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聪[1](2021)在《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尽管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腹泻仍然是对儿童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5岁以下儿童。益生菌可以用来预防和改善腹泻发生的严重程度,对腹泻具有积极作用,但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益生菌干预对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治疗作用的meta分析。本研究通过检索收集益生菌干预和腹泻患儿的腹泻指标,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益生菌干预在腹泻患儿中的作用进行系统评估,为临床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Pub Med、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电子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电子数据库中,按照PICOS原则和纳入排除标准同时检索,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摘取,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R software version 3.6.2“meta”包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连续性结果变量用标准均值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评价,二分类结果用风险比(RR)和95%CI描述。当原始文献中没有直接提供连续变量的标准差时,采用Cochrane手册中提供的公式计算相应的标准差。用I2统计量评估统计学异质性,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用Egger检验识别可能的发表偏倚,并利用亚组分析探究潜在的异质性。结果:本研究检索到中文文献1583篇,其中万方数据库465篇,知网数据库13篇,维普数据库13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092篇;检索到英文文献14704篇,pubmed数据库7116篇,web of science数据库6018篇,Cochrane数据库1570篇。去除重复文献并对文献的题目和摘要进行阅读,并对其中293中文文献和170篇英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本研究最终纳入了符合标准的文献140篇,其中中文文献87篇,英文文献53篇,其中研究指标包括腹泻持续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第三天腹泻次数、干预后腹泻次数、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等7项。本研究根据GRADE系统的标准要求,经过评估认为所有的结局指标均应当考虑降低至少一个质量等级,因此所有结果的证据等级均为中等质量。以I2为检验指标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除第三天腹泻频率结局指标外,其余指标均具有高异质性的特征。分别有113篇、38篇和57篇文章研究腹泻持续时间和呕吐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益生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腹泻患儿的腹泻持续时间[SMD=-1.456(-1.640,-1.273)]、呕吐持续时间[SMD=-1.142(-1.436,-0.848)]和发热持续时间[SMD=-1.485(-1.771,-1.199)]。此外,研究第三天腹泻次数的文章和干预后腹泻次数的文章分别有23篇和29篇,综合分析的结果同样表明,益生菌干预对于改善腹泻患儿的第三天腹泻次数[SMD=-0.373(-0.617,-0.128)]和干预后腹泻次数[SMD=-1.014(-1.376,-0.653)]也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本研究同时分析了益生菌干预对第三天腹泻频率和干预后腹泻频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益生菌干预还可以降低腹泻患儿在第三天和干预后腹泻发生率,益生菌组第3天的腹泻发生率为34.67%(1378/4001),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58.22%(2224/3820)[RR=0.597(0.569,0.627)]。益生菌组干预后的腹泻发生率为29.38%(718/2444),而安慰剂或无效治疗对照组为46.33%(1067/2303)[RR=0.651(0.582,0.729)]。结论:1.益生菌干预可能可以有效缩短腹泻儿童的腹泻持续时间,且对不同类型的腹泻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益生菌干预还可能缓解腹泻儿童的其他常见症状,缩短腹泻患儿的呕吐持续时间和发热持续时间,还可以降低干预第三天和干预后的腹泻发生风险;3.与非轮状病毒腹泻相比,益生菌对于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4.联合使用多种益生菌可能会对腹泻儿童产生更好的治疗作用。
赵红丽[2](2020)在《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患儿心肌酶谱的生化指标,全面认识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为对照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病毒检测主要利用胶体金的方法进行检测。进一步利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rease,AST)以及 α-羟丁酸脱氢酶(Alpha-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的水平。比较轮状病毒阳性和阴性患儿心肌酶谱之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心肌酶谱的差异;比较不同脱水和酸中毒程度与患儿心肌酶谱的关系;对心肌酶升高的患儿进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物理器械检查,判断患儿心脏损伤的情况。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之间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疾病程度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治疗前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酶谱水平较未感染轮状病毒患儿高,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值均下降趋于正常,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无显着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脱水程度以及酸中毒程度的加重,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随着脱水程度升高,CK和LDH水平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ST、α-BHDH、CK-MB变化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随着酸中毒程度的升高,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升高,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心肌酶升高患儿随着脱水程度的升高,患儿的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结果异常增多。提示该类患儿出现心脏损伤的可能性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普遍高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2.随着脱水程度以及酸中毒程度的增加,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水平相应升高,表明心肌酶谱的变化与患儿腹泻的严重程度有关。3.