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氯氰碘柳胺钠颗粒剂的研制和驱除效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吉丽[1](2017)在《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文中提出五氯柳胺是一种新型、高效抗寄生虫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吸虫效果。本文通过五氯柳胺原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混悬剂处方筛选及优化、含量测定以及临床药效试验,对五氯柳胺混悬剂进行了药理、毒理学及药效学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试验进行了五氯柳胺混悬剂的配方筛选。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考察因素,优化处方,制备五氯柳胺混悬剂,得到的五氯柳胺混悬剂以每100mL中含五氯柳胺3.2g,卡波姆974p 0.2g,十二烷基硫酸钠0.3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02g,焦亚硫酸钠0.4g。混悬剂的沉降体积比为0.999,再分散性良好。测得的粒径分布均匀,且大小均在700nm左右,且呈正态分布。建立了五氯柳胺混悬剂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00%):0.1%磷酸水=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00nm;色谱柱温度为(25±5)℃;进样量为20μL。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五氯柳胺在18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对应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测定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含量在标示量范围95%105%之间,符合药典规定。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快速、简便。采用简化寇氏法进行五氯柳胺原料药及混悬剂的急性毒性实验。选用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口服灌胃给药,观察7d,记录死亡数,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95%的可信限。五氯柳胺原料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LD50为3.707g/kg,95%的可信限范围为:3.148g/kg4.365g/kg;五氯柳胺原料药对小鼠急性毒性的LD50为1.130g/kg,95%置信区间为0.940g/kg1.359g/kg。五氯柳胺混悬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LD50值为5.563g/kg,95%的置信区间为:5.149g/kg6.010g/kg。五氯柳胺混悬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值为2.794g/kg,95%的置信区间为2.402g/kg3.251g/kg。通过粪便虫卵检测辅助ELISA检测确定肝片吸虫感染的阳性水牛,并记录试验前后的EPG值,将105头阳性水牛分组,其中受试药物组(3组):拟定推荐剂量组(45头阳性牛,10mg/kg)、减半推荐剂量组(15头阳性牛,5mg/kg)、加倍推荐剂量组(15头阳性牛,20mg/kg);阳性药物组(15头阳性牛,10mg/kg);阴性对照组(15头阳性牛,不给药)。分别在给药后的3d、7d、14d、21d、28d及56d检查粪便中的EPG值。结果显示在给药7d后,80%以上的阳性牛均转阴,14d后虫卵转阴率达到98.87%,且在治疗56d后不复发,在推荐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显着。
魏微[2](2017)在《QH动物药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动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涌现出大批动物制药企业。近几年,由于禽畜疫病的频繁发生,以及社会大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动物药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动物制药企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危机。QH动物药业公司是一家集动物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已成为我省动物制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是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突显的企业内部问题,QH药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本文对QH药业内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企业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研发、财务情况、企业文化和现有战略的分析,总结QH药业的问题所在。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宏观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竞争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通过SWOT模型总结QH药业面临的机会、威胁、自身优势、劣势,明确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划适合QH药业的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并且从公司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层面进行细化,从企业制度、人力资源、资金、组织结构、文化建设五方面制定战略实施保障措施,实现QH药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林玲[3](2016)在《氯氰碘柳胺钠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氯氰碘柳胺钠(Closantel Sodium)是一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牛、羊的寄生虫感染。它的作用机理及应用领域均与氯氰碘柳胺一致。1993年我国农业部颁发了氯氰碘柳胺的二类新药证书。国内关于氯氰碘柳胺钠的工艺合成报道较少。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扩大生产实验。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氯氰碘柳胺钠的理化性质、临床应用、药效以及其用药安全性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氯氰碘柳胺钠的现有合成方法及金属催化剂的类型和应用领域等。第二部分对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对氯苯乙腈和邻硝基对氯甲苯为原料,通过缩合、氢化还原、酰胺化以及成盐反应得到了产物氯氰碘柳胺钠,并对合成氯氰碘柳胺钠的关键步骤催化还原以及酰胺化反应进行了工艺优化。首先在氢化还原中优选钯碳作为较佳的催化剂,其次对酰胺化试剂进行了研究,采用毒性较低的双(三氯甲基)碳酸酯作为反应试剂。该方法具有步骤简洁、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第三部分根据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中试放大和试生产研究,对工艺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实验表明工艺收率较稳定,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
李冬梅,王伟[4](2011)在《抗蠕虫药物应具备的条件、种类及应用》文中指出抗蠕虫剂主要作用是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蠕虫,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同时降低环境中虫卵的污染,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对其他健康动物起到预防作用。抗蠕虫剂对于蠕虫病的防治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虫株的出现和药物在动
