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锡建设十大污水处理厂(论文文献综述)
单威[1](2021)在《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塑料制品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较低的使用成本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使用过的塑料中约有60%被填埋或遗弃在环境中,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经历生物或非生物作用,形成的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被称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由于MPs应用来源广泛,在各种环境甚至食物链中都发现了它们的存在。目前,有关污水处理厂中MPs赋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地理位置、服务人口、进水水质和处理工艺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污水处理厂中MPs的分布特征。此外,生产生活中大量MPs进入活性污泥系统,而MPs对活性污泥的影响仍然是不清楚的。鉴于此,本文首先考察了无锡市三座典型污水处理厂(W1、W2和W3)中MPs的分布现状;然后以广泛检出但鲜有研究的聚酰胺(Polyamide/Nylon,PA)为目标微塑料,研究其对污泥微生物(大肠杆菌、脱氮副球菌)和活性污泥聚集体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两种采样方式采集了污水处理厂的水样,并对其中MPs的浓度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随机采样结果表明,W1、W2和W3进水中的MPs浓度分别为392.2、38.3和71.2个/L,其中W1进水中白色小粒径的PE颗粒占比超过90%,是其进水MPs的最显着特征,而W2和W3进水MPs浓度在现有研究中处于中等水平。纤维和颗粒是三座污水处理厂中MPs的主要形状,检出的主要聚合物类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PA、聚醚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相比于随机采样,从24 h采样结果发现W1进水MPs浓度存在剧烈的日内波动(29.1-4618个/L),反映了随机采样的局限性。工业废水来源而非比例是造成W1进水MPs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鉴于塑料微珠来源广泛,有必要加强对塑料生产企业的源头控制。虽然进水中的MPs浓度较高,但三座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均对其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浓度低于4.0个/L,出水生态风险较低。(2)探究了PA-MPs粒径和浓度变化对两种污泥菌生长的影响。最小粒径(20μm)的最高浓度(100 mg/L)PA-MPs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的时间最长,抑制率最高,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提升水平也最高(20.4%-29.2%)。脱氮副球菌生长初期受抑制程度高于大肠杆菌,胞内ROS提升水平也更高(82.5%-212.7%),但其脱氮性能不受高浓度PA-MPs影响。PA-MPs暴露诱导的ROS上升是其毒性来源的分子起始事件,溶出的多种塑料添加剂也可能是其部分毒性来源。(3)探究了PA-MPs粒径和浓度变化对活性污泥的毒性效应。最小粒径(20μm)的最高浓度(100 mg/L)PA-MPs对污泥活性的急性抑制程度最高。在SBR反应器中周期性连续投加PA-MPs后,在低浓度(4 mg/L)投加阶段,活性污泥的氮磷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性能及活性均未被显着抑制,甚至略有上升;在中浓度(40 mg/L)和高浓度(200 mg/L)投加阶段,相比于对照组,PA组出水NH4+-N、PO43--P和COD不断上升,比呼吸速率、比氨氧化速率和比释磷速率不断下降。此外,污泥分泌更多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抵抗MPs压力,污泥絮体变小。相比于对照组,PA组污泥胞内ROS不断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先略高于对照组后低于对照组,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表明中高浓度PA-MPs投加诱导的氧化应激是其毒性效应的来源之一。暴露于中高浓度PA-MPs,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均降低,群落结构和组成也受到明显影响。最优势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下降,氨氧化菌属和聚磷菌属的丰度下降,具有EPS分泌功能菌属的丰度增加。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岩[3](2020)在《鞍山市达道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颁布实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原有处理工艺不能使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都应进行升级改造。由于各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工艺不同,水质特点也不一样,因此,升级改造所选的工艺也不尽相同。选择适合的处理工艺是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关键。达道湾污水处理厂原有的出水水质达不到一级A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升级改造。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确定升级改造工艺方案,并进行工艺设计,为达道湾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以达道湾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在对现有实际处理工艺调研分析基础之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该厂提标升级改造工艺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现有工艺处理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确定的进水水质,通过方案必选,确定升级改造工艺方案;优化设计参数并进行工艺技术;对升级改造后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根据达道湾污水处理厂的实测水质指标分析结果,按保证率取90%确定该厂的进水水质,具体指标为COD=320mg/L,BOD5=150mg/L,SS=220mg/L,NH3-N=30mg/L,TN=40mg/L,TP=3.0mg/L。排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具体为:COD≤50mg/L,BOD5≤10mg/L,SS≤10mg/L,NH3-N≤5(8)mg/L,TN≤15mg/L,TP≤0.5mg/L。根据进水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并结合现有处理工艺,通过比选确定该厂的升级改造总体方案为:预处理—A2/O工艺—深度处理。生物处理核心工艺在原有A/O工艺的基础上改造为A2/O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滤布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运行结果表明,提标升级改造后的达道湾污水处理厂,不仅提高了处理工艺脱氮除磷的能力,而且其他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也得到全面提升,出水能够达到污水排放的一级A标准。鞍山市达道湾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达到了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减轻了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对周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英[4](2020)在《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安溪县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并落实了安溪县河长制。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河长制制度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溪县河长制实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安溪县所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河长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河长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权责不对等、缺乏企业参与治理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流域污染源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与公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手段单一等等。在对比分析了福建省大田县和江苏省无锡市的河长制治理经验后,还进一步发现安溪县河长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落实领导主体责任方面,要确立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要完善确实可行的考核监管机制;在资金物资支持方面,要建立稳步财政制度、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提升一线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在综合治理方面,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在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方面,要拓宽宣传力度与广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反馈、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在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方面,要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奖惩机制。总而言之,河长制的施行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安溪县要上足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设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将河长制向纵深推进。
