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银行的风险与防范(论文文献综述)
周茜[1](2021)在《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因素较多,其中融资困难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网络融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模式,网络融资模式具有成本低,办理周期短等优势,能够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融资模式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市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展形势较好,但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网络借贷平台、网上银行等网络平台还不够健全,金融机构风控管理和诚信体系尚未完善,存在着一定信用风险。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管理面临着信用风险因素的复杂性、量化难度大等挑战。目前主流的信用风险测度方法有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等,这些模型主要用来估计企业违约概率,在不确定环境下,很难有效判别出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权重,因此找到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和管控手段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把小微企业网络融资模式分为银行介入与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银行介入与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指标特点、复杂程度、识别与度量难度有所不同,以致信用风险测度方法有所区别。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包括:银行在线借贷、电商网络融资等;非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包括: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为了解决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素间评价仅限于实数域,较难客观体现评价者的主观意愿,信用风险的直接关联矩阵难以客观获得等难题,本文构建出适合银行介入下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①针对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AHP—区间数DEMATEL法;②应用ANN方法对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各指标权重进行测度,利用GRA确定信用风险因素之间的直接关联矩阵;③针对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问题,提出Borda序值、范数灰关联度、RS,并结合ITFN-DEMATEL方法构建信用风险测度模型。为了解决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指标非平稳、非线性,以及较难形象地描述专家判断过程等难题,本文构建出非银行介入下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①关于P2P网络融资模式下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并利用F-AHP法与CRITIC法等组合赋权对指标进行权重测度,再利用软集合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验证;②关于网络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应用Rough方法对信用风险指标进行属性约简并删除冗余的信用风险指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改进直觉模糊法等组合赋权法得出信用风险权重;③通过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应用举例分析,不仅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也为贷款方提供了信贷策略。根据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结果构建适合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①提出了基于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健全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优化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增加“信用时间轴”;②设计了基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电商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的免疫力提升模型,提高小微企业网络融资能力,降低其信用风险;③构建了 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引导更多网络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提高小微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其信用风险防控的免疫力水平;④针对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构建了基于激励机制、监管力度、创新合作等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在区块链思维下提出基于信用风险管控的小微企业免疫力提升路径。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①创建适用于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基于GRA-DEMATEL、ITFN-DEMATEL等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模型,较客观地描述了各信用风险因素的综合重要程度;②构建适用于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式下基于主客观赋权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有效解决传统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对于信用风险指标间存在相互关联、相关影响等复杂关系而测度不够客观的问题;③利用区块链思维从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整体提升小微企业免疫力水平,建立可行规则制度,发展新型金融业态;④构建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信用风险管控策略,将实现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有效防控。
孙立[2](2021)在《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对人们的消费观念、投资理财行为、转账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雄安新区的成立给容城联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区建设涉及搬迁,农户手中将获得大量赔偿资金,存款营销迎来重大机遇,发展电子银行产品成为容城联社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容城联社作为分析对象,融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大的环境背景,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来开展研究。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开展调查,通过获取数据分析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依据前文构建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从产品策略、渠道和宣传策略、服务策略和风险策略4个方面归纳问题。其中,产品策略方面,联社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产品功能有待完善的问题。渠道和宣传策略方面存在着对传统营销渠道过度依赖、宣传手段单一落后等问题。服务策略上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客户服务体验较差、服务流程复杂、缺乏售后服务等。在风险策略方面,存在因操作不当引发的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与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较弱、未建立技术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并从引进人才、细分市场等角度提出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电子银行业务及农信社相关的理论成果,使其成为更加完整的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容城联社经营能力的提升、加快容城联社改制步伐,实现在新区的华丽转身。本文将视角聚焦于县域市场的农信社,把握其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性,所提出的电子银行发展策略也力争为其他同类农信社发展提供若干助益和参考。
