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主要蛀虫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沙棘主要蛀虫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1](2018)在《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昆虫等变温动物带来较大影响,由此,结合气候模型模拟出的未来气候条件预测有害生物气候适生区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沙棘木蠹蛾[Eogystia hipophaecolus(Hua,Chou,Fang&Chen)]是中国西北地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最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地下根部和干基部,导致大面积沙棘林成片死亡,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沙棘木蠹蛾在气候变暖情境下潜在适生区的研究,至今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潜在气候适生区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沙棘木蠹蛾的生物学资料、已知分布地数据和中国历史气象数据及未来气象预测数据,利用CLIMEX中“预测物种潜在地理分布”模块的功能,并用ArcGIS软件,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制成历史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变暖情境下沙棘木蠹蛾在我国的气候适生区分布图,并对历史和未来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适生范围、适生程度和适生面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1°N和74°E-134°E,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达到124.71万平方公里,占总适生面积的35.2%;在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沙棘木蠹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27°N-53°N和74°E-134°E,且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其中,中、高度适生区的面积上升至135.0万平方公里左右,占总适生面积的比例下降至33.0%左右,总适生面积有所上升;气候变暖会导致沙棘木蠹蛾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蒙、黑龙江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EI值增加的范围为1~29,可间接导致其对沙棘的危害加重;但在天津、山东、陕西、吉林、甘肃、新疆、山西、河北、西藏、辽宁、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适生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少,EI值减少的范围为 1-42。预测结果明确了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适生范围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沙棘木蠹蛾的扩散蔓延及监测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红[2](2017)在《几类林木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文中研究说明钻蛀性害虫种类多,分布广,生活隐蔽,危害普遍且防治困难;以成、幼虫钻蛀树干、枝梢及根部,蛀食韧皮部、木质部,可留下因类群或种类而异的特殊为害痕迹——坑道系统。目前,对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深入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几类钻蛀性害虫的坑道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结合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精细解析虫害木;运用几何形态测量法量化分析坑道形状,对坑道的大小、形状进行定量研究;应用多种软件实现对完整坑道系统的科学绘图和三维重建。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完成了部分小蠧种类母坑道的规律研究和差异分析:圆海小蠧(Hylesinuslaticollis Blandford)、指瘤小蠢(Scolytusjacobsoni Spessivtseff)、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rayama)、白桦小蠹(Scolytus amurensis Eggers)、柏肤小蠹(Phloeosinus aubei Perris)和杉肤小蠧(Phloeosinus sinensis Schedle)的母坑道为单纵坑,横坑切梢小蠧(Tomicus minor Hartig)的母坑道为复横坑,上述种类的坑道具有规律性;横坑切梢小蠹和杉肤小蠹的母坑道形状随木段直径不同有显着差异。坑道类型相同而不同种的小蠧母坑道的差异分析中,白桦小蠧与多毛小蠧的母坑道无显着差异,杉肤小蠧与白桦小蠹的母坑道及杉肤小蠹和多毛小蠧的母坑道均有极显着差异。2.将钻蛀性害虫的完整坑道系统形成归为表面危害、由表及里危害、内部危害3个类型,完成了部分钻蛀性害虫的木质部表面及内部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及动画设计:基于坑道规律分析,完成了表面危害类群中7种小蠧平均坑道系统及8种小蠧单坑道的三维重建。此外,完成了 11种由表及里危害类群中部分天牛类、吉丁类、长蠧类的表面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基于坑道模型构建、数码拍照和软件识别,系统地对由表及里危害类群中部分天牛种类的木质部内部坑道系统,以及内部危害类群中的树蜂类(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新渡户树蜂(Sirex nitobei Matsumura))坑道系统进行三维重建。3.结合生物学特性,精细观察了合欢吉丁(Agrilu.s subrobu.stus Saunders)的形态及危害特点,厘定其拉丁学名:合欢吉丁幼虫细长、乳白色,蛹为裸蛹。成虫铜绿色具金属光泽,观察对比其前胸背板长宽比、盘区和肩前隆脊形态,前胸腹板突形状,鞘翅柔毛分布位置,阳茎形态等特征,结合文献,明确其学名。合欢吉丁主要危害树干韧皮部及木质部,具向阳性;在树皮下钻蛀坑道,侵入孔圆形,不超过1mm;蛹室米粒状,多位于木质部,少数位于韧皮部;羽化孔“D”型;坑道形状具有规律性,可分为3种:“Z”型及其变型,密集上下迂回型,椭圆或近半圆型坑道。4.总结提炼了多种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特性与坑道系统的关系,初步归纳总结了同科或同属的钻蛀性害虫危害的相似性及差异性:研究涉及的钻蛀性害虫类群包括小蠧类、天牛类、吉丁类、树蜂类、象甲类、长蠧类,分别总结了同类群的钻蛀性害虫的危害特性。大多数小蠹类的坑道系统属于表面危害类型;天牛类、吉丁类、象甲类、长蠹类中钻蛀性害虫的坑道系统属于由表及里危害类型;树蜂类和材小蠧属钻蛀性害虫的坑道系统一般属于内部危害类型。小蠹类的坑道系统一般具有规律性,并可反映种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天牛类的坑道系统相对粗长,木质部表面坑道多扁平、片状、不规则分布,木质部内部坑道形状因种而异;吉丁类的坑道系统较细,一般迂回、整齐的排布在木质部表面,部分蛹室在木质部内部,羽化孔“D”形;象甲类的坑道系统一般因种而异;长蠧类的坑道系统密集纵向排布或纵横交错,且随危害时期具有不同特征;树蜂类的坑道系统细长,松树蜂坑道有“L”形和“U”形,新渡户树蜂坑道“L”形。本研究基于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特性,深入剖析其危害特点,对坑道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可直观展现坑道系统的完整构像,促进相关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基于科研标本数字信息化,促进更直观地对不同种类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认知、学习和研究。此外,探究并明确钻蛀性害虫的分类阶元(科、属)和坑道系统间的密切关系,结合寄主信息,通过解析坑道,判定危害树木的钻蛀性害虫种类;根据坑道系统的发生发展趋势估算不同虫态(幼虫、蛹)的自然死亡率;通过对完整的坑道系统及不同龄期的坑道系统的了解,为钻蛀性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李刚,阎雄飞,刘永华,米亚梅,姚东华[3](2016)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名录》文中指出旨在明确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危害寄主情况,为该地区钻蛀性害虫的生态调控提供基础资料。