徐斌[5](2019)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一切财富的聚集地,同时又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类矛盾影响的主要源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演进,赋予了新型城镇化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内涵。在应对时代变化的挑战中,城市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首要着力点和实施平台,不再是单纯孤立建设的城市空间,而是“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综合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体系正是从绿色生态适应观的角度出发,主张多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涉及城市规划的编研、实施、管控、评估和调控全过程;同时,需要形成具有可达性的规划建设指引和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深层次的要求。本研究课题按照“理论研究——系统构建——方法探索——技术整合——实践验证——总结展望”的思路,以城市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系统性、复杂性、适应性发展等理论,从“方法引领”“技术引导”“机制运作”“实施管理”“绩效控制”“评估调控”和“政策保障”等多维度,构建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整体分析框架,探索与研究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领域具体的实施路径与适应性技术,系统地对绿色生态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同耦合机制进行深入的解析。此外,以苏南地区28个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示范区为例,探讨适合苏南地区城市的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绩效管理系统,并提炼苏南地区重点的绩效控制要素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提供指导。城市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层次,包括经济与产业、自然生态系统、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高效应用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相关基础理论,阐述绿色生态适观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绿色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其在规划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影响。(2)构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模型(I-NATURE)和适应性技术框架。(3)探索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的实施路径。(4)结合对苏南地区28个示范区的解析,构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技术体系、绩效控制体系、重点要素的绩效控制指引以及绩效评估体系。(5)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产城融合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典型案例——住建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剖析和评价。论文崭新的研究视角、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动态的分析模型,引导了论文的整体创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视角创新:剖析了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与传统规划建设体系相比的独特性,以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构关系,开辟了城市规划建设在绿色生态适应性领域新的研究视角。(2)方法创新:采用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联动机制,完善苏南地区绿色生态性规划建设技术、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方法。(3)成果创新:构建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多系统(I-NATURE)、多层次(规划建设、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优化调控)考量的实施方法与指南。(4)实践创新:针对苏南区域和典型案例,践行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现有规划建设体系的有效衔接。综上所述,论文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层面、技术手段、操作层面、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以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研究成果,并结合苏南地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与剖析,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并为我国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朱虹[6](2019)在《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污水量持续增加,水环境恶化事件屡有发生。为改进我国的水体环境,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势在必行。本研究以H市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对污水厂原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发现H市污水厂原有处理规模为2×104m3/d,原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栅+旋流沉砂+水解酸化+TU氧化沟+二沉池+加氯消毒,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现需将污水厂的处理流量增加5×104m3/d,并将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该污水厂改造工程将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在原工艺的基础进行改造。改造工程规模及预处理构筑物不变,将原“TU氧化沟工艺”改为“多段多级AO”运行方式,并在二沉池后增设“絮凝沉淀+过滤+消毒”深度处理间。二是污水处理流量5×104m3/d的扩建工程。扩建工程采用“粗细格栅+旋流沉砂+水解酸化+多段多级AO+MBR膜池(PAC化学除磷)+臭氧接触+加氯消毒”的工艺流程。通过对改造工程和扩建工程的运行发现,改造工艺中的进水COD为105.21-1892.3mg/L,BOD5为44.86-750.6mg/L,氨氮为14.23-127.5mg/L,TN为29-108mg/L,TP为1.47-29.6mg/L,SS为75-1805mg/L时,在缺氧段投加3.15吨/m3乙酸钠,出水水质基本满足要求。当提升工艺运行温度时,可提高水处理效果,低温运行时应加大物化处理药剂,提高物化除磷效果。扩建工艺的进水COD为162.67-1402.86mg/L,BOD5为44.08-596.03 mg/L之间,NH3-N为22.05-144.15mg/L,TN为53-1566 mg/L,SS为70-1570mg/L时,出水水质基本满足排放标准。本次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为17974.28万元,单方污水处理总成本为1.427元。
