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粤港产业分工模式的重构(论文文献综述)
凌连新[1](2021)在《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历了从协作发展到协同发展的演变历程,但是仍然面临着三对突出的矛盾: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严重制约着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水平,原因在于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存在着空间割裂、产业同构、诸侯经济等现象,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局。因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本文以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作为切入点,系统探讨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归纳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第二章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系统论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详细分析研究难点,总体上把握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基本框架,系统剖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基础理论,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内容,厘清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深入分析构成要素,构建内在逻辑分析框架,深化认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构成维度、动力、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等,系统分析协同发展形态与阶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内容,依据史料系统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情况,阐述旅游业发展概况,系统分析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其突出矛盾,并提出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内容,依据理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实证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协同发展轨迹,探索时空演变特征。第五部分为第六章内容,运用面板VAR模型、VAR模型,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复合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第六部分涵盖第七章、第八章内容,在深入分析客观情况与实际数据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岭南—北部湾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运用简单、概括的语言对研究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凝练本文的核心思想,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研究创新点,客观地审视本文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出研究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结论:一是,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区域旅游业是循环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其中产业链是基础、创新链是重要变革力量、价值链是发展目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具有联动、共生、进化的动态交互关系,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的协同发展效应。二是,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分为复合系统、子系统两个部分,均呈现高度集聚性、较强波动性、复杂性、较低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首先是复合系统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呈现不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省域层面等级演化呈现三重集聚、高度波动性的特点,城市群层面呈现非均衡性、波动性的特点;其次,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也是呈现震荡式上升、非均衡性、复杂性的特点。三是,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显着,持续时间长,只是在脉冲响应路径、峰值、冲击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四是,子系统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动态交互作用,促进作用持续时间长,但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是不对等的,而且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差异性。五是,根据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时空演变特征,提出了五条靶向路径,分别是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规划,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升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增强链核溢出效应、逐步掌握全球价值链话语权,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另外,从组织、政策、人才、资金、用地/用海五个维度构建了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深入辨析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融合价值链的动态交互作用,深入阐述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初始动力、影响因素、传导路径、发展形态与阶段等方面。(2)根据理论基础建立测度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计量方法有效地测度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水平,从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省域层面、城市群层面三个维度揭示复合系统、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3)采用PVAR模型、VAR模型现代计量方法系统地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实践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资源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供了客观依据,为靶向路径选择、保障体系分析夯实了客观基础。
张晨瑶[2](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伍倩颖[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数字创意产业湾区创造重要的历史机遇。虽然粤港澳地理上一衣带水,但“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存在“三个体系”的差异,在战略定位、参与主体、制度设置上多有不协同的地方,阻碍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高层次的协同发展。如何协调解决上述粤港澳大湾区多重协同阻滞?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上种种成为“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为尝试找到以上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一章提纲挈领地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具有三大方面的现实诉求:一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三阶段演进,目前呈现产业发展不平衡、重复性高、产业链定位低端带来的制约,接下来以大湾区为载体建设数字创意产业的阶段亟需从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同机制上进行定位的转变;二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正在面临跨行政区多元主体混合治理的现实困境、协同主体组织上权力分配的不合理性、利益整合和补偿机制的低效性的协同治理的紧迫性;三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还在面临“一国两制”长期分割现实的一体化突破需求、战略定位同质化且对立化的转型需求、内部标准不统一的冲突解决需要等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要求。