丁姗姗[5](2011)在《动物性食品中三氮脒及氯氰碘柳胺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建立了牛奶中三氮脒残留以及牛和羊组织中氯氰碘柳胺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1、牛奶中三氮脒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牛奶样品中三氮脒的残留采用1%乙酸甲醇溶液提取,提取液旋转蒸干,残留物用10%乙腈水复溶后直接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34%磷酸水溶液(7:93,v/v),并用三乙胺调节pH值约为2.4,紫外检测波长为370nm。检测结果表明,三氮脒标准工作液在0.075~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在0.075~2m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0%-110%,日内变异系数≤15%,日间变异系数≤15%。最低检测限为0.03mg/kg,定量限为0.075mg/kg。本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参数能满足牛奶中三氮脒残留检测的要求。2、牛和羊组织中氯氰碘柳胺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组织样品中氯氰碘柳胺残留采用乙腈提取,经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78:22,v/v),用磷酸调节pH值为3.0,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标准工作液在0.2~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在0.2-4m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回收率在70%-110%之间,日内变异系数≤15%,日间变异系数≤15%。最低检测限为0.1mg/kg,定量限为0.2mg/kg。本实验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能满足牛和羊组织中氯氰碘柳胺残留的检测要求。
朱晓娟[6](2010)在《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山羊体内药动学、驱虫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研制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安全、高效的伊维菌素脂质体,并对其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以及对山羊的驱虫效果进行研究。1.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化处方和工艺,最后采用改良薄膜分散法制备出了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伊维菌素脂质体。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伊维菌素脂质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磷脂与胆固醇的配比,其次为药脂比。其制备方法的最佳处方工艺组合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9︰1,IVM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10,缓冲液PBS的pH为7.0,超声裂解时间为5 min,蒸发温度为40℃,冻融3次。按以上最佳处方制备,3次包封率平均达(90.71±0.8)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2.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伊维菌素脂质体是乳白色均一稳定的牛奶状液体,其平均粒径为(91.8±1.5) nm,符合脂质体的要求,粒径分布范围窄,且比较均匀。均证明,制备的伊维菌素脂质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光不稳定,应该避光保存。3.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伊维菌素脂质体中伊维菌素的含量,并通过高湿度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伊维菌素在250 nm处有最大吸收,在2μg/mL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6.51 %,RSD为0.03 %。平均包封率为(90.71±0.8) %,该方法可用于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含量的测定,外观和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4.伊维菌素脂质体急性毒性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伊维菌素脂质体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伊维菌素脂质体对小鼠的LD50为103.04 mg/kg。5.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试验健康山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脂质体,不同时间点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残数法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6只山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脂质体(0.2 mg/kg)后,其药动学配置符合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特征。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41.2768·e-0.6564·t+4.9744·e-0.0809·t-46.2512·e-0.7244·t。伊维菌素在山羊体内的吸收半衰期(t1/2Ka)为0.499±0.264 d,消除半衰期(t1/2Ke)为6.859±1.002 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77.066±17.315 (ng/mL)·d。表明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相对较慢。6.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驱虫效果的研究在山羊体内通过皮下注射伊维菌素脂质体三个不同治疗剂量(0.2 mg/kg、0.5 mg/kg、1.0 mg/kg)进行驱虫,与伊维菌素普通注射剂(0.2 mg/kg)相比发现伊维菌素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且以1.0 mg/kg剂量皮下注射效果最好。
冯忠武[7](2009)在《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文中提出一、世界动物保健品行业概况(一)世界动物保健品市场情况按药物品种划分:药物添加剂21.5亿美元,占11.2%;生物制品47.25亿美元,占24.6%;抗感染药29.05亿美元,占15.1%;抗寄生虫药54.5亿美元,占28.4%;其他39.6亿美元,占20.6%。按区域划分:北美631亿美元,占329%;拉丁美洲22.6亿美元,占11.8%;西欧62.35亿美元,占32.5%;东欧8.9亿美元,占4。6%;远东29.6亿美元,占15.4%;其他地区5.35亿美元,占2.8%。
