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骆明游记散文的文化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闫咚婉[1](2021)在《黄帝神话传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历程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在历代史籍中,黄帝是一位集武功、发明、盛德等于一身的圣王典范;在汉画像石中,黄帝时而是威严的天神,时而是凡人羡慕的升仙者;在道教文献中,黄帝是一位潜心修道、拥有道门法术、升天得道的宗教偶像;在俗文学作品中,黄帝是一位垂衣裳而天下治,有道、有术、有德的明君。可以说黄帝神话传说在历代的发展中呈现出形象多元化、事件丰富化、意义多重化、体裁多样化的特点。黄帝神话传说的内涵实则为不同时代文化的内容体现,例如民族的思维模式、统治阶级的政治意图、民众的信仰需求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立足于讨论这样的黄帝形象——存在于历史、文学等书面文献,民间口承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的“黄帝”,不对其作历史真实性的专门考证工作。本文无意于对黄帝神话传说进行古史考据方面的突破,而是希望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中,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中重要的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以丰富的黄帝神话传说文本为基础,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利用,展现黄帝神话传说在不同时代的面貌以及以重要人物关系为基础进行的叙事活动。发轫于民族觉醒初期、古史考辨运动中的黄帝神话传说研究,其发展不仅与国家政治、文化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各个参与学科的研究趋势也密不可分。历史学、古代文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等不同学科不仅为黄帝神话传说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同时也从不同视角诠释了黄帝神话传说之于上古史建构、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民族精神构筑等的重要意义。全文概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第一章到第四章,以阐述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演变历程为主。第一章围绕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展开叙述。以《山海经》为代表的黄帝故事展现出黄帝神话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其后的《左传》等史书中又呈现出古史传说的面貌。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言黄帝的盛况,诸子所载的黄帝神话传说反映出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在记录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已经显现出“造神话”的主动性。这一时期黄帝身份的建构以祖先与圣王最为典型,先秦时期的黄帝神话传说,为汉及以后的黄帝神话传说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围绕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进行叙述。汉代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具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出现在正史《五帝本纪》中,二是出现在汉代流行的谶纬神话中,三是保存在汉画像石中的神话内容。汉代是中国古代神话发展的高潮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深受汉代政治文化、社会信仰等影响。黄帝既是上古五帝之首,又是感生圣王,同时还是显赫的天神与升天的仙人。汉代黄帝神话传说呈现出多态性的发展特征,极大地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为黄帝最终形成华夏民族始祖与道教创教道宗两大民族文化代表提供了契机。第三章围绕道教文化影响下黄帝神话传说的演变与因此衍生的神话文本类型展开叙述。汉代以后,黄帝神话传说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道教化。道教自汉末兴起发展至唐成为国教,在宋代又备受统治者推崇。因此道教文化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影响成为唐宋时期黄帝叙事发展的主要背景。道教信仰影响下黄帝形象由最初的黄神演变为道宗,在道教文献中,他不仅是道门各类法术的重要传承者,更是当时为与佛教对抗而塑造的宗教偶像。围绕黄帝形成的道教神话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类型,在传统故事类型的基础上浸染了宗教意味所以更加生动。对道教黄帝神话文本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信仰。第四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由雅至俗的发展变化展开叙述。从中国古典神话的载录规律来看,文献性质的“雅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黄帝神话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俗化”品格。在宋代以及明清时期俗文学的大力发展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充分的俗化发展。宋代史学新变中上古史的重新整理、民间讲史之风的盛行等背景为它提供了契机,在讲史话本、早期文人拟作以及章回小说等俗文学类型中黄帝神话传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演绎。这一“俗化”运动,在保存旧情节、编创新情节的过程中丰富了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同时也完成了在民间普及上古历史、传承神话资源的任务。