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征[1](2018)在《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中心(NCCN)在2000年将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定义为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能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疲乏的主观感觉,这种疲乏与近期体力活动不成比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神经内分泌是人体的能量调节的核心系统,为深入探讨CRF的机制,必须首先确定CRF与神经内分泌的生物相关性。癌因性疲乏(CRF)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癌症及癌症治疗对人体正常机能的整体影响,符合现代整体观的医学模式。治疗CRF本质上就是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疗因癌症失去健康的患者,从根本上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CRF的科学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核心原则,即在消除肿瘤或减轻肿瘤负荷的同时,应兼顾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扶正与祛邪之间相辅相成。从CRF的核心治疗原则出发,热学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以CRF概念为引导,结合热学疗法扶正祛邪的抗癌特色探索了肿瘤治疗中以人为本取代以病为本的临床实践路径,完成了在CRF概念引导下基于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相对完善的系统理论构建。第一部分: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目的:初步探讨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为CRF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康复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设置疲乏组及非疲乏对照组。利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short form,MFSI-SF)和疲劳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CRF状况。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清晨8:00静脉血,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应用SPSS软件19.0版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按照患者的CRF情况分为疲乏组(39例)和非疲乏组(20例)两组。疲乏组的血清皮质醇激素及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浓度均低于非疲乏组,疲乏组的血清ACTH浓度高于非疲乏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浓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组患者的MFSI-SF评分与血清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浓度均呈负相关(r=-0.820,-0.893,-0.797,-0.717,-0.855;P<0.05);疲乏组患者的FSI评分与血清中所测得的皮质醇激素浓度及甲状腺激素浓度均呈负相关(r=-0.778,-0.772,-0.659,-0.661,-0.653;P<0.05);疲乏组患者的MFSI-SF评分、FSI评分与血清ACTH浓度均呈正相关(r=0.813,0.629;P<0.05)。结论:康复期肺癌患者的CRF与肾上腺轴及甲状腺轴的神经内分泌相关。疲乏患者的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显着低于非疲乏患者,且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会影响患者CRF的程度。癌症损害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负反馈调节系统有较为复杂的影响,在本研究中,疲乏患者血清中皮质醇的促激素ACTH水平升高,而甲状腺激素的促激素TSH的血清浓度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第二部分: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目的:基础实验通过热疗对放化疗的抗癌增敏效果的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临床研究通过CRF评分变化直接评估热疗治疗CRF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常用具体临床指标的分析,深入探讨热疗治疗CRF的临床机制。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常规传代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所有实验步骤均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设置化疗组及放疗组为对照组,同时设置单纯培养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包括热化联合组、热放联合组,热化联合组及热放联合组又分别设置41℃及43℃两个不同的温度组,共为7组。各组干预完成后37℃继续培养48h,然后以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增殖抑制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实验重复3次。应用19.0版SPSS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选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CRF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热疗联合组及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热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同步热疗。利用MFSI-SF和FSI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CRF程度进行评估。按WHO标准评估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稳定率(SD)、进展率(PD)及总有效率的数据,详细观测并记录治疗后的毒副反应,选取主要的毒副反应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治疗前后的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及CD4+/CD8+的分布比例,对比免疫功能变化。应用SPSS软件19.0版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实验中热化联合组的癌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单纯化疗组,热放联合组的癌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单纯放疗组;热化联合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单纯化疗组,热放联合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单纯放疗组;这些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最终纳入CRF肺癌患者共107例,计算机随机分为热疗联合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对照组2例患者因毒副反应过重中途退出,热疗联合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分别为52例和53例。