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广福费廷业务带动出口结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龙庭有[1](2020)在《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福费廷业务作为一种出口商融资方式以其无需银行授信,且银行无追索权的买入债权等优势被广大出口商接受。福费廷业务作为一种低风险、低经济资本占用的贸易融资产品在商业银行加大对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考核背景下也受到了各大银行业的青睐。九十年代,我国首次引进了福费廷业务,然而直到现在,国内的福费廷业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欠缺、人才匮乏、风险把控能力低、市场接受度不高,国内大多数银行仅开展了较为基础的福费廷业务,无法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P银行四川省分行成立于2008年,作为一家设立成立不久的商业银行正处在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逐渐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收入增长考核压力,如何利用好福费廷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改变传统存贷利差收入结构、做大市场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福费廷业务原理为切入点,着重分析福费廷业务相较与其他出口融资方式的优势,并结合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现状针对性的对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的发展方案进行设计。本文首先研究福费廷业务原理及核心优势,以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和无追索权两大特点为切入点与保理、出口押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等卖方融资产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福费廷业务适用客户群体以及福费廷业务优势所在。其次,本文以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架构出发,分别就自营福费廷、代理福费廷、福费廷二级市场的业务原理以及业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收益及价格进行分析。第三,本文从国际业务基础结算、福费廷产品运用、分支机构发展现状、代理行情况、考核导向和人员及效率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现状及问题,在充分对同业开展福费廷业务运作模式和创新产品进行深入调研的前提下对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提出方案
常敬[2](2018)在《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需求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对外贸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迅猛提升。据海关统计,机电产品出口额在1985年是16.8亿美元,而到了2016年达到了12090.6亿美元,可以说是从从我国出口的“冰山一角”跨越到“半壁江山”,持续、有效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为我国出口贸易、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成绩。我国机电行业相对来说属于资本密集型,从生产、出口到交付、安装、调试的交易过程,说明了机电产品出口资金需求大。由于机电产品出口产业带动效应强、技术外溢明显等正外部性特征,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外,作为金融支持主体之一的商业性金融投入能力有限,而政策性金融可以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因此,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需要政策性金融为其提供支持,促进本国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机电行业单位产值资本量与其他制造业单位产值资本量对比,认为我国机电行业属于相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此外,机电产品具有多层次的加工、高附加值的生产的特点;出口结构逐渐向相对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方式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都是需要国内完成;出口漫长的交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额外费用等。因此,从生产的特点、出口结构、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交易过程分析认为机电产品出口需要资金支持。由于机电产品的产业带动效应强、技术外溢明显等正外部性,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金融支持中,商业性金融能力有限,而政策性金融介入对机电产品出口有资金支持作用,说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进出口政策性金融的典型代表,本文对其提供的出口卖方信贷业务、出口买方信贷业务、保函业务、贸易融资业务等支持方式和资金供给现状分析,发现存在供给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信贷供给少、业务发展不完善、业务创新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通过本论文对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需求分析,能够使政策性金融自身得到改善,促进机电产品出口,进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王捷[3](2013)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研究 ——制度约束与解决途径》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贸易主体和贸易方式的转变,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不仅金融机构需要在业务种类和流程方面做出相应变革,政府对资本项目管制和对相关行业的准入限制也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以我国企业对贸易融资业务需求的变化分析为基础,研究制约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因素及其影响机制,探讨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所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阐释了国际贸易领域中,金融中介产生和发展的内生性。金融中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本文从贸易融资的资金融通和风险控制两大基本功能出发,将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分为四类:以资金融通为主的贸易融资业务、以提供风险控制服务为主的单项业务、贸易融资业务的组合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形式。不同的贸易融资业务在功能上有所侧重。我国的贸易融资业务最初以资金融通为主,随着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融资业务形式也随之拓展和深化。