下编为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以黄帝神话传说中与黄帝密切相关的三组人物关系及其事迹展开讨论。客观来说,人物只存在于关系和行为中(1),探讨它们对神话传说叙事发展的意义有助于全面把握黄帝形象、事迹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围绕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的故事展开论述。炎、黄神话主流意义的生成来源于中华民族追溯民族起源的客观需要,先秦、秦汉时期炎、黄神话的书写是其主流意义生成的基础,因此该时期的炎、黄神话传说是本章的聚焦点。重点对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异德之战的发生与意义等进行分析,展现二者形象向民族始祖发展的过程。第六章围绕黄帝群臣神话传说展开叙述。上古神话中君臣治世神话传说滥觞于此,君臣神话传说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文化的折射,同时群臣集群形象构成的“叙事母题”是黄帝神话传说叙事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对群臣形象及事迹的集中探讨,可以有效揭示黄帝神话传说中的政治意义,并且挖掘黄帝帝王形象建构的内部逻辑。第七章以女性视角对黄帝神话传说的发展进行解析。20世纪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神话学,使得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上古神话中的女性问题。在上古帝王神话中,女性往往处于话语的边缘。帝妃与帝女的形象在帝王神话中总是作为附属角色存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史影。从嫘祖养蚕之功、嫫母巫觋之责、三女助父事功等女性对黄帝部族发展的贡献中皆可得到印证。同时黄帝三女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叙事,对三女故事流传演变过程的关注,可以形成典籍与民间叙事的对话空间,进一步探讨民间神话传说的演变规律。
孙克诚[2](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孔德玉[3](2020)在《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水游记中体现的个人化倾向是山水游记文学发展中独特的文学现象,也是山水游记文学独具魅力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的成因及表现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背后的文学创作规律,力图为山水游记文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第一部分论述了创作主体与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主体的个人化倾向在游记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山水游记创作的动因“山水意识”逐渐由群体性意识向个人化意识演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创作主体在文本中的呈现程度。第二部分论述了两种不同的游记模式中山水游记创作客体的个人化现象的表现。地质类山水游记中创作客体的个人化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创作客体范围和深广程度的扩展上,小品类山水游记中创作客体的个人化倾向则体现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不同类型山水自然的偏好和关注上。第三部分论述了山水游记文学表现形式的个人化现象。山水游记文学形式上的个人化主要体现在游记文体的丰富性与自由性,游记文本中文学语言的个人化特色和“私语”性特征。第四部分主要从两个部分探讨山水游记文学个人化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梳理总结古代文论中山水游记创作及批评理论的发展情况,及此种情况对游记个人化想象的综合影响,二是从文化角度探究山水游记个人化现象的成因。
敖红艳[4](2019)在《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在文人士大夫的带动下,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世人的一致推崇,以致于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大众化旅游热潮,这也使得中国古代旅游达到了另一个巅峰。而江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其旅游活动最为发达。从旅游主体看,明代中后期,由于旅游活动在江南地区更加普及化、大众化,使得这一时期旅游者的构成更加多元化,除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外,商人、市民、僧侣等也纷纷加入到了这股旅游热潮当中,成为客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人士大夫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妇女们也纷纷走出家门,参与到大众化旅游热潮中来,成为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繁荣发展,相应地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娱乐业、图书出版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驿道、大运河的修建,使得江南地区以南京为中心形成了沟通南北以及江南各地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旅游者的出行。另一方面,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带动了与其相关的食宿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旅馆、茶楼、酒肆、戏园等数量繁多,遍布各地,服务热情,经营方式多样,满足了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另外,专门为往来旅游者及客商等提供旅游服务的牙家及导游的出现,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的兴盛及其商品化倾向。