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CRF程度应用MFSI-SF与FSI两种评分系统显示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MFSI-SF评分与FSI评分在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的CRF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FSI-SF评分与FSI评分在治疗后升高,与治疗前的CRF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FSI-SF评分与FSI评分系统中,热疗联合组治疗后的CRF评分均显着低于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后的CRF评分(P<0.05)。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同步放化疗对照组(P<0.05)。热疗联合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损伤的中重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的CD3+、CD4+及NK等淋巴细胞及CD4+/CD8+的分布比例在治疗后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基础实验从细胞水平证实了热疗对放化疗的抗癌增敏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热疗治疗CRF安全有效,能显着改善CRF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热疗协同放化疗提高抗癌有效性,是热疗治疗CRF祛邪途径的具体临床机制;热疗有利于降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并改善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机能,是热疗治疗CRF扶正途径的具体临床机制。治疗CRF本质上就是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治疗因癌症失去健康的患者,从根本上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因本章样本量相对较小,本文第三章采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综合了高质量的大样本数据来完成第二章的理论验证。第三部分: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目的:CRF治疗就是从根本上追求更好更科学的抗癌治疗方案。以CRF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为出发点,以热学疗法为研究核心,系统评价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与单独常规疗法比较治疗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胃癌及肝癌共5大类肿瘤的祛邪及扶正的具体临床指标。探讨热学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热学疗法治疗肿瘤及CRF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并通过预检索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检索源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共8个数据库,Google Scholar、Medical Matrix等互联网资源,以及相关的重要书籍等纸质版资源。以保证查全率从而避免漏检重要文献为主要原则,常规检索与追溯参考文献的方式同时进行,收集所有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对比单独常规疗法治疗五类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充分应用EndNote及Excel软件,按照研究计划书执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参照Cochrane标准对所有纳入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软件5.3版实施Meta分析。所有的方法步骤按照整体的技术路线进行。结果:检索完成后获得文献总量9098篇,通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216个RCT,其中英文文献共计32篇。最终纳入的32篇英文文献全部被SCI收录,分别来自于日本、中国、德国、韩国、荷兰、乌克兰、美国、俄国、希腊、丹麦以及意大利等11个不同的国家。所有研究共计纳入16069例癌症患者,其中热学疗法联合组共8037例患者,常规疗法对照组共8032例患者。(1)肺癌最终纳入47篇RCT,共纳入3083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551例,对照组15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2)食管癌最终纳入46篇RCT,共纳入3508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771例,对照组17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3)直肠癌最终纳入35篇RCT,共纳入2415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196例,对照组12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4)胃癌最终纳入34篇RCT,共纳入3018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546例,对照组14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化疗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化疗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5)肝癌最终纳入54篇RCT,共纳入4045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973例,对照组20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TACE相比,联合热学疗法有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TACE相比,联合热学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与单独常规疗法治疗五类肿瘤相比,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能显着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近期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并有利于降低部分常规疗法引起的毒副反应。治疗CRF要求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因而需要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CRF的角度考虑,热学疗法在提高肿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能降低常规疗法对肿瘤患者的伤害,同时提高了综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CRF的程度。热学疗法的临床效果依赖于热疗技术的成长,本研究为肿瘤热学疗法的实践及热疗技术开发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临床参考证据。
赵永利,冷宁,江蕾,李茂江,彭传真,周明玉[2](2016)在《链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链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已确诊的64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链式CIK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放疗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6个疗程和9个疗程时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治疗结束后第16个月、1年和2年时患者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进展比率分别为46.9%、31.4%、12.5%和6.30%;对照组为28.1%、25.0%、31.1%和15.6%。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为78.3%,对照组为5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CD3+和CD4+均逐渐增大,CD8+均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个疗程后,观察组CD4+/CD8+比值为(1.59±0.40),对照组为(1.4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在16个月、1年、2年这3个时间段分别为96.9%、90.6%和87.5%,对照组为84.4%、78.1%和56.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CIK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免疫能力,增长患者的存活期。