张蕊[3](2020)在《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支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商业银行的风险首先是信用风险问题,不仅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于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对于全社会都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远的不说,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到2009年的迪拜和希腊的危机来看,一国银行信用风险累积过多带来的后果可见一斑。当前从国内经济运行和发展环境上看,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里,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已经开始出现显着的下降,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科技日益活跃,发展迅速,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更加复杂和严峻,揭示这个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是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第2章从经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这两个切入点,对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及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对金融科技及其特征和金融科技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回顾。第3章首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主要从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混业化、金融杠杆高位化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四个方面从理论上展开分析。接下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问题,揭示了商业银行大力实现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并讨论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目标以及转型的具体种类。第4章对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较为细致地分析了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第5章和第6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直接路径,包括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以及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随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和普惠金融业务规模的愈益扩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愈益上升的结论。第7、8和9章对商业银行转型后信用风险的间接路径,包括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这三个路径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转型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这三种风险之间呈正向关系,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越大,引致的信用风险越大的结论。最后,第10章,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层面、保险公司层面和商业银行层面,提出了若干条对策建议。
李泽楠[4](2020)在《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互联网+”理念的认可和支持,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网络金融也成为了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竞争领域。作为数家最早借助互联网平台发展自身业务之一的商业银行,如何能够在网络金融领域站稳脚跟,已成为平安银行能够长期经营管理的重要议题。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对其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在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方案,同时,为优化方案的有效实施提出保障措施,希望能够降低平安银行在网络金融环境下存在的风险,为其风险管理提供建议,并为其他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提供借鉴经验。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借助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特别是在网络金融背景下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关于平安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对平安银行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从内外部经营环境对其进行分析,从信用风险、盈利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四个角度对平安银行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再次,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了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评价,并对风险管理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平安银行在网络金融背景下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加强主营业务风险点管控、建立交流反馈平台、严把稽查与考核五个方面提出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方案的顺利实施提出保障措施。
李晓倩[5](2020)在《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通联支付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第三方支付具有很强的便捷性、高效性和灵活性,它改变了我国目前统一的交易模式和收费模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活动中。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支付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于不同的企业发展不平衡,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有可能会造成恶性竞争,进而增加企业的管理风险,影响网络支付安全。因此,研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风险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的含义、风险的定义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相关理论。然后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第三方支付进行多重风险识别,建立了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的支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本文还建立了合格科学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保证各层次指标的可重用性。随后对第三方支付进行了实物评估。本文以通联支付为例,从宏微观层面的角度区分了不同的第三方支付方式,并且详细分析了第三方支付风险的表现形式。最后,本文从业务方面、支付结构和消费者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邓艳[6](2020)在《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许多行业的变革和转型。电子银行就是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基础上从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演变而来。电子银行业务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银行柜台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严重制约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展开,这些风险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相比,它更为复杂,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更为广泛。通过研究商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控制,规避或降低电子银行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促进电子银行的健康良性发展,就成为了本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研究对象,运用风险管理理论,探讨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及运行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内部管理、技术、操作、客户及其他层面构建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选择对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比较熟悉的10位人员,借助1-9标度法对各风险指标进行打分,设计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权重,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对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综合评分值为:67.43分,属于“一般风险”等级,通过对各风险指标评价的分析,提出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应关注内部管理制度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及内部控制环境风险的控制,技术风险应关注信息系统稳定性风险及监管系统可靠性风险的控制,操作风险应关注过失风险的控制,客户风险应关注客户误操作风险的控制,其他风险应关注法律风险及声誉风险的控制。结合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对促进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郭建辉[7](2020)在《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文中提出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种新的模式和业态,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经历了最初的银行电子化和网上银行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更加丰富完善,创新能力更强,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大。