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淋巴潴留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

大鼠淋巴潴留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

一、大鼠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端,麦华超,叶文慧,唐举贤[1](2018)在《淋巴滞留性脑病大鼠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对血管周围间隙(VRS)的影响,探索VRS扩张的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取健康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50±10)g,将其分为24h对照组、48h对照组、24h和48h模型组,各组均为10只。用阻断颈部淋巴引流的方法制备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分别于24h、48h用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并处死取脑,病理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H-E染色后,表现为VRS明显扩张,呈椭圆形或圆形,VRS环绕在血管周围,VRS透明腔隙中含有组织淋巴液。模型组扩张的VRS数目为(10.65±4.10)个,对照组扩张的VRS数为(1.95±1.10)个,差异明显。模型组与对照组VRS截面积分别为(6.17±2.49)μm2和(0.39±0.28)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双侧颈淋巴结进行结扎和摘除,会导致全脑淋巴回流受阻,从而导致全脑VRS扩张和脑组织肿胀。在全脑淋巴回流受阻后,可出现扩张VRS数目和截面积增加的情况,说明VRS扩张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全脑淋巴回流受阻,VRS有望作为临床疾病的潜在指标。

吕田明,黄小玉,史翠丽[2](2015)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循环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无衬有内皮细胞的淋巴管,但存在结构和功能意义上的淋巴循环。Virchow-Robin间隙是中枢淋巴循环的主要结构,具有与外周淋巴管相似的功能,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Virchow-Robin间隙具有淋巴引流功能,脑间质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主要经此途径引流;Virchow-Robin间隙也是免疫监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淋巴循环在淋巴滞留性脑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蛋白质异常折叠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郑冬雁[3](2012)在《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脑淋巴引流对脑脊液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结果证实,脑淋巴引流途径受阻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及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潴留,由此导致脑水肿及脑组织结构异常与功能障碍,形成淋巴滞留性脑病[2](lymphostatic encephalopathy, LE)。LE在人类病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引发人类LE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治疗过程中颈部淋巴结清除及放射治疗等。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长,摘除淋巴结的肿瘤治疗措施导致颈部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人类LE的主要症状为神情淡漠,记忆力下降,自主活动减少,精力不能集中、头痛、眩晕、恶心与呕吐等。LE导致的全脑缺血缺氧损伤不仅影响脑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同时还可影响大脑对外周组织器官的调节功能,加重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与临床表现,可能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研究发现LE大鼠自主神经系统(ANS)调节能力的改变,将引起血压、心率调节能力下降,但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与深入。因此充分了解LE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脑组织和外周器官的病理危害将具有重要意义。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对心血管调节的重要指标,已广泛地应用于间接评价ANS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3]。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s, RVLM)是交感神经与心血管功能重要的整合中枢,接受来自中枢其他部位和外周传入的多种心血管活动信息,并有下行通路直接投射到胸段脊髓灰质中间外侧柱的交感节前神经元,从而调节交感心血管活动[4],对HRV具有重要作用。体温是维持正常代谢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对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观察LE大鼠HRV指标的变化、RVLM区的形态与超微结构的改变、体温的变化、eNOS蛋白表达的变化,了解LE对心血管调节功能及体温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并探讨RVLM区结构损伤与HRV改变的关系。研究目的1.观察LE对RVLM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2.评价LE对ANS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3.了解LE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4.探讨LE所至HRV改变与体温改变的相关性;5.研究RVLM结构损伤与HRV改变的关系;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80只。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淋巴滞留性脑病组(LE组),每组又分术后1、7、14、21d组,每组10只。2.LE动物模型的建立参照文献用阻断颈部淋巴引流的方法制备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具体操作如下:戊巴比妥钠(35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无菌条件下,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依次分离颈部两侧下颌、颈浅淋巴结,结扎其两端的输入、输出淋巴管,摘除相应淋巴结。然后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层,在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的后外侧分离出颈深淋巴结,结扎并摘除颈深淋巴结。逐层缝合切口。假手术组不结扎淋巴管,亦不摘除淋巴结,其余手术步骤同实验组。3.行为学分析每组实验动物在手术结束后的1、7、14、21天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评分方法参照缺血模型Lemay法分级标准和Sun等的分级评分方法并加以调整。4.心电、体温信号提取与HRV分析各组分别于术后1、7、14、21天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35mg/kg)。心电传感器记录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信号,温度传感器监控体温。使用AD Instrument PowerLab system,持续采样30分钟,采样率2kHz。取其中5分钟平稳的信号进行短时心率变异性分析。选择HRV分析模块,对选定的心电信号进行HRV分析。提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参数,包括:心率变异时域指标:MEAN(全程所有R-R间期的平均值)、SDNN (全程所有R-R间期的标准差)、RMSSD(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及频域指标:LF(低频能量,0.04<LF<0.15Hz)、HF(高频能量,0.15<HF<0.4Hz)与LF/HF(低高频能量比)。5.组织学观察SHAM组和LE组,每组取3只大鼠于心电信号测量完成后取脑组织的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该组织行超薄切片作电镜观察。6. Western Blot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LE对各组大鼠脑组织RVLM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7.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AS V9.0Chinese。利用UNIVARIATE过程对HRV各指标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差异性检验方法采用基于Wilcox得分的一维非参数检验分析方法。结果1.对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SHAM组的大鼠没有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表现。与SHAM组大鼠相比,LE组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显着偏高(p<0.05),主要表现为嗜睡、活动减少、动作迟缓、对刺激反应淡漠,毛发蓬乱缺少光泽、肌张力降低等;上述行为表现在LE术后第三天即可出现,但通常到第21天会慢慢消失。2.对HRV的影响时域指标:①所测全程R-R间期平均值(MEAN):LE组大鼠自术后第7天起显着延长(P<0.05),与SHAM组比较术后7、14及21天均有显着差异。MEAN增大说明心率减慢。②全程所有R-R间期的标准差(SDNN):LE组术后第7至14天显着增加(P<0.05),与SHAM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SDNN增大说明心率变异性增加,心血管调节功能下降。③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LE组术后第1、7、14天与SHAM组比较均显着增加(P<0.05)。RMSSD增大说明淋巴滞留性脑病导致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增强。频域指标:①低频能量(LF):SHAM组和LE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淋巴滞留性脑病对交感神经影响不明显。②高频能量(HF):LE组自术后第7天比SHAM组显着增大(P<0.05),直至术后第14天,第21天恢复正常。HF增大反映了迷走神经调节功能增强,与RMSSD的改变一致。③低频高频能量比(LF/HF):LE组较SHAM组术后7至14天显着降低(P<0.05),LE组与SHAM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LF/HF是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的重要标志,该比值降低反映了交感迷走神经平衡被破坏,迷走神经的调节功能在平衡中占主要地位。3.对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HE染色与光镜观察:SHAM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分布均匀、胞核大而规则、边界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淡,核仁清晰、染色较深,血管正常。与SHAM组相比,LE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分布稀疏,体积变小,排列不整齐,有些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变性、坏死。部分神经元周围及胞质内有空泡。血管外膜与周围脑组织出现明显空隙。上述变化于LE术后自第7天开始出现,第7-14天最为明显,以后逐渐改善。超微结构观察:SHAM组无神经细胞凋亡,髓鞘的结构致密、排列整齐,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正常。与SHAM组相比,LE组改变明显,表现为核固缩、染色质浓染、核膜不清晰;髓鞘疏松、破裂。毛细血管基底膜肥厚,外膜呈半月形或不规则形扩张,内含大量水肿液。上述形态改变于术后第7天最明显。4.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研究显示LE组,伴随LE的发展,体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LE组体温与疾病进程负相关。(r=-0.42589,p=0.0005)。LE组术后第1天与SHAM组比较差异不显着;但第7天、14天与SHAM组有显着差异(p<0.05);第21天伴随LE损伤的减轻与SHAM组比较差异已不显着。进一步分析显示LE组体温与心率变异的多项参数间存在相关关系,而SHAM组这种相关关系不存在。5.对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LE组eNOS蛋白表达于术后第7天,第14天显着降低(P<0.05)。结论1.LE导致ANS调节功能的损伤,表现为心率降低、HRV增加,使交感迷走平衡被打破,迷走神经在交感迷走平衡中占主导地位。2.LE可损伤RVLM区的神经元、毛细血管及髓鞘等结构。3.LE损伤体温调节能力,造成体温下降。4.LE所致体温下降的程度与HRV变化的程度有相关性。5.LE大鼠HRV改变的时间、程度与RVLM区损伤发生的时间、程度存在一致性,说明RVLM区结构的损伤与LE所致的ANS调节能力的损伤密切相关。