李征,米登海,曹农,杨克虎,田金徽,马彬,拜争刚[3](2015)在《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直肠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Wan Fang),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有关热放联合疗法治疗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57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的2、3、4年生存率、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率均明显好于单独放疗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R值和95%CI分别为(RR=1.50,95%CI=1.102.06)、(RR=1.77,95%CI=1.062.98)、(RR=1.82,95%CI=1.043.17)、(RR=2.55,95%CI=1.554.19)、(RR=1.62,95%CI=1.341.96)、(RR=1.18,95%CI=1.031.34);热放联合组急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单放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RR值与95%CI为(RR=0.72,95%CI=0.511.00)。结论:相较于单独放疗,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直肠癌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近期疗效,而且并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邓敬锋[4](2011)在《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IVa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我省是全球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发病率高达34.01/10万(男)和11.15/10万(女)。长久以来鼻咽癌一直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特别是我省人民的生命健康,流行病学统计显示鼻咽癌的发病率近20年来无明显变化。因此,除了加强病因学研究期望从根源上防治或降低发病率以外,寻找出有效提高鼻咽癌治疗疗效的方法是极为迫切的社会需要。由于社会经济水平和民众的医学知识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众多患者在确诊本病时已属中晚期,据统计约有60-80%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有颈淋巴结的转移,并且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占总病例约70%。所以如何提高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应该是肿瘤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尽管放射治疗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而令鼻咽癌原发灶的控制率有了大幅的提高,但是晚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20-30%,也就是说死亡率高达70-80%,主要致死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联合化疗可以使病灶包括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消退加速和提高局部控制率,但是对于长期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目前仍然未见显着改善,而且强度过大的化疗也可能导致治疗引致的危险。热疗能够提高放射治疗和化疗对肿瘤的杀伤效果已经被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所证实,在2000年后,全身热疗的临床研究逐步有规模地单病种、固定联合治疗方案地开展,初步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在欧洲和美国均有Ⅱ、Ⅲ期临床研究在进行中。而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能否令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获益,是我国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目的:利用全身热疗这个单一因素的加入,联合鼻咽癌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分析能否改善局控率,防止或延缓远处转移的发生。研究方法:60例初治鼻咽癌均经鼻咽镜活检病理确诊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并按2008年广州分期均为Ⅲ、Ⅳa期。全身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组(HT+RT+CT)21例,对照组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组(RT+CT)为39例。两组均接受6MV X线外照射放疗及全身化疗,鼻咽部总剂量70-76Gy,颈部治疗剂量60-64Gy,预防剂量50-55Gy;全身化疗为同步化疗和辅助化疗相结合。同步化疗于放疗第一周开始进行,顺铂80mg/㎡加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一天,每三周1次;辅助化疗于放疗结束后三周开始,采用PF方案,顺铂80mg/㎡,加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一天;另加氟尿嘧啶500mg/㎡,加入500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第15天,每三周重复。总化疗疗程不超过6个周期。热放化组则在顺铂化疗当天进行全身热疗,亦为每3周一次。加热前留置直肠传感器测温,治疗温度设置为39.8℃40.5℃。达到治疗温度后予静脉输注顺铂化疗药,并恒温2小时。研究结果:6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行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及放、化疗全部结束后3个月进行近期疗效评定。热放化组完全缓解率为90.5%(19/21),常规放化组为66.7%(26/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部肿瘤放疗消退剂量热放化疗组平均为52.38Gy,常规放化疗组为64.10Gy,两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 ;颈部淋巴结放疗消退剂量热放化疗组为46.19Gy,常规放化疗组为54.35Gy,两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1.全身热疗联合放射治疗和药物化学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能明显改善局控率,且不增加患者毒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2.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能否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的发生,进而提高长期生存率;是否增加远期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
邱学军,顾本广,赵洪斌,史荣,刘杰,阳兵,唐劲天,王田苗,刘达[5](2010)在《从一张白卷到五彩缤纷的肿瘤治疗设备》文中认为1本产品群的范围及产品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作用肿瘤治疗一直是受到全球极大关注的重大疾病医疗问题,也是医疗设备发展的重点应用领域。目前全球约有2000万肿瘤患者,每年新发病肿瘤患者约800
