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桩码头门机梁的安全性检测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璇[1](2020)在《基于Revit软件的沉箱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力式沉箱码头是港口建设中广泛应用的码头形式之一,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抗冻和抗冰性能。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大大提高了模型的信息化水平。本文以Revit软件为基础,对BIM技术与沉箱的结合进行了应用研究。(1)建立了沉箱族,实现了通过基本的沉箱数据,迅速生成沉箱三维模型并统计沉箱混凝土用量。(2)建立了沉箱钢筋族,将钢筋族布置在沉箱族模型上。用户可以通过输入钢筋长度、直径、间距等参数,直接生成沉箱配筋三维模型。(3)基于Visual Studio2015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开发了沉箱自动优化设计及配筋插件。通过获取用户在交互界面输入的自然条件及码头规模参数,计算沉箱高度并自动匹配沉箱族中与之对应的族类型,将其中的参数作为沉箱设计尺寸。计算作用在沉箱上的自重力、波浪力、系缆力、土压力、地面堆载、起重设备荷载,并进行沉箱的抗倾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和基床承载力验算。该插件对沉箱宽度和填石高度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更为经济的沉箱设计方案。此外,还分析了沉箱各构件在施工期和正常使用期的受力情况,计算其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荷载设计值和内力包络值,并初步计算配筋面积,得到配筋方案。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根据裂缝宽度要求对配筋方案进行修正。最终将计算得到的沉箱尺寸赋予沉箱族参数,建立沉箱三维模型,并根据配筋方案将钢筋布置在沉箱模型上,实现沉箱三维模型的建立和自动配筋。(4)开发了沉箱模型修改插件,对自动生成的沉箱模型进行修改。该插件可以读取修改后的沉箱参数,并调用此前输入的自然条件参数,对沉箱进行抗倾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和基床承载力验算,并对修改后的沉箱进行配筋计算。最后对沉箱模型的尺寸和钢筋布置进行修改。(5)以大连市皮口港重力式码头为工程实例,进行了沉箱自动优化设计、自动配筋并建立沉箱三维模型,验证了沉箱自动优化设计及配筋插件中功能的正确性。同时将插件设计的沉箱沿长度方向每米的沉箱造价和钢筋成本与原方案进行对比,验证了沉箱参数优化功能。将本文开发的插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体现了本文所做研究的实用价值。
陈灿明,郭壮,李致,徐静文,何建新[2](2019)在《长江下游某集装箱码头现状检测与评估》文中认为长江下游某集装箱码头为高桩梁板结构,靠泊等级1~3万吨级。根据码头靠泊能力管理的有关规定,拟通过核定实现上浮1~2个靠泊等级减载靠泊,在保障安全条件下充分利用码头资源。对高桩码头主体结构和附属设施进行现场检查,根据钢筋混凝土性能参数、地基基础、接岸结构、结构变形、岸坡、轨道、停靠船与防护设施以及码头前沿水深等检测结果,对码头的安全性、使用性和耐久性的等级进行评定,预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剩余使用年限,为码头靠泊能力认证和核定提供技术支撑。
张露[3](2018)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文中提出本文在充分考虑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性、影响因素随机性、评价客观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高桩码头常见病害,重点分析了内河高桩框架码头的损伤特性,利用ANSYS建立内河高桩框架码头受损后的整体模型,求取每种损伤工况下整体水平极限承载力样本值。然后基于可靠指标对每种损伤工况下码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最后建立模糊神经网络,将损伤工况和评估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对建立的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得到安全度评价模型。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对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现状的分析,认为安全度评价应从可靠度、整体性、客观智能方面进行研究;内河高桩框架码头应主要考虑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剥落、碳化四种病害,损伤构件重点为端部排架的上部构件以及纵横撑构件。(2)在自重+堆载+门机荷载作用下,码头结构的损伤程度越大,其整体水平极限承载力均值越小,变异系数越大,但概率分布保持为极值Ⅰ型分布不变。(3)基于可靠指标并充分考虑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随机性进行安全等级评定,可知在自重+堆载+门机荷载作用下,分级标准βB、βC随整体水平极限承载力统计参数的不同,其变化幅度小于1%,因此,可直接取βB=3.25,βC=3.0作为分级标准进行评价。(4)将各损伤工况及其安全度评价结果作为学习和测试样本对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建立了误差E<10-4的安全度评价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本网络评价模型对内河高桩框架码头端部排架的上部构件损伤后进行安全度评价,并与模糊综合评估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网络评价模型降低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能较准确快速实现,评价结果也较为合乎实际。
