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1](2021)在《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强调经济产出,而除产出外的土地其他功能被一度弱化,以致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质量退化、土壤侵蚀加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外在因素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而其产生的内因是由于人类对土地自身所具备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同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未利用地开发成为补充土地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探究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目前土地功能研究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国内外学者在土地功能分类、评价与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土地功能复杂度高、综合性强、识别困难等原因,存在土地功能内涵界定尚未统一,分类不全面、功能识别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形成系统的土地功能理论体系。同时,对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依托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调查研究法、空间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从土地功能概念内涵、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体系、土地功能分类等方面对土地功能展开理论研究,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河北省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进行实例研究,系统探究土地功能及其变化规律。旨在推动土地功能的理论研究,为区域土地综合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经过土地功能理论探索,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依托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土地、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土地功能概念,系统解析了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之间函数关系式与概念关系图。土地功能是土地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土地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简述为,土地功能由土地组成要素、土地结构、土地秩序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土地系统是由要素有机联系形成的整体,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反映着土地结构,受环境影响(涨落因素)形成一定的土地秩序,决定着土地功能。(2)对土地功能进行了分类,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和土地功能测算体系。遵循科学性、主导性、系统性、可量化、实用性、可扩充性等土地功能分类原则,依据土地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将土地功能划分为生产功能、原材料供给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6大类,20小类。基于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确定了各类土地功能要素的指标体系。深入剖析了土地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动态性、强烈的地域性、活跃的人为性和受多因素影响性等特征。综合气候、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和生物等土地要素,对不同地域相应要素组合条件下的土地功能进行了识别解析,构建了土地功能识别体系,并优化提取了土地各功能识别的关键要素。确定评估各类功能的主要量化指标和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科学规范了各单项功能测算方法,构建了土地功能测算体系。(3)采用“主导因素+限制因素”法综合确定了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情况,掌握未利用地变化的来源和去向。结果显示,土地功能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A1CDEF,即陆生植物生长功能+支撑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历史记载功能,该类功能类型占区域土地面积的26.94%,对应土地条件为坡度<25°、土层厚度>10cm的未利用地。研究区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2DC1EF、CEDA1F和A1CDEF,即以土地生产功能和支撑功能为主,辅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历史记载功能;研究区西北部土地功能类型组合主要为A1CDEF、A1DEC1C2F和A1CEDF,即以土地陆生植物生长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为主。唐县200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耕地、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交通用地、水域面积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2000-2018年未利用地面积降幅25.87%。未利用地转出方向主要为草地、耕地、林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占未利用地转出总面积的97.28%。转入来源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耕地,占转入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1.68%。(4)以唐县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在县域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明确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生产功能主要从通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表征,生态功能从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角度,通过In VEST模型进行了量化。以研究区2000年未利用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县未利用地开发前(2000年)、未利用地开发后(2007年、2018年)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2000年、2007年和2018年研究区未利用开发前后NPP总量分别为38.45×1010g C、36.44×1010g C和41.05×1010g C。2000-2018年NPP整体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高程、气温、降水对NPP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因素是降水、蒸散和高程;土壤保持功能和气候调节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坡度、高程和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功能则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物因素(人类活动)影响。各功能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5)在地块尺度上,量化了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阐明了未利用地开垦后相关要素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开垦前的未利用地(以荒草地为主)为对照,分别从不同开垦年限的耕地,以及开垦为不同利用方式的园地、林地、耕地两个角度,对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土地生产功能来看,作物产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呈抛物线式变化,开垦10年产量达到最大值,为7172.51kg/hm2,之后产量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耕地生产的产品价值明显低于园地和林地。从土地生态功能来看,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耕地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气候调节功能呈先增加再降低再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功能呈降低趋势。