2011年3月—2015年4月,采用野外调查、人工捕捉、诱捕器诱集等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共计26种,隶属3个目8科,其中鞘翅目害虫为17种,占65.4%;鳞翅目害虫8种,占30.8%;膜翅目害虫为1种,占3.8%。毛乌素沙漠东南缘钻蛀性害虫种类主要集中在鞘翅目和鳞翅目。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吴秀花,魏春光,特木钦,刘洁,田昕,田润民[5](2015)在《固沙灌木平茬现状及平茬控制钻蛀性害虫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茬是将植株地上部分伐除,促使新枝萌发的一种营林抚育措施,是维持灌木林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适时、适当的平茬,不仅能促进林木再生,防止或延缓灌木林的自然衰退,而且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尤其是蛀干性害虫的危害。本文概述了几种固沙灌木的平茬及平茬防治钻蛀性害虫的现状,以期更好地促进平茬兼防治病虫害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刘永华[6](2014)在《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沙棘在我国三北地区生态建设中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食叶害虫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ina Yang)在陕西吴起县沙棘人工林中大面积暴发,严重影响沙棘林的生态稳定性。以往仅有栎黄枯叶蛾生物学和防治措施的简要报道,本文首次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性引诱效果、寄主选择行为、幼虫两色型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其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在陕西吴起,该虫1年1代,以卵块在茧表面、枝条及枯枝落叶等处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4.5±3.1)d;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下旬,羽化高峰期为9月上旬。成虫寿命为6-13d。雌虫交尾后即可产卵,平均产卵量可达297粒。2、应用聚集度指标和回归模型分析,明确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程度随密度增加而增强,而引起幼虫聚集的原因主要为其生物学特性,其次为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栎黄枯叶蛾幼虫的田间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3、系统地明确了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规律: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9.24±0.45℃,有效积温K=341.22±9.54日度;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10.85±0.87℃,有效积温K=1285.64±17.65日度;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14.56±0.85℃,有效积温K=445.35±8.65日度。明确其幼虫共有7龄,头壳宽度、额宽、上颚基部宽和单眼间距等可作为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4、明确了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的基本特性:羽化期40d左右,日羽化高峰在17:00-23:00,占全天羽化量的82.46%;雌雄性比为1:1.41;未交配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为11.05d和9.85d,高于已交配雌蛾和雄蛾的8.05d和7.35d。处女雌蛾诱集雄蛾的高峰在4:00左右,3:00-5:00诱蛾量占总诱蛾量的68.2%;2日龄处女雌蛾诱蛾量显着高于1日龄,3日龄略有减少,4-6日龄雌蛾诱蛾活性逐渐降低。羽化翌日即可交配,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雄蛾可进行多次交配。2日龄雌蛾交配率最高,达到45.6%。交配高峰期在3:00-4:00。单次交配持续时间多为14-16h。交配后即可产卵,产卵高峰期在2:00-6:00,占全天产卵量的82.40%。未交配雌蛾也能产卵,产卵量与已交配雌蛾的产卵量接近,但均不能孵化。总之,栎黄枯叶蛾成虫羽化、交配和产卵行为均集中在后半夜,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5、明确了栎黄枯叶蛾取食和产卵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幼虫在野外主要以沙棘叶片为食,仅发现少量幼虫取食山杏叶片。室内进行的幼虫取食选择实验发现,所有树种均可取食,但低龄幼虫选择性较强,高龄幼虫选择性明显降低。野外调查发现,成虫对产卵处有明显的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茧壳、沙棘、刺槐、拧条和杂草。而在不同产卵处产卵量无明显差异。在室内选择沙棘、刺槐、拧条、山杏、柳树和杨树作为试验树种,发现沙棘上的落卵量最高,杨树最低。6、揭示了栎黄枯叶蛾幼虫具有鲜明的两色型现象,但不存在幼虫性二型现象。首次明确了4龄幼虫后具有白色型和黄色型的分化,白色型幼虫体色一直保持白色。黄色型幼虫每次蜕皮后变为白色,3-4天内逐渐变为黄色。白色型幼虫的取食量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能力较强,而黄色型幼虫的死亡率较低、耐饥饿能力较强。虫口密度和温度是影响栎黄枯叶蛾幼虫色型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和密度升高,白色型幼虫所占比例逐渐升高,黄色型幼虫比例则下降,而湿度、光照对色型比例没有影响。

杨秀好[7](2013)在《桉蝙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Eucalyptus原产于澳洲大陆,是世界上广泛引种栽培的硬木树种。目前,我国桉树引种栽培区域已扩展到华南、西南10省区,总面积约400万hm2,以广西种植面积最大(182万hm2,占全国桉树面积的46%)。随着我国桉树大规模栽培以及经营管理不科学,大量本土昆虫转移危害桉树,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桉蝙蛾Endoclita signifer Walker是近年来在广西和广东新发现危害桉树最严重的钻蛀性害虫,国内外未见对该虫系统研究的报道。为此,本文从该虫分布与危害、寄主与天敌、生物生态学特性、种群动态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广西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分布与危害。已发现桉树钻蛀性害虫3目7科13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桉蝙蛾分布于60个县,受害面积3710.16hm2;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 Chevrolat分布于8个县,受害面积204.38hm2;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分布于9个县,受害面积210.99hm2。发现桉树钻蛀性新害虫景洪兴透翅蛾Synanthedon jinghongensis Yang et Wang。2.评估了桉蝙蛾危害桉树造成的生长量和经济损失。轻、中和重度受害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和生物量损失分别为0.0110m3和6.38kg、0.0126m3和12.28kg、0.0221m3和20.87kg,单位面积材积损失量分别为0.495m3/hm2、1.512m3/hm2(?)(?)4.973m3/hm2,按当前价格计算,材积和材质2项损失合计分别为1253元/hm2、3494元/hm2和8335元/hm2。虫口密度4头/株以上与3头/株以下生长量损失差异显着。3.基本明确了桉蝙蛾的自然寄主和潜在寄主树种。该虫在广西的自然寄主包括21科31属39种,其中桃金娘科、含羞草科Mimos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犀科Ole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榆科Ulmaceae和葡萄科Vitaceae植物是其常见寄主植物。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巨尾桉E. grandis×E. urophylla、尾巨桉E. urophylla×E. grandis、巨圆桉E. grandis×E. tereticornis3种杂交无性系不同程度受害,巨桉E. grandis、赤桉E. camaldulensis、柳桉E. saligna、蓝桉E. globulus、柠檬桉E. citriodora等品种未发现自然受害。