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7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兵[1](2021)在《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未成熟的髓样细胞的爆炸性克隆增殖和细胞凋亡减少。儿科和成人的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65%和25%)。40多年来,标准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疗法为阿糖胞苷加蒽环类药物的7+3方案(阿糖胞苷7天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3天),随后是以高剂量阿糖胞苷为基础的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治疗。但是,这是一种高强度化疗方案,由于其广泛的毒性,许多60岁以上的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主要人群)以及其他合并症患者,不适合应用7+3化疗进行治疗。同时由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对静止,传统化疗药物难以根除,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极易复发,且一旦复发便对化疗药物丧失敏感性,导致许多患者,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死于耐药、复发或并发症。因此,亟待寻找一种老年人耐受性佳,复发率低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方案,来延长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最终提高治愈率。本论文的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Venetoclax(ABT-199)与Vosaroxin联合使用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及分子机制。Venetoclax是一种口服选择性Bcl-2抑制剂,于2018年11月21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与低剂量阿糖胞苷或去甲基化药物组合作为一线药物治疗75岁以上新诊断的或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我们实验室先前的研究表明,Venetoclax可将促凋亡蛋白Bim从Bcl-2上游离出来,但是抗凋亡蛋白Mcl-1会与游离出来的Bim结合,阻止其诱导细胞凋亡,导致Venetoclax耐药。另外,我们还发现Venetoclax可显着增加DNA损伤类药物所诱导的DNA链的断裂,产生协同抗AML活性。Vosaroxin(SNS-595)是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和DNA嵌入剂,其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似乎不足以作为单一疗法应用。我们假设Vosaroxin与Venetoclax的组合将通过DNA损伤和抑制Bcl-2而展现出高度可耐受的协同抗AML作用。结果表明,Venetocalx与Vosaroxin在多种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中均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Venetoclax可增加Vosaroxin诱导产生的DNA损伤,并干扰细胞对Vosaroxin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此外,两药联用成功抑制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但是对人正常造血祖细胞无影响。上述结果预示,Venetoclax和Vosaroxin的联合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探究了Venetoclax与IACS-010759联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样本和NSGS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IACS-010759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体I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异种移植模型中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显示抗白血病活性。据报道,复合物I缺乏会抑制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AIF)的释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而细胞色素c的释放受到Bcl-2家族的严格调控,同时Venetoclax也被报导可在体外靶向OXPHOS。因此,我们假设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应用可通过抑制OXPHOS和/或释放细胞色素c协同诱导细胞凋亡。本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而在依赖糖酵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则无法发挥其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但是,当我们将培养基中的碳源由葡萄糖替换为半乳糖,从而迫使细胞更依赖OXPHOS途径之后,IACS-010759联合Venetoclax也能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发现,当细胞转而依赖OXPHOS后,IACS-010759能引起细胞色素c的累积,而Venetoclax可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诱导细胞内源性凋亡。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中,IACS-010579和Venetoclax的联合同样可以协同诱导细胞凋亡,并联合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此外,在体内实验中,IACS-010759与Venetoclax的组合显着提高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的存活率。并未对小鼠的体重产生明显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IACS-010759与Venetoclax联合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拥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Venetoclax与Vosaroxin或IACS-010759联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罗绿艳[2](2020)在《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生物学特性具有高度异质性。初诊时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标志目前是AML预后的主要分层因素,但这些分层因素并非所有患者均可检出,因此有必要探索另一种指标免疫表型与AML疗效、预后等方面的关系。目前多数文献报导认为CD123、CD56和CD7与AML疗效差及预后不良相关,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与疗效和预后无关,因此CD123、CD56和CD7与疗效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关于该三种免疫表型相关的报导不多且比较零散,无三者的相互组合研究,也并没有实质性地证实该三种免疫表型在AML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旨在明确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AML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研究对象与方法:1、病历资料: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住院的140例初诊的AML(M0-M7)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53例,儿童患者(1-14岁)11例,青少年及<60岁成年患者(15-59岁)112例,老年患者(60-77岁)17例,平均年龄41岁(1~77岁)。所有病例均常规进行血常规、血生化、骨髓涂片细胞学检验、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胸部CT、腹部彩超、心电图等检查,AML的诊断和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指标危险度分层标准参照《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和《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疗效判定参照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治疗标准》(第三版)。2、研究方法:以140例初治的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CD123、CD56、CD7的表达水平,抗原表达率≥20%定义为阳性,计算三种抗原阳性表达比例。140例患者均接受1疗程的诱导缓解治疗,将所有140例患者按下列组合分为7大组:CD123阳性组与阴性组、CD56阳性组与阴性组、CD7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56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123-/CD56+和CD123/CD56-)、CD123/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7-、CD123-/CD7+和CD123/CD7-)、CD56/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56+/CD7-、CD56-/CD7+和CD56/CD7-)、CD123/CD56/CD7三阳性组与非三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CD123+/CD56-/CD7+和CD123/CD56/CD7-),将这7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第1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后的MRD进行比较分析。3、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符合非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40例初治的AML患者中,CD123阳性101例,阳性率72.14%,CD56阳性39例,阳性率27.86%,CD7阳性17例,阳性率为12.14%。