观察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结合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诊断心肌炎,对于指导治疗以及利用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预测患儿的预后,判断轮状病毒的感染程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伟[3](2017)在《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文献研究检索历年有关“轮状病毒性肠炎”(RVE)的文献,系统研究并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中西医对病毒性肠炎的诊疗进展,尤其是中医药治疗的独特优势。2.临床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WJJZQS)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经典古方五加减正气散在治疗寒湿型RVE中的治疗优势。3.实验研究进行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细胞染毒模型后其抗病毒机制的研究;并进一步检测其对IL-6、IL-1 β、TNF-α、IFN-β因子以及对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调控作用,探讨五加减正气散抗轮状病毒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文献数据库,通过对RVE的相关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分别完成中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病名及沿革、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中医治疗等),以及西医对RVE的研究进展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特征、RV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2.临床研究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中医诊断为寒湿型RVE的患儿,年龄6个月-3岁,病情属轻、中型,共计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2治疗方法在常规饮食及生活调摄指导基础上,根据脱水情况对症应用ORS治疗外,治疗组应用《温病条辨》五加减正气散原方:藿香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2g、大腹皮10g、茯苓18g、谷芽6g治疗。以上药物全部采用中药饮片,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代煎,每剂浓缩制成100ml/袋的液体。6个月-1岁每日20ml,1-2岁每日25ml,2岁以上每日35ml。分早晚两次,连服3天。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颗粒,50mg/粒,按15mg/kg·d剂量应用,分3次口服,连续3天。2.3观察指标通过治疗前后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观察,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综合疗效、大便RV抗原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比较,结合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检查评估,完成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寒湿型RVE的临床疗效评价。3.实验研究3.1实验材料病毒株与细胞株:轮状病毒SA11株(RV SA11),恒河猴胚胎肾细胞(MA104)为RVSA11株敏感细胞。动物:SPF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160g-200g,雌雄各半。药物:五加减正气散原方(同上)、利巴韦林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等。3.2含药血清制备36只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及WJJZQS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给药量按成人日用量等效剂量换算后,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蕾香正气液、利巴韦林颗粒液、五加减正气散大、中、小剂量灌胃。每日分2次,连续3天。末次灌胃1h后取血。3.3 WJJZQS含药血清对RV 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法(CPE)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的最大无毒浓度(TC0)和RVSA11对MA104细胞的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TC0范围内,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对RVSA11的体外抗病毒作用。3.4 WJJZQS含药血清对TLR/TRIF/IRF3信号通路及下游因子的调控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L-1 β、TNF-α、IFN-β的含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LR3、TRIF、IRF3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中医多以“泄泻”论治RVE。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药疗法应用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西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虽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没有针对肠道病毒的特效药物,仅采取对症治疗。2.临床研究2.1病例基本情况治疗期间除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轻度皮疹)脱落1例,余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资料齐全。实际共收集病例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2.2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病情轻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3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各症状积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除倦怠乏力、恶寒/发热积分差异不显着外(P>0.05),治疗组余症状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2.4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差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5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两组显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两组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1例,服药1天后出现轻度皮疹,病例脱落。未予特殊处理2天后皮疹渐退。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正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研究3.1 RV SA11毒力测定RV SA11 对 MA104 细胞的 TCID50 10-3 34/ml:3.2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WJJZQS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对MA104细胞的TC0均为20%;3.3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50%浓度组抑毒率差异不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均优于空白血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WJJZQS中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除WJJZQS中剂量5%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优于中成药组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中成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各浓度组抑毒率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显着外(P<0.05),余各组抑毒率与同浓度西药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浓度多重比较结果,说明各组均能有效抑制RV合成,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或0.01)。