因此,文章在梳理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后,结合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特殊性考虑,定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为:通过控制各种内外部条件,合理地调配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独立运动和关联运动,达到相互协作和调和的发展态势,进而促进整个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接着从实现协同优势的底层逻辑、治理网络作用与反作用的模式框架、部门-公私双维合作的范式基础三大维度丰满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理论要素,从战略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三个维度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为求直观而全面地反映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客观水平,本文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量化测度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程度,对比掌握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基本情况。第二章,运用区位熵方法,从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四大指标,首先从湾区整体、核心城市两大层次对比研究2008-2017年粤港澳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结果发现,与三大世界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仅在公司数量上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数字创意人才、经济体量、盈利能力方面未能形成集聚优势不明显且城市间优势分布不均,而且大湾区内超大核心城市的示范作用也不明显。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香港、澳门三大地区内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发展差异分析,大湾区整体无绝对主导行业,三地产业分工各有特色,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高科技行业集聚相对较弱,存在数字创意产业链生态覆盖面比较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的同时,也展现出向产业链向高端方向转变的趋势。第三章,运用第二章区位熵测算的结果,进一步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四大湾区整体及核心城市的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比较:大湾区内数字创意产业存在恶性竞争、资源争夺的问题,而且大湾区超大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卫星城协同水平偏低。再对大湾区内部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测算: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链处于低端位置,各城市的优势行业不能实现互补;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意性和科技性是三地最高的,但其辐射带动性偏弱;澳门数字创意产业仅靠博彩行业单脚独立,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互联网因素利用不足,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难以实现跃迁式发展。综合思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现实问题,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发展思路不能仅仅是粤港澳合作实践的深化,更是要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的综合优势,保持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需要借助三大世界级湾区的经验,结合大湾区的实际,构建战略、主体、制度相统一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体系:从战略协同角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在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方面提出:中央层面建立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实现多级政府与政策之间纵横关系的协调、畅通、平衡,在湾区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合力;核心城市层面,总体采取逐步递进的方式,沿着“5+2”、“9+2”、泛粤港澳、泛珠三角的四层次推进城市间数字创意产业融合。二是,从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方面提出:“三链合一”,不仅要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还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新兴形态的价值链,并且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三是,从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方面提出:“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的城市规模层级结构,以增长集群效应为引导、以中心城市引领推进,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从主体协同角度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分为三大步骤。首先,以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为基础,通过优化治理信息共享机制获取集体协同治理的共识,通过规则、社会资本、网络三种方法渐进建立各协同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并通过充分发挥资讯传播的力量培育粤港澳民众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以期实现人心相通,凝聚治理信任网络。其次,进一步明晰不同主体的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参与机制,包括建立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治理实践的高效性。最后,完善主体协同治理的常态体系,运用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推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为保障,着力提高治理绩效。从制度协同角度阐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具有三大层次。其一,赋权协同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提高规制治理能力而主动让权予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组织的部分,也包括多级政治力量汇合而来引导协同治理组织发展的部分,以及软环境、硬环境对协同治理实践的双重支撑,以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其二,破解市场资源配置障碍,综合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内的财权-事权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推广创新驱动的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等途径,促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要素互联互通的实现。其三,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以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为根基,借助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以及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等方法,推动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正向发展。
陈立鹏[4](2020)在《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都市圈一体发展、新城与老城结构优化的新阶段,各大城市高速发展,中小城市也随之迅速扩张。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提升自身以及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城化发展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2005年以后,我国开展了众多自上而下的同城化实践,当前阶段的同城化发展大多是以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为目的。边缘新城区在同城化发展中作为重要参与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边缘新城区在区域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影响居住与就业空间的格局。以同城化发展为研究背景,聚焦受其影响的边缘新城区的职住空间,理论层面对既有研究进行丰富和补充,实践层面为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提供意见建议。基于此,论文以宝华新城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同城化背景下对居住-就业空间发展概况、特征、相互关系,进而对职住空间失配机制及协调发展策略进行研究。