各项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23、CD56和CD7三者的表达相互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均在AML-M2亚型中表达率最高。2、CD7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7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7-、CD123-/CD7+和CD123-/CD7-)患者,在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预后危险度分级、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123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在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染色体核型分组、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56阳性组与阴性组、CD123/CD56双阳性组与非双阳性组(包括CD123+/CD56-、CD123-/CD56+和CD123-/CD56-)患者,在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染色体核型预后危险度分级、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56/CD7双阳性组、CD123/CD56/CD7三阳性组中因病例数太少(各1例患者),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但该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231.5×109/L)、均为复杂染色体核型且第1疗程化疗后均未达完全缓解。在7大组中,每组阳性与非阳性患者中,化疗第1疗程后的MRD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CD7阳性与阴性组患者,在老年人的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WBC≥20×109/L和WBC≥100×109/L范围内比较,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CD123是AML检测的有效标志物,CD56、CD7为AML常见的跨系表达抗原,CD123、CD56和CD7是AML患者确定的LAIP,在AML患者中,CD123、CD56和CD7的表达与性别及年龄均无关,三者的表达相互间也无相关性,CD7阳性组与CD7阴性组在老年患者中的表达也无差异。2、CD7阳性的初诊AML患者具有更高的白细胞计数、更差的染色体核型、第1疗程的完全缓解率更低,不管是否存在CD56或CD123的共表达,CD7在AML中的表达具有独立的不良预后价值。3、CD123/CD7、CD56/CD7、CD123/CD56/CD7各阳性表达组患者体内肿瘤负荷会更高,近期化疗效果会更差,而且均与预后不良相关,都与包含CD7表达有关,而CD123阳性表达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更高,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无关,CD56阳性、CD123/CD56双阳性表达与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近期疗效及预后均无相关性。意义:本研究是首个纳入了CD123、CD56和CD7三种免疫表型及其相互组合进行对比的研究,并加入了染色体核型指标进行分析,发现CD7是与不良预后相关的决定性指标。该研究结果对AML患者的预后分层、治疗方案的制定、微小残留病检测时抗体的选择及组合、靶向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小宇[3](2020)在《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一、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目的: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7173例AML患者,根据细胞遗传学和融合基因检测的不同结果,分析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以及生存预后的差别。方法:1.完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和治疗的AML患者基本信息的采集,系统性分析全部AML患者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2.根据融合基因和细胞遗传学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同融合基因亚型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差异。3.详细分析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分子以及预后生存特点。结果:1.7173例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正常核型患者3025人,占42.1%;染色体核型未检测或者检测结果丢失的患者占6.5%(463/7173);2.4%(172/7173)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未见细胞分裂相;49%(3156/7173)的患者染色体核型存在异常,其中 t(15;17),t(8;21),inv(16),t(9;22)分别占 12.3%(884),11.2%(809),1.8%(129),1.4%(103)。2.从2006年起对初诊AML患者进行融合基因检测,共有398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提示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2492例,占62.6%,AML1-ETO,PML-RARa,CBFb-MYH11,BCR-ABL,MLL 重排分别占 12.6%(500),13.2%(527),5.0%(198),1.8%(71),3.8%(152)。其他少见类型的融合基因有 DEK-NUP214(17),FUS-ERG(10),NPM-MLF1(3)和AML1-MTG16(2)。我们对不同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中位发病年龄为24.5岁(8-52岁),与其他融合基因组年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检测到的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病例数仅为10人,样本数少统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差。3.搜集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共38例,其中34例为AML患者,占全部AML患者的0.47%(34/7173),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以及 1 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ixed-Phenotype Acute Leukemia,MPAL)。对AML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发现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早期死亡(6月内死亡)患者达到17.6%(6/34),一疗程诱导缓解率(complete response,CR)为64.7%(22/34);AML患者中有17例患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与单纯化疗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5,p=0.021),移植组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但是移植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达到41.2%(7/17),复发患者的治疗效果极差。结论: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细胞遗传学特点与国际上的报道相类似,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患者约占42.1%;49%的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存在异常,其中 t(8;21),t(15;17),inv(16),t(9;22)分别占 11.2%,12.3%,1.8%,1.4%。2.进行融合基因检测的3984例AML患者,结果提示融合基因阴性的患者占62.6%,AML1-ETO,PML-RARa,CBFb-MYH11,BCR-ABL,MLL 重排阳性分别占12.6%,13.2%,5.0%,1.8%,3.8%;其他少见类型如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中位发病年龄24.5岁(8-52岁),与其他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中位年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3.0.47%的AML患者可检测到FUS-ERG融合基因,但是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一共38例,其中34例AML,1例MPAL和3例ALL。在AML患者中,患者早期死亡患者达到17.6%;17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患者的复发率达到41.2%(7/17),此类患者的生存预后极差。二、FUS-ERG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分子特征目的: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n sequencing technology,WES),全转录组测序(Whol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ology,RNA-sequencing)及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NGS)揭示 FUS-ERG 融合基因阳性 AML 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1.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断的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数据,筛选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或者RNA标本。2.通过WES对10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寻找共同伴随基因突变特征。3.通过RNA-sequencing对10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RNA标本进行基因表达和融合基因的检测,分析FUS基因和ERG基因断裂融合方式,以正常核型和其他类型AML患者作为对照,分析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及与其他类型AML患者的基因表达差异,寻找FUS-ERG融合基因可能的致病机制。