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江容[1](2019)在《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环境因素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旨在了解昆明铁路局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分布状况;并探讨火车司机高血压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职业环境因素的关系及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为火车司机相关高血压的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为制定火车司机职业人群高血压防治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昆明铁路局在岗职工38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资料、一般职业特征;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生活压力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火车司机特殊职业因素资料进行收集;并采集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查(DNA提取及DNA凝胶电泳)。统计学分析: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一般人口学特征、生物学特征、生活行为习惯)、职业因素、5-HTTLPR基因多态性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来描述,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 2;采用主成分分析来分析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高血压影响因素的贡献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来分析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个数与高血压的关系;采用2X4叉生分析表法分析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职业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本研究共388例研究对象,包括高血压组194人(50.00%),非高血压组194人(50.00%);两组中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高血压组平均年龄为(41.24±6.98)岁,非高血压组平均年龄为(40.82±6.92)岁。高血压组平均工龄为(21.48±7.77)年,非高血压组平均年龄为(21.90±7.78)年。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之中,年龄、工龄、工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火车司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5-HTTLPR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7.040,P=0.030)。非高血压组SS基因型频率(61.34%)高于高血压组(48.45%)(χ 2=6.506,P=0.011)。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5-HTTLPR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8.835,P=0.003)。非高血压组S型等位基因频率(74.74%)高于高血压组(64.95%)。5-HTTLPR基因型构成在显性遗传模型下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506,P=0.011),携带LL+SL基因型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携带SS基因型的1.668倍。3.经单因素分析职业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腰围(t=-7.514,P<0.001)、心率(t=-3.903,P<0.001)、体育锻炼(χ 2=5.211,P=0.022)、抽烟(χ2=9.107,P=0.003)、饮酒(χ 2=4.590,P=0.032)、高盐饮食(χ 2=4.131,P=0.042)外在付出程度(χ 2=18.993,P<0.001)、回报程度(χ 2=11.241,P=0.001)、内在投入程度(χ 2=3.946,P=0.047)、付出回报比(χ 2=8.868,P=0.003)、生活压力程度(χ 2=5.009,P=0.025)、工作家庭冲突程度(χ 2=5.496,P=0.019)、职业倦怠程度(χ2=14.117,P<0.001)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经主成分分析提示,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因素是主要由6个主成分构成。第一主成分是职业倦怠、高盐饮食、外在付出程度;第二主成分是付出回报比、回报程度、内在投入程度;第三主成分是饮酒、抽烟、5-HTTLPR基因多态性;第四主成分是腰围、体育锻炼、抽烟;第五主成分是高盐饮食、外在付出程度、付出回报比、职业倦怠程度;第六主成分心率、5-HTTLPR基因多态性、体育锻炼。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回归方程成立(P<0.001)。腰围(P<0.001)、心率(P=0.017)、回报程度(P=0.019)、职业倦怠程度(P=0.014)、5-HTTLPR基因多态性(P=0.042)进入方程。Y=-10.740+0.091X1+0.024X2-0.670X8+0.877X13+0.428 X14。腰围(OR=1.095)、心率(OR=1.025)、职业倦怠程度(OR=2.404)、5-HTTLPR 基因多态性(OR=1.534)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回报程度(OR=0.512)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职业倦怠程度高的患高血压的风险是职业倦怠程度低的2.404倍。5-HTTLPR基因的SL+LL基因型的患高血压的风险是5-HTTLPR基因的SS基因型的1.534倍。回报程度高的患病风险是回报程度低的0.512倍。6.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职业环境因素及生物学特征的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腰围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S=1.196,RERI=0.671,AP=0.132),且结果显示两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回报程度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S=1.502,RERI=0.720,AP=0.228),且结果显示两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S=1.582,RERI=0.995,AP=0.289),且结果显示两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int=1.094),当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职业倦怠程度均为危险因素时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7.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个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中,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18(P<0.001),可认为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个数与高血压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火车司机存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越多,则越容易患高血压。[结论]1.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中的SL+LL基因型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2.腰围、心率、体育锻炼、抽烟、饮酒、高盐饮食、付出回报比,外在付出程度、回报程度、生活压力程度、内在投入程度、工作家庭冲突程度、职业倦怠程度是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职业因素在影响高血压的发展中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生活行为习惯、生物学特征、5-HTTLPR基因多态性。3.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腰围、回报程度、职业倦怠程度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倦怠程度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4.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个数与高血压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火车司机存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越多,则越容易患高血压。