为进一步分析阻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关键制度性因素,本文分别对福费廷、国际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创新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业务发展现状、中外发展差异、阻碍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深层次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经过分析本文认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票据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监管过度和市场准入限制造成了票据市场发展滞后阻碍了福费廷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和缺乏相关立法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市场垄断和缺乏法律保障造成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滞后并进而导致了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不足。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规模对贸易融资需求的影响和行业差异对贸易融资需求的影响。前者主要探讨了中小企业加工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可能方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进料加工出口商不得不更多地接受D/P、D/A甚至后T/T的支付方式。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将现有的其它融资业务与供应链融资相融合,提升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融资能力。如可以将国际保理和出口信用保险融入其中,保理或者出口信用保险相当于买方付费增强了国外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代替了买方付费的信用证的形式,“自我”创造了利用供应链融资的条件。后者主要分析了阻碍船舶贸易融资创新与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存在严重的错配,而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与发展不足主要是由于受到了一些制度性因素的阻碍,包括:(1)竞争不足导致了银行的业务创新动力不足,(2)票据市场不完善制约了福费廷、保理等新型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3)资本市场不完善制约了与船舶、大型机器设备等产品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与发展,需要扩大民营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开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市场准入,逐渐取消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管制和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
王华[4](2008)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展了福费廷业务。该业务在国际上已经算是一种运用广泛,业务水平很成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但在我国福费廷依然比较陌生。文章首先从福费廷业务的起源特点、流程等方面介绍了福费廷业务。它的无追索权性,全额融资性和比较高的安全度都成为各个经济体追崇的业务项目。并从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进口商、出口商和国有商业银行自身证实了开展该业务的必要性。主体部分对福费廷的风险和风险防范做了详细的论述。出口商在将应收账款无追索权的卖断给包买商的同时,也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转嫁给了包买商,风险实现了转移,但是并没有消除。这样一来,我国的银行体系是否做好了准备应对分散这些风险,二级市场的转手功能能够及时的使得票据成功变现流通,国家票据制度是否完善等问题成了本文论述的核心。而且,入世也使得很多外资银行进驻我国,和实力雄厚业务娴熟的国际大银行相比我们还差很多,尤其是在风险定价的定量上还相差甚远。本文的论述目的是通过研究风险找出适合我国应对福费廷风险的业务发展途径。对于采取每个步骤的理由都通过案例或数据给予了支持。目前,很多中资银行的业务开展还很依赖于间接买断的方式,并没有自己独立全程操作的福费廷业务,而是作为出口商和福费廷业务包买商之间的中间环节,通过收取一些手续费用来从中盈利。这样的运营方式对我国业务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希望能够通过该文章给银行的业务开展方向一些启示。
张文娟,曲文霞[5](2007)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福费廷业务具有独特的风险防范和融资功能,可以解决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问题,使银行稳定客户、增加收益。在我国,福费廷业务还属于新兴业务种类,发展不够完善。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和竞争压力,福费廷业务必然有广阔的前景,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正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利用本土化优势扩展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
王丽娅,罗逸之[6](2006)在《保付代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的比较及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国际保理和福费廷是上世纪兴起的两种出口融资的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是用于国际贸易的应收账款收买业务,福费廷是出口商无追索权地出售收款权提前取得现款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这两种业务的异同,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开展这两种业务应关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在中国大力发展这两种业务以促进外贸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丁玲,李树春[7](2006)在《福费廷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认为福费廷业务作为一种灵活简便、有效的融资方式,展现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中国出口企业和金融业的关注。福费廷业务对优化我国出口结构,改善企业资金流动状况和加速我国银行国际化的进程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贸易融资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福费廷业务在中国的广阔发展前景,引发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抢占中国福费廷业务“制高点”的争夺战。