从业务规模上看,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业务结构上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网贷、众筹、征信、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等多种模式,当前已经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理财、支付、基金、征信等多个领域的业务;从覆盖范围上看,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到经济中企业和居民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第三方支付,成为人们日常衣食住行、购物消费、旅游休闲、航空酒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支付方式,大大提升了支付结算的效率,同时互联网金融跨越空间的优势,消除了地域的障碍,使农村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享有平等的金融权;从政府层面上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由放任转为支持鼓励和规范监管。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主导下的金融体制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足、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服务质量不高、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金融资源匮乏。当前更多的金融资源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融资难和融资贵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我国金融供给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宏观与微观领域对金融有着“旺盛”的需求。从微观层面来看,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交易活动对金融服务有着高质量的需求,边远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有着享有金融发展“红利”的需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同样需要金融体系供给一种新的模式与业态,推动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三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着“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谋求上市为追求和目标,“圈钱”特征明显,互联网金融网贷企业在“唯利是图”的驱使下,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宗旨,并自我循环,导致问题频发,使实体经济发展“供血”不足。抛开社会上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热捧”,回归理性的角度,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仍然是金融,其只有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和目标,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了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弥补了国有金融主导下金融体系的不足,提升了实体经济中企业和居民的支付结算效率,拉近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缓解了金融压抑,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微企业、社会上创业型和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拓展了金融对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覆盖,满足了社会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提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效率。因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和中美贸易摩擦加大的形势下,研究和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具有货币的功能、信用的功能和虚拟经济的特性,其深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与马克思所论述的货币、资本与物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相结合,通过货币流通和资本循环创造价值利润与社会财富是一脉相承的。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其虚拟经济的趋势更加凸显,同时借助信用的推力,其“脱实向虚”和自我膨胀的特性加大,进而带来马克思所描述的投机活动和经济危机,因而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监管,促进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给出了两者的定义,这使后续的研究有了立足点。论文以我国目前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为背景,回顾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和路径,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阐述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在对我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本篇论文的框架进行引导说明,分别是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论文创新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提出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三个方面,这一章主要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对文中使用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三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本章首先对互联网金融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进行解析,随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三个演进阶段,揭示了演进发展过程中具有的特征,同时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显着模式,构建了互联网金融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清晰路线。第四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本章从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和市场中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现实矛盾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互联网金融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其具有过度虚拟化产生的“脱实向虚”趋势与现象。在现实中,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体系供给缺陷的矛盾显着,因而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必须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内生与外生条件在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起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并促进了市场中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五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本章首先指出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的显着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助推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过四个路径得以实现。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外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正效应的引导,做好对负效应的规制。第六章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起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模型,确立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了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共48个季度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对模型做统计检验,测算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相关值与结论。第七章是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欧盟以及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对我国的有益借鉴和启示。在通过对国内和国外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即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完善政策体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罗燕[8](2020)在《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多个金融主体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业带来新理念、新方式、新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风险。