余王宇[4](2017)在《外荷载对高桩码头结构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贸易往来越发频繁,海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港口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码头更是其中重要的交通枢纽。当码头被过度使用同时又无法及时维修时,将导致码头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分析码头结构稳定性对其正常运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高桩码头的破坏形式和损害原因进行详细阐述,根据码头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故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研究码头变形及失稳,分析钢筋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因素,研究其破坏机理,并从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等分析码头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模拟船舶撞击力、门机荷载、自重荷载和门机荷载、自重荷载两种方式对码头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同时,分析码头可靠度,对有限元软件模拟的码头稳定性与经验公式计算可靠度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从第四章可知,码头结构在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结构应力与位移会明显增大,码头结构更容易失稳,使码头处于危险状态。(2)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外力作用下码头结构可靠度,得出可靠度与船舶撞击力成反比,船舶撞击力越大可靠度越小,而可靠度与码头稳定性呈正向变化,可靠度越大码头越稳定。(3)采用有限元模型模拟码头结构受力,其稳定性与计算得到的结果一致,说明利用有限元方法预测码头结构稳定性可取。总之,本文通过分析高桩码头结构的损害原因,采用有限元和经验公式计算两种方法预测码头结构稳定性和结构耐久性,为码头正常运营奠定了基础。
刘朝阳[5](2018)在《长江中游典型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基于广义刚度和基于平均应力比的方法分别对三层高桩框架码头单排架及三排架情况进行构件重要性评价,得到三层高桩框架码头结构中构件重要性的分布规律,并对单排架及三排架情况下码头结构中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及两种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进行比较;采用广义刚度法进一步对刚度较小的双层高桩框架码头进行构件重要性评价,比较层数、层高等对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系数的影响;基于上述构件重要性系数的计算结果,得到框架码头上部结构构件重要性评价指标权重。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高桩框架码头中,两侧的桩基和后边柱为相对重要的构件。各类构件重要性大致表现为:桩>柱>横梁>纵梁>面板>纵横撑,这与建筑抗震设计中强调的“强柱弱梁”原理相符。其中,在设计高水位情况下,船舶力的横向传递路径为:受力构件→上方横向构件→中间柱→桩基,在设计低水位情况下,船舶力的横向传递路径为:受力构件→下方横向构件→桩基,因此,码头前方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受船舶力影响较大。(2)三层高桩框架码头单排架情况下的构件重要性系数分布规律与三排架情况下内、外排架大致相似,同类构件的重要性系数按大小排序为:单排架>内排架>外排架。但在三排架情况下,外荷载布置更能体现码头结构的实际情况,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受外荷载的影响更小,并可求得面板、纵梁及纵撑的构件重要性系数。(3)使用广义刚度法求得的同种工况下的构件重要性系数差值较大,便于比较,而且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使用平均应力比法求得的构件重要性系数受外荷载影响较大,可通过直接比较重要性系数,找出对整体结构较不利的工况,但同种工况下各构件之间的重要性系数差值过小,不利于比较。(4)双层高桩框架码头与三层高桩框架码头中构件的重要性系数的规律大致相似,但在双层高桩框架码头结构中,由于层高较大,前边柱及前跨横梁等码头前方构件的重要性系数受外荷载影响更大。(5)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基于构件重要性评价的指标权重,在三层与双层高桩框架码头中,各类构件在上部结构中的权重比较接近,其中,各类构件的权重范围如下:立柱为0.536~0.546,横梁为0.2~0.235,纵梁为0.111~0.125,面板为0.071~0.078,纵横撑为0.047~0.051。
叶挺[6](2016)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文中认为港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码头作为港工建筑物,安全性尤为重要。由于码头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码头损伤,而并非所有因素引起的码头损伤都会影响码头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码头安全性评估方案确定可靠的码头安全性等级,这样既有利于及早发现码头存在的安全问题,又能避免因轻程度损伤而对码头大范围停工整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调查高桩框架码头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损伤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建立针对高桩框架码头的两个评估模型,评估模型一以承载力为基础,直观的考虑影响高桩框架码头承载力的损伤因素,评估模型二则将码头各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作为影响码头安全性的独立因素,其考虑因素更为全面。