与开发前的荒草地相比,开垦后耕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在前期(开垦1-6年)有所降低,后期(开垦15-20年)耕地水源涵养功能与其水平相当;开垦后耕地的气候调节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功能均高于荒草地。开发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功能比较来看,耕地、林地相对于园地、荒草地总体较高。土壤理化性状中的土壤孔隙度、团聚体、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微观尺度上影响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构建的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理论框架和土地功能识别体系与测算体系为更深入认识和掌握土地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要素条件组合角度进行土地功能类型确定,可为区域土地未来利用方向提供依据,研究区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在不同尺度下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钟景就[2](2020)在《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文中提出《申报》在1872年创刊初期曾尝试刊登小说,但不久便停刊了,直到1907年才再次刊登小说。自1907年复刊小说以来,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了大量的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长篇创作小说在主旨上以批判官场、揭露政治黑暗较为多见,在体式上可分为章回体小说和非章回体小说。章回体小说中的《自由女》《绣衣盗》等作品虽用传统的通俗小说体式但有一些新的变化,具有创新性。非章回体小说中的《滑稽生》《缦卿小传》等作品尝试用现代小说模式进行创作,具有现代性意识。短篇创作小说主要以唤醒国民为目的,重视小说对时事的及时反映,同时也描摹社会风俗、民生百态,题材广泛,严肃性与趣味性并存。《申报》上刊载的翻译小说主要译自欧美国家,且多为侦探小说和言情小说,整体特色较为鲜明。翻译小说的作者和译者大多难以确认身份,张春帆是可确认身份的译者中较有名气的一位。张春帆译作的发现有利于加深对张春帆的认识。《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中不乏意译自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童话故事等世界名着中的篇章。1907年至1911年间《申报》刊载的小说作品,是晚清时期报刊小说的缩影,影响着晚清小说生态,促进了我国近代小说的发展。
龚暄杰[3](2018)在《论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原则》文中提出目次一、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的现有原则二、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的改革路径三、确定利益协调优先价值的权利优先规则四、确定利益协调适当限度的比例原则利益协调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法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土地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调节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均衡机制等机制。从法律制度来看,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分享,土地交易
岑晓腾[4](2016)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效用,人类通过从生态系统获取收益以不断地满足和提高自身福祉。然而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害,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生态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质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并为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研究切入点,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所选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与替代市场法对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做定量分析;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促进理解两者之间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遥感影像数据作为源数据,从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和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两方面对研究区内的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结构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选取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的两组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在21年间内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城市化现象,城市景观主要来自于农业景观的转入,同时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景观和林业景观复垦为农业景观。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度加剧、丰富度多元化、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下降且分散化的趋势。农业和建设景观呈破碎化加剧,前者斑块形状区域规则,后者趋于不规则;建设和水体邻近度下降,农业邻近度稳中有升,林业邻近度处于波动状态;水体、林业和建设景观的斑块分散度上升,农业景观呈下降。(2)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类,并对1993-2013年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总值进行核算。首先核算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功能量,其次采用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确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最后对各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汇总。研究表明: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为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区域内总价值、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供给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调节服务价值保持稳定;各类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满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区县逐渐增加的特征。(3)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对景观指数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景观指数间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复杂关系,且具有权衡/协同作用;景观丰富度、破碎度和分散度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价值;林业景观分散度、农业和水体景观破碎度是关键性指标,林业、建设和水体斑块形状的复杂度也是重要指标,与多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关联度;林业景观格局的不同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起关键性作用;各景观指数对各类型服务价值的作用机制有较大差异,供给服务、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防护功能和文化服务价值这一组价值与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之间存在权衡作用。(4)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对两者的影响和反馈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复杂动态关联关系;土地利用系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生态系统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表现在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服务价值供给/需求异质性影响。(5)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为目标,提出土地利用工程优化和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土地利用工程优化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性状来提高并优化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质量;对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和基质的调整可以促进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的优化,从而提升景观连通性,促进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提高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魏程琳,史明萍[5](2015)在《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与价值辨析》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三、农村宅基地的价值四、非财产性权利:农民与制度的选择五、结论与讨论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学界关于农村宅基地的讨论日益激烈,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宅基地使用权是否能够自由流转,据此可以将学界观点分为主张自由流转派和反对自由流转派。主张自由流转的学者颇占主流,他们认为不准宅基地自由流转有以下弊端:土地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隐性交易大量存在,不利于农民财产性权利
