场特征,利用问卷调查等数理统计等方法来研究泰国游客对中日两国旅游的感知分析,具体从旅游目的地偏好方面、基础设施偏好方面、交通偏好方面、公共关系偏好方面、服务偏好方面,等五个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最后,本文依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讨论面向泰国市场的中国大陆旅游业发展对策和中国大陆旅游市场中针对泰国游客的发展对策,包括进行泰国旅游市场对中国大陆旅游业的偏好细分,对日本对接泰国旅游市场的优势,和对中国旅游业对接泰国旅游市场的对策。总体来说,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泰国旅游者来中国大陆旅游进行实证研究,为中国大陆旅游业在泰国的宣传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也为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汲彤焱[8](2017)在《黑龙江省农村住宅建筑特色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农村住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农村住宅不仅是居住和活动的空间场所,同时蕴含着地方特色与文化。随着黑龙江省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住宅设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迫切需要对黑龙江省农村住宅进行深入研究,保护黑龙江省传统建筑及人文景观,突出建筑风貌及特色,避免千村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农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从黑龙江农村住宅现状为出发点,研究住宅建筑特色设计,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查、抽样数据分析、综合整理解析、设计案例实证等多种科学方法,对黑龙江省住宅现状进行了总结梳理,提出了黑龙江省农村住宅的建筑类型、建筑结构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农村住宅独特性与需求性为立足点,解析了自然因素(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产业特色)、社会因素(人口因素、地域文化、民族特征)对住宅建筑的影响,归纳总结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通过对农村住宅的平面户型、建筑色彩、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的研究,提炼出住宅特色的设计手法;最后选取了传统农村住宅、新型农村住区、农村住宅改造三种不同类型的设计案例,在案例中采取了多种设计手法,进行灵活运用,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设计手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提出设计策略,坚持用科学方法引领农村住宅设计,提出对黑龙江省农村住宅设计的启示与借鉴;通过合理设计,适应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需求,突出建筑特色,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对黑龙江地区农村住宅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认识住宅在选址、布局、选材、建造、使用等方面表现出的地域性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其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体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农村住宅的设计之中。

陈杨[9](2017)在《论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知识是指土着人民、传统社区或其他传统知识持有人的诀窍、技能、创新、做法、教导和学问。它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其价值主要表现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土着人权等几个方面。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原本只在传统社区造福一代又一代土着人民的传统知识越来越频繁地突破原有地域界限,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创新源泉,在涉及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范围内被复制、传播和利用。传统知识在传统社区内外的巨大价值也因此而日益彰显。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知识面临存续危机;发达国家无偿掠夺和跨国盗用传统知识的现象频频发生;传统知识持有者与使用者的利益诉求冲突;现有国际法律保护制度不能满足传统知识保护的需求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保护,成为了当前倍受关注的焦点议题。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生物多样性公约》是最早对传统知识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此后,一些重要国际平台围绕传统知识保护的讨论持续展开,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生态环境视角下涉及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文书主要有《生物多样性公约》、《名古屋议定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知识产权视角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围绕传统知识的谈判已持续进行了十多年,WTO《多哈部长宣言》已将传统知识列入优先审议的议题;人权视角下有多个国际法律文书直接或间接涉及传统知识保护。当前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体系并不能实现传统知识的充分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视角下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规定零散且简单,缺少纲领性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公约;在传统知识保护方式的选取上,国际社会存在较大分歧;传统知识的自身特点阻碍其获得充分的知识产权国际法律保护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首先,依托WIPO缔结和管理纲领性的《传统知识保护公约》,可从WIPO的最新谈判成果《保护传统知识:条款与草案》发展而成。第二,构建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多元保护方式体系。该保护方式体系主要由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和非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构成。第三,对于传统知识的自身特点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应当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和寻求制度突破等途径来予以协调。中国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建立有效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体系任重而道远的客观事实,中国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具体地说,我国在应对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问题上可采用“高度重视”和“两条腿走路”的策略。“高度重视”是指中国应当在认识层面高度重视传统知识保护问题。“两条腿走路”是指在国内层面,积极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国家战略,并形成具体保护措施;在国际层面,积极参与和推动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谈判。

钟世潋[10](2015)在《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战略,既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也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提升环境承载能力的战略选择。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实施了节能减排战略,但由于能源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多文化阻滞,直接影响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消解文化阻滞,基于文化视角,分析了节能减排推进过程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开展能源国情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强化公众节能意识和能源契约意识;改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依赖,推进地域文化的转型;通过顶层设计,提高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积极性等措施,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

