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品牌节目面面观(论文文献综述)
马豪豪[1](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与人们对多元文化的需求,体育早已从以往相对单一的竞技夺标和教育行为演变为多元的社会文化载体。伴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不断的融合与创新,娱乐化、平民化的体育竞技也成为了真人秀节目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类真人秀节目近年来成为了独特的电视节目景观。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全民健身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近年来大多数的体育真人秀节目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内容与传播等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阻碍了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品牌化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给节目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市场中,笔者试图通过对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品牌提升路径的研究,促进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品牌化发展。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以品牌学、传播学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状况,并对其类别与特征进行整体把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从整体上探究了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发展过程中存有的不足和品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构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内容举措、保障措施等具体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从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发展进程上来看,将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引进与模仿期(1998-2003)、探索阶段--摸索与拓展期(2004-2011)、快速成长阶段--“精品”涌现期(2012-2019)。按照体育真人秀节目参与的主体与竞技目的或程度的不同,将体育真人秀节目分为三个类别:全民参与健身类、明星娱乐竞技类、精英夺标励志类。(2)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发展中仍存有不足,影响着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品牌化发展。媒介传播方面的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受众的“用户”特点;媒介之间的融合度不深,节目内容产品尚未达到精准化、细分化等。内容方面的不足:节目内容稍显同质化,创新不足;节目的社会责任感不强,体育文化传播不足等。(3)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在品牌发展中具有产品差异的优势,拥有良好的体育、娱乐政策及大型赛事氛围营造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由于体育项目带来的受众局限以及多元化真人秀节目的类型、节目安全保障等威胁。(4)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指导思想为传播体育文化、强化品牌意识、助力全民健身;应坚持全面性、多元性、创新性的原则;实现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化、持续化发展的目标;重点从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的定位、产品、形象、文化功能、传播媒介、产品延伸等方面提升完善;路径实施中要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相关保障措施。(5)通过实证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可行性。节目理念符合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指导思想;节目内容与媒介传播层面的创新探索体现了路径中内容提升策略与全面性、多元性和创新性原则,也为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王浩[2](2020)在《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文中提出1983年3月至4月第十一次全国电视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策略。会议指出除中央、各省、直辖市可以开办电视台之外,其余条件允许的各市、县、盟等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自主研判,开办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媒体迅速抓住机遇,迈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目前,全国地市级电视媒体数量已有360余家,电视节目套数超过2000套。但占据了我国电视行业半壁江山的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发展的瓶颈当中,地市级电视媒体纵向受到省级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多重冲击,横向受新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媒体的挤压。随着央视和省级卫视开始大规模投入制作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也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开始制作网络电视剧和网络综艺节目,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断地拓宽,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依然保持着原有的节目理念和制作模式,观众大规模流向新媒体平台和中央电视台或省级卫视,地市级电视媒体正处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境地。本文作为安徽省地方主流媒体发展情况调查研究之一,以安徽省各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各个地市级电视媒体与其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等形式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的整体分析。