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红[1](2021)在《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百年嬗变:历程、逻辑和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在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下,党的道德教育先后经历了认识与曲折发展、探索与拓展、恢复与提升、丰富与创新等阶段,呈现出党的道德教育以先进的道德思想指导为起点、以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道德关怀为旨归、以教育和治理有机融合为进路的科学逻辑。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对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姚璐莘[2](2021)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己经迈入新阶段,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国之未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在当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加速转型的历史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在一些领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现象、突破了公序良俗的基本底线、损害了国家的尊严与民族情怀的事件,这也给他们自身及社会发展带来一定挑战,需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并明确道德责任,提升他们的道德实践水平特别是道德自觉性。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表示要提升人们的道德实践水平特别是自觉实践能力,引领人们不断开拓前行并努力实现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幸福生活。这就明确提出要注重公民道德建设,持续强化“实践养成”,切实增强我国公民基本伦理道德素质与道德实践能力。因此,提升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实践能力,既是对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一个内在需要,也是增强其道德建设的科学实效性,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迫切需求。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为基础和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大学生道德实践”为切入点,以“道德实践能力”建构为核心,在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认知的基础上,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重点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现实的道德实践状况,及时梳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客观合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成因,并基于新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新使命,有针对性的提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内容、原则及具体的提升路径,努力为提升当代大学道德实践能力从内容体系、目标构建、原则体系等方面全方位的制定建言献策。
谢艺璇[3](2021)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信息社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众多新兴媒体组织形式,可以说当今时代中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新兴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用好了就能够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则会带来众多难以预见的危害。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各类新兴媒体成为其第一信息源,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给大学生学习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判断标准与行为,特别是新媒体偶有的暴力、谣言等带来的“温床效应”,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诸如是非荣辱观颠倒、突破公序良俗底线以及淡化消解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因此,使大学生在理性客观的分析基础上正确对待新媒体信息,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形成道德理性,指导大学生自身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首先对新媒体和道德理性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接着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和道德理性背景以及研究现状,随后在对新媒体、道德、道德理性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理解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儒家道德观、实践理性、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当前新媒体时代存在着道德自律状况不佳、道德责任感较薄弱、道德行为有待规范、道德认知不够清晰等问题,就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要依靠诉诸自主、循序渐进、整体优化、以人为本等原则,建构大学生理性的道德认知、理性的道德判断、理性的道德自律和理性的道德行为,遵循舆论引导机制、社会奖惩机制、榜样示范机制和自我提升机制,并延伸出四条道德理性培育的路径,从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方面提供选择。
张朝旭[4](2021)在《新时代小学教师道德生活困境的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冯馨叡[5](2021)在《“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我国大众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过半,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态势已经呈现出了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随着互联网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从传统媒体发展到后来的新媒体,直到过渡到如今的自媒体,同时我国的经济模式也获得了一个较大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也出现了一种新兴社会群体,被称之为“网红”,此类群体被网民们视为网络的风向标,他们的举动容易对网民们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网络主体---大学生群体也是受到他们影响的一类人。大学生群体已经由90后向00后所变迁了。作为千禧年成长的一代人,00后的大学生群体相比于90后群体思想更为活跃,更热衷于追捧新鲜事物,并且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占的网络用户基数比重较大,因而他们自然也成为了网络主体。由于部分大学生阅历尚欠,对自身的消费认知能力不足,并且在他们所喜欢的“网红”消费的带动下,往往容易使他们形成偏差的或不当的价值观。“网红”的发展以及他们的消费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出现错误价值观以及行为失范。