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

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

一、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廖川江[1](2021)在《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及其总酚含量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统计并分析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同时收集横断山区已有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植物的总酚含量特征,这将对合理开发利用浆果植物及揭示浆果植物生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团队于横断山区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多种检索渠道获得横断山区浆果植物名录。2基于多种检索渠道获得浆果植物总酚数据,并作图和表分析总酚含量特征。结果:1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1)据统计,横断山区共有201科、1653属、11647种被子植物。其中浆果植物达48科、132属、881种。(2)本区域浆果植物中,单子叶植物9科,双子叶植物39科。(3)生活型方面,本区域浆果植物可分为草本植物36科、88属、659种,木本植物23科、51属、222种。(4)本区域科属数量级别统计表明,单种科8科、寡种科23科、中等科14科、优势科3科,单种属49属、寡种属61属、中等属19属、优势属3属。(5)不同经济用途植物中,食用(淀粉)植物共19科、油脂(精油/树胶/鞣质)植物共13科、绿化观赏植物11科、有毒植物5科、用材树木5科、纤维植物4科、饲料(牧草/蜜源)植物4科。(6)本区域浆果植物在科和属水平上,热带成分/温带成分(R/T值)分别为2.89和1.72,表明浆果植物热带成分占优势。2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特点(1)草本和木本混合型科的浆果植物总酚含量平均值最高,达82.24 mg/g;木本科的浆果植物总酚含量的平均值为66.80 mg/g;草本科的浆果植物总酚含量的平均值仅53.47 mg/g。(2)科水平上,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总酚含量的平均值最高,而藤黄科Clusiaceae总酚含量的平均值最低。在属水平上,茶厚皮香属Ternstroemia总酚含量的平均值最高,相反冷饭藤属Kadsura总酚含量平均值最低。(3)在不同浆果植物经济用途的总酚含量中,绿化观赏性植物总酚含量的平均值最高,为74.35 mg/g;药用植物总酚含量的平均值最低,为63.01 mg/g。(4)横断山区浆果植物可分为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广布科有7科,其平均总酚含量最高,为95.02 mg/g;旧世界热带分布2科,平均总酚含量为7.85mg/g。(5)不同溶剂提取浆果植物总酚含量关系:甲醇>乙醇>水。(6)根茎、叶、果实三部分的总酚含量关系:叶>果实>根茎。3扩展研究葡萄叶猕猴桃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0878 bp,LSC区长度为82020 bp,SSC区长度为17563 bp,IRs长度为25647 bp,总GC含量为38.5%。此叶绿体基因组共130个基因,其中8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r RNA基因和39个t 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葡萄叶猕猴桃与水东哥为姊妹类群。结论:横断山区植物物种丰富,浆果植物繁多,本文从植物生活型、科和属水平、经济用途、地理成分、垂直海拔梯度阐述了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的组成,并从植物生活型、科和属水平、经济用途、地理成分、植物部位、提取溶剂全面剖析了总酚含量的特征。同时,扩展研究了葡萄叶猕猴桃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为将来通过基因组探讨植物多酚含量奠定了一定基础。

许梦圆[2](2021)在《广西产紫皮百香果皮中总黄酮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皮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是西番莲属(Passiflora Linn.)草质或木质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已经形成规模种植。百香果鲜食味道独特宜人,果皮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显示抗氧化、降血糖、杀菌消炎作用。本论文首次对我国百香果主产区广西玉林的百香果皮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全面研究,旨在为提升紫皮百香果的经济价值和实现百香果皮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紫皮百香果皮中总黄酮,以浸膏得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初步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百香果皮浸膏得率为13.08%。分别选用芦丁(黄酮氧苷)和荭草素(黄酮碳苷)为标准品,建立了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测得百香果皮总黄酮分别为8.53 mg RT/g DW(芦丁)和5.66mg OR/g DW(荭草素)。在响应面实验中,首次选用浸膏得率、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三个考察指标,综合优化总黄酮提取条件,得到最优工艺:液料比40:1,乙醇百分含量67%,超声时间30min,所得百香果皮浸膏得率12.58%,总黄酮含量11.56 mg RT/g DW(芦丁),DPPH SC50 值 0.186 mg/mL。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首次分析我国紫皮百香果皮黄酮粗提物中黄酮成分。通过与标准品、文献和质谱数据库比对共分析出19种化合物,包括11种黄酮及其苷:木犀草素-6-C-岩藻糖苷(4)、异荭草素(5)、荭草素(6)、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9)、芹菜素(27)、牡荆素(29)、芹菜素-6,8-C-二葡萄糖苷(34)、牡荆素-2"-O-葡萄糖苷(43)、白杨素(50)、白杨素-6-C-己糖苷(51)和白杨素-6,8-C-二己糖苷(52);4种黄酮醇及其苷:芦丁(59)、槲皮素-7-O-葡萄糖苷(61)、槲皮素-3,7-二-O-葡萄糖苷(63)和山奈酚-3-O-葡萄糖苷(68);4种花青素素及其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80)、芍药素-3-O-葡萄糖苷(82)、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85)和天竺葵素-3-O-芸香糖苷(88)。其中木犀草素-6-C-岩藻糖苷(4)和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9)是首次在我国紫皮百香果皮中被报道。论文测试了百香果皮总黄酮抗氧化、抗菌和抗α-葡萄糖苷酶活性,首次报道了我国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FRAP还原能力、神经保护活性和体外抗炎活性。结果显示,百香果皮总黄酮具有良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SC50=0.179mg/mL)、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0.17mMTE/g)和 FRAP 还原能力(2.35 mM Fe2+/g)及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能力;百香果皮总黄酮对4种受试菌:四联球菌、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均具有抑菌效果(ZOI:5.10±0.42~8.03±0.21 mm,MIC:312.5~2500 μg/mL),对四联球菌抑菌圈直径最大(ZOI=8.03±0.21 mm),MIC最小(MIC=312.5μg/mL),抑菌效果最好;对比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2.172mg/mL),百香果皮总黄酮显示了较好体外降血糖活性(IC50=3.064mg/mL);且1.0 mg/mL百香果皮总黄酮溶液下1L-6、1L-1β和TNF-α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显示良好体外抗炎活性。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广西玉林产紫皮百香果皮是生物活性显着的黄酮化合物的优质天然来源,具有开发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性食品的潜力。

