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1](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潘含江[2](2019)在《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尾矿是我国产出量、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金属矿山尾矿库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硫化物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同时其中的许多有用元素和组分具有回收利用价值。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手段,结合岩石学、矿物学、环境地球化学等方法,查明了我国7个典型金属矿山中尾矿库的元素及矿物含量和分布规律,综合评价尾矿库资源潜力与矿区生态环境效应。尾矿中元素及矿物组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入选原矿石类型的不同,在尾矿库中表现为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在垂向上存在显着的变化;(2)尾矿砂在排放过程中的重力分选作用。而尾矿库的结构形态和建筑方式(坝体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排砂口位置及其元素分布特征;(3)不同阶段选矿工艺的差别。由此导致(1)不同金属矿山的尾矿;(2)同一矿区不同时期尾矿库;(3)同一尾矿库内不同位置,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均有差别。因此,有必要根据矿山类型和尾矿库建设与使用历史,对尾矿库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手段、分阶段开展尾矿库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通过建立尾矿库三维模型及已有钻孔进行抽稀模拟实验,对比了不同的尾矿库资源潜力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山谷型尾矿库应在中央位置垂直于坝体方向进行钻探取样,而山坡型和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十字剖面法或者多方向剖面法进行资源量估算更为科学。提交了9个尾矿库的金属元素潜在资源量,多金属矿山尾矿库中金属元素的潜在利用价值巨大。对红旗岭尾矿的选矿试验表明:采用“浮选-酸浸流程试验”指标相对较优。所获得的镍精矿含镍品位为3.16%,回收率为82.61%。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与矿山功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多金属矿区农用地超标率高且超标元素种类多,个旧和柿竹园多金属矿区农田土壤样品As、Cd、Pb几乎全部超出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河流水系是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迁移的重要途径,初步识别了4个矿区的尾矿库向外界环境输出的主要重金属。德兴铜矿区水稻籽实更易富集Cd,建议改种其他类型粮食作物,以降低Cd污染风险。
刘英俊[3](2019)在《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文中指出砂岩型铜矿床是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床的的第二大铜金属来源,而孔雀石又是砂岩型铜矿床氧化铜矿物中主要的含铜矿物之一,所以对于孔雀石的研究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通过使孔雀石在H2O中溶解不同的时间,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中溶解,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并在各自的条件下改变温度,测得其在每个温度下溶解不同时间时所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通过比较孔雀石在不同温度下,溶剂为去离子水/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条件下的溶解出的Cu离子浓度以及对比孔雀石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解时间,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所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本次实验结果表明:(1)孔雀石在H2O中溶解能力很低,改变温度对溶解几乎无影响;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对孔雀石的溶解都有明显影响,但是孔雀石在NaCl溶液中溶解效果显着,相比之下,在Na2SO4溶液溶解能力有限,同时两种溶液浓度的升高,能进一步促进孔雀石的溶解,在辅助性实验纯铜分别在水中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也验证了上述规律。实验中发现的溶剂为Na2SO4溶液时温度在250℃前后孔雀石中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发生的变化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溶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容易被氧化,和孔雀石争夺SO42-,故而使得孔雀石的溶解出Cu离子的能力下降;而溶剂为NaCl溶液时温度在300℃前后活化出的Cu离子浓度发生的突变现象可能是由于Cu、Cl络合物的生成和离解导致的。实验结果与之前学者提出的砂岩型铜矿中参与砂岩型铜矿成矿作用的卤水温度在250℃左右,以及高盐(NaCl eq)(8%40%)和低温(<300℃)可以形成砂岩型铜矿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也很好的解释了砂岩型铜矿常常与蒸发岩盆地,盐泉、盐壳以及盐丘和膏盐建造,甚至是盐矿与铜矿化伴生的现象,也就是说具有相当浓度的卤水经流砂岩型铜矿地层时,铜矿中某些含铜矿物会被适量溶解,重新搬运并聚集成矿。
田光礼,陈守余,董凯,赵江南,覃伟,陈俊霖[4](2019)在《甘肃白银厂折腰山VMS矿床蚀变带元素迁移及定量计算》文中指出折腰山矿床是甘肃省白银厂矿田内最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矿床,赋矿围岩主要为奥陶纪石英角斑凝灰岩,属于FⅡ类流纹岩,为弧后环境的产物,在海底对流循环成矿作用过程中,遭受强烈的热液改造,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蚀变。文章将折腰山矿床蚀变围岩分为弱蚀变带→绢云母硅化带→绿泥石化带→矿化带,利用蚀变趋势图解和质量迁移计算等方法,定量揭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研究表明:①从弱蚀变带→矿化带,蚀变强度逐渐增大,主量元素P、Mn有一定活动性,二者的迁移量分别为-8.8%~8.8%和-1.8%~9.9%,但迁移趋势不规律;Si迁移量变化范围较大,为-16.2%~83.73%;Na、Ca、Sr大量迁出,其中Na、Ca最大迁出量分别可达-3.11%和-2.71%;Mg、Fe依次迁入,并在绿泥石化带中达到最大值9.49%和69.73%;K在绢云母化带中迁入量出现峰值1.6%,其后逐渐迁出,最大可达-2.22%;Rb的迁移行为与K一致;②高场强元素Nb、Ta、Zr、Hf等在热液蚀变过程中相对保持惰性;Al、Ti及Y表现为弱活动性;③主要成矿元素Cu随蚀变强度的增大,其迁入量有递增的趋势,Pb、Zn在矿化带中迁入,其余各带均为迁出;④热液活动过程中,SiO2活化再沉淀,形成硅化蚀变;K的迁入形成绢云母化,并消耗了H+,使热液酸度减小;Mg、Fe的迁入在还原环境下形成绿泥石化,并伴随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因此,折腰山矿床中的绿泥石化可能是导致矿质发生沉淀的重要蚀变作用,其在勘查工作中可以作为寻找VMS矿体的重要标志。