秦占国[8](2009)在《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受到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兽药残留同农药残留、人畜共患病病原、环境污染物、加工和贮藏过程污染一道,组成了动物源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兽药残留对人和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解决兽药残留问题是提高动物源食品质量,保障其安全的关键环节。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是解决兽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养殖业产品质量、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维护社会稳定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动物源食品的安全在我国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加快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捷径之一。本文对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主要发达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异同,进而提出我国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建设的理论性建议,推动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兽药残留限量及其制订方法、兽药休药期标准及其制订方法、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我国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以及对国际组织(WHO、FAO、CAC、OIE和JECFA)对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的安全管理作用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性建议。研究发现: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涉及的动物种类多,组织多,限量规定得较细,对每种药物的残留标示物都有明确的规定,修订及时;制订的标准涉及药物数量越来越多,涉及品种越来越全面;标准中指标更苛刻、分类更细致,并且残留限量总体上严格于其他国家,对靶动物、靶组织的分类也更具体、更细致。兽药休药期标准制订具有规范性,科学性。欧盟(以英国为代表)制订的休药期涉及药物数量最多,药物涉及品种最全面,且多数药物休药期长于其他国家,这有利于保障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消除,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其次是美国休药期药物数量、品种较我国全面。残留检测技术呈现出速度化、系列化、精确化等特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按一定的规范对受检产品在非实验室条件下在现场进行筛检,进行快速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受检食品就不允许上市。对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向多组分方向发展。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多残留分析方法主要有美国FDA的多残留方法、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这就对残留限量要求越来越低,对检测方法的精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残留检测机构设置及其管理更具有科学性。美国参与残留监控捡测任务的机构主要是FSIS官方实验室和各州具备资格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大部分日常检验工作由指定的州一级实验室完成。FSIS官方实验室对肉、禽及蛋产品的化学、微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开展食品安全性检测。欧盟的残留检测机构主要是残留检测实验室,欧盟的残留检测实验室分为三级,即欧共体基准实验室(CRLs)、成员国国家基准实验室(NRLs)和常规实验室(RFLs),它们共同形成了欧盟残留监控的实验室检测系统。加拿大残留检测机构主要设在加拿大食品检验署下面的实验室。食品检验署的主要工作包括食品安全、动物健康和植物保护。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国家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以强大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并且法律法规的制定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为基础,预防原则为核心,修订及时,公众参与,透明度高;政府监管部门机构庞大、执行力强,手段先进,保障有力。国际组织在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中作用也各有特点。WHO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是通过建议和协助成员国减少食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及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兽药残留)的污染,减轻食源性疾病的负担。1948年的WHO宪章中规定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特别职责中特别强调制订食品国际标准和协助在大众中宣传食品安全。FAO和WHO兽药残留安全性评价、残留限量的确立等技术工作由其兽药专门代理机关JECFA和CAC负责。FAO和WHO仍保留和行使相关决议权,并由二者联合颁布其职能机关制定的国际公认的兽药安全相关标准,推行兽药合理使用规范。CAC主要职责是在FAO/WHO食品标准计划下制定食品标准、指南和相关文件。OIE工作范围涉及动物产品安全,开展了系列工作包括预防和控制由动物源风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JECFA处理FAO/WHO成员国委托的食品污染物安全评价及风险分析任务,为FAO和WHO的食品标准计划服务。其工作宗旨是评估那些有意或无意地成为食品成分的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其中包括兽药残留;其任务是分析人类食用的食品中污染物及兽药残留的化学、毒理学及其它方面的性质。相比而言,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其休药期的制订需要以科学的风险分析作为指导;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订需要进一步加速。残留检测机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管理制度也需要进一部完善。本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建设的理论建议:加强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加强休药期标准建设;制定及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加强国家级、部级、省级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管理;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有力的兽药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提升管理力度,建立政府各监管机构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体制,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和公开、及时与畅通的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风险分析机制,完善动物源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等;建立避免兽药残留的数据库,提高兽药残留监控效率;加强兽药残留的舆论监督与宣传教育。从现有资料来看,本课题对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尚属首次。通过对美国、欧盟、加拿大、中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以及国际组织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作用以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首次系统地对各国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兽药休药期标准、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以及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发现了我们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不足,这是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点所在。本文资料系统、详实,为合理制订我国兽药使用规范,指导养殖者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兽药提供重要参考;对管理人员合理制订进出口贸易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同时也为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动物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和参考。