郑冬雁,潘燕,刘尚明,王立言,孟延,徐红岩,李红宇,魏蜀一[4](2012)在《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淋巴滞留性脑病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颈部淋巴引流的方法将Wistar大鼠80只制作成淋巴滞留性脑病(LE)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淋巴滞留性脑病组(LE组)各40只,每组又分为术后1、7、14、21 d 4个子组。采集肢体Ⅱ导联心电信号,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观察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区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VLM区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LE组心率变异性增大、心率减慢(P<0.05),迷走神经调节增强,RVLM区出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组织水肿,超微结构可见神经细胞凋亡、髓鞘破裂,eNOS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LE造成大鼠脑组织结构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损伤,损伤的机制可能部分与下调eNOS蛋白表达有关。

潘燕[5](2011)在《淋巴性脑病对大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及羟基红花黄素A对淋巴性脑病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维持着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vous system,CNS)电解质环境与酸碱平衡,作为一种介质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提供营养,并承担着细胞代谢产物及神经递质、释放因子、神经肽、激素及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与清除工作。大脑的淋巴引流对维持CSF的正常循环及脑内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证明,脑内淋巴液经由神经周围淋巴管和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再经颈部淋巴引流到颅外。引流途径的任一环节受阻均可引发CSF循环不畅及脑内物质的引流受阻,从而造成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紊乱及神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淋巴性脑水肿(lymphatic brain edema, LBE)及/或淋巴性脑病(lymphatic encephalopathy, LE)的发生。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颈部淋巴结清除手术及放射治疗等是引发人类LE的主要原因。人类LE表现为淡漠,自主活动减少,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能集中及头痛、眩晕、恶心与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惊厥。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近年来肿瘤的发生率不断增长,接受肿瘤治疗导致的颈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对LE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常导致LE的误诊,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LE引起的脑缺血缺氧损伤还可影响到其对外周组织与器官的调节功能,常常会加重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与临床表现,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近年来已有学者发现LE大鼠出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调节能力的改变,引起血压与心率等调节能力下降等,但对其研究尚不够系统与深入。对LE研究的不足,也使得对其治疗缺乏有效的方法与药物。因此充分了解LE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脑组织和外周器官的病理危害以及寻找有效的缓解或治疗LE的药物与方法将具有重要意义。羟基红花黄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 HSYA)是由红花中提取的黄色无结晶粉末。对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缺血的治疗。其机制与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神经组织结构损伤等作用相关。但由颈淋巴梗阻导致的LE属于全脑的损害,HSYA是否对LE造成的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尚末见研究报道。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指连续心搏间瞬时心率的微小涨落。HRV信号蕴含了有关心血管调节的大量信息,广泛地应用于评价ANS系统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能力及对心梗后死亡的发生进行预测。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系统活动的影响。HRV分析常用的指标包含时域与频域两部分。时域分析通过统计学离散趋势分析法分析R-R间期的变化。频域指标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活动水平及均衡性的变化。其中低频段能量(LF)反映交感神经调制的强度、高频段能量(HF)反映迷走神经调制强度、能量比LF/HF反映交感神经/迷走神经调节平衡。尽管已有学者对LE造成的心血管调节能力损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通过标准的心率变异分析工具,全面的评价LE造成的HRV改变尚未见报道。冠心病、心肌梗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年老本身亦可引起淋巴引流的障碍,加上老年人口肿瘤发生的比例较高,因肿瘤治疗造成的颈淋巴损伤的比例也会相应地会增大。因此弄清LE对HRV的影响,对准确的判断心梗合并LE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意义重大。已有报道发现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n medulls, RVLM)通过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参与心率变异的调节过程。RVLM区域与呼吸节律相关的神经元的放电与HRV的高频成份有关。但目前为止尚未见对LE导致的RVLM区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报道;对其形态学改变与HRV改变间关系的研究亦未见报道。本文试图从ANS调节能力、形态学改变及分子生物学变化等角度探讨LE造成的脑损伤及HSYA对LE的保护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LE对ANS调节的影响及寻找改善或治疗LE症状的药物。