论文首先针对国内外同城化、边缘新城区以及居住就业空间进行理论梳理和总结,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和理论创新意义,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随后,论文对宝华新城区所处的宁镇扬同城化区域进行发展概况分析,针对宝华新城区的发展过程进行分阶段的研究,并对宝华的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进行发展概况和总量测度研究,得出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的总量匹配特点。然后,选取整个宝华新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实际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数据,对宝华新城区的居住、就业空间和居住、就业人群进行综合研究,从单因子-主因子-聚类三个层面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后,居住和就业空间特征为研究基础,从通勤角度的四个通勤因子对职住空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利用通勤时间因子测算居住空间和就业空间的匹配度,同时综合通勤因子对结果进行修正。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三个层次对影响职住平衡的因素进行总结与分析,居住和就业宝华新城区居住和就业空间的结构性匹配特征。最后,从同城化视角,对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总量与结构的双失配特征出发,从区域一体、职住空间、交通联系和配套设施四个方面研究职住空间失配机制。最后,立足同城化发展的背景,针对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从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以加快同城化发展步伐,促进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计9万余字,图134张,表25个。
李琦[5](2020)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视角成为当前研究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及产业升级的全新角度。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加深,郑州航空港已成为中部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目前,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和价值链的低端,推动其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的研究以全球价值链为背景,探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现状和升级水平,提出了航空港区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首先,文章梳理了本研究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并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全球价值链、临空经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升级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其次,对郑州航空港产业动态发展历程及其动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三大主导产业为例,对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剖析。再次,鉴于层次分析法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与模糊评价的不确定性,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四个不同的评价灰类,并通过灰色白化权函数建立了能够对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水平的总体及各项具体指标进行评价的灰色模糊评价法,计算得出港区产业升级水平评价结果。最后,本文从产业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给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并做出总结和展望。本文的研究创新有如下几点:一、本文的研究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通过研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概况、所处位置以及与其升级相关的若干要素,最终给出产业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的升级对策。目前鲜少有人以全球价值链为背景,对郑州航空港区的产业升级进行评价分析。二、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应用灰色模糊评价相关理论,对传统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水平评价模型,使得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更加合理。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将航空港区全球价值链环节、产业临空指向程度、机场对外连通性指标也纳入了体系之中。
吉理[6](2020)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旨在通过建设一批示范性物流枢纽,共同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体系,促进物流资源集聚和产业发展要素融合,解决传统物流节点集散功能薄弱、产业支撑能力不强、规模经济作用有限等问题。通过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一方面提升了物流总体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区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创造了机遇,通过不断培育和发展高价值的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发展态势强劲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规划中枢纽产业和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向。首先,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体系,对研究涉及的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和经济圈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本文研究背景下的“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对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深入探讨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并参考传统经济圈的产业圈层结构,分析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的演化特征、划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类别,还对港口型物流枢纽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进行了剖析。再次,结合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以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期、发展期和涌现期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为依据,总结提炼出“枢纽+物流”“枢纽+服务”“枢纽+平台”三种阶段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结合典型性案例提出特色化的发展手段;基于以上分析,应用“蘑菇云”模式探索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规律,并构建了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最后,以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对其枢纽发展基础和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枢纽+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并提出运用“服务+大宗商品交易”及“服务+跨境贸易”这两种特色手段进行针对性发展。