3.4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除空白血清组在20%浓度抗病毒吸附率为4.04%外,其余各组含药血清的TC0范围内各浓度,对RV吸附的过程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3.5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各组含药血清的TC。范围内各浓度,对RV均无直接灭活作用(P>0.05)。3.6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IFN-β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6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6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与染毒组比较,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能明显下调IL-6的表达水平,差异特别显着(P<0.01);大剂量组亦可下调IL-6的高表达,且差异显着(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能使细胞IL-6的高表达降低,但与染毒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L-1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L-1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大、中剂量组下调IL-1β作用最强(P<0.01);其次为中成药、小剂量组(P<0.05);西药组对IL-1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TNF-α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NF-α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WJJZQS小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NF-α的高表达,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的调控作用则更强(依次为中成药组、西药组、WJJZQS中剂量、大剂量组),差异特别显着(P<0.01)。病毒感染细胞后,各组IFN-β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IFN-β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升高。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上调IFN-β表达作用最强(P<0.01);WJJZQS大剂量组亦可上调IFN-β的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对IFN-β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P>0.05)。3.7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可明显下调TLR3mRNA的过表达(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TLR3mRNA表达的作用(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mRNA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mRNA表达量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下调作用尤为显着(P<0.01)。WJJZQS大剂量组也可显着下调TRIFmRNA的过表达(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调控作用不明显(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mRNA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mRNA表达较染毒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1.5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组含药血清对IRF3mRNA的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3.8 WJJZQS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病毒感染细胞后,TLR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LR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大、中剂量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小剂量组、中成药组、西药组TLR3蛋白表达量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TRI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P<0.01)。含药血清干预后,各组TRIF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WJJZQS中剂量组、中成药组较染毒组显着降低(P<0.01),WJJZQS大剂量组TRIF蛋白表达量亦显着降低(P<0.05);WJJZQS小剂量组、西药组虽蛋白表达量减少,但差异不显着(P>0.05)。病毒感染细胞后,IRF3蛋白表达量虽较空白组升高,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含药血清干预后,虽各组IRF3蛋白表达量较染毒组不同程度降低,但经数据分析,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文献研究中医药在治疗RVE临床疗效确切,但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论证。2.临床研究WJJZQS可明显改善寒湿型RVE患儿腹泻、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脘腹闷胀、食欲不振症状积分,尤其是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倦怠乏力、恶寒/发热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证候疗效(显效率)、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大便RV抗原转阴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WJJZQS治疗寒湿型RVE,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并临床推广应用。3.实验研究(1)WJJZQS具有的抗病毒作用,不是通过抗病毒吸附和对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实现的,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2)WJJZQS通过下调IL-6、IL-1β、TNF-α等致炎因子的过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FN-β的表达,发挥辅助的抗病毒作用。(3)WJJZQS对特异性识别dsRNA病毒的TLR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3、TRIF表达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对IRF3的表达则无显着调控作用。
郎青菊,井夫士,冯慧超,金俊芳,杨宝焱,井夫杰[4](2016)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梳理分析近10年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医外治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常用的外治法主要有推拿、针刺、拔罐、刺血,穴位敷贴、灌肠及其他疗法,探讨和分析各种外治法的优势。