研究目的1.综合评价LE对ANS调节功能的影响;2.观察LE对RVLM形态结构的影响,了解该区域的损伤情况与损伤程度;3.探讨RVLM结构损伤与HRV改变的关系;4.观察HSYA处理对LE的保护作用;5.探讨HSYA的ANS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1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淋巴性脑病(LE)组及羟基红花黄素A (HSYA)组,每组60只。SHAM组只分离暴露淋巴结不实施结扎与摘除手术,不接受任何药物;LE+HSYA组于LE术后每天腹腔注射5mg/kg HSYA;LE组与LE+HSYA组接受同样手术,但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上述三组又分为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21天六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组10只。2.LE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改良的Casley-smith方法建立LE模型。具体操作如下: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30mg/kg),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分离两侧颈浅淋巴结(各3-5个),结扎其两端的输入、输出淋巴管,摘除淋巴结。然后逐层分离皮下组织、肌层,直至气管。在甲状软骨旁、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的后外侧分离出颈深淋巴结(各1-2个),结扎其两端的淋巴管,摘除颈深淋巴结,逐层缝合切口。3.行为学分析实验动物在手术结束后的1、3、5、7、14、21天分别进行行为学评分。评分方法参照全脑缺血模型Lemay法分级标准及Sun等的分级方法并加以调整。4.心电信号提取与HRV分析各组分别于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21天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30mg/kg)。心电传感器连接肢体Ⅱ导联记录心电信号,温度传感器置入肛门监控体温。使用AD Instrument PowerLab system,采样率2kHz,持续采样30分钟。取其中平稳的5分钟信号进行短时心率变异分析。调用HRV分析模块,对标准肢体Ⅱ导联心电信号进行HRV分析。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包括:心率变异时域指标MEAN (全程所有R-R间期的平均值)、SDNN(全程所有R-R间期的标准差)、RMSSD (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及频域指标LF(低频能量,0.04<LF<0.15Hz)、HF(高频能量,0.15<HF<0.4Hz)与LF/HF(低高频能量比)。5.组织学观察上述各组每组3只于心电信号测量完成后取RVLM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观察。并对该区域行超薄切片作电镜观察。6. 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LE对各组大鼠脑组织RVLM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HSYA对eNOS表达的作用。7.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AS V9.0Chinese。利用UNIVARIATE过程对HRV各指标进行了正态性检验。神经功能缺损得分与心率变异指标的差异性检验,采用基于Wilcox得分的一维非参数检验及对各参数的秩次进行的二维比较与Q检验。结果1.对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影响SHAM组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的表现。与SHAM组比较,LE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显着偏高(p<0.05),主要表现为大鼠毛发蓬乱缺少光泽、嗜睡、活动减少、肌肉张力降低等;这些现象在术后第三天即可明显被察觉,但通常到第21天消失。LE+HSYA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得分比LE组明显降低(p<0.05)。2.对HRV指标及ANS调节功能的影响时域指标:MEAN:与SHAM组比较,LE组自术后第3天起显着延长;LE+HSYA组则更接近于SHAM组水平,且与LE组比较术后3、5、7、14及21天均有显着差异。SDNN与SHAM组比较,LE组术后第3至14天显着增加,而LE+HSYA组增加不明显,与LE组间有显着差异。RMSSD:与SHAM组比较,LE组术后第1至14天均显着增加,而HSYA治疗能显着阻止由LE造成的RMSSD的增加。频域指标:LF:在各时间点三组间均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HF:LE组自术后第3天即比SHAM组显着增大,直至术后第14天,第21天达SHAM组水平;HSYA处理组在术后第5天至14天可抵消由LE造成的HF的增加。LF/HF:LE组较SHAM组术后3至14天显着降低,LE+HSYA组与LE组比较有显着差异,HSYA能显着改善由LE导致的比值的降低。3.对脑组织形态及结构的影响HE染色与光镜观察:SHAM组神经细胞分布均匀、边界清晰,胞核大而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色淡,核仁清晰;血管正常。而LE组大鼠神经细胞分布稀疏,体积缩小,排列不整齐。部分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有些神经元周围、胞质内有空泡;血管外膜与周围脑组织出现明显空隙,血管外膜水肿。上述变化于LE术后自第3天开始出现,第5-7天最为明显,以后逐渐改善。HSYA治疗组与相应LE组比较HE染色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超微结构观察:SHAM组未发现神经细胞凋亡,髓鞘结构致密、排列整齐,血管内皮细胞正常,基底膜完整。LE组与SHAM组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为核固缩、染色质浓染、核膜不清晰;髓鞘疏松与破裂;毛细血管基底膜肥厚、小血管壁外膜呈半月形或不规则形扩张,内含大量水肿液。上述改变术后第7天最明显。HSYA可显着减少凋亡的神经元的数量和髓鞘及血管的损伤。4.对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与SHAM组比较,LE组eNOS mRNA表达于术后第5、7天显着降低(P<0.05),而HSYA治疗能显着增加eNOS 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E组eNOS蛋白表达显着下调,而HSYA治疗能显着对抗由LE引起的eNOS蛋白表达的下调。结论1.LE可引起ANS调节能力的损伤,使交感迷走平衡被打破,迷走神经在交感迷走平衡中占主导地位,表现为心率降低、HRV增加。2.LE可导致RVLM区域神经元、毛细血管及髓鞘等结构的损伤。3.LE大鼠RVLM区域损伤发生的时间与程度与HRV改变的发生时间与程度密切相关,说明LE所致的ANS调节能力的损伤与RVLM区结构的损伤密切相关。4. HSYA能显着改善LE大鼠的ANS调节能力、改善RVLM区结构的损伤程度、减弱LE下调eNOS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表明HSYA (?)(?)够有效的保护LE导致的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NO途径有关。