创新了钻蛀性害虫潜在寄主测定方法,共测定14科18属20种植物,其中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桃树Prunus persica、苦楝Melia azedarace、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三角梅ougainvillea spectabilis和窿缘桉Eucalyptusexserta等9种植物为该虫潜在寄主。4.首次系统地明确了桉蝙蛾生物生态学特性。该虫在广西1-2年1代,以幼虫在树干蛀道中越冬,老熟幼虫2月开始化蛹,成虫4月羽化,于黄昏飞行交配,交配时间长达24h。雌蛾平均产卵量9161粒,卵平均孵化率为74.37%。幼虫经历地栖和树栖2个发育阶段,1-4个月生活在地面森林落叶层或朽木中,真菌是其主要食物之一,8-11个月(2年1代为20-23个月)生活在活立木树干中,主要取食韧皮部,幼虫龄期为9龄。1~8年生桉树林均可受害,主要危害1-3年生幼树(占76.53%),海拔300m以下低丘沟谷地带受害较重;虫害木段室外风干或10℃的冰箱中冷藏,其幼虫均能存活3个月以上,重新转移寄主活立木,除冷藏3个月外均能钻蛀恢复生长并完成世代。5.揭示了桉蝙蛾与主要钻蛀性害虫的生态位关系。桉蝙蛾幼虫集中在0~2m桉树树干(占总虫数70.60%),云斑白条天牛幼虫集中在0-1m的主干处(占总虫数83.51%),咖啡豹蠹蛾幼虫集中在3-7m的中部树干(占总虫数84.52%)。生态位宽度,咖啡豹蠹蛾>桉蝙蛾>云斑白条天牛;生态位相似性,桉蝙蛾和云斑白条天牛>桉蝙蛾和豹蠹蛾>云斑白条天牛和豹蠹蛾;种间竞争系数,桉蝙蛾和云斑白条天牛>桉蝙蛾和豹蠹蛾>云斑白条天牛和豹蠹蛾。咖啡豹蠹蛾对空间资源的利用程度最大,桉蝙蛾次之,云斑白条天牛最小。6.探明了桉蝙蛾幼虫种群空间格局。标准地小尺度下,生物学统计和地统计学分析种群空间格局均为聚集分布,轻、中、重受害程度变程α分别为20.00m、40.38m和69.42m。省际大尺度下地统计学分析,幼虫种群在轻度受害呈随机分布,在中度和重度受害呈聚集分布,轻、中、重度受害下变程α分别为43.6km、15.5km.12.47km。7.掌握了桉蝙蛾天敌资源。已发现该虫天敌31种,其中寄生蝇1种,寄生蜂4种,捕食性蚂蚁12种,其它捕食性天敌6种,虫生真菌8种。幼虫和蛹以白僵菌、寄生蝇、蚂蚁和鼠类为主,成虫以蝙蝠、鼠类、蟾蜍和蛇类为主,卵的天敌有蚂蚁、蠼螋和青霉。不同地点采集桉蝙蛾白僵菌菌株分子测序结果证实存在遗传差异。栗色舟寄蝇Scaphimyia castanea Mesnil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自然控制能力较强,林间球孢白僵菌平均感染率为11.30%,栗色舟寄蝇平均寄生率为4.64%。

崔亚琴[8](2012)在《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遥感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灾害监测,如对森林生物灾害的大面积动态监测,可及时监测灾害发生的早期灾害点(虫源地)、掌握灾害发生规律、预警灾害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灾害损失。针对荒漠灌木林分布广、面积大、发生虫灾后与地表背景的类似性强,以及钻蛀性虫灾的监测难度大等特点,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灌木林钻蛀性虫灾监测和预警的意义重大,对其它害虫的指导作用更强。论文主要依据森林昆虫学、定量遥感等相关理论。结合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主要应用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特征分布的决策树分类对油蒿群落信息进行提取,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和气象数据,对历期影像进行叠加分析,对年际油蒿群落植被的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由于目标植被在受到钻蛀性害虫的侵袭初期,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被害状,因而利用地面采集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单株油蒿植被的危害评价。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以油蒿冠幅枯死面积比例、株虫口密度、地径和株高四个指标,建立了单株油蒿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和隶属函数;再根据油蒿灌木林健康程度综合评判得分,将发生程度分为:健康、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四个等级;最后筛选出与油蒿植被健康程度显着相关的光谱参数,建立起单株油蒿健康程度的预测模型。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不同树势油蒿光谱特征识别与对比,表明健康油蒿受到钻蛀性害虫危害后,具有明显的“红边”蓝移现象。说明,利用高光谱数据监测虫害发生具备一定可行性,而且对植株本身不造成任何伤害。从拟合和预测精度来看,半固定沙地最高,其次是流动沙地,固定沙地相对较低。半固定沙地的模型公式为:Y=-1.292×Dr+0.008×λr+13.277×Rg+2.506×(SDr-SDb)/(SDr+SDb)-0.395×SDg-7.510,其拟合决定系数为0.406,预测决定系数为0.562(其拟合和预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和0.759),均方根误差为0.192。尽管拟合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但是可以说明应用遥感手段可以对油蒿受根茎部钻蛀性害虫侵袭后进行识别和监测。(2)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决策树法对影像分类,并提取油蒿群落植被信息。影像分类后的总体精度为69.85%,分类后并辅助人工解译的总体分类精度为71.19%,精度提高不是特别显着。但对于油蒿群落信息的提取精度结果显示:用户分类精度为60.21%,增加辅助人工解译分类后用户分类精度可达75.14%,精度提高了近15%,这主要是由于荒漠植被的光谱特性极为相近,尽管不同荒漠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区分,但仍存在同一植被生长在不同植被类型区域,或者不同植被类型之间混合交错生长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分类精度。尽管分类精度不是很高,但是在荒漠地区提取植被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在解译过程中,基于专家先验知识的辅助人工解译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空间异质性强烈且植被交错混合生长的荒漠化地区。(3)在钻蛀性害虫危害后,植物长时期处于绿色攻击阶段,叶片颜色不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叶片凋落发生在灰色攻击阶段。对于此类型的虫害遥感监测,不适合采用通过NDVI、植被覆盖度和受害程度变化来进行研究,因为随着受害程度的上升,其植被覆盖度和NDVI不具有明显下降趋势。(4)通过实地调查,气象资料和遥感影像历年数据叠加发现:半固定沙地是一个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的过渡阶段,同时受钻蛀性害虫危害也是三个立地类型中最为严重的。因此,处于过渡型的半固定沙地是生境条件最为脆弱和不稳定的。因而,在荒漠灌木林生物灾害的监测和研究中,更应该重视演替阶段中的过渡型类型。

王建伟[9](2011)在《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油蒿(Artemisia ordosica)(菊科)是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防风固沙植被,大面积飞播油蒿对我国荒漠地区的土质改善、植被群落的建立、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沙蒿木蠹蛾(Holcocerus artemisiae Chou et Hua)鳞翅目:木蠹蛾科)、沙蒿大粒象(Adosomus sp.)(鞘翅目:象甲科)和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鞘翅目:吉丁科)是危害油蒿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以幼虫蛀食根部和主干,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枯死,近年来在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区大面积发生,对油蒿灌木林的健康以及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本文对钻蛀性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害虫种群生态位、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诱捕技术标准化、天敌资源的调查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首次系统地明确了三种油蒿钻蛀性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研究表明,在宁夏,沙蒿木蠹蛾2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从根部钻出,在周围的沙土里结茧化蛹,蛹期平均20d;成虫期6月初-8月末。