与此同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发展还导致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盛,一大批旅行家们在其旅游文学作品中对旅游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不仅丰富了我国旅游文化的内容,而且还对后世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上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蓬勃发展,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明代旅游活动的研究,研究方法和角度多种多样,但是尚未对其做出系统、深入、整合性的研究。本文将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旅游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以期能拓宽明史研究的范畴,同时也为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叙述写作缘起、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研究范围、研究目标及方法,并最终总结归纳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四个方面分析阐述明代中后期旅游活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原因。第二章全面总结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的主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宗教人士这些特权阶层,而是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甚至于乡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与此同时,不同的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动机也不尽相同。第三章重点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食宿、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以明人文集、游记等为史料基础,对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并秉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庙宇古迹等等都对旅游者产生了强烈的向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怀古名句、山水诗文更是激发了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第五章对明代中后期在旅游思想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几位江南旅游家的旅游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着名的旅行家以及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旅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旅游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主要从对居民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旅游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孟博[5](2018)在《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文中指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或壮丽,或隽秀,或雅致,或静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人文内涵。一行行笔墨不仅刻画出了一幅幅祖国大好河山的恢宏曼妙,更是承载了古代文人雅士畅游山水、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它还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类文体,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却有所缺失。教师的讲授方法与其他类别的文言文无异,无法突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独特的文学价值;而学生则是功利地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对此类散文的了解程度相对薄弱。本论文以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教法为研究中心,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进行概述;第二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填写与数据分析,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第三部分结合课例构建适用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教学环节;第四部分作为结论,在整合梳理前文内容的基础上得出教法研究的新思路。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初中语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案例阐述相应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提高语文教师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学习此类散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山水游记作品的鉴赏能力,实现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李阳[6](2018)在《初中古代游记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总是备受关注,古代游记教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应该得到重视。古代游记在描摹风景的同时还渗透了很多作者的生活情趣与思想情感,在教学中值得深度挖掘。