4.采用包含51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NGS,对13例初诊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DNA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进一步揭示其基因突变特征。结果:1.搜集到10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DNA标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显示:出现6次以上的重现性突变基因有RPL14、MUC4、LNP1、CAMKK2、FADS6、NBPF14,未检测到常见的 AML 基因突变。2.搜集到10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RNA标本进行RNA-sequencing检测,分析这组病人和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表达差异,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显着上调的通路有肿瘤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以及Rap1超RAS信号转导通路;通过和其他类型的AML患者的基因表达的GSEA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差异信号通路是主要是代谢相关通路:包括抗环血酸和醛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以及组氨酸代谢通路。3.搜集到13例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初诊骨髓细胞DNA标本进行靶向NGS测序,一共检测到20个基因突变,其中PTPN11激活性突变出现次数最多,频率为30.8%(4/13),其次是WT1突变,推测PTPN11突变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进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和其他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的GSEA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差异的通路主要是代谢相关通路:包括抗环血酸和醛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以及组氨酸代谢通路。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靶基因深度测序共检测到20个基因突变,其中PTPN11激活性突变出现次数最多(4/13),推测PTPN11激活性突变可能对疾病的进展起重要作用。三、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目的:应用体外和体内实验模型,阐述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方法:1.构建FUS-ERG融合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质粒载体,三质粒系统包装慢病毒,分别在HL-60以及32D细胞株中稳定过表达,探究FUS-ERG融合基因在体外细胞株中对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分化的作用。2.构建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脐血CD34阳性的细胞,流式分选CD34+GFP+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克隆形成和液体培养髓系诱导分化实验,观察克隆数目和类别的差异,以及其对原代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3.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将PTPN11-WT、PTPN11-D61V、PTPN11-E76K突变体分别在32D-Venus与32D-FUS-ERG细胞中过表达,研究PTPN11-WT及突变体对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作用。4.构建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Balb/c小鼠骨髓CD117阳性细胞,胫骨原位移植到同种Balb/c小鼠骨髓内,观察移植后小鼠的发病情况。5.构建Vav-1为启动子的FUS-ERG融合基因敲入小鼠模型,观察小鼠的发病情况。结果:1.成功构建FUS-ERG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白血病细胞株,研究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HL-60细胞增殖增多和凋亡减少,亦可以引起32D细胞分化阻滞。2.成功分选脐血中CD34阳性细胞,感染逆转录病毒,研究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可引起脐血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加,多潜能集落形成单位比例增加,髓系成熟分化阻滞,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阻滞在干祖细胞及早幼粒细胞阶段。3.在体外,FUS-ERG融合基因可协同PTPN11激活性突变,引起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导致32D细胞增殖能力显着增加以及髓系成熟分化阻滞,促使下游基因HIF-1a、IKKa、Casp9 基因的下调。4.在小鼠骨髓移植模型体内实验中,检测移植后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FUS-ERG融合基因移植小鼠全部死亡,载体对照组小鼠仅死亡一只,两组小鼠总生存率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75)。小鼠进行流式细胞学以及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单独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移植小鼠发病,但是小鼠疾病的发生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同时表达CD3和/或ter1 19的阳性细胞,发病形式不统一,此和临床上FUS-ERG融合基因的疾病发生类型相似。结论:1.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HL-60细胞增殖能力增加,细胞凋亡减少;亦可以引起32D细胞髓系成熟分化阻滞。2.FUS-ERG融合基因引起脐血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增加,髓系成熟分化阻滞,分化阻滞在干祖细胞及早幼粒细胞阶段。3.FUS-ERG融合基因协同PTPN11突变,引起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导致32D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和髓系分化阻滞,下游HIF-1a、IKKa、Casp9基因下调。4.单独FUS-ERG融合基因可导致移植小鼠发病,但是小鼠疾病的发生类型多样,此结果和临床上FUS-ERG融合基因的发生白血病的类型相似。
罗铁梅[4](2020)在《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AML03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于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确诊的47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22例不伴唐氏综合征(DS)患儿按照AML03方案化疗,分析其疗效及预后因素。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47例患儿中23例无治疗资料,24例患儿规范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0.3月。24例患儿中2例DS-AMKL患儿接受DS-AML方案治疗,另22例nonDS-AMKL患儿进行4疗程化疗或完成1-3疗程化疗完全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2例non-DS-AMKL患儿诱导I后骨髓细胞学缓解率为70.0%、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41.2%;诱导II后骨髓细胞学缓解率为85.0%、MRD阴性率为78.9%。22例患儿2年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分别为(52.9±12.7)%和(40.1±12.8)%;其中6例复发,累计复发率为27.3%;8例死亡,累计死亡率为36.4%。单因素分析提示:免疫表型标志物CD56阳性是EFS、OS的危险因素。诱导II后骨髓细胞学未缓解是EFS及OS的危险因素,诱导II后MRD阳性是EFS的危险因素。移植与非移植患儿2年OS与EF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使用AML03方案治疗non-DS-AMKL疗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预后仍较其他AML亚型稍差。免疫表型标志物CD56阳性、早期治疗反应的骨髓细胞学及MRD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预后无显着改善。
费洋[5](20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嵌合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及意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后复发常见,并且结局较差。早期鉴别发现复发高危的患者并提供相应干预措施,对提高移植后复发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细胞仍表达受体型,而供者造血干细胞逐渐植入,并取代原有患者血细胞的状态被称为嵌合状态(chimerism)。根据供体与受体造血细胞占比的程度,嵌合状态又分为完全供者嵌合(complete donor chimerism,CC)及供受者混合嵌合(mixed chimerism,MC)两类。CC 指供体细胞完全植入,一般指供体来源的遗传标志≥95%的状态,而MC则指供体与受体造血细胞共存的过渡阶段,此时5%≤供体来源的遗传标记<95%。不同类型的嵌合体状态以及嵌合体状态的演变的不同趋势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临床意义。SNP-PCR是我科根据第三代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而研发的供受体嵌合率监测方法,并自2010年起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移植后患者供受体嵌合率的检验。基于以上背景,我们动态监测了 37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移植后360天内不同时间点供体嵌合率SNP-PCR变化,并回顾性评估了这些患者的临床结局,研究供体嵌合率SNP-PC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希望发现早期预测植入失败、移植后复发等临床事件的指标,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早期干预。