唐毓林[6](2005)在《术前腔内热疗联合放疗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术前腔内热疗(Preoperative endocavitary hyperthermia,PEH)联合放疗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2 例低位直肠癌病例非随机同期临床分组,A 组30 例接受术前腔内热疗加放疗,B 组15例单纯放疗,C 组27 例未行热疗及放疗。观察各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UL 法)检测每例病例治疗前和手术后凋亡细胞,随访记录术后局部复发情况。所有病例均得到12 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全部病例施行根治性切除术。A 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B 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部分缓解,C 组病例临床症状无缓解。A 组病例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B 组病例治疗后有病理改变但不如A 组明显,C 组病例无病理改变。A 组治疗前、后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es, AI)分别为Aial ( 8.72±1.51‰)和Aia2(49.85±4.2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 组分别为Aib1(8.75±0.98‰)和Aib2(27.57±2.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 组分别为Aic1( 9.27±1.35‰)和Aic2(8.77±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a1,Aib1,Aic1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a2,Aib2,Aic2 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33 %(1/30),B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3.33%(2/15),C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33.33%(9/27),A 组与B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均低于C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B 组
周大秋[7](2004)在《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微波热疗中,辐射器是一个关键部件,用于向人体病变组织发射微波并通过生物热效应使其达到热疗要求的温度,实质上是一种微波近场天线。根据热疗的加热部位的不同,医用微波辐射器主要有腔外式、腔内式、植入式三种基本类型。其中,腔内式辐射器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空腔脏器肿瘤,其外形一般是不同直径的棒状,内部结构主要有绝缘偶极子和螺旋天线等形式。微波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辐射器的进展密切相关。医用微波辐射器,尤其是植入式辐射器和腔内式辐射器的研制,为癌症的热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癌症微波热疗辐射器的研究已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学者把微波热疗用于直肠癌治疗,并显现良好的开端。但直肠癌热疗是一种正在研究的方法,面临的问题仍是加温、控温和测温等工程学方面的问题。医疗单位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用于直肠癌微波热疗的医用微波辐射器,并同时解决治疗中的测温控温问题。为此,本文开展了研制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一些工作。论文首先介绍了微波治癌的作用机理和发展概况,讨论了医用微波辐射器基本理论及其设计方法、主要类型及其在治癌中的应用情况、目前医用微波辐射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一种具有温度监控功能的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设计方案,代表着腔内式辐射器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将自行设计的法向模螺旋天线和具有抗微波干扰能力的绝缘型铠装热电偶置于同一支治疗导管中以达到在热疗过程中同时监测温度的目的。然后,以热场分布、温升特性为主要内容,对设计出的辐射器进行了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辐射器发热情况良好,能够产生直肠癌热疗所需要的周向辐射场。为开展辐射器的性能研究工作,论文设计了一套具有功率控制功能的微波治癌机实验系统。该系统采用能与单片机直接接口的固态调压模块对磁控管电源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微波功率的连续调控。论文专门设计了磁控管输出腔,用以将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引出加以利用。
张浩义[8](2004)在《微波热疗靶向增敏剂的合成及活性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从研究分子结构与吸收微波的关系以及分子定点到达靶位出发,以解决肿瘤微波热疗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肿瘤微波热疗靶向增敏剂。 作者通过六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根据物质结构与微波吸收强弱之间的关系,选择或合成一些化合物,通过测定其有效介电常数εeff,筛选出一些能强烈吸收微波的化合物作为候选增敏剂,并确定其最小有效浓度Cmin;第二,为证明可能的增敏效果不是由于增敏剂本身的细胞毒性引起的,考察了增敏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对Hela细胞、Hep2细胞的毒性,并确定增敏剂的最大无毒浓度Cmax,选择无毒且Cmax>Cmin的化合物作为增敏剂进行下一步实验。第三,增敏剂增敏效果细胞实验,将增敏剂以Cmax的浓度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在0.18-0.2mW/cm2功率密度下辐照2.5min后继续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评价增敏剂增敏效果。第四,增敏剂24a-c和微波热疗靶向增敏剂设计与合成。本研究以乳腺癌为治疗靶标,17 β-雌二醇为靶向增敏剂弹头,通过酯键、醚键等其他化学键将筛选出的增敏剂连接到17 β-雌二醇的17 β醇羟基上,游离出3位酚羟基以保持其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特异性结合。第五,靶向微波增敏剂的靶向效果实验。以老
张达[9](2001)在《肿瘤的微波热疗》文中指出
冯英,杨忠祥,黄涛,彭晓晖[10](2000)在《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
二、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试剂 |
1.1.3 疲乏量表 |
1.2 方法 |
1.2.1 资料的收集 |
1.2.2 血清激素水平的检测 |
1.2.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2.1 纳入患者的基本特征 |
2.2 组间MFSI-SF评分、FSI评分比较 |
2.3 组间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
2.3.1 组间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比较 |
2.3.2 组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
2.3.3 组间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
2.4 疲乏组患者MFSI-SF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4.1 MFSI-SF评分与皮质醇激素、ACTH水平的相关性 |
2.4.2 MFSI-SF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5 疲乏组患者FSI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5.1 F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激素、ACTH水平的相关性 |