本文在阐述古代游记文体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朝代游记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并结合问卷调查所呈现的问题,提出了古代游记的教学策略。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研究古代游记教学的缘由、意义以及目前对古代游记教学的研究现状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正文,也是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了游踪、景物、观感三大文体要素,总结不同朝代游记的特征,并确定了古代游记的教学内容。第二章对教材选文、初中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游记选文与编排的改变,总结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在前文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主要从分类教学上确定教学方向,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游记选文为例,从开篇导入激趣、诵读感受韵律、分析写景技巧、陶冶升华几方面展开具体教学。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从课堂教学过程入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语,提出了古代游记教学要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观点,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并确立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刘正浩[7](2018)在《艺术与责任 ——对于《徐霞客游记》行为主体建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徐霞客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般对于他的认识是基于一些耳熟能详的赞誉之词,但也正是这种浅显的熟知阻隔了真知,使得我们对于徐霞客的了解流于表面,从而难以触及其真正的人格精神。本文在行为主体建构的视野下,从艺术与生活的责任关系问题出出发,对《徐霞客游记》中蕴含着的生活、审美以及道德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论证,借以发现徐霞客旅途活动背后诗意人生的确切内涵。第一章借助于文学理论的虚构、语言等概念,对《徐霞客游记》的文学性进行论述。《徐霞客游记》包含了日记、地志以及游记三种显着的文体特征,其共同之处在于非虚构的写实性。当我们发现虚构并非文学的核心特征和要素之时,我们才能以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日记体的写作模式。《徐霞客游记》一直以来都因其科学性的地理考察着称,但其文本的风格是充满情志的文学语言,而非客观性科学的语言,与之类似的偏见还存在于徐霞客对其旅途中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中,生活语言是流水账式的刻板记述,而《徐霞客游记》的叙事文本是审美性经验的结晶,从容平淡并非枯燥乏味。第二章从艺术对于生活的责任出发,进入到徐霞客审美世界之中。行为主体的审美体验不能仅仅作为一时激动或感悟,自我理应作为审美体验的坚实根基,只有当审美经验作为自我理解的方式之时,审美主体才能发展出属于自我的独特审美理念。徐霞客将自身投入险岭荒山、幽洞深穴之中,驱命以游,追寻“奇异”景致以获得“神飞”的极致体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游山玩水、陶情惬意的文人雅致,“奇异”既是徐霞客赋予自然山水的外在风貌,也是他所成就自我的内在人格。徐霞客所经历高妙、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渗透到了他的日常生活当中,领悟了大境界的心胸,静观凝思之间即见真情流露,其中所体现的是生活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第三章对生活为艺术所承担的责任进行论述。人格的统一性总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为日常生活所建立,审美体验是行为主体一次又一次精神的超脱和飞跃,但也正因如此,只有在日常生活之中审美主体才接受到了最为频繁和本质的考验。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能够看到审美与世俗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世俗世界中既有需要摆脱和逃避的污秽之气,也存在着人世间的温情和羁绊。徐霞客将其自我的意志力贯穿到了每一次的抉择之中,坚持去走那条充满艰辛险恶的道路,他没有被平庸的安逸吸引,没有被浅陋的人情束缚,更没有在死亡的面前屈服,行旅中所遭遇的艰险是其审美世界的必要积淀,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必要历练,行动而非想象是徐霞客审美经验的第一来源。第四章是对徐霞客审美活动背后的道德理念进行论述。生活本身全部的涵义并不能在审美世界中全部显现,由此所留下的空白只能为肩负道德重任的伦理学来填充。人格和境界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只有当审美理念归落在德行的根基上时,才会是稳定而充实的。如果没有一种对于行为是“正确”的感知,那么“美妙”的体验将会大打折扣。文学是人学,而人是具有道德责任的主体,借助于康德的“崇高”理念,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徐霞客真正的人格内涵,他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对于庸俗的社会关系的摆脱以及对于安逸、享受等生活需求的超脱,无一不彰显着其自身道德情操。余论是对徐霞客的现代意义进行论述。徐霞客真正地诠释了诗意的人生所应有的内涵与表象,诗意在他的人生中具有真切、实在的意义。在《徐霞客游记》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山水自然的热爱,更是对于自我人格的追寻。