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两个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模型分别进行评估,鉴于层次分析法权重确立过程带有专家的主观意见,因此需要对初步权重进行修正。本次权重修正采用熵权法,熵权法将评估模型中影响力大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强化,将影响力小的指标权重进行了弱化,从而使权重的分配更加贴近指标元素的实际影响效果。层次分析法在码头安全性评估过程中另一个主要工作是隶属函数的确定,本文引进了模糊集理论,参考港工规范及相关建筑规范并结合系数扩增法将隶属函数模糊化,从而使码头的评估过程更具有说服力。对于评估模型及其权重合理性的验证,本文运用一个工程实例分别对两个评估模型进行验证,其评估结果为码头检测提供了依据,对于码头安全性检测,可先进行外观检测,当外观检测不合格时再进行稳定性及承载力的检测。由于外观检测无需暂停码头的正常运营,因此该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码头工作效率。
周洋[7](2015)在《内河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耐久性分析及工程应用》文中认为跟普通的工程建筑相比,高桩码头因为使用环境恶劣,所以寿命更短。目前,全国码头大部分已服役几十年,特别是高桩码头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锈蚀破损已十分严重,因此研究高桩码头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海港高桩码头耐久性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内河码头因其所处环境与海港码头的不同,其所受到的氯离子侵蚀情况相对没有海港码头严重,内河高桩码头耐久性主要可以从码头所承受的荷载方面去分析。因此本文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对内河高桩码头耐久性进行研究,一是研究码头构件基于循环荷载下的疲劳损伤,二是分析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对于码头桩基可靠性的影响。门座式起重机荷载是高桩码头承受的主要循环荷载之一,它是码头构件材料疲劳破坏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门机型号、轮压值及门机移动速度也都直接影响构件材料的疲劳性能。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适合本文研究内容的疲劳寿命计算S-N曲线公式;研究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并运用循环计数法通过编程对数据进行压缩,识别出门机荷载作用下轨道梁的应力循环;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高桩码头门机梁进行动力分析。根据动力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疲劳损伤理论,进行高桩码头门机梁的疲劳寿命计算,并得出轨道梁疲劳寿命随轮压值增大而减小,同时与荷载移动速度无关的结论。针对桩基在水平荷载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损特点,对桩基重点进行了两个方面可靠度的分析研究:一是桩基在自重荷载与船舶撞击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弯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二是自重荷载与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桩基竖向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通过对码头桩基可靠性指标的研究对码头耐久性分析提供参考。
樊亮亮[8](2014)在《高桩码头结构实用耐久性研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桩码头是一种可以很好的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基情况的码头结构形式,因而被广泛的运用于港口工程领域。但高桩码头也存在这严重的耐久性问题,很多码头在设计使用期内就会发生严重的耐久性损伤,导致结构的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或者结构的变形过大严重的影响了码头的正常使用。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和构件层次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结构整体的耐久性研究还没有一个比较简单使用的评定方法。比较准确的结构整体耐久性分析方法大多基于比较复杂的概率论以及比较严格繁琐的数学推到,难以被一般的结构设计人员所掌握;比较简单的结构整体耐久性分析方法大多依靠专家的主观意志,偏差较大,不能很好的反映结构实际的耐久性损伤情况。因此,本文基于当前比较成熟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层次的耐久性研究成果,从结构承载力安全性和结构变形使用性的角度提出比较可靠实用的高桩码头结构整体的耐久性评定方法。建立高桩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材料的离散性划分时间点,计算得出码头结构构件在各离散时间点的内力响应;对于单一的离散时间点,从结构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角度,计算出码头各主要受力构件的安全性时不变耐久性评定指标和使用性时不变耐久性评定指标;随后,根据各离散点的各耐久性评定指标,先绘出各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性的时变耐久性评定曲线,再通过构件的各类评定曲线汇总绘出总体构件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时变耐久性评定曲线的最小包络曲线,即为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时变耐久性评定曲线。最后,将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时变耐久性评定曲线做汇总,作出两条曲线的最小包络曲线即为高桩码头结构整体的耐久性评定曲线,根据此曲线以及相应的耐久性失效准则得出结构相应的使用年限。