2.5.2 疲乏组FSI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关性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基础实验的材料及方法 |
1.1.1 细胞培养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分组 |
1.1.5 热化放疗的方法 |
1.1.6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方法 |
1.1.7 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测定方法 |
1.1.8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方法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临床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
1.2.1 患者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2 同步放化疗及热疗的临床方案 |
1.2.3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 |
1.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2.1 热疗协同放化疗实验结果 |
2.2 临床研究纳入患者的基本特征 |
2.3 患者治疗前后的MFSI-SF及FSI评分对比 |
2.4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常规临床指标对比 |
2.4.1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抗癌近期疗效对比 |
2.4.2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中重度毒副反应对比 |
2.4.3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免疫指标测定对比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1.1 研究类型 |
1.1.1.2 研究对象 |
1.1.1.3 干预措施 |
1.1.1.4 测量的结局指标 |
1.1.2 文献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 |
1.4 文献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1.7 GRADE结果总结表 |
1.8 技术路线和系统评价流程图 |
第二节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 纳入外文文献的基本信息分析 |
2.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5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Meta分析结果 |
2.5.1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肺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1.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1.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1.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2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2.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2.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2.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3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3.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3.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3.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4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5 热学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5.1 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5.5.2 温热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5.5.3 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6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GRADE结果总结表 |
2.6.1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肺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2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3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4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5 热学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结果总结表 |
第三节 讨论 |
3.1 癌症的流行病学分析 |
3.2 五种癌症的治疗现状分析 |
3.3 肿瘤热学疗法的简介 |
3.4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基本原理 |
3.5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
3.6 研究结论 |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热疗试验研究的建议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热学疗法的相关综述 |
第一节 癌因性疲乏的简介 |
第二节 热学疗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热学疗法在五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第四节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探讨与展望 |
第五节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Ⅰ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Ⅱ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参编专着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致谢 |
(3)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直肠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文献纳入标准 |
1.2检索策略 |
1.3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文献质量评价 |
1.5统计方法 |
2结果 |
2.1文献检索结果 |
2.2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质量评价 |
2.3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结果 |
3讨论 |
(4)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IVa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目的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
第8章 附图 |
第9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从一张白卷到五彩缤纷的肿瘤治疗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 本产品群的范围及产品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作用 |