郭莉莉[9](2009)在《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制备出一种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通过对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家兔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对山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驱虫效果试验进行考察,为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利用延缓释放和延缓吸收的方法,将难溶于水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物氯氰碘柳胺制备成长效缓释注射剂,该注射剂中用了不易被动物机体吸收的蓖麻油作为溶媒,并在蓖麻油中加入了增加注射剂黏度的单硬脂酸铝作为吸收阻滞剂和稳定剂,可以在动物体内长期、缓慢、稳定的释放。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光照、温湿、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体系稳定。符合兽药使用要求,为其用于治疗牛羊寄生虫病提供保证。2.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评价。本研究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考察了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按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求得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组对小白鼠的LD50=53.428 mg/kg, LD50的95%可信限为51.632~55.174 mg/kg;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及细胞毒性试验均显示无明显毒性,符合给药系统的要求。3.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本章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含量测定的方法,标准曲线方程为:Y=62787X+4226.8(r=0.9999)。此方法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均能满足试验要求,可以为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保障。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注射液与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缓释剂的药动学方程为:C=18.777(e-0.041t-e-0.992t)。缓释剂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的时间比普通注射液延长了2.513 d,吸收半衰期比普通注射液也有明显的延长,消除半衰期比普通注射液延长了9.918 d。与氯氰碘柳胺注射液相比,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皮下注射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4.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防治羊肝片吸虫的疗效研究。以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高、中、低浓度为实验组,氯氰碘柳胺注射液为阳性对照组及不加药的空白对照组,对患羊进行治疗,氯氰碘柳胺缓释剂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对羊的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达到97%以上,优于氯氰碘柳胺常规注射液组。因此,本制剂在兽医临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杨亚军[10](2007)在《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研制出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安全、高效的甲砜霉素脂质体(TAPL)。1. TAPL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透析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25 nm波长处测定药物含量。透析法分离脂质体的平均回收率为96.1%;在6μg/mL~16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2%。样品的平均包封率为37.02%(n=3),甲砜霉素含量为10.21 mg/mL(n=3)。该方法可用于TAPL的分离及包封率和含量的测定。2. TAPL制备方法筛选以外观性状、包封率为指标,从薄膜分散法、改良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和改良逆相蒸发法中筛选TAPL的最佳制备方法。改良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为小单室囊泡,包封率为37.02%(n=3),与改良薄膜分散法和逆相蒸发法差异显着(P<0.05)。改良逆相蒸发法是制备TAPL的最佳方法。3. TAPL的制备与质量控制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TAPL的配方和改良逆相蒸发法的工艺条件。优化后的配方和工艺条件分别为:药物与磷脂比例为1︰5(W︰W),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4︰1(W︰W),PBS液pH 7.4;超声7 min(连续超声裂解10 s,间隔1 s),蒸发温度为40℃,冻融3次。制备的TAPL为淡黄色均一乳液,显微镜观察(10×100)为小单室囊泡,视野中没有药物结晶,滤膜滤过后透射电镜观察为类球形囊泡,粒径在180 nm~300 nm之间,包封率为62.37%(n=3),甲砜霉素含量为8.78 mg/mL(n=3),无热原。4. TAPL稳定性与安全性在4℃、室温、40℃条件下对TAPL进行热稳定性实验,低温光照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实验,低温离心考察TAPL悬浮稳定性;以肌肉刺激实验、溶血性实验、毒性试验对TAPL进行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TAPL对热、光不稳定,悬浮稳定性好;TAPL无刺激性、无溶血反应,小鼠、家兔、罗曼公雏大剂量注射后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TAPL应低温避光保存。5. TAPL体外抑菌实验选取临床常见致病菌,以试管二倍稀释法对TAPL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TAPL对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游离甲砜霉素的1/4、1/4和1/8;实验浓度下两者的MBC没有差异。
二、5%氯氰碘柳胺钠颗粒剂的研制和驱除效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氯氰碘柳胺钠颗粒剂的研制和驱除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1.1 抗寄生虫中兽药 |
1.1.2 化学合成抗寄生虫药物 |
