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许俊伟[1](2021)在《论“一带一路”对外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路径——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法治建设为突破点》文中研究指明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最受欢迎的公共物品,它深化了我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从多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过,因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政策环境不够稳定、政治局势依然动荡的特征使得在沿线投资的政治风险较高。所以,这必然就要求我国企业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在提升全球事务话语权、获取全球资源定价权以及减轻对美元依附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应对政治风险。基于此,我国应努力塑造人民币的良好法治信用、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关系的制度化构建、健全人民币离岸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人民币循环流动机制,逐步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法治建设。
黄冰[2](2020)在《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研究 ——以包商银行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被称为银行业“公司治理”元年。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就是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违法占用银行资金而引发“严重信用风险”的佐证,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民营资本参、控股银行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应当予以暂缓,有人则提出要限制民营资本在银行中的持股比例。本文则认为民营股东并不具有天然的“劣根性”,限制持股比例这种“以堵治水”的监管方式不可取,应当从完善法律规制的角度,建立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的权利约束机制,从而防止银行股东道德风险。本文的研究思路为:以本次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为切入口,分析银行股东道德风险的深层原因,并结合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的民营化改革市场实践情况,得出当前“重准入、轻行为”的银行业监管逻辑对解决固有的银行股东道德风险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进而提出应当融合私法和公法,一方面完善我国目前关于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的权利约束的法律机制,赋予控制股东“权责相等”的义务或责任。具体包括诚信义务原则、表决权限制制度和银行控制股东的特殊责任,后两者是诚信义务原则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从配套监管措施的角度,本文认为我国银行股权治理应当加强“穿透监管”,缓解监管者与民营化银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保障前述法律规则的实施。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分为四部分:本文第一部分对包商银行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炼出其核心问题在于“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为本文后续论述确立了中心主题,即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本文第二部分对民营化银行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界定。一是控制股东的内涵和滥用控制权的界定,二是对银行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深层原因——道德风险的分析。本文认为除“经济人功利主义”外,银行内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大而不能到”是导致银行控制股东道德风险的外部制度原因。三是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着重论证了股权性质、股权比例与股权行业与银行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从而推出当前“重准入、轻行为”的银行业监管逻辑对解决固有的银行股东道德风险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的结论,进而引出提出本文的主要逻辑观点,即银行股东滥用控制权仅靠外部监管是不足够的,需要融会贯通私法与公法,内部从“权责相等”理论出发,赋予控制股东法定的“诚信义务”原则,发展出银行控制股东表决权在特殊情形下应当受到适当限制,并且在持股银行达到控制标准的过程中,应持续性地受到监管,承担特殊责任,从而遏制其短视行为,维持银行的稳定经营。第三部分是结合我国民营化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现行法律关于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的梳理与分析。首先,依次从控制股东权利约束的一般性原则、表决权限制规则、银行股东法律责任和银行股权治理配套监管措施共四个方面,对我国现行适用于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前述主要不足之处,对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进行研究,发现私法上的控制股东诚信义务和表决权限制制度、公法上的银行股东特殊责任和穿透式监管是比较普遍的立法,后两者是目前国际银行股权治理的主要趋势。第四部分则在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立法建议。首先,应当确立控制股东诚信义务作为规制银行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行为的一般性法律原则,也为表决权限制制度和银行控制股东特殊责任提供顶层法律基础;其次是表决权限制规则的具体制度设计,该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有过条件地限制银行控制股东的表决权,尤其是在股东贷款逾期和超额质押的情况下予以排除,从而平衡民营化银行内部的权利制衡关系;最后是从金融监管配套措施的角度,对银行股权“穿透式监管”措施的具体建议。
蔡佳妮[3](2019)在《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决定性作用。然而,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速度之快,严重影响了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削弱了国有经济的动力、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遏制国有资产流失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理论界关于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风险的方式和现状做了详细阐述,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深入透彻分析了导致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各种因素,对于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法律制度存在哪些缺陷作了分析。