与此同时,通过对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收入来源及创收方式的变化、频道种类、内部人员结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图表的表现方式对所获得的的各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此更加直观得反映出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近三年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地市级电视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一般与当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有一定联系。近几年,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深,主流媒体与新媒体实现互补短板、优势结合,不断加强传统媒体在各类媒体平台对主流舆论的引导能力,而地市级电视媒体与本地民生密切相关,与当地居民有着不可替代的接近性,是主流媒体重拾话语权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如何建设好自身的新媒体矩阵,与当地新媒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重拾话语权,深耕当地民生,做好政府服务,通过自身的新媒体矩阵将本地内容推送到每一个潜在的目标用户,在本地夺取话语权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我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融媒体环境下经营策略,突破当前省内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的瓶颈。
池洁瑜[3](2018)在《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策略研究 ——以凤凰卫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传媒行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体所运营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变化。在新政策的竞争环境影响下,电视媒体的经营对策也进行了整体调整,电视媒体的广告经营从最初的低起点高增长转换成高起点低增长的状态。电视媒体的广告有着自身特殊的特点:所覆盖的人群广、属于线性传播闯入型、过期的价值为零、有过三次售卖经验。因此,电视媒体广告的经营策略要进行重新审视,所要研究的内容也更多,因为广告仍然支撑着电视媒体正常运转的主要经济来源,经营管理者要以更加前瞻的姿态和战略眼光适应快速变化的传播手段以及消费需求。所以,电视媒体广告营销的精髓已逐渐渗透电视广告的每个环节,步入新时期电视媒体广告的营销有着新时代的特点。但现下国内的电视媒体正逐渐进入集团化的改革热潮,成为制播分离的新焦点,从而导致电视媒体从中央的竞争转到区域竞争,而先进的数字电视更是给传统电视的广告营销带来新考验。本文通过对典型电视媒体的广告营销策略进行探讨,进一步对新时期的电视媒体广告营销模式进行研究,结合对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成功的经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着眼于整体媒体运作、将电视媒体广告运作进行细分,电视媒体人才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深入到广告主投放需求的研究和投放行为的策略分析,从而整理分析出可供借鉴的国内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的策略。
杨晓雪[4](2017)在《内蒙古电视台本土原创真人秀节目《这是我的家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同类节目的特殊性。本文浅析内蒙古地区第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这是我的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探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本土原创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思路,尝试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多元发展样态。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真人秀节目在内蒙古地区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分析《这是我的家乡》节目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内容生产方式以及创新策略;第三部分:分析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困难和出路,探索《这是我的家乡》节目对少数民族地区真人秀节目发展的借鉴意义。
张娣[5](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蔡宣鹏[6](2016)在《县市电视台专题节目品牌创建之路——以邵武台《铁城方圆》节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县级电视台是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基层单位,是地方党政宣传、新闻报道、文化挖掘、价值传导的重要窗口。创办一档特色的地方性专题节目是县级电视台顺应创新发展时代的积极尝试,有助于宣传地方特色,提升媒体形象和品位。文章以邵武台的专题品牌节目《铁城方圆》为例,正视县级电视台发展障碍,发扬县级电视台的自身优势,通过节目品牌的创建、策划、包装、推广等经验思考探讨县级台专题栏目的品牌创建之路。
周占武[7](2015)在《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96年《实话实说》起,谈话节目开始活跃于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喧嚣一时到纷纷关停、此生彼亡再到平淡无奇、苦苦坚守的过程。整体来说,《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样板,但也成为谈话节目无法超越的“经典”。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演变,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没有对概念做细致、严谨的界定,特别是没有对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等做出明确的区分,导致大部分研究概念混乱、所指模糊、各说各话。概念的混乱对电视业务发展和学术研究都十分不利。本文更多着眼于电视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即从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作出分析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列举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切入,明确了谈话节目与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内容和形式作为标准,划分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从内容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四类: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社教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和服务类电视谈话节目;从形式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座谈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两类。