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配,雄虫有2次交尾现象。卵初见于6月中旬,初孵幼虫初见于6月下旬。幼虫蛀食坑道不规则,常单独危害,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沙蒿大粒象1年1代,以成虫和老熟幼虫在根部越冬。越冬成虫始见于4月中下旬,终见于6月中旬;越冬老熟幼虫5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上旬。成虫取食油蒿叶片补充营养。沙蒿尖翅吉丁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根部越冬。老熟幼虫于4月中下旬化蛹,成虫期5月上旬-7月上旬。成虫取食叶片补充营养,2-7d后开始交尾,集中在13:00-16:30,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幼虫常多头聚集危害同一株油蒿。2、采用林间定期调查取样法明确了幼虫龄数:沙蒿木蠹蛾幼虫为7龄,沙蒿大粒象和沙蒿尖翅吉丁幼虫均为4龄。各幼虫测量指标符合Dyar氏的幼虫头壳增长规律,测量指标的对数值与龄数之间的指数模型拟合较好。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明确了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尖翅吉丁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规律:沙蒿木蠹蛾触角共有7种类型的感器,包括1种毛形感器、1种锥形感器、3种鳞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和Bohm鬃毛。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触角背面毛形感器的密度大于触角腹面。沙蒿尖翅吉丁触角共有10种类型的感器,包括2种毛形感器、5种锥形感器、1种腔锥形感器、表皮孔以及Bohm鬃毛。雌雄成虫以及触角背腹面的触角感器类型、数量以及分布特点存在明显差异。4、揭示了油蒿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的时空生态位:时间生态位指数表明,沙蒿尖翅吉丁对油蒿的危害时期较长,和沙蒿木蠹蛾的危害时间较为一致。空间生态位指数显示,沙蒿大粒象对油蒿根部资源利用更充分,沙蒿尖翅吉丁与其他三种害虫在油蒿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资源的共享程度较小。5、建立了沙蒿木蠹蛾和沙蒿大粒象幼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结果显示幼虫更喜欢取食含油蒿木屑的饲料。沙蒿木蠹蛾幼虫的化蛹率为27.89±4.08%,羽化率平均为11.25±15.91%。沙蒿大粒象幼虫的化蛹率为46.17±26.58%,化蛹率为42.67±29.14%。湿度和防腐剂的浓度可能是影响幼虫发育的重要因素。6、基本揭示了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和群落结构:趋光性昆虫共有6目25科94种。鳞翅目昆虫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88.83%),且物种丰富度最高(63种),以夜蛾和天蛾科昆虫为主。膜翅目和脉翅目昆虫多为天敌。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群落个体数量、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5-9月间波动变化。趋光性昆虫对不同波长的诱虫灯具有选择性。常用波长365nm诱虫灯诱集总数低于其他波长,其中波长368nm诱虫灯诱集数量最多,高出对照灯近90%。波长335nm诱虫灯对木蠹蛾科、螟蛾科和灯蛾科昆虫的诱集数量较多;波长345和351nm诱虫灯对天蛾科的诱集效果最好;波长368nm的诱虫灯对夜蛾科的诱集数量较多。比较天敌的诱集情况,波长351nm的诱虫灯对茧蜂和草蛉的诱集数量较少,波长365nm诱虫灯对蝎蛉诱集数量较少。7、定量明确了沙蒿木蠹蛾性诱剂在野外的时空诱集效果:结果显示,上风口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量占到诱捕总量的60%,侧风口的效果好于下风口;在上风口设.置距林缘不同距离的诱捕器,距林缘30-210m处均能诱捕到成虫,但以60m处诱捕到的数量最多;性诱剂的持效期为27.75±2.56 d;船形和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数量明显多于十字形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还对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冬麦异夜蛾(Protexarnis squalid)和蜂虻科(Bombyliidae)昆虫等有明显的诱捕效果。8、首次发现了重要天敌麦蒲螨(Pyemotes tritici)自然寄生钻蛀性害虫的现象,寄生率为15.08±2.35%;通过实验建立了人工扩繁技术:麦蒲螨能寄生沙蒿尖翅吉丁的幼虫、蛹以及沙蒿大粒象的幼虫和蛹,并产生膨腹体,使沙蒿木蠹蛾幼虫麻痹甚至死亡,但无法产生膨腹体。除了原始寄主,麦蒲螨还可以寄生多种害虫,包括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青杨枝天牛(Saperda populnea)、柠条绿虎天牛(Chorophorus sp.)、以及榆木蠹蛾(Holcocerus vicarius)幼虫,其中寄生大蜡螟幼虫时间短、寄生率高、产生膨腹体数量较稳定,是理想的替代寄主。在5-15℃的条件下,成螨的存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2天后平均存活率降到20%以下,16天后平均存活率为5%左右。利用麦蒲螨进行了初步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麦蒲螨可以在自然条件下能找到并成功寄生寄主,但寄生率低于30%。高温和蚂蚁咬噬会显着减少麦蒲螨的种群数量。9、针对油蒿灌木林分布广、物种单一、生态脆弱的特点,运用生态调控理论,构建了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调控技术体系。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调查虫害发生情况和采集环境因子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油蒿的健康程度以及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标准化使用,准确掌握虫害发生情况并及时防治。利用油蒿植物源引诱剂,结合适合的诱捕器,在一定程度上监测沙蒿尖翅吉丁和沙蒿大粒象的发生。通过人工繁育和释放寄生性天敌麦蒲螨,对沙蒿大粒象和沙蒿尖翅吉丁的种群进行控制。在野外设置波长335和368 nm的诱虫灯,加强对沙蒿木蠹蛾的诱集效果。

周英梅[10](2011)在《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寄生过程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双条杉天牛是重要的林木钻蛀性害虫,可导致侧柏、桧柏等树木整株枯死。由于隐蔽危害,其防治十分困难。近年来发现中华甲虫蒲螨可寄生其幼虫,且对低龄幼虫作用效果较好,但对其寄生机制了解甚少,需要深入探讨其对寄主的选择、定位和致死等寄生过程。本文着重对中华甲虫蒲螨对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性、寄生过程中的取食特征及相互作用、取食后各自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初步形成了蒲螨寄生机制的研究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对中华甲虫蒲螨行为观察发现:成螨寄生前,中华甲虫蒲螨先是在天牛幼虫体表爬行,然后试探性地叮咬幼虫,使天牛幼虫进入麻痹状态,但此时成螨并未开始固定取食,在叮咬后会重新寻找更合适的寄生部位,从而使幼虫体表出现深褐色的“叮咬”斑点。在叮咬后成螨腹部开始膨大,即“膨腹”出现并逐渐变大,当“膨腹”部分体积相当于其它部分体积的2-3倍时开始固定取食,不同于以往中华甲虫蒲螨寻找到寄主即固定取食的报道。初期固定部位多在节间膜处,后期在其它部位也有寄生。2、利用自制六臂架对中华甲虫蒲螨的取食行为及对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龄期的寄主选择偏好进行观察发现:在一个生长发育周期内,对双条杉天牛不同龄期幼虫,开始时蒲螨成螨更倾向于选择其1龄幼虫,12h后选择2龄和3龄幼虫的成螨增加;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和沙蒿大粒象2龄幼虫表现不同的选择性,在8h、12h和48h的选择有显着差异,推测蒲螨倾向于选择龄期较低、表皮硬度低、个体营养又比较丰富的幼虫。3、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被中华甲虫蒲螨寄生的双条杉天牛3龄幼虫和蛹的表皮变化,天牛幼虫和蛹体表感器的形态类型及其对蒲螨选择寄主侵入点的影响。在双条杉天牛幼虫体表共观察到毛形感器、刺形感器Ⅰ、刺形感器Ⅱ、刺形感器Ⅲ、刺形感器Ⅳ5种感器类型;在双条杉天牛蛹上观察到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Ⅳ4种感器类型;这些感器影响蒲螨成螨对寄主侵入点的选择。在初始阶段成螨对寄主侵入部位是有选择性的,一般选择天牛幼虫第2-6节的节间膜处,而对双条杉天牛蛹基本不寄生。蒲螨成螨寄生后天牛幼虫表皮呈现“D,,形取食痕迹,与蒲螨的头部结构正好吻合。4、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双条杉天牛幼虫后血淋巴测定结果显示:蒲螨蛋白含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在36-48h增加达61.78%;天牛幼虫蛋白含量则呈总体下降趋势,在36-48h之间下降最为明显;24h后蒲螨总蛋白含量有极显着增加,48h后天牛幼虫总蛋白含量显着下降,36-48h是蒲螨取食致死天牛的关键阶段。