二、“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与存在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
        2.1.1 省域经济
        2.1.2 县域经济
        2.1.3 区域经济比较
        2.1.4 经济竞争力
        2.1.5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波特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
        2.2.2 国家统计局编撰的年度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对县域经济内涵与评价体系的理论建构
        2.2.3 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竞争力涵义的界定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2.3.2 县域经济的理论内涵及其功能作用研究
        2.3.3 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3.4 国家统计局主办的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评价研究
        2.3.5 粤苏省域经济发展研究
        2.3.6 粤苏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第三章 粤苏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格局分析
    3.1 广东和江苏省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格局分析
        3.1.1 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1.2 公共预算收支持续增长
        3.1.3 对外经济贸易平稳发展
        3.1.4 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3.1.5 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3.2 县域经济在广东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3.2.1 县域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3.2.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
        3.2.3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广东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3 县域经济在江苏省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3.3.1 将县域发展实力转化为省域整体竞争优势
        3.3.2 县域发展推动江苏产业结构调整
        3.3.3 发挥县域优势,推动江苏中心城市培育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的理论分析
    4.1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理论分析
        4.1.1 粤苏县域经济效益竞争力比较
        4.1.2 粤苏县域经济结构竞争力分析
        4.1.3 粤苏县域经济消费竞争力分析
        4.1.4 粤苏县域经济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估
        4.1.5 粤苏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分析
    4.2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的构建
第五章 粤苏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5.1 广东县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5.1.1 广东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5.1.2 主成分分析:2015-2017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5.1.3 聚类分析:2017年广东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
    5.2 江苏县域经济的实证分析
        5.2.1 江苏县域经济基本情况
        5.2.2 主成分分析:2015-2017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5.2.3 聚类分析:2017年江苏县域经济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
    5.3 粤苏两省县域经济比较的实证分析
        5.3.1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聚类分析
        5.3.2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总量和平均水平分析
        5.3.3 粤苏县域经济比较的均衡性分析
第六章 粤苏经济比较视角下的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
    6.1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6.1.1 广东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
        6.1.2 产业结构滞后,总体经济不发达
        6.1.3 广东县域经济的空间发展不均衡
        6.1.4 广东县域财政收入占比低,金融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6.1.5 外向型经济发展落后,外商投资比重较低
    6.2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2.1 区位与自然环境差异
        6.2.2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入明显不足
        6.2.3 经济的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
        6.2.4 县域财政脆弱,发展资本缺乏
        6.2.5 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流失严重
        6.2.6 现行市管县区域行政体制加重县域负担,成为体制和制度障碍
    6.3 新形势下,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6.3.1 全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6.3.2 实施积极的产业发展政策,依托县域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6.3.3 创新政策环境和投资机制,加快构建开放、透明和法治化市场机制
        6.3.4 多途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
        6.3.5 多方联动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
        6.3.6 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
        6.3.7 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和引进外商投资,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格局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2)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以唐山市矿产资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发展现状
    2.2 国内试点案例与模式分析
        2.2.1 湖州模式和承德模式
        2.2.2 深圳大鹏新区模式
        2.2.3 贵州省赤水县、荔波县模式
    2.3 存在问题
        2.3.1 基础理论研究存在分歧
        2.3.2 缺少统一的计量与核算方法标准
        2.3.3 基础数据获取困难
    2.4 小结
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3.1 基础理论依据
        3.1.1 传统会计学基本理论