何旭,樊锐锋,苏连杰,康勋[3](2020)在《荭草苷植物资源分布及药理作用》文中提出荭草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是多种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神经保护和心脏保护等作用,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该文详细地阐述了荭草苷的资源分布及其多种药理作用,为荭草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刘璐[4](2020)在《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和门作为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在明清时期是仅供皇帝御用的外朝正门。太和门彩画广泛分布于建筑内外檐的木构件上,具有保护木构、显示等级、装饰美化、祈福纳祥等多重作用,同时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研究太和门建筑彩画的形式与内容,以建筑功能为依据分析其彩画型制,进而探寻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等级关系,为太和门建筑彩画后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通过研究古籍中“三朝五门”制度的相关论述,梳理出不同朝代中“三朝”与“五门”位置和名称的变化过程,探讨此制度蕴含的尊卑等级理念和对明清时期紫禁城建筑的影响。将“三朝五门”制度与明清紫禁城建筑规划形式进行比对,辨别太和门在“五门”中对应的位置,以此来确定其历史地位。在确认太和门建筑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紫禁城中轴线上各种门类建筑的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发现了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与众不同之处。鉴于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型制差异与等级关系鲜少有人关注,尚属研究空白状态,作者以此为研究突破点,运用归纳、对比和分析法,将相关的古籍文献、古画资料以及彩画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分析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论证在儒家礼制的尊卑等级理念影响下,建筑彩画的等级与其建筑功能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太和门内檐彩画等级高于外檐这种特殊现象,在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彩画中具有唯一性。作者依据阶段性研究成果,对现存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的等级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等级过高,与建筑功能不相适应,并以历史照片所呈现的内檐彩画状态和官式建筑内外檐彩画等级的设计规律来支撑上述观点。作者从礼制等级观念、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宗教文化影响的视角挖掘太和门建筑彩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太和门彩画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胡楠[5](2020)在《西番莲果皮多糖的降解、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西番莲果皮多糖WPEP为材料,Vc-H2O2法、酶法降解西番莲果皮多糖。利用响应面法优化Vc-H2O2法降解工艺条件,获得降解后多糖DWPEP,表征降解前后多糖的结构,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日本曲霉固态发酵培养的粗酶液降解西番莲果皮多糖得到EWPEP,对其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响应面分析法优化Vc-H2O2法降解西番莲果皮多糖的最优工艺为:Vc-H2O2浓度9.32 m M、降解温度52.06°C、降解时间1.42 h,此时DPPH·清除率为45.59?0.45%,实验拟合二阶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44、F值为139.25、P<0.0001,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此外确定时间是最高有效项,对变量的值进行优化,其中包括预测值的45.59%和期望值的0.4492,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测定了WPEP和DWPEP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降解后多糖的糖含量含量略有增加,硫酸根含量和糖醛酸含量降低,分子量从118 kDa降低到38 kDa。单糖的组成和含量有所改变,WPE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及阿拉伯糖,其含量分别为2.27%、7.97%、87.44%、2.30%;DWPEP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聚糖、阿拉伯糖,其含量分别为3.51%、4.07%、77.68%、5.15%、4.44%、2.30%、2.85%。红外光谱和XRD实验结果表明西番莲果皮多糖在降解前后的特征吸收峰和结晶结构都十分相似。研究降解前后的西番莲果皮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当浓度为3.2 mg/m L时,WPEP和DWPEP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3.03%、81.70%,还原能力为0.689、0.52,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3.99%、26.59%,西番莲果皮多糖降解后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均低于降解前的。(2)当WPEP与粗酶液以1:200(w/v)的比例混合,45°C、170 rpm空气摇床中6 h能完全水解WPEP得到EWPEP。EWPEP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糖醛酸含量都略低于WPEP,EWPEP的硫酸根含量远高于WPEP,为15.03?0.13%。单糖组成结果表明,WPEP和EWPE的单糖组成和含量有所差异,WPEP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及阿拉伯糖组成;EWPEP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其中半乳糖醛酸均为主要组成成分,含量分别为87.44%、56.80%。WPEP的分子量分布呈均一对称峰,平均分子量为118 kDa,EWPEP的分子量分布为三个峰,平均分子量分别为101 kDa、2 kDa、1 kDa。红外图谱结果表明WPEP和EWPEP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峰是多聚吡喃糖,降解没有改变主要官能团。在紫外吸收光谱图中,EWPEP在280 nm处有小的吸收峰。扫描电镜图谱表明酶法降解破坏了WPEP的表面结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WPEP的EWPEP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为3.2 mg/mL时,WPEP与EWPEP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95.78%、94.94%,还原能力为0.72、1.08,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29.54%、65.47%,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为20.52%、34.43%,EWPEP的抗氧化活性高于WPEP。

陈莉[6](2020)在《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大面积种植橡胶对热带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该区域种植橡胶对植物多样性的评估尚未开展全面的研究。本研究拟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典型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中国等6个国家选取面积为100 m2(10 m×10 m)的样地240个,全面调查了样地内植物的组成、多度和盖度等指标,分析了群落植物物种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用途,分析在不同角度下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地上群落共有植物153科、550属、94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76种,裸子植物有3种,被子植物有870种。其中草本植物有86科、278属、445种;藤本植物有32科、62属、101种;灌木植物有42科、118属、192种;乔木植物有66科、151属、211种。橡胶林群落林下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占46.89%)。优势科主要有蝶形花科、大戟科、禾本科、茜草科、菊科、百合科、桑科、莎草科、天南星科等9科163属318种,其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33.72%,具有明显的优势。优势属有榕属、茄属、薯蓣属、菝葜属等4属46种,优势种主要有弓果黍(Cyrtococcum patens)、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十万错(Asystasia chelonoides)、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对叶榕(Ficus hispida)等。