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RABBIT(论文文献综述)
陈水龄[1](2020)在《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目的采用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动物模型,为CNV的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分别在光凝后1d、3d、5d、7d、14d、21d采用眼底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 CNV 的变化情况。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光凝后不同时间点CNV眼组织中CD105因子表达的情况。结果1.光凝后1d光斑处无荧光素渗漏;光凝后3d、5d仅有少量光斑处有荧光素渗漏。光凝后7d CNV生成率为70.18%,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为128.30±11.21。光凝后14d CNV生成率为78.18%,平均光密度值为182.12±6.59,与光凝后7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21d,CNV生成率和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光凝后时间的增加,CNV中央厚度逐渐增加,光凝后7d CNV厚度为48.92±2.81μm,较光凝后1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14d CNV厚度为61.98±5.06μm,较光凝后7d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 CNV厚度为61.78±4.03μm,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D1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CD105表达呈阴性,光凝后1d、3d、5d组光斑处可见少量棕黄色反应物表达,光凝后7d组光斑处棕黄色反应物逐渐增多(P<0.05),光凝后14d组较光凝后7d组比较显着增加(P<0.05),光凝后21d组与光凝后14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532nm激光光凝可以成功建立BN大鼠实验性CNV动物模型。2.CNV在光凝后7d至14d生长迅速,至21d逐渐稳定,此模型具有成模速度快,成模率高、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优点,可作为CNV基础研究的动物模型。3.眼底照、FFA、ICGA、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动态观察CNV的变化。第二章目的观察中药单体姜黄素对BN大鼠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以及对AKT/p-AKT/HIF-1 α/VEGF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为姜黄素治疗CNV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应用532nm倍频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建立CNV模型,造模后的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在光凝后14d进行眼底照、FFA与ICGA检查。2.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CNV中央厚度。3.制作BN大鼠CNV眼组织病理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组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RT-qPCR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mRNA的相对表达量。5.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CNV眼组织中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各因子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正常组未打激光,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CNV生成率分别为78.18%、73.21%、77.19%、75.86%、74.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素渗漏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182.12±6.59、119.22±8.03、166.45±8.33、164.34±5.69、149.22±6.4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升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光凝后14d,雷珠单抗组CNV中央厚度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BN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中AKT、p-AKT、HIF-1α、VEGF因子表达呈阴性,未见棕黄色反应物。光凝后14d,模型组光斑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AKT、p-AKT、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的表达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4.mRNA结果显示:光凝后14d,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5.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光凝后14d,AKT蛋白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较雷珠单抗组显着增加(P<0.05)。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结论1.高剂量姜黄素(400mg/Kg/d)对激光诱导的BN大鼠实验性CNV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2.姜黄素抑制BN大鼠实验性CNV的机制可能与抑制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第三章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19(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 AKT、HIF-1 α 和VEGF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采用CoCl2诱导ARPE-19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模型,应用CCK-8法筛选造模试剂CoCl2、实验药物姜黄素和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的浓度,同时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2.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RT-qPCR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HIF-1α和VEGF mRNA表达量的影响。3.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AKT、p-AKT、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1.CCK-8细胞活性检测: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ARPE-19细胞活性呈现先增长后抑制,当CoCl2终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姜黄素终浓度在0-100μM时,ARPE-19细胞活性未见异常;当浓度≥200μM时,细胞活性显着降低(P<0.05)。雷珠单抗在终浓度为2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显着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浓度为40μg/mL、80μg/mL时,细胞活性较CoCl2组和正常组均显着降低(P<0.05)。因此,我们选择终浓度100μM的CoCl2作为造模浓度;终浓度6.25μM、25μM、100μM的姜黄素作为低、中、高剂量组浓度;终浓度为20μg/mL的雷珠单抗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浓度。2.RT-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AKT、HIF-1α和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Westernblot结果显示: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雷珠单抗组低于模型组(P<0.05),姜黄素低剂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应用CoCl2可成功建立APRE-19细胞化学缺氧模型。