1.1.3 动物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机理 |
1.1.4 抗寄生虫药物研究应用面临的问题 |
1.1.5 抗寄生虫药物研究展望 |
1.2 肝片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肝片吸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
1.2.2 临床表现 |
1.2.3 肝片吸虫病的防治现状 |
1.3 五氯柳胺的研究进展 |
1.3.1 五氯柳胺的理化性质及合成过程 |
1.3.2 五氯柳胺的作用机制 |
1.3.3 五氯柳胺的临床药效学 |
1.3.4 五氯柳胺的毒理及残留 |
1.3.5 其他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制备过程 |
2.1.4 单因素筛选 |
2.1.5 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试验 |
2.1.6 五氯柳胺混悬剂物理稳定性表征 |
2.2 结果 |
2.2.1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设计试验 |
2.2.2 验证试验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含量方法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主要药品及试剂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方法专属性试验 |
3.1.4 线性关系考察 |
3.1.5 回收率考察 |
3.1.6 精密度考察 |
3.1.7 重复性考察 |
3.1.8 五氯柳胺混悬剂含量测定 |
3.2 结果 |
3.2.1 专属性考察 |
3.2.2 线性考察 |
3.2.3 回收率与精密度 |
3.2.4 重复性 |
3.2.5 样品含量测定 |
3.3 讨论 |
第四章 五氯柳胺原料药的大鼠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试验药物 |
4.1.3 药液配制 |
4.1.4 预试验 |
4.1.5 正式试验 |
4.2 结果 |
4.2.1 预试验结果 |
4.2.2 正式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五氯柳胺混悬剂及辅料溶剂的大鼠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动物 |
5.1.2 试验药物 |
5.1.3 药液配制 |
5.1.4 预试验 |
5.1.5 正式试验 |
5.2 结果 |
5.2.1 预试验结果 |
5.2.2 正式试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五氯柳胺混悬剂的临床药效学试验 |
6.1 材料及方法 |
6.1.1 实验动物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 |
6.1.3 阳性病例筛选 |
6.1.4 临床试验 |
6.2 结果 |
6.2.1 临床症状改善 |
6.2.2 虫卵检测试验 |
6.2.3 血液学分析 |
6.2.4 血液生化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QH动物药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总体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QH动物药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1 QH动物药业公司现状分析 |
2.1.1 QH药业简介 |
2.1.2 QH药业现状分析 |
2.2 QH动物药业公司内部环境及问题分析 |
2.2.1 产品结构分析 |
2.2.2 组织管理分析 |
2.2.3 人力资源分析 |
2.2.4 生产研发分析 |
2.2.5 市场营销分析 |
2.2.6 财务情况分析 |
2.2.7 企业文化分析 |
2.3 QH药业现有战略及问题分析 |
2.3.1 QH药业现有战略分析 |
2.3.2 QH药业现有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3 QH药业现有战略问题的成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QH动物药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及SWOT总结分析 |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技术环境分析 |
3.1.4 社会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
3.2.1 动物制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2.2 行业竞争分析 |
3.3 QH药业SWOT总结分析 |
3.3.1 优势分析(S) |
3.3.2 劣势分析(W) |
3.3.3 机遇分析(O) |
3.3.4 威胁分析(T) |
3.3.5 SWOT总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QH动物药业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战略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4.1.1 QH药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4.1.2 QH药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
4.2 发展战略的愿景与目标 |
4.2.1 发展战略的使命和愿景 |
4.2.2 发展战略的目标 |
4.3 QH药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
4.3.1 QH药业总体战略 |
4.3.2 QH药业经营战略 |
4.3.3 QH药业职能战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QH动物药业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企业制度保障 |
5.1.1 健全管理制度 |
5.1.2 完善激励制度 |
5.2 人力资源保障 |
5.2.1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
5.2.2 健全人才培养战略 |
5.3 企业资金保障 |
5.3.1 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
5.3.2 制定融资计划 |
5.4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
5.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氯氰碘柳胺钠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氯氰碘柳胺的概况 |
1.1.1 氯氰碘柳胺的理化性质 |
1.1.2 药效应用研究 |
1.1.3 安全性 |
1.1.4 临床治疗效果 |
1.2 氯氰碘柳胺钠的概况 |
1.2.1 化学结构性质 |
1.2.2 氯氰碘柳胺钠的临床应用研究 |
1.2.3 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
1.3 加氢催化剂 |
1.3.1 镍系催化剂 |
1.3.2 钯系催化剂 |
1.3.3 铂系催化剂 |
1.3.4 铑系催化剂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研究 |
2.1 氯氰碘柳胺钠合成路线设计 |
2.1.1 4-氯-α-(2-氯4肟基5甲基-2,5-环己二烯1亚基)苯乙腈的合成 |
2.1.2 4-氨基2氯-α-(4-氯苯基)5甲基苯乙腈的合成 |
2.1.3 N-{5-氯4[α-(4-氯苯基)-α-氰甲基]2甲苯基}2羟基-3,5-二碘苯甲酰胺(氯氰碘柳胺)的合成 |
2.1.4 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 |
2.1.5 小结 |
2.2 实验过程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2 主要原料及辅助材料 |
2.2.3 实验操作 |
2.2.3.1 (Z)2(2-氯4羟亚胺)5甲基环己基-2,5-二烯基)2(4-氯苯基)乙腈的合成 |
2.2.3.2 2-(4-氨基2氯5甲基苯)2(4-氯苯)乙腈(4)的合成 |
2.2.3.3 氯氰碘柳胺的合成 |
2.2.3.4 氯氰碘柳胺钠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Z)2(2-氯4羟亚胺)5甲基环己基-2,5-二烯基)2(4-氯苯基)乙腈的合成 |
2.3.1.1 反应机理 |
2.3.1.2 结果和讨论 |