郭凯凤,陈守余[5](2018)在《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地球化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我国西部发现并勘探成功的大型铜矿区。随着现代测试分析技术的进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董凯[6](2018)在《甘肃白银厂铜矿成岩—成矿环境及其找矿意义》文中认为甘肃省白银厂矿田是北祁连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带中最为典型、规模最大的VHMS矿床产地。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采殆尽,在白银厂矿田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的矿床或矿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现阶段影响找矿突破的关键问题,研究矿田内双峰式火山岩岩浆作用及地球动力学演化特征,探讨火山岩与VHMS矿床之间的关系;厘定典型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分析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蚀变矿物组合进行蚀变分带,分析各蚀变带中元素迁移规律;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火山岩的成岩环境和VHMS矿床的成矿环境,总结成岩-成矿过程,提出找矿方向。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根据区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田内火山岩均属于钙碱系列。其中,折腰山细碧岩稀土配分曲线右倾,LILE(Rb、Sr、Ba、Th、U、K)和LREE相对富集,HFSE(Nb、Ta、Ti)和HREE相对亏损,地球化学性质与岛弧玄武岩类似;铜厂沟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比较平坦,类似BABB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内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成分显示出逐渐变化的特征,具有类似BABB和OIB玄武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其构造环境具有从岛弧环境向弧后盆地环境过渡的特点。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将区内火山岩浆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岛弧型岩浆作用阶段和弧后盆地型火山岩浆作用阶段。在岛弧型岩浆作用阶段形成了矿田西部的岛弧型火山岩组合,随着大洋扩张的加速,弧后拉张变宽,弧后盆地之下底辟上隆的软流圈地幔在绝热降压和消减带流体作用的双重效应下发生部分重熔,上升的地幔熔融物质和上地壳组分发生混染,形成了矿田东部的弧后盆地型火山岩组合。通过厘定不同类型矿石中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对比分析金属矿物的微量元素特征发现,矿田内闪锌矿中In、In/Ga比值和In/Ge比值,指示该类型闪锌矿的形成均与高温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黄铁矿中的S/Se比值和Co/Ni比值也指示出矿田内不同类型的黄铁矿既有岩浆热液型矿床成因,也有沉积改造型矿床成因。从折腰山到小铁山、铜厂沟矿床致密块状矿石中,闪锌矿结晶温度具有降低的趋势,表明该矿床成矿热液的温度相对较低。东部矿床中主要金属矿物的Au、Ag、Pb及相关元素相对富集,这可能与东部火山岩浆作用阶段岩浆的成分、物理化学条件以及成矿热液中成矿元素的富集程度和种类发生改变有关。此外,折腰山后期叠加的黄铁矿细脉中硫化物的Au元素含量较高,在部分金属矿物中已达到工业品位,可能是主成矿期之后的流体热液沿裂隙充填交代所形成的,反映出西部矿床深部可能会有含金矿体存在的可能。矿田内各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呈筒状产出,蚀变矿物和矿物组合种类繁多。通过元素迁移规律研究发现,在绢云母化带、绿泥石化带及矿化带中蚀变程度和元素的迁移变化依次增大;Be、U、Sr和Na等元素随着斜长石的分解而流失,K元素随着绢云母的形成而相对富集;在绿泥石化阶段随着绿泥石和黄铁矿等矿物的形成,Fe和Mg等元素强烈富集。Ca、Ba和Mn元素主要以硅质岩类、重晶石或硬石膏的形式存在,在VHMS矿床中这些沉积物可以充当隔离层将海水与高温的热液隔开,促使其在围岩中沉淀。此外,在绢云母化阶段,折腰山矿床中Ag、Cu、As和Bi开始富集,Zn、Pb和Sb等元素迁出,小铁山矿床中这些元素均表现为迁入。相对于小铁山矿床,折腰山矿床的流体热液中Zn、Pb和Sb相对亏损。也暗示两个矿床的成矿热液中成矿元素富集的程度和种类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区内VHMS矿床的成矿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区内火山岩的岩浆演化规律及VHMS矿床的成矿过程。认为矿田内火山岩浆作用经历了岛弧型岩浆作用阶段和弧后盆地型火山岩浆作用阶段,东西部火山岩应来源于不同性质的岩浆体系。在岩浆作用后期产生的岩浆热液成分及物理化学条件也不尽相同,使得东西部VHMS矿床在成矿元素种类、矿石种类、矿化蚀变的空间特征及蚀变带中元素迁移规律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差异。针对区内优势矿产的成矿潜力及找矿前景,确定找矿标志。在深入了解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白银厂矿田火山机构的空间位置、含矿地层、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的空间展布特征及东部和西部VHMS矿床的成矿条件差异性,进行靶区优选。根据找矿远景的优劣、进一步工作的价值以及验证的优先程度,将找矿靶区划分为3类。其中,A类找矿靶区2处,B类找矿靶区2处,C类找矿靶区1处,以期为白银厂矿田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资料参考。
乔磊[7](2018)在《“一带一路”铜矿地质特征及战略区划》文中研究指明铜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紧缺的大宗矿产资源。我国铜矿资源较丰富,查明铜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国家经济建设对铜的需求量巨大,国内铜供应长期不足,应当更多地利用境外铜矿资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铜矿资源储量约占世界的18%,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是我国利用境外铜矿资源的首选地区。本文在参加导师主持的相关地质调查项目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一带一路”铜矿地质特征及战略区划研究,取得一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以铜资源储量≥100万吨为下限,系统采集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型铜矿床数据98组,包括矿床名称、资源储量、含矿岩石、类型、成矿时代等基本属性,编制了“一带一路”大型铜矿床分布图。2.将“一带一路”铜矿床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砂页岩型、岩浆型、变质型、热液型、叠生型等8个类型,总结了前五个主要类型铜矿地质特征,对欧玉陶勒盖、额尔登特、萨尔切什梅、格拉斯贝格、艾纳克、卢宾、诺里尔斯克等11个大型铜矿床进行了解剖分析。3.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铜矿分布特征,在“一带一路”范围划分出中南乌拉尔、巴尔喀什-准噶尔、亚美尼亚-土耳其、俾路支铜矿带、东南蒙古、长江中下游、冈底斯、普龙-普坎姆、菲律宾等34个铜矿带,编制了“一带一路”铜矿带分布图,简要概述了其地质特征。4.根据铜矿资源特征、铜矿勘查开发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和大型铜矿床数量、资源储量、铜矿类型、铜矿带数量、同中国关系、与中国空间距离、政局稳定性、矿业投资环境8个指标,对“一带一路”境外(含跨境)23个铜矿带及其分布的18个国家进行了选区评价,提出巴尔喀什-准噶尔、中南乌拉尔、东南蒙古、亚美尼亚-土耳其、东印度、诺里尔斯克、俾路支、乌多坎等8个铜矿带可作为境外铜矿勘查开发的优先选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老挝等7个国家可作为境外铜矿勘查开发的优先合作国家。