        3.1.2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基本要素
        3.2.1 自然资源资产
        3.2.2 自然资源负债
        3.2.3 自然资源净资产
    3.3 编制主体
    3.4 编制原则
        3.4.1 实物量与价值量并重原则
        3.4.2 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
        3.4.3 存量和流量并重原则
        3.4.4 加法与减法结合原则
        3.4.5 分类与综合结合原则
    3.5 计量方法
        3.5.1 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计量方法
        3.5.2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计量方法
        3.5.3 自然资源负债价值的计量方法
    3.6 报表体系和基本框架
        3.6.1 报表体系
        3.6.2 基本框架
    3.7 本章小结
4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以唐山市矿产资源为例
    4.1 唐山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条件
        4.1.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1.3 政策制度及其支撑
    4.2 唐山市资源数据库建立
        4.2.1 唐山市自然资源数据库
        4.2.2 数据来源
    4.3 唐山市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底表
        4.3.1 唐山市矿产资源资产实物账户
        4.3.2 唐山市矿产资源负债价值账户
    4.4 唐山市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辅表
        4.4.1 唐山市矿产资源实物量表
        4.4.2 唐山市矿产资源价值核算
        4.4.3 唐山市矿产资源价值量表
        4.4.4 唐山市矿产资源负债价值量表
    4.5 唐山市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总表
    4.6 小结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2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探源及新发展
    2.1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2.1.1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
        2.1.2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2.1.3 佛家“天人合一”思想
    2.2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意蕴
        2.2.1 认同天生万物,强调尊重自然,不能妄为
        2.2.2 肯定众生平等,要求人爱万物,有所作为
        2.2.3 追求天人相和,崇尚荣辱共存,有所不为
    2.3 “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在新时代的发展
3 “天人合一”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契合性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内涵
        3.1.1 目标定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1.2 发展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1.3 价值导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1.4 治理思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3.1.5 制度保障: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3.1.6 国际视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3.2 “天人合一”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3.2.1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人本位的生态思维逻辑
        3.2.2 “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自然演替和人类发展相统一的生态实践观
    3.3 “天人合一”思想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价值本源
        3.3.1 强调尊重“天”的规律
        3.3.2 要求重视“人”的发展
        3.3.3 倡导“天”与“人”是合一的生命共同体
4 “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
    4.1 注重理念引导,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
        4.1.1 弘扬“天人合一”传统生态理念,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4.1.2 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4.2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4.2.1 秉承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发展原则
        4.2.2 坚持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
    4.3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
        4.3.1 健全生态损坏责任追究制度
        4.3.2 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4)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1 选题目的
        1.3.2 选题意义
    1.4 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路线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新中国农业立法概况及现状
    2.1 农业立法的概况与相关理论
        2.1.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概念分析
        2.1.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相关理论分析
    2.2 农业立法的作用与类型分析
        2.2.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作用
        2.2.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分类:“一中心四要素”
第三章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3.1 新中国农村治理立法概述
    3.2 一元→二元→多元:农村治理立法发展的历史脉络
        3.2.1 一元到多元: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法律轨迹
        3.2.2 多维治理结构下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效果评价
    3.3 农村多元治理立法的规制困境
        3.3.1 治理主体多元:开发性治理中社区自治与政府管理的博弈
        3.3.2 治理关系多维:市场机制下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抵牾
        3.3.3 治理环境多样:法治语境下乡村治理文化与法律规则的冲突
    3.4 农村多元治理软性立法的介入趋势
        3.4.1 自治:乡村治理中硬法规则的介入与遵循
        3.4.2 法治:法律权威下软法治理的规则与理由
        3.4.3 德治: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法价值转变
第四章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4.1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概述
    4.2 新中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进脉络
        4.2.1 农村土地私有化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49-1957 年)
        4.2.2 农业不稳定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58-1978 年)