李梅,张辉,江华洲,邱永祥[2](2018)在《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和列车不断提速的背景下,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为有效提升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保证行车安全提供保障,在阐述机车乘务员具有紧张焦虑、强迫、抑郁、内疚自责等不良心理状态及表现的基础上,分析构建"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从设计理念与目标、前提条件、构建与服务模式等方面论述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魏海明[3](2018)在《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为了解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安机务段497例机车乘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大部分职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不同机车乘务员之间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结论建议定期对机车乘务员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护理团队,定期为机车乘务员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机车乘务员的身体、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行车安全。
魏海明,李晓燕,邱永祥,江华洲[4](2018)在《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了解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为研究制定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评价和预警技术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某铁路局200名机车乘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抑郁和焦虑筛查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应对量表、自我意识量表、人格障碍定式访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该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适中、社会适应良好,虽存在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不良情绪,但发生比例较低。进而从推行职工自我心理调节、探索设立机务段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平台、定期进行心理健康宣传、设立心理护理团队等方面提出提高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的措施。
向光友[5](2018)在《机车乘务员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车乘务员对铁路安全运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机车乘务员健康管理,以1 000名机车乘务员为样本,研究分析铁路机车乘务员健康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项症状逐渐减少,新生代员工表现出的健康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员工。进而从加强机车乘务员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运输企业机车乘务员管理制度、建立职工健康动态监测管理系统、提升机车乘务员成就获得感等方面提出提高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水平的建议。
张蕴[6](2018)在《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目前政策方和服务提供方对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支持情况,以及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影响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因素,为提高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访谈法、现场调查法分别对政策方、服务提供方和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对高血压健康管理相关政策及制度进行描述。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昆明铁路局机务段2575名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生活方式、职业因素、态度和信念等,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影响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的因素。根据访谈提纲对昆明市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卫科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合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现状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政策方2014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职工体检和健康管理办法》,使机车乘务员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更趋规范化,但是《办法》并没有对进行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的具体管理人员及其职责进行细化。2.服务提供方2.1针对机车乘务员提供高血压健康管理的机构主要是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机车乘务员进行每年1次的定期体检,包括常规健康体检和职业性健康体检,但是缺乏对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相关测试。2.2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机车乘务员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但机车乘务员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31.65%,且定性访谈知大多数机车乘务员没有时间去参加或者不知道讲座的开展。2.3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有高血压的机车乘务员进行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执行,忽略对职业因素的评估和干预。3.机车乘务员3.1机车乘务员受检人数是2575人,收缩压平均值是(117.56±14.37)mmHg,舒张压平均值是(76.94±11.30)mmHg。其中高血压检出人数为725人,高血压检出率为24.23%。3.2机车乘务员中知晓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1.65%。