覃榴滨[7](2018)在《乡镇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与操作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镇污水处理作为区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优化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及操作管理方式能够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效果、降低污水处理厂能耗。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并改善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调研分析太湖流域部分地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状况。针对溧阳市乡镇污水处理厂,选取两座代表性污水处理厂开展工艺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利用高级动态仿真建模与模拟系统优化污水厂工艺运行参数、开展污水厂设备操作管理技术研究,将研究技术应用于代表性污水处理厂,使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及出水达标率得到明显改观。本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调研江苏省太湖流域16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分布、处理规模、工艺,调研分析了溧阳、武进区、句容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工艺、进出水水质、设施操作及运行情况、设施运行管理队伍、相关技术人员配备、污水处理厂操作规程、设施维护管理、运行成本等。(2)针对溧阳市乡镇污水处理厂,选取上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上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通过跟踪监测工艺运行参数,分析了污染物去除率、氮磷去除途径,提出了强化氮磷去除方案,同时利用WEST模型模拟工艺优化运行获取了工艺优化运行参数。针对两座污水厂分别提出了工艺优化运行策略。(3)基于对溧阳市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各设备设施日常管理现状调研,提出了优化运行操作管理方案:在运行技术方面,提出了工艺运行管理、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应急预案优化方案;运行管理方面,提出了运维管理模式、部门分工与职责、企业管理职责、设施运行管理、设施安全管理、台账管理、信息化管理、监督管理及考核方面优化方案。将优化运行操作管理方案应用于两座代表性污水厂。通过本课题研究,上黄镇污水厂在2017年出水达标率为100%条件下,其2017年上半年处理吨水电耗较2016年同期减少了26.74%。上兴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与反硝化除磷,提高了出水达标率,2017年上半年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um Chloride,PAC)月均使用量较2016年下降42.34%。通过当地主管部门考核,上黄镇、上兴镇污水厂出水达标率较课题实施前分别提高了50%、96.7%。在污染物削减量方面,上黄镇污水厂2017年上半年COD、TP削减量较2016年同期分别增长14.52%、14.28%,上兴镇污水厂COD、TP削减量分别增长143.6%、131.05%。同时,两座代表性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课题研究成果为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低耗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宋盈盈[8](2018)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多项环保政策的出台,中国环保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目前,针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和格局的识别、各子行业发展现状和潜力的判断、以及对环保企业发展水平判断的相关系统性研究较少,尚无法为政府进行环保产业规划和政策法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撑,制约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环保产业整体阶段的判断、产业格局分布的研究、子行业发展潜力的判断和企业竞争力水平的分析和评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层层递进,以产业整体、重点子领域、从业企业三个维度对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展开分析,并立足现状,推测未来趋势。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各个层面的战略决策和引导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与理论方法支撑。首先,在宏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创新性地提出环保产业周期扩展型发展模型并构建判断指标体系。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环保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产业数据对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中国环保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且由于环境问题同时出现、共同治理,环保产业将维持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格局。分析中国环保企业的分布特点,并总结得出环保产业金字塔分层格局,对产业整体发展阶段形成有力支撑。其次,在中观层面,基于“波特5+1力”模型构建子行业发展潜力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从行业供需情况、竞争格局、议价能力、市场空间、行业壁垒、主要政策推动力、行业热点和发展阶段等8个维度,对“十三五”期间14个重点子行业相关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环保重点子领域的产业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在所有子行业中,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测和危废处理将是“十三五”期间最具发展潜力的子行业,且大部分子行业均处于成长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阶段。最后,在微观层面,在传统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内创新性的加入环保特色指标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54家环保上市企业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各子板块企业中,监测类企业整体竞争力优势突出,水处理企业平台化布局表现突出,固废处理企业外延并购拓展业务趋势明显。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与企业竞争力评估中的行业分析互为补充,共同印证了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阶段和格局判断。
吴戈[9](2018)在《多目标导向下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污水排放总量持续增长,但相应的污水处理却显得滞后。据中国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污水排放量达735亿吨,而相应污水处理率为80.1%。工业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也仅有70.2%和38.9%。真正实现安全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污泥比重极少,严重危害到环境。此外,城市污水管网普及率仅为60%,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污水处理的滞后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区域水污染防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专门颁布一系列与污水处理相关的政策及技术规定,同时发布和制订治污达标的“时间表”,明确要求强化城市污水治理,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本研究从城市污水处理的宏观生产机理着手,建立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并以多目标为导向的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评价机制,通过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化目标、污水处理量最大化而污泥产生量最小化目标以及污水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目标分别对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和污泥处理以及污染物排放的静态效率分析和比较,并且运用全要素生产率对污水处理进行动态效率测算和指标、要素分解,厘清各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的薄弱环节,并结合城市间的差异性,指出不同类型城市后期污水处理工作的重点,以期为地方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构建污水处理环境生产技术分析框架。在借鉴环境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的原理和过程,以污水处理运行费用、污水输送能力、污水排放量和污水处理能力为投入,以污水处理量为期望产出,污泥产生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以非期望产出的强可处置性为假定刻画污水处理的环境生产技术。运用该生产技术,分别考察多目标导向下污水处理的静态效率和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动态效率。(2)构建多目标导向下污水处理效率评价体系。传统效率测算多以单一目标为导向,侧重污水处理过程中某一方面效率的评价,给不同要素间的效率比较带来一定困难,同时效率的评价也不够全面。本文分别以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化、污水处理量最大化而污泥产生量最小化、污水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分别测算和比较68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2006-2015年间的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污泥和污水处理技术效率、污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效率。