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良[1](2020)在《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晶体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保意识和农业需求的日益增强,开发应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杀虫剂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氯虫苯甲酰胺能够满足上述对杀虫剂的需求,其特点是高效、广谱、低毒,对环境及人畜都较为友好。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作用机理非常独特的杀虫剂,可以激活昆虫体内鱼尼丁受体,使细胞内Ca2+持续释放致死,该作用机理的研究为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发新型杀虫剂起到指导作用。氯虫苯甲酰胺在农药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应用前景非常广。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是氯虫苯甲酰胺合成过程中的非常重要中间体,优化该中间体的合成工艺,对于提升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收率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针对该中间体合成过程中尚存在的合成步骤较多、收率偏低、原料消耗大等问题进行改进。此外,在合成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时的部分中间体能够形成单晶,对相关晶体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可以从晶体学方面为改变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进行调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优化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工艺对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路线及工艺优化进行探讨。在确定合成路线后,从节约原材料、提高收率、获得最佳摩尔配比等方面对每个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合成工艺。优化后的五步合成工艺可以概括为以2,3-二氯吡啶为原料,经过肼代、环合、溴代、氧化、水解反应制备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每个反应过程对应的产物分别为3-氯-2-肼基吡啶、1-(3-氯-2-吡啶基)-3-吡唑烷酮-5-甲酸乙酯、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乙酯、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改进后的四步合成工艺将环合和溴代反应采用一锅法方式进行反应。具体的合成工艺如下:(1)在制备3-氯-2-肼基吡啶时,通过水合肼回收以及后处理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水合肼的投入量,以2,3-二氯吡啶:水合肼为1:3.5的摩尔比例获得97.78%的收率,较之传统1:8的摩尔比有很大提升,响应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大大提升了原料利用率。(2)在环合和溴代反应中,通过探究一步合成(一锅法)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合成效率。在传统的合成工艺中,环合和溴代的收率分别为49.2%和95.9%,通过改进一步合成(一锅法)的方式,两步的总收率达到了63.6%,既减少了反应步骤与时间,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反应收率。(3)对氧化和水解反应进一步优化,探索出最佳的合成工艺。以2,3-二氯吡啶为原料,合成至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总收率可达58.4%。2.优化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工艺以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以及3-甲基-2-氨基-5-氯-苯甲酰甲胺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氯虫苯甲酰胺。探究投料比、缚酸剂种类、溶剂等影响并优化反应条件,最终获得95.1%的收率。3.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合成过程中间体晶体学性质对合成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过程中的四个中间体进行晶体学研究。通过溶剂蒸发法获得产物单晶,筛选出获取单晶的最佳溶剂。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其晶型、空间结构等晶体学性质进行分析,利用热分析法对晶体热稳定性等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利用Hirshfeld表面分析对晶体空间作用力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晶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刘建超[2](2019)在《2,3,5,6-四氯吡啶电催化选择性脱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含吡啶结构的化合物已成为农药合成中的主要研究对象,如2,3,5-三氯吡啶(2,3,5-TCP)是合成新型农药毒死蜱的关键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因此吡啶氯化物的合成研究已成为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国内外2,3,5-TCP的合成研究进展基础上,以2,3,5,6-四氯吡啶(2,3,5,6-TeCP)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为模型反应,在银电极上研究其电催化行为和动力学特征,并探讨其反应机理。通过恒电流电解和恒电位电解技术考察了电极材料、电解质、电极表面结构等因素对2,3,5,6-TeCP电化学还原脱氯性能的影响。第一部分: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2,3,5,6-TeCP电化学脱氯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氯代吡啶化合物(2,3,5,6-TeCP、2,3,5-TCP和2,3,6-TCP)的电化学还原脱氯性能,推测反应底物2,3,5,6-TeCP中四个不同位置C-Cl键断裂的先后顺序。根据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底物浓度的关系,表明反应底物2,3,5,6-TeCP在电还原脱氯过程中是受扩散控制的,其扩散系数为4.06×10-7 cm2/s。通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线性伏安测试,分析了反应底物电还原脱氯过程中在银电极表面的吸附现象以及在银电极表面的催化活性,并计算出其表观活化能为6.893 KJ/mol。最后通过恒电位电解技术对2,3,5,6-TeCP电还原脱氯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的电解条件下(阴极液为0.02 M 2,3,5,6-TeCP+0.1 M TBAP的乙腈溶液;阳极液为0.5 M NaOH溶液;电解电位为1.7 V,电解温度为30℃,电解时间为6 h),2,3,5-TCP收率为53%,选择性为54%。第二部分:合成了咪唑类和哌啶类两种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比较了合成的离子液体与传统电解质(四丁基高氯酸铵、高氯酸锂)的电导率、电化学窗口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高氯酸锂、四丁基高氯酸铵等电解质,合成的离子液体电导率较高,电化学窗口较宽。通过恒电流电解技术对2,3,5,6-TeCP电还原脱氯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7 mA/cm2,温度为30℃,电解质为N-甲基-N丙基哌啶双三氟磺酰亚胺锂时,电解6 h,产物2,3,5-TCP的收率为60%,选择性为63%。通过计时电位法对光亮银电极进行粗糙化处理,银电极表面粗糙度增加,催化活性增强,并可以通过改变活化电流或活化时间可以控制银电极表面粗糙度。采用恒电流电解技术对2,3,5,6-TeCP电还原脱氯的各种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由电解结果可知:当活化电流为19.2 mA,活化10 min,电流密度为7 mA/cm2,温度为30℃,电解6 h,产物2,3,5-TCP的收率为68%,选择性为69%。