方法 1、选取2010年1月到2018年3月我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76例,收集该376名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供体年龄、供受体性别是否相合、ABO血型(相合/不合)、HLA配型(全相合/不全相合)、供体来源(亲缘/无关)、移植时疾病状态(CR,PR/NR)、预处理方案(MAC/RIC)、输注单个核细胞数量(MNC)、输注CD34+细胞数量等。2、对患者移植后+15天、+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进行骨髓穿刺,对骨髓标本行 SNP-PCR嵌合率检测及流式微小残留病(MRD)检测。3、分析移植后+15天、+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供受体嵌合率、MRD与植入失败、移植后复发、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4、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Fish精确概率法分析,生存分析采取Kaplan-Meier方法,检验水准:α=0.05。结果1、2010.01.01-2018.3.3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共376例。除外2例供受体为同卵双生而无法检出SNP位点差异外,1例供受体在所选18个SNP位点中无法检出差异,余373例均可以通过SNP-PCR方法测定供受体嵌合率,检出率:99.72%。2、移植后随着天数的增加,患者嵌合率逐步上升,逐渐向完全供体嵌合(CC)状态转变(嵌合率≥95%),混合嵌合(MC)(5%≤嵌合率<95%)患者逐渐减少。患者移植后+15d嵌合率大多在90%以上,+60d基本达到完全供体嵌合。3、移植后+15天嵌合率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4、373例患者中除外复发患者后共310例,其中出现移植后植入失败17例(包括原发性植入失败5例及继发性植入失败12例),植入失败组与未发生植入失败患者组相比,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移植前疾病状态、HLA配型、血型、供体年龄、输注单个核细胞数(MNC)、输注CD34+细胞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移植后aGVHD、cGVHD、CMV感染发生情况也未见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15天、+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各时间点嵌合率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植入失败组患者自移植后早期就呈现嵌合率低的趋势,并随着移植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无植入失败组患者移植后早期嵌合率较植入失败组高,且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嵌合率逐渐接近100%。5、植入失败组患者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3.1(18.109-48.114)个月,而无植入失败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7.8(73.137-82.460)个月,植入失败患者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较无植入失败患者明显减低(p<0.001)。6、以移植后15天、30天嵌合率值与复发的关系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计算cutoff值得出移植后+15天嵌合率的cutoff值为96.18%,+30天时cutoff值为97.80%。移植后+15天嵌合率≤96.18%的患者发生植入失败的风险是15d嵌合率>96.18%患者的4.03倍。移植后+30d嵌合率≤97.80%发生植入失败的风险是15d嵌合率>97.80%的12.571倍。7、复发组患者3年OS为20.6%±6.4%;无复发组患者3年OS为81.2%±2.7%;总生存曲线见下图。复发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无复发患者,两组总生存率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8、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AML/ALL)、移植前疾病状态(CR/NR)、供体类型(无关/亲缘)、供体年龄、供体性别、HLA相合情况(全相合/不全相合)、供体血型(血型相合/不和)、预处理方法(MAC/RIC)、输注单个核细胞数量、输注CD34+细胞数量、有无aGVHD发生等对复发与否均未见显着影响(p>0.05)。而移植后90天、180天、270天、360天的嵌合率及移植后+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各的流式MRD对复发与否存在一定联系。9、利用移植后90天及移植后180天嵌合率值可预测复发,以移植后90天、180天嵌合率值与复发的关系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计算cutoff值得出移植后+90天嵌合率的cutoff值为97.27%,+180天时cutoff值为96.65%。移植后+90d嵌合率≤97.27%的患者复发风险是嵌合率>97.27%的患者的3.91倍。移植后+180d嵌合率≤96.23%的患者复发风险是嵌合率>96.23%的患者的4.554倍。10、利用移植后90天及移植后180天MRD值可预测复发,以移植后90天、180天MRD值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计算cutoff值得出移植后+90天MRD的cutoff值为0.0735%,+180天时cutoff值为0.532%。移植后90d MRD>0.0735%的患者的复发风险是MRD≤0.0735%的患者的4.383倍。180d MRD>0.532%的患者复发风险是MRD≤0.532%的90.9倍。11、移植后90天的嵌合率、MRD值可以用于分别预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界值有所不同。AML患者而言,移植后+90天时,嵌合率≤97.24%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7.24%明显增高(p=0.002)。+90天时,MRD≤0.077%的患者复发率较MRD>0.077%明显增高(p=0.006)。对ALL患者而言,+90天时,嵌合率≤97.27%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7.27%明显增高(p=0.003)。+90天时,MRD≤0.0135%的患者复发率较MRD>0.0135%%明显增高(p=0.002)。12、移植后+15天、30天、60天、90天、180天、270天、360天各时间点的嵌合率值与aGVHD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5)。但移植后快速达到完全供体嵌合状态与aGVHD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移植后15天达到完全供体嵌合患者中,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嵌合状态患者中aGVHD的发生率,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41)结论1、SNP-PCR方法检测嵌合率检出率为99.72%。大部分供受者经定量PCR后均能找到相互差异的位点。2、移植后随着天数的增加,患者嵌合率逐步上升,逐渐向完全供体嵌合(CC)状态转变(嵌合率≥95%),混合嵌合(MC)(嵌合率<95%)患者逐渐减少。3.以中性粒细胞重建中位时间及巨核系重建中位时间为界限,ANC恢复≤13d及ANC恢复>13d、PLT恢复≤13d及PLT恢复>13d分组,两组嵌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但随着但随着造血重建的完成,移植后+30天及以后各时间点嵌合率未见明显差异。且移植后+15天嵌合率嵌合率与外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4、移植后早期嵌合率值可以对移植后植入失败的发生进行预警,移植后+15天时,嵌合率≤96.18%的患者植入失败率较嵌合率>96.18%明显增高,而+30天时嵌合率≤97.80%的患者植入失败率较嵌合率>97.80%明显增高。5、利用移植后90天及移植后180天嵌合率值可预测AL患者复发,+90天时,嵌合率≤97.27%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7.27%明显增高,而+180天时嵌合率≤96.23%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6.23%明显增高,应当引起警惕。6、利用移植后90天及移植后180天MRD值可预测AL患者复发,+90天时,MRD≤0.0735%的患者移植后复发率较MRD>0.0735%明显增高,而+180天时MRD≤0.532%的患者复发率较MRD>0.532%明显增高。7、移植后90天的嵌合率、MRD值可以用于分别预测AML及ALL,界值有所不同。AML+90天嵌合率≤97.24%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7.24%明显增高,+90天时,MRD≤0.077%的患者复发率较MRD>0.077%%明显增高。对ALL患者而言,+90天时,嵌合率≤97.27%的患者复发率较嵌合率>97.27%明显增高,+90天时,MRD≤0.0135%的患者复发率较MRD>0.0135%患者明显增高。8、移植后各时间点的嵌合率值与aGVHD的发生关系并不密切。移植后早期(移植后15天)达到完全供体嵌合患者中,aGVH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嵌合状态患者中aGVHD的发生率。