王元战,刘翰琪,高树奇,张智凯[9](2014)在《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定量分级方法》文中认为高桩码头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其构件多、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损伤或破坏,因此其安全性一直受到普遍关注。该文在查阅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可靠性评价的一系列标准、规范以及研究人员对结构可靠度安全等级划分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用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表征体系的抗力,计算结构的可靠指标;依据关于结构安全分级标准的相关规范,反推得到相应的结构目标可靠指标,从而建立了基于整体可靠指标的高桩码头安全度定量分级方法。此外,按照不同可变荷载组合对该分级标准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一些基本规律。以某高桩码头为例,采用该文提出的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定量分析与分级方法,对该结构破损后的安全度进行评估,结果与工程实践结论相一致。
李妲[10](2014)在《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在役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桩码头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管理运营不善及结构老化等因素作用,致使结构构件破损劣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结构整体的安全性也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掌握码头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需利用有效的分析方法对其安全程度进行判定。然而目前工程界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多集中于构件层面上,对结构整体安全度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少。本文依据可靠度基本理论,以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结构抗力)和作用荷载(作用效应)为随机变量,构建反映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度的功能函数,采用JC法计算结构整体安全度下的可靠指标,建立了对在役高桩码头结构进行整体安全分析的有效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大型通用性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分析的非线性三维数值模型,分别对堆货荷载、门机荷载以及组合竖向荷载条件下高桩码头结构的整体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2)应用ANSYS软件的APDL程序语言编写自动智能化有限元分析系统程序,将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因素进行抽样并形成求取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的输入样本,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不同荷载条件、不同组合工况下高桩码头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统计分析样本。(3)利用有关概率分布检验方法及样本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不同荷载条件、不同组合工况下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的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确定了高桩码头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概率分布类型为正态分布,并给出了相应的统计参数。(4)参照目前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以结构整体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的作用荷载为随机变量,构建反映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度的功能函数,结合本文得出的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概率分布与统计参数,采用MATLAB编写JC法迭代计算程序对结构整体安全度下的可靠指标进行计算,建立了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分析的高效近似计算方法。(5)根据天津港某高桩码头的工程检测资料,建立该码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本文所述的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分析方法,对该结构的可靠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全面展示了本文方法的应用流程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二、高桩码头门机梁的安全性检测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桩码头门机梁的安全性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Revit软件的沉箱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信息模型(BIM)研究现状 |