2.CoCl2在终浓度为100μM时可增加细胞中AKT、HIF-1α和VEGF mRNA及p-AKT、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3.高剂量姜黄素(100μM)可降低CoCl2诱导的ARPE-19细胞中AKT、HIF-1α和 VEGF mRNA 及 p-AKT、HIF-1α 和 VEGF 蛋白的表达。4.姜黄素(100μM)对CoCl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具有保护作用。第四章目的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1.将ARPE-19细胞条件培养液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珠单抗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作用于HUVEC细胞;采用CCK-8法观察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2.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水平迁移的影响。3.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垂直迁移的影响。4.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的侵袭的影响。5.采用Matrigel基质胶管腔形成实验,观察在非接触情况下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1.ARPE-19细胞的各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活性的影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UVEC细胞水平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水平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水平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水平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HUVEC细胞垂直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垂直迁移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垂直迁移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垂直迁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垂直迁移较模型组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HUVEC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UVEC细胞侵袭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珠单抗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中(25μM)剂量组细胞侵袭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条件培养液高(100μM)剂量组较模型组细胞侵袭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UVEC细胞管腔形成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管腔形成较正常组显着增加(P<0.05);雷珠单抗组管腔形成较模型组显着较少(P<0.05);姜黄素条件培养液低(6.25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姜黄素中(25μM)、高(100μM)剂量组管腔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显着减少(P<0.05),与雷珠单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RPE-19细胞姜黄素低(6.25μM)、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水平迁移;其中高剂量组条件培养液可显着抑制HUVEC细胞垂直迁移。2.ARPE-19细胞姜黄素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侵袭。3.ARPE-19细胞姜黄素中(25μM)、高剂量组(100μM)条件培养液可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4.姜黄素可在细胞水平抑制血管的生成。
王海丽[2](2020)在《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耳针与单纯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7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针刺中脘、气海、带脉(双)、大横(双)、水分、天枢(双)、关元、水道(双)、足三里(双)、阴陵泉(双)、丰隆(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在中脘、天枢(双)、气海、关元、足三里(双)施温针灸,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耳穴掀针埋压,选取穴位为三焦、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脾、胃,两耳交替进行。两组均隔日1次,一周治疗3次,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臀围,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72例单纯性肥胖(脾虚湿盛型)患者,治疗组31例,脱落5例,年龄(32.90±7.88),病程(3.07±1.30);对照组32例,脱落4例,年龄(32.56±7.48),病程(2.91±1.1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治疗组体重、BMI、腰围、臀围、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对照组体重、BMI、腰围、臀围、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BMI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体重、腰围、臀围、中医证候积分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优于单纯温针灸疗法。
汪倩[3](2020)在《针药并举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协同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通过使用针刺结合异功降脂饮疗法对各组高脂血症小鼠进行干预,观察针药结合使用对改善高脂血症小鼠TC、TG、HDL-C、LDL-C、小鼠行为及体重的协同增效作用,观察各组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从而探讨异功降脂饮疗法对各组高脂血症小鼠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用体质量20±2g雄性健康KM小鼠,先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再使用随机数表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58只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3)和实验组(n=45),实验组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进行造模,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食不作处理。喂养4周后,两组各随机抽取5只,摘眼球取血,检测血脂后处死。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针灸组、异功降脂饮组、针药结合组、辛伐他汀组继续喂养高脂饲料,空白组继续喂养普通饲料。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0.01 ml/(g·d)灌胃治疗,异功降脂饮组给予异功降脂饮0.01 ml/(g·d)灌胃,其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针灸组针刺丰隆、足三里,内庭,留针20 min,其余组固定20 min。针药结合组予针药结合干预,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体重变化,血脂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结果:1.治疗后小鼠体重较模型组小鼠明显降低(P<0.01),其中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异功降脂饮组与针灸组(P<0.05)。2.治疗后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相比,血脂四项情况改善显着(P<0.01),其中针药结合组与针灸组、异功降脂饮组相比,TC、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05)。3.治疗后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相比,显着或极显着提高SOD值(P<0.05,P<0.01),与针灸组、异功降脂饮组相比,针药结合组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1.针刺丰隆、足三里及内庭结合异功降脂饮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小鼠的行为学表现、体质量及TC、TG、HDL-C、LDL-C含量。2.针刺丰隆、足三里及内庭结合异功降脂饮可以提高高脂血症小鼠体内SOD的含量。3.本实验表明,针刺结合异功降脂饮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体内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的。
