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执行新电价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燕春丽[1](2021)在《发挥电价杠杆作用 改善电力供需结构》文中研究表明近日,省发改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对全省分时电价政策进行调整,并明确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针对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内容、意义、措施以及是否影响居民用电价格,省发展改革委业务部门有关负责人对《通知》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记者?
赵建达,吴昊[2](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文中研究说明1970年1月3~11日,浙江省在常山县召开全省小型水利水电现场会议,传达贯彻水电部1969年10月在福建永春县召开的南方山区小型水利水电座谈会精神和小水电"以小型为主,自办为主,设备自行制造为主"的方针,落实全省小水电年装机3万kW的任务。6月,"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展览会"上再次展出水电部模型厂制作的永春农村小水电建设模型,周恩来总理说:"南方各省可以大搞小水电,像永春那样,要大力宣传。"邓颖超说:"很好,全国都像永春这样就
芮旭涛[3](2020)在《我国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定价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天然气产业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市场配套定价、监管机制滞后,成为制约天然气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我国近年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天然气市场。从世界范围看,基于气与气竞争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定价模式是世界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成为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作为一系列改革措施中的重要成果,上海、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初步构建了天然气交易市场的雏形,为形成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基准价格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天然气交易中心形成的价格还无法反应天然气的真实价值,要通过交易中心形成气与气竞争的市场化的基准价格任重道远。因此,借鉴国外成熟天然气市场的先进经验,对比国内现有天然气定价机制现状,明确了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改革方向与实施路径,同时提出了建立市场化天然气交易市场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基于市场化的天然气交易市场,构建了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体系,该体系包括供给侧保留价格定价机制、需求侧保留价格定价机制、基准价格形成机制。供给侧保留价格按照成本加成的原则确定。其中,根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总体改革思路,在供给侧产业链各环节中,管道运输是需要加强价格监管的环节,也是定价机制改革的重点环节。因此分别采用经营期评价法和服务成本法计算该环节定价机制改革前后的管输价格,多情景研究管道负荷率变动、全投资收益率变动、新建管道规模对管输价格乃至供给侧保留价格的影响,认为管输定价机制改革实现了对管输环节的有效价格监管,避免了管输企业获得超额收益,降低管输价格,同时降低了供给侧保留价格,将收益从管输环节让渡到下游市场。需求侧保留价格按照天然气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确定。针对传统天然气价值评估方法没有考虑政治、环境、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准确评估需求侧保留价格的问题,提出了广义天然气价值评估的概念,在计算各类用户的保留价格时,对天然气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分别加入政策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因子和经济影响因子,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在市场化条件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基准价格通过气与气的竞争定价形成。考虑到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特殊性,引入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基准价格形成机制,以交易市场合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各市场参与主体进行收益分配,进而寻找市场基准价格。与此同时,构建了交易市场合作博弈模型,根据基准价格的形成过程,将模型拆分为三个子模型,即模型Ⅰ—收益优化模型、模型Ⅱ—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和模型Ⅲ—基准价格模型。结合中国天然气市场变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以实现社会总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基于合作博弈模型对不同情况下交易市场基准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最后,以江苏省某地区为例,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案例研究,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情景设计,通过多情景对比分析与敏感性分析,企业实施气源标签化更适合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天然气市场;加强对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管输环节的监管,放开下游市场的价格管制,由市场通过博弈自主定价,有利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有效采取各类政策措施,对鼓励发展的天然气用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不鼓励发展的天然气用户采取限制或禁止的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放开价格监管有利于实现市场交易量和社会总收益的增加,同时使各市场参与主体获得更多的收益分配,激发各主体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活力。
于瀚坤[4](2020)在《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带黄金地段上的甘肃,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推进甘肃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河西地区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新能源开发建设的福地。尽管如此,河西新能源战略实施中,仍然存在弃风弃电、市场发展滞后、政府调控不足以及电网技术发展受限等问题,与此同时其法律纠纷也再不断增加。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相关问题、风险防范、新能源项目土地征收矛盾以及环境公益诉讼也愈演愈烈。通过对近两年甘肃省新能源案例进行回顾与评析,发现在新能源实际开发利用中现有法律法规或滞后或过于原则或缺乏针对性,同时可操作性不强等;执法中存在价格机制问题、缺乏财政支持、配额制度、行政指导不足、法律规范与实践存在出入等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梳理和总结其发展趋势后,我们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发展中推进立法完善和严格执法,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以低碳化为追求导向,加大国际间的合作。甘肃河西要解决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法律问题,首先,应当完善新能源立法,以此为基础,建立系统的新能源发展法律体系,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其次,执法层面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最后,明晰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在新能源发展中合理运用政策调整,发挥市场作用,鼓励民众参与其中,以保障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
