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相机的像移计算及其补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英,王跃,王英,朱海滨,孙洪宇,姜彦名,赵汉卿[1](2019)在《大视场航空相机光学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航空相机复杂的使用环境以及需在高速运动中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大视场航空照相机光学系统。该系统光学结构采用双高斯准对称结构形式,通过双成像模块光学拼接扩大视场角,调整最后一片透镜实现内置调焦,且通过控制地物反射镜的3种工作模式,分别实现航空相机垂直照相、自动调焦及前向像移补偿功能,避免了航拍过程中温度、气压、航高等环境条件变化时引起的图像质量大幅下降,确保整个视场内成像质量不受影响。该光学系统设计实现了全视场无渐晕,全视场最大畸变<0.5‰,在91 lp/mm处MTF接近衍射极限,物镜在全视场范围内成像质量一致。通过实验室及航拍试验验证,该光学系统具有成像清晰、视场大、可靠性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满足了航空相机在比较复杂环境下清晰成像的要求。
陈伟,刘哲华,刘岩[2](2017)在《稳定平台对机载线阵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在线阵传感器的航空摄影过程中,飞机姿态变化会对成像造成影响,导致成像模糊。因此根据航空投影的坐标变换方程,采用Monte Carlo算法分析了曝光时间、稳定平台位置补偿残差以及角速度补偿残差等参数对线阵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性能机载线阵相机必须配备高性能稳定平台;同时,灵敏度高、曝光积分时间短的线阵探测器对于成像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张洪文[3](2016)在《一种航摄相机纵走式焦平面快门研究》文中指出航空相机快门作为控制成像曝光时间的主要部件,是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要素,在航空成像需求的牵引下发展日益成熟,随着相机成像器件的不同要求,形成了多种快门技术。我国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面阵CCD相机对焦平面快门的需求,实际上,焦平面快门已经成为制约面阵CCD相机发展的瓶颈。根据快门在相机光学系统中安装位置和运动特点不同可分为物镜快门和焦平面快门两类。本文针对某面阵CCD航空相机技术指标要求,研制一种电磁纵走式焦平面快门,解决了大面阵CCD航空相机高频大幅面快门难题,快门频率达到每秒3帧,快门最短曝光时间1/500秒,曝光均匀性优于10%。该快门具有体积小、幅面宽(48mm×36mm)、频率高、寿命长等特点,且具备自动上紧、自动释放、自动调节曝光时间等功能,该快门主要由前帘、后帘两组叶片组成,每组包括四片叶片,曝光时通过前帘、后帘叶片组边缘形成的曝光狭缝使感光介质曝光。对本文研究的快门,其结构参数、驱动弹簧参数对快门的运动特性影响较大,直接决定了快门的曝光时间、曝光均匀性等性能,本文推导了快门叶片运动数学模型,快门曝光时间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相机整个成像幅面内各位置快门曝光时间分布情况及通光效率,同时,通过Abaqus软件对快门叶片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模拟了快门叶片的运动过程,对快门叶片运动数学模型进一步验证,分析了快门叶片在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对叶片的易损部位进行了预测,为快门结构设计、参数优化、修改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分析电磁纵走式焦平面快门曝光过程对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通过codeV软件分析了快门曝光过程中成像幅面内不同位置光学系统的静态传函,照度变化,以及快门运动对传递函数的影响,分析表明,快门帘尽可能的靠近像面,增大帘缝式快门的缝宽,提高快门移动速度可减小快门运动对传递函数的影响。论文分析了快门帘缝在曝光运动过程中对成像畸变的影响,结合帘缝式快门的工作特点,阐述相机成像畸变是由于像移补偿残差的存在及帘缝式快门分时曝光成像导致的,推导出相机在无姿态角变化时,相机在垂直、侧倾、前倾三种成像方式下及相机存在姿态角时像面上各点像移补偿速度残差及畸变量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给出了在相机整个成像幅面内各位置像移补偿速度残差分布情况及畸变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快门曝光时间测试试验和成像畸变测试试验,对快门的曝光时间进行测试,并对论文分析方法及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快门性能指标满足相机的使用要求。