陈辉[6](2020)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和内容】全血细胞减少症是一些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的重要警示,诊断过程错综复杂,临床上常需要周密的鉴别诊断甚至治疗后长期随访才能最终明确诊断。因为依据临床具体情况不同,治疗与处理计划也需要相应调整,病因学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临床特征及病因学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其中所包含的综合征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以期更早的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并改善其远期预后。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谱,探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思路。【方法】选取天津市儿童医院血液科自2013年1月~2019年12月收住院的119位研究对象,均符合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并同意骨髓检查的初诊患者。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完善外周血细胞计数检查及血涂片人工显微镜检查、骨髓穿刺术和血生化检查,流式细胞检测、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行骨髓活组织检查术、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及基因检查等,总结上述数据分析临床特征及病因谱。【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11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2例(52.10%),女性患者57例(47.90%),男女比例为1.09:1,年龄6月~13岁,6月~3岁36例(30.25%),3~6岁62例(52.10%),6~13岁21例(17.65%),平均年龄48±8月。最常见的临床特征包括苍白101例(84.87%)、乏力82例(68.91%)、发热81例(68.07%)。54例(45.38%)患者有出血表现。化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计数范围为21~102g/L(平均63±16 g/L),白细胞计数范围为0.67~3.68×109/L(平均2.45±0.5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范围为0.17~1.28×109/L(平均0.70±0.32×109/L)。血小板计数范围2~96×109/L(平均值43.58±35.2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范围0.012~0.12×1012/L(平均值0.043±0.038×1012/L)。通过研究我们得出,44例(36.97%)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增生减低,75例(63.03%)患者为非增生减低骨髓象。研究中全血细胞减少症排在前三位的病因是再生障碍性贫血(30/119,25.21%)、急性白血病(24/119,22.69%)、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生症(11/119,9.24%)。【结论】1、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学分类复杂,除血液系统疾病外还继发于多种非血液系统疾病,充分认识其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可以提高诊断水平,进而实现精准治疗。2、本研究显示,全血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病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国内文献报道大致相同。3、本研究中,戈谢病、范可尼贫血、甲基丙二酸血症、尼曼匹克病等罕见病患者的最终诊断均受益于基因测序检测,成为先天性骨髓衰竭及遗传代谢病等疾病确诊重要的检测手段。4、由于样本数量及地区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将来希望就此问题设计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李紫璇[7](202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WT1基因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AML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WT1基因表达量及AML预后分层的关系,以期为AML的中医预后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方向。方法:按研究要求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AML患者,共计1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化疗,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及《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判定其疗效,根据四诊信息,确定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热毒炽盛证、毒瘀互结证、正虚邪实证5种证型。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除WT1基因的测定值外,收集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染色体检测报告、基因突变检查,综合上述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预后的危险分层。整理以上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探讨AML中医证型与患者性别、年龄、WT1基因表达量及疾病预后分层的关系、预后的危险分层与WT1基因表达量的关系、AML各亚型(M1-M7,不包括M3)与WT1基因表达的关系。本研究中,所有病人WT1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由北京海斯特医学检验机构测定,利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WT1基因的m RNA表达量,WT1的表达水平以WT1拷贝数与ABL拷贝数的比值乘以104表示,检出WT1拷贝即认为是阳性。结果:(1)144例患者均接受过化疗,包括化疗后缓解者59例,化疗后未缓解者39例,复发难治者46例;其中气血两虚证20例(缓解13例,未缓解5例,复发难治2例),气阴两虚证23例(缓解21例,未缓解2例);热毒炽盛证28例(未缓解7例,复发难治21例),毒瘀互结证患者8例(未缓解2例,复发难治6例);正虚邪实证65例(缓解25例,未缓解23例,复发难治17例),其中虚实相间证的患者数最多,而仅表现为虚证(气血两虚证或气阴两虚证)或实证(热毒炽盛证或毒瘀互结证)的患者数相对较少。(2)统计144例AML患者,男性患者64例,占44.4%,女性患者80例,占55.6%,男:女=4:5。对各组中医证型的性别进行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研究认为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3)144例AML患者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79岁,中位年龄用M±Q标示为56±11岁,将全部患者按年龄段分为三组:18岁-39岁(20例),40岁-59岁(66例),≥60岁(58例),统计各年龄组患者WT1基因表达量,发现AML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相关(P<0.05)。在18-39岁患者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气血两虚证与正虚邪实证比例相当;在40-59岁患者中,正虚邪实证例数最多,占总数50%,其次为热毒炽盛证,为22.7%,气血两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相当,毒瘀互结证例数最少;在≥60岁患者中,正虚邪实证比例最高,为44.8%,热毒炽盛证次之,其余三证例数相当。(4)分析各年龄组患者WT1基因的表达情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各年龄阶段与WT1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将各年龄组两两比较,18-39岁组与40-59岁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0-59岁患者WT1基因中位表达量高于18-39岁患者;18-39岁与≥60岁患者相比较,≥60岁组患者中位表达水平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59岁与≥60岁组相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AML各亚型与WT1基因表达水平关系中,经统计分析,WT1表达水平在AML亚型中分布不同(P<0.05)。将AML各亚型进行两两比较,仅M1与M5、M2与M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5患者WT1表达水平高于M1组与M2组,而在其余各组的两两比较中,在本次研究中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统计各危险分层组中WT1基因表达量,WT1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危险分层有关(P<0.05)。高危组WT1基因表达量高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的WT1表达水平亦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与中危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WT1基因在高危组及中危组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低危组中表达水平相对较低。AML不同危险分层提示不同的预后,因此,WT1基因表达水平高者预后较差,而表达量低者预后相对较好。(7)在AML的疾病预后分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中,气血两虚证与气阴两虚证的低危患者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85.0%、82.6%,中危组与高危组患者数极少;在热毒炽盛证与毒瘀互结证中高危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0.7%、62.5%;在正虚邪实证中,中危组患者例数最多,所占比例为40.0%。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得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ML患者5种中医证型与疾病危险分层相关。(8)统计5个中医证型组WT1基因的m RNA表达量,5组WT1基因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中医证型分布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相关。进一步进行5组中医证型非参数检验后的两两比较,发现热毒炽盛证及毒瘀互结证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正虚邪实证,而气血两虚证及气阴两虚证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最低。结论:AML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与患者年龄、AML亚型、WT1表达水平及AML危险分层相关,老年患者WT1基因表达量高,M5患者WT1表达水平高于M1组与M2组;WT1基因表达量与AML危险分层也表现出相关性,而疾病危险分层往往提示着不同的预后结果,因此AML中医证型及WT1表达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着预后,其中,热毒炽盛证、毒瘀互结证预后差,WT1表达水平高者预后差;本研究对AML中医辨证治疗的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胡秋磊[8](2020)在《三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背景血小板是血液中与血液凝固息息相关的细胞,而Wiskott—Aldrich综合征(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和 MYH9 相关疾病(MYH9-associated diseases,MYH9-RD)等常见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hereditary thrombocytopenia,HT)是一类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异质性疾病,主要包括血小板数量减少,部分伴有血小板结构和功能的障碍,甚至合并其他组织、脏器的异常。