本文重点研究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作为内地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半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因此,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论述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Talk show)不是相等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为什么电视谈话节目有如此地位?因为它更接近电视的本质。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为什么遭遇瓶颈?尝试提出了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好看与否的四个标准: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第三到第六章聚焦于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元素:话题、主持人、嘉宾、谈话现场和后期剪辑包装。话题方面,当前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话题偏软、新闻性缺失等问题,主题先行也是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不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它无异于电视的“自杀性”行为。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节目。当前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还普遍存在只当“传声筒”,浅表性介入,发现能力、表达能力不足,个性和魅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创新以及电视机构领导层观念的转变。谁来谈并且谈得好,这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说,谈话节目也是嘉宾节目。当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嘉宾构成单一、代表性不足以及嘉宾资源结构性匮乏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嘉宾困境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和路径。现场空间及布置、现场观众、道具、大屏幕、连线电话,现场乐队等共同构成谈话节目的现场。这些元素哪些属于必备元素,哪些属于非必备元素?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应该避免哪些误区?文章都试图给出回答。后期剪辑包装是电视谈话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环,它解决的是视觉和收看效果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给谈话节目带来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这个环节同样不能忽视。调整顺序、断章取义、过度包装等等都不可取。综观2002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仅存的一部分节目生存艰难、平淡无奇。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真正的标杆出现在凤凰卫视,因此,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不能不甚至要浓墨重彩地提及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颁奖授予《一虎一席谈》“现场PK类”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锵锵三人行》获得了“清谈类栏目”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现场PK类”和“清谈类”分别对应的是辩论式谈话节目和座谈式谈话节目。凤凰卫视以上两档谈话节目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在中国大陆,这两档节目也是公认的标杆,一说到辩论,人们自然会想到和提到《一虎一席谈》;一说到座谈(或者聊天),《锵锵三人行》也是有口皆碑。鉴于此,笔者在论述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两个栏目。
都莉雅[8](2015)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台“真人秀”策划研究 ——以《星光快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域文化与电视息息相关,电视以视听结合、声画俱备的方式将地域文化一览无余的表现在屏幕上,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地域文化为电视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为电视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保证。电视“真人秀”策划中可以体现地域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基于地域文化对节目形式进行策划;在既定节目形式下行围绕地域文化对节目内容进设计;对参与节目的具体人物进行地域文化方面的风格化设计和包装。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办地方特色的频道,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实施差异化策划,增强竞争是各地方电视台求生存、求发展之路。本文首先介绍了地域文化的内涵,以及地域文化与电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即地域文化展现各地电视文化的差异,电视又引导地域文化的发展。其次详细阐述了“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内容。接着,本文以我区自办的全民才艺“真人秀”《星光快车》为例,介绍了内蒙古地区主要的文化,对栏目中的地域文化对节目策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及分析了基于内蒙古地区的地域文化对地方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策划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本文是对电视“真人秀”策划与地域文化的关系研究,吸收了文化学、传播学、电视策划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成果,以丰富详实的材料为依据,把地方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策划放到地域文化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强调了一个观点:充分挖掘和展现地域文化是地方电视台“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发展方向。