最后,在借鉴国内外诸多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的法律规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李俊[4](2013)在《土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关乎民生的基础产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高等现象,特别是房价持续飙升,超过了百姓承受能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因房价过高带来的普通居民难以购置住房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影响房地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土地作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国务院首次将土地政策纳入宏观调控的手段,成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后的第三个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土地供应和土地价格的调控,达到控制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控制房价格的目的。本文在土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建立了房地产的四象限模型,定性分析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相互作用模型、房地产需求对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影响、土地供给对房地产的影响以及土地出让方式对房地产的影响。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实例进行验证,先对研究区域概况和苏州工业园区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过程介绍,然后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总量、房地产结构和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赵娟,周吉成,郁光磊[5](2012)在《土地储备的风险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土地储备制度形成的背景、运作模式,分析了土地储备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土地储备风险防范的对策。
付永刚[6](2011)在《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的一项创新,也是房地产领域的一个热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发展,全国各地形成了三种土地收购储备的运行模式:一是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上海模式;是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杭州模式;三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南通模式。实践证明,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特性,并在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从房地产市场来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还存在一些有待于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本文首先阐述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的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大量翻阅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内涵、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相关理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行流程及其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践效果等内容;再次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引入成交案例、建立呼和浩特市楼面地价与房地产价格关系模型,从市场供需、价格走势等方面分析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优化呼和浩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垄断了土地一级市场,加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优化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升了城市土地资本价值,加速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改善了城市功能。虽然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土地价格的上升,带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但它并不是导致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呼和浩特市本地居民对房地产需求量和较强的购买能力对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力。呼和浩特市地价水平较低,为了显化国有资产,提升土地价值,避免土地投机行为,呼和浩特市地价将会受呼和浩特土地储备制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从而再次带动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确定合理的定价方案,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将成为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改革的方向。本文最后提出了优化呼和浩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建议,旨在为健全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合理调控房地产价格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王众[7](2011)在《信托受益人保护研究 ——基于商事领域的比较考察》文中指出无论是信托的起源或是信托的现代发展,信托设立的目的均是为了实现信托受益人的权益。当下,在商事领域的信托法律关系中,由于信托合约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分离,相比信托受托人,受益人在信息获取方面明显落于下风,偏偏受益人利益的实现又有赖于受托人义务的履行,决定了信托受益人在信托关系中“明强实弱”的地位。由于我国坚持的“一物一权”原则和英美信托法所固有的“双重所有权”之间的冲突,从英美法系引入的信托制度在我国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特点。无法否认的是,受信托受托人信义义务传统阙如、受益人投资风险意识欠缺、事后救济机制落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实践中损害信托受益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打击了信托投资人的信心,阻碍了信托业的发展。为此,本论文拓开以往通过对受托人的规制来实现受益人保护的间接研究模式,直接以受益人保护为视角,从信托基本原理出发,明晰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投资人身份”的特点,将信托受益人保护方式分为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救济机制、直接保护途径和间接保护途径,综合受托人责任、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各项法律机制,最终提出构建我国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制度的设想。本论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信托受益人的核心地位”。该部分首先对信托的基本概念及其独特法律构造进行了梳理;其次对信托的衡平法起源进行追溯,论证了衡平法对信托制度的特别贡献,明晰了信托受益人的确定性原则及其发展,最终得出信托受益人在信托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结论。