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解方程f(a+b)=f(a)+f(b)的一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孟新颖[1](2021)在《根深之树不风折 泉深之水不涸竭——由函数奇偶性谈数学概念的复习方向》文中研究说明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认识一个事物,都是从概念开始的.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是学好知识的关键.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函数奇偶性的复习方向.1强化概念的认知函数奇偶性的概念: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D,
沈凯[2](2021)在《例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热情.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文章从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以期通过正确的观察方法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杨俊坚[3](2021)在《矩阵的一些数值特征不等式》文中认为矩阵不等式是矩阵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近几十年来,矩阵不等式在量子信息、控制论、图像处理及统计学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扇形矩阵的行列式不等式、矩阵酉不变范数不等式、与正线性映射相关的半正定矩阵奇异值不等式及两个增生矩阵的加权算术-几何-调和均值不等式.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矩阵偏迹与矩阵本身的关系以及行列式函数在正定矩阵组成的凸集上的log凹性,讨论扇形矩阵的行列式不等式.这些不等式推广了 Lin已得的结果.2.研究了扇形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首先,利用2×2分块半正定矩阵的分解定理及三角不等式建立了增生-耗散矩阵与它的主对角块之间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关系;其次,给出了扇形矩阵的Schatten q-范数不等式,推广了Audenaert的一个结果;接着证明了关于扇形矩阵的Rotfel’d型不等式,从而改进了 Zhao和Ni所得的结论;最后,将2×2块半正定矩阵酉不变范数不等式推广到扇形矩阵的情形,改进了Hiroshima的结果.3.建立了PPT(positive partial transpose)矩阵的次对角块与主对角块的几何均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对Audenaert、Zou和Jiang分别给出的关于矩阵版本的Holder型不等式构建了新的证明.4.讨论了矩阵的奇异值不等式.首先,把PPT矩阵的奇异值不等式推广到SPT(sectorial partial transpose)矩阵的情形,所得不等式改进了Lin的结果;其次,用更直观的方法证明了线性映射Ψ:X(?)2tr(X)In-X是2-PPT映射;最后,建立了与正线性映射Ψ相关的半正定矩阵的次对角块奇异值与主对角块的算术均值奇异值之间的不等式关系,部分回答了 Lin提出的一个公开问题.5.研究了两个增生矩阵的加权几何均值等式,所得结论继承了两个正定矩阵的加权几何均值的性质;同时也构建了几个扇形矩阵的加权算术-几何-调和均值不等式.所得不等式是同行前期结果的推广.
蒋华[4](2021)在《一类四元数张量方程最小二乘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求解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的最小二乘问题,其中*N表示两个张量的Einstein积.首先,我们结合四元数张量复表示,将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转化为复(实)张量方程,利用张量的Moore-Penrose广义逆求出它的最小二乘解,并给出相应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其次,我们结合一种实张量和向量的乘积将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转化为实张量方程,利用矩阵的Moore-Penrose广义逆求出它的最小二乘(Hermite)解和超对称最小二乘解,并给出相应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一章里,我们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数学符号,以及四元数张量基本概念与性质.在第二章里,我们在介绍四元数张量复表示的基础上,研究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极小范数最小二乘纯虚解和极小范数最小二乘实解,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三章里,我们介绍一种实张量和向量的乘积,研究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的Hermite最小二乘问题,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四章里,我们利用这种实张量和向量的乘积,研究四元数张量方程A*NX=B的超对称最小二乘问题,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五章里,我们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展望今后努力的方向.
王学清[5](2021)在《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文中研究表明结构矩阵在矩阵分析以及矩阵计算中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广泛存在于传统数学中,而且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现代物理学、经济学以及信息产业等领域.简单地求解矩阵的特征值非常容易,但是,并不易于将矩阵的特征值应用于其它领域.对结构矩阵特征值研究的诱因来自于应用,如浮点误差分析、线性代数中的反向误差分析、数值计算算法等.因此,对结构矩阵特征值的探索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计算结果准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矩阵还是线性代数方程组,其数据大多是通过观测或计算得到的,由于输入受不确定性影响,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在工程实验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线性化或其他简化,设备可能磨损或失调,工作条件可能会变化等,这些都会导致数学模型中数据的错误.矩阵特征值摄动指的是,对矩阵元素所产生的细微变化如何影响其特征值进行探索研究.作为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信验证是使用计算机,证明数学问题在某区间内解的存在性.如何保证计算过程误差可控、结果真实可信是科学计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Rump区间算法和Kantorovich定理,研究保持结构摄动对非线性结构特征问题的影响.设计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反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算法.给定反对称矩阵,分别利用Rump区间牛顿法和Kantorovich定理,设计算法输出其高精度近似谱和可信误差界.算法保证在误差界范围内,存在一反对称矩阵,该反对称矩阵的精确谱为输出的给定矩阵其高精度近似谱.算例结果表明,基于Kantorovich定理的算法和基于Rump区间牛顿迭代的算法输出的误差界基本相等.(2)设计其它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算法.给定实对称、广对称以及Hankel矩阵,首先利用Matlab中的eig命令求其数值特征值,然后利用Rump区间方法和Kantorovich定理,设计算法计算数值特征值的可信误差界,使得于计算的误差范围内有相应摄动的结构矩阵,其精确实特征值为给定结构矩阵的数值实特征值.