丁旭芬[3](2019)在《银、钯催化的氯代有机物选择性氢化脱氯研究》文中提出氢化脱氯反应在氯代有机物(COCs)的合成及降解上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合成上,其能将易得的多氯代COCs转化成不易合成的部分氯代COCs;在降解上,其能将难降解的COCs污染物彻底脱氯生成毒性较低的无氯有机物。银和钯分别在电化学还原脱氯和化学加氢脱氯(HDC)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相关研究在还原脱氯反应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3,5,6-三氯吡啶甲酸(TCP)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银纳米晶体(Ag NCs)为探针催化剂的氯乙酸(MCAA)电化学脱氯机理、钯纳米晶体(Pd NCs)为探针催化剂的HDC活性位点及机理和载体对Pd NCs的HDC性能的影响及本质原因。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采用循环伏安(CV)和整体电解法研究不同pH水溶液中TCP在玻碳、镍、铜和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结果表明:反应的选择性强烈地赖于使用的阴极材料和溶液pH;在pH=3的水溶液中,活化银电极能将TCP高选择性地还原脱氯成3,5-二氯吡啶甲酸(恒流模式下选择性和转化率分别为95%和42%,恒压模式下选择性和转化率分别为89%和88%)。(二)以立方体Ag NCs为探针催化剂,研究水溶液中MCAA电化学还原脱氯反应的活性位点和可能机理。结果显示:MCAA的脱氯还原峰电位和峰电流在CV过程中不断变化,反应后Ag NCs边角变得圆润并且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银团簇。这些结果表明Ag NCs上低配位的边角原子很可能是主要脱氯活性位点,该脱氯反应很可能包含氧化加成过程。(三)以不同尺寸和形貌的Pd NCs为探针催化剂,研究水溶液中4-氯苯酚(4-CP)HDC的活性位点。结果显示:立方体Pd NCs(6.3-18.4 nm)的脱氯活性正比于其表面边角原子的数量。这结果说明这些缺陷钯原子是主要HDC活性位点,该结论能为设计及制备高HDC性能的Pd催化剂提供参考依据。(四)以Pd NCs为探针催化剂,通过取代基效应、同位素示踪等方法和氯离子和Ullmann偶联产物的测定实验,探究了Pd NCs催化的HDC反应机理。结果显示:吸电子基团有利于HDC反应,氘水中4-CP HDC后未检测到氘代苯酚,HDC中未检测到Ullmann偶联产物,无氢气条件下检测到大致正比于催化剂量的氯离子但未检测到Ullmann偶联产物。这些结果表明:Pd NCs催化的HDC不遵循传统的非均相钯催化的亲电芳香取代机理和阴离子机理以及自由基机理,可能遵循包含氧化加成过程的亲核芳香取代(SNAr)机制。(五)以Al2O3、SiO2、TiO2和活性碳(AC)为载体,研究载体对Pd NCs催化的HDC性能的影响及内在原因。结果显示:水溶液中五种催化剂对4-CP HDC的催化活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Pd NCs/AC>Pd NCs/Al2O3≈Pd NCs≈Pd NCs/SiO2>Pd NCs/TiO2,该顺序与载体对Pd NCs的供电子大小顺序基本一致。这结果说明载体的电子效应可能是影响Pd NCs HDC性能的内在原因。
陈达[4](2018)在《多氯吡啶类化合物电化学脱氯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4-氨基-3,6-二氯吡啶甲酸(4-N-3,6-DCP)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激素类除草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目前,4-N-3,6-DCP在国内电化学合成工业化应用上尚未有报道,美国有相关专利即将到期。文献报道的电化学合成法容易发生羟基化和氨基氧化,产品纯度仅为90%,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第一部分工作基于上述问题进行工艺改进,采用H型隔膜电解池替代无隔膜电解池,用恒电流电解技术替代恒电位电解方法,以粗糙化银电极为阴极,NaOH为电解液。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4-氨基-3,5,6-三氯吡啶甲酸(4-N-3,5,6-TCP)碱性溶液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采用恒电流电解技术对4-N-3,6-DCP电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阴极液组成为0.1 M 4-N-3,5,6-TCP+1M NaOH,电解温度30℃、电流密度为125 A·m-2、电解通电量为2.1Q*时,4-N-3,5,6-TCP可高选择性氢化脱氯成4-N-3,6-DCP,转化率≥98%,收率≥85%,电流效率≥40%,产品纯度达到95%。收率比文献报道值提高10%,产品纯度从90.6%提高到了95%。经多次电解,银电极呈现良好的氢化脱氯稳定性。本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探究了2,3,5,6-四氯吡啶(2,3,5,6-TeCP)电化学选择性氢化脱氯合成2,3,5-TCP的可行性。2,3,5-三氯吡啶(2,3,5-TCP)在制备高效、绿色农药杀虫螨和恶草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电极对2,3,5,6-TeCP的电化学脱氯性能,采用恒电流电解法探究了2,3,5,6-TeCP的电化学脱氯过程,对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铅为电极,阴极液组成为含0.1M 2,3,5,6-TeCP,0.3M NH4Cl,10%(V%)水,2.5%(V%)(C2H5)3N的甲醇溶液,电流密度62.5 A·m-2条件下,2,3,5-TCP的收率为62.47%,电流效率60.39%。2,3,5-TCP收率与文献报道值63%接近,但电解合成方法可有效避免含锌废水的产生,体系反应温度可降低25℃。