郭梦琪[5](2020)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它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改善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模式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在2019年提出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HNDL公司的财务战略转型是建设三型企业中的重要一环,其从2018年逐步启动了公司财务战略地转型升级,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一系列的转型措施进行深度融合,以保障财务战略转型地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和战略管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财务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于战略转型实施的重要性。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国家电网战略调整的背景,归纳和分析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总结了公司期望实现的转型目标,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转向价值管理型财务模式、培养优秀人才。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并总结了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实施路径。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探索与建设,财务战略转型对公司财务管理的优化效果明显。进一步分析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公司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和内部建设中面临的管理、系统、人员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助于财务管理创新手段,建立一个适应政府监管要求,更加精益、高效、自动化的财务运作体系,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流通。本文通过对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过程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启示:HNDL公司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价值管理、流程创新、财务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优化,推进财务战略转型;给处于变革中的其他电力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更好地推动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策略落地。
韩露[6](2020)在《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这是应对能源消费升级困难,能源结构亟需转型的重要战略。电能替代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促进能源消费革命,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国电能替代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同时具有投资需求高、技术要求高以及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这就使得电能替代无法完全自行发展,因而需要借助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促进电能替代,提高其技术商业化、提高市场渗透力和经济竞争力。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电能替代发展的政策,为深入了解现行电能替代政策发展及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通过对电能替代政策的数据统计与政策分析,梳理了现有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特征和政策落实效果,并进行了电能替代政策的理论分析,结合国外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电气化过程中的政策发展和选择的经验,以电能替代发展类型体系为基础,从引导性政策、强制性政策以及激励性政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能替代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最后基于我国的电能替代政策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于岩[7](2020)在《HNJT电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我国实行了电力体制改革,将原有的电力行业转变成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市场。2015年,我国批准深圳作为第一个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地区,使得电力体制改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2018年,我国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布了电力现货市场系列规则,标志着我国发电侧电力现货市场的不断完善,并于2019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八个省份实行电力现货方案试点。根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将摒弃传统由国家统一管理,电力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模式。建立了由发电企业发售电、发电公司为法人的售电实体、电网企业输配电的市场化新模式。旨在通过竞争主体竞价上网、自负盈亏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电力改革成果,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因此针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企业如何针对电力市场格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着手根据变化作出相应的企业营销策略的调整,成为现有发电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HNJT电厂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通过对电厂所处电力市场进行细分,选择适合电厂发展的目标市场,并根据选定的目标市场,明确电厂的市场定位。并最终确定HNJT电厂营销策略:通过产品开发策略扩大市场规模;通过报价策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促销策略提高企业知名度;通过渠道策略提高企业用户粘性;通过公共关系策略协调社会关系、政府和上级公司,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制定相应的营销保障措施,确保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实施。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较为清晰地梳理HNJT电厂市场营销策略,平衡电力生产和电力需求之间的关系,为HNJT电厂在面对未来日新月异的电力市场提供指导与支持,为电力行业的顺利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吉林省政府研究室[8](2019)在《吉林省惠企惠民政策(一)》文中指出