1.2.2 BIM技术与港口行业结合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BIM技术在沉箱中的应用 |
2.1 沉箱BIM应用软件选择 |
2.1.1 建模软件概述 |
2.1.2 建模软件选择 |
2.2 Revit二次开发技术 |
2.2.1 Revit API接口 |
2.2.2 Revit类库 |
2.3 Revit二次开发环境 |
2.3.1 二次开发软件概述 |
2.3.2 .NET框架 |
2.3.3 C#语言 |
2.4 二次开发需求分析 |
2.5 插件程序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沉箱族的建立 |
3.1 Revit族简介 |
3.2 创建沉箱族 |
3.2.1 创建沉箱族的流程 |
3.2.2 创建沉箱族的注意事项 |
3.3 沉箱族模型主体的创建和应用 |
3.3.1 沉箱族模型主体的创建 |
3.3.2 沉箱族的应用 |
3.3.3 沉箱钢筋族模型主体的创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沉箱自动优化设计功能实现 |
4.1 沉箱自动优化设计及配筋插件交互界面设计与功能 |
4.1.1 选择插件界面 |
4.1.2 数据输入交互界面 |
4.2 沉箱自动优化设计 |
4.2.1 沉箱及胸墙尺寸设计 |
4.2.2 沉箱荷载标准值及荷载效应计算 |
4.2.3 沉箱稳定性验算 |
4.2.4 沉箱参数优化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箱自动配筋及修改功能实现 |
5.1 沉箱自动配筋程序设计 |
5.1.1 沉箱受力分析 |
5.1.2 沉箱贮仓压力计算 |
5.1.3 沉箱施工期水压力计算 |
5.1.4 沉箱配筋计算 |
5.1.5 沉箱钢筋自动布置 |
5.2 沉箱模型修改程序设计 |
5.2.1 获取沉箱尺寸数据 |
5.2.2 沉箱模型修改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Revit技术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研究 |
6.1 设计条件 |
6.2 程序计算结果展示 |
6.2.1 沉箱尺寸设计部分计算结果展示 |
6.2.2 沉箱配筋部分计算结果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沉箱尺寸、荷载及荷载效应计算程序 |
A.1 沉箱高及胸墙尺寸计算程序 |
A.2 自重力及力矩计算程序 |
A.3 船舶荷载及力矩计算程序 |
A.4 墙后填料压力及力矩计算程序 |
A.5 门机荷载产生的土压力及力矩计算程序 |
A.6 堆货荷载产生的土压力及力矩计算程序 |
A.7 波浪力及力矩计算程序 |
附录B 沉箱稳定性验算及参数优化程序 |
B.1 沉箱抗倾抗滑稳定性验算程序 |
B.2 沉箱基床承载力验算程序 |
B.3 沉箱参数优化程序 |
附录C 沉箱自动配筋程序 |
C.1 沉箱贮仓压力计算程序 |
C.2 施工期水压力计算程序 |
C.3 沉箱荷载及内力计算程序 |
C.4 沉箱初步配筋计算程序 |
C.5 沉箱裂缝宽度验算程序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长江下游某集装箱码头现状检测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现场调查与检测 |
2.1 结构的外观检查 |
2.2 专项检测 |
3 结构安全评估 |
3.1 结构安全性评估 |
3.2 结构使用性评估 |
3.3 结构耐久性评估 |
4 结语 |
(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役结构可靠性评估理论发展现状 |
1.2.2 在役结构安全性评估发展简介 |
1.2.3 在役高桩码头结构安全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安全度评价研究现状 |
1.3 安全度评价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在役高桩码头健康状况及安全度评价综述 |
2.1 码头安全度评价概述 |
2.1.1 安全度评价的目的 |
2.1.2 安全度评价的过程 |
2.2 在役高桩码头结构病害分析 |
2.2.1 高桩码头结构病害形式及其损伤机理分析 |
2.2.2 三峡库区码头病害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体系研究 |
3.1 在役高桩码头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的构建 |
3.1.1 在役码头可靠度理论 |
3.1.2 可靠指标与安全系数的关系 |
3.1.3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
3.1.4 基于整体可靠度理论定量分级标准的建立 |
3.2 在役受损高桩框架码头数值模拟 |
3.2.1 在役高桩码头整体有限元模型 |
3.2.2 结构水平极限承载力求解 |
3.2.3 模型结果验证 |
3.2.4 在役高桩码头结构损伤工况设置 |
3.3 高桩码头整体水平极限承载力概率分布特征 |
3.3.1 水平极限承载力样本求取 |
3.3.2 整体水平极限承载力样本概率统计分析 |
3.4 基于整体可靠指标的安全度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 |
4.1 模糊理论 |
4.1.1 模糊理论简介 |
4.1.2 模糊理论的基本概念 |
4.2 神经网络 |
4.2.1 神经网络的特点 |
4.2.2 人工神经元模型 |
4.2.3 BP网络 |
4.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 |
4.3.1 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的结合 |
4.3.2 基于模糊人工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安全度评价 |
5.3 模糊综合评估法 |
5.3.1 检测评分 |
5.3.2 权重调查数据处理 |
5.3.3 健康等级隶属度 |
