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一、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李亚南[2](2020)在《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分析》文中认为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耕地轮作休耕是在当前耕地地力退化、肥力不足的现状下提出一种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的措施之一。本文研究以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和统计学软件,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基于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首先对试点区域的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分析得出耕地轮作休耕的适宜性评价,其次对试点区域内的土壤在轮作期间的养分变化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并根据实地情况提出了能够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在耕地地力评价上,确定以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区域为评价单元;选取≥10℃有效积温、无霜期、地貌类型、海拔、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质地、有机质、pH值、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锌12个指标作为指标因子;最终确定耕地地力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地占10.10%,二级地占17.55%,三级地占27.74%,四级地占37.65%,五级地占6.96%。(2)在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评价上,将其适宜性结果分为三个等级:IFI差值在-0.11-0为不适宜轮作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66%;IFI差值在0.08-0.21是为最适宜轮作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9.23%;IFI差值在0-0.08是为适宜轮作区域,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88.11%。可知,研究区域大部分均为适宜轮作区。(3)在耕地轮作休耕期间试点区域的土壤养分变化上,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区域在轮作区和对照区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程度均为中等程度,进行耕地轮作休耕模式人为干扰因素较弱,更符合自然生长,更有利于耕地的休养生息。且在经过轮作后,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上升,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下降。(4)在试点区域进行轮作休耕模式,不仅有利于耕地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在生态方面,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与协调。

马国红[3](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黄龙生[4](2019)在《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和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不断衰退的矛盾激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力求运用科学手段为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完善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人类福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首先提出了区域尺度上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储量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典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的研究内容关系框架,然后提出“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这一命题,最后基于多期遥感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文献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长期定位观测的森林生态监测数据以及权威部门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运用GIS的相关工具、结合相关模型,开展了生态和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耦合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199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综合动态度呈下降趋势(由0.97%下降至0.18%),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变动趋于稳定。生态恢复措施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贡献率达53.07%),其次为农牧业开发(贡献率达28.29%)。景观破碎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164上升至0.171);人为干扰指数呈先降低(0.506至0.501)后增加(0.501至0.515)再降低(0.515至0.510)的波动趋势,表明研究区景观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在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8.97%~85.64%),以增加为主(占全区面积的66.74%),西部林草交错带和西部草原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占全区面积的7.97%)。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对建设征占、退田还湖、撂荒、围湖造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响应。植被覆盖度增加主要由于大量的土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和森林所致。(2)在1985~2015年,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年内日均NPP呈平稳(1~3月)-急剧增加(4~7月)-急剧下降(8~10月)-平稳的趋势(11~12月);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类似,NPP年均值蒙古栎林最大(624.38g Cm-2a-1),草地最小(132.27 g Cm-2a-1)。植被NPP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性较大,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53.44%,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的北部一带,而牙克石市南部及鄂伦春自治旗西北部等地NPP下降趋势明显,速率超过1g Cm-2a-1,其他旗市区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速率在1g Cm-2a-1左右。森林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控制,而灌丛、草地、沼泽化草甸和农田NPP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控制。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碳储量排序依次为:蒙古栎林>樟子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农田>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其年际变化和多年均值分布变化幅度均较小,植被多年平均碳储量呈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3)在1998、2006和2014年,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和根河市四个旗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占全市的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67.93%~82.02%(1998年)、68.50%~82.13%(2006年)和67.15%~81.99%(2014年)。不同林分中兴安落叶松林、桦木林和蒙古栎林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占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91.76%~95.72%(1998年)、91.58%~94.52%(2006年)和87.78%~92.32%(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在1998~2014年的增加量明显大于1998~2006年。