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论文文献综述)
许华[1](2010)在《浅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蒋妍[2](2008)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由来已久,危害广泛,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对财务舞弊的防范,但都收效甚微,不但没有遏制住财务舞弊,反而促使一些上市公司采取了更具技巧性的反防范手段,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试图跳出以会计论会计的套路,运用分享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方法,将财务舞弊的治理形成一个循环链,并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将相关的参与者--投资人、发行者、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财政部、媒体等多类主体进行定位,使其在这个循环链中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这个循环链来说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预防,运用一些制度或措施事先防范,以防患于未然;其次是查,再完善的制度也会有漏洞,而且会计制度本身也存在缺陷,因此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通过查可以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实施的情况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的反馈进行改善,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是处。将攻与防、治标与治本、监督与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监督的效果和效率,使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王加胜[3](2006)在《会计失信的成因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政策及会计人员自身的局限性、公司制度的缺陷、失信的收益与成本、法律监管等方面对会计失信行为的产生与泛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周天祥[4](2004)在《刍探会计诚信的根源及对策》文中提出介绍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探讨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维护会计诚信的途径。
徐全华[5](2004)在《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作用机制及其效果做了较全面的阐述,突出了它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1) 内部审计的产生的原因、发展历程及趋势、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目前面临的问题(第二章);(2) 内部审计的实现方式(即应用),包括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的含义、作用和实现方式(第三章);(3) 分析了公司治理的特性,指出其与内部审计有内在的统一性,证明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必将会促进内部公司治理的完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模式,即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说明了理由,对审计委员会也做了必要的阐述(第四章);(4) 提出了促进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加快内部审计人才建设等方面(第五章)。 本文贡献表现在;(1)、本文强调了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内部需求;(2)、分析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3)、针对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指出了内部财务审计的重点和方法;(4)、提供了增加企业价值的内部审计方法;(5)、提出了内部审计业绩评价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体系。
刘霞[6](2004)在《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管理舞弊现象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复杂程度上都是越发猖獗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每年舞弊和财务操纵要使经济耗费400亿美元。与此同时,随着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逐渐加深,管理舞弊行为越来越难以发现,成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由于舞弊又分为管理舞弊和雇员舞弊,从审计人员的角度,管理舞弊是更常见、影响更恶劣,因此,本文将管理舞弊作为研究重点。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以下特点:第一,理论和实务并重。本文主要定位于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而不仅是纯粹的理论探讨,但也涉及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二,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本文借鉴了国外关于舞弊的审计准则和调查报告以及反舞弊案件等,努力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管理舞弊审计进行研究。第三,为了增强本文的说服力,本文运用了较多的数据和图表。本文围绕审计人员如何检查管理舞弊,避免审计失败逐步展开研究。第一章是论文的引言,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思路。第二章阐明管理舞弊的含义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舞弊、管理舞弊的含义,并将管理舞弊与盈余管理进行比较,澄清概念。关于管理舞弊的成因,本文从舞弊学理论、经济学理论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加以介绍,对我国管理舞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研究管理舞弊的常用手法,以使审计人员达到知己知彼。本章一方面介绍了COSO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舞弊的常用手法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论述审计人员的舞弊审计责任,为探讨审计人员检查管理舞弊作铺垫。这一部分首先简要回顾民间审计目标的历史演进,阐明审计人员应该合理承担披露舞弊的审计责任,接着又讨论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人员揭露舞弊的要求。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探讨审计人员检查管理舞弊的方法和避免审计失败的对策。这一部分在借鉴了SAS No.99的基础上,从具体技术层面上讨论了检查管理舞弊的审计技术以及避免审计失败的对策。第六章是对管理舞弊实务操作的案例剖析。以我国上市公司银广夏为例,分析实务中审计人员如何检查管理舞弊。
白延飞[7](2003)在《会计信息的失真与治理》文中指出近年来,资本市场接连出现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无论是发生在美国的“安然”、“安达信”等事件,还是我国股市上的“银广厦”、“中天勤”,都引发了人们对会计信息的空前信任危机。虽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办法从各个层面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参考意见。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定义,论述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及相对性,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作了界定。 第二部分,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典型案例和有关资料的分析,具体描述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四种表现形式。分别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对我国国家与企业、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严重危害性。 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的多方面原因。认为我国会计环境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会计规则自身的缺陷,财会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监督措施实施不力等,是产生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般原因。并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成因,其深层成因是由于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等。 第四部分,本章分析了美国公司与我国公司在会计造假手段上的异同,通过对美国会计造假有关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几点有益于治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启示。 第五部分,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本文认为我国只有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首先应加强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从源头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其次要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这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第三、健全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这是及时发现、纠正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各种监督的威慑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会计信息失真。最后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权力约束机制。设计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得激励的同时又受到相应的约束的机制,以保障所有者权益,这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条件。本章着重结合了美国当局在“安然”等会计造假事件后的处理措施。
王光远[8](2002)在《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财务舞弊相关文献的综述 |
1.3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财务舞弊治理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博弈论理论 |