尤其对于儿童时期发生的血小板减少,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并进行不必要的免疫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从而延误病情、增加费用。所以,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的认识,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二、研究目的1.分析WAS和MYH9-RD的临床特点和突变基因等,初步探讨其临床表型、基因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转归。2.提高对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的认识,为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提供思路。三、研究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近年来在我科收治住院并确诊的3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其中包括2例WAS(例1和例2)与1例MYH9-RD(例3)。回顾性分析这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情况、家族史、体格检查、检查检验、疾病诊断、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等,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四、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3例患儿均为男性,其中例1患儿发病年龄为2月,诊断年龄为1岁6月,例2患儿发病年龄为1月5天,诊断年龄1岁,例3患儿发病年龄为2天,诊断年龄为3月15天。2.临床表现:例1首发临床表现为反复淤点瘀斑伴肉眼血便,例2首发临床表现为血丝便,例3在因“新生儿黄疸”住院,期间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无出血相关表现。例1和例2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湿疹、感染,其中例1反复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AIHA),按照WAS综合征临床表型评分标准,例1评分5分,例2评分2分。3.实验室检查:3例患儿均有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体积的改变,例1和例2见小血小板,例3见大血小板,且骨髓形态学无特异性。其中例1和例2免疫功能异常,且例1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电镜扫描到淋巴细胞表面绒毛消失、呈皱折状。4.家族史:例1和例2均有阳性家族史,例3为散在性病例。5.基因检测:例1基因测序示X染色体WASP基因3号内含子c.IVS3-7T>G,其母亲和姐姐为该位点的杂合突变。例2基因测序示X染色体WASP基因10号外显子c.10571058delAC:p.P341fsX493,其母亲和二姐均为杂合突变,其大姐基因检测结果正常。例3基因测序示22号染色体MYH9基因的41号外显子c.5797C>T:p.R1933X杂合无义突变,其父母均为正常野生型,另外基因测序还发现例3患儿X染色体DKC1基因的12号外显子c.1206G>A:p.G402G杂合同义突变,其母亲是G/A杂合型,父亲未见突变,以及X染色体G6PD基因的5号外显子c.482G>T:p.G161V杂合错义突变,其母亲是杂合子,父亲未见突变。6.治疗:例2患儿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例1和例3患儿均静脉输注丙种免疫球蛋白等治疗。7.转归:例1在随访期间发生1次重症肺炎、EB病毒感染和多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多次住院予输注洗涤红细胞、激素抗炎、抗感染等治疗,现病情暂时平稳。例2和例3一般情况良好,现健康生存。五、研究结论出生后早期出现的血小板减少伴血小板体积改变,应该高度怀疑WAS、MYH9-RD等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家族史阳性并非诊断的必要条件,外周血涂片和或骨髓涂片可以帮助寻找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基因测序是目前诊断WAS、MYH9-RD等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金标准。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WAS的有效治疗措施,而MYH9-RD则是以预防为主,定期随访。
贺玲玲,骆婷婷,常艳,王亚哲,袁晓英,石韦华,赖悦云,石红霞,秦亚溱,黄晓军,刘艳荣[9](2019)在《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4管用8色抗体组合对28例AMKL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同时结合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等检查结果。结果:28例AMKL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的是巨核细胞相关抗体:CD41a、CD61、CD42b、CD36,阳性率分别为81. 48%、92. 86%、72. 00%、70. 83%,其中,CD41a、CD61、CD42b三种抗体共表达的患者占53. 57%,至少表达两种抗体的患者占82. 14%。髓系祖细胞相关标志:CD117、CD34、CD38、HLA-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 29%、42. 86%、64. 29%和46. 15%,与非APL的AML患者相比表达率均较低(P <0.01);髓系全程抗原CD13、CD33在AMKL中阳性表达率与非APL的AM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髓系中后期抗原CD15及单核系抗原CD64、CD14、CD300e和胞浆抗原MPO、cCD79a和cCD3均阴性。与非Down综合征相关AMKL(non-DS-AMKL)相比,CD7与CD11b的表达在Down综合征相关AMKL(DS-AMKL)中较高(P <0.05)。AMKL患者中17例(65.4%)为复杂染色体核型,5例为+21染色体异常;仅5例患者核型正常。25例行白血病融合基因筛查,24例(96%)患者WT1基因表达增高(40.24±59.14%),12例患者(70.58%) EVI1基因表达增高(53.93±37.98%),4例患者融合基因阳性(2例MLL-AF9阳性,1例TLS-ERG,1例P210 BCL/ABL)。结论:AMKL中82.14%患者表达至少两种巨核细胞相关标志,髓系祖细胞标志表达相对较低,多为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WT1及EVI1异常表达率较高。
侯玉娟[10](2019)在《白血病骨髓磁共振表现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白血病患者骨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骨髓MRI表现与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的关系,评估骨髓MRI检查对白血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2月01日至2018年11月30日血液肿瘤科收治的12例初诊未治的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到医院体检且与观察组对象年龄、性别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并同期观察初诊未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各3例。所有研究对象行腰椎矢状位和双侧髋关节冠状位(包括股骨上段)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序列(T1WI、T2WI、FS-T2WI)和水脂分离序列(WFOP),测定股骨上段骨髓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定性、定量分析骨髓MRI表现,并对白血病患者的骨髓MRI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2例白血病患者中包括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其中有6名女性、6名男性;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2岁,中位年龄50.5岁。(1)1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提示7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患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3例明显活跃,2例活跃;原始+幼稚细胞含量在26%93%。(2)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中1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骨髓涂片中见成熟淋巴细胞占85%;另外1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涂片结果提示成熟粒细胞占83%。(3)12例观察组患者的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7例,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慢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完全一致。2.12例白血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上段骨髓MRI均出现弥漫型改变。(1)腰椎椎体骨髓在T1WI上信号弥漫性、均一性减低;在T2WI和FS-T2WI上信号弥漫性、均一性增高。(2)股骨上段骨髓在T1WI上信号弥漫性、均一或不均一减低;在T2WI和FS-T2WI上信号弥漫性、均一或不均一增高。(3)10例急性白血病和2例慢性白血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骨髓MRI信号改变趋势未发现不同。(4)2例治疗后处于缓解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上段骨髓信号较前明显改善:在T1WI上较前明显增高,T2WI和FS-T2WI上较前减低。3.12例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和骨髓病理学检查结果完全一致,且12例患者的骨髓MRI信号均出现改变,其病变检出阳性率与前述两种骨髓检查方法一致。