通过研究发现,分析期内重点城市污水输送能力总体建设效率始终低于污水处理能力。除2007年外,污泥处理技术效率显着低于污水处理,在效率上也存在“重水轻泥”的现象。污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总体排放效率大体相近且相对较低。即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静态效率的薄弱环节主要为污水输送能力、污泥处理和污水污染物排放(尤其是化学需氧量)。(3)将脱钩分析和LMDI分解法扩展至污水处理。脱钩分析和LMDI分解法在环境领域常被用于碳排放方面的研究。本文将Tapio弹性脱钩核心思想拓展至污水处理领域,分别构建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与人口、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与经济增长、污水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模型,根据重新定义的脱钩状态判断变量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2006-2015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与人口变化总体均呈现增长强连接状态,后者脱钩弹性值更大。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与经济增长总体均表现为增长强连接,后者状态并不理想。污水化学需氧量和经济增长总体表现为强正脱钩,处于最理想状态,而污水氨氮和经济增长总体表现为增长弱脱钩。此外,采用更为简单的加法LMDI分解方式,以考察各驱动因素对关键要素变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水输送(处理)能力建设强度、污水(污泥)处理力度和污染物治理力度分别对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以及污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变化率的贡献最大。(4)利用SBM模型和Luenberger指数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部投入产出要素分解。利用Malmquist指数或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时,无法考察各投入产出变量对生产率的贡献。而传统Luenberger指数在计算过程中常出现不可行解的现象,由此得到的生产率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刘瑞翔和安同良的方法,结合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特点,动态测度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实现对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的要素分解,得出全部投入产出要素的贡献。实证表明,在环境约束条件下,以污泥、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为代表的污染物排放已成为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无效率的主要来源。分析期内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自效率的改进而非技术进步,而效率的改进则更多依赖纯效率的提高而非规模效率的变化。不同区域间生产率差异较大,总体呈现中部>东北>东部>西部的分布。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是污水处理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污水处理效率的改进主要归功于污水排放量和氨氮排放两个要素,而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主要归功于化学需氧量排放。
王敬照[10](2018)在《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大众媒介一直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媒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本文以白洋淀生态保护中的媒体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0多年来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发展变化,从微观角度探究中国媒体在生态保护中的角色及作用,并力图揭示媒体生态报道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以期为白洋淀生态保护乃至中国的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72年至2018年的有关白洋淀生态保护的(报纸)新闻报道,同时结合保定市、安新县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环境年鉴河北部分、河北经济年鉴环境保护部分的内容以及有关白洋淀四次综合治理的文件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从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媒体构建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和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三个阶段进行系统阐述。本文认为,媒体在生态报道中受政府、公众以及媒介自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媒体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并切实担负起生态政策的宣传者、生态风险的监督者、生态对话的参与者和生态教育的推动者的角色和职责。
二、无锡建设十大污水处理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建设十大污水处理厂(论文提纲范文)
(1)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生环境中的微塑料 |
1.2.1 自然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 |
1.2.2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分布 |
1.3 微塑料毒性效应研究现状 |
1.3.1 微塑料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
1.3.2 微塑料对微生物的毒性 |
1.3.3 微塑料对活性污泥的毒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介绍 |
2.2.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塑料浓度 |
2.3.2 微塑料特性 |
2.3.3 进水微塑料24 h波动特征 |
2.3.4 出水生态风险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酰胺微塑料对污泥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MPs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
3.3.2 高浓度PA-MPs对脱氮副球菌生长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酰胺微塑料对活性污泥的毒性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2.2 试验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急性影响 |
4.3.2 SBR污染物去除效果 |
4.3.3 污泥活性 |
4.3.4 毒性机理 |
4.3.5 微生物群落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鞍山市达道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的发展 |
1.2.1 传统活性污泥法 |
1.2.2 生物脱氮技术 |
1.2.3 生物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
1.3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常用的技术与工艺 |
1.3.1 我国污水厂改造前常用的工艺及存在问题分析 |
1.3.2 我国污水厂升级改造常用的工艺 |
1.4 国外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改造实例 |
1.4.1 TRIZON A/O工艺 |
1.4.2 Dephanox工艺 |
1.4.3 VIP工艺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鞍山市达道湾处理厂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概况 |
2.2 原设计规模和设计进出水水质 |
2.3 原污水处理工艺 |
2.4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设计参数 |
2.5 原工艺处理效果 |
2.6 原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
2.6.1 存在问题分析 |
2.6.2 升级改造内容 |
3 进出水水质确定及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研究 |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的确定 |
3.2.1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
3.2.2 设计出水水质的确定 |
3.3 污水处理程度分析 |
3.4 污水厂原出水水质及提标改造工艺选择的分析 |
3.4.1 原出水水质 |
3.4.2 提标改造工艺选择的分析 |
3.5 水质分析及一级处理选择 |
3.5.1 水质特性分析 |
3.5.2 改造初沉池的分析 |
3.6 二级处理工艺选择 |
3.6.1 二级处理工艺方案 |
3.6.2 污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比较 |