肖端[6](2011)在《大鼠脑内淋巴循环障碍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文中提出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 PVS)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德国病理学家R.Virchow和法国生物学、组织学家C.P.Robin提出,后来命名为Virchow-Robin腔(Virchow-Robin space, 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VRS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离开来,是神经系统内的正常解剖结构,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中枢神经系统内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衬有内皮细胞的淋巴管,但脑内淋巴引流明确存在,对于维持脑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脑内淋巴引流途径阻断后会引起一系列淋巴瘀滞性疾病,即淋巴滞留性脑病(Lymphostatic encephalopathy, LE)。而VRS是脑组织内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脑淋巴管前淋巴系统(Prelymphatic system),它也是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内有“点状出血”,这些“点状出血”病灶常顺着压力差沿着VRS和神经纤维周围间隙等疏松的组织间隙向远端扩展,可堵塞VRS,造成局灶性循环障碍,使VRS局限性扩张。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ICH是否激活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VRS与免疫反应之间有无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内淋巴循环路径又是怎样的,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证据证实VRS的具体功能及淋巴回流具体的路径。本研究分别通过构建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和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及构建高血压脑病后血管源性脑水肿动物模型,研究VRS的改变,旨在探讨大鼠脑内淋巴循环障碍与VRS扩张的关系,及探索VRS与免疫的关系。第一章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半结扎大鼠脑表面动脉的方法,在不影响全脑功能前提下,构建一种较稳定重复性好的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观察VRS扩张情况。材料和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10g,随机分成24h、48h模型组,24h、48h对照组,各10只。另取健康雄性SD大鼠5只为48h模型组,以台盼蓝(Trypan blue)灌注脑血管。大鼠经10%水合氯醛(0.4ml/100g)腹腔麻醉后,俯卧位固定四肢及头部,颅顶部备皮、消毒,正中纵行切开头皮2cm,30%双氧水腐蚀骨膜暴露前囟,在前囟旁选取开颅点,尽量避开上矢状窦。牙科钻钻孔,直径3-5mm,至硬脑膜表面,揭开硬脑膜,将大鼠移至体视镜下,暴露脑表面动脉,用3/8带针医用尼龙线分离备线,半结扎动脉,确保VRS内腔闭塞,而血管仍保持通畅,不影响远端供血。术后缝合头皮,假手术组大鼠仅开颅分离脑表面动脉,不进行半结扎操作。所有大鼠在同侧注入罗丹明标记牛血清(BSA-TAMRA) 10μl.采用德力凯(elica)脑电图机监测术中大鼠脑电图的变化,对比判断手术前后有无脑缺血等脑功能障碍。所有大鼠灌注固定取脑,冰冻切片,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后行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结果脑电图监测显示术后大鼠未出现脑缺血等脑功能障碍,在光镜下观察台盼蓝灌注模型大鼠可见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未受到破坏。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BSA-TAMRA聚集在半结扎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VRS内。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皮层及皮层下均可见明显扩张的VRS,皮层下白质较多见。扩张的VRS周围脑组织结构疏松,着色浅淡。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析因分析法,不同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552,P=0.000)。24h、48h模型组扩张的VRS数目(分别为6.60±2.76个,6.90±2.33个)比24h、48h对照组(分别为0.70±0.68个,1.10±0.99个)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时间扩张的VRS数目无统计学差异(F=0.338,P=0.564);VRS截面积统计学分析:方差齐性检验,F=8.460,P=0.001,方差不齐。采用近似F检验Welch法,F=40.913,P=0.000,具有显着性差异,选择Dunnett T3法进行多重比较。24h模型组(4.09±2.98 um2)和48h模型组(4.08±1.37 um2)与假手术组(0.33±0.30um2)相比,VRS面积扩大具有显着性差(F=40.913,P=0.000);24h模型组和48h模型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1.000)。第二章大鼠脑出血后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研究目的为了证实脑出血是否激活了脑内免疫系统,并观察VRS与脑内免疫反应的关系、脑出血后VRS的病理改变,通过顶部入路预置管二次注射自体动脉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成脑局部淋巴循环障碍,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方法标记CD68及CD4阳性细胞。在荧光显微镜及普通光显微镜下观察脑内阳性细胞。本研究又通过脑内注射自体血与BSA-TAMRA混合液及单独注射BSA-TAMRA,对比观察VRS在颅内具体的循环路径及特点。材料和方法SD雄性大鼠,体重250±10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所有大鼠保持在常规实验室温度,能自由饮水进食。1.自体血脑内注射: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各10只。通过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0.4mL/100g)深度麻醉后,将大鼠固定在立体定向仪上,定好位后,用牙科钻在进针点处钻孔,直径1mm,至硬脑膜表面。将24 G静脉留置针经钻孔垂直进针至位于颅骨外表面下6.0mm的靶点,预置管组大鼠预置管留置24h以后,再次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0.4mL/100g),抽取股动脉血于肝素化的20μL微量注射器中。模型组大鼠缓慢注射动脉血10μL(10μL/min)至靶点,静置8min后,以同样速度注射余下10μL血液,留针30min后缓慢拔针,封闭留置管。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自体血与BSA-TAMRA混合液的制备与颅内注射:运用同样的办法,我们在大鼠左侧大脑半球注入该混合液体。该组随即选取10只SD雄性大鼠,所有大鼠在24h后处死。3.颅内单独注射BSA-TAMRA:30只雄性大鼠被立体定向在左侧大脑半球注入BSA-TAMRAC,并随机分成3个亚组:24h组、48h组、72h组,每组含10只。三个亚组分别在24h、48h及72h处死。所有大鼠麻醉下心脏内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后取脑,行冰冻切片,经过相应染色(免疫荧光、免疫组化、H-E)后在普通光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每只大鼠脑组织内VRS平均面积(每只大鼠测量10个VRS,取平均值)。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观察及H-E染色观察: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CD4阳性细胞数目(6.50±2.46个)比对照组(2.80±1.87个)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83,P=0.001)。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有大量CD68阳性细胞聚集在VRS内,在荧光激发下(WB,激发波长460-490nm,吸收波长520nm),呈现绿色荧光,聚集在血管周围。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CD68阳性细胞数(13.30±4.67个)比对照组(5.50±1.78个)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8,P=0.000)。