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下植物大多具有利用价值,其中药用植物有597种,食用植物有163种,经济植物有220种,饲料植物有64种,观赏植物有158种,生态植物有62种,用途不明有170种。(2)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种子植物有128科、512属、873种,科和属的热带分布比重最多,热带分布科有84科、475种,热带分布属有428属、732种。群落种子植物科、属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比例(R/T值)分别为10.5、8.09,种子植物科和属的热带性质明显。对流域中6个国家橡胶林种子植物地理成分比较,其种子植物科的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比例(R/T值),柬埔寨(64.00)>越南(28.00)>缅甸(26.20)>泰国(17.82)>中国云南(17.50)>老挝(7.77),6个国家热带性质明显。6个国家世界广布和热带分布占绝对优势,热带分布均超过所占科的50%。(3)澜沧江—湄公河区域6个国家橡胶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规律均为老挝>缅甸>中国云南>柬埔寨>泰国>越南,老挝的生物多样性显着高于其他几个国家。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林龄增加而上升,林龄>30年的橡胶林多样性最高,林龄<8年的橡胶林植物多样性最低。不同海拔(<200 m、200500 m、500700 m、>700 m)橡胶林下植物多样性表现不一样,在500700 m之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200500 m在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中最低,而<200 m在Simpson指数中最低。橡胶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坡度(<2°、2°15°、15°25°、>25°)条件下,随坡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坡度<2°最低,坡度>25°最高。随纬度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呈上升趋势,而物种多样性随经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植物多样性指数总体随郁闭度增加呈上升变化趋势,郁闭度为80%90%之间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随着温度和降水量的增加,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且拟合度低。(4)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区域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中国云南橡胶林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整体变化范围为0.290.47,反映了6个国家橡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较为相似。缅甸与泰国的相似性高为0.47,中国云南与柬埔寨和缅甸的相似性低分别都为0.29,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橡胶种植地的区位因素。(5)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物种分布与气温、海拔、降水量、经纬度、坡度、坡向、林龄、郁闭度和树高等10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10个影响因素对植物物种分布的解释量为9.41%,解释贡献率最大的是气温占1.14%,其次为纬度占1.05%。通过分析发现,10个影响因素解释量对各物种分布均比较低,说明人为因素干扰对物种分布影响较大。气温是植物物种分布影响因素中最大的,其次是经纬度。气温受经纬度、海拔等影响,也影响植物物种分布。(6)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下外来植物有45科、91属、121种,占总物种数的12.75%,其中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最多,有237个样地有外来植物,外来植物原产地大多数是热带美洲。外来植物最多的是泰国(60种),所占比例最高是的柬埔寨(17.86%),超过10种以上的外来植物的样地有9个样地。随着外来植物丰富度升高,样地植物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

邝瑞彬,杨护,孔凡利,杨敏,周陈平,黄炳雄,魏岳荣[7](2019)在《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提出百香果是着名的果汁型热带水果,集高营养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于一身。百香果产业是近年广东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了广东省百香果的产业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优质种质资源缺乏,健康种苗繁育技术溃乏;高效高产能配套栽培技术尚不完善;病虫害及逆境灾害防范不足;产、销、加工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不足等。这些产业问题制约了广东百香果的综合利用和发展,亟需解决。针对百香果产业问题提出了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的相应策略,包括加强百香果品种资源收集与利用;加强百香果良种良法种植;加强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百香果产业政策扶持与管理。

林增学[8](2019)在《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百香果是一种重要特色经济水果,多糖是百香果皮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现有研究表明,百香果及其有效成分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百香果加工适用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果肉的出汁率高,但百香果经过榨汁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果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对百香果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和生物活性研究较多,但对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效及其生态旅游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国际旅游胜地广西桂林市紫百香果的果皮为原料,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采用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色谱对百香果皮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研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作用及其在生态旅游的利用研究,为拓展百香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开发以百香果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及价值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及pH对百香果皮多糖得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百香果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w:V),超声功率500 W,提取温度60℃,提取15 min,pHl.5,此条件下百香果皮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0.36%。2.研究了百香果皮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根据不同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逐步测定了 Vc和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探讨了一系列浓度梯度下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2.14%和66.05%,实验表明,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与氧化有关的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活性,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对各个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随之增加,呈现量效关系,说明从百香果皮中分离纯化的多糖组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3.