陆剑[6](2014)在《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构的前提追问与路径规划》文中研究指明目次一、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建构的价值取向与进路选择二、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构的前提性追问三、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具体建构路径一、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建构的价值取向与进路选择(一)农地法律制度建构的价值取向: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物权法》的制定与出台,使农地问题成为法学界争议的焦点。由于学界基本共识缺失等原因,最终出台的《物权法》删除了大量存有争议的条款,使农地制度供给面临着缺失的
高飞[7](2011)在《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目次一、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之历史回顾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变迁之成因分析三、变迁中的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制度属性四、结论与启示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土地既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根源。中国的治乱,基于土地制度的兴废,国民生活的安危,也基于土地制度的整理与否",[1]故历代王朝均重视对土地的
马永坤[8](2011)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增长态势明显,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通过建新拆旧、土地复垦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和土地质量不降低,使用地布局趋于合理化。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如挂钩指标分配缺乏依据,决策存在寻租空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用地供求矛盾尖锐;城乡地租悬殊巨大等。少数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村土地价值不断显现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还处于不断摸索与经验总结的阶段,各地已经探索出各类不同的宅基地流转方式,例如转权让利模式、保权让利模式、保权保利模式等。在各种模式中,收益分配,即土地所有者、使用者、政府及其他投资者间的利益分割显然是关键所在,利益分配的具体比例在不同区域不可能固定不变,但是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农民应为最大受益者,而其它投资者(包括地方各级政府)则应根据各自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工业等方面的投资情况享受合理的投资收益。根据新一轮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充分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战略性问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效地推动经济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在当前村庄建设异构现象明显的情况下,实现“异构协同”难度大。推进安置区建设的乡村空间重构,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总体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尤其是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增减挂钩过程中,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合理安排农村各业用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综合运用产权经济学、马克思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城市化理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等理论成果与理论工具,结合当前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际,对挂钩的理论根源、内涵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价格、动力、演化和调控机制方面进行重点剖析;在实地调研并掌握大量有效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手段的运用,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对结构演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成都市为例证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剖析和探讨,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和对策。全文主体框架和结构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言,包括第一、二、三章;第二部分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机制分析,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第三部分为增减挂钩的实践分析,包括第八章;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包括第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探讨城乡建设用地的设定及面临的问题,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来源和范围的界定。第二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章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基础,并建立了增减挂钩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从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了挂钩项目区的构成,挂钩规模的确定及其操作方法,同时界定了各地不同的挂钩实践类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价评估体系。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价格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农村建设用地的价格体系是空白的,国家没有制定规程,也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作参考。在级别的划分路径、评价单元的设置、价格评估的方法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建立与城镇地价体系的有效链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统一的建设用地评价规程提供参考。第五章从城市空间增长理论和地方单元的样本中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动力机制,如何通过对现实中的研究来揭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动力机制是本章研究的重点。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机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第六章围绕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空间和时间序列的演化机制,探讨了增减挂钩结构演化中的自身机理及面临的问题。