许伟伟,梁伟[4](2015)在《基于图像匹配的速高比精确测量》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航空拍摄的成像质量,像移补偿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技术热点,而载机飞行的速高比值是像移补偿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本文全面阐述了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精确测量速高比值的新方法,该方法反向利用像移补偿公式来测量瞬时速高比值,实现了测量过程的数字化,小型化,经过理论推导得出速高比测量相对误差可达到0.5%,有效提高像移补偿精度。
陈志超[5](2014)在《速高比误差对航空相机图像分辨率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空相机的图像分辨率是关键的指标,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意义。本文讨论了速高比(飞行速度、飞行高度比值)的误差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对速高比误差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速高比误差的情况下,图像分辨率的对应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速高比误差的增大会显着降低图像分辨率,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范秀英,赵曼,郭霏,王杰[6](2014)在《速高比对航空相机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满足航空相机成像时影像重叠率和动态分辨率的需要,运用公式推导法分析了速高比对照相间隔和影像位移的影响。从垂直成像和倾斜成像方式的照相间隔、影像位移与速高比的定量计算公式入手,推导出了直接和间接获取速高比比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传递公式。结果表明:根据获取原理分析速高比(速度、高度)误差,运用误差传递公式计算,就可以判定速高比对照相间隔和影像位移的影响是否满足航空相机的使用要求。
郑丽娜[7](2013)在《航空相机高精度速高比测量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航空相机在空中飞行照相时,像移补偿精度是影响航空相机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精度像移补偿的前提是需要对速高比进行高精度的测量。本文将速高比测量转化为像移速度测量,从航空相机像移速度测量出发,以空间滤波测速法(SFV)为基础,对空间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滤波器的参数选择、二维速度测量以及SFV信号处理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光学测速方法进行回顾,提出了利用空间滤波测速法对航空相机像移速度进行测量;介绍了空间滤波测速的原理和特性,并从数学角度对图像光强分布的空间滤波效应进行了介绍;讨论了透射函数对于窄带通滤波特性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形状的滤波器窗口对于典型透射函数的功率谱表达式,并对其功率谱中的频谱带宽及中心频率等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空间滤波器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对影响空间滤波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对比了透射光栅、棱镜光栅、光电二极管阵列以及液晶元件阵列等各类空间滤波器件进行像移速度测量的适用性;讨论了利用差分检波对基频成分的消除,提出了进行像移速度方向鉴别以及二维速度测量的方法;深入的讨论了处理SFV信号所涉及的信号分析技术,介绍了频谱分析,频率跟踪,计数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等典型的信号分析技术。提出了利用线阵CCD的空间滤波特性进行航空相机像移速度测量的新方法,利用线阵CCD的空间滤波特性,通过对线阵CCD推扫所产生的图像进行隔行采样,模拟了空间滤波器的窄带通频率特性,实现了对航空相机像移速度的光学非接触测量,从而实现了速高比的测量。此方法可根据地面目标的频率分布灵活调整空间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能够适用于航空相机速高比的精确测量。实验对5mm/s53.2mm/s范围内几个典型像移速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CCD像元尺寸为8μm,相机曝光时间为10ms时,测量误差引起的像移量误差最大为2μm,能够满足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的精度要求;实验中采用了线阵CCD的像素binning功能,大幅度提高了数据的读出速率,实现了动态累加的快速采样,同时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提出了利用单个线阵CCD进行一维运动方向鉴别的方法,简化了光学系统;介绍了基于模糊图像的二维速度方向鉴别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本文成功的实现了航空相机像移速度的高精度测量,从而实现了速高比的高精度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测量方法其精度完全满足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的精度要求。