王敏[5](2017)在《索拉非尼的工艺优化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索拉非尼(Sorafenib,商品名Nexavar)是由拜耳和Onyx药业联合开发的第一个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美国食品药品局(FDA)批准作为治疗晚期肾癌的一线药物于2005年12月上市,它是一种新型的双芳基脲类衍生物,既可以抑制Ras/Raf/MEK信号转导通路,同时还可以抑制VEGFR和PDGFR等受体蛋白而阻断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本论文介绍了酪氨酸激酶及与其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阐述了近年来索拉非尼的合成研究历程,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路线进行工艺优化并开展了新型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本文首先主要对索拉非尼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了最佳合成路线,以2-吡啶甲酸为起始原料,经卤化,酰胺化,成醚制得中间体N-甲基-4-(4-硝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经过还原得到关键中间体N-甲基-4-(4-氨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1),4-氯-3-(三氟甲基)苯胺与光气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再与关键中间体(1)形成目标化合物索拉非尼;其总收率为50.4%。本文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步骤较少、操作简单、条件比较温和、收率较高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更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以索拉非尼(Sorafenib)为先导化合物,总结文献报道的索拉非尼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分析其与作用靶点的结合特点,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保留N-甲基-4-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这一重要的药效团结构,考察另一活性药效团脲结构被结构类似片段替换后抗肿瘤活性的变化;根据文献可知,查耳酮结构为很好的迈克尔受体,可以和多个受体氨基酸残基结合,从而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活性,为活性药效团,目前有研究者将此基团引入VEGFR-2激酶抑制剂抗肿瘤活性良好,因此,我们引入查耳酮药效团,替换双芳基脲,同时为了考察查耳酮双键位置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W1系列共20个化合物;为了让设计的索拉非尼衍生物与受体结合更加吻合,拟在α,β-不饱和醛酮位置增加氮原子,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得知,含吡唑结构的化合物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农药、抗菌、抗肿瘤等领域,而且抗肿瘤活性良好,因此在查耳酮类衍生物的基础上,分别将上述化合物与水合肼反应,构建吡唑活性药效团,同样为了考察吡唑结构碳氮双键位置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设计合成W2系列共17个化合物;其次在吡唑结构基础之上,碳氮单键处引入硫代酰胺结构,进而设计合成W3系列共6个化合物;据文献报道含1,2,3-三唑结构被广泛用作抗癌剂的设计,而且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因此1,2,3-三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替代脲结构,设计出6个W4系列的化合物;通过生物电子等排,哒嗪酮结构替代1,2,3-三唑,考察其抗肿瘤活性,设计出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的6个W5系列化合物,所合成55个均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MS和1H-NMR确证。采用MTT法,以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为测试细胞株,索拉非尼为阳性对照药,对所合成的五系列共55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有19个化合物对一株或者多株肿瘤细胞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索拉非尼或与其相当。其中化合物WM-3对HepG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IC50:0.56±0.83μM)是对Sorafenib(IC50:3.44±1.50μM)的6.14倍,其中化合物WM-22表现出对各细胞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对A549、HepG2和MCF-7的(IC50:2.84±0.78μM,1.85±1.03μM和1.96±1.28μM)是索拉非尼(2.92±0.68μM,3.44±1.50μM,3.18±1.43μM)的1.02到1.86倍。本论文采用MTT法考察了WM-22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为考察其酶抑制活性,采用LANCE?Ultra酶活性评价法,以索拉非尼作为阳性对照药,分别对10个活性优异的化合物(WM-2、WM-3、WM-9、WM-17、WM-22、WM-28、WM-29、WM-35、WM-41和WM-43)进行了VEGFR-2/KDR和B-Raf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WM-2和WM-22对VEGFR-2/KDR酶的抑制活性与索拉非尼相近,说明所设计的W1和W3系列化合物是潜在的VEGFR-2/KDR激酶抑制剂。在W1系列化合物中,吸电子基团[3-Br(WM-2),4-F(WM-17)]和供电子基团(C-3,4,5或者C-2,3,4)取代有利于化合物活性的提升;在W2和W3系列化合物,取代基3-Br和无取代基对化合物的活性有一定的提升;在W5系列化合物中,苯环邻位有吸电子基团(-F)可以提升化合物的活性。为了进一步探究靶点与VEGFR-2/KDR激酶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中的分子对接模块,同样发现引入查耳酮和吡唑结构对化合物的活性有所提高,而且部分化合物活性和阳性对照药索拉菲尼相当或优于索拉菲尼。为了探索化合物的作用机制,观察细胞给药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吖啶橙(AO)单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发现WM-22化合物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也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测定,目标化合物WM-22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诱导细胞凋亡。综上所述,本课题在索拉非尼工艺优化的基础上,设计、合成和筛选得到一系列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含查尔酮、吡唑、三氮唑和哒嗪酮结构的索拉非尼衍生物,对该类索拉非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分析为后期研究提供了优化、改造思路,指明了研究方向。
邹小毛,刘殿甲,傅翠蓉,李永红[6](2016)在《绿色水油兼溶的除草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精喹禾灵、氰氟草酯及吡啶类除草剂绿草定为先导化合物,在-研究它们的构效关系、作用机制和吸收传导规律的基础上,将药效基团N,N-二取代乙醇胺或N,N-二取代乙二胺引入其结构中,设计合成了精喹禾灵和氰氟草酯衍生物及绿草定衍生物(C、E两个系列)共30个新颖结构的化合物,以期开发出具有水油兼溶的高活性除草剂分子.结果显示,大多数化合物的盐酸盐水溶性很好,可以直接用水作溶剂进行生物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表明,C-4和C-9在施用量0.4 g/亩时对稗草的抑制活性达100%,略优于商品化的精喹禾灵;E-6在施用量20 g/亩时对稗草的抑制活性为70%,为绿草定活性的3倍多.