因此,在“网红”消费下如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科学的引领,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看待“网红”消费,成为本文的重中之重。本文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在“网红”消费下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程度去进行实地以及网络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分析和对个别案例进行访谈。通过对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最后根据大学生在“网红”消费下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大学生自身、家校和同辈群体、社会环境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帮助大学生群体,在当前“网红”消费影响的加大时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孟玉桂[6](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安全是任何主权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保国安民的重要基石,历来都是“国之大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世界权力结构的调整,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展。一方面,在大国战略博弈的不断驱动下,国内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和军事安全等传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面对百年未有大疫的考验,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日益显现,使得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特别是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有生力量,是否了解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具有国家安全意识、拥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对新时代我国兴国安邦,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安全教育理论逻辑的源头活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文本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国家安全教育思想的内容,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当前,许多高校对国家安全认识不足,国家安全教育的意识、内容、手段等严重滞后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再加之新时代大学生多为“00后”,由于长期生活在和平稳定以及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社会环境下,其理性思维和辨识能力不强,缺乏危机意识,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的状况时缺乏敏锐的思想分辨力和价值判断力,这既影响个人全面发展,也阻碍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总体来说,当前大学生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整体情况是积极向好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目标不明确;二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实效性不高;三是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认识有误区、能力有短板;四是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积极性不高、国家安全意识薄弱。究其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认识不到位;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三是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存在认识偏差。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主题,依据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的国家安全基本知识、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较强的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时代新人。根据时代需要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从三个维度着力:一是政府应提高认识并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并发挥主体作用;三是大学生应纠正在国家安全意识养成上的认识偏差发挥主动作用。
李鑫[7](2021)在《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文中提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备受关注,而学生行为习惯问题成为一线教师最常提及的难点。为了研究“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本研究采用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以“参与型局外人”的角色和客位视角对凉山彝族地区Z小学的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4个月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探析了以下四个子问题:第一,“差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究竟有何表现?通过田野观察,记录并描述了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等学生之间的行为习惯差异,印证了最初调研时所了解到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第二,“难吗”,即学校采取了怎样的行为习惯教育,效果如何?作为一种富有权力的规训机构,学校采用了分配艺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全景敞视主义等规训手段。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呈现出适应与发展的样态,而另一部分学生进行着抗争与排斥,导致学校行为习惯规训教育陷入困境。第三,“是这样吗”,即凉山彝族小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习惯?基于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视角,他们有着实用主义、可视主义、集体主义等独特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并在内心深处是一个“行为-情感的矛盾体”。第四,“为什么难”,即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围绕“难”字,本研究从三个阶段对难点进行了具体阐述。第一,对难点进行审视,找到了分析路径——文化环境。第二,对难点进行剖析,分析了四个文化要素——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和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第三,对难点进行总结,提出了三个论点——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针对上述所呈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三个思考路径——在多元文化中融合、用后喻文化来反哺、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孙峰[8](2020)在《学校管理的道德意蕴》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项道德性事业,秉持价值立场,建构道德共同体,是学校管理基本的道德意蕴。但现实的学校管理却处于道德目标边缘化,管理制度功利化,道德权威弱化的困境中。走向道德的学校管理,应确立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合乎正义的价值基础,构建以道德领导为精神内涵的学校组织文化。