廖宗力[4](2019)在《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观察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血脂与肝脏脂质影响、肝组织结构变化及血清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2.观察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调脂机制及不同促透剂运用于药饼后施灸的增效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纯种兔40只,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组(A),采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动物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高脂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无促透剂组(C)(高脂模型+水作溶剂药饼施灸)、氮酮组(D)(高脂模型+氮酮溶液药饼施灸)和冰片组(E)(高脂模型+冰片溶液药饼施灸)。干预4周后,麻醉采血、处死后取肝组织。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及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直接一步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透射比浊法测定肝组织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肝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结构;采用ELISA检测血清Leptin、HSL、CYP7A1、HMG-CoA还原酶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组肝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界限清楚,排列有序,核圆且核仁明显,无脂质变性;模型组肝细胞肿大变圆,胞质疏松淡染,排列紊乱,伴肝细胞轻度水样变性,肝血窦受压变窄,肝脏内含大量脂滴;无促透剂组肝细胞稍肿大,胞质疏松淡染,排列较紊乱,无肝细胞变性,肝血窦基本正常,肝脏内脂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氮酮组和冰片组肝细胞大小形态基本正常,胞质染色正常,排列较有序,无肝细胞变性,肝血窦正常,两组肝脏内脂滴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较无促剂组减少;冰片组肝脏脂滴含量较氮酮组稍减少。2.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血清及肝脏TC、TG、LDL-C显着升高、HDL-C显着降低、肝组织Apo-b显着升高、肝组织ApoA-1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血清及肝组织TC、TG、LDL-C、肝组织Apo-b显着降低、肝组织HDL-C和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氮酮组血清及肝脏TC、TG显着降低、肝组织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冰片组血清及肝组织TC、TG、LDL-C、肝组织Apo-b显着降低、HDL-C和ApoA-1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氮酮组比,冰片组血清TC、TG、LDL-C显着降低、HDL-C显着升高,冰片组肝组织TG、LDL-C、Apo-b显着降低(P<0.05或P<0.01)。3.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兔血清HSL、HMG-CoA还原酶显着升高、CYP7A1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血清HSL及CYP7A1显着升高、HMG-CoA还原酶显着降低(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较,氮酮组和冰片组HSL及CYP7A1显着升高、HMG-CoA还原酶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氮酮组比较,冰片组HSL及CYP7A1的升高幅度更显着(P<0.05或P<0.01),但2组对HMG-CoA还原酶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4.兔血清Leptin ELISA检测结果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tin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冰片组Leptin显着升高(P<0.01);与无促透剂组比较,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均显着升高(P<0.05或P<0.01),氮酮组和冰片组比较Leptin无显着差异。兔肝脏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tin、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无促透剂组、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无促透剂组相比,氮酮组和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氮酮组比,冰片组Leptin、Leptin Receptor、JAK2、STAT3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或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的趋势和定量PCR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显示P-JAK2和P-STAT3变化趋势与JAK2和STAT3的基本一致。结论:1.隔药饼灸对HLP兔血脂、肝脂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对肝组织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且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药饼中施灸疗效更优。2.隔药饼灸可能通过影响脂代谢相关酶HSL、CYP7A1、HMG-CoA还原酶表达发挥调脂作用,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调节脂代谢的增效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以上三个脂代谢酶实现。3.隔药饼灸能激活Leptin介导JAK2/STAT3调脂通路,上调其相关因子表达,且氮酮和冰片运用于药饼后施灸对该通路的激活更显着,这可能是隔药饼灸调脂作用机制及氮酮和冰片作为促透剂运用于药饼后施灸调脂增效机制之一。
寿崟[5](2019)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如何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以前,随着不断有医家对糖尿病的理论与实践的补充,中医学对糖尿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梳理其学术源流,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同时,针灸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具有其自身优势,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索,对开拓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为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两部分。在文献研究部分,梳理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并说明其对中医和针灸学的意义;在实验研究部分,以外泌体为切入点,探索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 RNA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电针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梳理中医古籍“消渴”认识源流及外泌体研究对中医针灸的意义目的:系统回顾中医古籍中有关消渴的内容及外泌体最新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系统论述中医各个历史时期对消渴的认识理论体系,全面总结各时期的代表医家或着作对中医消渴的防治所做的贡献并进行评价;同时总结外泌体最新研究进展并说明其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的意义,为现代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采用文献整理归类方法与现代文献检索手段等检索秦汉以前至近现代时期中医古籍中有关消渴病的病名、病机、症状、鉴别诊断、治则、方剂、针灸、运动、食疗、预防调护以及外泌体的研究进展等内容。