2.3.2 2-(4-氨基2氯5甲基苯)2(4-氯苯)乙腈(4)合成的优化实验 |
2.3.2.1 雷尼镍催化加氢优化实验 |
2.3.2.2 钯炭催化加氢优化实验 |
2.3.2.3 小结 |
2.3.3 氯氰碘柳胺合成的优化实验 |
2.3.3.1 反应机理 |
2.3.3.2 结果和讨论 |
2.3.4 氯氰碘柳胺钠合成的优化实验 |
2.4 化合物表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氯氰碘柳胺钠的放大生产研究 |
3.1 中试研究 |
3.1.1 设备选型 |
3.1.2 工艺流程图 |
3.1.3 工艺过程 |
3.1.4 中试结果与讨论 |
3.1.4.1 试验数据统计 |
3.1.4.2 数据分析 |
3.2 中试生产稳定性考察 |
3.2.1 结果与讨论 |
3.2.1.1 试验数据统计 |
3.2.1.2 数据分析 |
3.3 成本核算 |
3.4 三废处理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氯氰碘柳胺钠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
4.1 氯氰碘柳胺钠概述 |
4.2 氯氰碘柳胺钠的质量标准 |
4.3 氯氰碘柳胺钠的分析方法 |
4.3.1 氯氰碘柳胺钠的含量分析方法 |
4.3.2 氯氰碘柳胺钠中间体质量控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动物性食品中三氮脒及氯氰碘柳胺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三氮脒概况 |
1.1 三氮脒的理化性质 |
1.2 药效学性质 |
1.3 药动学性质 |
1.4 毒理学性质 |
1.5 临床应用 |
1.6 耐药性 |
1.7 残留检测方法 |
2 氯氰碘柳胺概况 |
2.1 氯氰碘柳胺理化性质 |
2.2 药效学性质 |
2.3 药动学性质 |
2.4 毒理学性质 |
2.5 临床应用 |
2.6 残留检测方法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牛奶三氮脒残留HPLC检测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品 |
1.4 试液配制 |
1.4.1 三氮胖标准储备溶液配制 |
1.4.2 其它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
2.2 试样的制备 |
2.3 样品前处理 |
2.4 色谱条件 |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 |
2.7 准确性的测定 |
2.8 精密度的测定 |
2.9 测定法 |
3 结果 |
3.1 色谱行为 |
3.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3.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4 添加回收率 |
3.5 精密度 |
4 讨论 |
4.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1.1 波长的选择 |
4.1.2 流动相的选择 |
4.2 提取条件的选择 |
4.3 检测方法的评价 |
第三章 牛和羊组织中氯氰碘柳胺残留HPLC检测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药品 |
1.4 试液配制 |
1.4.1 标准储备液 |
1.4.2 其他试剂 |
2 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
2.2 试样的制备 |
2.3 样品前处理 |
2.4 色谱条件 |
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的测定 |
2.7 准确性测定 |
2.8 精密度测定 |
2.9 测定法 |
3 结果 |
3.1 色谱行为 |
3.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
3.4 添加回收率 |
3.5 精密度 |
4 讨论 |
4.1 样品预处理 |
4.1.1 样品提取溶剂的确定 |
4.1.2 样品净化方法的确定 |
4.2 检测条件的选择 |
4.3 检测方法的评价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山羊体内药动学、驱虫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1.1 伊维菌素的研究现状 |
1.1.2 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制备方法筛选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筛选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脂质体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
2.3.2 包封率的测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考察 |
3.1 材料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2 方法 |
3.2.1 IVML 的制备 |
3.2.2 正交试验设计 |
3.2.3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 |
3.3.2 IVML 配方和制备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 |
3.3.3 IVML 的理化性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稳定性试验 |
4.1 材料 |
4.1.1 试剂与药品 |
4.1.2 仪器 |
4.2 方法 |
4.2.1 外观考察 |
4.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4.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4 回收率试验 |
4.2.5 精密度试验 |
4.2.6 脂质体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
4.2.7 包封率的测定 |
4.2.8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外观 |
4.3.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4.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3.4 回收率试验 |
4.3.5 精密度试验 |
4.3.6 包封率及含量的测定 |
4.3.7 伊维菌素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急性毒性试验 |
5.1 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供试药物 |
5.2 方法 |
5.2.1 预试验 |
5.2.2 正式试验 |
5.2.3 中毒症状观察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预试验 |
5.3.2 正式试验 |
5.3.3 中毒症状观察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 |
6.1 材料 |
6.1.1 试剂与药品 |
6.1.2 仪器 |
6.1.3 试验动物 |
6.2 方法 |
6.2.1 色谱分析条件的确定 |
6.2.2 样品的处理 |
6.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6.2.4 精密度的测定 |
6.2.5 回收率的测定 |
6.2.6 给药方法及采血 |
6.2.7 血液中伊维菌素浓度的测定 |
6.2.8 药时曲线拟合与药物动力学参数计算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伊维菌素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 |
6.3.2 标准曲线 |
6.3.3 精密度结果 |
6.3.4 回收率结果 |
6.3.5 血药浓度测定值 |
6.3.6 药时曲线方程拟合结果 |
6.3.7 药物动力学参数 |
6.4 讨论 |
6.4.1 伊维菌素血药浓度的测定 |
6.4.2 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 |
6.5 小结 |
第七章 伊维菌素脂质体在山羊体内驱虫效果的研究 |
7.1 材料 |
7.1.1 药品 |
7.1.2 实验动物 |
7.2 方法 |
7.2.1 动物分组 |
7.2.2 虫体检查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动物投药后的线虫结果 |