为探讨百香果皮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MTT实验及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测定RAW264.7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及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的生长(P<0.05或P<0.01),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越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多糖能剂量依赖性的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表明PEC-1可显着促进巨噬细胞释放NO;进一步实验显示,百香果皮多糖能够显着促进巨噬细胞IL-lβ、TNF-α、IL-6 的分泌及 iNOS、IL-6、TNF-α、IL-1β 的mRNA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且呈量效关系,表明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4.探讨了百香果皮多糖的降血脂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血脂小鼠模型,并采用灌胃百香果皮多糖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测定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百香果皮多糖可抑制因饮食高脂饲料而引起的体重增加;与MG相比,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的含量,随着多糖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TC和TG的含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呈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多糖能够逐渐提高血清中HDL-c含量,降低血清中LDL-c的含量,伴随着多糖剂量的增加,各组高脂饮食小鼠的AI指数逐渐降低。一定剂量的百香果皮多糖也可以提高血脂小鼠肝脏中T-SOD、GSH-Px的活力,而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行为下小鼠肝脏中的MDA含量,提示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5.对百香果皮多糖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以饮料的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百香果皮多糖溶液、百香果汁、罗汉果蜜、柠檬酸添加量等4个影响因素对功能饮料感官的影响程度为:百香果汁>罗汉果蜜>百香果皮多糖溶液>柠檬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百香果皮多糖溶液添加量为]4%,百香果汁添加量为20%,罗汉果蜜添加量为8%,柠檬酸添加量为0.25%,羧甲基纤维素0.06%、黄原胶0.04%,此配方下制得的百香果皮多糖饮料浓稠状态好,流动性好,酸甜适中。6.本研究开展了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在生态旅游利用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长沙出发坐车前Al、抵达桂林后A2两个时段中的实验组(2号车)游客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舒张压下降6.27%,收缩压下降4.82%。游客的心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呈现7.69%的减缓趋势。同时,对照组(1号车)的游客因车程时间长的缘故,其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返程时即B1、B2时间,对照组(1号车)游客的舒张压下降4.38%,收缩压下降了 5.90%,心率减缓了 12.21%,可能与游客在桂林旅游期间减缓了疲惫有关;而实验组(2号车)游客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了 10.87%和8.94%,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此时实验组游客的心率也减缓了 14.16%,说明在桂林旅游精神放松之外,百香果皮多糖饮料可以用于辅助缓解游客旅行后的疲劳。

张建梅,刘娟,高鹏,孙太元[9](2019)在《西番莲的利用价值及市场前景的探讨》文中指出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俗称"百香果"、"鸡蛋果"学名西番莲,为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的多年生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该科包括12个属600余种,该属有400多种[1],其中果实可食用的约60种。目前作为商业性栽培的只有6种,主要有紫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Sims)、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 var. flavicarpa Degener)及其杂交种,果形有2种:球形和鸭蛋形,果瓣有三瓣和四瓣2种。

刘梦雨[10](2019)在《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匠作则例记载了种类繁多的彩画作颜料,但其中大量名目都难以索解,致使研究者对清代彩画颜料的认知长期局限于当代彩画匠师的经验性知识,而针对彩画实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无从与清代文献记载印证。在清代的匠作知识体系中,官式彩画应当使用哪些颜料?营造工程中实际使用了哪些颜料?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些颜料?它们对建筑彩画的最终面貌有何影响?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本文以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为研究对象,以匠作则例为核心文献材料,首先考释颜料名实,在此基础上,还原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材料构成,并厘清每种颜料的贸易来源与应用状况,以及颜料在营造活动中的流通过程。研究基于二重证据法展开,所使用的主要实物材料,是1978-2018年间针对清代建筑彩画及相关彩绘文物的科技考古数据,共统计文物案例127个(其中笔者分析案例33个)。文献材料则以52种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和清代官修政书为主,同时结合海关档案、税则等中外贸易史料,解决有关进口颜料的问题。在遴选相关匠作则例并完成文献学基础工作之后,本文分别统计了清代匠作则例和清代档案史料中出现的颜料名目,以及科学检测案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种类。通过比对上述两份清单,结合其他文献史料,解决了天青、梅花青、紫艳青、硇砂绿、洋青、鱼子金等20余种颜料的名实对应问题;进而对30余种颜料的性状、来源、应用范围等信息作了尽可能详实的考证,以对既有认识作出修正和补充。进口颜料在清代中国的来源、贸易与应用,是本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大量贸易档案、笔记等一手材料,梳理出清代中国进出口颜料贸易的整体图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smalt、人造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几种最重要的进口颜料展开深入研究,详细考证了每种颜料进入中国的渠道与时间,中文名称演变与确立的过程,并逐一厘清其应用范围、使用方式及贸易状况。研究发现,清代皇家营建活动中颜料的流通与使用,要依次经历采办-贮存-支领-制备-施用-奏销几个环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清中期以来,进口颜料在建筑彩画中的应用不断增加,至清晚期已占据压倒性优势。以成本较低的进口颜料来替代则例规定的昂贵物料,逐渐成为普遍的变通做法,但始终未曾见载于官修则例。颜料的选择,是技术、经济、文化各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这一选择又会影响建筑彩画的最终样貌。因此,仅从文化角度解释建筑彩画的用色问题是不够的,颜料在物质层面的影响及其背后的经济和技术因素,同样值得研究者关注。

二、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及其总酚含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表清单
图清单
第一章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
    1.1 研究仪器及材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浆果植物名录及经济用途统计方法
        1.2.2 浆果植物区系分析方法
    1.3 研究结果
        1.3.1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
        1.3.1.1 被子植物中浆果植物物种组成
        1.3.1.2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生活型物种组成
        1.3.2 横断山区科和属水平的数量级别统计
        1.3.2.1 科水平的数量级别统计
        1.3.2.1.1 单种科数量级别统计
        1.3.2.1.2 寡种科数量级别统计
        1.3.2.1.3 中等科数量级别统计
        1.3.2.1.4 优势科数量级别统计
        1.3.2.1.5 科水平数量级别统计