互联网金融存在的诸如风控能力不足、信用机制不成熟、法律不健全、监管缺失等问题,与传统监管相比显得更富有挑战性。使得对管理的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这加大了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难度,乃至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重视与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及防范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下金融业一项十分重要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出发,通过从理论到实际多个角度进行剖析,论述了基本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在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为了能更好的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方面的管理水平,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分析—问题探究—解决对策”的思路,以“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方式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探讨。首先从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把握前沿理论成果;进而对金融风险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释;接下来则从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四个维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中蕴含的风险;第四部分则通过实证分析,对前述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四个维度风险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主要是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给予了相应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研究认为:其一,对于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而言,主要来自四大方面,即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供给方、需求方、监管方。其二,通过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能力不足、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欠缺、互联网金融征信机制有待健全、金融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其三,从前述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风险定量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供给方风险和监管方风险。其四,要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其风险防控水平,可以着重从下述方面进行分析,即: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征信体系以及调整金融监管体制建设。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用“监管沙盒”法来对互联网金融发展风险进行监管,同时实现对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平衡;第二,本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参考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各周期特点,规划评价指标,形成配套后评价机制,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用于削减其风险影响。因此在分析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刘媛[9](2019)在《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文中指出网上银行是利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类型,网上银行业务存在的技术风险等使其有必要对客户资金安全承担保障义务。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基础包括危险控制理论、获利报偿理论、节省社会总成本理论。《侵权责任法》第37条是经营者对经营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网上银行是银行经营者,网上银行系统这一虚拟空间是网上银行的经营场所,空间的虚拟性并不影响经营场所的认定。安全保障义务在虚拟空间的适用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认可,因此,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能够被纳入侵权法第37条的调整范畴。由于网上银行的经营场所是虚拟空间,其对经营场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不同于传统银行,包括网上银行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以及风险提示。认定网上银行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标准包括法定标准、行业标准和善良管理人标准,法定标准的滞后性可能无法充分保护受害客户,行业标准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善良管理人标准在衡量时更具灵活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案件中,如果网上银行的行为符合法定标准及行业标准,但无法实现保护受害客户的目的,还应运用善良管理人标准进行具体衡量,以判断网上银行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程度要高于普通注意义务,但仍是有限的。确定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既有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也有可供考量的具体因素。
张苒[10](2019)在《微众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新型银行经营模式,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与推进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自从2014年12月微众银行及2015年3月的网商银行得到批准成立以来,标志着国内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进入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无实体经营网点,单纯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纯线上办理金融业务的银行业经营模式,探究其风险防范措施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互联网银行风险防范为研究主体,以微众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等。其次,互联网银行的相关概念、特点及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识别了微众银行运营风险,并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含义变化。同时对微众银行进行风险评价,通过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银行监管的经验及启示,对微众银行提出相应的运营风险防范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本质上看互联网银行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为风险控制基础,以纯线上经营无实体网点的创新型经营模式。针对这种银行业模式,本文认为应该适度容忍创新风险,鼓励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主要从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以及内部治理方面等角度入手,提出更加合理的运营风险防范措施,重点监控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建设,构建更加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积极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设。
二、网上银行的风险与防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银行的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2.2 网络融资模式的相关研究 |
2.3 区块链的相关研究 |
2.4 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相关研究 |
2.5 关于组织免疫理论的相关研究 |
2.6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模式、特点及渠道选择 |
3.1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模式 |
3.1.1 小微企业的特征与信用风险产生原因 |
3.1.2 网络融资模式流程及分类 |
3.2 网络融资模式的特点及分析 |
3.2.1 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分析 |
3.2.2 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模分析 |
3.2.3 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难点 |