陈钰怡[9](2019)在《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均出现大规模增长。电力行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电力产品不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被消费,同时它也是影响到千家万户的人民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充分保证居民用电收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居民用电在收费方面采用的是阶梯电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阶梯电价政策发挥出积极作用,有助于促使电力收费的合理性,还可以帮助城市有效解决用电高峰时期的电力紧张问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用电方式、居民生活要求等方面逐渐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当前的阶梯电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充分满足实际需要,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也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广东省地级市惠州为例,充分收集惠州在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政策分析理论以及对应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而分析惠州市阶梯电价政策的形成背景,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居民用电状况和社会反响、电力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的主要成效,进而得出阶梯电价政策推行期间具有的种种缺陷与不足,从而对目前当地阶梯电价实施情况作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阶梯电价政策,因此在分析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为阶梯电价政策的改进完善提供意见建议。同时参照国内外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结合惠州市自身用电情况和经济环境,为进一步改善惠州市阶梯电价政策提出若干建议,从而有效提高阶梯电价政策在惠州市的科学性,为促进城区合理用电、节约电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分析发现,当前惠州市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城区电价更趋合理,二是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三是缓解城市用电压力,四是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电费收缴政策的支持,五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本文也深入分析了当前惠州市在实施阶梯电价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阶梯电价政策在某些环节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交流,降低了办事效率,三是未能有效调整用电高峰期的电力配分问题。在全面分析惠州市实施阶梯电价政策以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后,本文运用相关的政策分析理论以及对应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本市用电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提高惠州市电力系统工作质量和效率、提升惠州市居民用电满意度、提高电力使用效率和科学性、促进当地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各项意见建议。具体来讲,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部门如何进一步细化政策细节提高政策人性化程度和科学性程度、制定电价过程中将电力企业纳入决策范围、建立发电部门、供电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居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完善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方法,为惠州市进一步提高阶梯电价政策的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等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保证惠州市居民的电力使用,保证惠州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王希[10](2019)在《财税政策对开远发电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和史密斯模型理论,采用文献综述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重点研究了相关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对开远市发电产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电力行业相关的财税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政策在作用于发电产业过程中发电产业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开远市作为云南省的老工业城市,其支柱产业之一是发电产业,在云南省工业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发电产业,政府已在相关的宏观经济领域进行了探索,然而因发电产业现阶段的限制因素及社会环境条件约束,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开远发电产业的特点,选取部分开远的发电企业为样本范围,结合国家对发电产业实施的最新政策,比如环保税开征等,针对财税政策对辖区内发电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在对最新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地区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营规律,对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优缺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通过将现有最新政策与实际产业情况相结合的理论分析,寻找发电产业作为关键战略资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空间,使传统燃煤发电企业与新能源发电产业共同协调发展。
二、我省执行新电价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省执行新电价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3)我国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天然气交易市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天然气交易市场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管输定价理论 |
2.1.1 经营期评价法 |
2.1.2 服务成本法 |
2.2 天然气价值评估理论 |
2.2.1 天然气市场价值的定义 |
2.2.2 可承受天然气价格的求解方法 |
