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学生小团体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于海兵[1](2020)在《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时期的学生社团对于各地学生参加革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团体生活的视角,探讨地方学生组织化、主义化与革命化的进程。从改造社的案例来看,社团先后经过了自治团体、行动团体、革命团体三个逐步升级的阶段,学生们先在危机意识和新社会想象的刺激下汇聚起来,之后通过不断强化团体身份、团体意识和团体纪律来凝聚组织,最终将"主义"引入团体生活,实现了社团的革命化,继而接引革命回乡,推动了中共地方党、团组织的建立。同时,改造社的组织经验和困境依然延续到地方团的组织生活中,而这种连续性也是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共地方革命兴起的重要线索。
毕静[2](2020)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是学生在课堂之外最为自由的活动时间,它能够缓解学生的疲劳,放松身心。2013年5月教育部提出“鼓励中小学校就延长课间时间进行试点”。近年来在我国众多的小学中,学生的“自由时间”被教师“占用”出现“课间沉寂”的现象。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同伴关系,表现形式通常在“课间十分钟”。本文是在对比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差异性的一次实证研究,根据教师不同的管理方式学生“同群行为”存在的差异,发现“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推动“同群行为”的健康发展,亲班级型的“同群行为”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调查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和教师管理方式的问卷和访谈提纲,运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从而寻找出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及其教师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建设性建议。笔者针对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和数据分析总结得出教师的专制型、指导型和民主型的管理方式,体现了同群类型的变化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和反班级型群体的出现。主要因素包括学生自我意识里性别选择倾向突出;班级存在“边缘生”;学生的同群中心里“核心人物”的盲从;偏离班级行为的“消极观望”的团体类型;以及教师“绝对权威”的教育共识。在了解存在问题的因素上,提出了优化班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为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使管理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优化群体类型使群体向心性从“分化”转向“凝聚”;强化群体建设使班级部分小群体由“非正式”转为“正式”;建立规章制度使课间法律法规重点从“安全”走向“活动”。
肖加琳[3](2019)在《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有关初中师生关系负面事件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三喻文化”的概念,认为文化传播有三种形式,就此形成老一辈与年轻一代之间三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并与教育相互影响。基于高度发达的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知识所蕴含价值观得以广泛传播,初中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初中教师对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知识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初中师生文化观念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师生关系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瓶旧酒”、“代际冲突”、“文化反哺”等困境。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研究初中师生关系,不仅为研究初中师生关系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切入点,而且凸显了文化在教育中的传承价值,切中我国倡导“文化自信”的理念。“三喻文化”在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曾经一度相当盛行。基于“三喻文化”这一较为独特的视角,根据初中师生关系的实际状况的考察,全面认识初中师生关系的困境,深入分析初中师生冲突的根源,并寻求改善初中师生关系的策略,这对优化我国当前相当紧张的初中师生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调查表明,初中师生关系总体上保持友好、积极的支持态度,并非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面对同一情况,师生持有不同意见;师生对师生关系的态度会影响教育教学其它方面。研究发现,目前初中师生关系困境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明显不公、教育关系相当模糊、心理关系趋于表面。分析认为,造成初中师生关系困境的根源,既有主观的师生角色的特殊性所导致的紧张,一方面,教师的主体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初中生的矛盾多变冲击着师生关系。从客观因素看,现代教育观淡漠了师生交往的文化传播价值,既有片面否定后象征文化观念导致传统师生观的不当消解,也有轻视互象征文化的作用对师生关系全面化与多元性的阻碍,还包括曲解前象征文化的内容造成了“代际冲突”与“文化反哺”的行为失范。为缓解初中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困境,需要构建多元、稳定、和谐的新型初中师生关系,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支持,彼此协作。同时,确立辩证的“三喻文化”观,为优化初中师生关系提供有效的策略:第一,注重文化交流环境,建立师生价值观的包容关系;第二,正视“代际冲突”困境,构建师生“我—你”对话关系;第三,强化“文化反哺”优势,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陪伴关系。
李宏亮[4](2018)在《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文中研究表明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任何复数个体的集合都可以组成"人群",而学校班级作为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出于各种原因聚集而成的群体。相对于班委会、团队会等正式群体,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小团体或是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同辈群体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一种"永恒的社会",有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