其中高血压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为23.88%;高血压治疗措施的知晓率为21.28%;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40.74%。经χ2检验分析发现,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与年龄(χ2=8.934,P<0.05)、婚姻状况(χ2=8.025,P<0.05)有统计学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也随之上升;已婚的机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33.17%)高于未婚的机车乘务员(28.40%)。3.3机车乘务员行为生活方式得分为46.70±17.07,得分介于29.63-63.77分。不同行为生活方式管理情况与是否检出高血压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47),行为生活方式管理好的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23.28%)低于行为生活方式管理差的机车乘务员(27.19%)。3.4经χ2检验分析发现,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与工种(χ2=23.826,P<0.001)、值乘列车(χ2=22.193,P<0.001)、车型(χ2=12.683,P=0.005)、工作合同(χ2 = 11.885,P=0.001)、职称(χ2=56.694,P<0.001)、工龄(χ2= 167.874,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工龄(OR=2.114,P<0.001)是机车乘务员检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工龄长的机车乘务员检出高血压的风险是工龄短的机车乘务员的2.114倍。3.5经χ2检验检验分析发现,机车乘务员不同工作压力管理情况与高血压检出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8.797,P=0.003),工作压力管理好的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21.70%)低于工作压力管理差的机车乘务员(26.71%)。3.6机车乘务员身心健康管理较差,仅有16.24%的机车乘务员生理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状况,14.10%的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状况。经χ2检验分析发现,机车乘务员是否检出高血压与生理健康有统计学差异(χ2=20.232,P<0.001),检出高血压的机车乘务员生理健康差于未检出高血压的机车乘务员。经χ2检验分析发现,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是否与心理健康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818,P=0.403)。从心理健康各纬度分析,机车乘务员是否检出高血压与情感职能(t=2.304,P=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高血压的机车乘务员情感职能纬度得分(39.25±8.49)低于未检出高血压的机车乘务员(40.17±8.74)。3.7机车乘务员对高血压健康管理的5种需求均在65%以上,对高血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高于其它几种需求,其它几种需求由高到低的排名依次是指导合理运动、指导合理饮食、指导正确测量血压、定期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结论]1政策方虽然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针对机车乘务员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办法》,但其完善程度有待加强。2服务提供方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基础上对机车乘务员进行高血压健康管理。其对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注重身体健康体检。虽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机车乘务员仍然有较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时忽略职业因素。3机车乘务员3.1机车乘务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也随之上升;已婚的机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未婚的机车乘务员。3.2机车乘务员行为生活方式管理状况与高血压检出率有关。行为生活方式管理好的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低于行为生活方式管理不好的。影响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的原因表现在职业因素有工种、值乘列车、车型、工作合同、职称、工龄。3,3机车乘务员压力管理状况与高血压检出率有关。工作压力管理好的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工作压力管理差的机车乘务员;机车乘务员检出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状况影响较大,对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地影响。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较高,尤以对高血压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主。[建议]1强化政府和卫计行政部门职能职责。2加强服务提供方对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3提高机车乘务员自身高血压健康管理行为。
靳莎,孙敬磊[7](2016)在《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量表(OSI-R)、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北京铁路局1817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机车乘务员SCL-90测试总分(158.43±72.82)和阳性项目数(38.56±29.52)均高于国内常模[总分(129.96±38.76),阳性项目数(24.92±18.41)],多元回归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提示,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紧张因素、连续工作时间及饮酒状况呈正相关,与家庭月收入、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呈负相关。结论北京铁路辖区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管部门非常有必要通过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
颜立禧[8](2016)在《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队列,调查昆明铁路局172名火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探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措施,降低职业倦怠,提高火车司机心理健康水平,为有关部门预防火车司机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保障行车安全。[方法]本研究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2012年火车司机调查作为基线调查,利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职业健康体检以及定性访谈的方式收集定量和定性资料获得研究对象人口学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尤其是职业倦怠。高度倦怠组的选择:在基线调查对象中,排除心理不健康者,工种相同,且工龄、年龄构成相同(±3),职业倦怠得分>75的火车司机86人作为高度倦怠组。轻度倦怠组的选择:在基线调查对象中,排除心理不健康者,工种、年龄工龄构成与高度倦怠组一致,职业倦怠得分≤75的火车司机86人作为轻度倦怠组。随访两年,随访期间随访内容、方式跟基线保持-致,到2014年终止,调查该人群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和Excel数据库,运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火车司机基线调查具有可比性。