钱玉珍[7](2013)在《毒死蜱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了杀虫剂毒死蜱的绿色合成工艺。对合成毒死蜱产品的关键中间体3,5,6一三氯吡啶-2-醇钠及毒死蜱(化学名:0,0-二乙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合成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工艺路线的比较,确定了最合适的毒死蜱合成工艺路线,即由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为原料合成3,5,6-三氯吡啶-2-醇钠,再与乙基氯化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毒死蜱。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3,5,6—三氯吡啶-2-醇钠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对含量及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方案。3,5,6—三氯吡啶-2-醇钠制备过程中,创新了催化剂体系,对中性油实现回收利用,并使用反萃取法成功回收废水中的三氯吡啶醇钠。毒死蜱合成过程采用水为反应溶剂,确定了合适的催化剂,考察了pH值、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及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使用湿吡啶醇钠与乙基氯化物直接合成毒死蜱,降低了原料成本,毒死蜱收率高于98%。三氯吡啶醇钠制备及毒死蜱合成过程中,通过洗涤水回用等方法,减排工艺废水排放50%。建立了三氯吡啶醇钠与毒死蜱等相关原料、中间体、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使用气质联用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对毒死蜱进行了定性分析。完成了三氯吡啶醇钠及毒死蜱的中试试验研究,结果与实验室研究指标一致或略优。本研究在毒死蜱的合成过程中,从关键中间体三氯吡啶醇钠合成到最终产品合成,均采用无有机溶剂的水法合成工艺,解决了传统的中性油处置难题,通过洗涤水的回用减少了50%的废水排放量,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催化体系创新等手段,提高反应收率10%同时减少了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是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适用于我国企业现状的绿色生产新工艺。
熊华亮,蒋玉仁[8](2012)在《毒死蜱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文中提出本文报道了以硝基苯为溶剂,三氯乙酰氯和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在氯化亚铜和铜粉复合催化剂催化下合成三氯吡啶酚的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物投料比n[CCl3COCl]:n[CH2CHCN]为1:1.3,加成环化反应温度为135℃、反应时间为11h,芳香化反应在5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4h时,最高反应收率可达到71.3%,高于目前国内报道的先进水平。
熊华亮[9](2012)在《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氯蜱硫磷是一种广谱、低毒、高效杀虫剂,它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杀虫剂之一,3,5,6-三氯吡啶-2-酚是合成氯蜱硫磷的关键中间体,对3,5,6-三氯吡啶-2-酚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氯蜱硫磷的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反应过程中,几种主要反应条件对反应速度及产品产率的影响。以硝基苯为溶剂,三氯乙酰氯和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在氯化亚铜和铜粉复合催化剂催化下合成三氯吡啶酚实验,获得优化反应条件:当反应物投料比n[CCl3COCl]:n[CH2CHCN]为1:1.3,加成环化反应温度为135。C、反应时间为11h,芳化反应在5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4h时,最高反应收率达到了71.3%的国内较高水平,纯度为95.3%。理论研究部分,对于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研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理论研究该反应机理。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在氯化亚铜复合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三氯吡啶酚的反应主要分为三步:加成反应、环化反应和芳构化反应。其中,加成反应为关键步骤,它直接决定整个反应速度及产品的收率。以该步反应为研究重点,将氯化亚铜复合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自由基反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氯乙酰氯与催化剂氯化亚铜反应过程中三种可能路径进行分析、推断,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建立模型,用高斯G3进行模拟计算从而推导出其可能反应途径为:铜原子进攻三氯乙酰氯中的氯原子生成二氯乙酰氯自由基,按自由基加成机理对丙烯腈进行加成。该理论研究结果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汪友明,田超[10](2011)在《农药中间体三氯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以三氯乙酰氯和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获得三氯吡啶酚。试验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三氯吡啶酚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硝基苯250 mL,n(丙烯腈)∶n(三氯乙酰氯)为1.4∶1.0,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9 h,三氯吡啶酚的收率可以达到68%。
二、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晶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杀虫剂研究概况 |
1.2.1 杀虫剂的发展 |
1.2.2 我国杀虫剂概况 |
1.2.3 农药产业的发展方向 |
1.3 氯虫苯甲酰胺概述 |
1.3.1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
1.3.2 鱼尼丁受体 |
1.3.3 氯虫苯甲酰胺的毒性 |
1.3.4 氯虫苯甲酰胺衍生物 |
1.3.5 氯虫苯甲酰胺研究现状 |
1.4 晶体学理论 |
1.4.1 晶体生长过程及方式 |
1.4.2 常见的结晶方式 |
1.4.3 晶体学研究方向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及表征方法和原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及相关原理 |