于春风[8](2013)在《新型航空镜间快门的研究与光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门是面阵航空摄影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像的质量和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快门在航空摄影相机中安装位置的不同,快门可分为物镜快门和焦面快门两大类,其中物镜快门主要指镜间快门。采用镜间快门的航空摄影相机具有像面上各像点的曝光时间同时开始并且同时结束的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测绘相机。本文以数字航空摄影相机的镜间快门为研究对象,结合航空相机的结构形式及装机尺寸的空间要求,设计一种新型镜间快门,并对其动态特性以及快门对光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镜间快门机构应用于数字航空摄影相机。利用高速电机通过一周离合器和轴系驱动两片叶片(快叶片和慢叶片)单向高速旋转,慢叶片相当于光闸,快叶片控制曝光时间。改变高速电机的转速可以调节曝光周期。该机构消除了传统中心式快门往复运动带来的冲击、振动等问题,快门效率达到81%,曝光时间范围为1/100s~1/1000s。对快门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建立快门叶片的横向和纵向振动模型,确定其前四阶谐振频率及相应的振型,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在镜间快门工作的一个周期内,高速电机带动叶片切口旋转逐渐打开和关闭孔径光栏,将光学系统视为一个空间频率的滤波器,以傅里叶积分变换和光的标量衍射理论为基础,将孔径光栏的变化过程与光瞳函数建立关系,应用二次傅里叶变换法得到光学传递函数,分析快门在工作周期内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根据目标照度范围及CCD器件的特性指标等原始数据,从光通量的定义出发,建立叶片切口打开孔径光栏至某一位置时像点与物点之间的照度函数关系,结合CCD传感器的感光特性,确定快门在曝光时间范围内对像面曝光量的影响情况,经计算相对于传统算法精度提高了5.3%;对叶片遮拦孔径光栏各个位置时光学系统的径向畸变和离心畸变进行分析,在物镜全视场内,畸变量最大为0.04%,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确定镜间快门的工作方式对光学系统畸变是没有影响的;应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对具有飞行姿态角变化或不同安装方式的航空摄影相机的曝光时间和像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为航空摄影相机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快速镜间快门效率较高、曝光时间调节范围大、可靠性高,能够充分地满足航空测绘相机的精度要求。通过分析镜间快门对像面照度及光学传递函数等光学特性的影响以及实验验证,完善了航空相机快门理论,对航空相机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晶宜,方俊永,刘学,许川佩[9](2012)在《基于后推式航空数字相机像移补偿试验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分析了航空数字相机像移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后推式像移补偿方法。搭建了航空数字相机的航拍仿真试验台,通过微米电机控制相机镜头反向运动的补偿速度和补偿量,实现后推式像移补偿。利用图像清晰度评价补偿前后的图像效果,补偿后像移残差值低于1/3像素。最后给出了后推式补偿方法与软件补偿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后推式补偿方法在补偿精度方面优于软件补偿方法,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远国勤[10](2012)在《具有前向像移补偿功能的彩色大面阵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空测量在军事及国民建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航空测量成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具有前向像移补偿功能的彩色大面阵航空测绘相机的几何标定出发,对前向像移补偿、内方位元素精密标定、畸变纠正等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主点、主距、畸变系数等内方位元素进行标定是研究测绘相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精确标定出测绘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是实现高精度测绘的前提,精密测角法是测绘相机常用的一种内方位元素标定方法,原理是利用平行光管作为目标发生器,根据平行光线的入射角度及其对应的像点坐标,以镜头畸变平方和最小为约束条件对内方位元素和光学畸变进行计算。