2.3 合作博弈理论 |
2.3.1 合作博弈的概念 |
2.3.2 合作博弈的求解方法 |
2.3.3 合作博弈在油气领域的应用 |
第3章 国内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经验借鉴 |
3.1 国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
3.1.1 美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
3.1.2 英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
3.2 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
3.2.1 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历史沿革 |
3.2.2 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现状 |
3.2.3 现行天然气定价机制的优势及局限性 |
3.3 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经验借鉴 |
3.3.1 对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启示 |
3.3.2 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趋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及价格形成机制 |
4.1 市场化条件下的天然气交易市场 |
4.1.1 天然气交易中心发展现状 |
4.1.2 现有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不足 |
4.1.3 构建市场化天然气交易市场的必要条件 |
4.2 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
4.2.1 市场供给侧保留价格形成机制 |
4.2.2 市场需求侧保留价格形成机制 |
4.2.3 市场基准价格形成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输定价机制改革下供给侧保留价格研究 |
5.1 管输定价机制改革对管输价格的影响 |
5.2 管输定价机制改革对供给侧保留价格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价值导向的需求侧保留价格研究 |
6.1 我国需求侧保留价格价值评估 |
6.2 传统天然气价值评估的局限性 |
6.3 广义天然气价值评估的基本原理与评价方法 |
6.3.1 广义天然气价值评估基本原理 |
6.3.2 广义天然气价值评估评价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交易市场基准价格形成机制的多情景探讨 |
7.1 交易合同是否区分气源 |
7.1.1 交易合同不区分气源 |
7.1.2 交易合同区分气源 |
7.2 供给侧管输定价机制改革 |
7.3 需求侧广义天然气价值评估 |
7.4 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失灵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市场化条件下天然气交易市场定价案例分析 |
8.1 案例设计 |
8.2 案例测算 |
8.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8.3.1 研究结果 |
8.3.2 敏感性分析 |
8.3.3 结果讨论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新能源政策法律的研究 |
(二)国内新能源政策法律的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概述 |
一、新能源开发利用相关概念的厘清 |
(一)新能源概念的界定 |
(二)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二、新能源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可行性分析 |
三、河西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与环境 |
(一)河西地区风能资源基础和产业现状 |
(二)河西地区光能资源基础和产业现状 |
(三)其他种类新能源发展现状 |
(四)电?主网架和农村电网建设成果显着 |
第二章 河西地区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立法的现状及主要内容 |
(一)新能源立法的现状 |
(二)新能源法制的主要内容 |
二、新能源相关案例 |
(一)新能源法律规范与实践存在出入 |
(二)新能源技术研发缺乏法律保障 |
(三)新能源项目土地征用中的法律衔接不够 |
(四)环境公益诉讼中法律规范适用标准不一 |
三、河西地区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新能源发展中的实践突出问题 |
(二)新能源立法方面的问题 |
(三)新能源执法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国外新能源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法律的概述 |
(一)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政策法律的内容简要 |
(二)发达国家新能源政策法律的特点归纳 |
(三)发达国家新能源政策法律的发展趋势 |
二、发达国家新能源政策法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推进新能源立法完善和严格执法 |
(二)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
(三)以低碳化发展为追求导向 |
(四)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度 |
第四章 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战略实施政策法律完善建议 |
一、甘肃河西地区新能源战略实施相关立法的完善 |
(一)完善新能源立法 |
(二)完善相关部门法配套体系 |
二、执法层面的加强 |
(一)健全价格机制 |
(二)优化激励机制 |
(三)推动配额制度的执行 |
(四)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
(五)加强行政指导和司法指引 |
三、新能源政策的完善 |
(一)新能源开发利用中法律与政策的关系 |
(二)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2.1.1 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 |
2.1.2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 |
2.2 财务战略理论的内容与分类 |
2.2.1 财务战略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财务战略的分类 |
2.3 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战略转型的关系 |
2.3.1 信息技术进步引发财务变革 |
2.3.2 信息技术助力财务战略转型 |
2.3.3 信息技术促进财务战略转型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和目标 |
3.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动因分析 |
3.1.1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 |
3.1.2 公司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 |
3.1.3 管理者的创新与推进 |
3.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目标 |
3.3.1 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 |
3.3.2 完善财务集约化,形成价值导向型财务管理体系 |
3.3.3 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支撑点 |
第4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路径和转型效果分析 |
4.1 HNDL公司立足价值管理实践,开拓财务战略转型路径 |
4.1.1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4.1.2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财务业务融合 |
4.1.3 施行多维精益化变革,优化会计核算体系 |