2.3.1 核磁光谱 |
2.3.2 X射线单晶衍射法 |
2.3.3 X射线粉末衍射 |
2.3.4 热分析 |
2.3.5 傅立叶红外与拉曼光谱 |
2.3.6 热载台显微镜 |
2.3.7 Hirshfeld表面分析 |
第三章 3-溴-1-(3-氯-2-吡啶基)-1 H-吡唑-5-甲酸合成 |
3.1 合成路线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
3.2 合成方法 |
3.2.1 3-氯-2-肼基吡啶的合成 |
3.2.2 1-(3-氯-2-吡啶基)-3-吡唑烷酮-5-甲酸乙酯的合成 |
3.2.3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合成(常规法) |
3.2.4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合成(一锅法) |
3.2.5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乙酯的合成 |
3.2.6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 |
3.2.7 氯虫苯甲酰胺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3-氯-2-肼基吡啶 |
3.3.2 1-(3-氯-2-吡啶基)-3-吡唑烷酮-5-甲酸乙酯 |
3.3.3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常规法) |
3.3.4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一锅法) |
3.3.5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乙酯 |
3.3.6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 |
3.3.7 氯虫苯甲酰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单晶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的制备 |
4.2.1 3-氯-2-肼基吡啶 |
4.2.2 1-(3-氯-2-吡啶基)-3-吡唑烷酮-5-甲酸乙酯 |
4.2.3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 |
4.2.4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乙酯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3-氯-2-肼基吡啶 |
4.3.2 1-(3-氯-2-吡啶基)-3-吡唑烷酮-5-甲酸乙酯 |
4.3.3 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甲酸乙酯 |
4.3.4 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乙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2,3,5,6-四氯吡啶电催化选择性脱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2,3,5-三氯吡啶概述 |
1.2.1 2,3,5-三氯吡啶的基本介绍 |
1.2.2 2,3,5-三氯吡啶的合成路线 |
1.3 2,3,6-三氯吡啶概述 |
1.3.1 2,3,6-三氯吡啶的基本介绍 |
1.3.2 2,3,6-三氯吡啶的合成路线 |
1.4 3,5-二氯吡啶概述 |
1.4.1 3,5-二氯吡啶的基本介绍 |
1.4.2 3,5-二氯吡啶的合成路线 |
1.5 电化学合成 |
1.5.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
1.5.2 电极材料的选择 |
1.5.3 脱氯反应机理的研究 |
1.5.4 脱氯反应的影响因素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电化学实验 |
2.2.1 计时电位 |
2.2.2循环伏安实验 |
2.2.3线性伏安实验 |
2.2.4 恒电位电解 |
2.2.5 恒电流电解 |
2.3 产物分析 |
2.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3.2 GC-MS分析 |
2.3.3 核磁共振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2.4.1 扩散系数与传递系数 |
2.4.2 活化能 |
2.4.3 通电量参数 |
2.4.4 原料转化率 |
2.4.5 产物收率 |
2.4.6 电流效率 |
第三章 恒电位电解2,3,5,6-四氯吡啶的研究 |
3.1 2,3,5,6-四氯吡啶电还原脱氯历程研究 |
3.1.1 底物2,3,5,6-四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 |
3.1.2 底物2,3,5,6-四氯吡啶和2,3,5-三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的比较 |
3.1.3 底物2,3,5,6-四氯吡啶和2,3,6-三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的比较 |
3.2 2,3,5,6-四氯吡啶电还原反应特性研究 |
3.2.1 不同浓度2,3,5,6-四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 |
3.2.2 不同扫速2,3,5,6-四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 |
3.2.3 不同扫描时间2,3,5,6-四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 |
3.2.4 不同扫描温度2,3,5,6-四氯吡啶的电化学性能 |
3.2.5 不同扫速2,3,5,6-四氯吡啶的线性伏安曲线 |
3.3 恒电位电解合成2,3,5-三氯吡啶脱氯的研究 |
3.3.1 不同电解槽对反应的影响 |
3.3.2 不同电极材料对反应的影响 |
3.3.3 不同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4 不同底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3.3.5 不同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
3.3.6 不同电解电位下的电解结果 |
3.3.7 不同电解温度下的电解结果 |
3.3.8 不同电解时间下的电解结果 |
3.4 恒电位电解合成2,3,6-三氯吡啶脱氯研究 |
3.4.1 不同电解温度下的电解结果 |
3.4.2 不同电解时间下的电解结果 |
3.4.3 不同电解电位下的电解结果 |
3.5 恒电位电解合成3,5-二氯吡啶脱氯研究 |
3.5.1 不同电解温度下的电解结果 |
3.5.2 不同电解时间下的电解结果 |
3.5.3 不同电解电位下的电解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液体的合成和电催化性能研究 |
4.1 电解质的选择 |
4.1.1 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4.1.2 哌啶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
4.1.3 不同电解质的电导率 |
4.1.4 不同电解质的循环伏安曲线 |
4.1.5 恒电流电解 |
4.2 粗糙化银电极的制备与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
4.2.1 粗糙化银电极的制备 |
4.2.2 粗糙化银电极的电催化活性 |