        4.2.3 农业平稳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1979-1999 年)
        4.2.4 农业加速发展时期土地立法的梳理(2000-2011 年)
        4.2.5 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时代土地立法的梳理(2012 年至今)
    4.3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规律与发展趋势
        4.3.1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演变规律
        4.3.2 我国农业土地立法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5.1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概述
    5.2 新中国农业金融立法的演进脉络
        5.2.1 计划时期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949 年-1978 年)
        5.2.2 渐变恢复的农业金融立法(1978 年-1992 年)
        5.2.3 整合与探索的农业金融立法时期(1993 年-2003 年)
        5.2.4 转型与创新农业金融立法时期(2003 年至今)
    5.3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与趋势
        5.3.1 农业金融立法演进规律
        5.3.2 农业金融立法发展趋势
第六章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6.1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概述
    6.2 新中国农业科技立法的演进脉络
        6.2.1 农业科技立法的起步阶段(1949-1984)
        6.2.2 农业科技立法的发展阶段(1985-1996)
        6.2.3 农业科技立法的完善阶段(1996-2005)
        6.2.4 农业科技立法的新发展阶段(2006 至今)
    6.3 农业科技安全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第七章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7.1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概述
    7.2 新中国农业生态立法的演进脉络
        7.2.1 农村生态法制建设初期(1973-1988)
        7.2.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时期(1989-2004)
        7.2.3 农业生态立法科学发展时期(2005-2014)
        7.2.4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5-至今)
    7.3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
        7.3.1 农业生态立法演进规律
        7.3.2 农业生态立法发展趋势
第八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立法的规律与问题
    8.1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阶段性特点分析
        8.1.1 改革开放前农业立法特点
        8.1.2 改革开放后农业立法特点
    8.2 新中国农业立法的发展规律分析
        8.2.1 长期坚持党在农村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8.2.2 逐渐重视农业政策对农业立法的导向作用
        8.2.3 逐渐重视农民实践在农业立法中的促进作用
    8.3 我国农业立法的制度囿限分析
        8.3.1 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虚化
        8.3.2 法律内容:权利义务错位
        8.3.3 法律效果:原则性强,规范性差
第九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发展趋势
    9.1 法治化:农业立法的宪法遵循范畴
        9.1.1 基层治理法治化
        9.1.2 农业基本法体系化
        9.1.3 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
    9.2 社区化:农业立法“利益和谐”的内生增长机制
        9.2.1 土地权益:利益代表机制的立法表达
        9.2.2 软法弥合:利益协调机制的社区化发展
    9.3 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立法的技术性匹配
    9.4 绿色化:农业立法生态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9.4.1 兼顾农村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
        9.4.2 优化对农业资源的公平发展运用
        9.4.3 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法的立法趋势
    9.5 国际化:农业立法制度的国际视野变迁
第十章 新时代中农业立法的制度安排
    10.1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选择
        10.1.1 基础价值:自由有序发展
        10.1.2 核心价值:实质公平正义
        10.1.3 终极价值:保障农民权益
        10.1.4 功用价值:城乡一体化发展
        10.1.5 发展价值:绿色生态保障
    10.2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基本原则架构
        10.2.1 实质公平与效率共进原则
        10.2.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10.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10.2.4 依法用权与权责统一原则
        10.2.5 最小限制、最大促进原则
    10.3 新时代农业立法的重点制度安排
        10.3.1 经济法律主体制度
        10.3.2 农村市场规制制度
        10.3.3 农业产业促进制度
        10.3.4 农村土地制度
        10.3.5 农村基层纠纷调处制度
        10.3.6 城乡资源要素联通制度
    10.4 新时代农业重点立法设计——《乡村振兴促进法》
        10.4.1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指导思想
        10.4.2 《乡村振兴促进法》与农业法等其他涉农法律的关系
        10.4.3 《乡村振兴促进法》应当规范的主要内容
        10.4.4 起草《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具体建议
        10.4.5 《乡村振兴促进法》法律草案建议稿
第十一章 结语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附录2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致谢

(5)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地域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2.5.1 外环境空间
        2.5.2 街巷空间
        2.5.3 建筑空间
        2.5.4 街道空间
        2.5.5 小型公园空间
        2.5.6 广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3.5 本章总结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5.1 陈留镇概况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5.8 本章总结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6)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成果
        0.2.2 国内研究成果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的理论界定
    1.1 生产力是历史发展根本动力
    1.2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
    1.3 历史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1.4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
    1.5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共产主义
2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
    2.1 对马克思发展动力原理的继承
    2.2 对马克思矛盾运动规律的继承
    2.3 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