黄沐欣[8](2018)在《中学古代游记散文审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中的游记散文篇目更是占据了文言文课文20%以上的比例,成为教学的重难点。这些古代游记散文写景状物栩栩如生,构设意境超然物外,蕴含情感动人心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力图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游记散文的审美价值进行发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语文学科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散文。论文首先从内容上的纪游性和形式上的散文化两个维度对古代游记散文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各个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审美风格的演变进行了考察和概括。接着,本文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着力挖掘古代游记散文的审美教学要点:意境、情感、哲思和艺术表现。由于目前中学语文古代游记散文审美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师生审美素养欠缺、审美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审美迁移教学不足等,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审美教学策略:知人论世,趣味感知美;构设情境,想象意境美;注重结构,领悟思想美;咬文嚼字,体会技巧美;比较阅读,对比风格美。
陈智淦[9](2018)在《论林语堂旅行书写的根源》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界目前并未系统探究林语堂多样化旅行书写的复杂根源。林语堂复杂多样的旅行书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林语堂个人长期的旅行生涯和从小主观养成的旅行兴趣是直接原因,其对中国传统游记文学的偏爱是内因,而民国时期旅游业的兴起则是外因,刊发大量游记文章刊物的出现也为其旅行书写提供了重要舞台。此外,民国时期域外留学热潮的兴盛、国外旅行书写的译介以及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林语堂积极从事旅行书写。
王小丽[10](2017)在《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加坡华文文学作家中,尤今是一位成长于当地女性作家崛起初期并擅长撰写各种文学体裁作品的多面手作家。除了游记和散文,她的小说同样引人注目。本着小说反映一定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尤今的小说中,刻画了一群面临人生困惑的青少年人物形象。在三元论指导下,尤今塑造的青少年,兼具东方和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思想。本文以尤今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形象学和跨文化研究方法,归纳尤今作品中青少年形象的类别,分析尤今塑造形象的方法和成因,探析作者书写青少年形象背后对新加坡文化的探索。本文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语部分组成。绪论,对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与目的、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和梳理,认为从研究尤今小说中的青少年人物形象入手,分析蕴含的文化身份认同矛盾,不仅可以窥探作者的世界观,也可以以小见大,反映新加坡女性华人作家的创作风貌、甚至新加坡华文文学的创作情况。第一章,分析、概括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的冲突因素,具体表现为舍弃一元、抵抗二元,认为青少年对一元的舍弃和对第二元的抵抗,其实质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两种态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冲突,其实质是中学教育与西学教育的冲突,也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第二章,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分析青少年形象中的建构因素,认为对一元、二元的吸收借鉴和二者的融合是作者着力描述的理想三元。第三章,从分析作者青少年形象塑造艺术入手,探索作者体现的新加坡文化因素和塑造的文化理想——“新加坡性”,具体从素材运用与“新加坡性”探索、典型塑造与“新加坡性”探索、结构和人物设定与“新加坡性”探索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始终本着现实主义的写作原则,塑造典型的同时,也将文化上的多种三元糅合在青少年形象中,不遗余力探索新加坡文化,将多种三元文化理想作为她“新加坡性”探索的重要特征。部分学者研究新加坡文学文化时,对多元化走向存担忧心理。多元化在新加坡的继续发展,很有可能导致传统的丢失,面对中西结合的文化,部分新加坡人将之视为怪胎,对文化发展去向深感忧虑。尤今三元意识下的创作貌似与这种观念相左,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关联。不难发现,这一群体排斥多元化,最根本的是担心传统的遗失,尤今三元论指导下的创作,并不是排斥否定传统,相反地,她对传统进行肯定发扬,从这一点来看,尤今选择的这种创作理念,是对存有多元化怀疑论者的一剂良药,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二、骆明游记散文的文化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骆明游记散文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资料来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述略 |
上编:黄帝神话传说的生成演变 |
第一章 先秦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形成 |
1.1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先秦黄帝神话 |
1.1.1 《山海经》中黄帝神话的记录背景 |
1.1.2 《山海经》黄帝神话文本的原始图景 |
1.1.3 先秦其他文献中的黄帝神话 |
1.2 春秋古史中黄帝传说的基本概貌 |
1.2.1 《左传》中的黄帝传说 |
1.2.2 《国语》中的黄帝传说 |
1.3 战国诸子所载的黄帝传说及其特征 |
1.3.1 道家——黄帝“得道者”形象的形成 |
1.3.2 法家——黄帝成为“理想君主” |
1.3.3 杂家——黄帝“圣王”形象的深化 |
1.3.4 纵横家——黄帝战争传说的运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两汉时期黄帝神话传说的繁荣发展 |