王丹,张莹,冯立,田建军,姜彪[9](2019)在《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冲突与融合》文中指出通过对校企合作进行概念界定和逻辑起点分析,提出校企合作的三种形态,进而讨论了校企交融的本质是有机式组织、无边界组织和学习型组织;校企合作的冲突是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在校企交融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失调的冲突、主要源于管理道德冲突,角色冲突和文化冲突;校企合作的融合路径是校企共建育人共同体,主要包括共同愿景、培养共同体、研发共同体、服务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评价共同体等六个部分。
王红梅[10](2019)在《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管理伦理是处理各种管理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是对管理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的道德原则,更是管理体系追求的人文理性精神,是现代管理发展追求的应然状态和为之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兼具行为规范性、道德理想性、精神价值性等各种特征。本文首先从管理伦理的角度审视了现代管理在制度、手段、责任、信念、精神等方面的缺陷,进而把管理伦理引入现代管理实践,探索运用管理伦理的视角和方法去消除现代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以综合型思维的视角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动机,把社会的整体和谐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把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多元责任统一起来作为整体的责任追求,用公平、效率和民主多元价值取代单一的效率价值,把人文伦理手段和工具理性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现代管理的新格局和新秩序。其次,基于上述意图,本文以伦理学中存在的基本伦理类型:规范伦理、美德伦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为主线,尝试建构现代管理伦理的四大伦理体系。指出上述四种伦理在管理伦理制度完善、管理主体德性养成、管理责任践行和管理伦理精神塑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四者在作用方向、作用机理及作用方式上存在着明显不同,只有通过四者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才能使管理伦理有效作用于现代管理,减少管理实践中非伦理行为的发生,督促管理主体履行对员工、利益相关者、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伦理责任,使现代管理更适合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再次,为了保证四大管理伦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提出了个体机制、组织机制、社会机制三大作用保障机制。最后,结合我国现代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及限制性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建设之策,为我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二、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百年嬗变:历程、逻辑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知与曲折 |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拓展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恢复与提升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丰富与创新 |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内在逻辑 |
(一)以先进的道德思想为指导是党的百年道德教育的逻辑基础 |
(二)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道德关怀是党的百年道德教育的逻辑归旨 |
(三)把教育与治理有机融合是党的百年道德教育的逻辑进路 |
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经验启示 |
(一)道德教育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培育与引导 |
(二)道德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三)道德教育积极探索以多主体、多维度的方式开展实践 |
(2)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道德实践能力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定位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道德实践 |
2.1.2 道德能力 |
2.1.3 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借鉴 |
2.2.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2.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2.3 德性论 |
2.2.4 道德发展论 |
3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现状调查及成因 |
3.1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现状调查概述 |
3.1.1 问卷方案设计 |
3.1.2 调查数据分析 |
3.2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存在问题 |
3.2.1 道德实践需要不足 |
3.2.2 道德实践方式趋同 |
3.2.3 道德实践经验匮乏 |
3.3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问题的成因 |
3.3.1 个体自身因素 |
3.3.2 社会外在因素 |
4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4.1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目标 |
4.1.1 追求道德崇高 |
4.1.2 担当道德责任 |
4.1.3 做到知行一致 |
4.2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原则 |
4.2.1 生活育德 |
4.2.2 权责统一 |
4.2.3 以人为本 |
4.3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内容 |
4.3.1 基于理性的精神能力 |
4.3.2 基于情景的行为能力 |
4.3.3 基于知识的实践能力 |
5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 |
5.1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
5.1.1 完善相关机制提供道德实践保障 |
5.1.2 精心培育促使道德责任自觉养成 |
5.2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基本方式 |
5.2.1 激发道德情感 |
5.2.2 强化道德认同 |
5.2.3 培养良好习惯 |
5.3 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的社会路径 |
5.3.1 注重高校的教育引导功能 |
5.3.2 突出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 |
5.3.3 巩固家庭教育的重要渠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d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 |