    2.4 对马克思群众观的继承
3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新
    3.1 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基本内涵
        3.1.1 创新发展
        3.1.2 协调发展
        3.1.3 绿色发展
        3.1.4 开放发展
        3.1.5 共享发展
    3.2 习近平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新
        3.2.1 以创新为动力的新发展观
        3.2.2 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发展观
        3.2.3 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发展观
        3.2.4 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开放发展观
        3.2.5 以人民共享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4 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当代意义
    4.1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的创新发展
    4.2 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4.3 对世界实现和平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7)泰国游客赴中国大陆旅游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径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
    2.2.1 旅游动机理论
    2.2.2 形象相关思路和理论
    2.2.3 旅游方面的研究思路
    2.2.4 有关旅游行为的概念和理论
    2.2.5 有关旅游吸引力的概念 第三章 泰国赴中日出境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1.1 问卷设计
    3.1.2 信息收集
    3.1.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 赴中国大陆旅游的泰国游客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3.3 赴中国大陆旅游的泰国游客受访者的旅游行为特征
3.4 赴日本旅游的泰国游客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3.5 赴日本旅游的泰国游客受访者的旅游行为特征
3.6 泰国游客赴中日两国旅游行为特征对比分析
    3.6.1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性别差异比较
    3.6.2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年龄差异比较
    3.6.3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
    3.6.4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职业差异比较
    3.6.5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月平均收入差异比较
    3.6.6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寻找资讯差异比较
    3.6.7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出行特点差异比较
    3.6.8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的停留时间差异比较
    3.6.9 赴中日两国旅游的泰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差异比较
    3.6.10 总结对比分析 第四章 泰国游客赴中日旅游对比分析
4.1 泰国旅游者发展概况
4.2 中国大陆旅游业发展概况
    4.2.1 中国大陆旅游市场
4.3 日本旅游业发展概况
    4.3.1 日本旅游市场的特征
    4.3.2 日本旅游市场对泰国游客的政策和吸引
4.4 基于赴中国大陆旅游的泰国游客偏好分析
    4.4.1 泰国游客对中国大陆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感知分析
    4.4.2 泰国游客对中国大陆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感知分析
    4.4.3 泰国游客对中国大陆的交通方面的感知分析
    4.4.4 泰国游客对中国大陆的公共关系方面的感知分析
    4.4.5 泰国游客对中国大陆旅游服务方面的感知分析
4.5 基于赴日本旅游的泰国游客偏好分析
    4.5.1 泰国游客对日本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感知分析
    4.5.2 泰国游客对日本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感知分析
    4.5.3 泰国游客对日本的交通方面的感知分析
    4.5.4 泰国游客对日本的公共关系方面的感知分析
    4.5.5 泰国游客对日本旅游的服务方面的感知分析
4.6 泰国游客对中日旅游的偏好对比分析
    4.6.1 旅游目的地偏好方面
    4.6.2 基础设施偏好方面
    4.6.3 交通偏好方面
    4.6.4 公共关系偏好方面
    4.6.5 服务偏好方面
4.7 泰国游客赴中日旅游各方面对比分析总结 第五章 面向泰国市场的中国大陆旅游业发展对策
5.1 泰国旅游市场对中国大陆旅游业的偏好细分
    5.1.1 以旅游目的划分
    5.1.2 以旅游需求划分
    5.1.3 以游客年纪划分
    5.1.4 以市场结构分级
5.2 日本对接泰国旅游市场的优势
    5.2.1 日泰两国双方交往密切
    5.2.2 日本国民素质高
    5.2.3 日本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5.2.4 日本旅游产品深入人心
    5.2.5 日本打造地高品质旅游体验
    5.2.6 日本旅游营销覆盖面广
5.3 中国旅游业对接泰国旅游市场的对策
    5.3.1 基础设施方面提升
    5.3.2 公共关系方面提升
    5.3.3 服务方面提升建议
    5.3.4 其他方面提升建议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黑龙江省农村住宅建筑特色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3 课题研究的框架
第2章 黑龙江农村住宅基础研究
    2.1 黑龙江地区概述
        2.1.1 黑龙江省行政区划
        2.1.2 土地概况
        2.1.3 人口分布
        2.1.4 经济发展
    2.2 黑龙江农村住宅现状调查
        2.2.1 住宅样本统计量分布
        2.2.2 抽样调查
        2.2.3 数据分析
    2.3 黑龙江农村住宅现状分析
        2.3.1 建筑类型
        2.3.2 建筑结构
        2.3.3 存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农村住宅建筑特色解析
    3.1 黑龙江农村住宅建筑的独特性
        3.1.1 农村住宅建筑特点
        3.1.2 农村与城市的差异
        3.1.3 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的差异
    3.2 黑龙江农村住宅功能需求的特点
        3.2.1 农村住宅的生活需求
        3.2.2 农村住宅的生产需求
    3.3 黑龙江农村住宅影响因素分析
        3.3.1 自然因素
        3.3.2 经济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农村住宅特色设计手法
    4.1 住宅户型的配置
        4.1.1 传统住宅
        4.1.2 新型农村住区
    4.2 建筑色彩的构成
        4.2.1 色彩的属性与作用
        4.2.2 建筑色彩的地域性
        4.2.3 建筑色彩搭配
    4.3 建造技术的手段
        4.3.1 建筑构造
        4.3.2 施工技术
        4.3.3 生态建造技术
    4.4 建筑材料的选取
        4.4.1 住宅墙体材料
        4.4.2 住宅屋面材料
        4.4.3 住宅保温材料
    4.5 建筑形式的运用
        4.5.1 建筑主体
        4.5.2 建筑细部装饰
        4.5.3 建筑特色塑造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农村住宅特色设计实践
    5.1 传统住宅型设计实践
        5.1.1 白银纳村概述
        5.1.2 总平面布局特点
        5.1.3 平面特色
        5.1.4 造型及装饰特点
    5.2 新型住区型设计实践
        5.2.1 建设背景
        5.2.2 引领新型居住模式
        5.2.3 整体特点分析
    5.3 改造住宅型设计实践
        5.3.1 加格达奇建筑风格
        5.3.2 加北乡住宅现状