2.1 历史传说——《五帝本纪》与黄帝传说的基本定型 |
2.1.1 黄帝传说叙事“母本”的形成 |
2.1.2 《五帝本纪》中黄帝传说的叙事依据 |
2.1.3 黄帝传说的主要情节单元 |
2.2 政治神话——谶纬思潮影响下的黄帝事迹 |
2.2.1 谶纬思潮对黄帝神话的叙事影响 |
2.2.2 纬书中黄帝事迹的神异品格 |
2.2.3 纬书中的黄帝与西王母传说 |
2.3 图像与信仰——汉画像石中的黄帝神话传说 |
2.3.1 非纯粹地“讲故事”与有目的地“绘神画” |
2.3.2 汉画像石中黄帝神话传说的三个系统 |
小结 |
第三章 道教信仰与黄帝神话传说的道教化 |
3.1 道教黄帝信仰及其形象塑造 |
3.1.1 “黄帝”——异端神话崇奉的民间偶像 |
3.1.2 “黄神”——民间阴界的护佑者 |
3.1.3 “中央黄帝”——“中央”从政治空间到宗教空间的转变 |
3.1.4 “道宗”——道教立教与黄帝形象的确立 |
3.2 道教黄帝经典文本的构成 |
3.2.1 托名黄帝的道教言辞 |
3.2.2 道教黄帝传经神话与神灵谱系 |
3.2.3 黄帝仙传类文学的书写 |
3.3 道教经典中黄帝神话传说的叙事类型 |
3.3.1 问道求业 |
3.3.2 黄帝尊师 |
3.3.3 神仙考验 |
3.3.4 神授法术 |
3.3.5 黄帝造物 |
3.3.6 升天成仙 |
3.3.7 黄帝时人 |
小结 |
第四章 俗文学的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由雅至俗 |
4.1 宋代史学发展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准备 |
4.1.1 材料的积累:修史之风与黄帝神话传说的古史整理 |
4.1.2 方式的革新:史学新变与黄帝神话传说的俗化契机 |
4.2 早期案头“拟作”文学中黄帝事迹的敷演 |
4.2.1 “谱史于新词”——《廿一史弹词》 |
4.2.2 拟话本之繁兴——《三言》《二拍》 |
4.2.3 “按史”之作——《大唐秦王词话》 |
4.3 章回小说中黄帝叙事的发展 |
4.3.1 历史演义小说中的黄帝形象 |
4.3.2 神魔小说中黄帝事迹的情节演绎 |
小结 |
下编:黄帝神话传说的专题研究 |
第五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主流叙事——炎黄二帝叙事 |
5.1 层累建构:炎、黄二帝关系的缘起 |
5.1.1 弟兄身份:炎、黄共名的结构表征 |
5.1.2 神农氏的介入:炎、黄关系的叠加生成 |
5.2 异德之战:黄帝大于炎帝的叙事倾向 |
5.2.1 战争起于炎、黄之际 |
5.2.2 黄帝征战炎帝、蚩尤说 |
5.2.3 炎、黄之战的性质界说 |
小结 |
第六章 君臣治世神话传说的滥觞——黄帝群臣故事 |
6.1 封建统治的样板——黄帝群臣故事与君臣秩序的建立 |
6.1.1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
6.1.2 “君臣上下”始于黄帝 |
6.2 群臣神话传说产生的学说背景 |
6.2.1 帝道学说与群臣之兴 |
6.2.2 神话圣数哲学与群臣结构 |
6.3 黄帝群臣形象的塑造 |
6.3.1 黄帝群臣的职属类型 |
6.3.2 黄帝群臣的多重身份 |
小结 |
第七章 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角色——帝妃与帝女 |
7.1 性别与身份——嫘祖养蚕之功确立的意义探释 |
7.1.1 蚕神与先蚕考论 |
7.1.2 黄帝先蚕身份的生成机制 |
7.1.3 先蚕形象的文化移转 |
7.2 丑貌与德行——嫫母丑妻形象塑造的文化依据 |
7.2.1 “丑”之来源——原始图腾说的影响 |
7.2.2 “丑”之为丑——早期身体美学思想的运化 |
7.2.3 嫫母之丑与方相氏形象的产生 |
7.2.4 嫫母之丑成为独立的文学意象 |
7.3 黄帝三女——被发明的帝女传说 |
7.3.1 元、明、清时期黄帝三女传说演进考 |
7.3.2 黄帝三女传说演变的历史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一、创作主体的个人化倾向 |
(一)主体山水意识的个人化演进 |
(二)创作主体个人化倾向在游记文本中的表现 |
二、创作客体的个人化倾向 |
(一)地志类游记对创作客体的扩展 |
(二)山水小品文的客体选择 |
三、山水游记形式的个人化倾向 |
(一)文体的丰富多样 |
(二)山水游记中文学语言的个人化特色 |
四、山水游记文学个人化现象成因 |
(一)创作理论与评价体系的自由与延展 |
(二)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对立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相关学术着作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二)相关学术论文对明代旅游的研究 |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史料基础 |
(二)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环境要素 |
一、政治黑暗,士人失意 |
二、政府控制力减弱,人口流动性增强 |
第二节 经济环境要素 |
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
二、交通线路增多,交通工具改善 |
三、旅游食宿条件改善 |
四、出版印刷业发达 |
第三节 社会环境要素 |
一、社会风气渐趋奢侈 |
二、传统生活观念转变 |
第四节 思想环境要素 |
一、新旧社会思潮交织碰撞 |
二、旅游观念重新建构 |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构成及其旅游动机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身份构成 |
一、文人士大夫 |
二、市民 |
三、商人 |
四、僧侣道士 |
五、山人隐士 |
六、乡村居民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
一、山水揽胜 |
二、集会结社 |
三、求适养性 |
四、修禅礼佛 |
五、科学考察 |
六、庙会节庆 |
七、朝拜进香 |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交通 |
一、江南旅游交通线路 |
二、江南主要旅游交通方式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一、官方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二、民间旅游食宿接待设施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的旅游娱乐设施 |
一、茶馆 |
二、酒楼 |
三、戏园 |
四、青楼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其他旅游媒介 |
一、江南的旅游向导 |
二、江南的旅行服务商——牙家 |
三、江南的旅游图书与手册 |