3.3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渠道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介入的网络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1 基于改进AHP-DEMATEL法的银行在线借贷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1.1 基于改进的AHP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4.1.2 基于改进区间数-DEMATEL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
4.1.3 区间数综合影响度计算 |
4.2 基于改进DEMATEL法的电商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1 基于ANN-GRA-DEMATEL法的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2 基于改进DEMATEL法的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4.2.3 基于ITFN-DEMATEL的综合影响矩阵计算 |
4.3 模型应用举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银行介入的新型网络融资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1.1 F-AHP法计算主观权重 |
5.1.2 CRITIC法计算客观权重 |
5.1.3 组合赋权的权重确定方法 |
5.1.4 基于软集合的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模型的验证 |
5.2 基于组合赋权的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1 基于熵权法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2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与经验模态分解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2.3 基于改进直觉模糊法的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
5.3 模型应用举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 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1 基于重复博弈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2 基于政府监管力度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3 基于收益共享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4 基于网络联保交易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1.5 基于免疫力提升的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 电商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1 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基于免疫理论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2.2 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 P2P网络借贷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1 基于ESS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3.3 基于动态循环免疫力提升的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 网络众筹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1 基于激励机制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2 基于监管力度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3 基于创新合作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4.4 基于免疫力水平提升路径的信用风险管控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信用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2 影响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1 影响银行在线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2 影响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3 影响电商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4 影响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2-5 影响P2P网络借贷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第二轮调查问卷 |
附录2-6 影响网络众筹模式下信用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网络信用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访谈大纲——关键因素结果验证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荣誉情况 |
(2)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银行依托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
1.1.2 商业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任重而道远 |
1.1.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带来良好契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应用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电子银行业务概述及发展策略组成要素 |
2.1 电子银行业务概述 |
2.1.1 电子银行的概念 |
2.1.2 电子银行业务主要特点 |
2.2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 |
2.2.1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组成要素选取思路 |
2.2.2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要素解释及相关关系 |
第三章 容城联社简介及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1 容城联社基本情况介绍 |
3.1.1 人力资源状况 |
3.1.2 业务类型 |
3.1.3 服务理念 |
3.2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2.1 电子银行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
3.2.2 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客户队伍 |
3.2.3 电子银行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3.2.4 电子银行交易金额大幅回落 |
第四章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调查及分析 |
4.1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调查 |
4.1.1 问卷设计思路 |
4.1.2 调查对象及问卷发放情况 |
4.1.3 数据分析 |
4.2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
4.2.1 产品同质化严重,功能有待完善 |
4.2.2 宣传手段落后,渠道建设不完善 |
4.2.3 服务体验较差,服务流程复杂 |
4.2.4 风险意识薄弱,防控机制未建立 |
第五章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优化及保障措施 |
5.1 合理运用产品策略 |
5.1.1 着重开发农业龙头企业电子银行产品 |
5.1.2 切实履行支农责任,完善产品功能 |
5.2 有效加强渠道建设,改进宣传效果 |
5.2.1 推动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融合发展 |
5.2.2 宣传方式多元化,打响品牌知名度 |
5.2.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宣传效果 |
5.3 全面提升服务策略 |
5.3.1 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水平 |
5.3.2 大力建设智慧金融,推动服务方式转型升级 |
5.3.3 提供差异化服务,扩大客户覆盖面 |
5.4 综合运用风险策略 |
5.4.1 修补制度漏洞,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
5.4.2 加强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建设 |
5.4.3 构建内控严密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
5.5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保障措施 |
5.5.1 引进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
5.5.2 把握雄安新区建设契机,细分市场 |
5.5.3 利用互联网金融构建新形势下资产管理战略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当代中国所处的新时期 |
2.1 我国新时期的界定 |
2.2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
2.2.1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界定 |
2.2.2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根本特征 |
2.3 我国金融科技浪潮的兴起 |
2.3.1 金融科技的界定 |
2.3.2 金融科技的特征 |
2.3.3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与业务转型 |
3.1 新时期我国经济新常态约束下的金融环境 |
3.1.1 利率市场化 |
3.1.2 金融机构混业化 |
3.1.3 金融杠杆高位化 |
3.1.4 金融监管宏观审慎化 |
3.2 新时期我国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 |
3.2.1 金融科技约束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
3.2.2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特点 |