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黄博涛,武鹏[8](2018)在《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文中提出祁连山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是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最重要时段,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根据矿床产出构造位置,将祁连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为4类:大陆裂谷型铁(铜)矿床、岛弧-岛弧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扩张脊型铜矿床。镜铁山铁(铜)型矿床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作用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东沟铜矿为晚寒武世大洋扩张脊火山作用的产物;白银矿田铜多属矿床是奥陶纪与岛弧-岛弧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石居里铜矿是晚奥陶纪弧后扩张脊有关火山作用的产物;红沟铜矿则是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
熊潇[9](2017)在《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造山带作为岩石圈板块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最为复杂的构造带,不仅形成了多种岩石构造组合,也促使成矿物质富集形成了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故大陆造山带及其相关环境的构造-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研究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秦岭造山带横亘于华北、扬子两大板块之间,是在晚太古-中元古代洋陆间杂构造基础上,于晚元古代-中三叠世经历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主造山期华北、秦岭、扬子三板块依次沿商丹、勉略缝合带由南向北俯冲碰撞造山,并由于后造山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的叠加改造最终形成的复合型造山带,其完整地记录了大陆裂解-洋盆产生、大洋消减-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和陆内造山演化等过程,也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充分发挥秦岭造山带独特的地域优势和演化过程复杂性的优势,从成矿系统与造山作用相耦合的角度出发,本论文围绕着加里东期俯冲造山、印支期碰撞造山和燕山期陆内造山这三期关键的秦岭造山事件,分别选择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了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不同造山事件对壳幔物质交换,矿源供给、流体输运、矿石堆积和矿床定位的制约,阐明了不同造山事件引发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基于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成岩成矿模式。本论文以板块构造与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大陆动力学研究思路、比较矿床学的思维和方法,将形成于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环境、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的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纳入到秦岭复合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详细解剖研究了铜峪VHMS型铜矿床、温泉斑岩型钼矿床和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的矿化地质特征,通过岩(矿)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大地构造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分析测试手段,旨在对构造-岩浆-流体-成矿耦合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理清典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物质来源、矿床成因机制、成矿规律和成矿动力学背景,阐明秦岭造山带洋-陆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作用过程对流体运输、矿源供给和矿床定位的制约。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晚奥陶世厚志留世,古秦岭洋板片由南向北俯冲造山,板片脱水,少量上覆沉积物发生熔融,产生大量高氧逸度(fO2)热液流体进入地幔楔,活化、萃取地幔楔的铜等成矿元素,并促使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生成含矿气水热液,岩浆与富含成矿物质的流体上升在地表喷发形成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此同时,伴随着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熔体进入地幔楔,与地幔楔发生物质交换产生的埃达克质熔体侵入上地壳形成了煤沟花岗闪长岩体。铜峪铜矿床赋存于斜峪关群变中-基性火山岩中,矿体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似层状顺层产出,连续性较好,彼此呈雁行状排列。岩石蚀变作用普遍,并与矿化在空间展布上具有一致性,矿区中心以透辉石化和阳起石化为主,伴有石榴子石化、绿帘石化和绿泥石化,向外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主,蚀变逐渐减弱。矿石硫化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其次为磁铁矿和辉锑矿等。矿区内出露煤沟花岗闪长岩侵入于矿区背斜南翼,岩体内仅有零星矿化,未构成工业矿体。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分别结晶于445±2.0 Ma~437±4.2 Ma和442±2.2 Ma~441±2.0 Ma,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获得两组Re-Os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48±33 Ma和390±19 Ma,前者等时线年龄与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锆石U-Pb年龄吻合,表明铜峪铜矿区成矿火山喷发事件、岩浆侵入活动和主沉积成矿作用同时发生,时代为O3~S1,后者等时线年龄可能代表了晚期商丹洋盆闭合构造事件对铜峪铜矿床叠加改造引起的又一期热液成矿作用。赋矿火山岩具有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的分异演化特征,构成了 一套较完整的岛弧拉斑火山岩系列,微量元素特征与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相似。煤沟花岗闪长岩表现为高Mg#值,富Ni、Cr,轻重稀土强烈分馏,δEu不明显,高Sr和低Y、Yb特点,与洋壳俯冲熔融形成的岛弧埃达克岩特征一致。岩石微量元素及Sr-Nd-Pb-Hf同位素综合研究揭示,赋矿火山岩和煤沟岩体均形成于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但二者起源于不同的岩浆源区,前者为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正常岛弧火山岩浆,并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了混染,而后者为俯冲的玄武质大洋板片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楔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的具有埃达克岩性质的岛弧花岗岩。