二、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木蠹蛾简介
        1.1.1 分类地位
        1.1.2 形态特征
        1.1.3 生活史及习性
        1.1.4 寄主植物
        1.1.5 分布范围及暴发情况
        1.1.6 防治方法
        1.1.7 沙棘木蠹蛾相关研究总述
    1.2 全球气候变化
        1.2.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
        1.2.2 气候预测模型
    1.3 气候变化对昆虫适生区的影响
        1.3.1 气候变化对昆虫的影响
        1.3.2 气候与昆虫适应性相结合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现状、研究任务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1 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研究现状
        1.5.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3 研究任务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模型及软件
        2.1.1 CLIMEX模型
        2.1.2 ArcMap软件
    2.2 数据收集
        2.2.1 中国历史气候数据(1981-2010年)
        2.2.2 气候变暖情境下中国未来气候数据(2011-2100年)
        2.2.3 沙棘木蠹蛾的已知分布地
        2.2.4 温湿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总体分析流程
        2.3.2 沙棘木蠹蛾CLIMEX的参数设置
        2.3.3 沙棘木蠹蛾EI值划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历史气候条件下沙棘木蠹蛾的气候适生区
    3.2 未来不同时期沙棘木蠢蛾的潜在气候适生区
        3.2.1 不同适生区的分布范围
        3.2.2 不同适生区的面积变化情况
        3.2.3 不同适生区的适生程度变化情况
    3.3 地域格局对沙棘木蠹蛾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3.4 寄主分布对沙棘木蠹蛾适生区的影响
4 讨论
    4.1 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2 地形地势对沙棘木蠹蛾适生程度的影响
    4.3 数据差异对沙棘木蠹蛾适生性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几类林木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钻蛀性害虫概述
        1.1.1 钻蛀性害虫主要类群介绍
        1.1.1.1 小蠹类
        1.1.1.2 长蠧类
        1.1.1.3 天牛类
        1.1.1.4 吉丁类
        1.1.1.5 象甲类
        1.1.1.6 膜翅目树蜂、茎蜂类
        1.1.1.7 鳞翅目木蠧蛾、豹蠹蛾和蝙蝠蛾类
        1.1.2 钻蛀性害虫研究进展
        1.1.2.1 国内研究进展
        1.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 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简介
    1.3 几何形态测量学概述
        1.3.1 几何形态测量学的产生
        1.3.2 几何形态测量学应用领域
    1.4 三维重建技术概述
        1.4.1 三维重建技术介绍
        1.4.2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领域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表面危害类型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2.1 试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虫害木解析
        2.2.2 利用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母坑道形态规律
        2.2.2.1 同种小蠹母坑道系统规律
        2.2.2.2 不同种小蠹母坑道系统分析比较
        2.2.3 坑道三维重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几何形态测量学的几种小蠧坑道系统研究与三维重建
        2.3.1.1 坑道系统各特征指标
        2.3.1.2 同种小蠧母坑道系统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2.3.1.3 不同种小蠢母坑道系统几何形态学分析
        2.3.1.4 坑道系统三维重建
        2.3.2 基于基础测量统计分析的几种小蠹坑道系统研究与三维重建
        2.3.2.1 几种小蠧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
        2.3.2.2 单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
    2.4 讨论
3 由表及里危害类型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1 试验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光肩星天牛及松墨天牛的坑道系统研究
        3.2.1.1 虫害木解析
        3.2.1.2 坑道三维重建
        3.2.1.3 木质部内立体坑道系统的几何分析
        3.2.1.4 光肩星天牛与松墨天牛“C”型坑道分析比较
        3.2.2 合欢吉丁的坑道系统研究
        3.2.2.1 野外调查
        3.2.2.2 虫源采集及观察
        3.2.2.3 虫害木解析
        3.2.2.4 坑道系统复原、重建
        3.2.3 其他由表及里危害类型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研究
        3.2.3.1 虫害木解析
        3.2.3.2 单虫害木或单坑道的三维建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天牛类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3.1.1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坑道、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坑道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3.1.2 云杉大墨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 Fisher坑道系统研究
        3.3.1.3 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isky坑道系统研究
        3.3.1.4 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坑道系统研究
        3.3.1.5 白蜡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fillius Bates坑道系统研究
        3.3.2 吉丁类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3.2.1 合欢吉丁Agrilus subrobustus Saunders的危害特性观察及坑道三维建模
        3.3.2.2 臭椿窄吉丁Agrilus smaragdifrons Ganglbauer坑道系统研究
        3.3.2.3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坑道系统研究
        3.3.2.4 山杨缘吉丁Agrilus dureli Jendek坑道系统研究
        3.3.2.5 杨十斑吉丁Melanophila picta Pallas坑道系统研究
        3.3.3 象甲类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3.3.1 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 (Harold)坑道系统研究