3.2.3 业务转型的目标 |
3.2.4 业务转型的具体种类 |
3.3 本章小结 |
4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的理论分析 |
4.1 直接信用风险 |
4.1.1 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4.1.2 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 |
4.1.3 普惠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 |
4.2 间接信用风险 |
4.2.1 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2 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2.3 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Ⅰ:利率市场化与银行信用风险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利率市场化与利率水平的关系 |
5.1.2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与信用风险的影响 |
5.1.3 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与信用风险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设计 |
5.2.2 模型设计 |
5.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后信用风险直接路径Ⅱ:业务转型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 消费信贷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6.2 普惠金融业务与银行信用风险 |
6.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2 研究设计 |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Ⅰ:利率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1.1 利率水平波动与商业银行信贷期限偏好 |
7.1.2 利率水平波动与企业借款的续短为长模式 |
7.1.3 续短为长的借款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计 |
7.2.2 模型设计 |
7.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 |
7.3.2 相关性分析 |
7.3.3 回归分析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Ⅱ:银行操作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8.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定价 |
8.1.2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权、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3 商业银行利率定价难度、操作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1.4 商业银行竞争程度、操作性风险和引致信用风险 |
8.2 研究设计 |
8.2.1 变量设计 |
8.2.2 模型设计 |
8.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8.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8.3 实证结果与统计分析 |
8.3.1 描述性统计 |
8.3.2 相关性分析 |
8.3.3 多元回归分析 |
8.3.4 稳健性检验 |
8.4 本章小结 |
9 新时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间接路径Ⅲ:银行流动性风险引致信用风险 |
9.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9.1.1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 |
9.1.2 商业银行流动性需求与信用风险 |
9.1.3 借款企业行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
9.2 研究设计 |
9.2.1 变量设计 |
9.2.2 模型设计 |
9.2.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9.3 实证结果及统计分析 |
9.3.1 描述性统计 |
9.3.2 相关性分析 |
9.3.3 面板回归分析 |
9.3.4 稳健性检验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保险公司层面 |
10.2.3 商业银行层面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网络金融和风险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 |
2.1 网络金融和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金融 |
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3 内部控制的内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平安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平安银行简介 |
3.1.2 平安银行经营现状 |
3.1.3 平安银行财务状况 |
3.2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经营环境现状 |
3.2.1 外部环境分析 |
3.2.2 内部环境分析 |
3.3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点识别 |
3.3.1 信用风险 |
3.3.2 盈利性风险 |
3.3.3 流动性风险 |
3.3.4 操作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评价 |
4.1 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平安银行风险管理指标构建原则 |
4.1.2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指标的选取 |
4.2 风险管理评价 |
4.2.1 原始数据标准化 |
4.2.2 数据可行性检验 |
4.2.3 因子提取 |
4.2.4 因子旋转 |
4.2.5 因子得分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4.3.1 流动性风险因子分析 |
4.3.2 盈利性风险因子分析 |
4.3.3 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5.1 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目标 |
5.2 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原则 |
5.3 风险管理优化方案的流程 |
5.3.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5.3.2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 |
5.3.3 加强主营业务风险点管控 |
5.3.4 建立交流反馈平台 |
5.3.5 严把稽查与考核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平安银行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6.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6.3 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水平 |
6.4 探索网络金融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通联支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第三方支付的产生 |
2.1.2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
2.1.3 第三方支付产品的分类 |
2.1.4 风险的定义 |
2.2 主要相关理论 |
2.2.1 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模式 |
2.2.2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3 风险识别的基本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现状与风险因素分析 |
3.1 第三方支付国内的发展历程 |
3.1.1 第三方支付诞生阶段 |
3.1.2 迅速涌入阶段 |
3.1.3 黄金发展阶段 |
3.1.4 增长缓慢阶段 |
3.2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中存在的风险现状 |
3.2.1 大量无照经营公司危害金融安全风险 |
3.2.2 大量滞留金造成了资金风险 |
3.2.3 客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
3.2.4 支付模式较便捷带来的风险 |
3.3 第三方支付风险因素分析 |
3.3.1 内部因素分析 |
3.3.2 外部因素分析 |
4 第三方支付的风险评价 |
4.1 评价原则 |
4.1.1 科学性 |
4.1.2 代表性 |
4.1.3 系统性 |
4.1.4 独立性 |
4.1.5 可操作性 |
4.2 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5 案例分析—以通联支付产品风险为例 |
5.1 通联支付的公司简介 |
5.2 通联支付的业务模式 |
5.2.1 线上支付的模式分析 |
5.2.2 线下支付的模式分析 |
5.3 通联支付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
5.3.1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
5.3.2 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制度 |
5.3.3 消费者投诉管理办法 |
5.4 通联支付存在的风险与风险评价分析 |
5.4.1 通联支付风险案例回顾 |
5.4.2 通联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风险评价分析 |
6 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的措施 |
6.1 内部风险建议 |
6.1.1 加强技术创新 |
6.1.2 建立防范诈骗体系 |
6.1.3 提高信息技术,保护商户信息 |
6.1.4 完善支付制度,保护商户权益 |
6.1.5 建立双方信用评级系统 |
6.2 外部风险建议 |
6.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2.2 落实监管第三方支付之间的竞争关系 |