郎青菊[5](2016)在《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即推拿配合穴位刺血组(30例)、推拿组(30例)、穴位刺血组(30例)。综合组:推拿手法:推法,揉法,摩法;穴位:脾经、板门、大肠、小肠、脐、腹、龟尾。10min/次,1次/日,4次为1疗程;刺血取穴:四缝、中脘、天枢,手法:点刺。4日1次,1次/1疗程;推拿组:治疗、疗程同综合组推拿操作;刺血组:治疗、疗程同综合组穴位刺血操作。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症状体征积分等的比较。结果:(1)临床有效性观察:三组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综合组:73.33%、13.3%、10.00%、96.67%;推拿组:43.33%、26.67%、16.67%、86.67%;穴位刺血组:46.67%、26.67%、16.67%、90.00%。综合组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痊愈率、显效、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临床症状综合评分差值的比较:综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综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组和单纯刺血组。(3)安全性比较:三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覃丽霞[6](2013)在《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儿科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抗病毒及微生态制剂,观察组56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对提高疗效、缓解腹泻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
赵岩[7](2011)在《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古今文献有关小儿泄泻脐疗用药的相关内容进行统计整理,总结小儿泄泻的脐疗用药规律,进一步完善小儿泄泻脐疗选药的针对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中文科技数据库维普资讯为现代文献检索源,检索近20年有关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论文。以650本中医古籍为古代文献检索源。检索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相关文献,经统计、归纳和分析,总结出小儿泄泻脐疗用药的规律。结果:对小儿泄泻脐疗用药的相关文献整理后,结果发现:①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用药频次在前10位的药物为丁香、吴茱萸、肉桂、胡椒、苍术、五倍子、木香、白术、干姜、黄连。②常用的药对为丁香—肉桂、丁香—吴茱萸、吴茱萸—肉桂、丁香—胡椒、吴茱萸—胡椒、吴茱萸—苍术和吴茱萸—五倍子等。③最常用的中成药为云南白药,最常用的药物调制赋形剂为醋。结论:根据统计分析得出小儿泄泻的脐疗用药规律:①温里类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特别是丁香和吴茱萸,其次为收涩类药物。②在药性方面,温热类药物出现的频次最高。③在药味方面,辛、苦、甘类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尤其是辛味。④在药物归经方面,归脾经和胃经的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归肾经和肺经。
李洁,吴丽萍[8](2008)在《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小儿秋季腹泻又被称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感染轮状病毒(rotavirus,RV)所致。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至11月中旬3个月,以9月份为高潮[1]。呈散发或小流行。多发生在6个月 ̄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的少见。该
弓艳玲[9](2008)在《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加味理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酶谱异常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应用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儿纳入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采用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加味理苓汤口服,对照组给予金双歧,思密达,果糖二磷酸钠液口服,并在治疗三天后观察腹泻相关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在治疗六天后观察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腹泻结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较好,在止泻,退热,消除腹胀,四肢欠温及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该方对异常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加味理苓汤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方剂,同时其对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田欣[10](2003)在《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二、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腹泻 |
1.1.1 临床表现与分类 |
1.1.2 流行病学特征 |
1.1.3 腹泻的治疗 |
1.2 益生菌 |
1.2.1 益生菌与肠道功能 |
1.2.2 益生菌的其他功能 |
1.3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检索途径 |
2.2 检索策略 |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文献查阅与筛选 |
2.5 数据提取 |
2.6 文献质量评价 |
2.7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基本特征 |
3.3 文献质量评价 |
3.4 异质性检验 |
3.5 合并效应量与森林图 |
3.6 发表偏倚和剪补法(Trim-and-fill) |
3.7 亚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益生菌对机体的调控机制 |
4.2 益生菌干预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作用 |
4.3 多种益生菌菌株联合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4 益生菌补充剂的使用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5 益生菌干预时长对儿童腹泻的治疗作用 |
4.6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诊断依据 |
2.5 方法 |
2.6 一般治疗 |
2.7 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 |
3.3 两组患儿不同腹泻程度(不同程度脱水及酸中毒)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
3.4 心肌酶升高者同时行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等器械检查结果 |
4、讨论 |
4.1 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
4.2 腹泻严重程度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 |
4.3 轮状病毒感染的肠外表现 |
4.4 轮状病毒心肌损伤的预后 |
5、展望与不足 |
5.1 展望 |
5.2 不足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与疫苗应用研究进展 |
1、概述 |
2、轮状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
2.1 免疫球蛋白Y的应用进展 |
2.2 抗病毒治疗进展 |
2.3 益生菌 |
2.4 植物及中草药 |
3、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3.1 轮状病毒疫苗使用现状 |