3.6.3 生化反应池建设与改造方案 |
3.6.4 二沉池改造方案 |
3.6.5 中途提升泵池 |
3.7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
3.7.1 工艺选择原则 |
3.7.2 整体工艺路线的确定 |
3.7.3 混凝工艺选择 |
3.7.4 沉淀段 |
3.7.5 过滤工艺选择 |
3.8 除磷方式、药剂的选择及用量 |
3.9 消毒工艺方案的确定 |
3.10 污泥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
3.11 小结 |
4 提标升级改造工艺设计 |
4.1 设计参数 |
4.2 工艺设计 |
4.2.1 预处理车间 |
4.2.2 初沉池 |
4.2.3 A~2/O生化池 |
4.2.4 二沉池 |
4.2.5 混凝沉淀池 |
4.2.6 鼓风机房 |
4.2.7 中间提升泵池 |
4.2.8 深度处理车间与污泥处理间 |
5 运行效果分析 |
5.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5.2 BOD去除效果分析 |
5.3 SS去除效果分析 |
5.4 TN去除效果分析 |
5.5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5.6 TP去除效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形式一览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局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江河治理实践与研究 |
2.2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及现状 |
2.2.1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 |
2.2.2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 |
2.3 河长制的相关研究 |
2.4 河长制的理论基础 |
2.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2 水资源有效利用理论 |
2.4.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安溪县河长制的现状及取得成效 |
3.1 安溪县河长制现状 |
3.1.1 安溪县河长制的管理建设 |
3.1.2 安溪县河长制的制度建设 |
3.1.3 安溪县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物情况 |
3.2 安溪县河长制取得的成效 |
3.2.1 水质方面 |
3.2.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 |
3.2.3 水污染防治方面 |
3.2.4 水生态修复方面 |
3.2.5 河湖管理保护监管方面 |
3.2.6 宣传方面 |
3.2.7 安溪县河长制的特色做法 |
第4章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4.1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 |
4.1.1 工作积极性较低,行政任务繁多 |
4.1.2 各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
4.1.3 人员数量质量仍需加强 |
4.1.4 各方面水污染、水环境治理有待提升 |
4.1.5 宣传教育需要更加深入 |
4.1.6 水资源软路径缺乏 |
4.2 原因分析 |
第5章 安溪县河长制与我国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比较分析 |
5.1 无锡市河长制实施的措施与成效 |
5.1.1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政策支持 |
5.1.2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技术支持 |
5.1.3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社会支持 |
5.2 福建省大田县的河长制实践 |
5.2.1 大田县的环境、行政和产业特点 |
5.2.2 大田县河长制的治理策略 |
5.2.3 大田县推行河长制的成效 |
5.3 安溪县河长制与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领导主体责任 |
6.2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6.3 提升专业水平和素质,抓好河长制队伍建设 |
6.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管理 |
6.5 加大社会公众监督,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模式 |
6.6 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完善环境保护标准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城市转型 |
1.1.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
1.1.3 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适应观 |
1.1.4 构建多目标跨学科建设体系的需求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与内涵解析 |
2.1 基础理论解析 |
2.1.1 自然系统 |
2.1.2 经济系统 |
2.1.3 社会系统 |
2.1.4 空间系统 |
2.2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2.1 绿色生态城理念的发展 |
2.2.2 绿色生态城的相关实践 |
2.2.3 适应性理论的发展 |
2.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解析 |
2.3.1 适应观的特征 |
2.3.2 绿色、生态相关概念的衍生 |
2.3.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与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与技术体系 |
3.1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的构建 |
3.1.1 模型构建的原理 |
3.1.2 模型的内涵解析 |
3.2 I-Industry专项:城市经济与产业系统 |
3.2.1 城市产业系统的重要性 |
3.2.2 绿色产业构建目标与原则 |
3.2.3 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体 |
3.2.4 绿色产业构建的技术路线与策略 |
3.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3.3.1 自然要素与绿色生态适应性城镇系统的关联 |
3.3.2 绿色基础设施引导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融合 |
3.3.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与复合功能 |
3.3.4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3.5 适应性技术体系 |
3.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绿色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3.4.1 高性能建筑体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耦合 |
3.4.2 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3 区域绿色建筑敏感因素筛选与规划 |
3.4.4 街区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
3.4.5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 |
3.4.6 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
3.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3.5.1 绿色交通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
3.5.2 绿色交通研究内容 |
3.5.3 绿色交通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3.6.1 意义、目标与原则 |
3.6.2 内容、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3.7.1 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构建 |
3.7.2 规划建设目标与原则 |
3.7.3 可持续水系统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 |
3.7.4 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3.8.1 意义、目标和原则 |
3.8.2 内容与方法 |
3.8.3 高效能源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9 智慧化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绩效管理视阈下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
4.1 城市绩效管理及其要素解析 |
4.1.1 城市绩效管理概述 |
4.1.2 规划建设的目标、原则与特征 |
4.1.3 城市建设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解析 |
4.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解构 |
4.2.1 区域概况 |
4.2.2 经济优势 |
4.2.3 地区产业 |
4.2.4 科教文化 |
4.2.5 城镇化进程 |
4.2.6 空间结构 |
4.2.7 小结: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驱动力 |
4.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决策实施路径 |
4.3.1 信息吸收 |
4.3.2 诊断分析 |
4.3.3 目标构建 |
4.3.4 集成实施 |