李明照[6](2020)在《几类约束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约束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就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矩阵集合中求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的解.不同的矩阵方程或不同的约束条件,就会得到不同的约束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求解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的直接解法,分别通过分裂四元数矩阵复表示和实表示将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转化为复矩阵方程或实矩阵方程,再利用列拉直算子,Kronecker积,Moore-Penrose广义逆来讨论它们的相容性条件,解的表达式,并给出相应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一章里,我们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本文的数学符号.在第二章里,我们讲解本文所用的预备知识,包括列拉直算子,分裂四元数矩阵复表示和实表示,以及它们的性质.在第三章里,我们分别研究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AX+XB=C和AXAH+BYBH=C的反Hermite解的相容性条件和解的表达式,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四章里,我们研究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AXB+CYD=E的η-双反Hermite解的相容性条件和解的表达式,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在第五章里,我们分别用分裂四元数矩阵的复表示和实表示研究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AXB,CXD)=(E,F)的η-Hermite解的相容性条件和解的表达式,并给出求解的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最后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第六章里,我们总结研究的成果和展望.
张国飞[7](2018)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运用构造法之我见》文中提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高中数学解题教学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本文立足构造法,从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导数三个角度,进行了教学论述,期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题效率。
陈晓明[8](2017)在《抽象函数应用举例》文中提出在平时的测试中经常出现一类抽象函数的应用试题,造成多数学生丢分.这里探索此类试题解题规律.
孙丰勇[9](2017)在《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耦合特性与综合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声速状态,航空发动机安装性能、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均受到极大考验,尤其是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耦合问题更为显着,其中包含航空发动机推力不足、加减速性能不良以及易进喘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不匹配问题,本文基于推进系统一体化思想,考虑推进系统安装性能参数,以建模、试验以及综合优化控制为手段针对发动机与超声速进气道耦合匹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具体包含超声速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建模控制研究、超声速状态推进系统稳态及过渡态性能寻优控制、推进系统近喘失速预测研究以及推进系统高稳定性控制研究等内容。首先,本文对推进系统一体化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包含超声速进气道内外流模型以及尾喷管外流模型的推进系统一体化部件级模型,对推进系统共同工作及安装性能实时模拟仿真。与原有推进系统模型相比,本文所建立部件级模型进行进气道/发动机匹配耦合机理,可准确计算全包线、全状态进发耦合状态下的推进系统安装性能参数;同时为解决推进系统在低速低马赫情况下其共同工作方程发散情况,提出基于信赖域函数的信赖域牛顿一次通过算法,可有效解决推进系统共同工作收敛性问题。其次,研究了超声速巡航状态下航空推进系统稳态性能寻优控制。提出了进气道与发动机综合实时优化控制方法,并以推进系统安装性能为优化控制参数,使得推进系统性能寻优控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设计改进的推进系统蜕化估计模块,使其在超声速巡航包线范围内准确估计推进系统蜕化量并应用于性能寻优控制中。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案相比较发动机单独作为优化对象的性能寻优控制方案具备更好的优化性能指标,使推进系统实现超声速巡航优化控制成为可能,具备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再次,研究了推进系统加速以及减速过程优化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进气道、发动机及尾喷管一体化过渡态优化控制方法,并设计基于发动机状态变量及飞行条件控制的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器,提出适用于推进系统一体化模型的改进不精确一维搜索算法,避免传统方案在气流不稳定情况下的扰动因素。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并使得本文提出的推进系统一体化过渡态优化控制方案更好地实现推进系统过渡态优化控制。然后,为研究推进系统近喘失速规律,本文根据航空发动机工作环境条件,进行了压气机在均匀进气及畸变进气条件下近喘失速试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压气机压力信号相关度测量的失速预测算法,针对压气机由正常工作到失速工况下压力信号分别在时域及频域内进行分析,得出最适宜作为压气机失速预测观测位置;针对压气机叶尖压力系数自相关性数据与压气机喘振裕度的线性相关性,基于傅里叶叠加原理提出并建立了压气机叶尖压力模型,为基于失速预测的主动控制提供了必要可靠的仿真模型。