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城市化的规划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任波[1](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陈志奎[2](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指出“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莫智斌[3](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指出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曹烨[4](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卓百会[5](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丁江辉[6](2018)在《中日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描述需要,其片面性和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城市化质量,作为描述城市化发展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逐渐显现,对全面、科学的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本文以城市功能为主线和视角,构建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回归插值、数据无量纲化处理、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等步骤,计算得到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及城市生产功能指数、城市就业功能指数、城市消费功能指数、城市教育文化功能指数、城市医疗功能指数、城市保障功能指数、城市治安功能指数、城市基础设施指数等八个一级指标。该指标体系的优势在于,不仅可以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追踪测量,还可以对与城市各基本功能相对应的一级指标进行跟踪测量,从而可以全面、动态掌握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情况。同时,该指标体系既可以用于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量,也可以用于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测量,从而可以对我国总体城市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各具体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一方面为了验证指标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一方面为了拓展该指标评价体系的应用性,本文结合各发达国家现状和城市化经验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后,选取了在地缘环境、文化氛围、城市化方式(政府主导的“爆发式”城市化)等方面与我国较为接近的日本作为比较对象,对两国的城市化率、城市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城市生产功能指数等八个城市功能指数以及主要的二级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城市化质量在诸多指标上明显长期高于中国,总体认为日本城市化质量较我国要高,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政治、人口、地理和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城市化路径选择方面我国及各城市不能完全照搬日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而是应当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日本城市化的优秀经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地制定我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和发展政策。
周银坤[7](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王永峰[8](2018)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011年则发展到了51.27%,突破50%,2017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8.52%,从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当城市化率突破50%时,意味着城市化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定位、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将面临新的发展。然而,就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独特现象——城中村。城中村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化发展的产物,并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化演进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集结地。当前,中国改革发展的重点就是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其中处理好城中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关键所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不断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可否认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经济制度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由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工业化的进步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曾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城乡二元体制,此时不但成为了阻碍城市化发展的绊脚石,同时也成为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之一,并在城中村中得到集中体现。在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下,城中村虽然在地域范围内已经属于城镇,但在管理体制上仍然是农村体制和农村建制,城中村内村民虽然不用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现如今,城中村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不但已经成为全国各大中城市在城市改造和城市治理方面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城中村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大都面临着城中村的难题,改造城中村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必须关注的大事。然而,在实际的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无论国内哪个城市,哪个地方都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如城中村改造资金不足、改造过程中无法保证村民的合法利益等。由此可见,本文从我国城中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城中村产生和形成的制度性因素,以太原市为例,在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策略,这对于我国城中村改造和实现新型城镇化道路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城中村关注最多的就是城中村内的旧村治理和改造。然而,对于城中村改造而言,旧村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治理和改造仅仅是一小部分,与其相比在城中村内还存在很多城乡二元制度性问题,如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这些因素与旧村改造相比,更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改造它们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久。