1998~2014年,蒙古栎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呈减少趋势,而云杉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桦木林、榆树林、杨树林、柳树林、经济林和灌木林的各项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各功能项之间以协同互利关系为主,且这种协同互利关系比较突出的存在于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与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与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4)在1998、2006和2014年,研究区大部分旗市区社会经济效益分布比重与森林生态效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森林资源覆被好的区域往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数值均≤0.500,表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处于颉颃阶段与低水平耦合。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由1998年的0.322增加到2014年的0.328,表明整体上两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变化不大。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0.218上升至0.229,但耦合协调水平依然停留在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虽然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各旗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不协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和人均GDP每增加1%,则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增加0.300%、0.211%、0.169%、0.132%和0.124%。人口数量或道路网密度每增加1%,则会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减少0.026%或0.022%。(5)基于DPSIR-m DSS模型对研究区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最敏感因素为天保工程投资额度、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木材产量、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力分项呈平稳增加趋势(增加值为0.177),压力、状态和影响分项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增加值分别为0.137、0.093和0.197),综合值在研究期间增加了62%,前期(2000~2008年)波动性增加,后期(2008~2015年)平稳增加,表明研究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就综合评价结果而言,DPSIR-m DSS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能较好地反应这些波动。

范文婷[5](2018)在《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呼伦贝尔市东部的阿荣旗、莫力达瓦旗、鄂伦春自治旗和扎兰屯市四个盟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在全区农业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近年来人为活动不断加剧,导致该地区成为农业灾害频发区,对正常的农业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传统农业灾害监测的方法不仅信息滞后,而且由于以人工为主的查勘方式导致定损不准确。所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灾害信息对灾后救援、农险理赔、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精准扶贫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农业灾害信息提取方法,选用多时相的MOIDS反射率产品,构建NDVI时间序列,利用自迭代组织算法分类方法提取水田和旱地,通过标准化处理消除了因不同耕地类型和区域位置造成的NDVI差异,对标准化模型进行分级处理,将不同时期的灾害信息进行合并后,去除非灾害区域,并进行分区统计。通过该方法,以呼伦贝尔市东部的阿荣旗、莫力达瓦旗、鄂伦春自治旗和扎兰屯市四个盟市为研究区,进行研究区2016年农业灾害信息提取,并计算各盟市的受灾面积和受灾等级等信息进行横向比较,实现了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信息提取,避免了传统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信息滞后和不准确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裸土期和生长期的两期影像数据,通过非监督分类的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提取研究区的耕地范围,总面积为2057.94万亩。总体精度Pc为0.78,Kappa系数PA%为74.32%,结果精度较高;再选用水田灌水期的影像区分旱地和水田,总体精度Pc为0.90,Kappa系数PA%为80.91%,分类结果精度较高,说明利用该时期的遥感数据和分类方法适用于旱地和水田的区分。(2)利用6月下旬至9月下旬连续6个时相的MODIS反射率产品,在区分地理位置和耕地类型的情况下,通过标准化处理、NDVI分级、灾害信息合并和噪声消除等步骤,得出研究区2016年作物关键生长期的农业灾害信息,受灾总面积达到412.56万亩。监测结果总体精度Pc为0.63,Kappa系数PA%为78.16%,提取结果精度较高,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监测。并计算了各盟市的受灾面积、受灾面积遥感指数、受灾面积比值指数和受灾等级指数,对各盟市的整体受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3)基于灾害监测结果,并根据实地采样得出该地区2016年遭受的灾害主要为旱灾,且呼伦贝尔市东部旱灾频发,进而结合研究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地形地势等因素,提出了旱灾防治的相应建议对策,包括营造防护林、加强科学管水、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构建旱灾预警体系,为研究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自身微薄的力量。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的MODIS反射率产品,基于不同地理位置和耕地类型,通过标准化处理、NDVI分级、灾害信息合并和噪声消除等技术方法,适用于大尺度范围、长时间序列的农业灾害监测。

刘志芳[6](2016)在《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林区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林木产品减少,富余劳动力增加,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林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林特产品不仅经济效益高,还可以吸收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对林区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黑木耳这一特色林特产品的视角出发,以产业关联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链优化理论等作为基础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扎兰屯市11个乡镇的黑木耳生产环节的效率进行重点分析,发现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生产环节中一些乡镇规模报酬处于递增状态,综合效率无效;还有部分乡镇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存在劳动时间和成本的投入冗余现象。同时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技术滞后、产品质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加工方式粗放、精深加工企业少、销售方式落后和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针对扎兰屯市黑木耳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性方案,具体对策包括: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研投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开拓市场优化销售方式等。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联动发展,对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进行延伸、整合和提升,实现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张奔,周敏强,王娟,蒲毅,张丽,袁明龙[7](2016)在《我国苜蓿害虫种类及研究现状》文中提出苜蓿是我国栽培最为广泛的重要优质牧草,虫害是限制苜蓿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全面调查了CNKI数据库中自1980年以来我国苜蓿害虫的研究论文,整理出了目前我国已报道的苜蓿害虫名录,并对所有文献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报道的苜蓿害虫共计297种,隶属于8个目48个科,其中研究较多的是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苜蓿夜蛾(Heliothis olipsacea)和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5种害虫。自1980年以来,CNKI中收录的苜蓿害虫相关文献共计226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40篇,期刊论文184篇。研究内容涉及生物生态学特性、防治、种类和多样性调查、种群动态与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个方面,其中前两者的研究较多,而后者较少。笔者建议今后苜蓿害虫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开展苜蓿害虫种类调查,明确各大苜蓿种植区的关键害虫;2)加强苜蓿害虫基础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3)推进苜蓿害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4)建立苜蓿害虫综合管理技术体系。