第二章“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特殊地位”。该部分首先通过信托制度从民事领域拓展至商事领域的发展历程,探究了信托制度功能嬗变的根源,并对商事领域中信托运作的具体类型进行探讨;其次基于我国学界对营业信托、商事信托、商业信托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含混不清的状况,厘清了我国商事领域中的信托相关概念;再次对商事领域中委托人“投资人”身份让渡的事实进行探讨,论证了受益人在信托关系中的“弱势”地位;最后,阐述了信托受益人一般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对商事领域受益人权利义务的特殊性进行论证,指出我国信托业投资者保护缺乏的特点,并最终得出受益人权益实现被动性的结论。第三章“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首先考量了现代信托利益衡平机制的法学本质,将商事领域中信托受益人保护的途径分为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其次,遵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信托受益人保护的规范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信托关系中的“信任”因素,并将信托受托人的信赖义务分为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进行阐述。第四章“信托受益人保护在商事实践中的具体化”。本章选取受托人为信托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为视角探讨信托受益人保护在商事实践中的具体化问题。首先,具体探讨了受托人为信托公司时受益人保护所遭遇的问题,指出实践中信托合同是受益人保护的基础性文件,并对信托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其次,对受托人为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时受益人保护所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托本质,从基金管理费的收取、“老鼠仓”问题、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监督问题等不同的角度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中的受益人保护问题进行研究。第五章“商事运作中信托受益人的风险控制机制”。该部分首先分析了信托受益人所面临的商事风险,指出受益人是信托风险的最终承受主体;其次阐述了信托商事运作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基础,探讨了以保障投资者知情权为中心的信托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最后,从“破产隔离”角度对受益人风险的控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实现破产隔离的基础,分析了破产隔离制度对受益人保护的效果,并对SPT破产隔离法律机制的运用进行了阐述。第六章“我国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制度的构建”。该部分首先探讨了我国信托业监管制度的构建,指出我国监督制度的多元结构,分析了我国信托业动态监管制度的现状及困境,并从对国外信托业监管制度考察中提出对我国信托业监管的借鉴意义;其次对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权利救济机制进行探讨,考察了我国实践中的受益权救济模式;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制度的设想,提出建立完备的信托登记公示制度和信托受益权流通平台的对策措施。
王川[8](2011)在《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世界范围来看,住房问题是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住房问题需要政府介入,通过建立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权,解决住房上的社会问题和公平问题。从1980年至今,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既有发展的高峰和兴旺时期,也出现过低谷和市场的衰退,作为房地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住房市场,它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在现阶段,我们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已经解决了不少群众的住房问题,但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仍有部分群众住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以看出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住房市场和价格变化的规律,一些房价调控政策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效应,房价越调越高,使得政府解决住房问题难度加大。而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要素,土地供应政策是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的手段。加强房地产市场的土地供应调控,积极应对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变化,开展对土地供应的绩效评价和住房市场的监控和调查研究分析,保障我国土地和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土地供应绩效评价、住房市场监控方法以及土地供应与住房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城镇土地市场绩效评价模型和住房市场监测指标体系,丰富和完善住房市场理论,为我国住房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住房市场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也有利于稳定房价、促使住房问题的解决,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住房发展目标。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指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之上对国内外与此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其研究的不足,最后介绍了论文的总体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相关基础理论。首先,回顾了我国城镇土地供应制度的发展进程、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有关概念、存在问题及应坚持的原则;其次,论述了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监控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从我国现行土地供应机制的基本特征和土地供应对住房市场的影响两方面研究了土地供应与住房市场的关系,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首先,通过对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对象的界定及目标的确立,基于系统论对住宅用地进行描述;其次,探讨建立土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物元评价模型”来评价土地供应的综合绩效,预报土地市场运行总体状况。第四章,我国城镇住房市场监控机制。论文在论述了城镇住房市场监控的意义、总结分析国内外住房市场监控体系和方法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采用景气指数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住房市场监控系统指标体系:根据监测指数所处的区间不同,可以分析当前住房市场发展的态势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第五章,我国城镇住房市场调控与土地供应。