可见,打破这些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对于彻底实现城中村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比较少,本文以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调研为基础,通过深入、客观地分析阻碍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因素,并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公私合作,即城市户籍、土地、财税体制联动改革,并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分八章,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城中村有关的概念辨析,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一方面,现有的学术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之处则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城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新型城镇化理论和城中村治理改造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经验实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第四章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演进及影响。首先,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概述,介绍了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其次,对中国城中村演进进行介绍,演进的过程主要分为:聚落形成阶段、城乡结合部阶段和城中村阶段。再次,对我国城中村分布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客观分析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五章对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性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中村形成的深层次制度性因素和根本原因。这些制度性因素主要有:政府的低成本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第六章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分析。本文之所以选择太原市作为调研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太原市城中村存在问题多、改造难度大。太原市“城中村”不仅阻碍了太原市的城市化发展,也制约了太原市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太原市近些年的改造实际来看,自2003年太原市启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起,到2014年,整整11年,太原市177个“城中村”中只有万柏林区完成了3个村的整村改造工作,这说明太原市在城中村的实际改造工作中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所以有必要对太原市城中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人员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意愿、改造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改造后户籍政策、社会保障、村集体资产如何处置、以及要采取哪种改造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开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保证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太原市城中村现象典型,但相关研究却很少。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案例分析,学者们关注的比较多的是京津地区、以及东南沿海的部分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等,而对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就更少了。从太原市城中村实际调研情况来看,这里的城中村数量不但多,而且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对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进行调查分析,同时也可为其他省、市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同样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第四部分为国内外城中村改造实践与经验。包括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城中村改造的实践,并从中获取相关经验教训。因为国外没有城中村,所以选择的是与城中村存在一样问题的贫民窟和城市边缘区的改造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的是英国贫民窟改造、法国城市边缘区改造和美国贫民窟改造。国内则选取的是广州、深圳和珠海,因为这三个城市是最先出现城中村,同时也是最先开始城中村改造并已经取得部分成功经验,因此,国内以这三个城市为例,对它们在各自的改造实践中所采用的改造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国内外“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教训。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包括第八章。第八章在系统分析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性成因,并借鉴国外和国内城中村治理改造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即要通过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绑与户籍关联的制度安排;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加快城中村改造与管理四个方面来完成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目标。
宓明君[9](2016)在《农民参与城市化的法律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当然,中国要走向现代化,也绕不开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因而城市化在中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被提出来的。历经三十多年的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其中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城市化并没有像它出发时的初衷,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反,在这一轮城市化中,“三农”问题反而有所加剧,城乡差别不缩反增。为消除这种现象,促进“三农”在城市化中同步发展,人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法学学者对这种情状的分析研究则聚焦于各种具体的制度,包括我国的土地制度、土地征收制度、户籍制度等,主要是从城市化的视野下来考察这些制度对农民权利保护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样的研究对于具体制度的改进,固然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其缺乏系统性和直面问题的针对性,因而也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三农”的核心是人,即农民;城市化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城市化与“三农”的关系,就法律视角而言,实际上就是农民在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关系;“三农”问题在城市化中的加剧表象后面真正的问题是农民在城市化中利益分配失衡。因而,在城市化与“三农”关系上,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促进农民在城市化中利益的公平分配,而要实现公平分配,农民在城市化中不应只是利益的被分配者,更不应只是被城市化的对象甚或成为城市化中被分配利益的载体,农民应该成为城市化的参与者,这种参与应该贯穿于城市化的各个环节,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征收和户籍转换各个方面,应该以农民参与为视角,对这些制度做出相应的完善和变革。全文包括导论和结语一共七个部分。导论部分,包括对选题背景及意义的介绍、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及评析、对研究思路的描述和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还揭示了本项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城市化的法律解读。本章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历史的回顾,认为可以将城市化置于法律的视野下进行分析;并交待了对城市化进行法律分析的社会与制度基础,即二元的土地制度、二元的户籍制度、二元的城乡设置。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化的主体、行为、权利义务安排三个方面开展对城市化的法律分析,最终认为,在法律的视野下,中国城市化是以国家与政府意志为主导的,以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征收为主要行为方式的,以土地所有权由农村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转变(实质上为实现土地用途由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居民户籍身份由农民向市民转变为主要内容的,并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为实质结果的过程。