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亦可见VRS内有CD68阳性细胞表达,环绕在血管周围。大鼠脑组织行H-E染色可见,脑组织内有大片出血病灶,血肿可沿着VRS向远端扩张,环绕在血管周围。脑出血模型后脑组织行H-E染色,可见脑组织内有大片血肿病灶,血肿可沿着VRS或神经纤维间隙向远端扩散,扩散的血液成分集中分布在血管周围。大鼠脑组织行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亦可见CD68阳性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间隙,得到的结果与免疫荧光一致。2.自体血与BSA-TAMRA的混合液沿着VRS迁移扩散:在荧光显微镜下(WG,激发波长510-515nm,吸收波长590nm),可见混合液聚集在VRS,呈现红色光点,拍取荧光片后,调换成普通光镜在同一视野下拍摄,后将两者重合作为荧光背景。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自大脑深部至脑表面血管,混合液沿着血管越来越密集,甚至填堵了,VRS局部扩张。3. BSA-TAMRA在脑内的迁移路径观察:24h组大鼠脑组织内荧光素主要分布在左侧基底节区及皮层。48h组和72h组大鼠,荧光颗粒更为弥散在VRS内,更特别的是,大量的BSA-TAMRA聚集在软脑膜下腔及侧脑室脉络膜。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大量的BSA-TAMRA迁移到双侧颈淋巴结内。第三章大鼠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研究目的采用结扎并摘除双侧颈深浅淋巴结构建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脑淋巴液回流受阻,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单核巨噬细胞抗体(CD68),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淋巴液回流受阻后,脑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变化,同时观察其迁移路径与VRS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索VRS的功能,探讨VRS与免疫反应的特殊关系。材料和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10g,随机分成24h、48h模型组,24h、48h假手术组(开颅分离浅表动脉而不行半结扎),各10只。以标准饲料喂养,自由饮水,饲养温度22-25℃。用结扎并摘取颈部淋巴结的方法制备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对照组仅分离颈部淋巴结。将处理好的组织置于冰冻切片机(LEICA CM 1850)内,恒温在-20℃,平衡温度30min后开始切片。将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后立即置于暗室荧光显微镜(OLYMPUS BX51)下观察(WG,激发波长510-550nm,吸收波长590nm),在同一视野下拍摄荧光片及普通光片,将两者叠加。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照相。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每只大鼠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VRS平均面积,每只大鼠测量10个VRS,取平均值。同时计数扩张的VRS数目,取平均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24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皮层、基底节区等部位可见大量VRS扩张,环绕着血管,横断截面呈现圆形或椭圆形环状扩张,在血管纵轴上,VRS呈现血管周围的一条长腔,腔内为透明组织液,有的可见VRS内聚集大量组织细胞。采用析因分析法(表3-1),模型组扩张的VRS数目(10.65±4.10)显着多于对照组(1.95±1.10),(F=81.242,P=0.000);模型组VRS截面积(6.17±2.49)显着多于对照组(0.39±0.28) (F=107.019,P=0.000)(图3-6)。用免疫荧光方法特染单核巨噬细胞抗体CD68,藻胆色素蛋白(Phycoerythrin, PE)荧光标记二抗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VRS内聚集较多CD68阳性细胞,环绕在血管周围,呈现红色荧光。48h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内VRS扩张现象更为明显,数目增多,集中在基底节区及脑膜下,内含有大量细胞聚集。CD68阳性细胞聚集在VRS内,呈红色荧光。不同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588,P=0.000),模型组CD68阳性细胞数(14.90±5.55)显着多于对照组(5.55±2.19)。第四章大鼠高血压脑病后血管源性脑水肿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研究目的通过制备高血压脑病血管源性脑水肿大鼠模型,引起全脑淋巴液生成增多后,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VRS的变化,探讨VRS扩张机制。材料和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50±10g,随机分成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以标准饲料喂养,自由饮水,饲养温度22-25℃。模型组10只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6.0mg/kg),每8h注射一次,共注射三次。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48h后再次腹腔麻醉,用4%多聚甲醛从心脏经升主动脉灌注固定,剥取脑组织。脑组织采用15%和30%蔗糖溶液梯度脱水,浸入液氮预冷的异戊烷内速冻。冻后的脑组织复温至-20℃后采用冰冻切片机进行冠状面切片,切片厚度10μm。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并照相。显微镜(OLYMPUS)×20视野下,拍取10个不同层面的切片,10个不同的视野,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图片,计数扩张的VRS数目及计算VRS截面积,取平均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间扩张的VRS数目及截面积差异性,先行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结构致密,神经细胞核为淡蓝色,神经纤维为红色,血管内无明显残余红细胞,血管壁上可见蓝染的内皮细胞,血管周围未出现明显扩张的VRS;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疏松水肿,着色浅淡,血管周围最为明显,扩张的VRS有的呈现椭圆形,有的呈长条形,与血管走向有关。模型组扩张的VRS数目(7.80±2.53)比对照组(1.40±1.26个)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55,P=0.000);模型组截面积(4.54±2.35um2)比对照组(0.31±0.27um2)扩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42,P=0.000)。结论1、采用半结扎大鼠脑表面动脉的方法,在不影响全脑功能、不破坏BBB前提下,能构建一种较稳定、重复性好的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2、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后能引起相应皮层及皮层下白质VRS局限性扩张,呈圆形、椭圆形、线性等。3、脑出血后血肿可沿着VRS向周围扩散,或堵塞VRS,造成局灶性淋巴滞留,VRS局部扩张。4、脑出血后脑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产生免疫反应。5、脑出血后,大量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VRS内,可沿着VRS随着脑内淋巴循环而迁移到软脑膜下腔及脑室脉络丛。6、VRS是免疫细胞激活并清除异物的场所与通道。7、大量荧光素随着脑内淋巴液从大脑深部循环到软脑膜下腔及脑室脉络丛,最终可以迁移到双侧颈淋巴结。8、脑内淋巴循环与颈部巴结相通。9、结扎并摘除双侧颈部巴结可以引起全脑淋巴回流受阻,脑组织肿胀,全脑大量VRS扩张,散在分布。10、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后扩张VRS数目及截面积显着增加,全脑淋巴回流受阻是VRS扩张机制之一11、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可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大量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VRS内,VRS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循环的路径之一12、高血压脑病可造成脑组织BBB破坏,脑组织内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液生成增多,可导致VRS扩张。13、各种原因导致的BBB破坏是VRS扩张机制之一。