7.3.2 试验动物虫卵的转阴结果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资料来源 |
3 美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3.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3.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3.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3.2 兽药休药期及形成 |
3.2.1 兽药休药期 |
3.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3.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相关规定 |
3.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3.4.1 残留检测机构 |
3.4.2 管理 |
3.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3.5.1 法律法规 |
3.5.2 管理机构 |
3.5.3 相关政策 |
3.5.4 安全标准 |
4 欧盟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4.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4.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4.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4.2 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4.2.1 兽药休药期 |
4.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4.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有关规定 |
4.3.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4.3.2 有关规定 |
4.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4.4.1 欧盟残留检测机构 |
4.4.2 管理 |
4.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4.5.1 法律法规 |
4.5.2 管理机构 |
4.5.3 相关政策 |
4.5.4 安全标准 |
5 加拿大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5.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5.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5.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5.2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有关规定 |
5.2.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5.2.2 有关规定 |
5.3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5.3.1 残留检测机构 |
5.3.2 管理 |
5.4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5.4.1 法律法规 |
5.4.2 管理机构 |
5.4.3 相关政策 |
5.4.5 安全标准 |
6 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
6.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6.1.1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6.1.2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形成 |
6.2 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6.2.1 兽药休药期 |
6.2.2 兽药休药期的形成 |
6.3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相关规定 |
6.3.1 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6.3.2 相关规定 |
6.4 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6.4.1 残留检测机构 |
6.4.2 管理 |
6.5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6.5.1 法律法规 |
6.5.2 管理机构 |
6.5.3 相关政策 |
6.5.4 安全标准 |
7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
7.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简介 |
7.1.1 肯定列表制度的背景 |
7.1.2 肯定列表制度的法律依据 |
7.1.3 肯定列表制度的措施内容 |
8 国际组织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作用 |
8.1 世界卫生组织(WHO) |
8.1.1 简介 |
8.1.2 WHO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
8.1.3 WHO全球食品安全战略 |
8.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
8.2.1 简介 |
8.2.2 组织机构 |
8.2.3 粮农组织的工作重点 |
8.2.4 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安全相关管理 |
8.3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8.3.1 CAC的历史、机构与职责 |
8.3.2 CAC章程 |
8.3.3 有关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标准和准则 |
8.4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8.4.1 OIE简介 |
8.4.2 主要目标 |
8.4.3 动物源食品安全相关工作 |
8.5 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 |
8.5.1 简介 |
8.5.2 JECFA安全性评价概况 |
8.5.3 兽药残留风险评估 |
9 讨论 |
9.1 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比较分析 |
9.1.1 关于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及其形成 |
9.1.2 关于兽药休药期及其形成 |
9.1.3 关于残留检测技术现状及其规定 |
9.1.4 关于残留检测机构及其管理 |
9.1.5 关于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9.2 关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及其限量标准 |
9.2.1 对检测结果判断方法问题 |
9.2.2 平均值问题 |
9.2.3 残留限量标准 |
9.3 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 |
9.4 完善我国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
9.4.1 加强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建设 |
9.4.2 加强休药期标准建设 |
9.4.3 制订及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
9.4.5 加强国家级部级省级兽药残留检测机构的管理 |
9.4.6 完善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9.4.7 建立避免兽药残留的数据库提高兽药残留监控效率 |
9.4.8 兽药残留的舆论监督与宣传教育 |