第二章: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失衡及其原因考察。本章首先以实证的方法描述了我国当前城市化中利益分配的失衡的现状,接着从城市化的法律构成上,揭示了农民在城市化中利益分配失衡的原因在于其对城市化参与的缺失。最后本章以经济法的限权理论结合协商民主中的公民参与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农民参与城市化的正当性,并大致勾勒出了参与的具体制度轮廓。第三章: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本章首先对城市规划与我国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城市规划不仅是城市化实质性行动的开端,它不仅影响城市化自身,也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农民参与城市化规划从其主体地位、参与事项和环节进行了法理分析,并由此进一步构建了农民参与城市规划的运行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参与程序的启动机制、参与中的利益表达与回应机制以及对参与的救济机制。第四章:征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参与城市化。本章首先针对我国当前的土地征收制度梳理了土地征收中最基本的法律问题,指出公共利益之确认和征地的补偿安置是土地征收制度的两个核心问题。围绕着这两个核心问题,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并揭示了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四个特点。以此为基础,将其置于城市化的视野中进行了反思,揭示其不足,指出现有的征地制度一方面为我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另一方面却成为城市化中损害农民利益的祸首和枪手,其原因皆在于当前的土地征收制度对征收权的限制仅仅出自公权体系内部,而缺乏农民作为被征地对象对征收程序的参与。因而,土地征收制度的改革应该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在变革当前征地制度理念的前提下,通过农民对土地征收程序的参与来限制国家的征收权,从而改变其在土地征收中利益分配的不利局面。第五章: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参与城市化。本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户籍制度形式及其实质的解读,揭示了我国的城市化与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土地制度的内在逻辑联系,认为二元户籍制度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性肇因,二元土地制度是为二元户籍制度而创设的,因而在我国的城市化中,土地城市化理应受到人的城市化的制约,而户籍上的黏附利益则是影响人的城市化的主要因素。农民参与人的城市化需要改革户籍制度,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形式上的户籍门槛的恰当设置和对实质上的户籍黏附利益的清理、保护与限制,给予农民在户籍选择上的自由空间。结语部分特别强调,制度的保障固然重要,但是,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人来执行的,而且是适用于人的,因此,农民参与城市化光有制度的保障是不够的,它只能提供农民参与城市化的路径与法律依据,不能保障最终的效果。农民是否能够通过依据制度参与城市化而实现在城市化中的利益的公平分配,最终取决于参与的效果,而这种参与的效果不仅与城市化的主导者对城市化所抱有的理念相关,亦与农民的组织力量建设、农民参与素质提高相关。
张书成[10](2016)在《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从中国城市化的相关政策入手,归纳解读了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进行了政策评价。本论文按照“历史与现实归纳、实证分析、理论建设、政策思路”的逻辑图谱,使全文研究建立在中国过去的政策运行事实与当前的国情之上,最后基于数据分析与理论建设得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范式上属于针对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本研究表为城市化政策研究,实为以政策为观察对象,深入探究中国城市化的深层机理与成败得失,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与问题,最后以城市发展理论建设与政策建议为落脚点。全文关注政府在城市化进程方面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为什么有这样的政策,做与不做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不选择另外的政策方向,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以及政府在城市化政策上以后的思路与发展路径。全文在整体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历史的眼光,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概述,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部分重点阐释了本文的“卖点”,即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区别于近代城市化与国外城市化的革新之处,以及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第二部分是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的内容分析,是全文的基础性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新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历史演化路线。本部分所得出的结论奠定了整个论文的基调,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模式由“功利型城市化”朝着更加关注“人”的方向发展,政策内容呈现出逐渐由服从政治,到以经济为中心,再转向以社会、人文为中心的转变。第三部分是在演化进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政策内容的评价研究探索,得出了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重点阐释了人文指标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相关政策对新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得”与“失”。第四部分是对未来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一些思考与建议,特别是对“十三五”期间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看法。该部分指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前30年的“服务政治”阶段和改革开放后35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后,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与人文建设。最后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给出了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简言之,本研究呈现出了一幅中国城市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图景,通过了解以前的城市化是什么样,现在的城市化是什么样,探究未来的城市化应该是什么样。
二、中国城市化的规划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城市化的规划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
4.7 本章小结 |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
6.4 本章小结 |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指标选取 |
7.1.2 数据来源 |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7.2 实证分析 |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
7.4 讨论与启示 |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1.1 指标选取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
8.2 实证分析 |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
8.4 讨论与启示 |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不足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题表述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
3.2.1 艺术化 |
3.2.2 艺术性 |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
