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舌痛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顾红岩,苏凤哲[1](2021)在《从湿论治灼口综合征的临床验案三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灼口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舌体灼热、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而无明显的病理体征,属中医舌痛病范畴。中医药辨证治疗此类疾病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以心肝火旺,脾肾两虚湿重证、阴虚火旺,脾虚湿滞证和脾虚肝旺,痰瘀阻络证三个证型为例,展示了理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辅以益肾清肝之品治疗舌痛病的显着疗效。本病属上热下寒证,上以心肝火旺为主,下以脾肾阳虚为要,治当清上温下以治之。上以清肝经湿热,下以温化脾肾寒湿。其本质在于化湿,从湿论治舌痛病。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舌痛病寒热虚实的轻重,准确把握用药的寒热温凉比例。
张喜鹏,王小平[2](2020)在《舌痛从五脏论治刍议》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舌痛的发病机理,整理舌痛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主要分析《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对于舌痛的认识,系统论述了舌与五脏的关系,从而分析系舌痛的发病机制。结果舌痛的主病脏腑责之于心脾,并与肝肾相关。历代医家对于舌痛的临床治疗思路,也验证这一观点有其临床价值。结论舌痛病位在舌,与心脾肝肾相关。舌痛虽然是一个局部病变,但却是内在脏腑病理变化的一个外在征象,通过辨证思维方法,司外揣内,再结合四诊的情况诊治,正是中医治疗舌痛的优势所在。
谢尚丰[3](2020)在《灼口综合征患者痛与不痛型的临床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初步比较分析我院近1年诊治的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痛与不痛型的人群分布、诱因情况、表现差异,探究疼痛症状在BMS各类型中的意义,为BMS的诊疗提供新思路,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做基础。方法:文献学习并制作BMS患者信息问卷及患者焦虑、抑郁量表。回顾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来我院黏膜专家门诊就诊且诊断为BMS的患者症状、病史、相关问卷内容及临床体格检查内容,根据患者是否有疼痛症状将其分为疼痛组与非疼痛组。用Excel2010整合数据信息,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回顾BMS患者461例,根据标准排除2例患者,纳入研究459例患者。疼痛组347例,非疼痛组112例。其中,196例患者完整收集BMS信息问卷,疼痛组为165份,非疼痛组为31份;169例患者完整收集焦虑、抑郁问卷,疼痛组为141份,非疼痛组为28份。2.两组的主要患病人群中位年龄相似(疼痛组:51.01±13.08,非疼痛组:52.32±13.32,P=0.800);男女性别比例有差异(疼痛组:1:4,非疼痛组:1:2,P<0.01);两组的症状评分有差异(疼痛组:5.25±2.48,非疼痛组:3.87±2.50,P<0.01);两组的焦虑评分无差异(疼痛组:6.33±4.24,非疼痛组:5.11±4.46,P=0.978);两组的抑郁评分无差异(疼痛组:5.79±3.88,非疼痛组:4.68±3.08,P=0.662);两组患者均较多经历牙科治疗事件无差异(疼痛组:16.9%,非疼痛组:22.6%,P=0.449);其次为个人或家庭事件无差异(疼痛组:9.7%,非疼痛组:22.6%,P=0.062);再其后为伤害类事件无差异(疼痛组:5.5%,非疼痛组:9.7%,P=0.409);两组已知诱发事件比例无差异(疼痛组:32.1%,非疼痛组:54.9%,P=0.096);两组未知诱发事件比例无差异(疼痛组:67.9%,非疼痛组:45.1%,P=0.096)。3.两组大部分患者症状都位于舌(疼痛组:79.4%,非疼痛组:54.8%,P<0.05),疼痛组比例更高;两组呈多发部位分别多于单发部位,尚无组间差异(疼痛组:55.2%,非疼痛组:64.5%,P=0.222)。疼痛组患者主要症状为烧灼感,比例显着大于非疼痛组(疼痛组:81.8%,非疼痛组:0%,P<0.01),主诉针刺感的患者比例大于非疼痛组(疼痛组:24.8%,非疼痛组:0%,P<0.01);非疼痛组患者主要症状为麻木感,比例大于疼痛组(非疼痛组:61.3%,疼痛组:37.6%,P<0.05)。