立足于本地文化资源,打造充分展示地域文化的“真人秀”节目,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之处,形成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史江泓[9](2014)在《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运营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第一家少儿频道创立至今,我国电视少儿频道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媒体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频道之间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及多媒体共生的媒介环境都对少儿频道的发展带来挑战。如何充分利用频道资源,提高频道管理水平,建立合理运营机制成为我国少儿频道面临的重要问题。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领航者,目前我国拥有30余个少儿频道和4个专门的动画频道。从覆盖率、收视率、产业化发展等情况来看,卡酷少儿频道都是我国上星、省级少儿频道中的佼佼者,其落地覆盖全国82个重点大中型城市,覆盖人口近8亿,4-14岁核心受众收视在北京地区独占鳌头,全龄收视领跑全国动画少儿卫视,2013年多次跻身全国省级卫视排名前十强.因此,本文以BTV卡酷少儿频道为例,首先对我国少儿频道的行业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包括央视少儿、湖南金鹰卡通及上海炫动卡通等在内的主要竞争频道,从频道定位、频道节目资源整合利用、频道品牌包装和维护以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对卡酷少儿卫视运营策略进行梳理分析,最后,结合对卡酷少儿运营策略的分析,笔者提出卡酷少儿运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对频道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少儿频道运营提供借鉴,帮助我国少儿频道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健康发展。
杨索[10](2012)在《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电视媒体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采用品牌延伸作为应对市场竞争的手段。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视媒体的品牌延伸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延伸的运作存在比较大的盲目性。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湖南卫视这个强势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湖南卫视品牌发展的现状、品牌延伸的动因、条件、路径和方式、风险和控制四个大方面考察和探讨湖南卫视的品牌延伸实践,期望能为我国其它的电视媒体进行品牌延伸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综合运用了传播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对湖南卫视当前的品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湖南卫视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一个强势品牌,随着不断的开拓发展湖南卫视的品牌竞争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在日益复杂且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保持经营收入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顺应业务的战略性调整转移以及占领更多的受众细分市场,湖南卫视必须进行品牌延伸以保持品牌的领先优势。针对品牌条件、受众条件、管理条件和市场条件四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湖南卫视有能力进行品牌延伸实践,并且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品牌延伸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目标,并依据电视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线延伸和大类延伸这两条延伸路径。在湖南卫视的节目产品中较多使用线延伸,而大类延伸的运用则较多地使用在电视媒体技术和平台之外的延伸产品中,并将品牌价值链实现品牌捆绑和通过电视衍生品开发品牌价值链作为湖南卫视最为核心的延伸方式。最后综合归纳湖南卫视品牌延伸所带来的四个方面的风险,提出通过强调品牌的定位和个性、准确把握品牌延伸的机会,掌握品牌延伸的度,注意延伸产品和核心品牌的相似性四个措施实现湖南卫视对品牌延伸风险的控制,确保品牌延伸的良性发展。
二、电视品牌节目面面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品牌节目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媒介融合促进了视听信息的传播 |
1.1.2 体育真人秀成为了独特的节目景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媒介融合 |
2.1.2 体育真人秀节目 |
2.1.3 品牌 |
2.2 体育真人秀节目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电视及节目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1 某一节目的品牌构建或策略研究 |
2.3.2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及节目品牌构建研究 |
2.4 相关理论分析 |
2.4.1 品牌构建1-3-1模型 |
2.4.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3 我国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状况 |
3.1 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进程 |
3.1.1 萌芽阶段:引进与模仿期(1998-2003) |
3.1.2 探索阶段:摸索与拓展期(2004-2011) |
3.1.3 快速成长阶段:“精品”涌现期(2012-2019) |
3.2 体育真人秀节目类型及特征 |
3.2.1 全民参与健身类及特征 |
3.2.2 明星娱乐竞技类及特征 |
3.2.3 精英励志夺标类及特征 |
3.3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发展存在的不足 |
3.3.1 媒介契合度欠缺 |
3.3.2 用户需求重视不足 |
3.3.3 内容略显同质化 |
3.3.4 社会责任感缺乏 |
4 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发展SWOT分析 |
4.1 体育真人秀节目产品差异的优势(S) |