两组火车司机的平均年龄为37.04±6.16岁,其中,高度倦怠组的平均年龄为36.84±6.14岁,轻度倦怠组的平均年龄为37.24±6.22岁,高度倦怠组和轻度倦怠组的平均年龄(t=-0.43,P=0.666)及年龄分层(χ2=0.385,P=0.8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火车司机的平均工龄为17.87±6.88年,其中高度倦怠组火车司机平均工龄为17.99±7.05年,轻度倦怠组的平均工龄为17.76±6.74年,高度倦怠组和轻度倦怠组的平均工龄(t=-0.221,P=0.825)及工龄分层差异(χ2=0.210,P=0.901)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火车司机工种均为电力机车司机和内燃机车司机,两组火车司机工种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随访的两年中,两组采取同等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间无失访,随访率为100%。2.火车司机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分析:经正态性检验,心理健康得分呈近似正态分布。调查发现火车司机心理健康(2012年和2014年)得分分别为(44.48±5.23)(40.71±10.17);经两样本独立t检验,2012年和2014年的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4年心理健康得分低于2012年心理健康得分。从心理健康各维度进行分析,2012年心理健康维度(t=4.38,P=0.001)和情感职能维度(t=2.12,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心理健康维度和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均低于2012年的得分。随访2年以后,经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异常的检出率为27.33%。通过两年的队列追踪,发现高度倦怠组的心理健康异常检出率为46.51%,轻度倦怠组的检出率为8.14%。研究发现RR=5.71,95%RR可信区间为2.712-12.04,高度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发生心理健康异常的危险是轻度职业倦怠的5.71倍。AR=38.37,AR%=82.50%,PAR=25.26, PAR%=75.63%。3.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个体因素、职业特征、自感职业能力因素、职业有害因素探讨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主要有高脂饮食(OR=-1.95)、生活压力(OR=3.67)、饮酒(()R=1.65);职业特征因素有轮班情况(OR=1.97);自感职业能力因素有自感工作压力(OR=3.97)、对工作的满意度(OR=3.81);职业有害因素有工作压力(OR=2.37)、家庭工作冲突(OR=2.34)。[结论]火车司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异常的检出率高达27.33%。本次调查发现,高度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异常有关联,职业倦怠是导致火车司机心理健康异常的原因。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个体因素方面,高脂饮食、生活压力是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自感职业能力因素方面,自感工作压力、对工作的满意度是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在职业有害因素方面,工作压力和家庭工作冲突是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控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建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异常存在因果联系,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最为关键的要消除职业倦怠,控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对于高度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要重点关注病因链的近端,采取干预针对性强的高危人群策略来降低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轻度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职业倦怠防止演变为高度职业倦怠。未产生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要积极采取全人群策略,防止其产生职业倦怠。
荣欣,惠兆斌,沈若威[9](2015)在《某铁路局机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与倦怠的现状,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国内已有应用并具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心身健康测量量表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编写调查问卷,对某铁路局全体共计2258名机车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交叉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数据导出后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统计分析不同职业紧张因子与职业倦怠的关联。结果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存在一定的心生健康方面的问题,影响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按照标准化偏回归系数贡献大小依次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睡眠障碍、付出一回报、工作-家庭冲突、内在投入等。其中诸如付出一回报失衡、睡眠障碍、生活压力、工作一家庭冲突等加重了机车乘务员工作倦怠的程度。睡眠障碍、付出一回报、工作一家庭冲突、内在投入、年龄、周工作时间、吸烟、生活压力、体育锻炼、轮班情况、饮酒等职业紧张因素与工作倦怠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消除职业倦怠需降低职业紧张程度,增强机车乘务员群体的社会支持,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及宣传教育。
周梅,吴林雄,罗艳,李健,赵永,颜立禧,郭美华[10](2015)在《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机车乘务员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哥本哈根倦怠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CBI)对昆明铁路局机务段在岗机车乘务员进行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同时对该人群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 024份,回收有效问卷1 9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18%;调查对象均为男性,年龄(37.56±7.19)岁。该人群职业倦怠平均得分为73.44±23.06,108人处于轻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5.49%;551人处于中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28.01%;1 308人处于高度职业倦怠,占总人数的66.50%。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3个公因子进入方程;从标准化偏回归系数看,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从偏回归系数看付出影响与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上呈正相关,而回报情况和自身工作条件与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上呈负相关(P<0.001)。[结论]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现状较严重;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为付出影响、回报情况、自身工作条件。