何德平[5](2014)在《班级小团体管理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小团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态度的相一致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而自发形成的,他们的活动范围也不仅仅在校内。因此,对学生小团体的管理,必须采取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石庚生[6](2013)在《浅谈中职校小团体成因及应对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小团体现象存在已久,是学校德育工作上的重点难题。本文文对小团体现象存在的原因、影响进行详细描述,并针对这些小团体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张哲[7](2013)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小团体”·班级精细管理》文中提出目前,武汉市洪山高中在胡体树校长的领导下,正在全面推进活力课堂的建设,努力打造学程和小组学习的课改新模式,贯彻以小组学习为基本组织,以学程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法,以发展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
李宏亮[8](2013)在《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文中认为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任何复数个体的集合都可以组成"人群",而学校班级作为一个"小社会",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出于各种原因聚集而成的群体。相对于班委会、团队会等正式群体,我们习惯地称之为小团体或
代盼盼[9](2013)在《那年,我解决学生小团体之道》文中提出中小学校园里的学生小团体,一般表现出哪些问题和特点?在学生小团体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又该如何作为?在此,让我们由一个案例引发的话题,展开讨论。记得我作为班主任带第一届学生时,我们班有几个喜欢打篮球的学生经常在一起,每天下午放学都要到学校的操场上打篮球,久而久
王皓,岳炜,杨越涛,王小庆,徐永晨,庄华涛,张俊[10](2013)在《我班的小团体》文中认为今天,当我们自己成为一名班主任,面对小团体时,又是怎么理解和对待学生小团体的呢?当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我们面对小团体的所思所为,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各自为政的男女帮随着军训的结束,一堆堆小团体就涌现出来,只有两个学生没有朋友,十分孤单。因为从小住在一块,玩在一块,
二、关于学生小团体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学生小团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汇聚结社:中学生的危机意识与新社会想象 |
二、自治团体:从道德自治到团体自治(1918年秋—1920年末) |
三、行动团体:社会改造与阶级意识(1921年1月—1922年7月) |
四、革命团体:改造社的主义化与分化(1922年8月—1923年1月) |
五、改造社的落地与延续(1922年9月—1923年3月) |
(2)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政策导向:延长课间“十分钟”进行试点 |
(二)发展规律:儿童对同伴的“社会化”需要 |
(三)课间沉寂:“自由时间”成为“危险时间”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与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小学高年级 |
(二)“课间十分钟” |
(三)“同群行为” |
(四)非正式群体 |
二、理论基础 |
(一)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
(二)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
(三)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教育生态平衡理论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调查 |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现状分析 |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意愿”:高“玩性”、低“思考”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偏好”:近“相似”、靠“权威” |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现状”:广泛而普遍存在 |
(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边缘现象”:边缘行为与心理并存 |
(五)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性别倾向”:重“同性”轻“异性” |
(六)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团体属性”:偏离班级性更加明显 |
(七)小学高年级教师学生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属性”:放任性和专制性凸显 |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相关分析 |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同群意愿、同群偏好等与教师管理属性的关系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同群意愿、同群偏好等与团体属性的关系 |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团体属性与教师管理属性的关系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存在问题 |
(一)同群中心:“核心人物”的群体盲从 |
(二)边际个体:“边缘生”的群外孤立 |
(三)自我意识:“性别倾向”的认识偏差 |
(四)群体类型:偏离班级行为的“消极观望” |
(五)教师管理:“绝对权威”和“放任自由”的教育共识 |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成因分析 |
(一)同群中心:“社会优势”的主体认同 |
(二)边际个体:“习得性无助”挫败心理 |
(三)自我意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
(四)群体类型:“利他行为”的参与方式 |
(五)教师管理:强化“约束力”妥协“规定” |
第五章 优化小学高年级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引导策略 |
一、构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使管理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 |
(一)明确管理主体:以“生本”的“花瓣式”代替“轴心式”管理体制 |
(二)创新管理方式:以“态式”的“因群而异”代替“向师性”管理依据 |
(三)注重管理效果:以“趣缘”的“交互式”代替“成绩论”的管理手段 |
二、优化群体类型:使群体向心性从“分化”转向“凝聚” |
(一)同群中心:从“个人中心”到“群体交互”的中心转换 |
(二)聚合行为:从“个人行动”到“恒参与”的主体转换 |
(三)同群形式:从“小团体”到“班集体”的数量转换 |
(四)同群主体:从“班官”到“公权力”的对称转换 |
三、转化群体类型:使班级部分小群体由“非正式”转为“正式” |
(一)有效群体分析:克服“阿西效应”重塑群体认识 |
(二)改进主体交互:转变“安全壁垒”寻求“异质分组” |
(三)增进群体交互:建立“教育信任”克服“本体性焦虑” |
(四)提升同群评价:采用“任务诱导”抓住“逆反心理” |
四、建立规章制度:使课间法律法规重点从“安全”走向“活动” |
(一)加强课间纪律:使课间“玩中有序”走向“自律” |
(二)推进教育立法:明确校园伤害责任,学生无需“圈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前师生关系的困局亟待破解 |
(二)师生间的代际冲突需要重新审视 |
(三)代际“文化反哺”提供了优化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学 |
(二)三喻文化 |
(三)师生关系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三喻文化”视域下的初中师生关系解读 |
一、“三喻文化”的理论阐释 |
(一)后象征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
(二)互象征文化涵义及特点 |
(三)前象征文化的特点及时代意义 |
二、结合“三喻文化”理论解读当前初中师生关系 |
(一)从后象征文化视角审视初中师生的教育观 |
(二)基于互象征文化视角优化初中师生的师生观 |