3.2 轮状病毒疫苗对肠外疾病的影响 |
3.3 我国轮状病毒疫苗使用情况 |
3.4 目前轮状病毒疫苗应用中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学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及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2.1 感受外邪 |
1.2.2 饮食所伤 |
1.2.3 情志不畅 |
1.2.4 病后体虚 |
1.2.5 肾命火衰 |
1.3 治法方药 |
1.4 辨证分型 |
1.4.1 辨证要点 |
1.4.2 疾病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1.5.1 经典治疗 |
1.5.2 现代中医治疗 |
1.6 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
2. 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特征 |
2.2 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2.3 发病机制 |
2.4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5 常用治疗方法 |
2.5.1 液体疗法 |
2.5.2 抗病毒及免疫疗法 |
2.5.3 微生态制剂 |
2.5.4 肠黏膜保护剂 |
2.5.5 RV疫苗 |
2.5.6 补锌治疗 |
第二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量化标准 |
1.2.4 中医证候轻重判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3.1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
3.2 症状量化判定标准 |
3.3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5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
3.6 医学伦理控制 |
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基本情况 |
4.2 一般资料比较 |
4.2.1 两组性别分布比较 |
4.2.2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 |
4.2.3 两组病情轻重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4.3.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4.3.2 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4.3.3 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
4.3.4 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
4.3.5 大便RV抗原转阴率比较 |
4.3.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5. 讨论 |
5.1 五加减正气散出处及组方依据 |
5.1.1 原方出处及方义 |
5.1.2 药物分析 |
5.2 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小儿RVE的理论依据 |
5.2.1 基于“温病理论”辨治RVE的思路 |
5.2.2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与RVE发病的关系 |
5.3 利巴韦林在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应用 |
5.3.1 药物概述 |
5.3.2 利巴韦林在治疗中的应用 |
5.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五加减正气散抗体外轮状病毒的作用机制探讨 |
实验一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抗体外轮状病毒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病毒株与细胞株 |
1.2 动物 |
1.3 药物 |
1.4 试剂 |
1.5 主要仪器及实验室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清制备 |
2.1.1 分组 |
2.1.2 给药 |
2.1.3 取血 |
2.2 MA104细胞的复苏及传代 |
2.3 病毒活化 |
2.4 病毒毒力测定 |
2.5 含药血清体外抗病毒试验 |
2.5.1 含药血清的前处理 |
2.5.2 制备96孔板内单层细胞 |
2.5.3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试验 |
2.5.4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抑制作用的测定 |
2.5.5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2.5.6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2.6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RV SA11毒力测定 |
3.2 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 |
3.3 含药血清对病毒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
3.4 含药血清抗病毒吸附试验 |
3.5 含药血清直接灭活病毒试验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二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IL-6、IL-1β、TNF-α及IFN-β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原理 |
2.2 实验步骤 |
2.3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IL-6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IL-1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TNF-α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3.4 WJJZQS对染毒细胞IFN-β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三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2 反转录 |
2.2.1 去除基因组DNA反应 |
2.2.2 逆转录反应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3.1 实时荧光检测PCR引物 |
2.3.2 进行Realtime PCR反应 |
2.4 计算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Toll样受体(TLRs)家族 |
4.2 TLR3信号通路在RV感染中的作用 |
4.3 WJJZQS对TLR3、TRIF、IRF3 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
5. 小结 |
实验四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对染毒细胞TLR3、TRIF、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蛋白样品 |
2.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2.3 样品处理 |
2.4 蛋白检测 |
2.5 配置SDS-PAGE |
2.6 上样 |
2.7 电泳 |
2.8 转膜 |
2.9 免疫反应 |
2.10 化学发光 |
2.11 凝胶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WJJZQS对染毒细胞TLR3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WJJZQS对染毒细胞TRIF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WJJZQS对染毒细胞IRF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索引 |
附录2 临床调查表 |
附录3 症状积分评估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附件 |
(4)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推拿 |
2 刺血疗法 |
3 针刺疗法 |
4 灌肠疗法 |
5 拔罐疗法 |
6 贴敷 |
7 其他疗法 |
7.1 穴位注射 |
7.2 脐疗 |
7.3 足浴 |
7.4 刮痧 |