艾万泽[8](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商业银行客户群日益多样化的发展和不断涌现的国际贸易新形式,传统的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等业务品种,已远不能满足我国企业日趋丰富的融资需求,本文通过对福费廷业务的特点、风险状况、市场前景的分析,力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新路子、新思维,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解决出口融资方面提出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及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大发展。二、本文的研究对象福费廷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该业务要在我国能够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对其风险的判断和防范机制的建立,并且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一个适应福费廷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概念,展开了对福费廷业务办理流程、价格制定、风险分析、防范机制以及业务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论述。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由于福费廷业务是一项理论与时间结合非常紧密的业务工作,因此本文力求兼顾理论性与操作性,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充分考虑我国的实施情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对福费廷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开展问题进行研究。四、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围绕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福费廷业务、如何防范福费廷业务分析以及如何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福费廷市场为主题进行相关的研究。除了引言外,全文供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福费廷业务的概念入手,通过讲述福费廷业务的定义、发展背景、业务特点、业务流程、运作模式以及当事人的利弊分析,向读者引入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福费廷业务本身“是什么”的大致
谢英[9](2005)在《福费廷法律与实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融资服务工具,福费廷具有独特的风险防范功能,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将风险降至最低。福费廷最大的特点是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贴现。近几十年来福费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迅猛的发展。在西方此项业务已发展成熟,但在我国福费廷业务尚属空白。因此,对其进行基础性的研究是绝对必要且迫切的。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力图通过理论的解析为福费廷的法律与实务提供参考。 全文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福费廷的法律特征;第二章则主要研究福费廷的法律渊源;第三、四两章着重对福费廷业务中各有关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两章探讨了福费廷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并结合我国福费廷业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福费廷法律机制的构想。 福费廷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融资工具,开展福费廷业务能够加速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
许婕[10](2004)在《银行福费廷业务本土化推广的分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进出口结构的优化 ,福费廷业务在我国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展 ,但受内外部环境的制约 ,我国银行业所提供的福费廷业务与国外同行相比不仅种类少而且金额小。由于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涌入我国 ,给我国银行业造成极大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下 ,我国银行业只有加大对福费廷业务的研究 ,重点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福费廷业务种类 ,才能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二、推广福费廷业务带动出口结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广福费廷业务带动出口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福费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福费廷业务的由来及发展 |
2.1.1 福费廷业务的释义 |
2.1.2 福费廷业务的发展 |
2.1.3 福费廷业务的种类 |
2.2 相关理论 |
2.2.1 无追索权 |
2.2.2 经济资本回报率 |
2.3 福费廷业务与其他融资的对比 |
2.3.1 与保理业务的对比 |
2.3.2 与出口押汇的对比 |
2.3.3 与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分析 |
3.1 福费廷业务发展的必要性 |
3.1.1 央行MPA监管要求 |
3.1.2 P银行RAROC考核导向 |
3.2 福费廷业务发展的可行性 |
3.2.1 福费廷RAROC较高 |
3.2.2 资金规模充足 |
3.3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架构 |
3.3.1 自营福费廷 |
3.3.2 代理福费廷 |
3.3.3 福费廷二级市场 |
3.4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风险分析 |
3.4.1 自营福费廷 |
3.4.2 代理福费廷 |
3.4.3 福费廷二级市场 |
3.5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收益分析 |
3.5.1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价格 |
3.5.2 福费廷业务收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现状及问题 |
4.1 区域状况 |
4.2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现存问题 |
4.2.1 国际结算基础薄弱 |
4.2.2 福费廷业务产品单一 |
4.2.3 分支机构国际业务发展不均衡 |
4.2.4 缺少境外分支机构,境外授信代理行少 |
4.2.5 考核导向粗放 |
4.2.6 人员专业度较低,业务效率低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方案 |
5.1 强化国际结算基础 |
5.1.1 普惠化 |
5.1.2 差异化 |
5.1.3 整体化 |
5.1.4 面临的挑战 |
5.2 产品创新与借鉴 |
5.2.1 推进服务贸易项下福费廷业务 |
5.2.2 引进同业成熟产品 |
5.2.3 面临的挑战 |
5.3 二级分行差异化发展 |
5.3.1 重点分行加大产品覆盖面 |
5.3.2 其他分行突出重点产品 |
5.3.3 面临的挑战 |
5.4 拓展授信代理行 |
5.4.1 增加对外授信 |
5.4.2 打造海外融资平台 |
5.4.3 面临的挑战 |
5.5 内部机制调整 |
5.5.1 考核机制调整 |
5.5.2 价格机制调整 |
5.5.3 面临的挑战 |
5.6 打造专业团队,提升业务效率 |
5.6.1 打造专业化团队 |
5.6.2 提升业务效率 |
5.6.3 面临的挑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资金需求 |
第一节 机电产品生产特点与资金需求 |
第二节 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与资金需求 |
第三节 机电产品出口的一般贸易方式与资金需求 |
第四节 机电产品出口交易过程与资金需求 |
第三章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对政策性金融需求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外部性 |