        1.3.2.2 属水平的数量级别统计
        1.3.2.2.1 单种属数量级别统计
        1.3.2.2.2 寡种属数量级别统计
        1.3.2.2.3 中等属数量级别统计
        1.3.2.2.4 优势属数量级别统计
        1.3.2.2.5 属水平数量级别统计
        1.3.3 经济用途
        1.3.3.1 药用植物用药部位统计
        1.3.3.2 食用(淀粉)植物食用部位统计
        1.3.3.3 观赏植物观赏部位统计
        1.3.3.4 其他植物用途统计
        1.3.4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地理成分的组成
        1.3.4.1 科地理成分的组成
        1.3.4.2 属地理成分的组成
        1.3.5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垂直海拔梯度的分布
    1.4 讨论
第二章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总酚含量分析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科水平不同生活型的总酚含量
        2.2.2 横断山区不同分类单元下的浆果植物总酚含量
        2.2.2.1 科水平的总酚含量
        2.2.2.2 属水平的总酚含量
        2.2.3 不同经济用途下的浆果植物总酚含量
        2.2.4 不同分布区类型浆果植物科水平总酚含量
        2.2.5 浆果植物根茎、叶、果实中总酚含量
        2.2.5.1 浆果植物根茎的总酚含量
        2.2.5.2 浆果植物叶的总酚含量
        2.2.5.3 浆果植物果实的总酚含量
        2.2.5.4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根茎、叶、果实的总酚含量
        2.2.6 提取溶剂与浆果植物总酚含量的关系
        2.2.6.1 甲醇提取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
        2.2.6.2 乙醇提取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
        2.2.6.3 水提取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
        2.2.6.4 甲醇、乙醇、水提取浆果植物的总酚含量
    2.3 讨论
第三章 扩展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DNA提取、测序
        3.1.2.2 数据采集
        3.1.2.3 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
        3.1.2.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葡萄叶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特征
        3.2.2 系统发育结果
    3.3 讨论
结论
附录A 横断山区浆果植物总酚数据获取来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广西产紫皮百香果皮中总黄酮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植物黄酮类成分概述
    第二节 西番莲属植物资源概述
    第三节 食用西番莲概述
        一、大果西番莲
        二、甜果西番莲
        三、翅茎西番莲
        四、香蕉西番莲
        五、黄果西番莲
        六、紫皮百香果
    第四节 食用西番莲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一、食用西番莲中黄酮及其苷类
        二、食用西番莲中黄酮醇及其苷类
        三、食用西番莲中二氢黄酮及其苷类
        四、食用西番莲中花青素及其苷类
        五、食用西番莲中黄烷醇及其衍生物
    第五节 食用西番莲黄酮类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一、抗氧化活性
        二、抗炎活性
        三、抗菌活性
        四、降血糖活性
        五、神经保护作用
        六、抗焦虑和镇静活性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第一节 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百香果皮总黄酮单因素实验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超声辅助乙醇提取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
        三、单因素实验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第二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含量测定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三、标准曲线绘制
        四、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五、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含量测定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提取工艺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仪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试剂与仪器
    第二节 响应面优化实验
        一、响应面优化实验因素选择
        二、浸膏得率测定
        三、总黄酮含量测定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响应面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分析
        二、响应曲面图及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三、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提取条件的优化及模型验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成分LC-MS分析
    第一节 紫皮百香果皮黄酮样品及标准品制备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样品与混合标准品制备
    第二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LC-MS分析实验条件建立
        一、液相色谱条件
        二、LC-MS条件
        三、数据处理
    第三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成分分析
        一、LC法分离紫皮百香果皮黄酮类成分
        二、LC-MS法分析紫皮百香果皮黄酮类成分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生物活性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抗氧化能力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第二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抗菌能力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第三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抗α-糖苷酶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第四节 紫皮百香果皮总黄酮抗炎活性研究
        一、实验材料与仪器
        二、实验方法
    第五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一、抗氧化活性结果
        二、康菌活性结果
        三、抗α-糖苷酶活性结果
        四、抗炎活性结果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荭草苷植物资源分布及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荭草苷的资源分布
    1.1 蓼科
    1.2 棕榈科
    1.3 大戟科
    1.4 鸭跖草科
    1.5 西番莲科
    1.6 毛茛科
    1.7 菊科
    1.8 禾本科
    1.9 豆科
    1.1 0 唇形科
    1.1 1 亚麻科
    1.1 2 酢浆草科
    1.1 3 爵床科
    1.1 4 天南星科
    1.1 5 蚁栖树科
    1.16陵齿蕨科
2 荭草苷药理作用
    2.1 抗氧化作用
    2.2 抗炎作用
    2.3 抗肿瘤作用
    2.4 神经保护作用和抗疼痛
    2.5 心脏保护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4)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辨析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1.5.1 国内研究状况
        1.5.2 国外研究状况