首先论述了住房市场调控的概念、必要性和手段;其次回顾了我国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并分析了调控效果,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总体上收效甚微,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最后分析了土地供应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运用论文建立的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模型及住房市场监控体系和方法,对重庆市城镇土地供应和住房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对重庆市土地市场和住房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以及展望了相关后续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运用解析原理、系统理论分析了土地供应需要综合考虑的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这三大效应,进而将三大效应分解为土地结构配置的合理化、土地空间配置的合理化、土地直接收益、土地间接收益、社会公平、用地公平等六大目标,以及用多个具体评价指标来综合评价土地供应的绩效。在恰当划分潜力等级基础上,应用“物元模型”来综合评价土地供应效益。该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多指标性能的参数质量评定模型,权重的确定避免了主观因素影响,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并能以定量数值表示评定结果,从而能够较完整的反应事物效益的综合水平。第二,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各种住房市场监控方法不足的基础上,论文采用景气指数法和计量经济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住房监测系统,考虑到经济模型在应用中往往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时结合定性分析对住房市场进行监测,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窦方[9](2009)在《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而且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土地供应是房地产市场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土地管理和房地产开发的联接环节,更是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协调、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就已经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实施宏观调控,在国家的第五次宏观调控中,土地政策首次成为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外的第三个宏观调控的手段。这标志着土地政策已经上升到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同一高度,国有土地的管理职能由一般的土地供应管理上升到宏观调控的高度。由于国家掌握着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权,因此放在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第一位的是土地供应政策,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运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空置率上升、结构不合理等影响市场健康运行的现象,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2008年可以说是政策的调控年,特别是在近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缓慢增长而且形势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房地产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状态,国家为稳定市场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暖市”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土地的有效供给尤其是保障政策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在此过程中,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也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土地供应政策和房地产市场的关系,是科学制定指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土地政策的需要,为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更为有效的调控提供政策建议,也对保证城市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回顾和总结2001-2008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过程;并通过建立房地产四象限等模型分析土地供应政策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为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鉴于此,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有:第一章对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的研究进行综述,海外学者的侧重于土地供应与住房市场关系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和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关系方面,随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第二章总结了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地租地价理论(地租理论、地价理论)、供求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政策学理论(丁伯根法则、蒙代尔法则)、市场失灵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三章分析了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其包括内涵、特点、工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收购储备政策、征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土地供应计划)、内容(土地供应总量、结构、方式、时间、价格),并对2001-2008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过程进行分析;第四章建立房地产四象限等模型具体分析了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包括土地供应量与房地产市场的数量价格关系、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关系、土地供应方式与房价关系及土地供应结构与房地产市场结构关系;第五章结合郑州市实例进行验证,先对研究区域概况和郑州市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过程介绍,然后分析了郑州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总量、房地产结构和房地产价格的关系;第六章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同时分析了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宗楠[10](2008)在《完善吉林省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法律思考》文中认为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我省已实施多年,但是由于我省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各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针对我省在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践中所存在的法律缺陷,探究如何通过法律的力量,为土地收购储备提供依据和法律支撑。