何国林[7](2010)在《脑出血管涌现象的病理研究》文中指出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很高。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脑组织水肿、缺血等。近年来有关脑出血病理机制的研究从未间断,但鲜有重大突破。很早以前即有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内有“点状出血”,这些“点状出血”病灶常呈环状围绕在血管周围,故又称为“环状出血”。“环状出血”的病理机制一直未被探明,一般认为是由于血肿压迫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脑组织淤血性梗死,小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内存在一种独特的病理现象—“管涌现象”,即流体状态的血液顺着压力差沿着血管周围间隙(VRS)和神经纤维周围间隙等疏松的组织间隙向远端扩展。“环状出血”其实就是血肿沿血管周围间隙向外扩展所致。“管涌现象”可能与血肿远隔效应、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等脑出血的一系列病理现象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第一章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构建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研究目的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与非预置管法制备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进行对照研究,探讨预置管技术抑制针道反流,改善脑出血动物模型稳定性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采用配对实验设计。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对,每对大鼠体重相近(250±10g),同窝别,喂养条件相同。随机分入预置管组和非预置管对照组,每组各12只。预置管组大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左侧尾状核中心置管,术后24 h从股动脉抽取自体血50μL,经预置管分两次缓慢注入尾状核,并密闭导管;非预置管对照组大鼠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左侧尾状核中心置管后立即分两次缓慢注射自体动脉血50μL。所有大鼠注射自体动脉血24 h后再次腹腔麻醉,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并处死,剥取完整脑组织,4%多聚甲醛浸泡48 h后作脑组织序列切片,片厚2 mm,大体观察并照相。然后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并照相。结果两组大鼠左侧尾状核内均可见血肿形成,预置管组的平均血肿容量(25.1±0.5)μL,大于对照组(24.2±0.7)μL,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预置管组大鼠血肿容量离散系数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鼠血肿容量离散系数2.9%。预置管组血肿形态较规则,呈圆形,占位效应较明显。第二章脑出血后血肿内有形成分“管涌现象”的病理学研究研究目的采用异硫氰酸(FITC)荧光探针标记红细胞,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内有形成分“管涌现象”的分布特点。材料和方法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取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50±10g,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2个假手术对照组(1h组、3d组),每组各5只。其中实验组共6组:1h组、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FITC标记自体动脉血的制备:各实验组大鼠从股动脉抽血。采用FITC标记自体红细胞(FITC-RBC),用自体血清重悬至原体积,取此FITC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用来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左侧尾状核中心预置管。各实验组大鼠在置管术后24h经预置管注射预先制备的FITC标记自体动脉血50μL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仅穿刺进针至左侧尾状核中心,不注血。组织切片制备及其荧光和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大鼠在模型制备后的相应时间点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假手术对照组大鼠术后1h、3d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各组大鼠剥离出脑组织以及双侧颈深淋巴结,冰冻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采用波长为460-490 nm的蓝色光激发。荧光照相后进行常规HE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将同一部位荧光图像及HE图像输入Photoshop CS4,手工配准后进行图像叠加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FITC-RBC主要分布在血肿周围组织内,沿血管周围间隙和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广泛分布,常扩散至同侧胼胝体。同侧基底节和大脑皮层内的VRS内也可见散在分布,脑干及对侧大脑半球仅在VRS内可见少量FITC-RBC散在分布。血肿周围组织内可见FITC-RBC裂解后释放的游离FITC,血肿形成时间越长越多。游离FITC分布范围比FITC-RBC广泛,在双侧大脑半球和脑干内的VRS内均可见广泛分布。血肿形成1h血肿外各脑区的VRS内开始出现含有黄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血肿周围较多。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且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14d时遍及脑内所有部位的VRS内。血肿形成1h后双侧颈深淋巴结内均可见FITC-RBC和游离FITC分布,双侧分布情况相似,主要分布在淋巴窦内,此时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内未见FITC-RBC和游离FITC。随着时间的推移,FITC-RBC逐渐减少,但游离FITC和含有黄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明显增多。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及双侧颈深淋巴结内均未见颗粒状荧光物质分布。第三章脑出血后血肿内无形成分“管涌现象”的病理学研究研究目的采用四甲基罗丹明(TAMRA)荧光探针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TAMRA-BSA),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段血肿内无形成分“管涌现象”的分布特点。材料和方法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取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50±10g,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2个假手术对照组(1h组、3d组),每组5只。其中实验组共6组:1h组、6h组、24h组、3d组、7d组和14d组。TAMRA荧光探针标记的自体动脉血的制备:采用TAMRA荧光探针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TAMRA-BSA),掺入大鼠自体动脉血中使TAMRA-BSA在动脉血中的终浓度为40mg/ml,取此TAMRA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尾状核中心预置管。各实验组大鼠术后24 h采用TAMRA-BSA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仅进针至大鼠尾状核,不注血。组织切片制备及其荧光和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大鼠在模型制备后的相应时间点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假手术对照组大鼠术后1 h、3d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各组大鼠剥离出脑组织以及双侧颈深淋巴结,冰冻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采用波长为510-550 nm的绿色光激发,荧光照相后进行常规HE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将同一部位荧光图像及HE图像输入Photoshop CS4,手工配准后进行叠加并进行分析。结果TAMRA-BSA在脑组织内广泛分布,遍及脑内所有部位的VRS内。除在血肿及血肿周围组织内存在大量TAMRA-BSA颗粒外,TAMRA-BSA颗粒还大量分布于血肿同侧基底节区和皮层的VRS内,脑干和血肿对侧大脑半球内的VRS内也可见TAMRA-BSA颗粒散在分布。TAMRA-BSA颗粒也可以沿神经纤维周围间隙扩散,但距离较近,仅能扩散至血肿周围组织内,较常见的部位为血肿周围的神经纤维束和胼胝体。血肿形成后不同时间段各脑区TAMRA-BSA颗粒的分布变化不明显。1h后病灶同侧各脑区内即可见TAMRA-BSA颗粒在血管周围间隙广泛分布,血肿周围的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内也可见TAMRA-BSA颗粒分布。其他各时间段TAMRA-BSA颗粒分布情况大致相同。血肿形成1h后双侧颈深淋巴结内均可见含TAMRA-BSA荧光颗粒,双侧分布情况相似,主要分布在淋巴窦内,淋巴小结的生发中心内也可见含有TAMRA-BSA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分布。不同时间段各组AMRA-BSA荧光颗粒在颈深淋巴结内的分布情况相似。血肿形成6h后,血肿内开始出现含黄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此时包括双侧大脑半球和脑干等各脑区的VRS内也可见含有黄色荧光颗粒的吞噬细胞,血肿周围较多,而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褐色。