陈文涛[7](2020)在《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研究 ——基于昆山市的实证》文中提出全球化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全球城市区域崛起,为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发育创造了土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国内主要全球城市区域均出现了带有鲜明区域烙印的“边缘城市”。在高度“压缩”的时空环境下,中国全球城市区域整体上经历了独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区域的巨大影响下区域内部“边缘城市”的城市中心体系演化也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内学者已经识别出部分中国特色“边缘城市”并对其形成机制与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尚未深入到“边缘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演化特征。“边缘城市”与区域内中心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整体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时空压缩环境,从全球城市区域视角出发,梳理中国特色“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厘清全球城市区域整体发展与“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的关系,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解释。本文基于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的基本逻辑,结合全球城市区域理论,首先梳理时空压缩背景下中国全球城市区域发育的总体特征以及区域内部中国特色“边缘城市”总体发展态势,然后从城市发展的内生驱动和全球城市区域外部影响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特色“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建构内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分析框架。本文以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内上海近郊的“边缘城市”昆山市作为实证对象,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剖析全球城市区域外部影响和昆山城市发展的内生驱动两方面影响因素在昆山市城市中心体系演化历程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昆山市城市中心的空间布局、服务功能、服务能级、等级规模进行分析,探讨以昆山市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研究认为,全球城市区域分工的不断深化、基础设施网络的迭代更新、全球城市服务广域化水平提升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消费分流效应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昆山市以制造业从业人员为主体的人口就业结构、以开发区模式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效率低下的城市交通输配体系以及用地功能相对混乱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是主要的内生影响因素。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昆山市城市中心体系呈现出“多中心、同质化、匀质化、扁平化”的演化特征,中心的空间分布均衡而离散,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趋势,服务能级匀质化程度同样较高,中心体系整体的等级规模结构高度扁平化。本文正文共约48 000字,图表59幅。
沈婕[8](2019)在《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新一轮高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和区域前提,立足区域特色,挖掘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基础,建设知识网络,通过优势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当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创新发展理论和创新发展潮流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中观层次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理论需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智慧专业化作为一种国际新兴的创新理论,是欧洲当代区域创新政策的关键特征和重要指征,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智慧专业化开放性维度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的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动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而解释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表现的影响作用。资源的内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动力,是对这些内存型资源的利用过程使得相关资源成为动力来源;资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资源的交互性,这进一步取决于资源的区位分布和独特的历史条件;资源的经济技术属性则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来源的持续性提供依据;资源支持程度则从区域文化、区域政府信任和区域人才结构3方面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作用。基于智慧专业化的非中立维度,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机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三角网络”结构识别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专业化创新优势识别结构,提供一个三种优势内在协同配合度测算公式,并尝试性提出“紧密协同配合型”、“带动支撑配合型”和“松散被动配合型”三种理想测算状态下的区域优势组合类型,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优势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现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内容清晰、层次明确和结构科学的目标体系,容易导致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不明、效果弱化等问题。基于智慧专业化方向性维度,从结构目标层面,要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促进知识经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元化创新参与主体,补充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孵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和规范作用;功能目标是对结构目标在实践层面的详细阐释,具体从基本功能目标、经济功能目标、文化功能目标和政府功能目标四个方面展开;阶段目标层面引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建议设定周期,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区域层面尤为突出。透过智慧专业化选择性维度,理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本土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包容发展原则和合作开放原则指导下,在一元产业主导、多元产业共存和产业互联网络三种路径中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产业主导路径适合创新落后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多元产业共存路径能较好的匹配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互联网络路径则能与创新领航区域有效配适。结合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描述从路径变异到路径匹配再到路径留存或复制发展的全过程,解释和分析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效性。创新驱动并非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还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机制和政策给予约束和支撑。整体上,智慧专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从政策组合、资本体系和监管模式3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是在区域特征的驱动下,推动“小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变革型”创新项目、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和培育“跨边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是通过投融资组合的有机融合,评价工具的精准运用,解决投资“死亡之谷”和“雾化投资”问题,具体可根据“五步骤”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而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从明确划分创新主体权责范围、建立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和循环迭代的全过程监督,在结构上建设具有完备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度支撑体系。