矿床S-Pb同位素特征一致显示铜峪铜矿床成矿物质与赋矿火山岩同源,二者具有地幔-地壳混合特征,而煤沟岩体对成矿可能没有直接的控制作用;矿石硫化物及火山岩对球粒陨石配分曲线显示了较好的谐和性,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值,如(La/Yb)N、LREE/HREE、δEu、δCe和Y/Ho值与赋矿火山岩相似,而与煤沟花岗闪长岩差异较大,进一步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并非直接来自煤沟岩体。2.晚三叠世,华北和扬子板块沿勉略缝合带发生全面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当秦岭造山带处于由同碰撞挤压向后碰撞伸展转变的过渡构造体制下,俯冲的扬子板块断离造成软流圈地幔物质局部上涌,导致新元古代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少量基性岩浆,中新元古代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基性岩浆上升、侵入下地壳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混合,两端元岩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中-高fO2、富水、富含Mo等元素的温泉成矿花岗斑岩及伴生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MMEs)。岩浆侵位后,在冷凝结晶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富含Mo的成矿流体,成矿流体沿岩体内部的断裂、节理及裂隙渗流、运移,最后充填交代形成温泉斑岩型钼矿床。温泉钼矿产于温泉杂岩体中,矿体的形态、产状受断裂和节理构造控制,围岩蚀变强烈,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流体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石英-黑云母-钾长石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Ⅲ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温泉岩体内大量发育的MMEs主要为岩浆混合成因。温泉寄主花岗岩与其MMEs的结晶年龄一致,分别为219±2.4Ma~221±1.3 Ma和217±2.0Ma~218±2.5 Ma,辉钼矿Re-Os同位素显示成矿年龄为219±5.2 Ma,反映壳-幔岩浆混合、温泉岩体侵位与Mo矿化作用均发生于晚三叠世。温泉寄主花岗岩岩浆起源于中-新元古代晚期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而MMEs起源于新元古代裂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三叠纪重熔作用。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上侵,底侵至造山带底部产生的热异常致使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花岗质岩浆与镁铁质岩浆在岩浆房内发生混合作用形成了温泉岩体。矿床S-Pb同位素、脉石矿物稀土元素等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为下地壳-地幔混合源,主要来自于花岗质岩浆,成矿与温泉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产生的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温泉含矿岩体的氧逸度(fO2)分布不均匀,整体偏低(介于AFMQ-10.9~+6.5之间,平均为AFMQ-4.1),符合板内或碰撞造山带的岩浆岩fO2 一般较低(<△FMQ-1)的特点,但其相对于同一构造单元、同时代和同成因的“五朵金花”岩体仍显示出相对较高的fO2特征,这一结论与国内外许多矿区含矿岩体氧逸度高于不含矿岩体的事实相符,进一步印证了 Mo矿化与氧逸度高的岩浆相关。温泉钼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属于H20-NaCl-C02体系,早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高fO2、富C02和贫NaCl子晶为特征,与大陆碰撞体制下形成的斑岩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一致;随着压力、温度逐渐下降,富挥发分的成矿流体发生不混溶作用和相分离使得C02大量逃逸,且大气降水热液逐渐混入,形成中阶段中温、中盐度、低fO2、高fS2的成矿流体,促使辉钼矿等硫化物沉淀;晚阶段伴随着大气降水的混入程度增加形成中-低温、低盐度、贫C02的热液流体。温泉钼矿床初始矿化深度为~8.6 Km,中阶段成矿深度为5.4 Km~6.1 Km,明显高于岩浆弧背景的斑岩矿床成矿深度,与中-晚三叠世华北-华南全面陆-陆碰撞造山地壳增厚的事实相符。3.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秦岭造山带从印支期以近EW向构造体制为主进入燕山期以近NS向构造体制为主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期,陆内俯冲的南北向挤压作用消失,开始受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制约且伴随岩石圈厚度减薄,软流圈急剧抬升,幔源物质和热流流体上涌,提供足够的热促使加厚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受热发生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并诱发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富含成矿元素的花岗质岩浆,当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升侵位于桐峪寺组等沉积地层中,伴随着岩浆结晶分异,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出溶,最终形成了燕山期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小河口铜矿体呈层状、透镜状或脉状赋存于花岗闪长玢岩与桐峪寺组碳酸盐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内。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Ⅰ干矽卡岩阶段、Ⅱ湿矽卡岩-氧化物阶段、Ⅲ石英-硫化物阶段和ⅣV碳酸盐-石英阶段。小河口含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1±1.3 Ma~138±2.0Ma,与矿集区内其他岩体和成矿作用的年龄范围一致,表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小河口矽卡岩和铜矿化发生于141 Ma~138 Ma。小河口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具有弱的正Eu异常,富集LILE(如U、K、Ba和Pb),亏损HFSE(如Nb、Ta、P和Ti),Sr/Y>20,表明岩浆来自于加厚陆壳下部或造山带根部,岩石及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小河口岩体具有碰撞后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后碰撞或造山期后的板内动力环境。Pb-Hf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岩物质来自于深部,岩浆起源于受大量地幔物质加入的下地壳岩石。黄铁矿的Co、Ni、As以及磁铁矿的Ti02、Al203、MgO和MnO含量变化范围显示小河口铜矿床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交代(矽卡岩)成因。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矽卡岩矿物组合为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和透辉石-钙铁辉石矿物系列,与世界Cu-Fe-Mo矽卡岩矿床中的石榴子石和辉石系列一致,表明小河口铜矿床为典型的钙质矽卡岩型矿床。