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其股骨骨髓MRI信号改变类型(均一性、非均一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含量不同,其股骨上段骨髓MRI改变类型(均一性、非均一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白血病观察组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股骨上段骨髓FF值分别为(28.990±21.150)%、(93.437±2.805)%,两者差异显着(P<0.001),初诊未治白血病观察组患者股骨上段骨髓FF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股骨上段骨髓MRI信号为非均一性改变的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病变区和非病变区所测FF值分别为(38.500±21.409)%和(92.575±3.6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含量和股骨上段骨髓FF值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r=-0.807,P<0.05),即骨髓中的原始+幼稚细胞含量越高,其股骨上段骨髓FF值越低。白血病患者初诊未治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数量和股骨上段骨髓FF值无相关性(P>0.05)。5.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患者的骨髓MRI表现较正常对照者改变明显,3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骨髓MRI表现相似:在TIWI上信号减低,在T2WI和FS-WIT2上信号增高。白血病患者的骨髓MRI改变不具有特异性。在3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骨髓穿刺检查和MRI检查对骨髓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得Kappa系数为0.640,即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P=0.004,<0.05)。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患者的股骨上段骨髓FF值分别为(60.407±28.884)%、(61.247±28.86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初发未治白血病患者的腰椎和股骨上段骨髓MRI表现异常:T1WI呈弥漫性信号减低,T2WI和FS-T2WI上信号弥漫性增高;通过水-脂分离技术定量测定白血病患者股骨上段骨髓F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且与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骨髓MRI检查结果和骨髓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一致,更加准确得反映了骨髓的病理改变。骨髓MRI检查对于白血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有较大临床意义。
二、87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87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血病 |
1.1.1 白血病的定义 |
1.1.2 白血病的分类 |
1.2 急性髓系白血病 |
1.2.1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定义 |
1.2.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型 |
1.2.3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与基因突变 |
1.2.4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现状 |
1.2.5 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s) |
1.3 BCL-2 家族蛋白及BCL-2 抑制剂 |
1.3.1 Bcl-2 家族蛋白成员及结构 |
1.3.2 Bcl-2 家族蛋白功能 |
1.3.3 Bcl-2 抑制剂 |
1.4 DNA拓扑异构酶 |
1.4.1 拓扑异构酶Ⅱ |
1.4.2 拓扑异构酶Ⅱ α抑制剂 |
1.4.3 Vosaroxin(SNS-595) |
1.5 瓦氏效应(Warburg effect) |
1.6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 |
1.7 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剂IACS-010759 |
1.8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Vosaroxin协同增强Venetoclax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细胞及组织 |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3 溶液配制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复苏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冻存 |
2.3.4 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及正常人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
2.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 |
2.3.6 集落形成实验 |
2.3.7 Western blotting |
2.3.8 碱性彗星实验 |
2.3.9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具有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活性 |
2.4.2 Vosaroxin可部分削弱Venetoclax对 Mcl-1 的诱导作用,但无法阻止Mcl-1 与游离的Bim结合 |
2.4.3 DNA损伤在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2.4.4 Venetoclax干扰对Vosaroxin诱导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 |
2.4.5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 |
2.4.6 Venetoclax和 Vosaroxin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但不伤害正常的造血祖细胞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IACS-010759 协同Venetoclax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线粒体提取 |
3.3.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3.3 Seahorse实验 |
3.3.4 shRNA沉默细胞株及cDNA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3.3.5 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构建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依赖OXPHOS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凋亡 |
3.4.2 IACS-010759和Venetoclax协同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样本细胞凋亡并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细胞 |
3.4.3 Venetoclax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衍生的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显着增强IACS-010759 的抗白血病活性 |
3.4.4 Venetoclax不能增强IACS-010759对OXPHOS的抑制作用 |
3.4.5 IACS-010759 诱导线粒体易感态,从而增强Venetoclax所诱导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 |
3.5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2)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方法 |
2.3.1 细胞形态学FAB分型诊断 |
2.3.2 检测白血病细胞胞膜及胞质中的免疫表型 |
2.3.3 血常规检测 |
2.3.4 应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
2.4 治疗方案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中的表达率 |
3.2 CD123、CD56、CD7及其相互组合在AML FAB分型中的表达情况 |
3.3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3.4 CD123、CD56和CD7在AML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 |
3.5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初诊时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
3.6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初诊时染色体核型的关系 |
3.7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CR的关系 |
3.8 AML患者CD123、CD56和CD7及其相互组合表达与微小残留病(MRD)的关系 |
3.9 CD7+的AML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特点 |
第4章 讨论 |
4.1 CD123 |
4.2 CD56 |
4.3 CD7 |
4.4 MRD |
4.5 CD123、CD56和CD7相互组合表达 |
4.6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论文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临床特征 |
引言 |
病例资料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 |
引言 |