刘鸿楠[9](2020)在《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东北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城乡统筹和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渐形成,给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少机遇,让东北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且城镇的规模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在此种环境背景下,对小城镇的城镇体系展开调整能够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富锦市。富锦市地处东北边疆地带,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还存在经济基础薄弱、总体综合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基建滞后以及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然而,富锦市因为在区位、地理以及资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所以其具有的发展潜力也比较大,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东北边境城镇。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梳理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说明研究的可行性。而后,论文以城镇体系优化的技术方法和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为富锦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前期研究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同时也作为提出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空间优化策略的技术依据。最后,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富锦市城镇体系城乡空间协同、城乡经济协同、城乡交通协同和城乡生态协同四个层面的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针对主要问题从富锦市城镇体系的城乡空间、经济、交通和生态四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进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旨在对富锦市的空间规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尤其是本文中对富锦市生态用地保护压力的计算和等级的划分,将有助于空间规划工作中对富锦市生态承载力的评估、生态保护底图的绘制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限制等内容的完成。
宋长利[10](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论粤港产业分工模式的重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粤港产业分工模式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1)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1 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
2.1.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
2.1.3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复合系统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创新链理论 |
2.2.5 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
3.1.1 内涵界定 |
3.1.2 特征分析 |
3.2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旅游产业链 |
3.2.2 旅游创新链 |
3.2.3 旅游价值链 |
3.3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 |
3.3.1 产业链拓展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 |
3.3.2 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价值链重构创新链 |
3.3.3 价值链优化产业链,产业链整合价值链 |
3.4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型分析 |
3.5 区域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形态与阶段分析 |
3.5.1 协同发展形态分析 |
3.5.2 协同发展阶段分析 |
第四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与突出矛盾分析 |
4.1 岭南—北部湾地区一体化发展及演进分析 |
4.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4.2.1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夯实了客观基础 |
4.2.2 旅游收入不断提高,非均衡性突出 |
4.2.3 旅游人数逐年上升,集聚性明显 |
4.2.4 旅游景区数量不断上升 |
4.2.5 旅游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
4.3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
4.3.1 区域旅游合作历程 |
4.3.2 分工体系初步构建,产业网络有待增强 |
4.3.3 区域合作略显成效,合作纵深化有待加强 |
4.3.4 全球价值链初步嵌入,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
4.4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突出矛盾分析 |
4.4.1 集聚效应的强大与幅射效应的弱小 |
4.4.2 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合作效果的滞后发展 |
4.4.3 全球价值链的初步嵌入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缓慢 |
4.5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是新时代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 |
第五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与发展轨迹分析 |
5.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与研究方法 |
5.1.1 评价体系构建 |
5.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1 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5.2.2 子系统协同发展轨迹分析 |
第六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构建与估计 |
6.1.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2 复合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2.2 省域层面 |
6.2.3 城市群层面 |
6.3 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 |
6.3.1 岭南—北部湾地区层面 |
6.3.2 省域层面 |
6.3.3 城市群层面 |
第七章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与保障体系分析 |
7.1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靶向路径选择 |
7.1.1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制定协同发展规划 |
7.1.2 聚焦创新驱动靶向,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
7.1.3 增强链核溢出效应,掌握价值链话语权 |
7.1.4 挖掘数字旅游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
7.1.5 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命运共同体 |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分析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湾区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研究回顾 |
(四)文献述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紧迫性 |
三、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概念界定 |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考察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内涵 |
第三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一、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战略协同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主体协同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制度协同 |
四、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分析模型设计 |
一、区位熵方法介绍及模型设计 |
二、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湾区核心城市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三、澳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比较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设计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水平比较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核心城市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比较 |