二、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环境因素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来源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1.1 火车司机高血压现状 |
1.2 火车司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1 职业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
1.2.2 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的影响 |
1.3 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环境因素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4.课题来源 |
5.理论框架 |
材料与方法 |
1.文献研究 |
2.调查研究 |
2.1 调查对象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4.1 一般情况调查 |
2.4.2 职业状况调查 |
3.实验室检测 |
3.1 血样的采集 |
3.2 DNA提取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DNA提取步骤 |
3.2.4 DNA定量检测 |
3.3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3.3.1 主要仪器 |
3.3.2 主要试剂 |
3.3.3 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4.统计学分析 |
4.1 5-HTTLPR基因多态性及职业环境因素对血压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
4.2.1 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的指标 |
4.2.2 相加模型交互作用的指标 |
5.质量控制 |
5.1 设计问卷 |
5.2 调查人员 |
5.3 现场控制 |
5.4 实验室检测 |
5.5 数据录入分析 |
6.伦理学问题 |
7.技术路线 |
结果 |
1.火车司机可比性分析 |
2.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血压值的关系 |
2.1 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电泳图 |
2.2 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 |
2.3 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分布特征 |
3.火车司机职业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关系 |
3.1 火车司机基本情况 |
3.1.1 火车司机一般人口学及生物学特征 |
3.1.2 火车司机生活行为习惯特征 |
3.1.3 火车司机职业特征 |
3.2 火车司机职业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的单因素分析 |
3.2.1 火车司机一般人口学及生物学特征的单因素分析 |
3.2.2 火车司机生活行为习惯的单因素分析 |
3.2.3 火车司机职业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4.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1 主成分特征根分析结果 |
4.2 主成分特征向量分析结果 |
5.火车司机影响高血压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5.1 赋值表 |
5.2 火车司机影响高血压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6.火车司机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血压值的关系 |
7.火车司机高血压与危险因素个数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火车司机高血压现状 |
2.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 |
3.职业环境因素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 |
3.1 基本情况对及生物学特征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 |
3.2 职业因素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 |
4.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各个危险因素的贡献率 |
5.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及生物学特征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 |
6.影响火车司机高血压危险因素个数与高血压的关系 |
7.建议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现场调查与实验图片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不良心理状态及表现 |
2 构建“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3“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3.1 设计理念与目标 |
3.2 前提条件 |
3.3 构建与服务模式 |
3.3.1“全面覆盖”的一级普及服务 |
3.3.2“部分关注”的二级预防服务 |
3.3.3“个别干预”的三级重点服务 |
4 结束语 |
(4)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2.1 抽样方法 |
1.2.2 心理测量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2.1 自评健康量表得分情况 |
2.2 机车乘务员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状况 |
2.3 机车乘务员压力状况 |
2.4 机车乘务员人格测试结果 |
3 结论与建议 |
3.1 调查结论 |
3.2 建议 |
(5)机车乘务员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机车乘务员健康现状分析 |
2.1 样本及方法 |
2.2 比较分析 |
3 提高机车乘务员健康水平的建议 |
3.1 加强机车乘务员职业素质培养 |
3.2 优化运输企业机车乘务员管理制度 |
3.3 建立职工健康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
3.4 提升机车乘务员成就获得感 |
4 结束语 |
(6)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及其流行现状 |
1.2 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对高血压防治的影响 |
1.3 境外职业人群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 |
1.4 我国职业人群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课题来源 |
4 理论框架 |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专家咨询法 |
3 调查研究 |
3.1 调查地点 |
3.2 问卷调查 |
3.3 定性访谈 |
4 统计分析 |
5 质量控制 |
5.1 设计问卷 |
5.2 调查人员 |
5.3 现场控制 |
5.4 数据录入与分析 |
6 伦理学 |
7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相关政策与制度 |
2 服务提供方管理 |
3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现状 |
3.1 机车乘务员一般人口学特征及高血压检出情况 |
3.2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管理现状 |
3.3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行为管理 |
3.4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态度信念管理 |
4 访谈结果 |
4.1 昆明市铁路疾控公卫科管理者访谈结果 |
4.2 机车乘务员访谈结果 |
讨论 |
1 政策方 |
2 服务提供方 |
3 机车乘务员 |
3.1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及高血压检出现状探讨 |