二、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一带一路”对外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路径——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法治建设为突破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在沿线国家投资易产生政治风险的主要原因 |
(一)政治局势较为动荡 |
(二)政策环境不够稳定 |
(三)“中国威胁论”喧嚣日上 |
三、人民币国际化在防范政治风险中的价值 |
(一)大幅提升全球事务的话语权 |
(二)加快获取全球资源的定价权 |
(三)减轻沿线国家对美元的依附 |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法治保障 |
(一)塑造人民币良好法治信用 |
(二)深化沿线国家金融合作 |
(三)建立人民币循环流动机制 |
(四)健全离岸市场监管体系 |
结语 |
(2)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研究 ——以包商银行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包商银行事件的分析与启示 |
第一节 包商银行事件始末 |
第二节 包商银行事件的分析与启示 |
一、包商银行事件的分析 |
二、包商银行事件的启示——银行控制股东权利需要被约束 |
第二章 民营化银行股东控制权约束机制的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控制股东的法律界定:从公司控制权到控制股东 |
第二节 银行股东控制权滥用的界定与原因分析 |
一、银行股东控制权滥用的界定 |
二、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原因分析——股东道德风险 |
第三节 股权结构与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的关系——转变法律监管逻辑 |
一、股权性质与控制权滥用 |
二、股权比例与控制权滥用 |
三、股权行业与控制权滥用 |
第三章 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分析——历史背景、我国法制现状与域外借鉴 |
第一节 开放民营化银行的历史背景与我国法制现状的关系 |
第二节 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的一般法律原则——诚信义务原则 |
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梳理与分析 |
二、欧美国家关于股东诚信义务界定与判断标准 |
第三节 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具体规则之一——表决权限制制度 |
一、表决权限制制度与诚信义务原则 |
二、我国法律法规规范的梳理与分析 |
三、我国控制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的主要不足之处 |
四、表决权直接限制制度的域外法制经验 |
第四节 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具体规则之二——银行控制股东法律责任 |
一、公司法法律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
二、银行法法律责任 |
三、域外法制借鉴——银行股东特殊责任制度 |
第五节 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配套监管制度——银行股权治理 |
一、我国现行银行股东监管法律框架分析 |
二、国外银行监管经验借鉴——股东“穿透式”监管理念 |
第四章 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的立法建议 |
第一节 修改《商业银行法》,确立控制股东诚信义务原则 |
第二节 完善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的立法建议 |
一、公司法层面——完善表决权限制制度的一般性规则 |
二、银行法层面——特殊情形下表决权限制 |
三、加强股东表决权限制制度可操作性 |
第三节 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确立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特殊责任 |
一、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特殊责任的立法模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二、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特殊责任的具体规定建议 |
第四节 加强和完善民营化银行股权治理法律监管制度 |
一、修订“商业银行基本法”,完善关联交易相关规定 |
二、完善实际控制权人的穿透识别及信息披露 |
三、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型银行控制股东的监管,禁止/限制交叉持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点及渠道 |
第一节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特点 |
第二节 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 |
一、外资并购中的流失 |
二、国有资产在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流失 |
三、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国有资产的流失 |
四、贪污腐败、偷漏税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
一、国有企业所有权模糊,缺乏所有者主体 |
二、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政企不分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缺陷 |
一、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多主体、多层次的模糊性 |
二、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介代理链的“非市场失灵” |
三、国有企业的约束机制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产监管措施存在缺陷 |
一、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完善 |
二、国有资产监管责任不健全 |
第四节 国有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管理措施薄弱 |
第五节 我国的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缺乏经营者激励机制 |
第三章 防范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法律应对措施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 |
一、分解国有资产所有权的职能 |
二、明确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
三、规范国有资产的交易转让行为 |
第二节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
一、明确国有企业内部治理中主体、优化管理层级 |
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机制 |
三、确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权力机关 |
四、加强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的内部监督 |
第三节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管理 |