最后,进行了推进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提出并设计基于推进系统过渡态优化控制数据的超声速进气道过渡态控制器,在推进系统过渡态过程中实时控制斜板角度实现最优匹配;基于发动机状态参数及飞行状态建立了包含进气道出口流场畸变指数的喘振裕度估计模型,设计了发动机直接喘振裕度控制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推进系统在过渡态快速响应中的安全性,融合了基于相关度测量的主动限制保护回路。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可主动限制风扇等压缩部件进入近喘失速状态,可有效保证推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的实现推进系统加速过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朱少卿[10](2014)在《对一道教材习题的再探讨》文中提出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的课后习题(第75页2.2B组第5题)中有这样一道题:题目(1)试着举几个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a,b都有f(a·b)=f(a)+f(b)"的函数例子,你能说出这些函数具有哪些共同性质吗?(2)试着举几个满足"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a,b都有f(a+b)=f(a)·f(b)"的函数例子,你能说出这些函数具有哪些共同性质吗?1.题目解读这道习题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
二、求解方程f(a+b)=f(a)+f(b)的一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解方程f(a+b)=f(a)+f(b)的一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根深之树不风折 泉深之水不涸竭——由函数奇偶性谈数学概念的复习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化概念的认知 |
2 做好概念的辨析 |
3 落实概念的应用 |
(2)例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
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 |
1.观察关键词 |
2.观察结构特征 |
3.观察内在规律 |
4.观察图形特征 |
对培养观察能力的思考 |
(3)矩阵的一些数值特征不等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概况 |
1.1.1 矩阵的行列式不等式 |
1.1.2 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1.1.3 与正线性映射相关的矩阵奇异值不等式 |
1.1.4 矩阵均值不等式 |
1.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扇形矩阵偏迹的行列式不等式 |
2.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2.2 主要结果及证明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矩阵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3.1 增生-耗散算子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3.1.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3.1.2 主要结果的证明 |
3.2 扇形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3.2.1 扇形矩阵的Schatten q-范数不等式 |
3.2.2 扇形矩阵的Rotfel'd型不等式 |
3.2.3 2×2块扇形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3.3 PPT矩阵的酉不变范数不等式 |
3.3.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3.3.2 主要结果及证明 |
3.4 矩阵酉不变范数不等式的新证明 |
3.4.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3.4.2 证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矩阵的奇异值不等式 |
4.1 与正线性映射Φ:C(?)C+tr(C)I_n相关的矩阵奇异值不等式 |
4.1.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4.1.2 主要结果及证明 |
4.2 与正线性映射Ψ:X(?)2tr(X)I_n-X相关的矩阵奇异值不等式 |
4.2.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4.2.2 主要结果及证明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矩阵的均值不等式 |
5.1 扇形矩阵的几何-调和均值不等式 |
5.1.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5.1.2 主要结果的证明 |
5.2 两个增生矩阵的加权均值不等式 |
5.2.1 引言及问题描述 |
5.2.2 加权几何均值 |
5.2.3 加权算术-几何-调和均值不等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一类四元数张量方程最小二乘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本文采用的符号 |
1.3 四元数及其张量的概念与性质 |
2 四元数张量方程A*_NX=B的最小二乘问题 |
2.1 预备知识 |
2.2 问题Ⅰ, Ⅱ和Ⅲ求解 |
2.3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3 四元数张量方程A*_NX=B的Hermite最小二乘问题 |
3.1 预备知识 |
3.2 问题Ⅵ求解 |
3.3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4 四元数张量方程A*_NX=B的超对称最小二乘问题 |
4.1 预备知识 |
4.2 问题Ⅶ求解 |
4.3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可信计算 |
2.1 引言 |
2.2 数值算法 |
2.3 区间算法 |
2.4 点估计算法 |
第3章 反对称矩阵谱的可信计算 |
3.1 引言 |
3.2 主要结论 |
3.2.1 数值部分 |
3.2.2 验证部分 |
3.3 主要算法 |
3.4 应用实例 |
第4章 其它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 |
4.1 引言 |
4.2 预备知识 |
4.3 主要结论 |
4.4 主要算法 |
4.5 应用实例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3章相关程序代码 |
附录B 第4章相关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几类约束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本文采用的符号 |