精密测角法标定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中具有理论误差和标定精度容易受观测点分布状态影响的缺陷,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精密测角法的分组渐进标定算法。提出的算法包括2个部分:采用分组渐近方式调整精密转台零点位置,减小了理论误差;对每组观测数据引入了数据一致性约束,消除观测值分布、数量对标定结果的影响。精度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在相同试验环境条件下,分组渐进标定算法中主点、主距标定精度比精密测角算法分别提高了2.43倍和2.00倍,表明分组渐进标定算法提高了标定精度。由于航空测绘相机在载机前向飞行中成像,曝光过程中存在前向像移,降低了图像的分辨率,并影响大比例尺图像的制作。为了提高航空测绘性能,研究了一种基于等径共轭凸轮的前向像移补偿机构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驱动CCD探测器的方式补偿前向像移,实验表明本机构可有效提高成像分辨率。前向像移补偿机构造成了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的变化,本文根据中心投影的构象方程建立了前向像移补偿下内方位元素的标定数学模型。航空检校试验表明,提出的标定模型有效的保证了测绘精度及图像分辨率。
二、航空相机的像移计算及其补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相机的像移计算及其补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视场航空相机光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光学系统设计 |
1.1 光学系统设计指标 |
1.2 焦距的确定 |
1.3 视场角的确定 |
1.4 光学组件结构形式 |
2 光学系统3种工作模式 |
2.1 垂直拍照模式 |
2.2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准值自动对焦模式 |
2.3 像移补偿模式 |
3 物镜设计结果 |
4 系统消热差设计 |
5 拍摄效果 |
6 结论 |
(2)稳定平台对机载线阵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机载线阵测绘系统 |
2 载机姿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
3 基于Monte Carlo算法的仿真分析 |
4 结束语 |
(3)一种航摄相机纵走式焦平面快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快门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 |
1.3.1 快门的基本类型 |
1.3.2 相机快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4 航空相机快门的研究内容 |
1.4.1 快门的主要参数 |
1.4.2 航空摄影快门的技术特点 |
1.4.3 航空摄影快门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摄纵走式焦平面快门设计 |
2.1 引言 |
2.2 相机成像方式 |
2.3 设计要求及方案选择 |
2.3.1 快门设计要求 |
2.3.2 方案选择 |
2.4 焦平面快门曝光原理 |
2.5 快门工作特性分析 |
2.6 快门的设计思路 |
2.7 快门的结构设计 |
2.7.1 快门驱动弹簧设计 |
2.7.1.1 前帘运动方程 |
2.7.1.2 后帘的运动方程 |
2.7.1.3 前、后帘驱动弹簧计算 |
2.8 快门前帘和后帘运动曲线 |
2.9 快门曝光时间 |
2.9.1 焦面上任意点E的实际曝光时间 |
2.9.2 焦面上任意点E的有效曝光时间 |
2.9.3 快门曝光时间计算结果 |
2.10 快门通光效率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纵走式焦平面快门叶片动力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基本原理 |
3.2.1 线性有限元 |
3.2.2 非线性有限元 |
3.3 有限元建模 |
3.3.1 几何模型 |
3.3.2 网格模型 |
3.3.3 边界条件 |
3.4 分析结果 |
3.4.1 转动过程 |
3.4.2 限位碰撞过程 |
3.4.3 寿命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摄纵走式焦平面快门对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帘缝快门曝光过程 |
4.3 静态传递函数 |
4.4 快门对光学系统传递函数影响分析 |
4.5 减小快门运动对传递函数影响的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航摄纵走式焦平面快门对成像畸变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像移补偿计算 |
5.2.1 建立坐标系 |
5.2.2 坐标变换矩阵 |
5.2.3 存在飞行姿态角时相机的像移计算 |
5.2.4 相机在垂直成像时的像移计算 |
5.2.5 相机在侧倾成像时的像移计算 |