一、完善增强企业外部监督的制度规定 |
二、为加强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公开制度 |
三、增强对国有资产损失与监督工作的责任追究 |
四、增强监督制度的监督力度与能力 |
第四节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保护 |
第五节 完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土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概述 |
2.1 土地政策与房地产相关概念 |
2.1.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相关概念 |
2.1.2 房地产及宏观调控的相关概念 |
2.2 调控理论基础 |
2.2.1 基础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2 土地经济学相关理论 |
2.3 土地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
2.3.1 土地政策的目标 |
2.3.2 土地政策的调控工具 |
2.4 土地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分析 |
第3章 土地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关系 |
3.1 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土地政策 |
3.2 土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 |
3.2.1 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内涵 |
3.2.2 土地政策传导机制的构成 |
3.2.3 土地政策的传导渠道 |
3.3 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分析 |
3.3.1 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作用模型 |
3.3.2 土地供给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3.3 土地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3.4 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3.4 土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国际经验比较 |
3.4.1 香港地区的土地调控政策 |
3.4.2 日本的土地调控政策 |
3.4.3 韩国的土地调控政策 |
3.4.4 瑞典、荷兰的土地调控政策 |
3.4.5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4章 土地宏观调控对苏州工业园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4.1 苏州工业园区房地产发展现状 |
4.1.1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
4.1.2 园区房地产市场投资分析 |
4.1.3 园区房地产市场供需分析 |
4.1.4 园区房地产开发情况分析 |
4.2 土地调控政策对园区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 |
4.2.1 土地出让方式对园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4.2.2 土地供应结构对园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4.2.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园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
4.2.4 园区土地供应量与房地产总量的关系分析 |
4.3 土地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及存在问题 |
4.3.1 有利于土地市场公平竞争 |
4.3.2 有利于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
4.3.3 促进房地分离,有利于提高土地开发效率 |
4.3.4 存在问题 |
4.4 土地调控后的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
4.4.1 房地产业日趋成熟 |
4.4.2 规范、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 |
4.4.3 房地产业面临的挑战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土地储备的风险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储备制度产生的背景、运作方式、职能 |
1.1 土地储备制度产生的背景 |
1.2 运行方式 |
1.3 取得的成效 |
1.3.1 增强了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 |
1.3.2 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1.3.3 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了政府土地收益 |
1.3.4 规范、促进了土地市场的发育 |
1.3.5 推动了廉政建设 |
2 土地储备存在的风险 |
2.1 市场风险 |
2.2 参与宏观调控的风险 |
2.3 融资风险 |
2.3.1 不动产抵押贷款风险 |
2.3.2 程序性违规的风险 |
3 对策 |
3.1 健全法律体系 |
3.2 合理确定储备规模, 积极参与宏观调控 |
3.3 进一步加强部门政策之间的协调 |
3.4 拓宽融资渠道 |
(6)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一般概述 |
2.1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内涵 |
2.2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1 地租理论 |
2.2.2 土地市场理论 |
2.2.3 市场失灵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运作流程 |
2.4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践效果 |
3.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和主要影响因素 |
3.1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
3.2 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
4.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4.1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施现状 |
4.2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
4.2.1 土地价格构成 |
4.2.2 土地价格确定方式 |
4.2.3 土地市场运行情况 |
4.3 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4.3.1 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
4.3.2 呼和浩特市房地产价格调研情况 |
5 优化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及调控其房地产价格的建议 |
5.1 优化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议 |
5.1.1 严格土地供应的总量控制 |
5.1.2 转变土地供应方式、规范土地供应行为 |
5.1.3 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社会化运作的资金循环机制 |
5.1.4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土地征购模式 |
5.1.5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供应计划,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 |