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政策的思路,通过对调控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作者对未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引导和控制的具体建议。第八章是以成都为例,实证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建议。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对以后试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作者的见解。论文不足:国内在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的研究较少,在价格和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如价格模型是如何结合实际来修正和确定。同时在动力机制方面,对农民参与挂钩的积极性和安置意愿上研究不足,且研究样本只限于成都等四川个别市、县,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同时数据资料搜集的不完善和不可得,使得研究不够全面细致。论文的主要贡献: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挂钩机制的研究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本文从价格、动力、演化和调控机制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本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价格机制、动力机制、演化机制、调控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城乡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剖析和探讨,论文选题具有新颖性。2、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价格评估和测算上,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共识和实质性的评估和测算模式。本文基于产权理论和Hedonic模型的项目区建设用地定价问题的研究,并对建新区土地使用者的竞价曲线及其空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市场竞价下的建新区土地利用数量。在理论和操作中都有章可循、行之有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探索了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的可行性,按照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的要求,在城乡之间建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运作平台。另外,探讨了实现建设用地指标资本化,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提供支持,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杨惠[9](2010)在《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法律制度创新》文中提出目次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涵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资源问题三、我国农业环境资源问题的制度根源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当代经济法制的一项重要使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我国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
杨惠[10](2010)在《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法律制度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次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涵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资源问题三、我国农业环境资源问题的制度根源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当代经济法制的一项重要使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产业,我国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
二、《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功能内涵与分类 |
1.2.2 土地功能评价 |
1.2.3 土地功能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2 理论基础与数据处理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耗散结构理论 |
2.1.3 协同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县域尺度数据 |
2.2.2 土壤实验数据 |
2.2.3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林地蓄积量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3 土地功能理论探索 |
3.1 土地、土地功能概念与特征 |
3.1.1 土地概念 |
3.1.2 土地功能概念 |
3.2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功能框架 |
3.2.1 土地要素 |
3.2.2 土地结构 |
3.2.3 土地秩序 |
3.2.4 土地要素、结构、秩序与土地功能关系 |
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
3.3.1 土地功能分类目的 |
3.3.2 土地功能分类原则 |
3.3.3 土地功能类型划分 |
3.3.4 土地功能特征 |
3.4 土地功能识别 |
3.4.1 土地功能识别说明 |
3.4.2 土地功能识别关键要素 |
3.4.3 土地功能识别体系 |
4 土地功能测算体系探究 |
4.1 土地生产功能测算 |
4.1.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2 主要测算模型 |
4.2 土地原材料供给功能测算 |
4.3 土地支撑功能测算 |
4.4 土地生态功能测算 |
4.4.1 气候、气体调节功能 |
4.4.2 水源涵养功能 |
4.4.3 土壤保持功能 |
4.4.4 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 |
4.4.5 养分循环功能 |
4.5 土地景观功能测算 |
4.5.1 景观美学功能 |
4.5.2 景观保育功能 |
4.5.3 景观连通功能 |
4.6 土地历史记载功能测算 |
5 河北省唐县土地功能识别与评价模型修订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自然环境条件 |
5.1.3 社会经济条件 |
5.1.4 地块项目区条件 |
5.2 研究区功能识别 |
5.2.1 研究区土地各要素条件 |
5.2.2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方法 |
5.2.3 研究区土地功能类型识别结果 |
5.2.4 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建议 |
5.3 基于要素-结构-功能框架的土地功能评价模型 |
5.3.1 土地功能评价模型选择 |
5.3.2 CASA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
5.3.3 InVEST模型原理与参数确定 |
6 唐县县域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6.1 唐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6.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6.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1.3 土地利用类型转换面积分析 |
6.2 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6.2.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 |
6.2.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 |
6.3 小结 |
7 唐县地块尺度未利用地开发前后土地功能变化分析 |
7.1 土地生产功能变化分析 |
7.1.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土壤条件与产量变化 |
7.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条件差异与生产功能分析 |
7.2 土地生态功能变化分析 |
7.2.1 不同开垦年限耕地生态功能 |
7.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地生态功能 |
7.3 讨论 |
7.3.1 不同开垦年限指标变化分析 |
7.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指标变化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1.1 结论 |
8.1.2 讨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的总体形态 |
第一节 1907年之前《申报》刊载小说的历程 |
第二节 1907-1911年《申报》刊载小说的概况 |
第三节 晚清《申报》所刊小说体现的小说观念 |