4.疼痛组患者症状的主要日间模式为晨轻昏重型(疼痛组:40.0%;非疼痛组:19.4%,P<0.05),非疼痛组患者症状的主要日间模式为程度不变型(非疼痛组:58.0%,疼痛组:33.9%,P<0.05)。疼痛组大部分患者在进食时症状表现为缓解(疼痛组:48.5%,非疼痛组:22.6%,P<0.05),言语时症状没有变化(疼痛组:53.9%,非疼痛组:77.4%,P<0.05)。非疼痛组大部分患者进食或言语时症状没有变化(非疼痛组:58.0%、77.4%,疼痛组:36.4%、53.9%,P<0.05)。疼痛组患者症状影响睡眠比非疼痛组高(疼痛组:35.2%,非疼痛组:12.9%,P<0.05)。结论:1.人群分布和诱发因素:在本研究中,BMS疼痛组和不疼痛组均以中年女性患者相对显多,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口腔科治疗事件、个人或家庭压力性事件和伤害类事件。女性以疼痛组比非疼痛组更居多。2.性别与症状级别:在本研究中,疼痛组男女比例为1:4,非疼痛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疼痛组男女比例显着低于非疼痛组(P<0.01),而且非疼痛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也低于疼痛组(P<0.01)。3.症状模式:在本研究中,BMS患者疼痛组主要表现为烧灼感,主要发于舌,多部位发病多见,症状的主要模式为晨轻昏重型,进食时症状可缓解,言语时症状无变化,弱少影响睡眠;非疼痛组主要表现为麻木感,主要发于舌,多部位发病多见,症状的主要模式为程度不变型,进食、言语时症状无变化,较少影响睡眠。疼痛组比非疼痛组可缓解(P<0.05)。4.本团队建议的新增分类法:根据BMS患者症状的疼痛与非疼痛,本团队提出一种补充性的新分类法分为3种:BMS疼痛型,或者称典型类;BMS非疼痛型,或者称非典型类;以及BMS兼杂型:疼痛伴麻木等症状。
张锂泰,贾立群[4](2020)在《贾立群论舌痛的辨证与治疗》文中指出贾立群教授在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建立了中医临床舌象数据库,基于舌诊临床数据,结合中医理论对舌痛进行中医的辨证与分析。提出舌痛一症中医属络病范畴,病性属热,并以虚实为纲,重点论述舌痛的津亏络损、火热灼络、瘀血阻络3种病机,并针对病机给出以沙参麦冬汤和凉膈散为主的内服方、及自拟"舌痛含漱液"(红花、紫草、桂枝、白芷、麦冬)外治的治疗方法。
顾志坚,朱蕾蕾,孙玄厹,刘宁宁,张涛,耿琦,李威,张烨[5](2019)在《蒋健教授辨治灼口综合征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蒋健教授通过多年临证总结认为,灼口综合征(BMS)常见"火证"、瘀血阻络证及肝气郁结证等,提出"郁证性舌觉异常"的新概念。常用治则包括滋阴泻火、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主张辨识郁证并从郁论治。"火证"者,实火重在清热泻火,虚火重在养阴生津,虚实相兼则当滋阴泻火并举。对于难辨难治者,临证采用试验性用药治疗,以探明有效方药。
唐英超,冉宁晶,杨旭红[6](2019)在《灼口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国际疼痛协会和国际头痛协会把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定义为一种独特的实体性疾病,包括发生在临床正常的口腔黏膜内的所有形式的烧灼感[1]。目前BMS临床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属于非器质性疾病,主要以舌部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统计学表明,BMS在围绝经期发病率较高,约为20%~90%。BMS女性患病率为4. 2%,男性仅0. 8%,40~49岁女性最易发生BMS,男性多发年龄为30~59岁[2]。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BMS的效果较好,现综
徐丽[7](2019)在《基于《敖氏伤寒金镜录》探讨旴江名医舌诊特色与成就》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旴江名医舌诊特色与成就,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基于《敖氏伤寒金镜录》,系统整理代表性旴江医家着作中舌诊内容;其中包括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李梴、龚居中等医家;代表着作有《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寿世保元》《红炉点雪》《医学入门》《外科精要》等,主要从《敖氏伤寒金镜录》及其学术思想、旴江医家舌诊学术内容、旴江医家舌诊学术特色与成就、舌诊临床应用等四个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与阐发。