        3.3.4 长蠧类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3.3.4.1 洁长棒长蠹Xylothrlps cathaicus Reichardt坑道系统研究
    3.4 讨论
        3.4.1 天牛类坑道系统
        3.4.2 吉丁类坑道系统
        3.4.3 象甲类、长蠧类坑道系统
4 内部危害类型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规律研究与三维重建
    4.1 试验材料
    4.2 研究方法
        4.2.1 松树蜂与新渡户树蜂坑道系统研究
        4.2.1.1 虫害木解析
        4.2.1.2 坑道系统的重建与比较
        4.2.2 材小蠹属小蠹坑道系统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与新渡户树蜂Sirex nitobei Matsumura的坑道研究
        4.3.1.1 松树蜂与新渡户树蜂的坑道各指标特征
        4.3.1.2 两种树蜂坑道系统的重建与比较
        4.3.2 材小蠧属Xyleborus的坑道研究
    4.4 讨论
5 结论与创新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1.2 标本采集方法
    1.3 标本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鞘翅目(Coleoptera)
        2.1.1 天牛科(Cerambycidae)
        2.1.2 象甲科(Curculionidae)
        2.1.3 吉丁科(Buprestidae)
        2.1.4 小蠹科(Scolytidae)
    2.2 鳞翅目(Lepidopter)
        2.2.1 透翅蛾科(Sesiidae)
        2.2.2 木蠹蛾科(Cossidae)
        2.2.3 豹蠹蛾科(Zeuzeridae)
    2.3 膜翅目(Hymenoptera)
3 结论与讨论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固沙灌木平茬现状及平茬控制钻蛀性害虫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固沙灌木平茬现状
2平茬控制钻蛀性害虫
3结语

(6)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的分布与价值
        1.1.1 沙棘的生态价值
        1.1.2 沙棘的经济价值
    1.2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研究概况
        1.2.1 沙棘病害
        1.2.2 沙棘虫害
        1.2.3 沙棘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1.3 栎黄枯叶蛾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栎黄枯叶蛾的分布与危害
        1.3.2 栎黄枯叶蛾防治技术
        1.3.3 栎黄枯叶蛾空间分布
    1.4 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行为
        1.4.1 寄主选择行为
        1.4.2 寄主选择机理
        1.4.3 影响寄主选择因素
    1.5 昆虫体色分化及机理研究现状
        1.5.1 昆虫体色分化的类型
        1.5.2 昆虫体色分化机理
        1.5.3 昆虫体色分化的控制机理
        1.5.4 昆虫体色分化的遗传学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
    2.1 试验地概况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野外为害特点
        2.2.2 形态特征
        2.2.3 生活史
        2.2.4 生活习性
        2.2.5 天敌
    2.3 讨论
3 栎黄枯叶蛾种群数量动态和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1.2 幼虫空间格局调查方法
        3.1.3 幼虫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2.2 幼虫空间格局
    3.3 讨论
4 温度对栎黄枯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温度对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影响
        4.2.2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4.2.3 温度对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4.2.4 不同温度下成虫的交配活动
        4.2.5 温度对产卵的影响
        4.2.6 温度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4.3 讨论
5 栎黄枯叶蛾幼虫龄数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形态结构的选择及测量方法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幼虫最佳分龄指标
        5.2.2 幼虫龄数的初步确定
        5.2.3 回归分析
    5.3 讨论
6 栎黄枯叶蛾成虫行为学特征
    6.1 试验地概况
    6.2 试虫及其饲养
    6.3 研究方法
        6.3.1 羽化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6.3.2 交配行为及其动态节律
        6.3.3 性诱效果研究
        6.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羽化行为
        6.4.2 羽化时辰节律
        6.4.3 交配行为
        6.4.4 交配时辰节律
        6.4.5 性诱效果
    6.5 讨论
7 栎黄枯叶蛾寄主选择性试验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地概况
        7.1.2 试虫及其饲养
        7.1.3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幼虫野外取食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
        7.2.2 成虫野外产卵选择行为
        7.2.3 幼虫室内取食选择行为
        7.2.4 成虫室内产卵选择行为
    7.3 讨论
8 栎黄枯叶蛾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及色型影响因子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地概况
        8.1.2 试虫及其饲养
        8.1.3 幼虫性二型验证试验
        8.1.4 两种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特性
        8.1.5 环境因子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8.1.6 数据计算
        8.1.7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幼虫性二型验证
        8.2.2 两色型幼虫生长发育状况
        8.2.3 两种色型幼虫的消化系数
        8.2.4 两种色型幼虫的蛹重、产卵量及孵化率
        8.2.5 两种色型幼虫的耐饥饿能力
        8.2.6 温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7 湿度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8 光周期对幼虫色型比例的影响
        8.2.9 虫口密度对幼虫色型的影响
    8.3 讨论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桉蝙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我国桉树引种栽培现状
        1.1.1 桉树的自然分布及其应用价值
        1.1.2 全国桉树引种栽培概况
        1.1.3 广西桉树引种栽培概况
    1.2 桉树害虫研究进展
        1.2.1 国外桉树主要害虫及其发生特点
        1.2.2 国内桉树主要害虫及其发生特点
        1.2.3 害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 蛀干蝙蝠蛾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3.1 国外蛀干蝙蝠蛾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蛀干蝙蝠蛾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桉蝙蛾研究简史