10 结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美国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2 美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3 欧盟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4 英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5 加拿大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6 我国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
附录7 我国兽药休药期 |
附录8 个人简介 |
附录9 答辩主要问题的回答与论文修改 |
(9)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牛羊寄生虫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牛羊寄生虫病的分类及症状 |
1.1.2 牛羊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影响 |
1.1.3 牛羊寄生虫病的诊断 |
1.1.4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治 |
1.2 氯氰碘柳胺研究进展 |
1.2.1 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
1.2.2 作用机理 |
1.2.3 安全性 |
1.2.4 治疗效果 |
1.3 牛羊抗寄生虫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
1.3.1 长效制剂技术 |
1.3.2 脂质体 |
1.3.3 微乳给药系统 |
1.3.4 其他新剂型和新技术 |
1.3.5 小结 |
1.4 结语 |
第二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2.1 材料 |
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2.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评价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3.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稳定性评价 |
2.4 讨论 |
2.4.1 制剂高效液相方法的建立 |
2.4.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制备 |
2.4.3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稳定性评价 |
2.5 小结 |
第三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安全性实验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 |
3.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急性毒性试验 |
3.2.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2.3 细胞毒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急性毒性试验 |
3.3.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3.3 细胞毒性试验 |
3.4 讨论 |
3.4.1 关于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急性毒性试验 |
3.4.2 亚慢性毒性试验 |
3.4.3 细胞毒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药动学研究 |
4.1 材料 |
4.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3.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4 讨论 |
4.4.1 血浆中氯氰碘柳胺分析方法的建立 |
4.4.2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氯氰碘柳胺缓释剂防治羊肝片吸虫的疗效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
5.1.2 试验动物 |
5.1.3 诊断方法 |
5.2 方法 |
5.2.1 试验治疗方案及分组 |
5.2.2 临床观察 |
5.2.3 疗效判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临床症状的观察 |
5.3.2 结果统计与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脂质体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脂质体的分类 |
1.3 脂质体的应用 |
2. 甲砜霉素研究概况 |
2.1 概述 |
2.2 临床应用 |
2.3 制剂研究 |
第二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制备方法 |
2.2 TAPL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2.3 脂质体分离方法的建立 |
2.4 标准曲线绘制 |
2.5 测定方法回收率实验 |
2.6 精密度实验 |
2.7 包封率测定 |
2.8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1 TAPL 分离 |
3.2 TAP 含量测定 |
4. 小结 |
第三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制备方法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TAPL 性状观察 |
2.2 包封率、含量测定 |
3. 讨论 |
3.1 制备方法 |
3.2 稳定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正交试验结果 |
2.2 TAPL 质量检查 |
3. 讨论 |
3.1 正交试验 |
3.2 质量控制 |
4. 小结 |
第五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稳定性及安全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稳定性试验 |
2.2 安全性试验 |
3. 讨论 |
3.1 稳定性试验 |
3.2 安全性试验 |
4. 小结 |
第六章 甲砜霉素脂质体体外抑菌实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TAPL 包封率、含量测定 |
2.2 体外抑菌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5%氯氰碘柳胺钠颗粒剂的研制和驱除效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D]. 张吉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2]QH动物药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魏微.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3]氯氰碘柳胺钠合成工艺研究[D]. 李林玲.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4]抗蠕虫药物应具备的条件、种类及应用[J]. 李冬梅,王伟. 养殖技术顾问, 2011(05)
- [5]动物性食品中三氮脒及氯氰碘柳胺残留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D]. 丁姗姗. 扬州大学, 2011(06)
- [6]伊维菌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山羊体内药动学、驱虫效果的研究[D]. 朱晓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7]兽药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展望[A]. 冯忠武.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9
- [8]国内外兽药残留与动物源食品安全管理研究[D]. 秦占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09(S1)
- [9]氯氰碘柳胺缓释剂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 郭莉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D]. 杨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