结果:旴江医家舌诊学术思想之于《敖氏伤寒金镜录》有一定的传承性和拓展性。旴江医家善于从舌质、舌苔等多方面进行分类观察并综合分析,舌、脉、症相结合辨证论治。提出舌色为妊娠产妇重要的诊察内容。重视舌苔见于舌体不同部位的临床意义。提出各种黑苔的具体舌象表现与病因病机,提出黑色入口为危象。提出舌苔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重视小儿舌态,重视观察舌下络脉。舌色、舌形等的变化可对治疗、疗效进行正、负反馈。根据不同舌象推断疾病预后情况,强硬舌等舌态为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指出既可舌、脉、症相结合指导临床用药,亦可使用只针对舌象的治疗方法,多元化诊疗提高疗效。旴江医家传承经典并在敖氏舌诊基础上,从内外妇儿等各科拓展了舌诊临床应用领域。结论:旴江医家在传承前贤的基础上对舌诊有所发展,尤其在凭舌辨识疾病、处方用药、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所建树,丰富了中医舌诊理论体系,拓展了舌诊理论的临床应用范围,为后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王丽芬[8](2019)在《基于证候标准的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养生在疾病调养、预防、行为调养和延年益寿方面都具有独特功能和效果。中医健康管理为中医养生融入现代健康管理提供了系统的操作支持,中医养生技术是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已于2011年将高血压病纳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范畴中。中医状态辨识是中医健康管理的核心流程,开展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系统化研究,对于推进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和养生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索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方法与规范化命名规则,初步分析整理出高血压病中医状态与症状、舌脉的关联关系,提出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辨识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高血压病中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的状态辨识提供借鉴,为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为依据,通过对标准证候名称及内涵的解构,构建中医状态系统化分类架构,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血压中医状态的命名规则与状态内涵。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从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6月期间关于高血压中医状态辨识相关文献,逐条查阅论文中引用的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提取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的参考文献信息,依据证候标准来源信息,从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学校馆藏图书等方面获取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文本。2、数据库方法:根据文献信息特点,采用Access 2010数据库管理工具构建数据表,将现代文献元数据、证候标准文本等数据通过文本标记后采用专门工具导入到数据表中,形成研究数据库。3、术语规范化方法:(1)症状、舌脉术语:对分词后的症状、舌脉术语进行语义消歧和分类规范,症状分类参照国际社区医疗分类(ICPC)。(2)证候术语规范:对证候名称进行同义词合并、分类与编码,证候分类与编码参照1995版国家标准《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3)中医状态名称分类与规范:将中医证候名称转换为中医状态名称,并进行统一编码,中医状态由态基组成,态基由病位元与邪机元构成。