5.3.4 综合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外荷载对高桩码头结构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高桩码头结构损害及安全检测分析 |
2.1 高桩码头损害分析 |
2.1.1 码头损害的定义及分类 |
2.1.2 损害的主要形式 |
2.2 高桩码头结构安全检测分析 |
2.2.1 码头环境检测 |
2.2.2 码头结构变形和位移检测 |
2.2.3 外观检测 |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 |
3.1 高桩码头结构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及其强度检测方法 |
3.1.1 高桩码头结构混凝土的使用现状 |
3.1.2 码头结构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
3.2 影响高桩码头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因素 |
3.2.1 荷载作用的影响 |
3.2.2 自然环境作用的影响 |
3.2.3 人为使用环境的影响 |
3.2.4 材料内部作用的影响 |
3.3 码头结构中的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
3.3.1 混凝土的碳化 |
3.3.2 氯离子对结构构件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荷载对码头结构的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1.1 有限元理论 |
4.1.2 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高桩码头实例 |
4.2.1 工程概况 |
4.2.2 荷载状况 |
4.3 建立模型 |
4.4 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的受力情况分析 |
4.4.1 应力场云图分析 |
4.4.2 位移场云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桩码头可靠度研究 |
5.1 概述 |
5.1.1 可靠度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现状 |
5.1.2 可靠度定义及原理 |
5.2 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
5.2.1 一次二阶矩法 |
5.2.2 蒙特卡罗方法 |
5.3 码头结构的可靠度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长江中游典型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构件重要性评价现状 |
1.2.2 高桩码头构件重要性评价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桩框架码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2.1.1 有限元力学基础 |
2.1.2 有限元的原理 |
2.1.3 ANSYS的介绍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三层高桩框架码头有限元模型 |
2.2.2 双层高桩框架码头有限元模型 |
2.3 码头构件划分及编号 |
2.4 计算工况 |
第三章 三层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评价 |
3.1 单排架情况的构件重要性评价 |
3.1.1 基于广义刚度的单排架构件重要性评价 |
3.1.2 基于平均应力比的单排架构件重要性评价 |
3.2 三排架情况的构件重要性评价 |
3.2.1 基于广义刚度的三排架构件重要性评价 |
3.2.2 基于平均应力比的三排架构件重要性评价 |
3.3 构件重要性分布规律及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3.3.1 相对重要构件分布规律 |
3.3.2 单排架与三排架情况构件重要性系数比较 |
3.3.3 构件重要性评价方法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比较分析及应用 |
4.1 不同层数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比较分析 |
4.1.1 双层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系数计算结果 |
4.1.2 双层高桩框架码头相对重要构件分布规律 |
4.1.3 双层和三层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系数比较 |
4.2 层高对双层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的影响 |
4.3 码头安全性评价相关矩阵的构建 |
4.3.1 三层高桩框架码头正反判断矩阵的构建 |
4.3.2 双层高桩框架码头正反判断矩阵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性检测、评估 |
1.2.2 层次分析法在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指标研究 |
2.1 码头损伤情况调研 |
2.2 营运状态时码头安全性评估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方法探讨 |
3.1 指标初始权重 |
3.1.1 层次分析法计算原理及步骤 |
3.1.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指标初始权重 |
3.2 指标权重的修正 |
3.2.1 熵权法计算原理及步骤 |
3.2.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指标权重修正 |
3.3 高桩框架码头隶属函数确定 |
3.3.1 隶属函数确定原则及步骤 |
3.3.2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隶属函数确立 |
3.3.3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语集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应用 |