        5.3.3 加北乡单体改造
        5.3.4 加北乡院落改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论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结构安排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概述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界定
        一、学界对传统知识的界定
        二、相关国际机构对传统知识的界定
        三、本文的界定
        四、传统知识的特征
    第二节 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含义
        一、与传统知识相关的“保护”的含义
        二、国际法律文书对与传统知识相关的“保护”的规定
        三、WIPO对与传统知识相关的“保护”的理解
        四、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含义
    第三节 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二、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可行性
第二章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生态环境价值与国际环境法律保护历程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体系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CBD关于传统知识的主要规定及评析
        二、《名古屋议定书》对传统知识保护的规定
        三、CBD体系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模式
        四、CBD体系下传统知识保护模式评析
        五、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ITPGRFA关于传统知识的规定
        二、ITPGRFA框架下传统知识的农民权利保护模式
        三、ITPGRFA框架下传统知识的农民权利保护模式评析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ITPGRFA与 CBD体系的关系
        一、ITPGRFA与 CBD体系的联系
        二、ITPGRFA与 CBD体系的区别
第三章 知识产权视角下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经济价值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历程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TRIPS协议没有保护传统知识的规定
        二、WTO《多哈部长宣言》的规定
        三、TRIPS框架下围绕传统知识保护的谈判焦点
        四、对WTO关于传统知识保护的评析
    第三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WIPO框架下传统知识保护的发展历程
        二、WIPO框架下传统知识的保护成果及谈判进展
        三、WIPO《保护传统知识:条款草案》的规定与谈判焦点
        四、对WIPO关于传统知识保护的评析
    第四节 完善知识产权视角下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尽快缔结《传统知识保护公约》
        二、完善传统知识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以TRIPS为例
        三、完善传统知识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建议——以地理标志保护为例
第四章 人权视角下的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
    第一节 传统知识的人权价值与国际人权法律保护历程
    第二节 《联合国土着人民权利宣言》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宣言》对传统知识的规定
        二、对《宣言》关于传统知识规定的评析
    第三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非遗公约》对传统知识的规定
        二、对《非遗公约》关于传统知识规定的评析
    第四节 其他国际人权法律文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一、《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二、《土着和部落人民公约》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第五章 中国传统知识的保护
    第一节 中国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
        一、理论现状
        二、立法现状
    第二节 中国传统知识保护的问题
        一、传统知识保护方式的选取存在分歧
        二、缺少纲领性的传统知识法律
        三、现行法律对传统知识保护存在不足
    第三节 中国传统知识保护的完善
        一、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保护传统知识
        二、尽快制定《传统知识法》
        三、完善现行法律
    第四节 中国应对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的对策
        一、中国应当重视传统知识保护
        二、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国家战略
        三、积极参与和推动传统知识国际法律保护谈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实施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过程及现状分析
2 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
    2.1 能源文化的内涵
    2.2 节能减排战略推进中的文化阻滞因素分析
        2.2.1 计划经济的烙印影响能源的商品属性认知
        2.2.2 能源国情教育的缺失影响公众对能源现状的认知
        2.2.3 居民低碳消费意识淡薄导致过度能源消费
        2.2.4 地域文化的异化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
        2.2.5 政府和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不足
3 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因素的消解
    3.1 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
    3.2 开展能源国情宣传教育,强化公众节能意识
    3.3 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增强公众的能源契约意识
    3.4 改变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依赖,推进地域文化的转型
    3.5 进行顶层设计,提高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4 结语

四、“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粤苏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比较研究[D]. 余静静. 暨南大学, 2020(04)
  • [2]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研究 ——以唐山市矿产资源为例[D]. 边晶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天人合一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杨九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1949-2019)农业立法演进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D]. 李曦.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6]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研究[D]. 范洋. 辽宁大学, 2019(01)
  • [7]泰国游客赴中国大陆旅游感知研究[D]. 周丽文. 广西大学, 2018(01)
  • [8]黑龙江省农村住宅建筑特色设计研究[D]. 汲彤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9]论传统知识的国际法律保护[D]. 陈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文化阻滞研究[J]. 钟世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标签:;  ;  ;  ;  ;  

“地大物博”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