一、产业带动效应强 |
二、技术外溢明显 |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支持机电产品出口的作用 |
一、政策性金融是机电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金融支持环节 |
二、政策性金融介入对机电产品出口的资金支持作用 |
第四章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供给现状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式 |
一、出口信贷支持方式 |
二、贸易金融支持方式 |
第二节 政策性金融对机电产品资金供给现状 |
一、出口信贷供给现状 |
二、贸易金融供给现状 |
第三节 政策性金融供给存在主要问题 |
一、出口信贷供给少 |
二、业务发展不完善 |
三、业务创新不足 |
第四节 政策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研究 ——制度约束与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国际贸易融资 |
1.2.2 贸易融资机构 |
1.2.3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
1.3 研究背景 |
1.3.1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体系的构成与业务种类 |
1.3.2 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规模估算 |
1.3.3 对外贸易发展对贸易融资业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
1.3.4 我国金融体制对贸易融资业务创新尚存在一定的制约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贸易融资制度约束的理论分析 |
2.1 金融中介在贸易中的作用 |
2.1.1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解释 |
2.1.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
2.2 制度因素对金融中介发展的影响 |
2.2.1 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 |
2.2.2 制度的界定 |
2.2.3 法律制度与产权保护的影响 |
2.2.4 信贷市场管制的影响 |
2.2.5 国际流动管制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
3.1 贸易发展与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 |
3.2 贸易融资业务的供需矛盾分析 |
3.2.1 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基本类型 |
3.2.2 福费廷业务的供需分析 |
3.2.3 国际保理业务的供需分析 |
3.2.4 结构性贸易融资的供需分析 |
3.2.5 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供需分析 |
3.3 贸易融资业务供给不足的内在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费廷业务创新与发展制度约束 |
4.1 福费廷的运营机制 |
4.2 我国票据市场欠发达对福费廷业务发展的制约 |
4.2.1 福费廷业务发展对票据市场的依赖性 |
4.2.2 我国票据市场不完善的具体表现 |
4.3 我国票据市场欠发达的原因分析 |
4.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际保理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制度约束 |
5.1 国际保理的运营机制 |
5.2 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现状 |
5.2.1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过程 |
5.2.2 业务规模与覆盖范围 |
5.3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
5.4 造成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落后的原因 |
5.4.1 对保理业的准入限制造成了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滞后 |
5.4.2 应收账款可转让性的法律依据不足导致业务发展受限 |
5.4.3 保理业务前期投入较大阻碍了银行的业务开展 |
5.4.4 国际保理业务的保险保障机制落后 |
5.5 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出口信用保险创新与发展的制度约束 |
6.1 出口信用保险运营机制 |
6.2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现状 |
6.3 国内外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特点 |
6.4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 |
6.5 进一步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供应链融资在加工贸易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
7.1 研究意义 |
7.2 供应链融资在加工贸易中的应用 |
7.2.1 加工贸易融资需求的特点 |
7.2.2 传统贸易融资方式的不足 |
7.2.3 加工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方向 |
7.2.4 供应链融资在加工贸易中的应用及其不足 |
7.3 加工贸易供应链融资业务创新应用及其制度约束 |
7.3.1 供应链融资的改进方案 |
7.3.2 创新方案面临的制度约束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船舶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制度约束 |
8.1 我国船舶贸易的发展特征分析 |
8.2 船舶贸易的融资需求构成及其特征 |
8.3 世界船舶产业基金模式及其特征 |
8.3.1 国际上典型的船舶产业基金模式 |
8.3.2 国外船舶产业基金的特点 |
8.4 我国船舶贸易融资创新面临的制度制约因素 |
8.5 我国船舶登记制度对船舶融资租赁发展的制约 |
8.5.1 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现状 |
8.5.2 对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
8.5.3 完善我国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建议 |
8.6 本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福费廷业务概述 |
第一节 福费廷业务的起源 |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的特点 |
第三节 福费廷业务的基本流程 |
第四节 中资银行福费廷业务实践 |
第三章 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从出口商利益出发 |
第二节 从进口商角度出发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压力和动力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福费廷业务风险种类 |
第一节 利率风险 |
第二节 汇率风险 |
第三节 票据风险 |
第四节 国家风险 |
第五节 信用风险 |
第五章 福费廷业务的风险措施 |
第一节 收益设计 |
第二节 利率风险防范 |
第三节 汇率风险防范良剂——金融衍生品 |
第四节 票据风险防范 |
第五节 国家风险防范 |
第六节 信用风险防范 |
第六章 结合我国特点的风险防范策略设计 |
第一节 初期缓冲:间接买断 |
第二节 辛迪加国际合作 |
第三节 直接买断:做买断票据限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保付代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的比较及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 |