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来源,主要来自于与矽卡岩矿化密切相关的小河口花岗岩体。矽卡岩矿化阶段从早期到晚期依次形成钙铝榴石、钙铝榴石组分-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系列和透辉石-纯钙铁榴石。其中,无环带的钙铝榴石(Grta)反映早期矽卡岩成岩环境为低fO2、酸性还原环境,该阶段不利于矽卡岩铜矿化;随着形成过程中fO2的逐渐增加,成矿热液由酸性逐渐向弱碱性演化,FeOT含量逐渐增加,在振荡的物理化学(多次沸腾)环境中形成了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组分交替生长的石榴子石(Grtc);晚期形成稳定的透辉石-钙铁榴石(Grtb、Grtd)组合,此时成矿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高f02、碱性环境,为矽卡岩型铜矿化提供有利条件。小河口铜矿床成矿流体为单一的NaCl-H20体系,阶段Ⅰ透辉石和阶段Ⅱ阳起石中均发育含NaCl子晶三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和高fO2的特点,且发生多次流体沸腾作用,该阶段为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具有较强的萃取和携带金属的能力,是之后成矿系统中热液和金属的主要贡献者。随着透辉石、钙铁榴石和磁铁矿沉淀,体系温度、fO2开始降低,加速了阶段Ⅲ成矿物质以硫化物的形式卸载。阶段Ⅲ的流体具有中-高温度、中-低盐度的特征,盐度变化范围较大,且均一温度分布也出现了双峰,表明在Ⅲ主成矿阶段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导致流体的降温稀释,lg(fO2)(SO42-)明显降低,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开始大量沉淀,以石英-硫化物脉的形式充填裂隙或交代充填矽卡岩矿物。因此,流体的沸腾作用及其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共同为小河口铜矿床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原因。随着与大气降水参与程度的增加,ⅣⅣ阶段流体反映了低温、低盐度体系特征,成矿趋于结束。从Ⅰ阶段至Ⅲ阶段,流体体系的压力从350 bar~580 bar至6 bar~190 bar、成矿深度从~2.3 Km至0.06 Km~0.76 Km发生了明显的降低,表明矿床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快速抬升和上覆地层的剥蚀崩塌作用,代表了J3~K1早期陆内俯冲背景地壳加厚向伸展作用地壳减薄的构造环境变化,且该环境为流体的减压沸腾、硫化物卸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小河口成矿岩体的氧逸度集中于AFMQ-2~+6之间(平均为△FMQ+1.6),Ce4+/Ce3+比值集中于150~600之间(平均为445),与国内外典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氧逸度特征值接近,表明小河口成矿岩体的岩浆fO2较高,具备形成大-中型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潜力。
丁国玺[10](2017)在《甘肃白银厂四方山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方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折腰山与小铁山两个铜多金属矿床之间,为2013年发现的隐伏矿床,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北祁连褶皱带东段。本文在了解区域、矿田、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立足于野外钻孔编录、采样及大量室内工作,通过样品的处理、分析及显微镜下鉴定、电子探针等手段对该矿床矿石组构及矿物特征进行了研究。矿床矿石构造主要有稀疏浸染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及块状构造。矿石结构方面,主要以交代作用、结晶作用及压力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基本查明了矿床矿物组成,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次为砷黝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斜长石、方解石等。综合矿床矿石组构特征及标型矿物、标型结构研究表明,该矿床具火山成因的内生矿床特征;从矿床浅部到深部,成矿流体具高硫化型-中硫化型-高硫化型的变化特征,热液期Ⅰ阶段之前,矿床深部为高氧逸度环境;热液成矿期各阶段矿物裂隙发育,裂隙为后一阶段含矿热液的运移和就位沉淀提供空间,可见构造应力作用时刻伴随着含矿热液;根据热液期各个阶段的标型矿物特征发现,整个热液期过程成矿温度由中低温(Ⅰ、Ⅱ阶段)-高温(Ⅲ阶段)-高温(Ⅳ阶段)-中低温(Ⅴ阶段),与此同时,从Ⅰ-Ⅳ阶段矿物结晶时间经历了由短变长的过程。根据矿石标本的野外产状,结合脉体穿插关系及其矿物组合,详细分析了矿床的热液成矿阶段,矿床经历了多期热液、构造叠加改造成矿,初步认为四方山铜多金属矿床为构造叠加改造的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矿体深部、岩性界面处、有利构造部位为找矿方向。
二、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2)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物质组成与资源特征 |
1.2.2 金属矿山尾矿库的资源调查和综合利用 |
1.2.3 金属矿山尾矿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效应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技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技术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与特色 |
2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分布 |
2.1 江西德兴铜矿 |
2.2 吉林磐石红旗岭镍矿 |
2.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 |
2.4 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 |
2.5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 |
2.6 河南栾川南泥湖钼矿 |
2.7 广西南丹拉么锌多金属矿 |
3 尾矿库中物质组成与分布特征 |
3.1 尾矿库结构形态特征 |
3.2 尾矿库含水率与粒度特征 |
3.2.1 尾矿库含水率 |
3.2.2 尾矿粒度组成 |
3.3 尾矿矿物组成特征 |
3.4 尾矿中元素含量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尾矿中元素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
4.1 金属矿集区内不同尾矿库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面上控制 |
4.1.2 重点剖析 |
4.2 尾矿库内元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4.2.1 单个钻孔中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
4.2.2 多钻孔联合剖面上元素分布特征 |
4.2.3 尾矿库中元素三维分布特征 |
4.3 尾矿元素的赋存状态 |
4.4 本章小结 |
5 尾矿资源评价及综合利用 |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资源量估算 |
5.2 基于一般勘查资料的资源量估算 |
5.2.1 十字剖面法 |
5.2.2 单剖面法 |
5.3 尾矿库中有用元素潜在资源量评价 |
5.4 尾矿元素可利用性评价—选矿试验 |
5.4.1 试验样工艺矿物学特征 |
5.4.2 选矿流程试验研究 |
5.4.3 选矿试验小结 |
5.5 尾矿直接利用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6 金属矿区及尾矿库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效应 |