7 结论 |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
7.2.1 创新结果 |
7.2.2 价值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3)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国内外文献梳理 |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
2.4 政府行为研究 |
2.5 城市发展研究 |
2.6 乡村振兴研究 |
2.7 文献评述 |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
9.研究总结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9.2.1 不足之处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相关概念解释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境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
1.3.2 适宜的使用性 |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
1.3.4 经济生态型 |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
2.3.1 临时性建筑 |
2.3.2 临时性设施 |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
2.4.1 艺术活动 |
2.4.2 休闲娱乐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
2.2 棕地的定义 |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
2.3 棕地的类型 |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
2.4.1 本体特征 |
2.4.2 空间特征 |
2.4.3 情感特征 |
2.4.4 美学特征 |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
3.4.1 石油:大庆市 |
3.4.2 煤炭:大同市 |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
3.4.4 铜矿:铜陵市 |
3.4.5 钢铁:攀枝花市 |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
3.5.1 土地利用问题 |
3.5.2 生态安全问题 |
3.5.3 资源保护问题 |
3.5.4 材料循环问题 |
3.5.5 空间阻隔问题 |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
4.2.1 艺术学 |
4.2.2 生态学 |
4.2.3 建筑学 |
4.2.4 环境工程学 |
4.2.5 城乡规划学 |
4.2.6 风景园林学 |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
4.3.1 城市环境类 |
4.3.2 郊区环境类 |
4.3.3 自然环境类 |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
4.5.1 生态类功能 |
4.5.2 文化类功能 |
4.5.3 教育类功能 |
4.5.4 休闲类功能 |
4.5.5 体育类功能 |
4.5.6 集散类功能 |
4.5.7 生产类功能 |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
5.2 宏观策略:“系统” |
5.2.1 “灰色系统”规划 |
5.2.2 “棕色系统”规划 |
5.2.3 “绿色系统”规划 |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
5.3 中观策略:“模式” |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
5.4 微观策略:“母题” |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
6.2.1 古铜矿遗址 |
6.2.2 老工业基地 |
6.2.3 矿产资源地 |
6.2.4 码头工业镇 |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
6.6.1 舾装码头设计 |
6.6.2 车间仓库设计 |
6.6.3 钢板堆场设计 |
6.6.4 露天船台设计 |
6.6.5 车间庭园设计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
7.2.1 系统性 |
7.2.2 过程性 |
7.2.3 复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中日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评析 |
1.1 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
1.1.1 国外城市化研究综述 |
1.1.2 国内城市化研究综述 |
1.1.3 文献评析 |
1.2 城市化质量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城市化质量研究综述 |
1.2.2 我国城市化质量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第2章 理论回顾、概念界定及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2.1 城市功能相关理论回顾 |
2.1.1 城市功能演进理论 |
2.1.2 城市功能协调发展理论 |
2.1.3 城市功能界定及内涵的综述 |
2.2 城市化理论中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
2.2.1 城市的涵义 |
2.2.2 城市化的涵义 |
2.2.3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度量 |
2.2.4 本文对城市功能、城市化质量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 中日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2.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2.3.2 评价体系构建方式 |
2.3.3 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2.3.4 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 本文数据处理 |
2.4.1 缺失数据处理方法 |
2.4.2 中日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指标数据汇总 |
2.4.3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2.5 中日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计算结果 |
第3章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发展质量 |
3.1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评述 |
3.1.1 城市化起步阶段(1840年—1949年) |
3.1.2 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1949年—1957年) |
3.1.3 城市化较大波动阶段(1958年—1965年) |
3.1.4 城市化发展停滞阶段(1966年—1978年) |
3.1.5 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1991年) |
3.1.6 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4年) |
3.2 1985-2014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 |
3.2.1 中国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率的对比分析 |
3.2.2 中国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一级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3 中国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二级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4 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 |
3.3 中国城市化水平及城市化质量的演变与中国城市病的出现 |
3.3.1 城市环境问题 |
3.3.2 城市拥挤问题 |
3.3.3 城市安全问题 |
3.3.4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
3.3.5 城市化理念落后 |
3.3.6 城市贫困人口与失业 |
第4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发展质量 |
4.1 日本城市化发展阶段评述 |
4.1.1 第一阶段(1868-1920年):城市化起步阶段 |
4.1.2 第二阶段(1920-1950年):城市化缓慢发展阶段 |
4.1.3 第三阶段(1950-1977年):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 |
4.1.4 第四阶段(1977年至今):城市化的成熟和再城市化阶段 |
4.2 1985-2014日本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 |
4.2.1 日本城市化质量与城市化水平的对比分析 |