    1.5 昆虫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1.5.1 昆虫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1.5.2 昆虫种群生态位研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广西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分布与危害调查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调查完成的林分及发现的钻蛀性害虫种类
        2.2.2 广西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分布
        2.2.3 广西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的危害
    2.3 结论与讨论
3 桉蝙蛾危害对桉树生长量的影响测定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野外调查测定方法
        3.1.2 材积和生物量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总体生长量损失评估
        3.2.2 不同受害程度立木生长量损失
        3.2.3 不同虫口密度对材积生长量的影响
        3.2.4 不同树龄桉树受害后生长量损失
        3.2.5 桉蝙蛾危害桉树造成的经济损失
    3.3 讨论
4 桉蝙蛾寄主调查与潜在寄主测定
    4.1 调查和测定方法
        4.1.1 调查及试验地概况
        4.1.2 自然寄主植物调查方法
        4.1.3 潜在寄主植物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自然寄主植物调查结果
        4.2.2 潜在寄主植物测定结果
    4.3 结论与讨论
5 桉蝙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幼虫和蛹期观测
        5.1.2 成虫、卵和初孵幼虫观测
        5.1.3 发生环境调查
        5.1.4 幼虫对干旱和低温耐受性试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形态特征
        5.2.2 世代发育与年生活史
        5.2.3 生物学特性
        5.2.4 幼虫龄期的初步研究
        5.2.5 生态学特性
        5.2.6 幼虫对干旱和低温耐受性试验结果
    5.3 结论与讨论
6 桉蝙蛾与其它主要钻蛀性害虫种群生态位关系
    6.1 试验地概况
    6.2 研究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在桉树上的垂直分布规律
        6.3.2 桉树主要钻蛀性害虫的空间生态位
    6.4 结论与讨论
7 桉蝙蛾空间格局的研究
    7.1 试验地概况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传统生物学统计分析结果
        7.3.2 地统计学分析结果
        7.3.2.1 标准地小尺度空间格局地统计学分析
        7.3.2.2 省际大尺度空间格局地统计学分析
    7.4 结论和讨论
8 桉蝙蛾天敌研究
    8.1 材料和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桉蝙蛾天敌种类鉴定
        8.2.2 桉蝙蛾主要天敌的控制能力
    8.3 结论与讨论
9 主要结论与防控技术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桉蝙蛾灾害防控技术展望
    9.4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致谢
附图
附表

(8)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现状及特点
        1.2.2 遥感技术在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1.2.3 油蒿钻蛀性害虫研究现状
        1.2.4 钻蛀性虫灾监测的基础研究
        1.2.5 钻蛀性虫灾的应用技术研究
    1.3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关键问题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2 研究区植被概况
    3.2 油蒿及其钻蛀性害虫
        3.2.1 油蒿形态特征、生理生态学以及应用价值
        3.2.2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特性
    3.3 基础资料获取
        3.3.1 研究区气象数据
        3.3.2 样地设置及调查
        3.3.3 野外实测光谱数据采集
4 地面数据采集和分析
    4.1 生物因素
        4.1.1 虫害调查
        4.1.2 天敌情况
    4.2 非生物因素数据分析
        4.2.1 温度因子和降水量因子分析
        4.2.2 土壤因子
    4.3 叶片色素测定和含水量的测定
        4.3.1 叶片色素测定方法
        4.3.2 叶片含水量测定方法
5 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
    5.1 影像的选取及基本参数
        5.1.1 影像的选取
        5.1.2 影像的基本参数
        5.1.3 Landsat-7 ETM+SLC off数据的修复
    5.2 陆地卫星影像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5.2.1 陆地卫星影像几何校正
        5.2.2 陆地卫星影像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6 多光谱遥感影像油蒿群落信息提取
    6.1 基于三种植被类型的判别分析
    6.2 判别模型的构建
    6.3 基于光谱特性和空间分布特征的油蒿群落信息提取
        6.3.1 各变量阈值的判定
        6.3.2 决策树分类的建立
        6.3.3 灵武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图和油蒿群落信息的提取
        6.3.4 分类精度评价
7 油蒿群落灾害动态监测
    7.1 油蒿虫灾与油蒿植被覆盖度和NDVI之间的关系
    7.2 油蒿植被年际变化
8 利用高光谱数据识别单株油蒿健康程度
    8.1 不同树势油蒿(健康+受虫害)光谱数据分析
        8.1.1 不同沙地类型油蒿冠层光谱特征
        8.1.2 不同沙地类型健康和衰弱油蒿冠层光谱特征对比
    8.2 油蒿植被健康状况指标和隶属函数的建立
        8.2.1 油蒿植被健康状况指标的选取
        8.2.2 隶属函数的建立
    8.3 光谱曲线提取(依据油蒿健康状况分级)
    8.4 油蒿不同健康程度下,叶绿素和叶片含水量的变化
        8.4.1 叶片色素含量测定结果
        8.4.2 叶片含水量测定结果
    8.5 油蒿健康程度与光谱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8.6 高光谱变量估测油蒿健康程度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9 建立荒漠地区植物波谱库
    9.1 荒漠植物
    9.2 荒漠植物波谱曲线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2.1 荒漠灌木林钻蛀性害虫遥感监测适用性讨论
        10.2.2 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10.2.3 论文不足之处
        10.2.4 钻蛀性虫灾监测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图

(9)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油蒿在我国西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 我国灌木林主要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3 油蒿害虫及其研究进展
    1.4 性诱剂的开发及诱捕技术研究进展
    1.5 灯诱技术在害虫种群及测报防治中的应用
    1.6 寄生性蒲螨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7 研究思路
2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物学研究
    2.1 生物学特性
        2.1.1 调查样地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3.1 沙蒿木蠹蛾
        2.1.3.2 沙蒿大粒象
        2.1.3.3 沙蒿尖翅吉丁
        2.1.4 结论与讨论