孙东显,于平,黄金林,林玉山,何忠仁,任珂,闫任沛[8](2014)在《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调查分析》文中认为向日葵病虫害是严重影响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09-2011年对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种类、分布以及对向日葵药害和向日葵抗病性进行调查。为该地区向日葵生产中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当地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调查的结果表明:(1)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传染性病害发现17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1种,细菌性病害2种,病毒性病害1种,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3种。真菌性病害中菌核病、霜霉病、褐斑病、黑斑病、黑茎病和锈病等危害最重。非传染性病害共发现9种,干旱和药害危害最为严重。(2)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害虫发现6目、24科、42种,整个生育期都有不同害虫危害,地老虎、草地螟和葵螟等危害较重。

张建平,程玉臣,哈斯[9](2013)在《内蒙古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分布与危害》文中研究指明2009~2010年,通过田间5点取样对内蒙古马铃薯病虫害进行了普查。结果查得病害12种:花叶病毒病(表现为花叶症的所有病毒病)、卷叶病毒病、紫顶萎蔫病、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炭疽病、叶枯病、枯萎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查得害虫10种: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蚜虫、二十八星瓢虫、芫菁、双斑萤叶甲、草地螟、牧草盲蝽、马铃薯跳甲。明确了上述病虫的分布和危害程度,其中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黑痣病、枯萎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二十八星瓢虫、芫菁是内蒙古目前严重威胁生产的病害。

么红杰[10](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提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二、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2.2 相关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系统耦合理论
        2.2.3 协同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2.3.3 创新扩散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3.2.1 政府机制
        3.2.2 人力机制
        3.2.3 产业机制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6.1.1 研究假说
        6.1.2 研究设计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6.2.1 数据来源
        6.2.2 问卷样本特征
        6.2.3 研究方法
        6.2.4 问卷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及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与生物
        2.1.6 社会经济情况
        2.1.7 农业生产情况
    2.2 研究区(试点)现状
        2.2.1 研究区农田保护措施实施情况
        2.2.2 研究区实施面积及范围
        2.2.3 研究区轮作休耕模式
        2.2.4 研究区耕地监测情况
3 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3.1 耕地地力评价评价过程
        3.1.1 耕地地力评价原则
        3.1.2 确定评价单元
        3.1.3 确定评价因子
        3.1.4 确定指标权重
        3.1.5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
        3.1.6 耕地地力综合指数及分级
    3.2 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评价分析
        3.2.1 适宜性评价
        3.2.2 适宜性评价结果
        3.2.3 适宜性分析
4 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区域土壤属性分析
    4.1 土壤pH值分布变化及分析
    4.2 土壤有机质分布变化及分析
    4.3 土壤全氮含量分布变化及分析
    4.4 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变化及分析
    4.5 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及分析
    4.6 耕地轮作休耕的效益分析
5 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5.1 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5.2 大力推广耕地质量提升培肥改良技术措施
    5.3 加快构建政策体系
    5.4 组织方式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4)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1.2.4 生态系统服务实践应用
        1.2.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1.2.6 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概况
    2.2 森林资源时空动态
        2.2.1 森林资源时间尺度变化
        2.2.2 森林资源空间尺度变化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格局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及驱动力
        3.2.2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
        3.2.3 呼伦贝尔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3 结论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4.1 Biome-BGC模型
        4.1.1 Biome-BGC模型简介
        4.1.2 Biome-BGC模型模拟原理
        4.1.3 Biome-BGC模型输入文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4.2.2 NPP日变化趋势
        4.2.3 NPP年际变化特征
        4.2.4 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2.5 碳储量年际变化趋势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的NPP值与其他模型模拟值的比较
        4.3.2 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4.3.3 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森林资源及生态监测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测算
        5.1.3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和变化
        5.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5.2.2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异特征分析