    1.6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论文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三朝五门”制度与太和门建筑营造
    2.1 “三朝五门”制度概述
    2.2 “三朝五门”制度对紫禁城规划的影响
        2.2.1 明代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2.2.2 明清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2.3 太和门建筑营造
        2.3.1 太和门名称的变更
        2.3.2 太和门功能的变更
        2.3.3 太和门建筑型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和门区域建筑彩画概况
    3.1 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3.1.1 明代官式彩画特征
        3.1.2 清代官式彩画特征
    3.2 太和门彩画变化轨迹
        3.2.1 明代奉天门彩画
        3.2.2 清代太和门彩画
        3.2.3 近现代太和门彩画
    3.3 太和门外檐彩画
        3.3.1 龙草和玺彩画的形成
        3.3.2 外檐彩画构图形式
    3.4 太和门内檐彩画
        3.4.1 梁枋彩画
        3.4.2 天花彩画
    3.5 太和门周边建筑彩画
        3.5.1 昭德门与贞度门彩画
        3.5.2 体仁阁、弘义阁与崇楼彩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4.1 确定太和门外檐彩画等级
        4.1.1 北京皇城中轴线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分析
        4.1.2 太和门与周边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4.1.3 太和门与乾清门、宁寿门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4.2 判断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依据
        4.2.1 通过脊步彩画等级判断内檐彩画等级
        4.2.2 通过档案记载判断内外檐等级关系
    4.3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对比
        4.3.1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特殊性
        4.3.2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成因
    4.4 清晚期太和门内檐彩画溯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5.1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
        5.1.1 礼制等级观念
        5.1.2 满汉文化融合
        5.1.3 藏传佛教影响
    5.2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价值
        5.2.1 文化价值
        5.2.2 艺术价值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图片索引
    附录二 :图表索引
    附录三 :太和门外檐彩画图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西番莲果皮多糖的降解、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西番莲概况
        1.1.1 西番莲简介
        1.1.2 西番莲的研究现状
    1.2 多糖的降解方法
        1.2.1 生物降解
        1.2.2 物理降解
        1.2.3 化学降解
    1.3 多糖的结构分析
        1.3.1 化学分析
        1.3.2 仪器分析法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氧化降解西番莲果皮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材料来源
        2.2.2 实验试剂
        2.2.3 仪器设备
    2.3 样品的制备
        2.3.1 多糖提取
        2.3.2 多糖的降解
        2.3.3 单因素试验
        2.3.4 响应面优化降解工艺
        2.3.5 理化性质
        2.3.6 多糖的表征
        2.3.7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单因素试验
        2.4.2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2.4.3 最优条件确定
        2.4.4 理化性质
        2.4.5 多糖的表征
        2.4.6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5 章节小结
第3章 酶解西番莲果皮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来源
        3.2.2 实验试剂
        3.2.3 仪器设备
    3.3 样品的制备
        3.3.1 培养基
        3.3.2 固态发酵产酶
        3.3.3 WPEP的降解
        3.3.4 理化性质研究
        3.3.5 体外抗氧化活性
    3.4 结果与分析
        3.4.1 EWPEP的制备
        3.4.2 理化性质研究
        3.4.3 体外抗氧活性
    3.5 章节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橡胶林研究概况
        1.1.2 植物物种组成研究
        1.1.3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1.4 外来植物研究
    1.2 研究目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研究
        1.4.2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1.4.3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群落外来植物研究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1 越南植胶区自然概况
        2.1.2 柬埔寨植胶区自然概况
        2.1.3 老挝植胶区自然概况
        2.1.4 泰国植胶区自然概况
        2.1.5 缅甸植胶区自然概况
        2.1.6 中国云南植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地点与样方选取
        2.2.2 调查方法
        2.2.3 分析方法
3 橡胶林群落植物物种组成
    3.1 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3.1.1 科、属的数量级别统计
        3.1.2 优势科的统计
        3.1.3 优势属的统计
        3.1.4 优势物种的统计
        3.1.5 植物生活型统计
        3.1.6 橡胶林群落植物频度统计
    3.2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成分分析
        3.2.1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统计
        3.2.2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统计
        3.2.3 橡胶林种子植物不同地理成分比较
    3.3 植物用途统计
    3.4 讨论
4 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4.1 不同国家橡胶林植物多样性
        4.1.1 不同国家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1.2 不同国家橡胶林的相似性
    4.2 不同立地条件植物多样性
        4.2.1 不同林龄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2.2 不同海拔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2.3 不同坡度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2.4 不同经纬度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2.5 不同郁闭度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2.6 不同气象条件橡胶林的植物多样性
    4.3 优势植物分布的影响因素
        4.3.1 植物群落CCA分析
        4.3.2 群落中优势科的RDA分析
        4.3.3 群落优势属的RDA分析
        4.3.4 群落优势种的RDA分析
    4.4 讨论
5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外来植物的研究
    5.1 橡胶林外来植物组成与分布
        5.1.1 橡胶林外来植物的组成
        5.1.2 橡胶林外来植物原产地分析
    5.2 不同国家橡胶林外来植物分析