    2.2 幼虫龄期结构的测定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分龄数据的分析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沙蒿木蠹峨
        2.2.3.2 沙蒿大粒象
        2.2.3.3 沙蒿尖翅吉丁
        2.2.3.4 幼虫龄数推断的统计检验
        2.2.4 结论与讨论
    2.3 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3.1 材料与力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2.1 沙蒿木蠹蛾
        2.3.2.2 沙蒿尖翅吉丁
        2.3.3 讨论
3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学研究
    3.1 钻蛀性害虫的时空生态位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3.1 时间生态位
        3.1.3.2 空间生态位
        3.1.4 讨论
    3.2 沙蒿大粒象和沙蒿木蠹蛾幼虫的人工饲养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沙蒿木蠹蛾幼虫的人工饲养
        3.2.2.2 沙蒿大粒象幼虫的饲养
        3.2.3 结论与讨论
4 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种群动态及高效诱虫灯具的选择
    4.1 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动态变化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材料与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3.1 昆虫群落的组成分析
        4.1.3.2 昆虫群落的功能组成分析
        4.1.3.3 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
        4.1.3.4 主要害虫及天敌的时间生态位
        4.1.4 结论与讨论
    4.2 高效诱虫灯具的选择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材料与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5 沙蒿木蠹蛾性诱剂的时空动态诱集效果
    5.1 试验地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风向诱捕效果的空间动态变化
        5.3.2 不同距离诱捕效果的空间动态变化
        5.3.3 诱捕效果的时间动态变化
        5.3.4 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效果比较
        5.3.5 对非目标昆虫的诱捕效果
    5.4 结论与讨论
6 天敌资源调查及重要天敌的开发与应用
    6.1 天敌种类及其控制力
    6.2 重要寄生性天敌麦蒲螨
        6.2.1 麦蒲螨自然寄生现象
        6.2.2 麦蒲螨的寄生特点
    6.3 麦蒲螨的人工扩繁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2.1 利用原始寄主扩繁麦蒲螨
        6.3.2.2 利用替代寄主扩繁麦蒲螨
        6.3.2.3 大蜡螟口器处理对蒲螨寄生效果的影响
        6.3.2.4 不同温度条件下麦蒲螨成螨的存活率
        6.3.3 结论与讨论
    6.4 麦蒲螨的防治应用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与分析
        6.4.2.1 室内模拟麦蒲螨接种实验
        6.4.2.2 野外麦蒲螨防治实验
        6.4.3 结论与讨论
7 油蒿钻蛀性害虫生态调控体系的构建
    7.1 虫害发生情况遥感监测
    7.2 油蒿群落演替与虫害发生关系
    7.3 虫害的化学生态调控
    7.4 保护利用天敌资源
    7.5 高效诱虫灯的选用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油蒿灌木林趋光性昆虫种类名录
附图1 沙蒿木蠹蛾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2 沙篙大粒象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3 沙蒿尖翅吉丁危害特征及生活史
附图4 麦蒲螨自然寄生及人工扩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寄生过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类型
        1.2.2 中华甲虫蒲螨研究现状
        1.2.3 钻蛀性害虫防治防控措施
        1.2.4 钻蛀性害虫重要天敌研究进展
        1.2.5 寄生性天敌和寄主的寄生关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中华甲虫蒲螨对钻蛀性害虫选择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2 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幼虫的选择定位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试验方法
    2.3 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双条杉天牛幼虫血淋巴变化
        2.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3.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华甲虫蒲螨对钻蛀性害虫选择
        3.1.1 室内蒲螨对双条杉天牛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
        3.1.2 室内蒲螨对不同寄主2龄幼虫的选择
        3.1.3 小结
    3.2 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幼虫的选择定位
        3.2.1 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的感器种类
        3.2.2 中华甲虫蒲螨形态
        3.2.3 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天牛幼虫后取食痕迹和结构特点
        3.2.4 小结
    3.3 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双条杉天牛幼虫血淋巴变化
        3.3.1 蒲螨取食特点
        3.3.2 中华甲虫蒲螨寄生后双条杉天牛幼虫血淋巴中总蛋白质含量变化
        3.3.3 中华甲虫蒲螨找寻寄主后血淋巴中总蛋白质含量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图

四、沙棘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对沙棘木蠹蛾在中国的适生区的影响[D]. 李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几类林木钻蛀性害虫坑道系统的三维重建[D]. 张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3]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林木钻蛀性害虫名录[J]. 李刚,阎雄飞,刘永华,米亚梅,姚东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6(14)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固沙灌木平茬现状及平茬控制钻蛀性害虫探讨[J]. 吴秀花,魏春光,特木钦,刘洁,田昕,田润民. 中国森林病虫, 2015(06)
  • [6]栎黄枯叶蛾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幼虫色型变化研究[D]. 刘永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7]桉蝙蛾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D]. 杨秀好.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5)
  • [8]油蒿灌木林钻蛀性虫灾遥感监测研究[D]. 崔亚琴.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9]油蒿灌木林钻蛀性害虫生物生态学与生态调控体系构建[D]. 王建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10]中华甲虫蒲螨对双条杉天牛寄生过程初探[D]. 周英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沙棘主要蛀虫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