6.1 土壤 |
6.1.1 表层土壤 |
6.1.2 土壤剖面 |
6.2 水系沉积物与地下水 |
6.2.1 德兴矿区水系沉积物 |
6.2.2 红旗岭水系沉积物 |
6.2.3 柿竹园水系沉积物 |
6.2.4 个旧矿区地下水 |
6.3 主要农作物籽实与根系土 |
6.4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铜矿资源研究现状 |
1.2.2 砂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
1.2.3 孔雀石资源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孔雀石溶解实验 |
2.1 实验方法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溶解实验 |
2.1.3 实验流程 |
2.1.4 测定方法 |
2.2 孔雀石在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的溶解 |
2.2.1 孔雀石在1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2 孔雀石在20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3 孔雀石在2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4 孔雀石在30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5 孔雀石在350℃,溶剂为去离子水的条件下进行溶解 |
2.2.6 小结 |
2.3 孔雀石在溶剂为不同浓度Na_2SO_4条件下的溶解 |
2.3.1 溶剂为0.5mol/l的Na_2SO_4溶液 |
2.3.2 溶剂为1.0mol/l的Na_2SO_4溶液 |
2.3.3 小结 |
2.4 孔雀石在溶剂为不同浓度NaCl的条件下的溶解 |
2.4.1 溶剂为0.5mol/l的NaCl溶液 |
2.4.2 溶剂为1.0 mol/l的NaCl溶液 |
2.4.3 小结 |
2.5 孔雀石在同一温度,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2.5.1 溶解条件为200℃,3h,不同溶剂 |
2.5.2 溶解条件为250℃,2.5h,不同溶剂 |
2.5.3 溶解条件为300℃,2h,不同溶剂 |
2.5.4 溶解条件为350℃,1.5h,不同溶剂 |
2.5.5 小结 |
第3章 纯铜溶解实验 |
3.1 纯铜在同一温度,不同溶剂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3.2 纯铜在同一溶剂,不同温度的条件下的溶解对比 |
3.3 小结 |
第4章 铜溶解的影响因素 |
4.1 时间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2 温度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3 溶剂浓度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4 误差分析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甘肃白银厂折腰山VMS矿床蚀变带元素迁移及定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2.1 矿床特征 |
2.2 围岩蚀变及分带 |
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 元素质量迁移及活动性 |
4.1 Grant方程简介 |
4.2 不活动组分及原岩判别 |
4.3 质量迁移趋势 |
4.4 质量迁移计算 |
5 讨论 |
5.1 蚀变指数 |
5.2 元素迁移特征 |
5.3 蚀变与矿化的关系 |
6 结论 |
(5)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矿床地质特征 |
1.1矿体特征 |
1.2矿石特征 |
1.3围岩蚀变 |
2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
2.1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2.2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2.2.1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2.2.2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
2.2.3成矿年代学研究 |
3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6)甘肃白银厂铜矿成岩—成矿环境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VHMS矿床研究现状 |
1.3.2 白银厂矿田铜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勘查现状 |
1.3.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祁连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地质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火山岩浆作用 |
2.3 区域矿产概况 |
第三章 白银厂矿田地质概况 |
3.1 白银厂矿田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2 火山岩地质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 |
3.2.1 火山岩旋回及岩相特征 |
3.2.2 火山机构位置 |
3.2.3 火山岩岩性特征 |
3.3 白银厂矿田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对比 |
3.3.1 折腰山Cu-Zn矿床 |
3.3.2 小铁山Pb-Zn-Cu矿床 |
3.3.3 铜厂沟Pb-Zn-Cu矿床 |
第四章 火山岩浆作用及成岩构造环境 |
4.1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基性火山岩 |
4.1.2 中性火山岩 |
4.1.3 酸性火山岩 |
4.1.4 集块角砾岩 |
4.2 白银厂矿田火山岩成因探讨 |
4.2.1 火山岩蚀变特征 |
4.2.2 中基性火山岩的物质来源 |
4.2.3 中基性火山岩的部分重熔及结晶分异作用 |
4.2.4 酸性火山岩的部分重熔及结晶分异作用 |
4.2.5 集块及角砾岩成因探讨 |
4.2.6 构造环境判别 |
4.3 火山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
第五章 金属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成矿环境的指示 |
5.1 典型矿床中矿石类型及金属矿物组合特征 |
5.1.1 折腰山矿床 |
5.1.2 小铁山矿床 |
5.1.3 铜厂沟矿床 |
5.2 不同类型矿石中金属矿物LA-ICP-MS原位分析 |
5.2.1 折腰山矿床金属矿物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小铁山矿床金属矿物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铜厂沟矿床金属矿物中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4 金属矿物中的微量元素赋存状态 |
5.3 金属矿物微量元素特征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
5.3.1 闪锌矿 |
5.3.2 黄铁矿 |
5.3.3 黄铜矿 |
5.4 金属矿物的形成环境探讨 |
第六章 典型矿床的蚀变分带及元素迁移规律 |
6.1 矿化蚀变分带特征 |
6.2 元素迁移估算方法 |
6.3 蚀变带中元素迁移估算 |
6.3.1 折腰山矿床 |
6.3.2 小铁山矿床 |
6.4 蚀变系统中元素迁移富集规律 |
6.4.1 热液蚀变过程判别 |
6.4.2 主量元素的迁移行为特征 |
6.4.3 蚀变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4.4 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
6.5 地球化学元素迁移规律在找矿中的应用 |
6.5.1 元素迁移的空间变化规律 |
6.5.2 元素迁移规律对找矿的指示意义 |
第七章 白银厂矿田成岩-成矿环境及找矿意义 |