8 小结 |
(5)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基础数据分析 |
(二)病例分组 |
(三)治疗方法 |
(四)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三、结果与分析 |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
(二)治疗结果的比较 |
讨论 |
一、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病理 |
(一)中医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 |
二、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现状 |
(一)中医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现状 |
(二)现代医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现状 |
(三)推拿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现状 |
(四)刺血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现状 |
(五)其他外治法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现状 |
三、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
(一)推拿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
(二)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疗效分析 |
(三)推拿配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临床表现 |
1.4治疗方法 |
1.4.1对照组治疗方法 |
1.4.2观察组治疗方法 |
1.5观察指标 |
1.6疗效判定标准 |
1.7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2组治疗后主要指标比较 |
2.2 2组疗效比较 |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
3讨论 |
(7)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探讨 |
1 脐疗概述 |
2 古代医家对小儿泄泻的认识 |
3 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历史源流 |
4 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机制 |
4.1 经络腧穴的作用 |
4.2 药物的渗透及皮肤的吸收作用 |
4.3 药物和神阙穴的综合作用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源文献的选择 |
2.2 古代文献条文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现代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4 药物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5 文献的管理和概况 |
2.6 关于泄泻的病名以及与痢疾的区别 |
2.7 药物名称的统一 |
研究结果和分析 |
1 药物应用频次统计结果和分析 |
2 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 |
3 药物药性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4 药物药味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5 药物归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6 药物功效分类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7 中医名方的运用统计结果和分析 |
8 药物调制赋形剂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
讨论 |
1 小儿泄泻脐疗组方常用药物的特点 |
2 小儿泄泻脐疗常用药物和内服药物不同 |
3 小儿泄泻的脐疗选药和内服选药差别原因分析 |
3.1 本草书籍记载的药物功效多为口服功效 |
3.2 药物敷脐不等于皮肤给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治疗方法 |
1.1 微生态疗法 |
1.2 保护肠黏膜疗法 |
1.3 恢复肠黏膜损害疗法 |
1.4 抑制肠蠕动法 |
2 中医治疗方法 |
2.1 中药复方疗法 |
2.2 推拿疗法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1 西医与中药复方结合治疗 |
3.2 西医与中药敷脐结合疗法 |
4 结束语 |
(9)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观察 |
1 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
1.1 病例选择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病例撤除原则 |
1.5 中止试验的标准 |
1.6 一般资料 |
1.7 研究方法 |
1.7.1 观察方法 |
1.7.2 疗效观察 |
1.7.3 评估标准 |
1.7.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2.2 临床疗效分析 |
2.2.1 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2.2.2 治疗三天后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比较 |
2.2.3 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大便RV转阴情况比较 |
2.2.4 治疗前后两组心肌酶谱变化比较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小儿秋季腹泻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加味理苓汤立法组方依据 |
2.1 病因病机 |
2.2 脾(胃)病变及心 |
2.3 治法方药 |
2.3.1 温阳以治其本 |
2.3.2 祛湿以治其标 |
2.4 古文献记载及现代药理研究 |
结论 |
问题及展望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献综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益生菌干预治疗儿童腹泻有效性的meta分析[D]. 王长聪. 吉林大学, 2021(01)
- [2]心肌酶谱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D]. 赵红丽. 郑州大学, 2020(02)
- [3]五加减正气散治疗寒湿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体外抗病毒的实验研究[D]. 王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研究进展[J]. 郎青菊,井夫士,冯慧超,金俊芳,杨宝焱,井夫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5]推拿配合穴位刺血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研究[D]. 郎青菊.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
- [6]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J]. 覃丽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13(25)
- [7]脐疗治疗小儿泄泻的用药规律研究[D]. 赵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4)
- [8]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进展[J]. 李洁,吴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08(10)
- [9]加味理苓汤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观察及其对心肌酶谱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 弓艳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07)
- [10]叶酸佐治婴幼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 田欣.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