按照厘清历史脉络、文献检索、文献筛查、学术思想凝练、学术体系总结与思考等步骤,对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及外泌体研究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意义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为中医对消渴的认识、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外泌体的认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及外泌体对中医及针灸学的研究意义等部分进行论述。结论:综观中医对消渴的认识源流,各代医家对消渴的认识上各具特点,古代医家注重针药结合或艾灸法治疗消渴病,对病机的认识的变迁也使得针灸取穴也随之变革,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前景十分广阔,以外泌体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对探索电针作用机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研究电针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 RNA表达和信号通路的影响,为阐明电针作用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和模型+电针组(M+EA)。M组及M+EA组先予以高脂饮食6周,之后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电针组双侧“足三里”、“脾俞”穴,自高脂饮食4周后开始,每次15min,隔日1次,一周三次,共四周。监测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对各组切片行HE染色及TUNEL凋亡率等对成模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血浆外泌体对其进行Westernblot、透射电镜及NTA检测等。应用RNA-seq技术对各组小鼠血浆外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1)造模后,小鼠空腹血糖显着升高(P<0.001);而电针治疗对降低空腹血糖具有一定疗效(P<0.001)。M+EA组的胰岛结构得到了较大的保留。M组、M+EA组同N组比较凋亡率,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01;P=0.014)。说明造模后细胞凋亡较显着。M+EA组与M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01),这说明电针能显着改善凋亡率。(2)通过透射电镜与NTA实验测定的小鼠血浆外泌体大小和粒径分布,证明其大小介于70到200nm之间,且呈茶托状的囊泡状结构。经WB检测发现其CD9、CD63和TSG101都显着表达。表明通过采用超速离心法,本实验已经提取了相对较高质量的小鼠血浆外泌体。(3)RNA-seq结果显示,电针后共有165个Circ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44个基因下调,21个基因上调;电针作用主要集中在调节多环节的代谢、细胞生长、器官发育有关的功能和通路上;电针后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上的某些CircRNA表达上调(MED13、MED13L、NCOA2、PIK3CB、SLC16A10),而某些CircRNA(MED12L、PLCG2、PRKCA、TSC2)表达下调;电针后呈表达显着下调的CircRNA中的CIRCpedia_31003预测与mi RNA中的mi R-7092-3p靶向结合,该分子位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signaling system)上。结论:(1)造模对小鼠胰岛破坏影响比较大,细胞凋亡较显着,电针干预能显着改善凋亡,维持胰岛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胰岛功能。(2)造模后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表达谱发生变化,电针能通过引起多环节的代谢、细胞生长与发育等功能与通路发生变化而产生干预作用。(3)电针后共有165个CircRNA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其中144个基因下调,21个基因上调。(4)电针对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的调节非常活跃。(5)CircRNA中的CIRCpedia_31003预测与mi RNA中的mi R-7092-3p靶向结合,表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也与电针作用机制相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6](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欧阳强波[7](2012)在《针灸治疗肥胖病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选取主穴和配穴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近5年(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加坡广惠肇留医院中医门诊中心(KWONG WAI SHIU HOSPITAL TCM CENTRE)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胃肠实热、肝郁气带、脾虚湿盛、气虚血瘀等四个证型的单纯性肥胖针灸治疗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对辨证论治的临床病例作出总结和归纳。观察主穴和配穴频率的出现,作为主穴,频率出现较高的穴位依次是那些穴位,作为配穴,出现频率较高的穴位依次是那些穴位;所选穴位的归经大多那些经脉;临床分型以那些证型较常见,而那些穴位分别是四个证型的单纯性肥胖中频率出现较多的穴位,这也从另一角度提示我们,治疗这四个证型肥胖患者的时候,在处方上选择一些具有清胃泄火通腑、健脾涤痰祛湿、调畅经络气机的穴位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围。并深入探讨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有效性。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7)来分析结果。[结果]1肥胖患者不同证型在穴位选取的频率分布,总共涉的30个穴位,其中频率出现最高的腧穴是基本主穴(1)腹部八穴围针(即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大横)(2)交会穴(即带脉、五枢、维道、足临泣)(3)体针(即风市、足三里、三阴交)和支沟,共25.9%,其次是太白、合谷、太冲、公孙,各出现的频率为7.4%,接下来是丰隆、血海、曲泉、阳陵泉、太溪、水道、内庭、上巨虚、曲池、梁丘、水分、阴陵泉各占3.7%。2在经络的选取方面以人体足部经络最多,穴位在任脉上的频率出现最高,其次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具有益气健脾、扶正固体,滋补强壮的作用,提示治疗时要关注肥胖患者修复自身的正气,调节机体阴阳的基本观念。3肥胖患者不同体重指数(BMI)观察,治疗前以体重指数BMI23.0-27.9(超重)和体重指数BMI28.0-32.9(1度肥胖)患者最多(85.9%),经针刺治疗后疗效显着,达到体重指数(BMI)18.5-22.9正常值的有71.2%.说明经30次针刺治疗后能有效降低体重指数(BMI)。4临床以胃肠湿热型患者最多,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到100.0%.接着是肝郁气滞型,96.4%,这两型都是实证。其次是脾虚湿盛型总有效率是65.2%。气虚血瘀型效果较差治总有效率是54.3%。实证的疗效好于虚证,P<0.01。说明针灸治疗肥胖症能有效地改善各证型的病情和体重指数。各症型疗效比较依次为:胃肠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盛型>气虚血瘀型。[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和体重。而四个证型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治疗后以胃肠湿热型疗效最好,其次是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盛型与气虚血瘀型效果不明显。总结出实证的疗效好于虚证。