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及双侧颈深淋巴结内均未见颗粒状荧光物质分布。第四章“管涌现象”与淋巴滞留性脑病关系的病理学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FITC标记红细胞、TAMRA标记BSA,对脑出血后“淋巴滞留性脑水肿”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探明脑出血后“管涌现象”与“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70只,体重250+10g(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6个TAMRA实验组、6个FITC实验组和2个假手术对照组(1 h组、3 d组),每组各5只。6个TAMRA实验组分为:TAMRA-1 h组、TAMRA-6 h组、TAMRA-24 h组、TAMRA-3 d组、TAMRA-7 d组和TAMRA-14 d组。6个FITC实验组分为:FITC-1 h组、FITC-6 h组、FITC-24h组、FITC-3 d组、FITC-7 d组和FITC-14 d组。FITC标记自体动脉血的制备:各实验组大鼠经股动脉抽血。采用FITC标记自体红细胞(FITC-RBC),用自体血清重悬至原体积,取此FITC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用来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TAMRA荧光探针标记的自体动脉血的制备:采用TAMRA荧光探针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TAMRA-BSA),掺入大鼠自体动脉血中使TAMRA-BSA在动脉血中的终浓度为40 mg/ml,取此TAMRA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各组大鼠在立体定向仪下向尾状核中心预置管。各实验组大鼠置管术后24 h经预置管注射预先制备的FITC标记自体动脉血以及TAMRA标记的自体动脉血50μL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大鼠仅穿刺进针至尾状核中心,不注血。组织切片制备及其荧光和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大鼠在模型制备后的相应时间点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假手术对照组大鼠术后1h、3d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并处死。各组大鼠剥离出脑组织,冰冻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各TAMRA实验组采用波长为510-550 nm的绿色光激发,各FITC实验组采用波长为460-490 nm的蓝色光激发。荧光照相后进行常规HE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将同一部位荧光图像及HE图像输入Photoshop CS4,手工配准后进行图像叠加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肿形成1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VRS开始扩大,内有淋巴液潴留,周围脑组织开始出现水肿。3d达到高峰,此时部分血管周围间隙呈气球样改变。扩张的VRS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VRS扩张程度越严重其周围脑组织水肿越明显。7d后扩张的VRS开始逐渐缩小,14d后VRS内淋巴潴留现象基本消失,周围脑组织水肿也基本消褪。没有明显淋巴液潴留的VRS周围脑组织水肿不明显或仅有轻度水肿,即使在3d淋巴潴留达到高峰期间也是如此。脑组织水肿的程度与VRS内淋巴液潴留的程度明显正相关。大部分扩张的VRS内均可见TAMRA或FITC荧光颗粒。但并不是所有含TAMRA或FITC荧光颗粒的VRS均有淋巴液潴留,大量含有TAMRA或FITC荧光颗粒的VRS内并未见到淋巴液潴留,周围脑组织的水肿也不明显。同时,某些伴有周围脑组织水肿的扩张的VRS中并不含TAMRA或FITC荧光颗粒。假手术对照组脑组织无扩张的VRS, VRS也没有TAMRA或FITC荧光颗粒。结合脑组织水肿的程度与VRS内淋巴液潴留的程度明显正相关的现象,提示淋巴液潴留是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水肿的最主要原因。结论1、与传统的非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比较,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的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血肿形态规则、容量稳定、反流量少,是建立稳定的脑出血动物模型的有效手段。2、脑出血发生后,“管涌现象”即开始出现。3、血肿内有形成分的“管涌现象”主要发生在VRS内,可扩散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内的“管涌现象”仅见于血肿周围组织内。4、血肿内无形成分的“管涌现象”分布范围远远超过有形成分,可发生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VRS内,神经纤维周围间隙内的“管涌现象”则主要见于血肿周围组织内。5、血肿内的有形成分红细胞裂解后可释放出无形成分,沿VRS远距离扩散,使血肿内有形成分的“管涌现象”分布范围逐渐扩大。6、血肿内无形成分的“管涌现象”在血肿形成后即达到高峰,并扩散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7、“管涌现象”是血肿吸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血肿析出的大分子物质主要通过VRS通过颈深淋巴结被吸收入血。8、血肿形成1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即开始出现“淋巴滞留性脑水肿”,3d达到高峰,7d后开始逐渐减轻,14d后基本消失。9、“管涌现象”与“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密切相关,脑出血后不同时期“管涌现象”的演变导致了淋巴滞留性脑水肿动态变化。10、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淋巴液潴留而不是血肿毒性物质的作用。11、借助“管涌现象”,血肿内的毒性物质的作用范围明显增大,可能是血肿远隔效应的主要机制。12、“管涌现象”可能导致了血肿形态不规则。13、“管涌现象”与脑出血后继发性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王重[8](2010)在《富钒决明子对淋巴性脑水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应用富钒决明子以普通决明子及无机钒(NaVO3)为对照,干预淋巴性脑水肿(lymphatic brain edema, LBE)大鼠,以评价富钒决明子对于淋巴性脑水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比较普通决明子、无机钒(NaVO3)与富钒决明子之间对于LBE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差别。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LBE组、SC组、V组和V+SC组(n=10),Sham组、LBE组、V组均以普通大鼠饲料喂养,SC组、V+SC组分别应用普通决明子及富钒决明子大鼠饲料干预。Sham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进行LBE手术。V组手术前后腹腔注射无机钒(NaV03)。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神经元功能状态、ChAT免疫组化染色和RT-PCR检测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神经元凋亡。结果(1)各组大鼠每日进食饲料重量(60g/只/d)和每周体重增长重量(20g/w)无差异(P>0.05);SC组与V+SC组大鼠每日饮水50ml,较Sham组(40m1/d)多(P<0.05)。(2)MWM定位航行试验中,V+S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Sham组大致相同,SC组、V组依次延长,LBE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最长,且始终高于其他组。(3)M WM空间搜索试验中,V+SC组大鼠与Sham组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活动时间和目标象限路程/总路程三个指标均相近(P>0.05)。V+SC组、V组三个指标均明显高于LBE组(P<0.0]);SC组与LBE组无差异(P=0.131)。V+SC组明显高于V组(P<0.01)。(4)LBE组、V+SC组、V组、SC组、LBE组尼氏染色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神经元细胞深蓝、紫色区域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值依次降低,各处理组与Sham组间以及各处理组间IOD值均有显着差异(P<0.01)。(5)LBE组、V+SC组、V组、SC组、LBE组ChAT免疫组化染色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神经元细胞黄色棕黄色区域IOD值依次降低,各处理组与Sham组间以及各处理组间IOD值均有显着差异(P<0.01)。(6)TUNEL染色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神经元细胞凋亡率,V+SC组与Sham组间无差别(P=0.338),其余各处理组与Sham组间以及各处理组间均有显着差异(P<0.01)。(7) RT-PCR中,ChAT表达量LBE组、V+SC组、V组、SC组、LBE组依次降低,各处理组与Sham组间以及各处理组间ChAT与β-actin灰度值之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富钒决明子饲养的大鼠,其正常生长发育未受影响。(2)富钒决明子可以改善LBE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增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目、提高胆碱神经元功能、抑制神经元凋亡。为LBE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3)富钒决明子的神经保护作用优于普通决明子以及无机钒(NaVO3)。