4.1 工程简介 |
4.2 码头安全性评估过程 |
4.2.1 码头受损状态 |
4.2.2 码头结构损伤及分级 |
4.2.3 码头安全性等级确立 |
4.3 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模型方案比较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内河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耐久性分析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桩梁板式码头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2 钢筋混凝土疲劳损伤研究现状 |
1.2.3 可靠度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材料疲劳理论与工程可靠度理论 |
2.1 疲劳的定义 |
2.2 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
2.2.1 构件尺寸的影响 |
2.2.2 表面状况的影响 |
2.2.3 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2.3 S-N曲线 |
2.3.1 S-N曲线的主要形式 |
2.3.2 混凝土双线性S-N曲线 |
2.4 港口工程可靠度 |
2.5 港口结构抗力分布特性及统计参数 |
2.5.1 材料性能及统计特征 |
2.5.2 几何参数不定性及统计特征 |
2.5.3 计算模式不定性及统计特征 |
2.5.4 抗力的统计特征 |
2.6 港工结构上的作用荷载及统计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梁板式高桩码头疲劳分析方法 |
3.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3.1.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3.1.2 双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3.1.3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3.2 循环计数法 |
3.2.1 雨流计数法 |
3.2.2 雨流计数法在程序中的实现 |
3.3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高桩码头疲劳分析 |
3.4 高桩码头疲劳损伤分析计算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梁板式高桩码头可靠度分析方法 |
4.1 桩基可靠指标求解方法 |
4.1.1 JC法 |
4.1.2 Monte Carlo法 |
4.2 高桩码头桩基抗弯、抗剪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 |
4.3 高桩码头竖向承载能力可靠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疲劳特性和可靠度分析 |
5.1 有限元瞬态动力分析理论 |
5.1.1 动力分析基础知识 |
5.1.2 瞬态动力分析 |
5.2 工程概况 |
5.3 疲劳计算 |
5.3.1 动力计算 |
5.3.2 轨道梁疲劳计算 |
5.3.3 应力幅值及荷载移动速度对疲劳损伤的影响 |
5.4 桩基可靠度分析 |
5.4.1 荷载作用下码头受力情况分析 |
5.4.2 码头桩基抗弯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
5.4.3 码头桩基抗剪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
5.4.4 码头桩基竖向承载力可靠性分析 |
5.4.5 桩基可靠性分析对码头耐久性的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NSYS动力分析命令流 |
附录B 雨流计数法程序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高桩码头结构实用耐久性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概述 |
1.1.2 港口码头的耐久性损伤情况 |
1.2 研究历史、现状及意义 |
1.2.1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历史 |
1.2.2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3 高桩码头结构的实用耐久性研究意义 |
1.3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所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高桩码头结构的材料耐久性衰减模型 |
2.1 高桩码头结构性能退化的影响因素 |
2.2 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的过程 |
2.3 钢筋的衰减模型 |
2.3.1 钢筋锈蚀量模型 |
2.3.2 锈蚀钢筋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衰减模型 |
2.3.3 锈蚀钢筋的弹性模量退化模型 |
2.3.4 钢筋锈蚀参数的确定 |
第三章 高桩码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
3.1 高桩码头整体模型的选取 |
3.1.1 整体模型形式的选取 |
3.1.2 码头模型单元及相关参数的选取 |
3.2 高桩码头三维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概况 |
3.2.2 模型的各材料参数 |
3.2.3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构件间的连接 |
3.2.4 三维模型的加载 |
3.3 面板对三维模型的影响研究 |
3.3.1 第一种工况结果对比 |
3.3.2 第二种工况结果对比 |
3.3.3 第三种工况结果对比 |
3.4 三维模型验证及三维模型的确定 |
3.4.1 三维模型的验证 |
3.4.2 本文三维模型的确定 |