4.3.5 评估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控制体系 |
5.1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控制框架 |
5.1.1 绩效控制目的 |
5.1.2 绩效控制体系 |
5.1.3 绩效控制要素 |
5.1.4 绩效控制方法 |
5.1.5 绩效控制体系优化 |
5.2 苏南地区重点绩效控制要素与技术解析 |
5.2.1 产城融合与绿色经济 |
5.2.2 土地集约化利用 |
5.2.3 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
5.2.4 绿色交通系统 |
5.2.5 能源资源系统 |
5.2.6 自然生态与绿色基础设施 |
5.2.7 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
6.1 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的概述 |
6.1.1 绩效评估的意义与内涵 |
6.1.2 绩效评估的重点研究内容 |
6.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6.2.1 评估目标与范畴界定 |
6.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3 数据样本检验 |
6.2.4 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正态变换 |
6.2.5 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 |
6.2.6 熵权——双基点法实证研究 |
6.2.7 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检验与结论 |
6.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优化 |
6.3.1 评估体系的协动效应 |
6.3.2 评估框架 |
6.3.3 GEP-LCA绩效评估模型 |
6.3.4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住建部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 |
7.1 示范区规划建设概况 |
7.1.1 概况简介 |
7.1.2 区位特点 |
7.1.3 发展历程 |
7.1.4 战略目标 |
7.1.5 空间层次 |
7.2 I-Industry专项:城镇产业系统 |
7.2.1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模式 |
7.2.2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产业链 |
7.2.3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路径 |
7.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7.3.1 目标与原则 |
7.3.2 指标体系 |
7.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的构建 |
7.3.4 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 |
7.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7.4.1 目标与原则 |
7.4.2 绿色建筑建设指标 |
7.4.3 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
7.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7.5.1 目标与原则 |
7.5.2 指标体系 |
7.5.3 发展战略 |
7.5.4 分区规划策略 |
7.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7.6.1 目标与原则 |
7.6.2 指标体系 |
7.6.3 发展战略 |
7.6.4 方案与策略 |
7.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7.7.1 目标与原则 |
7.7.2 指标体系 |
7.7.3 发展战略 |
7.7.4 方案与策略 |
7.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7.8.1 目标与原则 |
7.8.2 指标体系 |
7.8.3 负荷需求测算 |
7.8.4 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 |
7.8.5 能源高效利用方案与策略 |
7.9 绩效管理体系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
8.1 结论与观点:面向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 |
8.2 研究展望:进一步探讨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契合点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理论汇总表 |
附录2: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示范区信息表(江苏省省级示范) |
附录3: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调研表 |
附录4:低影响技术策略 |
附录5: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绩效性控制体系 |
附录6: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标准化处理后数据 |
附录7: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BOX-COM变换后数据 |
附录8: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BOX-COM变换后min-max标准化数据 |
附录9: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指标部门联动的实施路径示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在读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6)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水污染现状 |
1.3 国内外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情况 |
1.4 污水厂升级改造研究进展 |
1.4.1 预处理工艺 |
1.4.2 生物处理工艺 |
1.4.3 深度处理工艺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3 课题的目的 |
1.5.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运行状况 |
2.1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概况 |
2.2 试验用水水质及检测方法 |
2.3 污水厂原工艺处理效果 |
2.3.1 COD去除效果 |
2.3.2 BOD去除效果 |
2.3.3 NH3-N去除效果 |
2.3.4 TN去除效果 |
2.3.5 TP去除效果 |
2.3.6 SS去除效果 |
2.3.7 污染物指数达标率 |
2.4 污水厂扩建工程概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污水厂改造工艺论证及运行状况 |
3.1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
3.2 改造方案技术分析 |
3.2.1 进出水水质分析 |
3.2.2 处理重点及难点分析 |
3.2.3 提标改造技术路线 |
3.3 改造工艺方案选择 |
3.3.1 预处理改造方案 |
3.3.2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方案 |
3.3.2.1 工艺方案论述 |
3.3.2.2 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3.3 深度工艺方案 |
3.3.4 出水消毒工艺方案 |
3.3.5 化学除磷工艺方案 |
3.3.6 碳源投加工艺方案 |
3.3.7 改造工艺方案确定 |
3.4 改造工艺设计研究 |
3.4.1 预处理系统 |
3.4.2 生物处理系统 |
3.4.3 深度处理间 |
3.5 改造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3.5.1 试验装置、进水水质及检测项目 |
3.5.2 改造工艺运行研究 |
3.5.2.1 COD、BOD去除情况 |
3.5.2.2 TP去除情况 |
3.5.2.3 NH3-N去除情况 |
3.5.2.4 TN去除情况 |
3.5.2.5 SS去除情况 |
3.5.3 改造前后出水水质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厂扩建工艺论证及运行状况 |
4.1 扩建方案技术分析 |
4.1.1 进出水水质分析 |
4.1.2 处理重点及难点分析及技术路线确定 |
4.2 扩建工艺方案选择 |
4.2.1 预处理工艺方案 |
4.2.2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方案 |
4.2.3 深度处理工艺方案 |
4.2.4 扩建工艺方案确定 |
4.3 扩建工艺设计研究 |
4.3.1 预处理 |
4.3.2 生物处理 |
4.3.3 附属设备 |
4.3.4 除臭设计 |
4.4 扩建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4.4.1 试验装置、进水水质及检测项目 |
4.4.2 扩建工艺运行研究 |
4.4.2.1 COD、BOD去除情况 |
4.4.2.2 TP去除情况 |
4.4.2.3 NH3-N去除情况 |
4.4.2.4 TN去除情况 |
4.4.2.5 SS去除情况 |
4.4.3 扩建与改建工艺水质对比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环境、社会效益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
5.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标准及说明 |
5.1.4 工程投资 |
5.1.5 成本计算 |
5.2 环境效益 |
5.3 社会效益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7)乡镇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与操作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乡镇污水处理及运行管理概况 |