4.2 体育真人秀节目的受众局限的劣势(W) |
4.3 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发展机会(O) |
4.3.1 体育、娱乐双向政策的支持引导 |
4.3.2 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 |
4.4 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发展威胁(T) |
4.4.1 多元化真人秀节目的冲击 |
4.4.2 节目安全保障问题 |
5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 |
5.1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指导思想 |
5.2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原则 |
5.2.1 全面性原则 |
5.2.2 多元性原则 |
5.2.3 创新性原则 |
5.3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目标 |
5.4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内容举措 |
5.4.1 明晰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定位 |
5.4.2 优化体育真人秀节目产品 |
5.4.3 提升体育真人秀品牌形象 |
5.4.4 拓宽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传播渠道 |
5.4.5 强化体育真人秀品牌文化功能 |
5.4.6 注重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延伸 |
5.5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的保障措施 |
5.5.1 政策保障 |
5.5.2 制度保障 |
5.5.3 技术保障 |
5.5.4 资金保障 |
5.5.5 人才保障 |
6 实证案例分析:《这!就是灌篮》 |
6.1 内容生产层面的创新探索 |
6.1.1 精准的内容匹配 |
6.1.2 优质的节目内容 |
6.2 传播层面的创新探索 |
6.2.1 传播渠道多元 |
6.2.2 线下活动延伸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件 |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来源及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综述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一章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经营历程 |
第一节 “四级办电视”下的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 |
第二节 新媒体冲击下的地市级电视媒体 |
第二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困境 |
第一节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现状 |
一、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管理体制 |
二、复杂多变的人员结构 |
三、亟需整合的频道资源 |
四、收效甚微的财政补助 |
五、难以为继的收支失衡 |
六、日益收效的新媒体矩阵 |
第二节 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瓶颈 |
一、体制矛盾制约改革 |
二、人员结构矛盾复杂 |
三、创收矛盾制约发展 |
第三章 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改革举措 |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电视媒体市场活力 |
一、加快成立融媒体集团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
二、实行彻底的“双轨制” |
三、加强区域协作取长补短 |
第二节 收入多样化 |
一、继续加大财政支持 |
二、优化产业结构 |
三、广告重心转移 |
第三节 积极介入数字领域丰富表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策略研究 ——以凤凰卫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电视媒体广告研究文献综述 |
1.3.2 海外电视媒体广告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综述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5.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框架 |
2 文化营销理论 |
2.1 文化营销的概念与内涵 |
2.2 电视广告的内涵 |
2.3 文化营销的主要理论 |
2.4 文化营销伦理 |
3 传统电视媒体广告营销存在的问题 |
3.1 电视媒体过度依赖广告 |
3.2 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资源贫乏 |
3.3 一味追求效果,导致本土文化缺失 |
3.4 管理体系不健全,急需转变体制 |
3.5 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受众口味变幻莫测 |
3.6 电视媒体受制于政策影响 |
4 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分析 |
4.1 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模式分析 |
4.1.1 凤凰卫视的文化品牌定位 |
4.1.2 凤凰卫视的文化品牌特色 |
4.1.3 凤凰卫视的文化品牌设计 |
4.1.4 凤凰卫视的文化品牌营销 |
4.1.5 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的人力资源支撑 |
4.2 广深两地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受众调查 |
4.2.1 受众调查的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的发放与回收 |
4.2.3 问卷分析 |
4.3 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总结与启示 |
5 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技术路线和策略 |
5.1 电视媒体广告文化营销的转型路径 |
5.2 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的策略 |
5.2.1 电视媒体广告文化营销的运营模式设计 |
5.2.2 进行有效的电视媒体文化营销产品定位 |
5.2.3 构建电视媒体文化营销的品牌 |
5.2.4 电视媒体广告文化营销的促销策略设计 |
5.2.5 创新电视媒体运营人力资源管理 |
6 结论:论文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凤凰卫视广告文化营销受众调查 |
致谢 |
(4)内蒙古电视台本土原创真人秀节目《这是我的家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五) 文献综述 |
(六) 研究方法 |
一、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总体概况 |