        5.2.1 外来植物分析
        5.2.2 不同国家橡胶林外来植物百分比
    5.3 外来植物对橡胶林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4 讨论
6 结论
7 研究创新点
8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样方概况
    附录2 澜沧江—湄公河区外来植物名录
    附录 3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群落植物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着
致谢

(7)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历史与现状
    1.2 种植习性
    1.3 主栽品种
    1.4 销售与加工现状
2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资源缺乏,种苗市场欠规范
    2.2 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
    2.3 病虫害及逆境灾害防范不足
    2.4 产业链不完善,综合利用少
    2.5 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不足
3 广东省百香果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品种资源收集与利用
    3.2 加强百香果良种良法种植
    3.3 加强产业创新联盟构建,产销形式多元化发展
    3.4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3.5 加强百香果产业政策扶持与管理

(8)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百香果研究综述
        1.3.2 多糖研究综述
        1.3.3 生态旅游与产业利用研究综述
    1.4 本研究的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测量法
        1.5.3 数量分析法
        1.5.4 实验研究方法
        1.5.5 跨学科研究法
2 百香果皮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1.3 百香果皮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2.1.4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2.1.5 百香果皮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工艺
        2.1.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2.2.2 超声波法提取试验单因素考察及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3 百香果皮多糖的分离及理化性质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4 百香果皮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2.2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4.3 小结与讨论
5 百香果皮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试剂与仪器
        5.1.3 百香果皮多糖组分PEC-1对RAW264.7细胞生长的影响
        5.1.4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5.1.5 百香果皮多糖对TNF-α、IL-6、IL-1β、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5.2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百香果皮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活性作用
        5.3.2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
        5.3.3 百香果皮多糖对RAW264.7不同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6 百香果皮多糖的降血脂作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6.1.3 实验方法
        6.1.4 血清指标的测定
        6.1.5 肝脏中相关指标的测定
        6.1.6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百香果皮多糖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6.2.2 百香果皮多糖对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6.2.3 百香果皮多糖对小鼠肝脏相关指标的影响
    6.3 小结与讨论
7 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的加工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试剂与仪器
        7.1.3 实验方法
        7.1.4 百香果皮多糖保健饮料配方的工艺优化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单因素试验考察及结果
        7.2.2 稳定剂效果的比较
        7.2.3 正交试验及结果
    7.3 小结与讨论
8 百香果皮多糖的生态旅游利用研究
    8.1 试验对象、材料和方法
        8.1.1 试验对象
        8.1.2 试验材料
        8.1.3 试验方法
        8.1.4 试验所用量表
        8.1.5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心率与血压变化
        8.2.2 SCL-90量表结果
    8.3 小结与讨论
9 结论与创新点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9)西番莲的利用价值及市场前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价值
    1.1 食用价值
    1.2 药用价值
    1.3 园林价值
2 西番莲的市场前景
    2.1 国内西番莲市场情况
    2.2 云南西番莲发展现状
3 存在问题与改良思路
    3.1 存在问题
    3.2 西番莲改良思路
        3.2.1 政府适当扶持, 突破种植关键技术
        3.2.2 品种搭配种植
        3.2.3 综合开发西番莲
        3.2.4 继续加强杂交育种和无性系育种的研究
        3.2.5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育种
        3.2.6 利用多倍体育种

(10)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为什么研究颜料史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清代匠作则例相关研究
        1.3.2 清代官式彩画相关研究
        1.3.3 中国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4 西方古代颜料史相关研究
        1.3.5 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建立文献与实证相结合的颜料史研究框架
        1.4.2 考释匠作知识体系下清代彩画颜料的名实问题
        1.4.3 弥补清代官式彩画材料及工艺的认识之不足
        1.4.4 揭示西方进口颜料进入中国的传播过程
        1.4.5 推进清代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1.5.1 “纸上之材料”:彩画颜料相关文献
        1.5.2 “地下之材料”:清代彩画及彩绘文物中的颜料遗存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文献学研究
    2.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文献述要
        2.1.1 对“匠作则例”与“营造则例”概念的再反思
        2.1.2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一:整理与汇释
        2.1.3 文献学基础工作之二:编目与提要
    2.2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的编纂体例与编修方式
        2.2.1 画作工料类
        2.2.2 物料价值类
        2.2.3 具体工程类
    2.3 几种重要则例的衍生源流辨析
        2.3.1 工程做法/内庭工程做法
        2.3.2 九卿议定物料价值
        2.3.3 工部现行则例四种
        2.3.4 圆明园、万寿山、内庭三处汇同则例
    2.4 清代彩画作相关文献中的颜料名目
        2.4.1 彩画作相关匠作则例中的颜料名目统计
        2.4.2 清代档案史料中的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2.4.3 彩画作颜料名目的年代分布状况
    2.5 小结
第3章 现代科学视野中的清代彩画颜料
    3.1 古代颜料的科学分析:方法、意义及局限性