4.2.3 恒电流电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银、钯催化的氯代有机物选择性氢化脱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化学氢化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银电极上氢化脱氯的影响因素 |
1.2.2 银电极上脱氯反应的机理 |
1.2.3 银电极上选择性氢化脱氯技术在合成中的研究 |
1.3 液相氢化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钯催化氢化脱氯的影响因素 |
1.3.2 催化氢化脱氯的反应机理 |
1.4 活性位点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1.4.1 晶体制备方法和生长机制 |
1.4.2 银纳米晶体的可控制备 |
1.4.3 钯纳米晶体的可控制备 |
1.5 选题依据及本文简介 |
1.5.1 选题依据 |
1.5.2 本论文工作简介 |
第二章 3,5,6-三氯吡啶甲酸在活性银电极上选择性氢化脱氯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分光光度法测定pKa实验 |
2.2.3 CV电极的制备 |
2.2.4 电化学测试和电解 |
2.2.5 产物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Ka实验结果 |
2.3.2 CV实验 |
2.3.3 电解实验 |
2.3.4 选择性脱氯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方体银纳米晶体上氯乙酸电化学脱氯的反应位点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银纳米晶体表征 |
3.2.3 电极制备 |
3.2.4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银纳米晶体表征 |
3.3.2 CV研究 |
3.3.3 电催化脱氯反应活性位点 |
3.3.4 电催化脱氯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钯纳米晶体上4-氯苯酚加氢脱氯的活性位点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催化剂合成 |
4.2.3 催化剂表征 |
4.2.4 催化性能研究 |
4.2.5 产物分析 |
4.2.6 k和TOF计算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PVP的影响 |
4.3.2 钯纳米晶体形貌的影响 |
4.3.3 钯纳米晶体尺寸的影响 |
4.3.4 钯的浸出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钯纳米晶体上4-氯苯酚加氢脱氯的反应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钯纳米晶体的合成及其表征 |
5.2.3 反应机理证明实验 |
5.2.4 产物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芳香亲电取代机理 |
5.3.2 阴离子和自由基机理 |
5.3.3 氧化加成机理 |
5.3.4 Pd的浸出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钯纳米晶体尺寸和载体对其HDC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负载钯催化剂制备 |
6.2.3 催化剂表征 |
6.2.4 催化加氢脱氯实验 |
6.2.5 产物表征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催化剂的表征 |
6.3.2 载体的影响 |
6.3.3 载体表面性质的影响 |
6.3.4 尺寸和载量的影响 |
6.3.5 反应选择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多氯吡啶类化合物电化学脱氯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4-氨基-3,6-二氯吡啶甲酸概述 |
1.2.1 4-氨基-3,6-二氯吡啶甲酸的基本介绍 |
1.2.2 4-氨基-3,6-二氯吡啶甲酸合成路线 |
1.3 2,3,5-三氯吡啶概述 |
1.3.1 2,3,5-三氯吡啶的基本介绍 |
1.3.2 2,3,5-三氯吡啶的合成路线 |
1.4 电化学脱氯技术 |
1.4.1 电化学脱氯技术的机理研究 |
1.4.2 电化学脱氯技术的影响因素 |
1.4.3 电化学脱氯技术的应用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和测试方法 |
2.1 循环伏安测试 |
2.1.1 粗糙银电极的制备 |
2.1.2 循环伏安法实验 |
2.2 恒电位电解实验 |
2.3 恒电流电解实验 |
2.4 产物分析与后处理 |
2.4.1 4-N-3,5,6-TCP的恒电位和恒电流电解实验 |
2.4.2 2,3,5,6-Te CP的恒电流电解实验 |
2.5 数据处理 |
2.5.1 通电量参数 |
2.5.2 原料转化率 |
2.5.3 产物收率 |
2.5.4 电解电流效率 |
2.6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
第三章 4-氨基-3,5,6-三氯吡啶甲酸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
3.1 Ag电极上4-氨基-3,5,6-三氯吡啶甲酸的电化学还原性能测试 |
3.1.1 粗糙化银电极对 4-N-3,5,6-TCP电化学还原性能的影响 |
3.1.2 银电极上 4-N-3,5,6-TCP的电化学还原反应历程研究 |
3.2 恒电流电解 4-氨基-3,5,6-三氯吡啶甲酸脱氯研究 |
3.2.1 不同电解池对反应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3 NaOH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4 不同电流密度对反应的影响 |
3.2.5 搅拌速率对反应的影响 |
3.2.6 银电极的稳定性考察 |
3.3 产物分析及表征 |
3.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3.3.2 红外谱图分析 |
3.3.3 质谱分析 |
3.3.4 ~1H-NMR和~(13)C-NMR谱图分析 |
3.3.5 熔点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3,5,6-四氯吡啶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
4.1 2,3,5-三氯吡啶电化学合成过程分析 |
4.2 电极材料选择 |
4.3 电解体系选择 |
4.3.1 pH值对反应的影响 |
4.3.2 电解质对反应的影响 |
4.3.3 缓冲体系对反应的影响 |
4.3.4 水分含量对反应的影响 |
4.4 电流密度对反应的影响 |
4.5 电极稳定性对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索拉非尼的工艺优化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肿瘤概述 |
1.2 肿瘤的治疗简介 |
1.2.1 传统肿瘤治疗方法 |
1.2.2 分子靶向治疗 |
1.3 受体酪氨酸激酶与肿瘤 |
1.3.1 受体酪氨酸激酶分类 |
1.3.2 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并调控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