5.2 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建议 |
5.2.1 把城市地价水平调控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
5.2.2 切实调整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信托受益人保护研究 ——基于商事领域的比较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现有研究述评 |
四、本文的研究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托受益人的核心地位——基于信托基本原理的考察 |
第一节 信托概述及信托法律构造 |
一、纷繁的信托概念:义务、关系、合同抑或是行为? |
二、信托独特的法律构造 |
第二节 信托肇始:从USE制度到TRUST制度 |
一、财产私有制前提下的四种信托起源说 |
二、规避法律的目的——Use制度的流行 |
三、衡平法院的努力——Trust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衡平法的特别贡献:信托的特性 |
一、信托的特性 |
二、信托的分类 |
第四节 信托受益人核心地位的确立 |
一、受益人的概念及其资格 |
二、信托受益人的确定性原则及其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特殊地位 |
第一节 信托制度功能的嬗变:从民事信托到商事信托 |
一、信托制度功能的嬗变:从“转移财产”至“管理财产” |
二、现代信托在商事领域的运用——信托制度功能的扩展与延伸 |
三、商事化运作的信托类型 |
第二节 商事领域信托相关概念的厘清 |
一、与民事信托相对应的商事信托 |
二、与“business trust”和“commercial trust”相对应的商事信托 |
三、营业信托的判断依据 |
四、我国通常语境下的商事信托 |
第三节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权益实现的被动性 |
一、商事领域中信托受益人的特点 |
二、商事领域信托委托人“投资人”身份的让渡 |
三、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弱势”地位 |
第四节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权利义务的扩张和限制 |
一、信托受益人权利义务的内容 |
二、受益权的性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不同的争议 |
三、商事领域中信托受益人权利的扩张 |
四、投资者保护的缺乏与信托受益人权利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现代信托的利益衡平机制 |
一、信托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衡平 |
二、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和受托人利益冲突的价值取向 |
三、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信托受益人保护的相关规范——各国制度比较研究 |
一、英国受托人的投资责任 |
二、美国的谨慎投资者规则 |
三、日本对营业信托的规范 |
第三节 信托受托人的信赖义务 |
一、信托法律关系中的“信任”解读 |
二、受托人的基本义务——信赖义务 |
三、信赖义务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托受益人保护在商事实践中的具体化 |
第一节 信托公司受益人保护研究 |
一、信托投资机构与信托公司 |
二、关于信托公司侵害信托受益人合法权益的实例分析 |
三、信托合同和受益人保护 |
四、信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受益人保护 |
五、信托公司受益人优先的最终取向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受益人保护研究 |
一、证券投资基金与信托 |
二、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的模式比较及选择 |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护 |
四、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监督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风险控制机制 |
第一节 信托受益人面临的商事风险 |
一、受益人是信托风险的最终承受主体 |
二、信托受益人面临的风险种类 |
三、信托受益人风险控制机制的构成 |
第二节 信息披露对受益人保护的制度分析 |
一、信托商事运作中信息披露的法理基础 |
二、商事信托信息披露的制度规范:以投资者知情权保障为中心 |
三、针对信托产品运作的信息披露程序 |
四、我国信托信息披露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破产隔离对受益人保护的制度分析 |
一、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实现破产隔离的基础 |
二、破产隔离对受益人的保护及其效果 |
三、SPT破产隔离法律机制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信托受托人专业理财机构的最终定位 |
一、我国信托功能从“背离”至“回归”的发展轨迹 |
二、我国信托受托人专业理财机构“身份”的确立 |
第二节 以受益人保护为中心的我国信托业监管制度构建 |
一、对信托受托人进行监督的多元结构 |
二、我国信托业动态监管制度的现状及困境 |
三、国外信托业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混业经营模式下的信托监管 |
第三节 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的权利救济机制 |
一、受托人义务的违反是受益人权利救济的前提 |
二、信托责任与受益人权利救济 |
三、我国实践中的受益权救济模式及其思考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商事领域信托受益人保护制度的设想 |
一、建立完备的信托登记公示制度 |
二、建立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流通平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范围及界定 |
1.2.1 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概念边界设定 |
1.2.2 监控的界定 |
1.2.3 我国城镇住房构成及监控机制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视角与预期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 |
2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相关基础理论 |
2.1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制度概述 |
2.1.1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要素的演变过程 |
2.1.2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制度发展进程 |
2.1.3 我国现行的城镇土地供应模式 |
2.1.4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及其评价 |
2.2.1 效率、绩效及其评价的概念 |
2.2.2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概念 |
2.2.3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问题 |
2.2.4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原则 |
2.3 我国城镇住房市场的监控及意义 |
2.4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与住房市场的关系 |
2.4.1 现行土地供应机制的基本特征 |
2.4.2 土地供应对住房市场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对象及目标 |
3.1.1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对象 |
3.1.2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目标 |
3.2 基于系统论的住宅用地系统描述 |
3.3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3.3.1 指标选取的方法 |