4、统计分析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编程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有:1)频数统计:对文献来源、标准来源、证候分类、症状进行频数统计,对中医状态的态元、态基、状态三个层次进行逐级频数统计;2)加权关联规则分析:计算态元、态基与症状的关联关系。3)利用proc report过程输出分析结果至word文档。结果:1、研究构建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文献数据集、中医证候标准知识库。文献数据库来源于4629篇文献的筛选,最终纳入1026篇文献,涉及101个证候标准,获取了71个证候标准文本,提取出311个高血压病中医证型。2、高血压病证候分类频数统计结果如下(摘录频数结果大于4的实例):(1)一级分类:脏腑经络证候类159、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142、病因证候类10。(2)二级分类:肝证类105、阴证类38、痰证类36、血证类35、气证类32、肾证类28、心证类9、风证类9、经络证类8、脾证类6。(3)三级分类:肝阳上亢证36、肝肾阴虚证23、气血亏虚证17、阴虚阳亢证16、阴阳两虚证14、血瘀证11、肾精不足证10、瘀血内停,清窍受阻证9、痰浊壅塞证9、肝火上炎证9、痰浊中阻证7、冲任失调证7、瘀血阻络证7、肾阳亏虚证6、肝火亢盛证6。3、高血压病中医状态频数统计结果如下(摘录频数结果大于4的实例):(1)病位元频数:无特定病位203、脏腑病位类197、经络病位类18、上下病位类15。1)脏腑病位频数:肝106、肾56、脑9、脾7、心7;2)上下病位频数:中15;3)经络病位频数:脉络11、脑络5;(2)邪机元频数:不足类215、运动异常类184、转化异常类28、病邪类8。1)不足类频数:阴虚101、气虚36、阳虚28、血虚27、精亏12、脏腑经络虚10。2)运动异常类频数:升异常84、不通(阻滞)78、不和8、结6、停聚5。升异常有阳亢58、火上扰(上炎)11、痰上扰10、风阳上扰5;不通(阻滞)有痰阻25、瘀阻24、血瘀15、气滞7、湿阻6;不和有冲任失调7;3)转化异常:风化7、阳(热)化16。风化有风阳(热极生风)5;阳(热)化有实热(积热)11;4)病邪类频数:风邪上扰5。(3)态基频数:1)无特定病位元态基频数:阴虚43、气虚31、阳亢19、血虚18、阳虚17、血瘀15、痰阻13、痰上扰10、冲任失调7、风邪上扰5。2)病位元为肝态基频数:肝.阳亢39、肝.阴虚27、肝.火上扰(上炎)11、肝.实热(积热)9、肝.气滞5、肝.风阳(热极生风)5。3)病位元为肾态基频数:肾.阴虚31、肾.精亏12、肾.阳虚10。4)其他病位元态基频数:中.痰阻11、脑.瘀阻9、脉络.瘀阻8。结论:1、研究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收集与整理,构建了高血压病态元、态基和状态三层次的中医状态分类系统,并在中医状态分类层次基础上,分析出高血压病的中医状态特点。对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中的证型进行了中医状态转换与系统编码,有利于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2、研究得出当前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涵盖的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特点:在病位上,以肝、肾为主,主要涉及脉络、中。在病机上,以不足和运动异常为主。不足表现为阴虚为主。运动异常表现为升异常和不通,升异常以阳亢为主;不通以痰阻、瘀阻为主。3、初步构建了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的态元、态基与中医症状的关联关系和权重值表,可为高血压病的中医状态辨识提供参考,便于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性的养生保健指导和中医健康干预。
张蕙缨[9](2019)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文中指出目的:中医学术流派的经验传承对中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医案作为临证经验的载体,是研究学术流派思想的重要切入点。扶阳派是中医学中较年轻的一个学术流派,以擅用附子治疗疑难危重证而闻名,其临床疗效显着,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学习。既往的研究以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为主,尚难以全面、完整的挖掘扶阳派医家的隐性知识。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是将中医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国家示范性基地,近年与燕山大学合作,创新性的运用形式概念分析方法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挖掘知识,在《伤寒论》的文献研究和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成果,为推进中医现代化、精准化提供新的思路。