4.1.4 部署战略预算体系,加强财务管控能力 |
4.1.5 强化资金管理体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4.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效果分析 |
4.2.1 会计核算管理效果 |
4.2.2 信息系统建设效果 |
4.2.3 预算管理效果 |
4.2.4 资金管理效果 |
第5章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5.1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中存在问题 |
5.1.1 宏观环境带来的财务管理压力 |
5.1.2 公司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
5.1.3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
5.1.4 财务共享模式建设存在的问题 |
5.2 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的优化建议 |
5.2.1 优化价格管理机制,巩固电价改革成果 |
5.2.2 以创造和管理价值为核心,推进运营提质增效 |
5.2.3 凝聚创新资源,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
5.2.4 优化人员评价体系,建设财务人才队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1.4.1 电能替代理论概述 |
1.4.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章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成效及特征 |
2.1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现状 |
2.1.1 国家层面电能替代重点政策 |
2.1.2 地方层面电能替代政策概览 |
2.2 中国现有电能替代政策的统计分析 |
2.2.1 政策颁布类型及形式 |
2.2.2 政策发布单位和区域分布 |
2.3 现有电能替代政策的主要特征 |
2.3.1 以市场为基础的引导性政策为主 |
2.3.2 目前电能替代政策以中短期政策为主 |
2.3.3 地方政府电能替代政策受国家指导影响较大 |
2.3.4 地方性政策灵活性较强 |
2.4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成效 |
2.4.1 电能替代加速推进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 |
2.4.2 电能替代项目和电能替代量持续增加 |
2.4.3 各地方积极发展电能替代效益明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体系的不足 |
3.1 引导性政策尚不完善 |
3.1.1 缺乏长期性法律性的指导政策 |
3.1.2 电能替代相关标准不健全 |
3.1.3 电力发展的规划管理政策针对性不强 |
3.2 激励性政策内容和形式单一 |
3.2.1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融资机制空白 |
3.2.2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践较低 |
3.2.3 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尚不完善 |
3.3 强制性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够 |
3.3.1 电价机制类政策支持力度后劲不足 |
3.3.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 |
3.4 电能替代政策受社会传统价值观影响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完善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思考 |
4.1 促进引导性政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4.1.1 促进电能替代法律和制度的建立 |
4.1.2 加强对电能替代相关标准的完善 |
4.1.3 提高配电网建设等政策的针对性 |
4.2 推动激励性政策的多样化 |
4.2.1 创新融资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
4.2.2 拓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
4.2.3 加强电能替代项目技术支持 |
4.3 推动强制性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
4.3.1 积极丰富电价机制政策的支持方式 |
4.3.2 加快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执行 |
4.4 推行电能替代深入宣传的有关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附录:地方层面电能替代政策表 |
(7)HNJT电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的概述 |
2.1 电力行业相关基础概念 |
2.2 STP营销战略理论的概述 |
2.3 5P营销策略组合理论的概述 |
第三章 HNJT电厂市场营销工作现状的分析 |
3.1 电厂生产经营总体情况的简介 |
3.2 电厂市场营销工作现状的概述 |
3.3 电厂市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HNJT电厂市场需求及竞争状态的分析 |
4.1 吉林省电力市场总体需求状况的分析 |
4.2 吉林省电力市场基本需求特征的分析 |
4.3 吉林省电力市场总体竞争情况的分析 |
4.4 吉林省电力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 |
第五章 HNJT电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 |
5.1 电厂市场的细分 |
5.2 电厂目标市场的选择及定位 |
5.3 电厂目标市场产品策略的制定 |
5.4 电厂目标市场价格策略的制定 |
5.5 电厂目标市场渠道策略的制定 |
5.6 电厂目标市场促销策略的制定 |
5.7 电厂目标市场公共关系策略的制定 |
第六章 HNJT电厂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 |
6.1 电厂营销理念的提升 |
6.2 电厂营销组织的改进 |
6.3 电厂营销人员的培训 |
6.4 电厂营销伙伴的激励 |
6.5 电厂营销费用的匹配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国外阶梯电价政策的相关研究 |
2.国内阶梯电价政策的相关研究 |
3.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二、相关理论阐述及研究的必要性 |
(一)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政策概述 |
1.阶梯电价 |
2.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3.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演变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Ramsey定价理论 |
2.政府规制理论 |
(三)惠州市实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必要性 |
1.倡导居民节能降耗 |
2.确保低收入群体利益的需要 |
3.表明供电成本、缓解交叉补贴的重要手段 |
三、惠州市居民阶梯递增电价政策的形成 |
(一)政府对电力市场的价格管制 |
1.电力市场的自然垄断性 |
2.成本劣加性 |
(二)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形成背景 |
1.国内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内容与原则 |
2.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形成 |
3.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评价要素 |
四、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
(一)阶梯电价政策具体内容 |
(二)阶梯电价政策的实施 |
1.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前准备 |