2.1.1 新媒体的含义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2 道德理性 |
2.2.1 道德 |
2.2.2 理性 |
2.2.3 道德理性 |
2.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3.1 新媒体给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带来的机遇 |
2.3.2 新媒体给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带来的挑战 |
2.4 相关理论基础和借鉴 |
2.4.1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 |
2.4.2 儒家道德观 |
2.4.3 实践理性 |
2.4.4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现状及分析 |
3.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问题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设计 |
3.1.3 调查过程 |
3.1.4 调查结果分析 |
3.2 大学生道德理性的现状 |
3.2.1 道德自律状况不佳 |
3.2.2 道德责任感较薄弱 |
3.2.3 道德行为有待规范 |
3.2.4 道德认知不够清晰 |
3.3 大学生道德理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新媒体管理机制不完善 |
3.3.2 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 |
3.3.3 家庭道德教育的缺位 |
3.3.4 高校道德教育的滞后 |
4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的原则与内容 |
4.1 培育的原则 |
4.1.1 诉诸自主原则 |
4.1.2 循序渐进原则 |
4.1.3 以人为本原则 |
4.1.4 整体优化原则 |
4.2 培育的内容 |
4.2.1 理性的道德认知 |
4.2.2 理性的道德判断 |
4.2.3 理性的道德自律 |
4.2.4 理性的道德行为 |
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的机制路径 |
5.1 培育的机制 |
5.1.1 舆论引导机制 |
5.1.2 社会奖惩机制 |
5.1.3 榜样示范机制 |
5.1.4 自我提升机制 |
5.2 培育的路径 |
5.2.1 社会方面:宣传贯彻主流文化,优化媒体配合机制 |
5.2.2 高校方面:德育理论更新迭代,善用新媒体手段 |
5.2.3 家庭方面:呼吁代际共同成长,积极营造家庭德育氛围 |
5.2.4 学生方面:提高道德思辨能力,增强自律水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重难点 |
第一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概念界定 |
一、 “网红”消费概念及分类 |
(一) “网红”消费概念 |
(二) “网红”消费的分类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概念厘定 |
三、 “网红”消费与大学生价值观二者间的关系 |
第二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调研 |
一、实地调研设计 |
(一)调查方法 |
(二)问卷及个案访谈的设计 |
(三)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维度设计 |
二、确定对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 |
(二)个人基本情况汇总 |
三、调研内容 |
(一)样本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 |
(三)对“网红”消费的看法和观点的调查情况分析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章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及其成因 |
一、正向“网红”消费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 |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
(三)满足了学生群体的精神生活需求 |
二、负向“网红”消费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过度消费偏差 |
(二)社会责任偏差 |
(三)主体规范意识偏差 |
三、 “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消极引导的影响因素 |
(一)大学生自我认同不完整 |
(二)家庭教育缺失 |
(三)高校与社会连接性不足 |
(四)相关法律仍有监管真空 |
(五)市场经济的功利化影响 |
第四章 “网红”消费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提升路径 |
一、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
(一)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
(二)强化网络道德价值观 |
(三)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
(四)强化自律意识 |
二、打造多位一体的价值教育体系 |
(一)高校增加多元化的价值教育模式 |
(二)引导家庭注重对子女价值观的培育 |
(三)家校结合形成良好的同辈教育氛围 |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一)完善法律法规的网络监管体系 |
(二)加强“网红”行业的内部自我规范 |
(三)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3.4 研究不足 |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意识 |
2.1.3 国家安全教育 |
2.1.4 总体国家安全观 |
2.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
2.2.1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
2.2.2 国家安全形势教育 |
2.2.3 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教育 |
2.2.4 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
2.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
2.3.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应有之义 |
2.3.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
2.3.3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2.3.4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际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国家安全及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 |
3.2.1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 |
3.2.2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国家安全的思想 |
3.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 |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 |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1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目标不明确 |
4.2.2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实效性不高 |
4.2.3 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认识有误区、能力有短板 |
4.2.4 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积极性不高、国家安全意识薄弱 |