6.2.3 完善行业自律监管 |
6.2.4 建设系统化个人信息安全权保护制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电子银行的基本概念 |
2.2 电子银行风险的种类和特征 |
2.2.1 电子银行风险的种类 |
2.2.2 电子银行风险的特征 |
2.3 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2.3.3 PDCA风险控制理论 |
第3章 湖南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识别 |
3.1 湖南星沙农商行简介 |
3.2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发展现状 |
3.2.1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3.2.2 电子银行运行现状 |
3.2.3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
3.3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4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因素分析 |
3.4.1 内部管理层面引发的风险 |
3.4.2 技术方面引发的风险 |
3.4.3 操作因素引发的风险 |
3.4.4 客户因素引发的风险 |
3.4.5 其他因素引发的风险 |
第4章 湖南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评价研究 |
4.1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运用文献研究法确定电子银行风险指标 |
4.1.2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指标的初步构建 |
4.1.3 运用德尔菲法对电子银行风险指标进行筛选 |
4.1.4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指标最终构建 |
4.2 湖南星沙农商行电子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 |
4.2.2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一级风险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二级风险指标权重计算 |
4.3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评价指标的衡量 |
4.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操作原理 |
4.3.2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等级的计算 |
4.4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分析 |
4.4.1 最大隶属度原则分析风险 |
4.4.2 风险等级标准分析风险 |
4.4.3 各二级风险评价指标权重分析风险 |
第5章 湖南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
5.1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
5.1.1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
5.1.2 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机制 |
5.1.3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
5.2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技术风险控制策略 |
5.2.1 加强技术风险管控 |
5.2.2 强化风险评估 |
5.3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策略 |
5.4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客户风险控制策略 |
5.5 星沙农商行电子银行其他风险控制策略 |
5.5.1 增强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
5.5.2 健全声誉风险处理机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追源与梳理 |
2.1.1 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 |
2.1.2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2.1.3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
2.1.4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
2.1.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2 互联网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定义与界定 |
2.2.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界定 |
2.2.2 实体经济的定义界定、功能与特征 |
2.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 |
3.1 互联网金融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
3.1.1 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功能属性 |
3.1.2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功能 |
3.1.3 互联网金融虚拟经济特性 |
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阶段 |
3.2.1 货币形式的演变和互联网金融模式业态 |
3.2.2 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银行电子化阶段 |
3.2.3 2002年至2012年成熟的第三方支付阶段 |
3.2.4 2013年至今的金融全领域阶段 |
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演进特征 |
3.3.1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实体经济基础 |
3.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创新性和递进性 |
3.3.3 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差异化影响 |
3.4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演进中的显着模式 |
3.4.1 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卡跨越和交易去现金化 |
3.4.2 大数据下的征信——社会信用体系的重构 |
3.4.3 金融混业经营——大型互联网金融巨头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 |
4.1 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
4.1.1 互联网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
4.1.2 互联网金融过度虚拟化下的“脱实向虚” |
4.2 实体经济“旺盛”需求与传统金融供给缺陷的现实矛盾 |
4.2.1 实体经济中宏观和微观金融需求 |
4.2.2 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供给缺陷 |
4.3 内生与外生条件的驱动和金融资源优化配置 |
4.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生驱动条件 |
4.3.2 技术的外生驱动条件 |
4.3.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合规运行与防范“脱实向虚” |
4.3.4 实体经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与效应 |
5.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 |
5.1.1 降低交易成本与提高资金效率 |
5.1.2 扩大金融覆盖和激发市场内生需求 |
5.1.3 推动金融市场利率改革 |
5.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现路径 |
5.2.1 传统金融的延伸——金融互联网化 |
5.2.2 互联网融资模式——新型投融资平台 |
5.2.3 兼具效率与便捷的金融支付——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 |
5.2.4 技术升级的金融新形态——大数据金融和云计算金融 |
5.3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效应 |
5.3.1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正效应 |
5.3.2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外部负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的研究设计与指标选取 |
6.1.1 研究基础与设计 |
6.1.2 指标选取原则 |
6.1.3 研究指标的选取 |
6.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6.2.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6.2.2 相关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
6.2.3 实证分析研究 |
6.3 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和结论 |
6.3.1 互联网金融要素影响分析 |
6.3.2 非互联网金融相关要素影响分析 |
6.3.3 实证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
7.1 国外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7.1.1 实行严格市场准入原则和审慎监管制度 |
7.1.2 制定健全规范的法律体系 |
7.1.3 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 |
7.1.4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
7.2 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
7.2.1 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
7.2.2 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过程监管 |