2 预备知识 |
2.1 分裂四元数和分裂四元数矩阵的概念与性质 |
2.2 分裂四元数矩阵的复表示和实表示 |
3 两类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的反Hermite解 . |
3.1 问题I和问题II求解 |
3.2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4 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AXB+ CY D= E的η-双反Hermite解 |
4.1 问题III求解 |
4.2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5 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AXB,CXD) = (E,F)的η -Hermite解 |
5.1 问题IV求解 |
5.2 数值算法和数值例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耦合特性与综合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缩略词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
1.2 航空推进系统进发耦合特性研究现状 |
1.3 航空推进系统综合优化控制技术 |
1.3.1 进气道控制技术 |
1.3.2 发动机先进控制技术 |
1.3.3 推进系统性能寻优控制技术 |
1.4 航空推进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现状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航空推进系统一体化建模研究 |
2.1 引言 |
2.2 进气道/发动机共同工作原理 |
2.3 航空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建模原理 |
2.3.1 进气道模型 |
2.3.2 尾喷管模型 |
2.4 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部件级模型 |
2.4.1 推进系统共同工作方程 |
2.4.2 共同工作方程求解 |
2.4.3 数值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推进系统超声速巡航稳态性能寻优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航空推进系统性能寻优优化原理与优化算法 |
3.2.1 优化原理 |
3.2.2 DIRECT优化算法 |
3.3 航空推进系统性能蜕化估计模块 |
3.3.1 Kalman滤波器改进设计 |
3.3.2 Kalman滤波器精度验证 |
3.4 推进系统性能寻优仿真验证 |
3.4.1 基于超声速进气道放气调节推进系统优化控制 |
3.4.2 基于超声速进气道斜板调节推进系统优化控制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推进系统超声速状态过渡态优化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超声速进气道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
4.3 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器设计 |
4.3.1 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律确定 |
4.3.2 超声速进气道控制律在线简化模型 |
4.3.3 控制器设计及数值仿真验证 |
4.4 推进系统过渡态优化控制设计 |
4.4.1 优化原理 |
4.4.2 QPSO优化算法 |
4.5 推进系统过渡态寻优仿真方案设计 |
4.5.1 推进系统加速过程优化控制仿真验证 |
4.5.2 推进系统减速过程优化控制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进系统近喘状态失速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压气机失速近喘试验方案 |
5.2.1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
5.2.2 试验设施 |
5.2.3 信号测量系统 |
5.3 压气机压力信号时域分析 |
5.3.1 失速预测算法 |
5.3.2 压力系数失速预测分析 |
5.4 压气机压力信号频域分析 |
5.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
5.4.2 信号分析 |
5.5 压气机叶尖压力信号重构 |
5.5.1 压气机叶尖压力模型 |
5.5.2 叶尖压力模型仿真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系统超声速状态机动飞行稳定性控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超声速进气道过渡态控制 |
6.2.1 进气道过渡态控制方案 |
6.2.2 进气道过渡态控制仿真 |
6.3 推进系统攻角变化条件下机动飞行高稳定性控制 |
6.3.1 喘振裕度估计模型 |
6.3.2 ALQR控制器设计 |
6.3.3 发动机直接喘振裕度控制仿真验证 |
6.4 基于主动限制保护的推进系统高稳定性控制研究 |
6.4.1 推进系统加速过程主动限制保护研究 |
6.4.2 推进系统高稳定性控制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对一道教材习题的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题目解读 |
2.问题探究 |
3.得出结论 |
4.启示 |
四、求解方程f(a+b)=f(a)+f(b)的一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根深之树不风折 泉深之水不涸竭——由函数奇偶性谈数学概念的复习方向[J]. 孟新颖. 高中数理化, 2021(20)
- [2]例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J]. 沈凯. 数学教学通讯, 2021(27)
- [3]矩阵的一些数值特征不等式[D]. 杨俊坚.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一类四元数张量方程最小二乘问题的研究[D]. 蒋华. 五邑大学, 2021(12)
- [5]结构矩阵特征值的可信计算[D]. 王学清.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6]几类约束分裂四元数矩阵方程问题研究[D]. 李明照. 五邑大学, 2020(12)
- [7]高中数学解题中运用构造法之我见[J]. 张国飞. 试题与研究, 2018(24)
- [8]抽象函数应用举例[J]. 陈晓明. 理科考试研究, 2017(13)
- [9]超声速状态航空推进系统耦合特性与综合控制优化研究[D]. 孙丰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10]对一道教材习题的再探讨[J]. 朱少卿. 数学通讯, 2014(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