第四章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分析 |
4.1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方法概述 |
4.1.1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损伤形式 |
4.1.2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失效准则 |
4.1.3 高桩码头结构耐久性评定方法 |
4.2 高桩码头结构构件极限状态分析 |
4.2.1 ANSYS有限元极限状态分析方法 |
4.2.2 高桩码头模型荷载 |
4.2.3 高桩码头各构件初始受力状态 |
4.2.4 高桩码头各构件安全性极限状态分析 |
4.2.5 高桩码头各构件使用性极限状态分析 |
4.3 高桩码头结构构件时不变耐久性分析 |
4.3.1 高桩码头结构构件安全性时不变耐久性分析 |
4.3.2 高桩码头结构构件使用性时不变耐久性分析 |
4.4 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时变耐久性分析 |
4.4.1 高桩码头结构整体安全性时变耐久性分析 |
4.4.2 高桩码头结构整体使用性时变耐久性分析 |
4.4.3 高桩码头结构整体时变耐久性评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在役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桩码头整体有限元模型 |
2.1 概述 |
2.1.1 ANSYS 软件简介 |
2.1.2 高桩码头模型概况 |
2.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1 模型材料与单元选择 |
2.2.2 桩-土作用模拟 |
2.2.3 模型计算域与边界设置 |
2.2.4 模型初始地应力模拟 |
2.3 模型计算与结果验证 |
2.3.1 单元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 |
2.3.2 结构极限承载力求解方法 |
2.3.3 结构达到极限承载的判别标准 |
2.3.4 模型结果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桩码头整体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1 极限承载力概率分布与统计分析方法 |
3.1.1 极限承载力样本求取 |
3.1.2 样本概率统计分析方法 |
3.2 单独竖向荷载下高桩码头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2.1 堆货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2.2 门机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2.3 分析结论 |
3.3 组合竖向荷载下高桩码头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3.1 堆货荷载下高桩码头门机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3.2 门机荷载下高桩码头堆货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3.3 堆货与门机荷载共同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3.4 分析结论 |
3.4 组合双向荷载下高桩码头极限承载力统计分析 |
3.4.1 工况设置 |
3.4.2 统计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限承载力的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分析方法 |
4.1 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指标 |
4.1.2 结构可靠指标计算常用方法 |
4.2 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分析方法 |
4.2.1 方法简介 |
4.2.2 计算分析 |
4.2.3 方法应用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有限元模型 |
5.3 计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高桩码头门机梁的安全性检测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Revit软件的沉箱BIM技术应用研究[D]. 刘子璇. 天津大学, 2020(02)
- [2]长江下游某集装箱码头现状检测与评估[J]. 陈灿明,郭壮,李致,徐静文,何建新. 江苏建筑, 2019(04)
- [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在役高桩码头安全度评价[D]. 张露.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4]外荷载对高桩码头结构数值模拟及可靠度分析[D]. 余王宇.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7)
- [5]长江中游典型高桩框架码头构件重要性评价研究[D]. 刘朝阳.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6]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桩框架码头安全性评估[D]. 叶挺. 长沙理工大学, 2016(05)
- [7]内河高桩梁板式码头结构耐久性分析及工程应用[D]. 周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8]高桩码头结构实用耐久性研究方法[D]. 樊亮亮. 天津大学, 2014(03)
- [9]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定量分级方法[J]. 王元战,刘翰琪,高树奇,张智凯. 工程力学, 2014(10)
- [10]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在役高桩码头整体安全度分析方法研究[D]. 李妲. 天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