一、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公司数量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从业人数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三、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税前利润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五、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战略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 |
一、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壁垒 |
二、中央层面加强统摄治理能力,建立“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 |
二、核心城市层面秉承互惠互利原则,四层次递进打造治理共同体 |
第二节 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 |
一、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 |
二、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新兴形态价值链 |
三、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 |
第三节 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 |
一、“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城市层级结构 |
二、增长集群效应引导,中心城市引领推进 |
三、因地制宜,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主体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凝聚治理信任网络 |
一、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取得集体协同共识 |
二、规则、资本、网络三大方法渐进,建立共同价值观 |
三、充分运用信息传播力量,促进三地人心相通 |
第二节 明晰不同主体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协同治理参与机制 |
一、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
二、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 |
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主体协同治理常态体系,着力提高治理绩效 |
一、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促协同治理精准有效落实 |
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 |
第六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制度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赋权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主体,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 |
一、转型规制治理能力,政府主动让权湾区数字创意自组织 |
二、汇合多级政治力量,设立并引导高效协同组织 |
三、软硬环境双重支撑,激励并保障协同主体跨区治理 |
第二节 破解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障碍,实现资源要素互联互通 |
一、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财权、事权范围 |
二、建立合理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
三、推广创新驱动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 |
第三节 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引导协同实践正向发展 |
一、直面法律差异与红利,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 |
二、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 |
三、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优化粤港澳数字创意法治营商环境 |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论文不足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同城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2 国内研究综述 |
1.2.1.3 同城化研究述评 |
1.2.2 边缘新城区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3 边缘新城区研究述评 |
1.2.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综述 |
1.2.3.1 国外研究综述 |
1.2.3.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3 居住、就业空间耦合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关于同城化 |
2.1.2 关于大城市 |
2.1.3 关于边缘新城区 |
2.1.4 关于职住空间 |
2.2 研究对象、范围与内容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2.3.1 数据处理 |
2.3.2 研究方法 |
2.3.3 因子选择 |
2.3.4 技术路线 |
2.4 本文的创新点和关键点 |
2.4.1 本文的创新点 |
2.4.2 研究关键问题 |
第三章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及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概况 |
3.1.1 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概况 |
3.2 宝华新城区发展过程及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2.1 宝华新城发展过程 |
3.2.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概况 |
3.3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 |
4.1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4.2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4.2.1 指标体系确立 |
4.2.2 指标因子筛选 |
4.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4.3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4.3.1 社会属性 |
4.3.2 经济属性 |
4.3.3 居住特征 |
4.3.4 密度特征 |
4.3.5 住区类型 |
4.3.6 配套设施 |
4.3.7 环境特征 |
4.4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主因子分析 |
4.5 宝华新城区居住空间特征的聚类分析 |
4.5.1 高端居住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2 主动改善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3 刚需购房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5.4 失地安置型人群及其居住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 |
5.1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研究基础资料获取 |
5.2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研究框架 |
5.2.1 指标体系确立 |
5.2.2 指标因子筛选 |
5.2.3 职住分离与平衡判定与划分 |
5.3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
5.3.1 社会属性 |
5.3.2 经济属性 |
5.3.3 居住特征 |
5.3.4 密度特征 |
5.3.5 企业类型 |
5.4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
5.5 宝华新城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职住关系解析 |
6.1.1 通勤时间 |
6.1.2 通勤方式 |
6.1.3 通勤费用 |
6.1.4 通勤距离 |
6.2 基于通勤因子的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1 基于通勤时间的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测算 |
6.2.2 基于综合通勤因子的居住-就业匹配度测算 |
6.3 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匹配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1 宝华新城区居住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2 宝华新城区就业人群居住-就业空间分离度影响因素剖析 |
6.3.3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不匹配特征总结 |
6.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失配机制剖析 |
6.4.1 边缘新城区缺乏与中心城市平等对话机会 |
6.4.2 中心城市就业空间与边缘新城区居住空间布局不协调 |
6.4.3 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边缘新城区居民通勤交通需求不匹配 |
6.4.4 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充足 |
6.5 宝华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6.5.1 构建边缘新城区与中心城市平等交流平台 |