形式概念分析方法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已日趋成熟。为了使扶阳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传承,本研究尝试结合属性偏序结构理论对扶阳派医案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将医案资料转化为更加科学、直观的知识,便于传承、研究和利用。希望对临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有所启发和裨益,并在此基础上为学术流派的数据挖掘工作提供新的探索方式。方法:本研究以医案研究为主,收集的医案主要来自是张存悌主编的3本书籍,当中收录了34位扶阳派医家共935例医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筛选出597例医案。将医案的信息按照“医家姓名、医家行医地区、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症状、体征、舌脉、中医病名、中医证型、中医治法、方剂、中药药物、药量”进行疏理,对其中的属性进行规范,然后录入Excel表格,形成原始医案知识数据库。以数据库作为对象,运用属性偏序结构图理论的知识发现方法,进行形式背景优化,构建扶阳派医案“医家-地区-病-症状-证-治-方-药-药量”的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图,然后从层次、簇集、支线来解释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结合“神、色、形、态、纳、眠、便、寒热、排出物、舌脉”归纳总结扶阳派的“阴证”;从热症与之并列出现的症状归纳总结阳虚患者“阴火”与“阴证”必定同现的规律,为准确辨识“阴证”、“阴火”提供事实依据。结合属性偏序结构图,从疾病与方剂的角度发现病-方;从方剂与症状、疾病的角度发现方-症、方-病;从不同附子剂量的角度发现附子量效关系,从不同地区的角度发现地区用药的特征,从代表医家的角度研究医家辨证、用药配伍经验。成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到597个扶阳派医案,建立扶阳派医案知识数据库,一共获得1621个属性,构建127张属性偏序结构图。1.症状体征扶阳派医案中的症状最常见为:疼痛、形寒肢冷、恶风寒、神疲、纳差;舌象:舌淡、舌胖、苔白、舌苔腻;脉象:脉沉、脉细、脉弱。按照“神、色、形、态、纳、眠、便、寒热、排出物、舌脉”进行归纳为:阴盛阳衰之人在“神”则神疲或伴烦躁、心烦;在“色”则以色白为主,也可见色青、色暗;在“形”则以形体消瘦为主,也可见形体肥胖;在“态”多见乏力、少气懒言、行动迟缓;在“纳”则纳差、不欲饮;在“眠”则失眠、嗜睡;在“便”则尿清、大便溏、便秘;在“寒热”则形寒肢冷、恶风寒、发热;在“排出物”则见呕吐涎沫、清水、白痰;在“舌”则舌淡、舌胖、苔白、苔腻;在“脉”则脉沉、脉细、脉弱。七个热症分析结果:发热常与恶风寒、疼痛、形寒肢冷、舌淡、舌苔白、脉沉、脉细、脉弱并列出现。治疗发热常用药组:附子-桂枝-干姜-生姜-麻黄-细辛。面红常与形寒肢冷、发热;舌淡、脉细、脉沉、脉数并列出现。“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为治疗面红症状的常见药组。口干常与形寒肢冷、不欲饮、失眠、神疲、恶风寒;舌淡、舌胖、舌苔白;脉沉、脉弱、脉细并列出现。“附子-炙甘草-干姜-白术”为治疗口干症状的常见药组。烦躁常与形寒肢冷、失眠、心烦、恶风寒、手足心发热;舌淡、脉沉、脉细、脉弱、脉数并列出现。“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为治疗烦躁症状的最常见药组。舌红常与疼痛、形寒肢冷、乏力;舌苔白、舌苔腻;脉弱并见。“附子-炙甘草-肉桂”为治疗舌红的最常见药组。舌苔黄常与疼痛、形寒肢冷、恶风寒、纳差;舌淡、舌苔腻;脉沉、脉滑并见。“附子-麻黄-甘草-桂枝-细辛”为治疗舌苔黄最常见药组。脉数常与发热、形寒肢冷、神疲;舌淡、舌苔白;脉细、脉弱并见。“附子-炙甘草-干姜-肉桂”为治疗脉数的最常见药组。疼痛是本研究中最常见的症状,常伴随的症状体征有:形寒肢冷、恶风寒、腹痛、神疲、舌淡、舌苔白、舌苔腻、脉沉、脉细。优先度最高的证型是太少两感证,治法是补火助阳法。常用的方剂: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麻黄汤、吴茱萸汤、潜阳封髓丹、真武汤、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优先度最高的是四逆汤。最常用的药物配伍:附子-桂枝-炙甘草-干姜、附子-桂枝-炙甘草-干姜-细辛。2.