病例资料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FUS-ERG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FUS-ERG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数据收集和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MICM结果 |
2.3 治疗结果 |
2.4 预后危险因素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嵌合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一) 病例选择 |
(二) 患者临床特征 |
(三) 预处理方案 |
(四) GVHD预防与诊断分级标准 |
(五) 嵌合体状态及复发的定义 |
(六) SNP-PCR检测及基因引物的选择 |
(七) MRD检测 |
(八) 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一) SNP-PCR检出率 |
(二) 患者基本临床特征 |
(三) 移植后嵌合率动态变化 |
(四) 嵌合率与血象恢复 |
(五) 移植后嵌合率与植入失败 |
(六) 移植后嵌合率与复发 |
(七)移植后嵌合率与aGVHD |
三、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微小残留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对象 |
1.1.2 方法 |
1.1.3 诊断标准 |
1.2 结果 |
1.2.1 临床一般特征 |
1.2.2 血液学参数 |
1.2.3 骨髓增生情况和外周血的联系 |
1.2.4 病因学分析 |
1.2.5 诊断分析 |
1.3 讨论 |
1.3.1 临床特征分析 |
1.3.2 病因谱分析 |
1.3.3 探讨诊断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骨髓衰竭的病因学新知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WT1基因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西医学诊断标准 |
1.4 中医学辨证分型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2 研究步骤 |
2.1 病例收集 |
2.2 资料分析 |
2.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及关系 |
3 中医证型的年龄分布及关系 |
4 AML患者年龄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5 AML各亚型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6 AML危险分层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7 AML中医证型与疾病危险分层的关系 |
8 AML中医证型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讨论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 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4 AML患者各年龄段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5 AML各亚型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6 AML危险分层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7 AML中医证型与疾病危险分层的关系 |
8 AML中医证型与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
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西医诊疗进展 |
1 西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
1 WT1基因在AML中的表达 |
2 WT1基因对AML的预后影响 |
3 WT1基因在AML诊疗中的应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三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收集临床资料 |
1.2.2 实验室检测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实验室检查 |
2.3 治疗及随访 |
第三章 讨论 |
3.1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
3.1.1 WASP的结构 |
3.1.2 WA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3 WAS的临床表现 |
3.1.4 WAS的治疗 |
3.1.5 小结 |
3.2 MYH9相关疾病 |
3.2.1 MYH9-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3.2.2 MYH9-RD的临床特点 |
3.2.3 MYH9-RD的治疗 |
3.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免疫表型检测 |
1.3 其他实验室检测 |
1.4 标本WT-1、PRAME及EVI1 mRNA及融合基因(MLL-AF9、TLS-ERG,和BCL/ABL)水平的计算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幼稚细胞免疫表型 |
2.2 AMKL与以往非APL AML患者免疫分型比较 |
2.3 非Down综合征相关AMKL(non-DS-AMKL)与Down综合征相关AMKL(DS-AMKL)免疫分型比较 |
2.4 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 |
3 讨论 |
(10)白血病骨髓磁共振表现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一般资料、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
二、骨髓MRI常规序列表现 |
(一)正常对照者和初诊未治白血病组患者的骨髓MRI表现 |
(二)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MRI表现改变 |
三、白血病骨髓MRI表现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 |
(一)三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
(二)骨髓增生程度与骨髓MRI信号改变类型的关系 |
(三)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含量与骨髓MRI信号改变类型的关系 |
(四)白血病和正常对照者的FF比较 |
(五)白血病患者股骨上段骨髓病变区和非病变区FF比较 |
(六)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含量和股骨上段骨髓FF的相关分析 |
(七)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和股骨上段骨髓FF的相关分析 |
四、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与白血病患者的骨髓MRI比较 |
(一)多发性骨髓瘤组 |
(二)淋巴瘤组 |
(三)3 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骨髓MRI表现对比分析 |
(四)3 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骨髓穿刺检查与MRI检查的一致性分析 |
(五)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患者与白血病、正常对照者的FF比较 |
讨论 |
一、正常骨髓生理转换及MRI表现 |
二、白血病骨髓MRI检查部位的选择 |
三、白血病骨髓 MRI 表现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 |
(一)定性分析 |
(二)定量分析——FF值的临床意义 |
四、白血病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患者骨髓MRI表现的比较 |
(一)多发性骨髓瘤 |
(二)淋巴瘤 |
五、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骨髓穿刺检查与MRI检查的一致性分析 |
六、本研究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白血病骨髓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87例急性白血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Vosaroxin和IACS-010759分别与Venetoclax协同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活性与机制研究[D]. 刘芳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2]CD123、CD56和CD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罗绿艳. 南昌大学, 2020(01)
- [3]FUS-ERG融合基因阳性AML的分子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D]. 许小宇. 苏州大学, 2020(06)
- [4]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罗铁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体嵌合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D]. 费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6]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D]. 陈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7]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WT1基因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D]. 李紫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三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及基因分析[D]. 胡秋磊.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28例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 贺玲玲,骆婷婷,常艳,王亚哲,袁晓英,石韦华,赖悦云,石红霞,秦亚溱,黄晓军,刘艳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9(09)
- [10]白血病骨髓磁共振表现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D]. 侯玉娟. 大理大学, 2019(01)
标签:白血病论文; 巨核细胞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论文; 急性髓性白血病论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