4.2.2 日本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一级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3 日本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二级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4 日本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 |
4.3 日本城市病的出现及解决措施 |
4.3.1 城市土地问题 |
4.3.2 城市住房问题 |
4.3.3 城市环境问题 |
4.3.4 城市交通问题 |
4.3.5 空间不均衡问题 |
4.3.6 历史环境保护问题 |
第5章 日本城市化质量与中国城市化质量的对比分析 |
5.1 中日城市化质量综合性对比分析 |
5.1.1 中日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 |
5.1.2 中日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对比 |
5.2 中日城市化质量中城市功能的对比分析 |
5.2.1 中日城市生产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2 中日城市就业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3 中日城市消费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4 中日城市教育文化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5 中日城市医疗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6 中日城市保障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7 中日城市治安功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2.8 中日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指标的对比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及城市化质量对我国的启示 |
6.1 高质量的城市功能 |
6.2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 |
6.3 紧跟城市发展的交通 |
6.4 对环境管理的重视 |
6.5 全方位的国民教育 |
6.6 人性化的住房保障政策 |
6.7 适度的政府调控 |
6.8 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 |
第7章 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
7.1 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7.1.1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路径 |
7.1.2 中小城镇高质量城市化的路径 |
7.1.3 大城市低密度郊区化的城市化路径 |
7.1.4 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路径 |
7.2 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质量的核心 |
7.2.2 合理的城市化规划——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前提 |
7.2.3 城市及城乡的均衡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化质量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
二、“项目制”模式 |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逻辑演绎法 |
1.4.2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5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1 城中村的基本概念 |
2.2.2 城中村的特征 |
2.2.3 城中村的类型 |
2.2.4 城中村的形成机制 |
2.2.5 城中村的改造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城中村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城镇化内涵与发展规律 |
3.1.1 城镇化内涵 |
3.1.2 城镇化发展规律 |
3.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3 城中村治理改造相关理论 |
第4章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演进及影响 |
4.1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 |
4.1.1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 |
4.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4.2 城中村的演进 |
4.2.1 聚落形成阶段 |
4.2.2 城乡结合部阶段 |
4.2.3 城中村阶段 |
4.3 中国城中村分布的基本情况 |
4.3.1 城中村分布特点 |
4.3.2 城中村的主要问题 |
4.4 城中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4.1 城中村的积极功能分析 |
4.4.2 城中村的消极功能分析 |
第5章 中国城中村形成的制度性成因 |
5.1 政府的低成本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
5.2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
5.3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
5.4 城乡二元行政管理制度 |
第6章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调查分析 |
6.1 太原市城中村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6.2 太原市城中村现状调查分析 |
6.3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调查分析 |
6.3.1 城中村改造的意愿调查分析 |
6.3.2 城中村改造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分析 |
6.3.3 城中村改造后户籍政策改革的调查分析 |
6.3.4 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分析 |
6.3.5 城中村改造中村集体资产处置的调查分析 |
6.3.6 城中村改造模式的调查分析 |
6.4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章 国内外“城中村”改造实践与借鉴 |
7.1 国外“城中村”改造实践与经验教训 |
7.1.1 国外“城中村”改造实践 |
7.1.2 国外“城中村”改造经验教训 |
7.2 国内城中村改造实践与经验教训 |
7.2.1 国内城中村改造实践 |
7.2.2 国内城中村改造经验教训 |
第8章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改造对策 |
8.1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8.1.1 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
8.1.2 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 |
8.1.3 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 |
8.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绑与户籍关联的制度安排 |
8.2.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8.2.2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覆盖范围 |
8.2.3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
8.3 重视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 |
8.3.1 提高城市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
8.3.2 建立监督机制,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
8.4 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管理 |
8.4.1 编制科学的城中村改造规划 |
8.4.2 创新城中村改造模式 |
8.4.3 加强城中村管理与整治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农民参与城市化的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城市化的法律解读 |
第一节 我国城市化的意志性:法律分析的必要前提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抑制城市化的国家意志 |
二、农村改革战略与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 |
三、地方和中央的博弈:从城市扩大化到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我国的二元体制:法律分析的社会与制度基础 |
一、二元的户籍制度 |
二、二元的土地制度 |
三、二元化的城乡建制 |
第三节 城市化的法律解构 |