(一)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 |
1.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整体现状 |
2.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典型个案简述 |
(二)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环境分析 |
二、内蒙古真人秀《这是我的家乡》节目简介及特征 |
(一) 《这是我的家乡》节目简介 |
1. 节目主体 |
2. 节目流程 |
3. 节目播出时间 |
4. 节目包装 |
5. 节目制作团队 |
(二) 《这是我的家乡》节目特征 |
1. 《这是我的家乡》的民族化特征 |
2. 《这是我的家乡》的品牌化特征 |
三、内蒙古真人秀《这是我的家乡》节目内容生产特征 |
(一) 无定制表演方式打造节目王牌效应和悬念 |
(二) 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 |
(三) 全媒体时代的“全民参与”“全民互动” |
四、内蒙古真人秀《这是我的家乡》节目的创新和优势 |
(一) 节目制作模式新颖 |
(二) 十二盟市联动,重视受众的力量 |
(三) 制作内容民族化 |
(四) 精英人士领队,扩大影响力 |
五、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困难与出路 |
(一)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困难 |
1. 播出平台短缺 |
2. 延伸产业链短缺 |
3. 受众基数缺乏 |
4. 广泛合作缺乏 |
(二) 内蒙古地区真人秀节目的出路 |
1. 节目形式层面丰富多样 |
2. 节目媒介层面“渠道取胜” |
3. 节目内容层面“内容为王” |
4. 契合大众消费心理 |
5. 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县市电视台专题节目品牌创建之路——以邵武台《铁城方圆》节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创建县级台专题品牌节目的属地优势 |
二、县级台专题节目的品牌创建 |
(一)栏目定位地域化———打造特色品牌识别系统 |
(二)选题策划专业化———本土IP加创意显张力 |
(三)宣传推广立体化———多途径提升媒体知名度 |
(7)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和现状、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原因以及境内外比较的研究 |
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概念和特点的研究 |
三、关于电视谈话节目类型的研究 |
四、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题、嘉宾等各元素的研究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思考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主要内容与结构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 |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 |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要件 |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元素 |
四、电视谈话节目与脱口秀(Talk show)之辨 |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
第二节 谈话节目体现电视本质的回归 |
一、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的本质 |
二、谈话节目困境与突围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应有品质 |
一、反思《实话实说》 |
二、新闻类谈话节目的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 |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 |
第三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偏离和纠正 |
第一节 走偏的话题 |
一、话题雷同 |
二、话题摇摆 |
第二节 主题先行对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危害 |
一、何谓“主题先行” |
二、主题先行的危害 |
三、民生话题主题先行的泛滥 |
第三节 轻松背后的严肃——《锵锵三人行》的启示 |
一、轻松的外表 严肃的内里 |
二、栏目定位与话题选取 |
三、轻松和严肃的统一 |
第四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灵魂作用的发挥 |
第一节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节目 |
一、谈话节目离不开主持人 |
二、Anchor、Host与News reader |
第二节 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 |
一、主持人的发现能力 |
二、主持人的表达能力 |
三、主持人的个性和魅力 |
第三节 主持人与谈话场 |
一、真诚平等的谈话场 |
二、轻松活泼的谈话场 |
三、讲导向的谈话场 |
第五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与对策 |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嘉宾 |
一、嘉宾类别与嘉宾结构 |
二、嘉宾的代表性 |
第二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及对策 |
一、何谓嘉宾困境 |
二、如何破解嘉宾困境 |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专家公信力 |
一、“专家”、“公知”污名化 |
二、“专家”、“公知”因何被污名 |
三、怀疑权威又离不开权威的悖论 |
第六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和后期应避免的误区 |
第一节 谈话现场各元素作用的最大化 |
一、场地空间布置与谈话氛围的营造 |
二、现场观众不是旁观者 |
三、道具为谈话服务 |
第二节 后期剪辑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
一、后期剪辑的原则 |
二、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台“真人秀”策划研究 ——以《星光快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点 |
一、地方电视台自办“真人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一) 地方电视台“真人秀”自办栏目发展现状 |
(二) 地方电视台“真人秀”自办栏目的发展趋势 |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台“真人秀”策划分析——以《星光快车》为例 |
(一) 全民才艺“真人秀”《星光快车》节目概述 |
1. 节目宗旨 |
2. 节目目标受众 |
3. 节目板块设置 |
(二)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星光快车》节目内容分析 |
1. 《星光快车》主持人功能设置 |
2 《星光快车》选手构成分析 |
3. 基于地域文化的典型选手策划分析 |