5.2.6 相机在前倾成像时的像移计算 |
5.3 相机在不同照像倾斜角下快门对成像畸变的影响分析 |
5.3.1 纵走式焦平面快门成像畸变的原因分析 |
5.3.2 垂直成像时快门对成像畸变的影响分析 |
5.3.3 侧倾成像时快门对成像畸变的影响分析 |
5.3.4 前倾成像时快门对成像畸变的影响分析 |
5.3.5 存在姿态角时快门对成像畸变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快门曝光时间测试 |
6.1 引言 |
6.2 镜头像面照度 |
6.3 快门曝光时间检测 |
6.3.1 曝光时间与图像灰度值的关系 |
6.3.2 快门曝光均匀性的测定 |
6.3.3 快门曝光时间测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像畸变测试 |
7.1 引言 |
7.2 成像畸变测试试验原理 |
7.3 成像畸变测试试验装置 |
7.4 成像畸变测试试验数据处理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5)速高比误差对航空相机图像分辨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原理分析 |
2 计算结果 |
3 仿真试验验证 |
4 结语 |
(7)航空相机高精度速高比测量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航空相机速高比测量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航空相机速高比测量的技术现状 |
1.2.2 传统速高比计存在的问题 |
1.2.3 航空相机速高比测量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传统速高比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及光学测速方法回顾 |
2.1 传统速高比计工作原理 |
2.1.1 扫描相关法 |
2.1.2 外差法 |
2.1.3 光程差法 |
2.1.4 直接计算法 |
2.2 光学测速方法回顾 |
2.2.1 相干技术 |
2.2.2 非相干技术 |
2.2.3 空间滤波测速(SFV)的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滤波法测速研究 |
3.1 空间滤波法测速原理 |
3.1.1 空间滤波测速原理介绍 |
3.1.2 空间滤波效应 |
3.2 透射函数分析 |
3.3 典型空间滤波器的功率谱及滤波特性 |
3.3.1 拥有正弦透射比的矩形类空间滤波器 |
3.3.2 拥有矩形透射比的矩形类空间滤波器 |
3.3.3 拥有正弦透射比的圆形类空间滤波器 |
3.3.4 拥有矩形透射比的圆形类空间滤波器 |
3.3.5 拥有正弦透射比的高斯类空间滤波器 |
3.3.6 拥有矩形透射比的高斯类空间滤波器 |
3.3.7 典型空间滤波器滤波特性分析 |
3.4 空间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
3.4.1 频谱带宽 |
3.4.2 中心频率 |
3.4.3 光栅刻线的方向 |
3.5 空间滤波器的参数选择 |
3.5.1 透射函数 |
3.5.2 滤波器窗口 |
3.5.3 光栅刻线间隔 |
3.5.4 光栅刻线数量 |
3.6 空间滤波部件 |
3.6.1 透射光栅 |
3.6.2 棱镜光栅 |
3.6.3 透镜光栅 |
3.6.4 光纤阵列 |
3.6.5 液晶元件阵列 |
3.6.6 线性光电二极管阵列 |
3.6.7 空间滤波器件适用性总结 |
3.7 测量目标的要求 |
3.8 空间滤波测速衍生技术 |
3.8.1 差分检波消除基频 |
3.8.2 运动方向鉴别 |
3.8.3 二维速度测量 |
3.9 空间滤波法测速的应用及性能分析 |
3.9.1 空间滤波测速的应用 |
3.9.2 空间滤波测速的性能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号分析方法 |
4.1 SFV 信号的类型 |
4.2 频谱分析 |
4.2.1 频率扫描仪 |
4.2.2 滤波器组 |
4.2.3 快速傅里叶变换 |
4.2.4 最大熵法 |
4.3 频率跟踪 |
4.3.1 频率跟踪器 |
4.3.2 自差法 |
4.4 计数技术 |
4.4.1 频率计数器 |
4.4.2 波形周期测量 |
4.5 相关分析 |
4.5.1 光电流信号的自相关分析 |
4.5.2 功率谱快速傅里叶变换 |
4.5.3 光子相关技术 |
4.6 信号分析技术的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航空相机高精度速高比测量的实现 |
5.1 基于空间滤波法的高精度速高比测量方法 |
5.2 线阵 CCD 模拟多狭缝空间滤波器的关键参数 |
5.2.1 狭缝长度 |
5.2.2 狭缝空间周期 |
5.2.3 狭缝个数 |
5.3 试验方法及装置 |
5.4 参数验证 |
5.5 信号分析 |
5.5.1 基频移除 |
5.5.2 过零法测频 |
5.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7 实时性分析 |
5.8 Binning 技术在线阵 CCD 数据读取中的应用 |
5.9 速度方向鉴别 |
5.9.1 一维运动方向鉴别 |
5.9.2 二维运动方向鉴别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学位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老师与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型航空镜间快门的研究与光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航空摄影快门的基本类型及其发展 |