李盈莹[8](2012)在《耳针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耳针对糖尿病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理及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细胞干预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观察糖尿病大鼠经耳穴干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胰岛素(Ins)、肾脏细胞结构的变化及肾脏细胞凋亡情况,判断针刺耳甲腔穴位治疗是否能减低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的损害,改善症状及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探讨耳甲腔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及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细胞影响,旨在为耳针对糖尿病防治和保护肾损伤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SPF级SD大鼠50只,正常组10只;40只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均分4组。耳针组:选用皮内针埋入耳甲腔治疗,埋针时间为30分钟,每天治疗1次;二甲双胍组:盐酸二甲双胍片(52mg·kg-1·d-1),分2次灌胃;二甲双胍加耳针组: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同时使用;治疗时间均为30天;未治疗组:糖尿病大鼠未进行任何治疗。治疗前,5组大鼠均采集空腹血检测FBG、GHbAlc、Ins、C-P;30天后复查FBG、GHbAlc、Ins、C-P,观察肾脏HE染色病理学结构并对肾脏细胞凋亡情况计数。2.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肾脏细胞病理形态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 EL)法原位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并对凋亡的肾脏细胞计数。结果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各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显着升高(P<0.01)。治疗30d后,模型组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二甲双胍组、耳针组及二甲双胍加耳针组与模型组及治疗前比较显着下降(P<0.05)。2.胰岛素、C肽: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耳针组大鼠胰岛素显着降低(P<0.01),二甲双胍组也有显着差异(P<0.05),二甲双胍加耳针组差别不显着(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耳针组、二甲双胍加耳针组大鼠的胰岛素和C肽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二甲双胍组跟模型组大鼠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耳针组、二甲双胍加耳针组C肽差别不显着(P>0.05)。3.肾脏组织HE染色:模型组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二甲双胍组、耳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4.肾脏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指数显着高于各治疗组(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1)。结论1.耳针能降低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lc)。2.耳针的降糖作用,,除了有促进胰岛B细胞在高糖的环境中分泌胰岛素的内作用外,还有可能存在着一些胰外作用。3.耳针减轻细胞凋亡现象,保护残存的肾单位,可能是建立在耳针降糖的基础之上的。具体的机制还有待研究。
赵百孝,李军,刘平,王磊,杨佳[9](2011)在《十一五期间国内耳穴诊治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国内耳穴诊治领域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清华同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源检索了2006至2010年5年间有关耳穴应用研究的文章,并以此文献建了数据库,对耳穴研究的整体状况、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归纳。结果:得出了5年来耳穴研究方面的文献量、病症、高频病症排位等相关数据,并对整体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郑真真[10](2008)在《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糖即时效应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高不下的糖尿病患病率和逐年递增的发病率,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探讨和开发安全有效、易于传播推广的糖尿病干预方法已成为一项迫切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耳针疗法简单便利,疗效亦较满意。耳针的研究不仅具有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的现实意义,而且对认识经穴本质,揭示人体生命奥秘亦具有理论价值。本项研究通过对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即时效应的观察,为临床上运用耳针治疗糖尿病穴位的选择有所帮助或启发,并为一些研究者提出的耳针降糖效应可能与耳—迷走神经系统反射机制有关的设想提供佐证。方法研究内容分两部分进行。(1)第一部分,按照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耳针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检测空腹状态下末梢全血血糖,记录时间,并即刻针刺左侧耳迷走神经刺激点,留针半小时,再次检测空腹血糖,然后起针,一次治疗活动完成;对照组患者除不针刺外,余同治疗组。整个过程在7:40~8:40am完成。观察期间要求患者在平静状态下,禁水禁食。第2日治疗组患者针刺右侧耳迷走神经刺激点,对照组患者观察方法同上,每位患者观察2次空腹状态下半小时的血糖变化。耳迷走神经刺激点定位:根据《耳穴治疗学》,耳迷走神经刺激点位于耳轮脚中点的下缘处,也称“支点”,国外将此点称为“零点”。此穴由于有迷走神经分支发出,分布于耳甲腔、耳甲艇,故此点又称迷走神经刺激点。操作:患者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耳廓后,在耳轮脚中点的下缘处,用耳穴探针轻压,找出较敏感的点,术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位的耳背,右手拇指食指持长5分的30号毫针,在选好的穴位处用捻入法进针,进针深度以刺入软骨膜而不穿透软骨为度,进针后用中等刺激手法,顺时针方向小幅度来回捻转,持续刺激30秒钟,使病人有酸麻等得气的感觉,留针30分钟。(2)第二部分,合格入选42例患者,接受针刺耳迷走神经点治疗,观察即时效应。治疗方法及对患者的要求同第一部分的治疗组,两耳交替,每日一次,共针6次,得到252组空腹血糖值数据。结果(1)第一部分:30分钟前后空腹血糖值。治疗组:30分钟前7.33±1.39mmol/L,30分钟后6.94±1.33 mmol/L;对照组:30分钟前7.25±1.30 mmol/L,30分钟后7.42±1.38 mmol/L。与同组治疗前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极显着意义(P<0.01)。治疗组呈下降变化趋势;对照组呈上升变化趋势。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说明针刺耳迷走神经刺激点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效应。观察频数,血糖值治疗组呈下降变化的有53人次,无变化的有4人次,呈上升变化的13人次,降低率75.7%;对照组呈下降变化的有19人次,无变化的有4人次,呈上升变化的39人次,降低率30.6%。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着意义(P<0.01)。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患者的血糖都有下降、不变和上升3种变化。不同之处是治疗组呈下降变化的占优势;对照组呈上升变化的占优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凌晨4点左右,人体升高血糖的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开始增加,到上午8点达到分泌高峰,如果人的内生胰岛素分泌减少,不足以克服升血糖激素的影响时,血糖就可能升高,即“黎明现象”。对照组糖患者在没有耳针治疗干预的情况下,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致使清晨空腹血糖可能会上升,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耳针组患者血糖呈下降变化趋势,但还有一部分血糖不变或上升,可能原因是:①如上所述,身体内清晨升高血糖激素的影响;②试验使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全血血糖,会有一定误差;③耳针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2)第二部分:观察了252人次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耳针前:7.24±1.28 mmol/L;耳针后:6.88±1.29 mmol/L;针刺前后之差0.36±0.46 mmol/L。血糖水平呈下降变化趋势,经t检验,差异有极显着意义(P<0.01)。研究结果与第一部分一致,显示针刺耳迷走神经刺激点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效应。观察频数,患者空腹血糖值呈下降变化的有184人次,无变化的有17人次,呈上升变化的51人次,降低率73.02%。将6次治疗中每次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糖值分别提取出来进行自身对照,如第1次治疗前与第1次治疗后进行比较;第2次治疗前与第2次治疗后进行比较等,结果差异均有极显着意义(P<0.01)。结果显示6次治疗中每次耳针治疗均具有降低血糖的效应。