4.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政府对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认识不到位 |
4.3.2 高校对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 |
4.3.3 大学生对提高自身的国家安全意识存在认识偏差 |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对策 |
5.1 政府应发挥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
5.1.1 筑牢和平年代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根基 |
5.1.2 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国家安全教育各类平台 |
5.1.3 优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社会环境 |
5.2 高校应发挥在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
5.2.1 坚持立德树人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各项工作 |
5.2.2 提升教师在国家安全教育上的素质和能力 |
5.2.3 打造国家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精品项目 |
5.3 大学生应发挥在国家安全意识养成上的主动作用 |
5.3.1 增强自身国家安全意识,厚植爱国情怀 |
5.3.2 丰富自身国家安全知识,坚持与时俱进 |
5.3.3 规范自身国家安全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行为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
1.1.2 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视 |
1.1.3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
1.1.4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备受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学生行为习惯的相关研究 |
1.4.2 已有研究的主要贡献 |
1.4.3 已有研究的发展趋向 |
1.4.4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1.5 概念界定 |
1.5.1 行为习惯 |
1.5.2 良好行为习惯 |
1.5.3 凉山彝族 |
1.6 研究设计 |
1.6.1 田野点的确定 |
1.6.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6.3 研究者的角色 |
1.6.4 收集资料的方法 |
1.6.5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 |
1.7 理论基础 |
1.7.1 文化再生产理论 |
1.7.2 规训理论 |
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 |
2.1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历程 |
2.1.1 道德齐礼,维护秩序 |
2.1.2 新旧冲击,移风易俗 |
2.1.3 爱国自强,严肃纪律 |
2.2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的特点 |
2.2.1 行为习惯教育目的功能化 |
2.2.2 行为习惯教育形式非正式 |
2.2.3 行为习惯教育方式单一化 |
2.2.4 行为习惯教育内容侧重化 |
2.3 凉山彝族传统行为习惯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
2.3.1 制约与依存 |
2.3.2 传承与发展 |
3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
3.1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好与差 |
3.1.1 道德习惯上的“听话懂事”与“破坏规矩” |
3.1.2 学习习惯上的“勤奋好学”与“无所事事” |
3.1.3 生活习惯上的“勤劳独立”与“不讲卫生” |
3.2 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差异大 |
3.2.1 男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2 高段学生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3 学生面对女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
3.2.4 学生面对汉族教师的行为习惯更差 |
4 凉山彝族小学行为习惯规训教育 |
4.1 学校的规训与惩罚 |
4.1.1 分配艺术 |
4.1.2 层级监视 |
4.1.3 规范化裁决 |
4.1.4 检查 |
4.1.5 全景敞视主义 |
4.2 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
4.2.1 学生行为习惯的转变 |
4.2.2 学校常规管理的有序化 |
4.2.3 家长认可度的提升 |
4.3 学生的抗争与排斥 |
4.3.1 管教与挑战——反抗 |
4.3.2 当面与背面——逃避 |
4.3.3 隔离与回归——反弹 |
4.3.4 行为与思想——异化 |
5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及实践逻辑 |
5.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逻辑 |
5.1.1 实用主义 |
5.1.2 可视主义 |
5.1.3 集体主义 |
5.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实践逻辑 |
5.2.1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
5.2.2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逻辑 |
5.3 凉山彝族小学生内心的矛盾对话 |
5.3.1 自卑与自我放弃 |
5.3.2 自责与自我逃避 |
5.3.3 自然与自我迷茫 |
6 凉山彝族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难的文化因素 |
6.1 大环境下的难点审视——文化环境 |
6.1.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6.1.2 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角逐 |
6.2 文化环境中的难点剖析——文化要素 |
6.2.1 根深蒂固的社会群体惯习 |
6.2.2 严重缺失的家庭文化资本 |
6.2.3 时紧时松的学校管理体系 |
6.2.4 群体盛行的学生“野性”文化 |
6.3 基于文化要素的难点总结——文化再生产、文化冲突与文化排斥 |
6.3.1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
6.3.2 凉山彝族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差是文化冲突的结果 |
6.3.3 凉山彝族小学生难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文化排斥的结果 |
7 凉山彝族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路径 |
7.1 在多元文化中融合 |
7.1.1 创设多元文化校园环境 |
7.1.2 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
7.1.3 建立多元弹性评价系统 |
7.2 用后喻文化来反哺 |
7.2.1 促进行为习惯文化反哺 |
7.2.2 建立新型家庭代际关系 |
7.2.3 发挥数字媒体积极作用 |
7.3 形成共同体以维持 |
7.3.1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风气 |
7.3.2 开展序列全民教育活动 |
7.3.3 建立合作共赢养成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学校管理的道德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校管理的道德意蕴 |
1.学校管理是一项道德性事业 |
2.学校管理秉持价值立场 |
3.学校管理应致力于对道德共同体的建构 |
二、学校管理的道德性困境 |
1. 道德目标的边缘化 |
2. 管理制度的功利化 |
3. 道德权威的弱化 |
三、走向道德学校管理 |
1.育人为本:学校管理的根本理念 |
2.合乎公正:学校管理的价值基础 |
3.道德领导:学校组织文化的精神内涵 |