2.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具体实施情况 |
(三)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状况分析 |
1.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居民用电状况 |
2.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社会反响 |
3.阶梯电价政策实施后的电力产业结构变化 |
(四)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取得的实施成效 |
1.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政策平稳运行 |
2.电力企业收入有所增加,居民综合电价水平略有提高 |
3.对低收入家庭的电量补贴政策得到落实 |
五、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
(一)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1.阶梯电价节约用电成效不佳 |
2.电量分档不够合理 |
3.电价交叉补贴带来的问题 |
4.阶梯电价政策相应配套措施不够健全 |
(二)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问题的原因 |
1.居民电能消费习惯依旧将粗放型消费当做主导 |
2.阶梯政策中的分档没有考虑家庭成员数量 |
3.销售电价交叉补贴问题根深蒂固 |
4.支持性配套政策的缺位 |
六、国外城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的经验借鉴 |
(一)美国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二)日本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三)韩国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
(四)国外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政策的启示 |
1.保障低收入群体权益、实现居民多元化需求 |
2.电量电价分档标准因地制宜、定期变更 |
3.节能环保、确保社会公平是阶梯电价制度实施的核心目标 |
七、进一步完善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对策建议 |
(一)积极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缩减居民用电成本 |
(二)构建机制优化分档电量及电价 |
1.拟定三档用电量动态调整机制 |
2.构建三档电价动态调整机制 |
(三)推进电力价格改革,解决交叉补贴 |
(四)根据政府规制理论进一步完善相应配套制度与设施 |
1.将电量电费补贴并入财政补贴范围 |
2.加快“一户一表”改造 |
3.有效处理“一户多人口”的问题 |
4.创设居民用电、缴费网络信息系统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财税政策对开远发电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公共政策核心概念和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基础概念 |
一、公共政策 |
二、财政政策 |
三、税收政策 |
第二节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史密斯模型理论 |
第二章 我国目前发电产业财税调控政策 |
第一节 财政调控政策 |
一、制定上网电价定价政策 |
二、清洁能源电价确定和分摊制度 |
三、清洁能源发电财政补贴 |
第二节 税收调控政策 |
一、增值税优惠政策 |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三、“营改增”政策 |
第三章 财税政策对开远发电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开远发电产业现状 |
第二节 史密斯模型分析的角度 |
一、理想的政策 |
二、执行机构 |
三、目标群体 |
四、政策执行环境 |
第三节 开远发电产业历史问题 |
一、过于依赖传统资源 |
二、产业发展分布不平衡 |
三、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
四、缺少对产业的长期可持续性规划 |
第四节 财政政策在开远发电产业取得的成效 |
一、财政补贴推动火力发电企业技术升级 |
二、费用分摊制度推动清洁能源发电发展 |
三、金太阳工程推动光伏电站建设 |
第五节 税收政策在开远发电产业取得的成效 |
一、增值税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税负 |
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投资 |
三、“营改增”推动企业投资升级 |
第四章 政策作用下发电产业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财税政策方面的问题 |
一、政策设计存在缺陷 |
二、政策执行没有达到政策目标 |
第二节 政策作用下发电产业出现的问题 |
一、电力企业亏损,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 |
二、资源浪费与限电不同程度存在 |
三、发电企业自主性受电网限制 |
第三节 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的制定 |
二、政策执行主体 |
三、政策目标群体自身原因 |
四、电力价格形成缺乏市场引导 |
第五章 国内外可借鉴的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可借鉴的经验 |
一、美国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电力市场活力 |
二、日本放开电力市场管制,打破区域壁垒 |
三、印度积极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建设 |
第二节 国内可借鉴的经验 |
一、江苏重点调节上网电价,发展清洁能源发电 |
二、内蒙大力发展火电脱硫和清洁能源发电 |
三、四川多措施解决发电与输电不匹配问题 |
第六章 政策执行建议 |
第一节 科学有效地制定政策 |
一、尊重客观实际,科学进行操作 |
二、实现科学决策的程序化和现代化 |
三、全面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水平 |
第二节 提高政府的政策执行水平 |
一、注重政策宣传 |
二、多种方法进行政策执行 |
三、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的工作水平 |
第三节 改善政策执行环境 |
一、改善营商环境 |
二、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 |
三、弘扬公民精神文化 |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电产业财税政策问卷调查 |
致谢 |
四、我省执行新电价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发挥电价杠杆作用 改善电力供需结构[N]. 燕春丽. 甘肃经济日报, 2021
- [2]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1)
- [3]我国天然气交易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定价研究[D]. 芮旭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甘肃新能源战略实施的政策法律问题研究 ——以河西地区为例[D]. 于瀚坤.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HNDL公司财务战略转型研究[D]. 郭梦琪.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D]. 韩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HNJT电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D]. 于岩. 吉林大学, 2020(08)
- [8]吉林省惠企惠民政策(一)[J]. 吉林省政府研究室.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19)
- [9]惠州市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陈钰怡.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10]财税政策对开远发电产业的影响研究[D]. 王希.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