2 本产品群的发展史简要回顾 |
2.1 百年多发展历史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 |
2.2 近30年发展较快的热疗设备 |
2.3 新兴的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 |
3 我国60年发展变化 |
3.1 建国初期或起步时状况 |
3.2 近30年来发展特色及市场占有量 |
3.2.1 放射治疗设备 |
3.2.2 热疗设备 |
3.2.3 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 |
3.3 产品现状 (含关键技术) 和企业现状 |
3.3.1 放射治疗设备的产品现状和企业现状 |
3.3.1. 1 具体国内外各类产品和企业研制生产状况[3][13][14]: |
3.3.1. 2 对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与产业现状分析—— |
3.3.2 热疗设备的产品现状和企业现状 |
3.3.3 医用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的产品现状和企业现状 |
3.4 现阶段我国肿瘤治疗设备研究开发的方向与重点策略 |
3.4.1 放射治疗设备发展方向与重点策略 |
3.4.2 热疗设备现阶段发展方向与重点策略 |
3.4.3 医用机器人与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现阶段发展方向与重点策略 |
(6)术前腔内热疗联合放疗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部分 |
1、中文摘要 |
2、英文摘要 |
3、前言 |
4、材料与方法 |
5、结果 |
6、讨论 |
7、小结 |
8、附图 |
9、参考文献 |
10、致谢 |
二、综述部分 |
(7)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 言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1.1 医疗单位对开展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研制工作的迫切需要 |
1.1.2 加热治癌 |
1.1.3 微波的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1.1.4 微波治癌的发展概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微波治癌与医用微波辐射器 |
2.1 微波治癌的作用机理 |
2.1.1 微波的生物热效应 |
2.1.2 微波对肿癌细胞的选择性加温 |
2.1.3 高温杀灭癌细胞的原因 |
2.1.4 微波治癌中的加温温度与时间 |
2.1.5 微波的生物非热效应及其免疫作用 |
2.2 医用微波辐射器概述 |
2.2.1 医用微波辐射器的功能与实质 |
2.2.2 微波天线理论用于指导医用微波辐射器研制工作的困难 |
2.3 医用微波辐射器的主要类型及其在治癌技术中的应用情况 |
2.3.1 腔外式辐射器 |
2.3.2 腔内式辐射器 |
2.3.3 植入式辐射器 |
2.4 目前医用微波辐射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
3 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设计 |
3.1 直肠辐射器总体设计 |
3.1.1 直肠辐射器类型的选择 |
3.1.2 直肠辐射器工作频率的确定 |
3.1.3 直肠辐射器总体结构设计 |
3.2 辐射天线的设计 |
3.2.1 辐射天线结构形式的选择 |
3.2.2 螺旋天线 |
3.2.3 法向模螺旋天线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
3.3 辐射器温度监控功能的实现途径 |
3.3.1 微波热疗中的测温问题 |
3.3.2 热电偶的选用 |
3.3.3 测温传感器与辐射器的一体化设计方案探讨 |
4 辐射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
4.1 辐射器温升特性实验研究 |
4.1.1 简易体模作负载时的情况 |
4.1.2 空气作负载时的情况 |
4.1.3 结论 |
4.2 辐射器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
4.2.1 辐射器的热场分布 |
4.2.2 用蛋清凝固法观察辐射器热场分布 |
4.3 对辐射器其他性能的讨论 |
5 微波治癌机实验系统设计 |
5.1 微波磁控管 |
5.2 微波治癌机实验系统设计方案 |
5.3 磁控管电源设计 |
5.4 磁控管输出腔的设计 |
5.5 实验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
6 全文总结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 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微波热疗靶向增敏剂的合成及活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前言 |
二 课题设计 |
(一) 增敏剂微波吸收强弱筛选实验 |
(二) 增敏剂的细胞毒实验 |
(三) 增敏剂增敏效果细胞实验 |
(四) 部分增敏剂和靶向增敏剂的设计与合成 |
(五) 靶向微波增敏剂的靶向效果动物实验 |
(六) 靶向微波热疗增敏剂靶向增敏效果实验 |
三 实验部分 |
(一) 合成试验 |
1 丁二酸雌二醇乳酸二酯 Ⅰ的合成 |
2 丁二酸雌二醇甲硝唑二酯 Ⅱ的合成 |
3 丁二酸米托蒽醌17β-雌二醇二酯 Ⅳ的合成 |
4 Ge-132衍生物靶向增敏剂 Ⅴ的合成 |
5 吲哚苯醌类衍生物以及靶向增敏剂 Ⅻ-ⅩⅣ的合成 |
(二) 合成结果与讨论 |
(三) 药理实验 |
四 致谢 |
五 参考文献 |
六 综述 |
七 综述参考文献 |
八 附图 |
作者声明 |
(9)肿瘤的微波热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波特性与抗肿瘤基础研究 |
(一) 微波的物理学及生物学特性: |
(二) 微波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特点: |
二、微波辐射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
三、微波抗肿瘤的机理 |
四、微波抗肿瘤的应用 |
(一) 单独微波照射: |
(二) 微波与放疗联合应用: |
(三) 微波与化疗联合应用: |
(四) 微波与放疗、化疗三因子联合应用: |
五、微波抗肿瘤的临床应用 |
(一) 乳腺癌: |
(二) 神经系统肿瘤: |
(三) 食管癌: |
(四) 直肠癌: |
六、前景及展望 |
(10)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2 疗效评价与结果 |
2.1 疗效评价标准 |
2.2 临床疗效 |
3 讨论 |
四、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D]. 李征. 兰州大学, 2018(02)
- [2]链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赵永利,冷宁,江蕾,李茂江,彭传真,周明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09)
- [3]放疗联合热疗治疗直肠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李征,米登海,曹农,杨克虎,田金徽,马彬,拜争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8)
- [4]全身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Ⅲ、IVa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D]. 邓敬锋. 广州医学院, 2011(05)
- [5]从一张白卷到五彩缤纷的肿瘤治疗设备[J]. 邱学军,顾本广,赵洪斌,史荣,刘杰,阳兵,唐劲天,王田苗,刘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01)
- [6]术前腔内热疗联合放疗在预防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应用研究[D]. 唐毓林. 广西医科大学, 2005(05)
- [7]腔内式直肠癌微波热疗辐射器的研制[D]. 周大秋. 重庆大学, 2004(01)
- [8]微波热疗靶向增敏剂的合成及活性初探[D]. 张浩义. 四川大学, 2004(02)
- [9]肿瘤的微波热疗[J]. 张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05)
- [10]放疗与腔内微波热疗联用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J]. 冯英,杨忠祥,黄涛,彭晓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