(9)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冲突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企合作 |
(一)概念界定 |
(二)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 |
(三)校企合作的三种形态 |
1. 校企交流 |
2. 校企交互 |
3. 校企交融 |
二、校企交融的本质分析 |
(一)校企交融是有机式组织 |
(二)校企交融是无边界组织 |
(三)校企交融是学习型组织 |
三、校企合作的冲突 |
(一)管理道德冲突 |
(二)角色冲突 |
(三)文化冲突 |
四、校企合作的融合路径 |
(一)育人共同体 |
(二)育人共同体有效化解校企合作冲突的原因 |
(三)育人共同体的构成 |
1. 共同愿景 |
2. 培养共同体 |
3. 研发共同体 |
4. 服务共同体 |
5. 文化共同体 |
6. 评价共同体 |
(10)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管理伦理基本问题界定 |
第一节 管理、伦理和管理伦理 |
一、伦理与道德 |
二、管理和伦理 |
三、管理伦理的基本内涵 |
四、管理伦理的基本属性 |
第二节 前现代管理发展及伦理特征 |
一、前现代管理的历史发展 |
二、前现代管理的管理伦理特征 |
第三节 现代管理及其工具理性特征 |
一、现代管理及管理范式转换 |
二、现代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及其主要内容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概念提出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危机的回应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及价值诉求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及回归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主要表现 |
二、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的原因分析 |
三、现代管理伦理精神失落对现代管理伦理的诉求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产生条件 |
一、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经济条件 |
二、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科技条件 |
三、现代管理伦理产生的思想条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价值诉求 |
一、现代管理伦理对制度公正的价值诉求 |
二、现代管理伦理对美德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三、现代管理伦理对社会责任的价值诉求 |
四、现代管理伦理对公共精神的价值诉求 |
五、现代管理伦理对管理效率的价值诉求 |
六、现代管理伦理对人本回归的价值诉求 |
七、现代管理伦理对卓越目标的价值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与作用机理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基本作用 |
一、现代管理伦理的价值导向作用 |
二、现代管理伦理的规范作用 |
三、现代管理伦理的评价作用 |
四、现代管理伦理的凝聚作用 |
五、现代管理伦理的激励作用 |
六、现代管理伦理的调节作用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的作用特点 |
一、广泛性 |
二、义务性 |
三、形式灵活性 |
四、行为自律性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机理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对管理行为的约束机理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对管理主体的塑造机理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对管理责任的践行机理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对管理主体的精神激励机理 |
第四节 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的作用限度及内在关联 |
一、现代管理制度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二、现代管理美德伦理的作用限度 |
三、现代管理责任伦理的作用限度 |
四、现代管理信念伦理的作用限度 |
五、现代管理伦理四大体系作用的内在关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保障机制 |
第一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个体机制 |
一、道德情感、良心、义务感:美德养成的内在心理机制 |
二、鉴别力、抉择力:解决伦理困境的能力机制 |
第二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组织机制 |
一、正式制度:组织内部硬性约束机制 |
二、非正式制度:组织内部软性约束机制 |
第三节 现代管理伦理作用实现的社会机制 |
一、社会舆论:社会文化氛围机制 |
二、社会荣誉:社会评价激励机制 |
三、榜样示范:社会价值牵引机制 |
四、社会制度体系:社会规范控制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的扬弃与现代管理伦理建设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的积极意义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管理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一、中国传统管理制度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二、中国传统管理美德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三、中国传统管理责任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四、中国传统管理信念伦理在现代管理伦理建设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管理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一、中国现代管理制度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二、中国现代管理美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三、中国现代管理责任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四、中国现代管理信念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道德教育的百年嬗变:历程、逻辑和启示[J]. 李朝红. 道德与文明, 2021(06)
- [2]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研究[D]. 姚璐莘.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道德理性培育研究[D]. 谢艺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新时代小学教师道德生活困境的叙事研究[D]. 张朝旭. 江南大学, 2021
- [5]“网红”消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 冯馨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D]. 孟玉桂.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凉山彝族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一项人类学的教育考察[D]. 李鑫.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学校管理的道德意蕴[J]. 孙峰. 中小学德育, 2020(05)
- [9]论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冲突与融合[J]. 王丹,张莹,冯立,田建军,姜彪. 职业教育研究, 2019(11)
- [10]现代管理伦理作用研究[D]. 王红梅. 黑龙江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