第二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长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长篇创作小说的概貌 |
第二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章回体小说 |
第三节 长篇创作小说中的非章回体小说 |
第三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短篇创作小说 |
第一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时事政治的反映 |
第二节 短篇创作小说对社会民生的反映 |
第三节 短篇创作小说中的滑稽气质 |
第四章 晚清《申报》刊载的翻译小说 |
第一节 晚清《申报》所刊翻译小说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张春帆及其翻译作品 |
第三节 晚清《申报》短篇翻译小说与名作意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申报》(1907-1911)刊载的小说目录 |
附录二 《申报》(1907-1911)长篇创作章回体小说回目 |
附录三 《申报》(1907-1911)所刊小说的广告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系研究进展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遥感影像处理 |
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结构特征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数量结构特征 |
3.1.2 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方法 |
3.2.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2.3 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确定 |
3.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变化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及核算方法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4.1.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
4.2 研究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2.1 供给服务价值评估 |
4.2.2 调节服务价值评估 |
4.2.3 文化服务价值评估 |
4.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结构特征 |
4.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异分析 |
4.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的定量分析 |
5.1 基于相关分析的指数间关联分析 |
5.1.1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检验 |
5.1.2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
5.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灰色关联分析 |
5.2.1 景观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2.2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关联分析 |
5.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排序分析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5.3.2 排序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机制探讨 |
6.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析框架 |
6.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机制 |
6.2.1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异质性 |
6.2.2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多样性 |
6.2.3 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稳定性 |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反馈机制 |
6.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自然环境影响 |
6.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与社会影响 |
6.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异质性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技术总体框架 |
7.2 土地利用优化工程策略 |
7.2.1 土地地类优化 |
7.2.2 地类结构优化 |
7.2.3 防护治理优化 |
7.3 景观格局空间配置优化策略 |
7.3.1 识别生态系统源地 |
7.3.2 构建景观累积阻力面 |
7.3.3 建立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 |
7.3.4 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 |
1.1.1 研究的出发点 |
1.1.2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城乡建设用地的概念及其内容 |
1.2.2 土地类别的划分及城乡建设用地 |
1.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1.3 国内外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研究 |
1.3.1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
1.3.2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运作模式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问题研究 |
1.4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的总体框架及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4 论文的不足与可能的创新 |
1.4.5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基础 |
2.1 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理论 |
2.1.1 古典和新古典地租理论 |
2.1.2 马克思土地资本和土地产权理论 |
2.1.3 土地发展权理论 |
2.2 土地利用/覆盖空间变化的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
2.3.3 城市土地配置理论 |
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挂钩机制理论框架的建构 |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内涵 |
3.1 挂钩试点工作背景 |
3.2 增减挂钩主要内容 |
3.2.1 挂钩项目区的构成 |
3.2.2 挂钩规模的确定及操作方法 |
3.3 挂钩实践类型 |
3.3.1 从时间和空间上:以山东为例 |
3.3.2 挂钩实践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以天津为例 |
3.3.3 资金运作方式:以江苏、山东、天津为例 |
3.3.4 农民安置方式:以江苏为例 |
3.3.5 地域经济类型:以四川为例 |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价格机制 |
4.1 城乡建设用地价格的异化 |
4.1.1 拍卖过程中地价的异化 |
4.1.2 开发商串联导致地价的异化 |
4.2 土地相关税费及项目区价格制定 |
4.2.1 土地增值收入与土地收益分配 |
4.2.2 税费体系和项目区地价的制定 |
4.3 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均衡分析 |
4.3.1 城乡建设用地供求与交易成本 |
4.3.2 城乡建设用地最优规模的确定 |
4.4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指标定价及其出让 |
4.4.1 基于Hedonic模型的项目区建设用地定价问题 |
4.4.2 建新区土地使用者的竞价曲线及其空间序列 |
4.4.3 市场竞价下的建新区土地利用数量的确定 |
4.4.4 成都市温江区挂钩项目定价分析 |
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动力机制 |
5.1 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影响挂钩实施的因素 |
5.1.1 分析思路与主要变量设置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分析 |
5.2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下的价值补偿 |
5.2.1 城乡建设用地价值补偿模型 |
5.2.2 农地利用效益驱动分析 |
5.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驱动力:四川苍溪县经验借鉴 |
5.3.1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5.3.2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析 |