        5.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关系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5.3.2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评价
        5.3.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6.1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
        6.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6.2.2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
        6.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6.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驱动力分析
        6.3.1 模型演变和指标选取
        6.3.2 结果与分析
    6.4 社会经济对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6.5 结论与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分析
    7.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7.1.1 DPSIR-mDSS模型
        7.1.2 灰色关联度法
        7.1.3 综合评价法
    7.2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2 各指标数据的获取及计算
        7.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属性划分
        7.2.4 指标隶属度及权重
        7.2.5 敏感性分析
        7.2.6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2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4 DPSIR-mDSS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比较
        7.4.1 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7.4.2 评价结果比较
    7.5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基于植被指数的灾害监测
        1.3.2 基于时间序列的灾害监测
        1.3.3 基于光谱特征的灾害监测
        1.3.4 其他灾害监测方法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呼伦贝尔市概况
        2.1.2 东部四个盟市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介绍
        2.2.2 数据获取
        2.2.3 数据预处理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实验设计
        2.4.1 时间序列分析
        2.4.2 农业灾害特征分析
        2.4.3 耕地范围提取
        2.4.4 旱地与水田的提取
        2.4.5 标准化处理
        2.4.6 NDVI分级处理
        2.4.7 灾害信息合并
        2.4.8 噪声消除
    2.5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分布情况
    3.2 旱地与水田的分布情况
    3.3 灾害的分布情况
    3.4 精度验证
    3.5 灾害特征分析
        3.5.1 各盟市受灾详情
        3.5.2 受灾面积遥感指数
        3.5.3 受灾面积比值指数
        3.5.4 受灾等级指数
4 灾害防治的建议与对策
    4.1 营造防护林
    4.2 加强科学管水
    4.3 发展节水型农业和旱作农业
    4.4 构建旱灾预警体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业链相关概念
        2.1.1 产业链
        2.1.2 林特产品产业链
    2.2 产业链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关联理论
        2.2.2 价值链理论
        2.2.3 产业竞争力理论
        2.2.4 产业链优化理论
3 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发展现状
    3.1 扎兰屯社会经济概况
    3.2 扎兰屯黑木耳产业链现状
        3.2.1 生产环节发展现状
        3.2.2 加工环节发展现状
        3.2.3 销售环节发展现状
4 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生产环节效率分析
    4.1 DEA模型介绍
        4.1.1 CRS模型
        4.1.2 VRS模型
    4.2 变量选取和样本数据
    4.3 模型测算结果与分析
        4.3.1 CRS分析
        4.3.2 VRS分析
    4.4 改进方案及措施
        4.4.1 改进参考方案
        4.4.2 生产综合效率的讨论
        4.4.3 纯技术效率的讨论
        4.4.4 规模效率的讨论
        4.4.5 黑木耳生产前沿面的讨论
5 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5.1 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5.1.1 基础设施不完善
        5.1.2 生产技术滞后
        5.1.3 黑木耳质量不高
        5.1.4 资金投入不足,利用率低
    5.2 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5.2.1 黑木耳加工方式粗放
        5.2.2 黑木耳产业加工链较短,精深加工企业少
    5.3. 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
        5.3.1 销售方式落后
        5.3.2 品牌意识淡薄
6 促进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园区建设
    6.2 加强技术培训
    6.3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6.4 提高黑木耳的产品质量
    6.5 增加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6.6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
    6.7 开拓市场,优化销售方式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我国苜蓿害虫种类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苜蓿害虫种类
2 苜蓿害虫研究现状
3 总结与展望
    3.1 明确各大苜蓿种植区的重要害虫和关键天敌
    3.2 加强苜蓿害虫基础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3.3 推进苜蓿害虫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3.4 建立苜蓿害虫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8)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调查区概况
    1.2 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调查时间与方法
    1.3 病虫害危害等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
    2.2 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
3 讨论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呼伦贝尔市耕地轮作休耕适宜性分析[D]. 李亚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4]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D]. 黄龙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5]基于NDVI的农业灾害监测方法与应用 ——以呼伦贝尔市东部为例[D]. 范文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6]内蒙古扎兰屯市黑木耳产业链优化研究[D]. 刘志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7]我国苜蓿害虫种类及研究现状[J]. 张奔,周敏强,王娟,蒲毅,张丽,袁明龙. 草业科学, 2016(04)
  • [8]呼伦贝尔地区向日葵病虫害调查分析[J]. 孙东显,于平,黄金林,林玉山,何忠仁,任珂,闫任沛.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03)
  • [9]内蒙古马铃薯病虫害种类、分布与危害[A]. 张建平,程玉臣,哈斯. 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 2013
  • [10]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扎兰屯市农田病虫害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