疾病扶阳派医案中,常见的10个疾病的“病-方”研究结果(均为优先度最高):发热-四逆汤,常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常与四逆汤合方;咳嗽-四逆汤,常与麻黄附子细辛汤或小青龙汤合方;哮喘-四逆汤,常与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合方;腹痛-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合方;痹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常与四逆汤合方;泄泻-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合方;心悸-四逆汤,常与桂枝汤合方;血证-四逆汤,常与附子理中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潜阳封髓丹、甘草干姜汤、回阳饮合方;肿瘤-四逆汤,常用药组是附子-肉桂-干姜。3.证型、治法扶阳派医案的证型中,阴盛阳衰为优先度最高的证型。治法优先度最高的依次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4.方剂扶阳派医案的方剂主要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桂枝汤、真武汤、潜阳封髓丹、麻黄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参附龙牡救逆汤、白通汤、桂枝附子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升陷汤、补中益气汤、薏苡附子败酱散、桂枝芍药知母汤、小青龙汤、六君子汤、五苓散、茯苓四逆汤、人参四逆汤、四君子汤、回阳建中汤、破格救心汤、张锡纯来复汤、吴氏回阳饮、肾四味、乌附麻辛桂姜汤。优先度最高的方剂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合方使用最常出现的为: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桂枝汤。研究结果得到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理中汤、潜阳封髓丹的方-症、方-病。(1)四逆汤的“方-症”为:形寒肢冷、恶风寒、疼痛、神疲、纳差、乏力、气短、少气懒言、腹胀、呕逆、口干、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嗜睡、失眠、面色白、面色暗、四肢厥逆;舌淡、舌润、舌胖、舌有齿痕、舌苔白、舌苔腻、舌苔滑;脉沉、脉细、脉弱、脉数、脉弦;四逆汤的“方-病”为:发热、感冒、咳嗽、咳喘、肺胀、厥脱、水肿、血证、心悸、胸痹心痛、汗证、腹痛、泄泻、痞满、不寐、胃痛、腰痛、痹病、头痛、咽痒咽痛、便秘、眩晕、肿瘤、癫狂、黄疸、带下病、肺痨、呃逆、淋证、虚劳、痛经、闭经、口疮、牙痛、舌痛、急慢惊风、中风等。(2)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症”为:疼痛、恶风寒、形寒肢冷、神疲、身痛、发热、头痛、腰痛、咳嗽、呕逆;舌淡、舌润、舌胖、舌苔白、舌苔腻;脉沉、脉细、脉紧、脉弱等;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病”为:感冒、发热、咳嗽、腰痛、痹病、哮喘、头痛、咽痒咽痛、鼻渊、水肿心悸、胸痹心痛、暴哑、斑疹等。(3)附子理中汤的“方-症”为:疼痛、形寒肢冷、纳差、泄泻、腹痛、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呕吐、腹胀、恶风寒;舌淡、舌润、舌胖、舌苔白;脉沉、脉弱、脉细等;附子理中汤的“方-病”为:泄泻、腹痛、发热、咳嗽、心悸、汗证、血证、胃痛、痞满、呕吐、便秘、消渴病、淋证、带下病等。(4)潜阳封髓丹的“方-症”为:形寒肢冷、疼痛、恶风寒、心烦、失眠、多梦、神疲、乏力、气短、头痛、牙痛、咽痛、咽干、鼻干、口生疮、不欲饮、大便溏、痤疮、潮热、手足心热、头昏沉、腰膝酸软、齿衄、齿松、目赤;舌淡、舌胖、舌润、舌有齿痕、舌苔白;脉沉、脉弱、脉滑、脉弦等;潜阳封髓丹的“方-病”为:咽痒咽痛、口疮、舌疮、痤疮、不寐、头痛、发热、血证、水肿、郁证、梅核气、心悸、月经不调、绝经前后诸证、痞满、便秘、牙痛、口干口苦、口臭、两胁发热、痄腮等。5.药物扶阳派医案的药物:附子、炙甘草、干姜为优先度最高;常用的药对有:附子-炙甘草、附子-干姜、附子-桂枝、附子-肉桂、附子-茯苓、附子-生姜、附子-细辛、附子-白术、附子-砂仁、附子-甘草、附子-半夏、附子-磁石、附子-薏苡仁、炙甘草-干姜、炙甘草-桂枝、炙甘草-肉桂、干姜-桂枝、干姜-肉桂、桂枝-肉桂、桂枝-茯苓、桂枝-肉桂、肉桂-茯苓、肉桂-白术、桂枝-茯苓等。其中,附子-炙甘草、附子-干姜是最常使用的药对。常用的药组有:附子-炙甘草-干姜、附子-炙甘草-桂枝、附子-炙甘草-肉桂、附子-炙甘草-茯苓、附子-炙甘草-生姜、附子-炙甘草-细辛、附子-炙甘草-砂仁、附子-炙甘草-制姜、附子-炙甘草-桂枝-肉桂、附子-炙甘草-桂枝-茯苓、附子-炙甘草-肉桂-茯苓、附子-炙甘草-肉桂-砂仁-制姜。