5.3.3 土地整理及挂钩规划 |
5.3.4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的动因 |
5.4 成都市温江区挂钩实施的动力机制 |
5.4.1 温江区"拆院并院"项目 |
5.4.2 温江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驱动力 |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演化机制 |
6.1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演化的态势 |
6.1.1 集体建设用地上经营性住房问题 |
6.1.2 "挂钩指标"市场的建立 |
6.2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化与调控 |
6.2.1 城镇工矿用地利用的空间关系变化 |
6.2.2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情况 |
6.3 土地整治与增减挂钩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 |
6.3.1 国内城乡建设用地的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及其规划实施 |
6.3.3 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合 |
6.4 安置区建设模式分析: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
6.4.1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前提基础 |
6.4.2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及相关指标 |
6.4.3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策略 |
7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控机制 |
7.1 城乡建设用地的法律基础及其演变历程 |
7.1.1 土地法和土地使用规划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的法律依据 |
7.1.2 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的演变历程 |
7.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激励及微观管理机制 |
7.2.1 政策激励机制 |
7.2.2 挂钩试点进展情况 |
7.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微观管理思路 |
7.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机制思路 |
7.3.1 建立确权登记制度 |
7.3.2 建立产权交易制度 |
7.3.3 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化 |
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践:成都例证 |
8.1 统筹城乡下成都土地利用现状剖析 |
8.2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 |
8.2.1 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及耕地持续减少 |
8.2.2 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
8.3 成都市挂钩规模的确定 |
8.3.1 挂钩指标分解 |
8.3.2 挂钩重点区域确定 |
8.4 成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情况 |
8.4.1 价格机制:成都市温江区幸福田园项目评估 |
8.4.2 动力机制:增减挂钩工作开展的思路 |
8.4.3 演化机制: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安置区建设模式 |
8.4.4 调控机制:成都市郫县土地利用和挂钩情况分析 |
8.4.5 挂钩机制分析:温江区永宁镇八角社区挂钩项目 |
9 结论及展望 |
9.1 挂钩实施的意义及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
9.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建立 |
9.3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成都市耕地面积和总量平衡表 |
附件二: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八角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三: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红专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四:温江区和盛镇友庆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附件五:成都市温江区永盛镇瑞湖香洲新型社区建设项目 |
后记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法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涵 |
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资源问题 |
(一)耕地抛荒泛滥 |
(二)农地过度非农化 |
(三)农业水资源短缺 |
(四)农业生态退化 |
(五)农业环境污染 |
三、我国农业环境资源问题的制度根源 |
(一)制度缺位 |
(二)制度错位 |
1.农地“一权多主”对产权保护性功能的消解 |
2.农地产权关系不清对农民不合理环境行为的反向激励 |
3.农业环境资源的人为低价 |
4.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在农村的弱适用 |
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创新 |
(一)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
1.确认农地所有权主体 |
2.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制,使土地承包权长期化 |
3.理清土地权能关系 |
(二)农地利用规划管制制度创新 |
1.重构农地的分区分级规划管制体系 |
2.健全农地转用的条件和程序 |
3.完善农地规划管制的课征与补偿机制 |
(三)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 |
1.明晰农业水权,允许水权转让 |
2.确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农业用水的定价机制 |
3.创新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与产权制度 |
(四)农业补贴制度创新 |
1.重新认识农业补贴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2.重塑农业补贴理念 |
3.重建农业补贴体系和标准 |
(五)农业保险制度创新 |
1.充分认识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二元效应 |
2.建构既能对农业和农户提供保护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绿色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
(六)农业环境保护制度创新 |
1.明确农民的环境权益,切实保障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
2.结合农业环境保护实际情况修改现行环境法律法规 |
3.健全农业环境保护标准,为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实施提供依据 |
4.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建设 |
5.完善农业环境保护资金的筹措与利用机制 |
四、《中国土地科学》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功能及其变化研究 ——以河北唐县未利用地开发为例[D]. 赵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2]晚清《申报》刊载小说研究(1907-1911)[D]. 钟景就. 暨南大学, 2020(04)
- [3]论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原则[J]. 龚暄杰. 经济法论坛, 2018(02)
- [4]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联分析及优化研究 ——以杭州湾南岸区域为例[D]. 岑晓腾. 浙江大学, 2016(12)
- [5]农村宅基地的属性与价值辨析[J]. 魏程琳,史明萍. 私法研究, 2015(02)
- [6]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建构的前提追问与路径规划[J]. 陆剑. 私法研究, 2014
- [7]新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 高飞. 私法研究, 2011(02)
- [8]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以成都为例[D]. 马永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9]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法律制度创新[J]. 杨惠. 经济法论坛, 2010(00)
- [10]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法律制度创新[J]. 杨惠. 经济法论坛,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