(三)基于前象征文化视角改善初中师生的学生观 |
第三章“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设计 |
(三)效度和信度析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分析 |
(二)总体得分统计分析 |
(三)各子类目及各题次数分布对比分析 |
(四)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的具体分析 |
(五)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的具体分析 |
第四章“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困境的表现与根源 |
一、“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困境的表现 |
(一)师生社会关系明显不公 |
(二)师生教育关系相当模糊 |
(三)师生心理关系趋于表面 |
二、“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困境的根源 |
(一)师生角色的特殊性引发师生关系的紧张 |
(二)偏颇的“三喻文化”观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困境 |
第五章 辩证的“三喻文化”观下优化初中师生关系的路径 |
一、创建新型校园文化环境 |
(一)基于“以人为本”理念,共创校园文化环境 |
(二)坚持开放包容原则,尊重师生文化圈的差异性 |
(三)展示文化成果,保障师生分享文化活动的权利 |
二、构建“三喻文化”视域下的和谐师生关系 |
(一)形成师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
(二)传统师生观精华与现代师生观精神的融合 |
(三)以辩证的“三喻文化”观促成师生关系的优化 |
三、大力加强师生关系的社会支持力度 |
(一)强化家长协同以发挥家校合作优势 |
(二)利用社会媒介以吸纳社会媒体能量 |
(三)积极开展社会活动促进师生精神交往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4)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 学生小团体, 因何而生 |
(二) 学生小团体, 特点何在 |
1. 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为班级德育开辟了心理缓冲带。 |
2. 自由的道德生活提升了学生主体育德的自觉。 |
3. 多元的群体互动推动着班级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
(三) 用, 即创设条件使小团体在班级德育中有用武之地 |
(四) 建, 即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具有积极教育作用的小团体 |
(5)班级小团体管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入调查,了解情况 |
二、引导和改造小团体 |
1.帮助树立正 确的团体目标 |
2.与小团体 成员加强 情感交流 |
3.利用良好 风气带动差生进 步 |
4.思维换位 ,进行角色 转换 |
5.对团体的 组织形式 和人员进 行适度改造 |
三、组织积极健康的团体,强化班集体的凝聚力 |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共同管理小团体 |
(6)浅谈中职校小团体成因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团体定义 |
二、小团体现状产生的原因 |
1. 小团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在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互相交往, 总有亲疏远近之分, 有的亲近, 往来频繁。 |
2. 小团体存在具有必要性, 校与班集体不能满足中职校学生日益成熟与日益广泛的心理需求。 |
三、小团体对中职校学生个体的影响 |
1. 积极影响 |
2. 消极方面 |
四、应对策略 |
1.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小团体, 正面引导, 积极疏导, 使小团体自主靠拢大团队。 |
2. 合理利用, 充分调动小团体积极性, 因势利导, 让小团体自主融入大团队。 |
3. 重视做好“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工作, 引导学生树立“真诚、宽容、尊重、平等”的交往原则。 |
4. 协调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力量, 形成全方位教育态势,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小团体转化,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交际方式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
5. 构建民主、开放、平等、积极的班团氛围, 强化大团队对小团体的向心力。 |
五、小结 |
(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小团体”·班级精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进行“学生小团体”岗位设立, 确保班级精细化管理 |
二、采用“学生小团体”管理模式, 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 |
三、和谐的“学生小团体”, 保障班级精细化管理 |
(8)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小团体:危机四伏还是柳暗花明? |
(一) 学生小团体, 因何而生 |
(二) 学生小团体, 特点何在 |
二、学生小团体:德育难题还是德育资源? |
(一) 学生小团体, 利弊如何 |
(二) 学生小团体, 价值几许 |
1. 共同的道德生活空间为班级德育开辟了心理缓冲带。 |
2. 自由的道德生活提升了学生主体育德的自觉。 |
3. 多元的群体互动推动着班级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
三、学生小团体:从谈之色变走向相得益彰 |
(一) 知, 即通过多种途径准确认知班级内部的小团体 |
(二) 导, 即对小团体的教育影响要加强引导, 以扬长避短 |
(三) 用, 即创设条件使小团体在班级德育中有用武之地 |
(四) 建, 即教师要有意识地培育具有积极教育作用的小团体 |
(10)我班的小团体(论文提纲范文)
●各自为政的男女帮 |
●梦田小帮会 |
●快乐男生 |
●熊孩子 |
●三侠女 |
●强势女孩 |
●七匹狼 |
四、关于学生小团体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四时期地方学生的革命之路——以南昌改造社及其团体生活为例[J]. 于海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6)
- [2]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研究[D]. 毕静. 吉林师范大学, 2020(07)
- [3]三喻文化视域下初中师生关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肖加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4]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J]. 李宏亮.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8(Z1)
- [5]班级小团体管理与思考[J]. 何德平.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4(12)
- [6]浅谈中职校小团体成因及应对策略[J]. 石庚生. 现代企业教育, 2013(22)
- [7]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小团体”·班级精细管理[J]. 张哲. 文学教育(中), 2013(08)
- [8]学生小团体:班级德育的“危”与“机”[J]. 李宏亮.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3(05)
- [9]那年,我解决学生小团体之道[J]. 代盼盼.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3(05)
- [10]我班的小团体[J]. 王皓,岳炜,杨越涛,王小庆,徐永晨,庄华涛,张俊.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