1.4 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1 已经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4.2 处于临床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1.4.3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 |
1.5 小结 |
第2章 索拉非尼的工艺优化 |
2.1 索拉非尼的简介 |
2.2 文献报道的索拉非尼的合成路线分析 |
2.2.1 关键中间体4 的文献报道路线 |
2.2.2 以4 为关键中间体的索拉非尼文献报道合成路线 |
2.2.3 以3 为关键中间体的索拉非尼文献报道合成路线 |
2.2.4 小结 |
2.3 索拉非尼合成路线和方法设计 |
2.4 索拉非尼合成工艺研究 |
2.4.1 4 -氯-2-吡啶甲酰氯盐酸盐(2)的合成工艺研究 |
2.4.2 中间体N-甲基-4-氯吡啶-2-甲酰胺(3)的合成研究 |
2.4.3 关键中间体N-甲基-4-(4-硝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5)的合成研究 |
2.4.4 关键中间体N-甲基-4-(4-氨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6)合成研究 |
2.4.5 4 -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酯(8)的合成研究 |
2.4.6 合成4-{4-[3-(4-氯-3-三氟甲基苯基)酰脲]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索拉非尼)的工艺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 |
3.1 目标化合物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 |
3.1.1 先导化合物索拉非尼的构效关系研究 |
3.1.2 含查耳酮结构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设计 |
3.1.3 含吡唑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设计 |
3.1.4 含1,2,3-三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设计 |
3.1.5 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1 索拉非尼的合成 |
4.1.1 中间体N-甲基-4-氯吡啶-2-甲酰胺(3)的合成 |
4.1.2 中间体N-甲基-4-(4-硝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5) |
4.1.3 中间体N-甲基-4-(4-氨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5) |
4.1.4 4 -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酯(8) |
4.1.5 合成4-{4-[3-(4-氯-3-三氟甲基苯基)酰脲]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索拉非尼)的工艺研究 |
4.2 含查耳酮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4.2.1 关键中间体(4-乙酰基苯氧基)-N-甲基吡啶酰胺(9)的合成 |
4.2.2 目标化合物化合物W1(a)系列的合成 |
4.2.3 关键中间体(4-甲酰基苯氧基)-N-甲基吡啶酰胺(6)的合成 |
4.2.4 目标化合物化合物W1(b)系列的合成 |
4.3 含吡唑结构索拉非尼衍生物的合成 |
4.3.1 含吡唑结构目标化合物(W2)的合成 |
4.3.2 含硫代酰胺吡唑结构目标化合物(W3)的合成 |
4.4 含1,2,3-三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4.4.1 中间体N-甲基-4-(2-氟-4-硝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11)的合成 |
4.4.2 关键中间体N-甲基-4-(2-氟-4-氨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12) |
4.4.3 侧链的合成(17a-f) |
4.4.4 含1,2,3-三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目标化合物(W4)的合成 |
4.5 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4.5.1 侧链的合成 |
4.5.2 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目标化合物(W5)的合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
5.1 细胞株的选择 |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1 W1(a)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2 W1(b)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3 W2(a)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4 W2(b)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5 W3 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6 W4 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5.2.7 W5 系列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构效关系 |
第6章 结论 |
6.1 索拉非尼工艺研究结果 |
6.2 五系列索拉非尼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
6.3 五系列索拉非尼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6.4 五系列索拉非尼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
第7章 实验部分 |
7.1 索拉非尼的合成 |
7.1.1 N-甲基-4-氯吡啶-2-甲酰胺(3)的合成 |
7.1.2 关键中间体N-甲基-4-(4-硝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5) |
7.1.3 关键中间体N-甲基-4-(4-氨基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6) |
7.1.4 4 -氯-3-三氟甲基异氰酸酯(8) |
7.1.5 4 -{4-[3-(4-氯-3-三氟甲基苯基)酰脲]苯氧基}吡啶-2-甲酰胺(索拉非尼)的合成 |
7.2 含查耳酮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7.2.1 关键4-(4-乙酰基苯基)-N-甲基吡啶酰胺中间体(9)合成 |
7.2.2 目标化合物W1(a)的合成 |
7.2.3 关键中间体4-(4-甲酰基苯基)-N-甲基吡啶酰胺(10)的合成 |
7.2.4 目标化合物W1(b)的合成 |
7.3 含吡唑结构索拉非尼衍生物的合成 |
7.3.1 目标化合物W3 的合成 |
7.3.2 目标化合物W4 的合成 |
7.4 含1,2,3-三氮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7.4.1 关键中间体(12)的合成 |
7.4.2 侧链(17a-f)的合成 |
7.4.3 含1,2,3-三氮唑-苯基-4-甲酰胺-5-三氟甲基(甲基)结构W4 系列目标化合物 |