7.1 控矿因素 |
7.1.1 矿床形成时限 |
7.1.2 火山机构 |
7.1.3 地层及岩性 |
7.1.4 火山岩浆作用 |
7.2 白银厂矿田成岩-成矿作用过程 |
7.3 找矿标志及综合预测 |
7.3.1 找矿标志 |
7.3.2 综合找矿预测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主要结论及认识 |
8.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Ⅰ |
附表Ⅱ |
附表Ⅲ |
(7)“一带一路”铜矿地质特征及战略区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铜矿资源概况 |
2.1 铜及其用途 |
2.2 世界铜矿资源和铜矿床概况 |
2.3 “一带一路”铜矿床的统计特征 |
2.3.1 “一带一路”概况 |
2.3.2 “一带一路”大型铜矿床数据采集 |
2.3.3 “一带一路”铜矿在不同国家的分布 |
2.3.4 “一带一路”铜矿的主要类型 |
2.3.5 “一带一路”铜矿的成矿时代 |
第三章 “一带一路”铜矿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
3.1 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概述 |
3.1.2 “一带一路”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1.3 蒙古欧玉陶勒盖斑岩铜矿床 |
3.1.4 蒙古额尔登特斑岩铜矿床 |
3.1.5 蒙古查干苏布尔加斑岩铜矿床 |
3.1.6 伊朗萨尔切什梅斑岩铜矿床 |
3.1.7 印度尼西亚格拉斯贝格斑岩型铜金矿床 |
3.1.8 中国德兴斑岩型铜钼矿床 |
3.2 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2.1 概述 |
3.2.2 “一带一路”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2.3 中国铜绿山矽卡岩型铜铁矿床 |
3.3 火山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3.1 概述 |
3.3.2 “一带一路”火山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3.3 中国阿舍勒火山岩型铜锌矿床地质特征 |
3.4 砂页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4.1 概述 |
3.4.2 “一带一路”砂页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4.3 阿富汗艾纳克砂页岩型铜矿床 |
3.4.4 波兰卢宾大型砂页岩型铜矿床 |
3.5 岩浆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5.1 概述 |
3.5.2 “一带一路”岩浆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
3.5.3 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 |
第四章 “一带一路”铜矿带划分及勘查开发战略选区 |
4.1 “一带一路”铜矿带的划分及其特征 |
4.1.1 “一带一路”地质矿产特征 |
4.1.2 “一带一路”铜矿带的划分 |
4.1.3 “一带一路”铜矿带地质特征 |
4.2 “一带一路”铜矿勘查开发战略选区 |
4.2.1 战略选区的原则和依据 |
4.2.2 铜矿带评价 |
4.2.3 铜矿资源国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1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 |
1.1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大陆裂解与成矿作用 |
1.2寒武纪—中奥陶世弧-盆演化与成矿作用 |
1.3晚奥陶世裂谷伸展与成矿作用 |
1.4志留纪造山与成矿作用 |
2大陆裂谷型铁 (铜) 矿床 |
2.1含矿岩系特征 |
2.2含矿岩系时代 |
3岛弧型铜多金属矿床 |
3.1含矿岩系特征 |
3.2含矿岩系时代 |
4扩张脊型铜矿床 |
4.1弧后扩张脊型铜矿床 |
4.1.1含矿岩系特征 |
4.1.2含矿岩系时代 |
4.2大洋扩张脊型铜矿床 |
4.2.1含矿岩系特征 |
4.2.2含矿岩系时代 |
5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 |
5.1含矿岩系特征 |
5.2含矿岩系时代 |
6结论 |
(9)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VHMS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6 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
1.7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研究意义 |
1.8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
1.8.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8.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9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秦岭 |
2.1.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1.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2.2 西秦岭 |
2.2.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2.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2.3 南秦岭 |
2.3.1 主要地层单元和岩石 |
2.3.2 构造岩浆活动与金属矿床 |
第三章 北秦岭铜峪VHMS型铜矿床与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作用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与侵入岩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体特征和热液蚀变类型 |
3.1.4 赋矿火山岩与矿区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3.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
3.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3.2.1 赋矿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矿区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3 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3.3.1 赋矿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2 煤沟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3.3 矿石硫化物Re-Os同位素定年 |
3.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3.4.1 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3.4.2 Sr-Nd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3.4.3 铅同位素组成 |
3.4.4 硫同位素组成 |
3.5 加里东期俯冲造山事件与铜峪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
3.5.1 赋矿火山岩与煤沟岩体成因及其对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
3.5.2 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 |
3.5.3 成矿时代与成岩成矿地质背景 |
第四章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床与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 矿区构造 |