二、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的比较 |
三、国际保理业务及福费廷业务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 |
四、国际保理和福费廷业务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
(8)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福费廷业务分析 |
第一节 福费廷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
一、福费廷的定义 |
二、福费廷业务的运作模式 |
三、福费廷业务发展历史 |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的办理流程 |
一、基本流程图 |
二、福费廷业务办理的几个阶段 |
第三节 福费廷业务中的当事人利弊分析 |
一、对于出口商的利弊分析 |
二、对于进口商的利弊分析 |
三、包买商的利弊分析 |
四、担保人的利弊分析 |
第四节 福费廷业务的特点分析 |
一、福费廷业务的特点 |
二、福费廷业务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分析 |
一、我国发展福费廷业务具备的基本条件 |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防范福费廷业务风险的建议 |
第一节 福费廷业务存在的风险分析 |
一、国家风险 |
二、信用风险 |
三、利率风险 |
四、汇率风险 |
五、票据风险 |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
一、对于国家风险的管理 |
二、信用风险的防范 |
三、利率风险防范措施 |
四、汇率风险防范措施 |
五、票据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存在的问题 |
一、配套的资金市场发展不够完善 |
二、缺乏统一的国内票据市场,银行贴入票据后再次转手比较困难 |
三、国内的金融法规尚不完善,票据法缺陷明显 |
四、国内银行内部经营机制落后,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 |
五、国内银行在国际市场信用较低 |
六、缺乏相关的法律人才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福费廷业务的宣传力度 |
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福费廷买断方式 |
三、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福费廷从业人员的实力 |
四、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制定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办法和业务流程 |
五、明确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的市场定位 |
六、确立福费廷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
七、将福费廷业务与其它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相结合 |
第三节 我国福费廷业务发展的环境建设 |
一、发展我国福费廷业务的法律环境建设 |
二、建立福费廷业务的二级流通市场 |
三、建立福费廷业务保险制度 |
四、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中关于福费廷业务的监管政策以及国内资金市场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9)福费廷法律与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章 福费廷的法律特征 |
第一节 福费廷的起源与发展 |
一、什么是福费廷 |
二、福费廷业务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福费廷的法律特征 |
一、福费廷的法律特征 |
二、福费廷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 |
第二章 福费廷的法律渊源和法律问题的核心 |
第一节 福费廷法律研究的状况 |
第二节 福费廷的法律渊源 |
一、国内法 |
二、国际惯例 |
三、国际公约 |
第三节 福费廷法律问题的核心 |
一、福费廷业务以债权转让为核心 |
二、福费廷相对于普通债权转让的特殊性 |
第三章 福费廷的运作机制和法律关系 |
第一节 福费廷的运作机制及作用 |
一、福费廷基本运作机制 |
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优越性 |
第二节 福费廷协议与基础合同的关系 |
一、福费廷协议的内容 |
二、福费廷协议与基础贸易合同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福费廷业务各参与方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四节 福费廷业务各参与方之间的权利义务 |
一、包买商的权利义务 |
二、出口商的权利义务 |
三、进口商的权利义务 |
四、担保行的权利义务 |
第四章 福费廷纠纷的司法管辖和担保 |
第一节 福费廷纠纷的司法管辖及法律适用 |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的担保 |
一、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 |
二、无追索权条款的法律效力及其例外 |
第五章 福费廷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 |
第一节 福费廷的业务风险 |
第二节 福费廷业务风险的法律防范 |
第六章 中国福费廷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中国开展福费廷业务的实践 |
第二节 中国福费廷制度的完善措施 |
结束语 |
附录1 中国进出口银行福费廷业务试行办法 |
附录2 中国进出口银行福费廷业务操作程序 |
附录3 中国进出口银行福费廷融资协议 |
附录4 中国工商银行福费廷业务协议书 |
附录5 五大全球福费廷银行(公司)的部分业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推广福费廷业务带动出口结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P银行四川省分行福费廷业务发展策略分析[D]. 龙庭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性金融需求研究[D]. 常敬. 云南大学, 2018(01)
- [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研究 ——制度约束与解决途径[D]. 王捷. 天津财经大学, 2013(07)
- [4]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 王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5]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业务的现状及对策[J]. 张文娟,曲文霞.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4)
- [6]保付代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的比较及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建议[J]. 王丽娅,罗逸之. 河北金融, 2006(07)
- [7]福费廷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丁玲,李树春. 企业经济, 2006(05)
- [8]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福费廷业务研究[D]. 艾万泽.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9]福费廷法律与实务研究[D]. 谢英. 苏州大学, 2005(05)
- [10]银行福费廷业务本土化推广的分类分析[J]. 许婕. 经济师,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