7.5 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索拉菲尼衍生物的合成 |
7.5.1 侧链(23a-f)的合成 |
7.5.2 含4-甲基-6-氧代-1,6-二氢哒嗪-苯基-5-甲酰胺结构W5 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7.6 体外抗肿瘤实验 |
7.6.1 细胞、培养 |
7.6.2 MTT法药物活性筛选 |
7.6.3 结果计算 |
7.7 酶活性评价 |
7.7.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7.7.2激酶实验 |
7.7.3 原始数据分析 |
7.8 化合物WM-22对A549 细胞形态的影响 |
7.9 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测定 |
7.10 Syble2.1.1 软件分子对接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6)绿色水油兼溶的除草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试剂与仪器 |
2.2实验方法 |
2.2.1中间体(R)-2-[4-(6-氯-2-喹喔啉氧基)苯氧基]丙酸(Y1)的制备 |
2.2.2中间体(R)-2-[4-(6-氯-2-喹喔啉氧基)苯氧基]丙酰氯(Y2)的制备 |
2.2.3目标化合物C-1~C-10的合成 |
2.2.4中间体(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酸(W1)的制备 |
2.2.5中间体(R)-2-[4-(4-氰基-2-氟苯氧基)苯氧基]丙酰氯(W2) |
2.2.6目标化合物C-11~C-20的合成 |
2.2.7中间体3,5,6-三氯-2-吡啶氧乙酸乙酯(T1)的制备 |
2.2.8中间体3,5,6-三氯-2-吡啶氧乙酸(T2)的制备 |
2.2.9中间体3,5,6-三氯-2-吡啶氧乙酰氯(T3)的制备 |
2.2.10目标化合物E-1~E-10的合成 |
2.2.11目标化合物C-1~C-20及E-1~E-10的溶解性和油水分配系数 |
2.2.12除草活性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补充材料 |
(7)毒死蜱绿色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农药发展概况 |
1.2 毒死蜱品种介绍 |
1.3 国内毒死蜱生产技术概况 |
第2章 合成路线选择 |
2.1 三氯吡啶醇钠的合成路线 |
2.2 毒死蜱的合成路线 |
第3章 实验与结果讨论 |
3.1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3.2 反应原理 |
3.3 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及仪器 |
3.4 实验方法 |
3.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表 |
(8)毒死蜱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
1.1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3 合成化学反应原理 |
2.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的用量与配比 |
2.2 反应物投料比的影响 |
2.3 溶剂用量的影响 |
2.4 芳构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
3.结论 |
(9)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氯蜱硫磷概况 |
1.1.1 理化性质和用途 |
1.1.2 合成方法 |
1.2 3,5,6-三氯吡啶-2-酚概况 |
1.2.1 化性质及应用 |
1.2.2 合成方法 |
1.3 三氯吡啶酚合成中几种主要工艺的优缺点的比较 |
1.4 使用量子化学理论指导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 |
1.5 量子化学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
1.5.1 分子轨道理论 |
1.5.2 电子相关性理论 |
1.5.3 DFT理论 |
1.5.4 高斯计算方法 |
1.5.5 基函数的选择 |
1.5.6 量子化学计算物理量 |
1.6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催化剂的用量与配比 |
2.4.2 反应物的投料比 |
2.4.3 溶剂用量 |
2.4.4 芳构化反应温度 |
2.4.5 丙烯腈加料方式 |
2.4.6 氮气保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反应机理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研究方法 |
3.2.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3.2.2 反应路径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几何结构和振动频率 |
3.3.2 反应路径的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农药中间体三氯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合成路线 |
1.2 试验方法[4]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工艺条件的优化[5, 6] |
2.1.1 溶剂对收率的影响 |
2.1.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2.1.3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2.1.4 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
3 结论 |
四、3,5,6-三氯-2-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的合成、工艺优化及晶体研究[D]. 马良. 东南大学, 2020(01)
- [2]2,3,5,6-四氯吡啶电催化选择性脱氯研究[D]. 刘建超.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3]银、钯催化的氯代有机物选择性氢化脱氯研究[D]. 丁旭芬.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4]多氯吡啶类化合物电化学脱氯工艺的研究[D]. 陈达.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5]索拉非尼的工艺优化及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6]绿色水油兼溶的除草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J]. 邹小毛,刘殿甲,傅翠蓉,李永红. 中国科学:化学, 2016(11)
- [7]毒死蜱绿色合成工艺研究[D]. 钱玉珍. 山东大学, 2013(11)
- [8]毒死蜱中间体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J]. 熊华亮,蒋玉仁. 江西化工, 2012(02)
- [9]3,5,6-三氯吡啶-2-酚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 熊华亮. 中南大学, 2012(02)
- [10]农药中间体三氯吡啶酚的合成工艺研究[J]. 汪友明,田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