6.5.2 优化区域产业与居住空间格局 |
6.5.3 实现通勤交通一体化发展 |
6.5.4 完善边缘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匹配特征 |
7.1.2 宝华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内部结构特征 |
7.1.3 影响边缘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均衡性的因素 |
7.1.4 同城化背景下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失配机制 |
7.1.5 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之处 |
7.2.2 对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企业职工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5)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 产业集聚理论 |
二 产业升级理论 |
三 全球价值链理论 |
四 临空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临空经济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的动态发展 |
二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的动力分析 |
第三节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一 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水平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方法选择 |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二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三节 评价分析步骤 |
一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二 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模型应用 |
一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二 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第五节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推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对于推动主导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
一 优化物流信息系统完善航空物流网络 |
二 创新研发模式引进制造业高端人才 |
三 完善服务业产业结构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第二节 对于政府层面推进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
一 完善制度环境改善配套保障措施 |
二 推行人才引进政策助力港区产业升级 |
三 实施产业扶助政策强化政策引导作用 |
第三节 对于企业层面推进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攀升全球价值链 |
二 打造品牌效应提高国际竞争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项目 |
致谢 |
(6)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物流枢纽研究 |
1.2.2 产业集群经典理论研究 |
1.2.3 港口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
1.2.4 枢纽经济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港口型物流枢纽概述 |
2.1.1 物流枢纽的定义及分类 |
2.1.2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定义 |
2.1.3 港口型物流枢纽的构成要素 |
2.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的特征 |
2.2 产业集群概述 |
2.2.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2.2.2 产业集群的基本类型 |
2.2.3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 |
2.3 经济圈理论 |
2.3.1 经济圈的概念 |
2.3.2 经济圈理论在枢纽领域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机理 |
3.1 典型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3.1.1 南京港口型物流枢纽(龙潭国家物流枢纽) |
3.1.2 上海港口型物流枢纽(上海港) |
3.1.3 鹿特丹港口型物流枢纽(鹿特丹港) |
3.1.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总结 |
3.2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机理 |
3.2.1 港口型物流枢纽形成过程 |
3.2.2 港口型物流枢纽功能层次 |
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 |
3.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3.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
3.3.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4.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内涵 |
4.1.1 模式基本概念 |
4.1.2 模式提炼思路 |
4.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提出 |
4.2.1 产业集群形成期——“枢纽+物流”模式 |
4.2.2 产业集群发展期——“枢纽+服务”模式 |
4.2.3 产业集群涌现期——“枢纽+平台”模式 |
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 |
4.3.1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总结 |
4.3.2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演进规律 |
4.4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模型 |
4.4.1 建模思路 |
4.4.2 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
4.4.3 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
5.1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发展基础分析 |
5.1.1 枢纽发展概况 |
5.1.2 枢纽构成要素分析 |
5.1.3 枢纽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
5.2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
5.2.1 产业集聚度分析 |
5.2.2 产业关联性分析 |
5.2.3 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分析 |
5.2.4 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判断 |
5.3 太仓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研究 ——基于昆山市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全球城市区域的崛起 |
1.1.2 区域整体发展推动中国特色“边缘城市”不断发育 |
1.1.3 时空压缩背景下中国城市快速扩张面临的复杂矛盾 |
1.2 概念界定 |
1.2.1 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 |
1.2.2 中国特色“边缘城市” |
1.2.3 城市中心体系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全球城市区域相关研究 |
1.3.2 城市中心体系相关研究 |
1.3.3 边缘城市相关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内容 |
1.5.5 研究实证案例 |
第二章 全球城市区域“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机制 |
2.1 时空压缩环境下中国全球城市区域总体发育特征 |
2.1.1 全球生产网络的植入塑造区域产业结构 |
2.1.2 基础设施网络迭代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
2.1.3 要素流动加速重构区域空间格局 |
2.1.4 区域整体大规模快速城镇化 |
2.2 全球城市区域“边缘城市”发展态势 |
2.2.1 城市功能综合性程度不断提升 |
2.2.2 与区域中心城市联系日趋紧密 |
2.2.3 产业结构主导的城镇人口增长 |
2.2.4 空间拓展呈现低密度绵延特征 |
2.3 全球城市区域“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影响因素 |
2.3.1 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的一般逻辑 |
2.3.2 全球城市区域“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影响因素 |
2.3.3 内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昆山城市中心体系演化外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3.1 区域分工限制着昆山服务业发展 |
3.2 区域基础设施网络迭代大幅提升昆山对外联系能力 |
3.3 全球城市服务广域化发展趋势 |
3.4 区域中心城市的消费分流效应 |