1.2.1 航空摄影相机快门的基本类型 |
1.2.2 航空摄影相机快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航空摄影相机快门的研究内容 |
1.3.1 快门的主要参数 |
1.3.2 快门机构的基本要求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镜间快门的方案与设计 |
2.1 引言 |
2.2 相机成像方式 |
2.3 设计要求及方案选择 |
2.3.1 镜间快门的设计要求 |
2.3.2 方案选择 |
2.4 镜间快门的结构设计 |
2.4.1 快门轮系传动比计算 |
2.4.2 离合器 |
2.4.3 快门叶片设计 |
2.5 镜间快门曝光参数计算 |
2.5.1 快门效率分析 |
2.5.2 镜间快门的曝光时间分析 |
2.5.3 快门延迟 |
2.5.4 曝光周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镜间快门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影响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镜间快门控制曝光过程 |
3.3 快门影响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析 |
3.3.1 计算光学传递函数方法的介绍 |
3.3.2 快门与光学系统综合传递函数分析 |
3.3.3 快门与光学系统综合传递函数仿真分析 |
3.4 快门曝光时刻像面照度变化分析 |
3.4.1 物镜的像面照度 |
3.4.2 光通量 |
3.4.3 轴上像点的光照度 |
3.4.4 轴外像点的光照度 |
3.5 镜间快门对畸变的影响分析 |
3.5.1 径向畸变 |
3.5.2 离心畸变 |
3.5.3 畸变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镜间快门对像移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建立坐标系及飞行姿态角的定义 |
4.3 镜间快门对不同安装方式的相机像移的影响 |
4.3.1 镜间快门对垂直安装的相机像移的影响 |
4.3.2 镜间快门对侧倾安装的相机像移的影响 |
4.3.3 镜间快门对前倾安装的相机像移的影响 |
4.4 镜间快门对飞行姿态变化引起的像移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镜间快门的光学特性测试及飞行试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传递函数测量分析 |
5.2.1 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
5.2.2 光电傅里叶分析法的理论依据 |
5.2.3 快门对系统传递函数影响的测量 |
5.2.4 传递函数数据分析 |
5.3 相机的像面照度分析 |
5.3.1 CCD 传感器的感光特性 |
5.3.2 曝光时间范围与像面照度的关系确定 |
5.3.3 快门曝光时刻曝光量的测定 |
5.4 飞行成像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学位论文的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后推式航空数字相机像移补偿试验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像移补偿原理 |
2 后推式像移补偿设计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参数 |
2.3 试验结果 |
3 比较结果 |
4 图像质量评价 |
5 结 论 |
(10)具有前向像移补偿功能的彩色大面阵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航空测绘相机的发展现状 |
1.2.1 航空测绘相机的类型 |
1.2.2 航空测绘相机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成像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关系 |
1.4 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方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彩色大面阵航空测绘相机前向像移补偿机构研究 |
2.1 航空测绘相机成像方式 |
2.2 像移补偿机构研究 |
2.3 彩色大面阵航空测绘相机前向像移补偿机构 |
2.3.1 离合器 |
2.3.2 补偿前向像移时CCD探测器的运动分析 |
2.3.3 前向像移补偿机构关键部件优化 |
2.4 成像测试 |
2.4.1 实验室内成像测试 |
2.4.2 飞行成像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向像移补偿下航空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步骤 |
3.1 像方空间坐标系的定义 |
3.1.1 像平面坐标系 |
3.1.2 数字图像坐标系 |