4.1.2 矿石矿物组成与组构特征 |
4.1.3 热液蚀变类型和矿化分带 |
4.1.4 成矿阶段及矿物组合特征 |
4.1.5 成矿岩体岩石学特征 |
4.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4.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 |
4.2.2 脉石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4.3.1 成矿岩体锆石LA-ICP-MS锆石U-Pb定年 |
4.3.2 矿石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 |
4.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4.4.2 铅同位素组成 |
4.4.3 硫同位素组成 |
4.5 成矿岩体的成因与含矿岩浆物理化学性质 |
4.5.1 成矿岩体成因 |
4.5.2 含矿斑岩氧逸度 |
4.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4.6.1 包裹体岩相学和分类 |
4.6.2 显微测温结果 |
4.6.3 单个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6.4 包裹体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
4.7 西秦岭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与温泉钼矿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4.7.1 成矿时代与成矿物质来源 |
4.7.2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
4.7.3 矿床成因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五章 南秦岭小河口矽卡岩型铜矿床与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 |
5.1 矿床地质特征 |
5.1.1 矿区构造与地层岩石 |
5.1.2 矿区岩浆岩与围岩蚀变 |
5.1.3 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 |
5.1.4 矽卡岩类型与金属矿化 |
5.1.5 矿石类型及组构 |
5.1.6 成矿阶段及其主要矿物组合 |
5.1.7 成矿岩体岩相学特征 |
5.2 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
5.2.1 成矿岩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矽卡岩矿物和矿石矿物化学组成及其指示意义 |
5.2.2.1 石榴子石 |
5.2.2.2 辉石 |
5.2.2.3 矿石金属矿物 |
5.3 成岩成矿年代学 |
5.4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
5.4.1 成矿岩体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与成岩物质来源 |
5.4.2 铅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5.4.3 硫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
5.5 含矿岩浆氧化还原状态与成矿潜力 |
5.5.1 Ce~(4+)/Ce~(3+)相对氧逸度 |
5.5.2 绝对氧逸度 |
5.6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5.6.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分类 |
5.6.2 显微测温结果 |
5.6.3 成矿流体捕获压力及深度 |
5.6.4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5.7 南秦岭燕山期陆内造山事件与小河口铜矿床成矿动力学背景 |
5.7.1 成矿岩体成因及其对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的指示 |
5.7.2 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与矿床成因归属 |
5.7.3 小河口铜矿床形成过程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第六章 秦岭关键造山事件与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 发表学术论文 |
2.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 |
作者简介 |
(10)甘肃白银厂四方山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区概况 |
1.1.2 研究现状 |
1.1.3 论题选定 |
1.2 研究思路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 |
1.3 主要工作量 |
1.4 主要认识和成果 |
第2章 区域及矿床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层 |
2.1.2 火山岩 |
2.1.3 构造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体特征 |
2.2.2 围岩蚀变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1 样品类型 |
3.2 样品分布特征 |
3.3 样品制备 |
3.4 评述 |
第4章 矿石组构及矿物特征 |
4.1 矿石构造 |
4.1.1 总体构造类型 |
4.1.2 典型矿石构造特征 |
4.2 矿石结构 |
4.2.1 总体结构类型 |
4.2.2 典型矿石结构特征 |
4.3 矿石矿物组成 |
4.3.1 矿石矿物特征 |
4.3.2 典型矿石矿物组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物标型特征 |
5.1 标型矿物 |
5.2 标型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
6.1 成矿作用 |
6.2 矿床类型 |
6.3 找矿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及说明 |
四、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2]我国典型金属矿山尾矿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环境评价[D]. 潘含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砂岩型铜矿中铜溶解的影响因素:孔雀石溶解实验[D]. 刘英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甘肃白银厂折腰山VMS矿床蚀变带元素迁移及定量计算[J]. 田光礼,陈守余,董凯,赵江南,覃伟,陈俊霖. 矿床地质, 2019(01)
- [5]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田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郭凯凤,陈守余. 地质找矿论丛, 2018(04)
- [6]甘肃白银厂铜矿成岩—成矿环境及其找矿意义[D]. 董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7]“一带一路”铜矿地质特征及战略区划[D]. 乔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8]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J]. 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黄博涛,武鹏. 地质通报, 2018(04)
- [9]秦岭造山带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对关键造山事件的指示 ——以铜峪铜矿床、温泉钼矿床和小河口铜矿床为例[D]. 熊潇. 西北大学, 2017(06)
- [10]甘肃白银厂四方山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组构研究[D]. 丁国玺.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