1.3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分析 |
1.4 本论文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太湖流域(江苏省)乡镇污水处理厂调研与分析 |
3.1 江苏省太湖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调研与分析 |
3.2 溧阳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调研与分析 |
3.3 常州武进区乡镇污水处理厂调研状况分析 |
3.4 句容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调研状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污水处理厂工艺优化运行研究 |
4.1 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对象选择 |
4.2 代表性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现状分析 |
4.3 代表性污水处理厂优化工艺运行方案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镇污水处理厂操作管理优化技术研究 |
5.1 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现状 |
5.2 优化运行操作管理方案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运行与管理方案实施及结果分析 |
6.1 优化工艺运行与管理方案实施 |
6.2 优化运行与管理结果分析 |
6.3 课题实施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环保产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 |
1.1.2 目前对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的分析尚不清晰 |
1.1.3 现阶段环保企业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仍有待研究 |
1.2 文献调研 |
1.2.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
1.2.2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1.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1.2.4 文献综述结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保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
2.1 环保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特征分析 |
2.1.1 传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1.2 环保产业发展特点 |
2.1.3 环保产业的发展周期特征 |
2.1.4 环保产业发展周期特征与指标体系构建 |
2.2 美日两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研究及指标体系验证 |
2.2.1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 |
2.2.2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 |
2.3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周期分析与经验借鉴 |
2.3.1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2.3.2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格局研究与预测 |
3.1 中国环保产业分布格局研究 |
3.1.1 数据来源及筛选标准 |
3.1.2 环保企业地理分布研究 |
3.2 环保产业金字塔型发展格局分析 |
3.2.1.金字塔顶层结构 |
3.2.2.金字塔中层结构 |
3.2.3.金字塔底层结构 |
3.2.4.金字塔结构和未来的发展预测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环保子行业发展潜力研究 |
4.1 环保产业子行业分类 |
4.2 重点子行业筛选 |
4.3 子行业分析框架建立 |
4.4 环保行业重点子行业分析 |
4.4.1 水处理行业 |
4.4.2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 |
4.4.3 固体废物治理行业 |
4.4.4 土壤修复 |
4.4.5 环境监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环保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
5.1 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方法 |
5.1.2 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 |
5.1.3 指标体系确定 |
5.2 发展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赋权 |
5.2.1 指标赋权方法的选择 |
5.2.2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3 构建递阶层次模型 |
5.2.4 专家咨询 |
5.2.5 权重计算 |
5.3 重点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
5.3.1 不同子行业内部评分对比 |
5.3.2 子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对比 |
5.3.3 子行业盈利能力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环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
6.1.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方法 |
6.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6.1.2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6.2.指标设定 |
6.2.1 一般性竞争力评价指标 |
6.2.2 环保特色竞争力评价指标 |
6.3.指标确定 |
6.3.1 确定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
6.3.2 数据分析结果 |
6.4.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4.1 构建递阶层次模型 |
6.4.2 专家咨询 |
6.4.3 权重计算 |
6.5.上市公司实证分析 |
6.5.1 环保行业整体格局分布 |
6.5.2 数据筛选及标准化 |
6.5.3 上市公司竞争力水平总体分析 |
6.5.4 各子行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
6.5.5 典型案例分析 |
6.6.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多目标导向下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污水处理效率的评估内容 |
2.1.1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 |
2.1.2 污水处理能耗能效 |
2.1.3 污泥处理处置效率 |
2.1.4 污水污染物排放效率 |
2.2 污水处理效率影响因素 |
2.2.1 内部因素 |
2.2.2 外部环境因素 |
2.3 污水处理效率的研究方法 |
2.3.1 效率测度方法 |
2.3.2 脱钩分析方法 |
2.3.3 分解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点城市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评价 |
3.1 引言 |
3.2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3.2.1 污水处理的环境生产技术 |
3.2.2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化目标导向下的效率模型构建 |
3.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4 重点城市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分析 |
3.4.1 2015年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 |
3.4.2 2006-2015 年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变动趋势 |
3.5 重点城市污水输送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与人口变化的脱钩分析 |
3.5.1 脱钩模型的构建 |
3.5.2 污水输送能力、污水处理能力与人口变化的脱钩特征 |
3.6 重点城市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解 |
3.6.1 基于LMDI的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分解模型 |
3.6.2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总体变化特征 |
3.6.3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
3.6.4 污水输送和污水处理能力变化率影响因素分解及差异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点城市污水和污泥处理技术效率评价 |
4.1 引言 |
4.2 污水处理量最大化和污泥产生量最小化目标导向下的效率模型构建 |
4.3 重点城市污水和污泥处理技术效率分析 |
4.3.1 2015年污水和污泥处理技术效率 |
4.3.2 2006-2015 年污水和污泥处理效率变动趋势 |
4.4 重点城市污水处理量、污泥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