将6次治疗中每次治疗前血糖值分别提取出来,如第1次治疗前、第2次治疗前、第3次治疗前等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血糖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第6次治疗前,血糖达最低值。但过程中有反复,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将6次治疗中每次治疗后血糖值分别提取出来,进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血糖值亦呈下降趋势,其中第6次治疗后,血糖达最低值,但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分析原因,临床上耳针治疗糖尿病多治疗30天以后统计疗效,本次研究只治疗了6次,疗程不足。并且本次观察的使用的是单穴,如果与它穴配合使用,降糖效应会更佳。结论针刺耳迷走神经刺激点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即时效应。临床上运用耳穴治疗糖尿病时,可参考使用。扩大了降糖耳穴的选择范围,支持耳针降糖效应与耳-迷走反射机制有关的设想。但远期疗效如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人及动物的耳廓,神经很丰富,除躯体神经和伴随血管分布的交感神经外,还有一个突出的形态学特征就是有迷走神经耳支分布,其感觉末梢分布于耳轮脚跟部及附近的耳甲腔、耳后肌和耳廓内侧面的中上部、耳廓外侧面及三角窝。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迷走神经刺激点具有降低血糖的即时效应,但耳廓上迷走神经分布的区域是否都具有降糖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得到证实,会扩展我们降糖耳穴的选择思路,并为耳针降糖效应与耳-迷走反射机制有关的设想提供更有力的佐证。
二、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RABBI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RABBIT(论文提纲范文)
(1)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CNV模型 |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
2.4 制备病理学标本 |
2.5 HE染色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眼底照、FFA及ICGA图像 |
3.2 HE染色图像 |
3.3 免疫组化图像 |
3.4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
4.2 HE染色结果 |
4.3 CD105免疫组化结果 |
5. 讨论 |
5.1 CNV模型建立的方法 |
5.2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建立实验性CNV模型的机制 |
5.3 532nm倍频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的评价 |
6. 结论 |
第二章 姜黄素通过AKT/p-AKT/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BN大鼠CNV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动物、仪器、耗材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与耗材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0 实验药物配制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532nm倍频激光建立实验性CNV模型 |
2.3 眼底照相、FFA及ICGA观察CNV变化 |
2.4 病理学标本制备 |
2.5 HE染色 |
2.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7 RT-qPCR检测mRNA表达 |
2.8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 图像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眼底照、FFA与ICGA图像 |
3.2 HE染色图像 |
3.3 免疫组化图像 |
3.4 RT-qPCR结果分析 |
3.5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
3.6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眼底照、FFA与ICGA结果 |
4.2 HE染色结果 |
4.3 免疫组化结果 |
4.4 RT-qPCR结果 |
4.5 Westernblot结果 |
5. 讨论 |
5.1 新生血管与中药单体 |
5.2 姜黄与姜黄素 |
5.3 姜黄素与眼部新生血管 |
5.4 CNV的中医认识 |
5.5 姜黄素抑制CNV的机制 |
6. 结论 |
第三章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缺氧模型中AKT、HIF-1α和VEGF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细胞、试剂、药物及仪器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药物及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ARPE-19细胞复苏、传代与冻存 |
2.2 造模试剂CoCl_2、实验药物姜黄素及阳性对照药雷珠单抗浓度的筛选 |
2.3 实验分组与干预 |
2.4 CCK-8法检测实验各组ARPE-19细胞的活性 |
2.5 RT-qPCR检测 |
2.6 Westernblot检测 |
3. 结果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3.1 CCK-8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
3.2 RT-qPCR结果分析 |
3.3 Westernblot结果分析 |
3.4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正常ARPE-19细胞形态 |
4.2 CoCl_2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 姜黄素对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 雷珠单抗对CoCl_2诱导的ARPE-19细胞活性的影响 |
4.5 RT-qPCR结果 |
4.6 Westernblot结果 |
5. 讨论 |
5.1 细胞缺氧模型的建立 |
5.2 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模型的机制 |
5.3 姜黄素对CoCl_2诱导ARPE-19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 |
6. 结论 |
第四章 非接触共培养体系观察ARPE-19细胞姜黄素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细胞、药物、试剂及仪器 |
1.1 实验细胞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HUVEC细胞株复苏培养、传代与冻存 |
2.2 CCK-8检测 |
2.3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水平迁移 |
2.4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垂直迁移 |
2.5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 |
2.6 Matrigel基质胶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正常HUVEC细胞形态 |
4.2 CCK-8结果 |
4.3 划痕实验细胞水平迁移结果 |
4.4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垂直迁移结果 |
4.5 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侵袭结果 |
4.6 Matrigel基质胶实验细胞管腔形成结果 |
5. 讨论 |
5.1 细胞迁移 |
5.2 细胞侵袭 |
5.3 细胞管腔形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综述一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姜黄素在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表现 |
致谢 |
附: 查新报告 |
(2)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 |
1.1 肥胖病的概述 |
1.2 肥胖病的病因 |
2 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 |
2.1 肥胖病的概述 |
2.2 肥胖病的影响因素 |
2.3 肥胖病的病机 |
3 针灸治疗肥胖病的机制 |
3.1 针灸调节内分泌系统 |
3.2 针灸调节神经系统 |
3.3 针刺调节脂肪组织形态 |
3.4 针灸调节能量代谢 |
4 中医治疗肥胖病 |
4.1 针刺疗法 |
4.2 温针灸 |
4.3 耳穴 |
4.4 艾灸 |
4.5 综合疗法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针药并举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协同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概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的综合疗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动物一般情况 |