张颜波,陈玉社,袁慧,牛敬忠,孙保亮[9](2009)在《淋巴滞留性脑病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张颜波,吴家锋,陈玉社,袁慧,牛敬忠,孙保亮[10](2009)在《实验性淋巴滞留性脑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

二、大鼠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淋巴滞留性脑病大鼠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全脑淋巴滞留模型的制备
    1.4 判断造模成功的标准
    1.5 标本制作及病理观察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病理学观察结果
        2.1.1 模型组脑组织观察
        2.1.2 模型组大鼠的VRS病理学表现
        2.1.3 模型组大鼠VRS病理学表现
    2.2 统计学结果
        2.2.1 大鼠脑组织内扩张VRS数对比
        2.2.2 大鼠脑组织内VRS截面积对比
3 讨论

(2)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循环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结构意义上的淋巴循环
二、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功能意义上的淋巴循环
三、中枢淋巴循环障碍所致相关疾病

(3)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1.2.2 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的制备
        1.2.3 心电信号采集与HRV分析
        1.2.4 脑组织光镜及电镜观察
        1.2.5 免疫印迹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行为学的改变
    2.2 组织学改变
    2.3 心率变异性改变
    2.4 Western blot 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SHAM组比较, LE组术后第7天、 14天eNOS
3 讨 论

(5)淋巴性脑病对大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及羟基红花黄素A对淋巴性脑病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淋巴性脑病对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的损伤及羟基红花黄素A的保护作用
    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淋巴性脑病对大鼠心率变异指标的影响及羟基红花黄素A对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保护作用
    摘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6)大鼠脑内淋巴循环障碍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大鼠脑出血后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大鼠全脑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构建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大鼠高血压脑病后血管源性脑水肿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创新性
中英文缩略词
学习期间的成果
致谢
附: 摘要
统计学证明

(7)脑出血管涌现象的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预置管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构建大鼠尾状核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脑出血后血肿内有形成分"管涌现象"的病理学研究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脑出血后血肿内无形成分"管涌现象"的病理学研究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管涌现象"与淋巴滞留性脑病关系的病理学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创新性
文中缩略语
学习期间的成果
论文统计证明
致谢

(8)富钒决明子对淋巴性脑水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大鼠淋巴滞留性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淋巴滞留性脑病大鼠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的研究[J]. 肖端,麦华超,叶文慧,唐举贤. 黑龙江医药, 2018(02)
  • [2]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循环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J]. 吕田明,黄小玉,史翠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06)
  • [3]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郑冬雁. 山东大学, 2012(02)
  • [4]淋巴滞留性脑病对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郑冬雁,潘燕,刘尚明,王立言,孟延,徐红岩,李红宇,魏蜀一.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5]淋巴性脑病对大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及羟基红花黄素A对淋巴性脑病的保护作用[D]. 潘燕. 山东大学, 2011(12)
  • [6]大鼠脑内淋巴循环障碍及VRS扩张的病理研究[D]. 肖端.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6)
  • [7]脑出血管涌现象的病理研究[D]. 何国林. 南方医科大学, 2010(12)
  • [8]富钒决明子对淋巴性脑水肿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 王重. 泰山医学院, 2010(02)
  • [9]淋巴滞留性脑病研究进展[J]. 张颜波,陈玉社,袁慧,牛敬忠,孙保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04)
  • [10]实验性淋巴滞留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 张颜波,吴家锋,陈玉社,袁慧,牛敬忠,孙保亮. 中国微循环, 2009(04)

标签:;  ;  ;  ;  ;  

大鼠淋巴潴留脑水肿的病理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