第四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
第一节 江南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分布 |
一、江南旅游资源的类型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特点 |
三、江南旅游资源的分布 |
第二节 江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
一、江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
二、江南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文士的旅游思想 |
第一节 徐霞客的旅游思想 |
一、游道“三德” |
二、生态旅游观 |
第二节 王思任的旅游思想 |
一、对旅游本质的思考 |
二、对旅游类型的划分 |
三、对旅游鉴赏的看法 |
四、对旅游功能的认识 |
第三节 袁宏道的旅游思想 |
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旅游文学观 |
二、“恋躯惜命,何用游山”的旅游冒险观 |
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观 |
第六章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居民的影响 |
一、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其收入 |
二、旅游消费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部分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改变了政府的财政收支 |
二、促进了社会旅馆业、饮食业的发展 |
三、繁荣了城市休闲娱乐业 |
四、刺激了旅游图书、出版业的兴盛 |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一、促进了江南社会旅游风尚的形成 |
二、推动了旅游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兴盛 |
第四节 明代中后期江南旅游活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一、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旅游资源 |
二、指导了后世的旅游思想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明代江南区域图 |
附录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着名文士及其代表性游记 |
附录三 明人游具及其功能简表 |
(5)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概述 |
第一节 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渊源流探 |
一、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概念界定 |
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选篇分析 |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要求 |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选篇分析 |
(一)选篇的基本情况 |
(二)选篇的主要特点 |
第二章 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问卷调查及情况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生学习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情况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 |
(一)学习兴趣缺失 |
(二)学习目的较为功利化 |
(三)学生自身的文言基础薄弱 |
第二节 教师讲授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情况的问卷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的情况分析 |
(一)教师散文素养有限 |
(二)教学内容相对局限 |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
第三章 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过程的构建 |
第一节 巧妙设计——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切入点 |
一、拨文言之基础——从文学常识入手 |
二、品山水之情意——从自然景趣入手 |
三、悟天地之情怀——从志趣哲思入手 |
第二节 咀嚼品味——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诵读教学 |
一、眼观奇山异水——诵读方法指导 |
二、耳听松涛竹韵——诵读正音指导 |
三、情思跃然心间——诵读基调指导 |
第三节 体悟理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取向 |
一、从《小石潭记》中慨叹“幽深寂静,孤寂悲凉”的贬谪忧伤 |
二、从《岳阳楼记》中感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
三、从《醉翁亭记》中领会“心系天下,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
第四节 美感共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审美意蕴教学 |
一、体味语言美 |
二、感受画面美 |
三、折射精神美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初中古代游记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对象 |
研究现状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一章 古代游记的特征与教学内容 |
第一节 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朝代特征 |
第二节 古代游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
第二章 初中古代游记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游记的选编分析 |