2.2 模型评价指标 |
2.3 干预后各组兔血脂比较 |
2.4 干预后各组兔肝脏脂质比较 |
2.5 干预后各组兔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比较 |
3 讨论 |
3.1 动物选择与模型制备 |
3.2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疗效评价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脂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HSL的比较 |
2.2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HMG-CoA还原酶的比较 |
2.3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CYP7A1的比较 |
3 讨论 |
3.1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脂代谢相关酶的疗效评价 |
3.2 脂代谢调节与相关酶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HLP兔Leptin/ 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预后各组兔血清Leptin的比较 |
2.2 PCR检测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基因表达 |
2.3 干预后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WB检测 |
2.4 干预后各组兔Leptin/JAK2/STAT3通路相关因子免疫组化检测 |
3 讨论 |
3.1 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调脂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全文讨论 |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1.1 病名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对高脂血症的研究现状 |
2.1 HLP诊断标准 |
2.2 HLP病因及致病机制 |
2.3 HLP西医治疗 |
3 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背景 |
3.1 经皮给药系统的概述 |
3.2 药物经皮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
3.3 经皮给药的优势与局限 |
4 透皮吸收促进剂的选择 |
4.1 促透剂的概述 |
4.2 氮酮选择的依据 |
4.3 冰片选择的依据 |
5 隔药饼灸的作用 |
5.1 艾灸的作用 |
5.2 穴位的作用 |
5.3 药饼中药物的作用 |
6 隔药饼灸调脂机制及不同促透剂作用下的增效机制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Leptin/JAK2/STAT3信号通路与脂代谢研究进展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情况 |
(5)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纳入文献类型 |
1.2 检索策略 |
1.2.1 检索对象 |
1.2.2 检索词 |
1.2.3 检索式 |
1.3 文献筛选 |
1.3.1 文献纳入标准 |
1.3.2 文献排除标准 |
1.3.3 文献筛选 |
2 研究结果 |
2.1 中医对消渴的认识 |
2.1.1 认识源流 |
2.1.2 小结 |
2.1.3 思考 |
2.2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
2.2.1 临床研究进展 |
2.2.2 实验研究进展 |
2.2.3 总结与展望 |
2.3 对外泌体的认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2.3.1 外泌体的发现 |
2.3.2 外泌体的特点 |
2.3.3 外泌体研究的应用价值 |
2.3.4 外泌体与糖尿病研究 |
2.4 外泌体对中医及针灸学研究的意义 |
2.4.1 外泌体与中医研究 |
2.4.2 外泌体与针灸 |
3 研究结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电针干预T2DM效应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主要实验仪器 |
1.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
1.1.3 实验动物分组与造模 |
1.1.4 实验流程图 |
1.1.5 实验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2.1 一般情况 |
1.2.2 各组空腹血糖比较 |
1.2.3 胰腺组织切片观察 |
1.2.4 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 |
1.3 小结 |
2 电针后小鼠血浆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小鼠血浆外泌体的标记蛋白Westernblot检测 |
2.2.2 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血浆外泌体形态特征 |
2.2.3 小鼠血浆外泌体的粒径分布及浓度检测 |
2.3 小结 |
3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电针调节血浆外泌体Circ RNA机理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
3.1.3 技术路线 |
3.1.4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2.1 Reads分析 |
3.2.2 CircRNA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3.2.3 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3.2.4 CircRNA-miRNA相互作用预测 |
3.2.5 CircRNA-miRNA网络图 |
3.2.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Circ RNA与糖尿病 |
4.2 甲状腺与糖尿病 |
4.3 海马与糖尿病 |
4.4 电针参数及取穴依据 |
5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针灸“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三 其余发表论文 |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7)针灸治疗肥胖病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临床病例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WHO)诊断标准 |
1.2.3 体重指数(BMI)与肥胖度 |
1.2.4 腰围 |
1.2.5 腰臀比 |
1.2.6 体脂肪率 |
1.3 疗程 |
2. 疗效观察 |
2.1 主要观察指标 |
2.2 重点观察指标 |
2.3 质量观察指标 |
2.4 疗效观察要求 |
2.5 研究操作方式 |
2.5.1 测量腰围 |
2.5.2 测量腰臀围之比例 |
2.5.3 肥胖指数之测定 |
2.5.4 肥胖度的测定 |
2.5.5 针刺穴位之选择与调控 |
3. 指标观察与疗效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标准 |
3.2.1 单纯性肥胖疗效标准定 |
3.2.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
3.3 近期疗效评价 |
4. 病例选择标准 |
4.1 纳入标准 |
4.2 排除标准 |
5. 研究方法 |
5.1 治疗方法 |
5.1.1 基本主穴 |
5.1.2 随证配穴治疗 |
5.2 辨证论治取穴 |
5.2.1 胃肠实热 |
5.2.2 脾虚湿盛 |
5.2.3 肝郁气滞 |
5.2.4 气虚血瘀 |
5.3 针刺方法 |
5.3.1 针灸治疗 |
5.4 治疗方式 |
6. 记录内容 |
6.1 M.S.EXCEL数据库(DATABASE) |
7. 统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8. 研究结果 |
9. 治疗前基础数据与研究结果及其相关性分析 |
9.1 治疗前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9.1.1 性别、年龄比较 |
9.1.2 身高、体重比较 |
9.1.3 教育程度比较 |
9.1.4 病情、疗程比较 |
9.1.5 肥胖病四个证型比较 |
9.1.6 四种证型肥胖病患者的BMI比较 |
9.1.7 有家族遗传史与尝试减肥比较 |
9.1.8 婚姻状况与健康状况比较 |
9.1.9 喝酒状况与吸咽状况比较 |
9.2 研究结果分析 |
9.2.1 肥胖病的用穴统计分析 |
9.2.2 肥胖患者不同证型在经络的选取分析 |
9.2.3 胃肠实热型肥胖的疗效指标分析 |
9.2.4 脾虚湿盛型肥胖的疗效指标分析 |
9.2.5 肝郁气滞型肥胖的疗效指标分 |
9.2.6 气虚血瘀型肥胖的疗效指标分析 |
9.2.7 三个疗程治疗后疗效频数分布比较 |
9.2.8 体重与体重指数BMI分析 |
9.2.9 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BMI疗效观察 |
9.2.10 肥胖患者不同证型的疗效分析 |
9.3 男女肥胖病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病情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分析 |