3.5 小结:全球城市区域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 |
第四章 昆山城市中心体系演化内生驱动因素作用机制 |
4.1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人口就业结构 |
4.2 低水平均衡的人口职住分布 |
4.3 效率低下的城市交通输配体系 |
4.4 用地功能相对混乱的城市空间拓展 |
4.5 小结:昆山市城市发展内生驱动因素的作用 |
第五章 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昆山市城市中心体系演化 |
5.1 昆山市城市中心体系基本情况 |
5.1.1 昆山市服务业发展概况 |
5.1.2 昆山城市中心体系规划情况 |
5.2 昆山市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 |
5.2.1 多中心离散的空间分布 |
5.2.2 同质化的服务功能 |
5.2.3 匀质化的服务能级 |
5.2.4 扁平化的等级规模 |
5.3 小结 |
5.3.1 “多中心、同质化、扁平化”的城市中心体系逐渐形成 |
5.3.2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内的城市化“扇面”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 |
6.3.1 后续讨论 |
6.3.2 进一步研究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1 昆山市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
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集聚 |
4.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 |
4.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属性 |
4.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支持程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识别 |
5.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机会优势识别 |
5.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识别 |
5.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链优势识别 |
5.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优势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定位 |
6.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目标 |
6.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目标 |
6.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目标 |
6.4 本章小结 |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原则 |
7.2 三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分类 |
7.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 |
8.1 构建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 |
8.2 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 |
8.3 构建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
(9)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城镇体系 |
2.1.2 协同发展 |
2.2 城镇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镇体系的结构与特征 |
2.2.2 城镇体系优化的技术方法 |
2.3 协同发展相关基础研究 |
2.3.1 协同发展的内容 |
2.3.2 协同发展相关理论 |
2.3.3 富锦市城镇体系协同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
3.1 富锦市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生态状况 |
3.1.3 区域资源状况 |
3.1.4 经济社会状况 |
3.2 城乡空间现状分析 |
3.2.1 城乡空间等级 |
3.2.2 城乡空间聚集度 |
3.3 城乡经济现状分析 |
3.3.1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3.3.2 城乡产业结构差异 |
3.3.3 城乡产业分工 |
3.3.4 城乡经济联系 |
3.4 城乡交通现状分析 |
3.4.1 同城交通联系 |
3.4.2 交通基础设施布局 |
3.4.3 城乡交通管理 |
3.5 城乡生态现状分析 |
3.5.1 生态与建设一体化程度 |
3.5.2 生态保护制度保障 |
3.5.3 生态资源利用情况 |
3.6 富锦市城镇体系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城乡空间协同层面 |
3.6.2 城乡经济协同层面 |
3.6.3 城乡交通协同层面 |
3.6.4 城乡生态协同层面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优化策略 |
4.1 优化目标与内容 |
4.1.1 富锦市城镇体系发展预测 |
4.1.2 优化目标 |
4.1.3 优化内容 |
4.2 城乡空间协同优化策略 |
4.2.1 调整人口分布完善空间等级结构 |
4.2.2 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和布局均衡发展 |
4.3 城乡经济协同优化策略 |
4.3.1 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
4.3.2 促进复合型产业发展 |
4.3.3 明确城乡职能分工 |
4.3.4 提高经济联系度 |
4.4 城乡交通协同优化策略 |
4.4.1 促进城乡交通高速便捷 |
4.4.2 增强交通基础设施联运能力 |
4.4.3 加强城乡交通管理 |
4.5 城乡生态协同优化策略 |
4.5.1 城乡建设与生态实现一体化发展 |
4.5.2 完善生态保护政策 |
4.5.3 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
2.1.1 港口群经济 |
2.1.2 规模经济 |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
2.3.2 聚集度评价 |
2.3.3 空间计量经济 |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3.1 历史沿革 |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
3.2 发展现状 |
3.2.1 环渤海港口群 |
3.2.2 长三角港口群 |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3.2.4 珠三角港口群 |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2 主要成因 |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
4.1 国民经济效应 |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4.1.2 港口经济效益 |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
4.2 联动发展效应 |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
4.3 创新发展效应 |
4.4 开放发展效应 |
4.5 技术创新效应 |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
5.2.1 环渤海港口群 |
5.2.2 长三角港口群 |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
5.2.4 珠三角港口群 |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1 国际贸易环境 |
6.1.1 国际贸易分工 |
6.1.2 国际贸易变化 |
6.2 “一带一路”倡议 |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
6.3 贸易协定影响 |
6.3.1 中美贸易协议 |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
6.3.4 TTIP贸易协定 |
6.4 亚太自贸组织 |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
7.1 对策建议 |
7.1.1 明确战略定位 |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论粤港产业分工模式的重构(论文参考文献)
- [1]岭南-北部湾地区旅游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 凌连新. 广西大学, 2021(12)
- [2]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D]. 伍倩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4]同城化背景下大城市边缘新城区职住空间研究 ——以句容宝华新城区为例[D]. 陈立鹏. 东南大学, 2020
- [5]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升级对策研究[D]. 李琦. 郑州大学, 2020(03)
- [6]港口型物流枢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 吉理. 东南大学, 2020(01)
- [7]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边缘城市”中心体系演化特征研究 ——基于昆山市的实证[D]. 陈文涛. 南京大学, 2020(04)
- [8]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D]. 沈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协同发展背景下富锦市城镇体系优化研究[D]. 刘鸿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