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选手策划小结 |
5. 节目影响 |
三、地方台利用地域文化策划“真人秀”节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一) “真”——特色选手访谈环节策划点的偏差 |
(二) “人”——对特色选手的选拔和推广视野不开阔 |
(三) “秀”——地域文化的舞台呈现多流于形式 |
研究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目前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少儿频道发展现状分析 |
2.1 我国少儿频道面临的行业生态状况 |
2.1.1 政策环境分析 |
2.1.2 市场环境分析 |
2.2 我国少儿频道运营现状分析 |
2.3 BTV 卡酷少儿卫视的领先地位 |
2.3.1 覆盖最广的专业卫视第一平台 |
2.3.2 收视最酷的少儿媒体 |
2.3.3 厚积薄发的产业化发展历程 |
第3章 BTV 卡酷少儿频道运营策略分析 |
3.1 卡酷少儿频道定位分析 |
3.1.1 卡酷专业定位——从动画频道到少儿频道 |
3.1.2 卡酷受众定位——在全龄定位中把握核心受众 |
3.1.3 卡酷个性定位——“我们一起成长” |
3.1.4 卡酷主要竞争频道定位情况 |
3.2 频道资源整合策略 |
3.2.1 创新“量身定制”的动画制作模式 |
3.2.2 打造自制精品栏目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 |
3.2.3 频道节目编排思路 |
3.2.4 着力打造品牌大型活动及特别节目 |
3.3 卡酷少儿频道的品牌包装与推广 |
3.3.1 频道整体包装 |
3.3.2 频道品牌推广 |
3.4 卡酷少儿频道产业化发展研究 |
3.4.1 主要竞争频道产业化发展现状 |
3.4.2 卡酷少儿频道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
第4章 卡酷少儿频道运营中的不足之处 |
4.1 节目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4.2 频道资源开发经营欠完善 |
4.2.1 栏目经营不足 |
4.2.2 频道品牌资源开发不足 |
4.2.3 主持人资源开发不足 |
4.3 新媒体资源利用不足 |
4.3.1 竞争频道对新媒体的运用 |
4.3.2 卡酷发展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对卡酷少儿频道发展的建议 |
5.1 改进频道节目架构 |
5.1.1 创新节目形式 |
5.1.2 根据频道定位修正节目内容 |
5.1.3 频道应该注重增强台校联动,将节目内容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 |
5.2 制作以原创为核心的频道节目 |
5.2.1 以原创动画为着力点打造品牌节目 |
5.2.2 鼓励原创重视前期 |
5.2.3 构建形象稳定的优秀节目主持人 |
5.3 注重频道资源的二次开发 |
5.3.1 原创动画的二次开发 |
5.3.2 加大对可获取赞助的栏目和活动的支持 |
5.4 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 |
5.4.1 创建自己的 App,有效回收受众行为数据 |
5.4.2 增强节目互动、提高受众体验 |
5.5 善于利用平台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湖南卫视品牌发展现状及延伸动因 |
2.1 湖南卫视品牌发展现状 |
2.1.1 湖南卫视的品牌积累 |
2.1.2 湖南卫视品牌发展的困境 |
2.2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动因 |
2.2.1 保持湖南卫视经营收入的持续增长 |
2.2.2 扩大湖南卫视的影响力 |
2.2.3 顺应湖南卫视业务战略性调整和转移的需要 |
2.2.4 帮助湖南卫视占领更多的受众细分市场 |
第3章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条件 |
3.1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品牌条件 |
3.1.1 湖南卫视品牌的定位度 |
3.1.2 湖南卫视品牌的知名度 |
3.1.3 湖南卫视品牌的美誉度 |
3.2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受众条件 |
3.2.1 受众对湖南卫视品牌的认知度 |
3.2.2 受众对湖南卫视品牌的联想度 |
3.2.3 受众对湖南卫视品牌的忠诚度 |
3.3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管理条件 |
3.3.1 湖南卫视的品牌营销能力 |
3.3.2 湖南卫视品牌管理人员的素质 |
3.4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市场条件 |
3.4.1 市场的容量 |
3.4.2 市场竞争的程度 |
3.4.3 产品生命周期 |
第4章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路径和方式 |
4.1 湖南卫视品牌的延伸路径 |
4.1.1 湖南卫视品牌的线延伸 |
4.1.2 湖南卫视品牌的大类延伸 |
4.2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方式 |
4.2.1 通过电视衍生品开发品牌价值链 |
4.2.2 借助品牌价值链实现品牌捆绑 |
第5章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风险和控制 |
5.1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风险 |
5.1.1 损害湖南卫视的品牌形象 |
5.1.2 稀释湖南卫视的品牌个性 |
5.1.3 降低湖南卫视品牌的忠诚度 |
5.1.4 产生株连效应 |
5.2 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的风险控制 |
5.2.1 强调品牌的定位和个性 |
5.2.2 准确把握品牌延伸的机会 |
5.2.3 掌握品牌延伸的度 |
5.2.4 注意延伸产品和核心品牌的相似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电视品牌节目面面观(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真人秀节目品牌提升路径研究[D]. 马豪豪. 山东大学, 2020(02)
- [2]安徽省地市级电视媒体发展与改革[D]. 王浩. 安徽大学, 2020(08)
- [3]电视媒体广告向文化营销转型策略研究 ——以凤凰卫视为例[D]. 池洁瑜.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4)
- [4]内蒙古电视台本土原创真人秀节目《这是我的家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D]. 杨晓雪. 内蒙古大学, 2017(07)
- [5]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6]县市电视台专题节目品牌创建之路——以邵武台《铁城方圆》节目为例[J]. 蔡宣鹏. 东南传播, 2016(09)
- [7]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 周占武. 暨南大学, 2015(03)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台“真人秀”策划研究 ——以《星光快车》为例[D]. 都莉雅. 内蒙古大学, 2015(01)
- [9]北京电视台卡酷少儿频道运营策略研究[D]. 史江泓. 河北大学, 2014(10)
- [10]湖南卫视品牌延伸研究[D]. 杨索. 湖南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