        3.1.1 古代颜料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3.1.2 对实验室工作的反思:数据的意义与局限性
    3.2 名与实: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及其对接
        3.2.1 颜料的命名方式及其意义
        3.2.2 东西方颜料命名体系的沟通
    3.3 科学分析所见清代彩绘颜料数据统计:1978-2018
        3.3.1 蓝色系颜料
        3.3.2 绿色系颜料
        3.3.3 红色系颜料
        3.3.4 黄色系颜料
        3.3.5 白色系颜料
        3.3.6 黑色系颜料
        3.3.7 金属质颜料
        3.3.8 胶料及辅料
    3.4 小结
第4章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基于双重证据的颜料名实考
    4.1 天然矿物颜料
        4.1.1 石青/天青
        4.1.2 梅花青/南梅花青
        4.1.3 青金石/天然群青/紫艳青
        4.1.4 朱砂/银朱
        4.1.5 箭头砂/箭头朱砂
        4.1.6 马牙砂/马齿砂
        4.1.7 水花朱
        4.1.8 红土/片红土/南片红土/铁红
        4.1.9 陀僧/密陀僧
        4.1.10 包金土/土黄/黄土
        4.1.11 无名异/土子
        4.1.12 云母
    4.2 有机质颜料
        4.2.1 靛蓝/广靛花/靛水/煮蓝/蓝靛
        4.2.2 洋蓝
        4.2.3 黄栌木/黄芦木/黄卢木
        4.2.4 烟子/南烟子/松烟/烟炱
        4.2.5 墨/香墨/徽墨/松墨
        4.2.6 紫胶/紫矿/胭脂虫红
        4.2.7 五倍子/五棓子/乌棓子
        4.2.8 紫粉
    4.3 合成颜料
        4.3.1 铜绿/锅巴绿/氯铜矿
        4.3.2 铜青
        4.3.3 硇砂大绿/硇砂二绿/硇砂三绿/硇砂枝条绿
        4.3.4 西绿
        4.3.5 黄丹/漳丹/淘丹/铅丹
        4.3.6 定粉/官粉/铅粉/铅白
        4.3.7 洋青/大青
        4.3.8 人造群青/佛头青/人造绀青
        4.3.9 普鲁士蓝/洋靛
        4.3.10 巴黎绿/漆绿
    4.4 金属质颜料
        4.4.1 黄金/红金/赤金/大赤金/大赤/田赤
        4.4.2 黄飞金/红飞金
        4.4.3 黄泥金/红泥金
        4.4.4 鱼子金
        4.4.5 银箔/银粉
    4.5 胶料和辅料
        4.5.1 水胶/广胶
        4.5.2 贴金油
        4.5.3 青粉/土粉
        4.5.4 轻粉
        4.5.5 松香
        4.5.6 硇砂/硵砂/黑卤砂
        4.5.7 剉草/锉草
        4.5.8 油艌灰
    4.6 小结
第5章 彩画颜料的生产与贸易版图:1644-1902
    5.1 从胭脂红到洋青:西方颜料进入中国
        5.1.1 贸易档案中的颜料进口数据
        5.1.2 宫廷与民间对西洋颜料的接纳
    5.2 清前期的颜料贸易:以广州和东印度公司为中心
        5.2.1 粤海关、十三行与西洋颜料
        5.2.2 广州外销画中的颜料
        5.2.3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对华颜料贸易(1635-1834)
    5.3 1840年以来的颜料贸易:通商条约、海关与沿岸贸易
        5.3.1 19世纪欧洲的对华颜料贸易
        5.3.2 19世纪美国的对华颜料贸易
        5.3.3 近代进出口颜料贸易路线与重要集散地
    5.4 几种重要的进口颜料:来源、贸易与应用
        5.4.1“取彼水晶,和以回青”:Smalt
        5.4.2 再造青金石:人造群青(Synthetic Ultramarine)
        5.4.3 来自德国的“中国蓝”: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
        5.4.4 危险的绿色:巴黎绿(Emerald Green)
        5.4.5 从“各作泥腊”到“呀囒米”:胭脂虫红(Cochineal)
    5.5 清朝与亚洲国家之间的颜料贸易
        5.5.1 与日本间的颜料贸易
        5.5.2 与朝鲜间的颜料贸易
        5.5.3 与琉球间的颜料贸易
        5.5.4 与东南亚诸国间的颜料贸易
    5.6 小结
第6章 清代营造活动中彩画颜料的流通与使用
    6.1 彩画颜料的流通
        6.1.1 颜料的采买
        6.1.2 颜料的贮存
        6.1.3 颜料的支取与奏销
    6.2 彩画颜料的制备
        6.2.1 天然矿物颜料
        6.2.2 人工合成颜料
    6.3 彩画颜料的施用
        6.3.1 单色做法
        6.3.2 调色做法
        6.3.3 混色做法
        6.3.4 衬色做法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清代官式彩画颜料使用状况:历时性综述
    7.2 颜料对建筑彩画及营建活动的影响
    7.3 匠作则例对清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7.4 结语:颜料的身份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与彩画作颜料相关的匠作则例目录(52 种)
附录B 清代匠作则例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C 清代档案史料所见建筑彩画颜料名目统计
附录D 实物分析检测所见清代彩绘颜料统计(1978-2018)
附录E 清代物料价值则例中所见颜料价值统计
附录F 清代彩画作未刊则例补遗
    F-1 内庭大木石瓦搭土油裱画作现行则例
    F-2 工部现行用工料则例
    F-3 工部核定则例
    F-4 钦定工部续增则例
    F-5 崇陵工程做法册
附录G 工部与内廷画作则例用料对比
附录H 清代贸易文献中颜料类商品税则辑录
    H-1 酌定奉天通省粮货价值册
    H-2 1858 年中英协定税则
    H-3 1902 年中英协定税则
    H-4 1844 年中美协定税则
    H-5 1844 年中法协定税则
    H-6 1858 年中法协定税则
    H-7 1903 年厦门内地税关税目
    H-8 1903 年重订苏省水卡捐章
    H-9 《粤海关志》税则
    H-10 常税则例
附录I 《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中颜料贸易信息辑录
附录J 《中国旧海关档案》中进出口颜料贸易信息辑录(1859-1871)
附录K 几种重要进口颜料的海关贸易数据统计
    K-1 Smalt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2 人造群青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3 普鲁士蓝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4 胭脂红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59-1902)
    K-5 巴黎绿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1894-1902)
附录L Winterthur馆藏中国清代外销画的颜料XRF分析数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横断山区浆果植物物种组成及其总酚含量特征[D]. 廖川江. 大理大学, 2021(10)
  • [2]广西产紫皮百香果皮中总黄酮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D]. 许梦圆.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荭草苷植物资源分布及药理作用[J]. 何旭,樊锐锋,苏连杰,康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1)
  • [4]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D]. 刘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西番莲果皮多糖的降解、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 胡楠.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橡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 陈莉. 海南大学, 2020(02)
  • [7]广东省百香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邝瑞彬,杨护,孔凡利,杨敏,周陈平,黄炳雄,魏岳荣. 广东农业科学, 2019(09)
  • [8]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D]. 林增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0)
  • [9]西番莲的利用价值及市场前景的探讨[J]. 张建梅,刘娟,高鹏,孙太元. 河北果树, 2019(02)
  • [10]清代官修匠作则例所见彩画作颜料研究[D]. 刘梦雨. 清华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西番莲的用途和药用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