3.2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一般情况探讨 |
3.3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知识知晓管理现状探讨 |
3.4 机车乘务员行为生活方式管理现状探讨 |
3.5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职业因素管理现状探讨 |
3.6 机车乘务员压力管理现状与血压关系探讨 |
3.7 机车乘务员身心健康管理现状与血压关系探讨 |
3.8 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需求探讨 |
结论 |
1 政策方 |
2 服务提供方 |
3 机车乘务员 |
建议 |
1. 强化政府和卫计行政部门职能职责 |
2. 加强服务提供方对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 |
2.1 完善机车乘务员慢性病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全人群系统管理 |
2.2 提升功能社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加强职业人群健康管理 |
2.3 加强多样化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的宣传力度 |
2.4 改善功能社区劳动环境 |
3. 提高机车乘务员自身高血压健康管理行为 |
3.1 提高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意识 |
3.2 采取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 |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现场调查照片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抽样方法 |
1.2.2 调查方法 |
1.2.3 质量控制 |
1.2.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 |
2.3 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情况 |
2.4 机车乘务员SCL-90评分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单因素回归分析 |
2.4.2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
2.4.3 典型相关分析 |
3 讨论 |
(8)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理论框架 |
2 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地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
3.1.1 两组火车司机基线年龄分析 |
3.1.2 两组火车司机基线工龄比较 |
3.1.3 两组火车基线工种构成情况比较 |
3.2 两年心理健康结果分析 |
3.2.1 两年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分析 |
3.2.2 两年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比较 |
3.3 心理健康异常检出情况 |
3.3.1 高度/轻度倦怠组心理健康异常检出情况 |
3.3.2 高度/轻度倦怠组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
3.3.3 高度/轻度倦怠组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比较 |
3.4 职业倦怠倦怠水平与心理健康是否异常之间的关联强度 |
3.5 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
3.5.1 个体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分析 |
3.5.2 职业特征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分析 |
3.5.3 自感职业能力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分析 |
3.5.4 职业危害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分析 |
3.6 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6.1 个体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6.2 职业特征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6.3 自感职业能力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6.4 职业有害因素对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3.7 访谈结果 |
4 讨论 |
4.1 基线特征结果探讨 |
4.2 随访两年心理健康结果探讨 |
4.3 高度/轻度倦怠组心理健康异常检出探讨 |
4.4 火车司机职业倦怠情况探讨 |
4.5 火车司机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讨 |
5 结论 |
6 建议 |
6.1 高度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预防策略 |
6.2 轻度职业倦怠的预防策略 |
6.3 未产生职业倦怠的火车司机的预防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火车司机调查问卷 |
附录2: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检查表 |
附录3:课题现场调查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调查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2 职业倦怠状况 |
2.3 生理-心理健康状况 |
2.4 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四、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HTTLPR基因多态性和职业环境因素对火车司机高血压的影响[D]. 陈江容.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2]高速铁路机车乘务员“三级预防”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J]. 李梅,张辉,江华洲,邱永祥.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06)
- [3]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 魏海明. 2018年铁路卫生防疫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8
- [4]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 魏海明,李晓燕,邱永祥,江华洲.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05)
- [5]机车乘务员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J]. 向光友.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8(04)
- [6]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健康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 张蕴.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 [7]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靳莎,孙敬磊. 中国健康教育, 2016(06)
- [8]火车司机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 颜立禧.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2)
- [9]某铁路局机车司机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A]. 荣欣,惠兆斌,沈若威.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15
- [10]机车乘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研究[J]. 周梅,吴林雄,罗艳,李健,赵永,颜立禧,郭美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