3.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
3.4 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的“物元评价模型” |
3.4.1 基本模型 |
3.4.2 距的计算 |
3.4.3 关联函数 |
3.4.4 评价因素权系数的确定 |
3.4.5 确定待评物元的关联度 |
3.4.6 等级评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镇住房市场监控机制 |
4.1 城镇住房市场监控的意义 |
4.2 国内外住房市场监控体系和方法介绍 |
4.2.1 景气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 |
4.2.2 计量经济研究方法 |
4.2.3 非线性与系统论方法 |
4.2.4 住房市场监控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
4.3 论文住房市场监控系统指标体系 |
4.3.1 住房市场监控指标的确定 |
4.3.2 住房监测区间的确定 |
4.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住房市场监控结果分析 |
4.4.1 住房市场监控信号分析 |
4.4.2 监测指标标准值 |
4.4.3 监测信号分析 |
4.4.4 监控分析的注意事项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城镇住房市场调控与土地供应 |
5.1 住房市场调控 |
5.1.1 住房市场调控的概念 |
5.1.2 住房市场调控的必要性 |
5.1.3 住房市场调控的手段 |
5.2 近期房地产及住房市场调控政策和效果分析 |
5.2.1 近期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
5.2.2 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
5.3 土地供应在住房市场调控中的作用 |
5.3.1 住房市场宏观调控中的土地供应政策 |
5.3.2 土地供应宏观调控特点及效果分析 |
5.3.3 土地供应调控住房市场的政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6.1 重庆市的概况 |
6.2 重庆市土地供应绩效评价 |
6.2.1 重庆市土地市场分析 |
6.2.2 重庆市各项指标分析研究 |
6.2.3 重庆市土地供应结果评价 |
6.3 重庆市城镇住房市场监控分析 |
6.3.1 重庆市城镇住房市场发展现状 |
6.3.2 重庆市住房市场监控系统 |
6.3.3 重庆市住房市场展望 |
6.4 对重庆市城市住房和土地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创新点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重庆市土地供应利用潜力因子分级和指标值 |
B. 1997~ 2008 年重庆市住房市场监控指标一览表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专着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理论基础 |
2.1 地租地价理论 |
2.1.1 地租理论 |
2.1.2 地价理论 |
2.2 供求理论 |
2.3 市场失灵理论 |
2.4 政策学理论 |
2.4.1 丁伯根法则 |
2.4.2 蒙代尔法则 |
2.5 制度变迁理论 |
2.6 资源配置理论 |
3 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传导机制及过程分析 |
3.1 土地供应政策的传导机制内涵 |
3.1.1 传导机制的内涵 |
3.1.2 土地供应政策传导特点 |
3.1.3 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具 |
3.1.4 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内容 |
3.2 近年来土地供应参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过程分析 |
3.2.1 2001-2003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
3.2.2 2004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
3.2.3 2005-2006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
3.2.4 2007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
3.2.5 2008年土地供应政策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
4 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分析 |
4.1 土地供应量与房地产数量、房地产价格 |
4.1.1 基于容积率的土地供应量与房地产数量关系分析 |
4.1.2 基于四象限模型的土地供应量与房价关系分析 |
4.2 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关系 |
4.3 土地供应方式与房地产价格关系 |
4.3.1 协议出让方式对地价、房价的影响 |
4.3.2 土地招拍挂出让对地价、房价的影响 |
4.3.3 协议出让与招挂拍出让方式对地价房价关系的比较 |
4.4 土地供应结构对房地产市场影响 |
4.4.1 土地供应的空间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4.4.2 土地供应的产品结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5 郑州市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2 郑州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参与调控房地产市场地方性土地供应政策分析 |
5.3 郑州市主要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关系实证研究 |
5.3.1 郑州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总量关系 |
5.3.2 郑州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结构关系 |
5.3.3 郑州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价关系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一带一路”对外投资中政治风险的防范路径——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法治建设为突破点[A]. 许俊伟.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1年第1卷 总第49卷)——上海市法学会国家安全法治研究小组文集, 2021
- [2]民营化银行控制股东权利约束机制研究 ——以包商银行事件为例[D]. 黄冰.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9)
- [3]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法律对策研究[D]. 蔡佳妮. 厦门大学, 2019(02)
- [4]土地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D]. 李俊. 苏州大学, 2013(02)
- [5]土地储备的风险及对策[J]. 赵娟,周吉成,郁光磊. 宁夏农林科技, 2012(11)
- [6]呼和浩特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D]. 付永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1)
- [7]信托受益人保护研究 ——基于商事领域的比较考察[D]. 王众. 南京大学, 2011(01)
- [8]我国城镇土地供应绩效评价及住房市场监控机制研究[D]. 王川. 重庆大学, 2011(12)
- [9]城市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关系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D]. 窦方. 河南大学, 2009(11)
- [10]完善吉林省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法律思考[J]. 宗楠. 知识经济,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