9.3.1 男女各证型肥胖病患者年龄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分析 |
9.3.2 男女各证型组患者病情的轻中重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分析 |
9.3.3 男女各证型组患者疗程与体重指数(BMI)的相关性分析 |
9.4 男女各证型的体重指数(BMI)与有饮酒和吸咽的相关性分析 |
9.4.1 男女各证型患者与有饮酒者的相关性分析 |
9.4.2 男女各证型患者与有吸咽者的相关性分析 |
10. 讨论 |
11. 体会 |
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传统中医学对于肥胖病的认识 |
1. 中医学对肥胖病研究的历史概况 |
1.1 秦汉时期 |
1.2 唐宋时期 |
1.3 金元时期 |
1.4 明清时期 |
2. 历代医家治疗肥胖的方剂 |
2.1 秦汉时期 |
2.2 唐宋时期 |
2.3 明清时期 |
3. 传统中医治疗肥胖病常用方剂 |
4. 传统中医学对有关针灸减肥的记载 |
5. 中医学关于肥胖病因病机的论述 |
5.1 从中医观点归纳肥胖病因病机 |
5.1.1 饮食不节 |
5.1.2 先天禀赋的体质 |
5.1.3 作息、运动与年龄 |
5.1.4 肥胖人多痰浊水湿 |
5.1.5 七情所伤 |
5.1.6 受年龄因素影响 |
5.1.7 地理区域因素 |
5.1.8 劳逸失常因素 |
5.1.9 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 |
参考书目 |
综述二 现代针灸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
1. 现代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的研究 |
2. 肥胖症的针刺治疗机理 |
3. 肥胖症的针刺治疗方式 |
4. 针灸治疗肥胖的理论依据 |
4.1 针灸治疗肥胖病的机理研究 |
4.1.1 对调整神经系统作用 |
4.1.2 对代谢及内分泌调整作用 |
4.1.3 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
4.1.4 对体内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 穴位研究 |
4.3 针刺手法 |
5. 组穴依据及选穴意义 |
5.1 组穴依据 |
5.2 穴位组成及意义 |
综述三 肥胖病针灸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进展 |
1.1 体针疗法 |
1.2 针刺的综合治疗法 |
1.3 推拿疗法 |
1.3.1 常规推拿法 |
1.3.2 经络推拿法 |
1.3.3 体针配合推拿疗法 |
1.3.4 电针结合推拿法 |
1.4 灸法 |
1.5 电针治疗法 |
1.5.1 单纯电针疗法 |
1.5.2 电针结合穴位埋线疗 |
1.6 单纯耳穴贴压 |
1.6.1 耳穴贴压配合体 |
1.6.2 耳穴贴压与电针结 |
1.7 头体针结合疗法 |
1.8 穴位埋线埋针法 |
1.8.1 埋线疗 |
1.8.2 埋针疗 |
1.8.3 电针与穴位埋线结 |
1.9 其他治疗法 |
1.9.1 加走罐闪罐治疗 |
1.9.2 电针与火罐结合 |
1.9.3 贴压磁珠疗法 |
1.9.4 芒针法 |
1.9.5 穴位照射 |
1.9.6 腕踝针 |
2. 针刺穴位对体重的影响及其减肥机制分析 |
3. 针刺治疗肥胖病实验研究进展 |
3.1 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调整作用 |
3.2 对内分泌系统的调整作用 |
3.3 对物质代谢改善的影响 |
3.4 对某一类基因影响的表达 |
综述四 现代医学对肥胖症的认识及研究进 |
1. 现代医学对于肥胖症 |
2. 现代医学对于肥胖病因的研究 |
2.1 肥胖症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基因 |
2.2 中枢神经系统对食欲的调节 |
2.3 内分泌系统 |
2.4 营养因素的影响 |
3. 单纯性肥胖病的现代研究 |
3.1 肥胖具有遗传性因素 |
3.2 瘦素(Leptin,LP)对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 |
3.3 基因突变导致肥胖 |
3.4 座生瘦素抵抗(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的因素 |
3.5 生活的习惯,膳食的结构,以及环境的因素 |
3.6 内分泌与神经因素 |
3.7 复杂心理的因素 |
4. 单纯性肥胖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4.1 药物治疗法 |
4.1.1 中枢性减肥药--抑制食欲剂 |
4.1.2 脂酶抑制剂-奥利司他 |
4.1.3 减肥药如神经肽NPY受体拮抗剂与消脂素(Leptin) |
4.2 低热能饮食的疗法 |
4.3 体育运动的治疗法 |
4.4 外科手术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耳针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糖尿病肾病 |
第一节 古代中医学记载 |
一、病名探讨 |
二、病因 |
三、病机 |
四、治疗方法 |
第二节 现代中医药学研究 |
一、病因病机 |
二、中医治疗方法 |
三、针灸治疗 |
第三节 西医学研究 |
一、发病机制 |
二、治疗方法 |
第二章 耳穴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医学耳穴的研究 |
一、耳与经络 |
二、耳与脏腑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耳穴疗法的认识 |
一、耳的发生与血液供应 |
二、耳的神经分布 |
三、耳迷走神经现象及反射 |
第三节 耳穴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概况 |
一、耳毫针法 |
二、耳穴贴压法 |
三、耳内埋针法 |
四、耳穴疗法配合体针 |
五、耳穴疗法联合其他疗法 |
六、其他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耳针对STZ糖尿病大鼠FBG、GHbAlc、Ins、C-P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结论 |
第二章 耳针对STZ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病理形态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实验结果分析 |
一、糖尿病模型的复制 |
二、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 |
三、耳穴治疗对糖尿病肾脏保护机制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糖即时效应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中药治疗 |
3 针灸治疗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5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糖尿病耳针疗法研究进展 |
1 中医理论对耳针疗法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耳针疗法的认识 |
3 糖尿病的耳针治疗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型糖尿病病人基本情况表 |
附录二:针刺耳迷走神经点即时效应表格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STUDY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URICULAR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RABBIT(论文参考文献)
- [1]姜黄素抑制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研究[D]. 陈水龄.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型)的临床研究[D]. 王海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针药并举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协同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D]. 汪倩.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Leptin/JAK2/STAT3通路探讨不同促透剂运用于隔药饼灸对高脂模型兔降脂效应及机制[D]. 廖宗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电针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血浆外泌体CircRNA的作用机制研究[D]. 寿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7]针灸治疗肥胖病临床回顾性研究[D]. 欧阳强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8]耳针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 李盈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十一五期间国内耳穴诊治研究现状与进展[A]. 赵百孝,李军,刘平,王磊,杨佳.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 2011
- [10]针刺耳迷走神经点降糖即时效应的临床研究[D]. 郑真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