一、我国城市化——主体的法律分析 |
二、我国城市化——行为的法律分析 |
三、我国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和权利义务安排 |
第二章 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失衡及其原因考察 |
第一节 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状况 |
一、城市化的利益主体及内容 |
二、城市化中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城市化利益分配的结果考察——农民的利益境遇 |
第二节 利益分配失衡的原因分析——农民参与的缺失 |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中农民参与的缺失 |
二、土地征收与征收补偿中的农民参与的缺失 |
三、户籍制度改革路径设计上农民参与的缺失 |
第三节 农民参与城市化的理论证成与制度轮廓 |
一、农民参与城市化的理论依据 |
二、农民参与城市化的现实基础 |
三、农民参与城市化的实现路径反思与建构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 |
第一节 我国城市化中城市规划的特殊问题 |
一、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殊关系 |
二、城市规划对我国城市化的特殊影响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一般理论和农民的参与 |
一、城市规划和公众参与的耦合 |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及其内容 |
三、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中的农民参与问题 |
第三节 农民参与城市规划的运行机制 |
一、参与程序的启动 |
二、利益的表达与回应 |
三、农民参与权的救济与城市规划的效力 |
第四章 征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参与城市化 |
第一节 我国当前土地征收制度及其特点 |
一、土地征收制度的涵义 |
二、土地征收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
三、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征地制度反思与改革——基于农民参与城市化 |
一、我国征地制度对土地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
二、征地制度对农民城市化利益的损害 |
三、征地制度的重构 |
第五章 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参与城市化 |
第一节 城市化视野下的户籍制度分析 |
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形式及其实质 |
二、二元户籍制度与城市化的内在联系 |
三、二元户籍制度对城市化的影响 |
第二节 人的城市化中的农民参与问题 |
一、人的城市化及其法律含义 |
二、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人的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
三、农民参与在人的城市化中的特殊意涵 |
第三节 户籍制度改革——基于农民参与城市化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户籍黏附利益 |
二、城市的户籍门槛及其设置 |
三、农民脱籍的利益保护与限制 |
结语:理念、组织与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1.2.2 城市化政策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5 研究创新与可能的不足 |
1.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 |
2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及其政治经济学原理 |
2.1 中国城市化进程概述 |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城市化进程概述 |
2.1.2 新中国成立以后城市化进程概述 |
2.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 |
2.2.1 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 |
2.2.2 城市化进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解读 |
2.3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革新之处 |
2.3.1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 |
2.3.2 现代城市化新于近代城市化的地方 |
2.4 本章小结 |
3 新中国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内容分析 |
3.1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介绍 |
3.2 城市化政策内容分析方法设计 |
3.2.1 城市化相关政策文本与数据来源 |
3.2.2 建立政策关键词表与标准化编码 |
3.2.3 内容分析可靠性检验 |
3.3 城市化政策文本的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
3.3.1 选取分析单元建立政策样本库 |
3.3.2 城市化相关政策数量与内容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内容分析的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1949-2014 年) |
4.1 改革开放前30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
4.1.1 1949 -1958 年:建立工业基础 |
4.1.2 1958 -1978 年:服从政治运动 |
4.2 改革开放后35 年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分析 |
4.2.1 1978 -1996 年:经济体制改革 |
4.2.2 1996 -2012 年:全面经济建设 |
4.3 中共十八大后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 |
4.3.1 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镇化” |
4.3.2 从“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制与要素研究 |
5.1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机理 |
5.1.1 政府目标决定城市化发展的路径与结果 |
5.1.2 城市化政策的评价目标与原则 |
5.1.3 城市化政策运行的影响因素 |
5.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系统分析 |
5.2.1 政策内含的政府行为 |
5.2.2 政策反映的价值取向 |
5.3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1 城市化政策评价的实证方法探索 |
5.3.2 中国城市化政策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
5.4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得失与初步总体评价 |
5.4.1 我国城市化政策带来的成就 |
5.4.2 我国城市化政策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转型期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
6.1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借鉴与启示 |
6.2 中国城市化及其政策演变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
6.2.1 城市的功能内涵与政府职能转变 |
6.2.2 当前中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 |
6.2.3 “社会与人文”作为政策未来趋势 |
6.3 中国城市化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
6.3.1 政治层面加强制度建设 |
6.3.2 经济层面坚持创新驱动 |
6.3.3 社会层面关注城乡民生 |
6.3.4 人文层面建设文化城市 |
6.3.5 生态层面注重环境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尚需深化研究的问题 |
7.3 第三个“三十年”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四、中国城市化的规划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3]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5]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6]中日城市化质量比较研究[D]. 丁江辉. 云南大学, 2018(04)
- [7]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 王永峰. 辽宁大学, 2018(02)
- [9]农民参与城市化的法律保障研究[D]. 宓明君. 西南政法大学, 2016(07)
- [10]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D]. 张书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