第二节 初中教师古代游记教学现状 |
第三节 初中生古代游记学习现状 |
第四节 古代游记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初中古代游记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抓朝代特征,分类教学 |
第二节 寻导入方法,激发兴趣 |
第三节 读游记美文,感受韵律 |
第四节 赏语言文字,掌握手法 |
第五节 品作者情感,感悟哲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艺术与责任 ——对于《徐霞客游记》行为主体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批评范式与《徐霞客游记》的文学性 |
第一节 日记体山水游记——《徐霞客游记》作为非虚构文学 |
第二节 文学语言、生活语言与科学语言——《徐霞客游记》文本语言“多重性”假象 |
第三节 审美主体与生活主体的统一——《徐霞客游记》作为叙事性文本 |
第二章 艺术承担生活的责任——徐霞客作为审美主体 |
第一节 审美经验与审美主体 |
第二节 自然审美视域——由“奇”入“神” |
第三节 审美行为与神秘命运 |
第四节 雨、酒、碑——生活世界与审美世界的连续性 |
第三章 生活承担艺术的责任——徐霞客作为生活主体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与生活主体 |
第二节 “审美”与“世俗”的对立与牵绊 |
第三节 “便游不畅”与“苦”的审美积淀 |
第四节 感性、知性与现实性的综合 |
第四章 审美与德行——徐霞客作为道德主体 |
第一节 审美境界与道德人格 |
第二节 徐霞客作为道德主体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崇高”——徐霞客作为道德主体的必然性 |
余论 诗意的人生——徐霞客的现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学古代游记散文审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古代游记散文概述 |
一、游记散文的概念与历史分期 |
(一) 概念 |
(二) 历史分期 |
二、古代游记散文审美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
三、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游记散文选篇统计 |
第二章 中学古代游记散文的审美教学要点 |
一、意境 |
二、情感 |
三、哲思 |
四、艺术表现 |
(一) 骈散结合 |
(二) 情景交融 |
第三章 中学古代游记散文的审美教学现状 |
一、部分师生审美素养欠缺 |
二、审美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
三、审美拓展迁移教学不足 |
第四章 中学古代游记散文审美教学策略 |
一、知人论世,趣味感知美 |
二、构设情境,想象意境美 |
三、注重结构,领悟思想美 |
(一) 以情感变化为线索 |
(二) 以表现形式为抓手 |
四、咬文嚼字,体会技巧美 |
(一) 因声求气,读出韵律美 |
(二) 关注细节,品出语言美 |
五、比较阅读,对比风格美 |
(一) 以不同作家游记散文为对比 |
(二) 以同一作家游记散文为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论林语堂旅行书写的根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期旅行生涯和旅行爱好的形成 |
二、中国传统游记文学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旅游业兴起的蝴蝶效应 |
四、其他社会大环境的间接推动 |
五、结语 |
(10)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一、关于尤今作品的出版及译介情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当前尤今及作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三节 “青少年”的界定及三元理论梳理 |
一、“青少年”的定义 |
二、三元理论概念梳理 |
第一章 青少年形象中的冲突因素 |
第一节 离:对一元的舍弃 |
一、失根:一元缺席 |
二、迷惑:丢掉一元的“包袱” |
第二节 拒:对二元的抵抗 |
一、抵抗之一:教师 |
二、抵抗之二:自我之外的青少年 |
小结 离与拒的困境 |
第二章 青少年形象中的建构因素 |
第一节 承:传承一元 |
一、作者与一元 |
二、理想:祖辈文化的践行者 |
第二节 纳:吸收二元 |
一、作者与二元 |
二、理想:西方文化的借鉴者 |
第三节 融合:全新三元 |
一、作者的成长经历与第三元 |
二、理想:中西合璧的青少年 |
小结 |
第三章 青少年形象塑造艺术与新加坡性”探索 |
第一节 尤今“新加坡性”之探 |
一、初期尝试 |
二、发展与成熟 |
第二节 尤今的“新加坡性”之基 |
一、典型之一: 新加坡物质文化习俗 |
二、典型之二: 新加坡非物质文化 |
第三节 尤今的“新加坡性”之文学图景 |
一、小说结构与新加坡文化探索 |
二、人物设定与新加坡文化探索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骆明游记散文的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神话传说研究[D]. 闫咚婉. 山西大学, 2021
- [2]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3]古代山水游记的个人化现象研究[D]. 孔德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明代中后期(1506-1644)江南地区旅游活动研究[D]. 敖红艳.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5]初中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D]. 孟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02)
- [6]初中古代游记教学研究[D]. 李阳. 河南大学, 2018(01)
- [7]艺术与责任 ——对于《徐霞客游记》行为主体建构的研究[D]. 刘正浩. 南京大学, 2018(11)
- [8]中学古代游记散文审美教学研究[D]. 黄沐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林语堂旅行书写的根源[J]. 陈智淦.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0]尤今小说青少年形象研究[D]. 王小丽. 广西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