4.4.1 脱钩模型的构建 |
4.4.2 污水处理量、污泥产生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特征 |
4.5 重点城市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分解 |
4.5.1 基于LMDI的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分解模型 |
4.5.2 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总体变化特征 |
4.5.3 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
4.5.4 污水处理量和污泥产生量变化率影响因素分解及差异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点城市污水污染物排放效率评价 |
5.1 引言 |
5.2 污水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目标导向下的效率模型构建 |
5.3 重点城市污水污染物排放效率分析 |
5.3.1 2015年污水污染物排放效率 |
5.3.2 2006-2015 年污水污染物排放效率变动趋势 |
5.3.3 “十二五”重点城市污水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
5.4 重点城市污水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
5.4.1 脱钩模型的构建 |
5.4.2 污水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特征 |
5.5 重点城市污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 |
5.5.1 基于LMDI的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分解模型 |
5.5.2 污水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变化特征 |
5.5.3 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
5.5.4 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率影响因素分解及差异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的构建 |
6.2.1 污水处理的SBM测算方法 |
6.2.2 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构建 |
6.3 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析 |
6.3.1 污水处理无效率值分析 |
6.3.2 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标分解 |
6.4 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绩效变化的要素分解 |
6.4.1 污水处理全要素生产率要素分解 |
6.4.2 污水处理效率变化要素分解 |
6.4.3 污水处理技术进步要素分解 |
6.5 重点城市后期污水处理工作的重点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政策启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输送能力建设效率 |
附录2: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效率 |
附录3: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效率 |
附录4: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泥处理技术效率 |
附录5: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COD排放效率 |
附录6:2006-2015 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水NH排放效率 |
(10)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白洋淀 |
1.3.2 环境新闻与生态新闻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政府主导下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72-1998) |
2.1 白洋淀第一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72-1983) |
2.1.1 白洋淀污染问题的产生与第一次集中治理简介 |
2.1.2 沉默与回避:1972-1976年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2.1.3 启蒙与科普:1977-1983年的白洋淀环境报道 |
2.2 白洋淀第二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84-1991) |
2.2.1 数量分析 |
2.2.2 内容分析 |
2.2.3 效果分析 |
2.3 白洋淀第三次集中治理中的新闻报道(1992-1998) |
2.3.1 整体分析 |
2.3.2 案例分析:以“燕赵环保世纪行”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为例 |
第3章 媒体建构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1999-2016) |
3.1 本阶段白洋淀生态报道综述 |
3.1.1 报道主体分析 |
3.1.2 报道理念分析 |
3.1.3 报道手段分析 |
3.2 党报与都市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干淀与补水报道为例 |
3.2.1 案例与研究设计 |
3.2.2 新闻来源 |
3.2.3 新闻体裁与报道主题 |
3.2.4 报道基调 |
3.2.5 报道细节 |
3.2.6 结论与讨论 |
3.3 本地与异地媒体的比较分析:以白洋淀死鱼事件报道为例 |
3.3.1 四次死鱼事件报道的整体分析 |
3.3.2 第二次死鱼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 |
第4章 雄安新区语境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2017-2018) |
4.1 传统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1.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专家角色 |
4.1.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政府形象 |
4.1.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中的公众诉求 |
4.1.4 讨论与结论:反思与监督性报道不足 |
4.2 新媒体中的白洋淀生态报道 |
4.2.1 数量分析 |
4.2.2 效果分析 |
4.2.3 案例分析:以白洋淀芦苇问题的全媒体报道为例 |
第5章 白洋淀生态报道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公众与媒介 |
5.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地方政府 |
5.1.1 地方政府与生态报道的正向互动 |
5.1.2 地方政府对白洋淀生态报道的负面制约 |
5.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 |
5.2.1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意识 |
5.2.2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公众环保行动 |
5.3 白洋淀生态报道与媒介 |
5.3.1 媒介的双重属性让白洋淀生态报道在夹缝中生存 |
5.3.2 媒介的报道观念让白洋淀生态报道片面发展 |
5.3.3 媒介的记者素养让白洋淀生态报道质量参差不齐 |
第6章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和未来之路 |
6.1 白洋淀生态保护中媒体的角色 |
6.1.1 生态政策的宣传者 |
6.1.2 生态风险的监督者 |
6.1.3 生态对话的参与者 |
6.1.4 生态教育的推动者 |
6.2 白洋淀生态报道的未来之路 |
6.2.1 创新机制,优化白洋淀生态报道的外部环境 |
6.2.2 转变观念,重构白洋淀生态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四、无锡建设十大污水处理厂(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及其对活性污泥的影响研究[D]. 单威. 江南大学, 2021(01)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鞍山市达道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及运行效果[D]. 王岩.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D]. 王晓英. 集美大学, 2020(08)
- [5]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D]. 徐斌. 东南大学, 2019
- [6]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D]. 朱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7]乡镇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与操作管理技术研究[D]. 覃榴滨. 东南大学, 2018(05)
- [8]中国环保产业发展阶段及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宋盈盈. 清华大学, 2018(04)
- [9]多目标导向下中国重点城市污水处理绩效评价研究[D]. 吴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10]白洋淀生态报道研究(1972-2018)[D]. 王敬照. 河北大学, 2018(05)
标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污水处理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