7.2.3 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
本章小结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金融 |
二、金融风险 |
三、风险管理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理论 |
二、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声誉理论 |
第二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风险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 |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 |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一、P2P模式 |
二、众筹模式 |
三、电商小贷 |
四、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 |
五、互联网理财销售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因素 |
一、产品本身存在的风险 |
二、供给方存在的风险 |
三、需求方存在的风险 |
四、监管方存在的风险 |
第四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 |
一、风险的多元性 |
二、风险的多变性 |
三、风险的多边性 |
四、风险的并存性 |
五、风险监管的多重性 |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能力不足 |
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
二、监管技术较为落后 |
三、政府监管的缺失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欠缺 |
一、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欠缺原因 |
二、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欠缺的方面 |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及金融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一、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不完善 |
二、金融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
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模型及框架设计 |
一、评价模型概述 |
二、研究框架设计 |
第二节 结果分析 |
一、根据评分结果写出判断矩阵 |
二、一致性检验 |
三、评价分析与总结 |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 |
一、增强金融网络系统安全性 |
二、提升支付系统技术标准 |
第二节 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
一、应该加大金融立法力度 |
二、及时修改已不适应现状的法律法规 |
三、进一步完善能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行业规范 |
第三节 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 |
一、建立一个通用的社会信用机制 |
二、加快自律组织的建立速度 |
第四节 调整金融监管体制 |
一、建设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
二、降低自身风险,加强内部控制 |
三、加强政府监控,规范网络交易 |
四、创新监管新机制,引入“监管沙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理论依据 |
一、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必要性 |
(一)网上银行负有保障资金安全的基本义务 |
(二)网上银行负有保障网络系统安全的高度注意义务 |
二、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性 |
(一)网上银行对业务风险具有控制能力 |
(二)网上银行从业务风险中获利 |
(三)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能降低社会总成本 |
第二章 网上银行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现实依据 |
一、网上银行适用《侵权责任法》第37条的规范解读 |
(一)《侵权责任法》第37条确立安全保障义务的意义 |
(二)网上银行属于银行经营者 |
(三)网上银行交易系统属于银行经营场所 |
二、网上银行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司法实践 |
(一)网上银行客户资金被盗案件的裁判实践 |
(二)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在司法裁判中的体现 |
第三章 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
一、网上银行系统安全保障义务 |
(一)系统安全保障义务的确立 |
(二)系统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
二、网上银行操作规程安全保障义务 |
(一)操作规程安全保障义务的确立 |
(二)操作规程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
三、网上银行风险提示义务 |
(一)风险提示业务的确立 |
(二)风险提示业务的内容 |
第四章 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 |
一、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 |
(一)过错认定客观化对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认定的影响 |
(二)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标准 |
(三)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具体表现 |
(四)网上银行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举证责任 |
二、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的合理限度 |
(一)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的必要性 |
(二)确定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三)确定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可考量的具体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微众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银行概述 |
2.1.1 互联网银行的含义 |
2.1.2 互联网银行的特点 |
2.1.3 互联网银行的效应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大数据理论 |
2.2.3 长尾理论 |
第3章 微众银行运营风险识别 |
3.1 信用风险 |
3.2 操作风险 |
3.3 法律风险 |
3.4 流动性风险 |
3.5 利率风险 |
第4章 微众银行运营风险评价 |
4.1 微众银行运营概况 |
4.1.1 经营特点 |
4.1.2 风控模式 |
4.1.3 资管成效 |
4.2 微众银行运营风险评价 |
4.2.1 风险编号 |
4.2.2 计算权重 |
4.2.3 加权平均 |
第5章 国外互联网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经验借鉴 |
5.1 国外互联网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经验 |
5.1.1 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 |
5.1.2 新加坡星展银行 |
5.1.3 日本乐天银行 |
5.2 国外互联网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经验借鉴 |
5.2.1 加强多外包业务监管 |
5.2.2 信息披露机制公开透明 |
5.2.3 健全风险管控模型和框架 |
第6章 启示及建议 |
6.1 微众银行运营风险防范措施 |
6.1.1 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
6.1.2 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
6.1.3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
6.2 建议 |
6.2.1 对我国互联网银行的风控建议 |
6.2.2 对政府部门的监管意见 |
6.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网上银行的风险与防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测度与管控模型[D]. 周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容城联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孙立. 河北大学, 2021(02)
- [3]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与信用风险研究[D]. 张蕊.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网络金融背景下平安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李泽楠. 燕山大学, 2020(01)
- [5]第三方支付的风险管理研究 ——以通联支付为例[D]. 李晓倩.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湖南星沙农村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邓艳. 南华大学, 2020(01)
- [7]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研究 ——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D]. 郭建辉. 吉林大学, 2020(01)
- [8]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D]. 罗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9]网上银行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 刘媛.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10]微众银行运营风险防范研究[D]. 张苒.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