3.1.3 辅助数字图像坐标系 |
3.1.4 辅助图像坐标系 |
3.1.5 相机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 |
3.2 像方空间坐标系的定义 |
3.2.1 地面测量坐标系 |
3.2.2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
3.3 航空测绘成像过程的中心投影构象方程及其投影变换 |
3.3.1 光学畸变对成像过程的影响 |
3.4 正直摄影条件下曝光过程中外方位元素变化造成的像点位移 |
3.5 曝光过程中消除像点位移时内方位元素变化 |
3.6 前向像移补偿下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分析 |
3.6.1 前向像移补偿下航空测绘相机像点位置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6.2 前向像移补偿下航空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影响因素分析 |
3.7 前向像移补偿下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步骤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空测绘相机静态内方位元素值的标定 |
4.1 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内容 |
4.2 静态下测绘相机常用的内方位元素标定方法 |
4.2.1 精密测角法 |
4.2.2 三维试验场标定方法 |
4.2.3 基于径向约束的两步标定方法 |
4.2.4 张正友的标定方法 |
4.2.5 基于衍射元件的标定方法 |
4.2.6 自标定方法 |
4.3 基于精密测角法的分组渐近算法 |
4.3.1 精密测角算法简介 |
4.3.2 分组渐近测量(PAGM)法 |
4.3.3 PAGM算法精度分析 |
4.3.4 PAGM算法流程 |
4.3.5 PAGM算法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前向像移补偿中航空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实现 |
5.1 理想成像过程中前向像移补偿对航空测绘相机几何标定的影响 |
5.2 实际成像过程中前向像移补偿对航空测绘相机几何标定的影响 |
5.3 像点位置误差分析 |
5.3.1 载机飞行姿态误差对像点位置误差的影响及纠正 |
5.3.2 前向像移补偿机构中加工、装调因素造成的像点位置误差 |
5.4 前向像移补偿过程中像点位置误差一级纠正模型 |
5.4.1 像点位置误差的纠正处理及精度分析 |
5.5 像片一级纠正实现 |
5.6 畸变分析 |
5.6.1 前向像移补偿过程中主点位置变化造成的畸变 |
5.6.2 前向像移补偿过程中的非共面性误差造成的畸变 |
5.6.3 前向像移补偿过程中畸变的变化量 |
5.6.4 前向像移补偿过程中畸变变化量的数学模型 |
5.6.5 畸变模型系数解算 |
5.7 外场试验 |
5.7.1 POS系统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模型 |
5.7.2 外场试验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学位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
6.2 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老师与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航空相机的像移计算及其补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视场航空相机光学系统设计[J]. 刘海英,王跃,王英,朱海滨,孙洪宇,姜彦名,赵汉卿. 应用光学, 2019(06)
- [2]稳定平台对机载线阵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J]. 陈伟,刘哲华,刘岩. 红外, 2017(12)
- [3]一种航摄相机纵走式焦平面快门研究[D]. 张洪文. 长春理工大学, 2016(02)
- [4]基于图像匹配的速高比精确测量[J]. 许伟伟,梁伟. 光电工程, 2015(03)
- [5]速高比误差对航空相机图像分辨率影响的研究[J]. 陈志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4(09)
- [6]速高比对航空相机的影响分析[J]. 范秀英,赵曼,郭霏,王杰. 兵工自动化, 2014(03)
- [7]航空相机高精度速高比测量技术的研究[D]. 郑丽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3(10)
- [8]新型航空镜间快门的研究与光学特性分析[D]. 于春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3(10)
- [9]基于后推式航空数字相机像移补偿试验及效果评价[J]. 李晶宜,方俊永,刘学,许川佩. 光学技术, 2012(05)
- [10]具有前向像移补偿功能的彩色大面阵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标定研究[D]. 远国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