2.3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 |
2.4 分享经济学理论 |
2.5 财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及原因分析 |
3.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 |
3.2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常用的方法 |
4.1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通用方法 |
4.2 新准则扩大了企业报表的弹性空间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 |
5.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内部治理 |
5.2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事后检查 |
5.3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事后惩罚 |
5.4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反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会计失信的成因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会计失信的诱因 |
二、会计政策及会计人员自身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
1. 会计政策的缺陷为会计虚假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 |
2. 会计人员本身缺乏职业道 |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
四、失信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成本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
(5)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范围及其意义 |
一、 研究主题 |
二、 研究范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整体框架 |
二、 各章内容概述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贡献 |
第二章 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目标及其职能 |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内部审计的产生 |
二、 内部审计的发展 |
第二节 内部审计的目标和职能 |
一、 内部审计的目标 |
二、 内部审计的职能 |
第三节 目前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企业内部审计的定位问题 |
二、 内部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与落后的审计方法、手段之间的矛盾 |
三、 内部审计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
四、 内部审计外包带来的生存危机 |
第三章 内部审计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估与审计 |
一、 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内部控制的要素 |
三、 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四、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
五、 内部控制的评估与审计 |
第二节 财务审计 |
一、 突出对会计政策的审计 |
二、 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 |
三、 重视舞弊审计 |
第三节 企业增值审计 |
一、 开展经营审计 |
二、 积极发展管理审计 |
第四章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司治理及其特性 |
二、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共同的理论分析 |
三、 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内部审计与内部公司治理 |
一、 审计委员会 |
二、 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关系的协调 |
三、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
四、 审计委员会与其他相关者的关系 |
第五章 促进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一、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二、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三、 成功企业的做法与启示 |
四、 建立职业化独立董事会制度 |
第二节 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
一、 企业文化的含义 |
二、 企业文化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三、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 |
第三节 加快内部审计人才建设 |
一、 要加快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 |
二、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作用 |
三、 建立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
四、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
五、 建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标准,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管理舞弊的含义及其原因 |
一、 管理舞弊的含义 |
二、 管理舞弊的现状 |
三、 管理舞弊的原因 |
第三章 管理舞弊常用手法 |
一、 国外研究成果简介 |
二、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常用手法 |
第四章 注册会计师舞弊审计责任 |
一、 历史演化概述 |
二、 历史嬗变的启示 |
三、 我国对注册会计师揭露舞弊的要求 |
四、 在财务报告审计中揭露舞弊与舞弊审核的比较 |
第五章 检查管理舞弊,避免审计失败 |
一、 审计失败的原因 |
二、 检查管理舞弊的方法 |
三、 减少审计失败的对策 |
第六章 管理舞弊检查案例 |
一、 案例介绍 |
二、 案例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7)会计信息的失真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界定 |
一、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概念 |
二、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价标准 |
三、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
四、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对性 |
五、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 |
第二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分析 |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
三、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
第三章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探析 |
一、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般因素分析 |
(一) 会计环境 |
(二) 会计规则 |
(三) 利益驱动 |
(四) 人员素质 |
(五) 会计监督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 |
(一) 委托--代理问题与会计信息失真 |
(二) 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失真 |
(三) 内部人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 |
第四章 美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
一、 美国会计信息失真案简介 |
二、 中、美会计造假手段异同剖析 |
三、 对美国会计信息失真案的思考 |
四、 美国会计信息失真案的启示 |
第五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
一、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
(一) 大力提高会计行业人员素质 |
(二) 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
(三) 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 |
二、 完善法规制度,加大执法力度 |
(一) 加强《会计法》的宣传教育 |
(二) 构建可靠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
(三) 构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 |
(四)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配套法规建设 |
(五) 加大执法的处罚力度 |
三、 健全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管 |
(一) 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
(二) 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警察”力量,加强社会监督 |
(三) 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国家监管 |
四、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
(一) 完善产权制度 |
(二) 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三) 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四) 推行财务总监和会计委派制的办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J]. 许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5)
- [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研究[D]. 蒋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8(09)
- [3]会计失信的成因剖析[J]. 王加胜. 发展研究, 2006(12)
- [4]刍探会计诚信的根源及对策[J]. 周天祥. 山西焦煤科技, 2004(08)
- [5]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D]. 徐全华. 广西大学, 2004(04)
- [6]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D]. 刘霞. 福州大学, 2004(04)
- [7]会计信息的失真与治理[D]. 白延飞.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 [8]面对跨国公司舞弊案的警世通言[J]. 王光远. 财会月刊,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