其中,附子-炙甘草-干姜是最常用的药组。6.药量扶阳派医案的常用药量:最常用的药量组合模式为:炙甘草10至30g-附子16至30g-干姜10至30g。本研究分析不同附子剂量与医家、地区的对应关系,发现:附子4-15g以辽宁张存悌和上海祝味菊的医案较多;附子16-30g以河南傅文录、辽宁张存悌、山西李可、天津孙秉严、河南周连三、上海祝味菊的医案较多;附子31-45g以四川和云南地区为主;附子46-99g以四川、云南地区为主;附子100g以上的医案以四川云南为主,其中吴佩衡和范中林的医案较多。本研究还得出不同附子剂量分别与症状体征、疾病、治法及其它药物剂量的对应关系。7.地区本研究将医案中医家所属地区按照西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进行划分,分析了每个地区医案与疾病、药物、药量的对应关系。8.代表医家本研究分析4个代表医家在症状体征、疾病、药物、药量上的经验:吴佩衡医案的症状主要为:疼痛、发热、纳差、神疲、恶风寒、腹痛、尿短、头痛、面色暗、面色青、面色黄、舌苔白、舌苔滑、舌苔腻、舌青、舌干、脉沉、脉弱。发热为最常见疾病。“附子-干姜-甘草-肉桂”是优先度最高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100g以上-甘草0至30g-干姜10至30g-肉桂10至30g。范中林医案的症状主要为:形寒肢冷、疼痛、恶风寒、纳差、神疲、乏力、面色白、舌淡、舌苔白、舌苔腻、舌暗、舌苔滑。咳嗽、头痛、水肿、痹病为最常见疾病。最常出现的药组是:附子-炙甘草-干姜,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46至99g以上-桂枝10至30g-炙甘草10至30g-干姜10g以上。唐步祺医案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气喘、恶风寒、痰白、泡沫痰、疼痛、舌苔白、舌苔腻、舌淡红、脉细;咳嗽、哮喘为最常见疾病;甘草-麻黄-桂枝-附子-细辛-干姜为最常出现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31至99g-干姜31g以上-麻黄4至30g-桂枝4至30g-甘草10以上-半夏10至30g-细辛0至3g。祝味菊医案的症状主要为:疼痛、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舌苔腻、脉缓;发热、感冒、咳嗽为最常见疾病;附子-半夏-磁石-苍术为最常出现的药组;常见的药量配伍为:附子4至30g-半夏10至30g-麻黄4至9g-桂枝4至9g-干姜0至9g。结论:结合研究结果,足以证明扶阳派医家临证以阴阳为纲,来判分万病,辨识“阴证”有详细的的方法,对于虚阳外浮、虚阳外越、真气上浮之证,有独创的“阴火”理论,阳虚之人“阴火”往往与“阴证”同时出现。医家多重视阳气,治病以肾阳为本,临证治疗阴盛阳衰之证,用药首先是要扶阳,常用姜附草治疗,擅用四逆类方。有独特的药物配伍。对于治疗急危重症,以大剂量附子为主,但是也不乏有医家用中小剂量附子同样能起沉疴重疾,收获良效,这通常与医家的经验、药物配伍有关。扶阳派医家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小至新生儿、婴幼儿,扶阳不分地域、不分年龄,“有是证,用是药”,只要辨证配伍得当,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处方用药的差异,与医家对扶阳思想的领悟理解、个人的临床经验、所处的时代、所处的地区、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归纳总结扶阳派医家临证特色为:阴阳为纲辨万病,肾阳为本重扶阳;真气上浮识阴火,阴火阴证必同现;最擅使用四逆辈,配伍独特疗效卓;阴盛阳衰需补火,大剂附子非常态;地域年龄无需忌,处方用药看医家。
任向军,杨小梅,叶蜀晖[10](2018)在《血府逐瘀汤治疗舌痹的临床体会》文中提出舌痹多因痰浊、气滞、气虚、血虚、湿热而致病,主要表现为舌体麻木不仁、不知五味、活动不利、言语蹇涩等不适症状,根本病机为气血痹阻、脉络瘀滞,病理产物为瘀血。血府逐瘀汤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同时兼顾养血之功,具有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伤血的特点。现主要从舌痹的根本病机气血痹阻考虑,论述血府逐瘀汤治疗舌痹的临床体会。
二、舌痛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舌痛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从湿论治灼口综合征的临床验案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肝火旺,脾肾两虚湿重证 |
2 阴虚火旺,脾虚湿滞证 |
3 脾虚肝旺,痰瘀阻络证 |
4 结语 |
(2)舌痛从五脏论治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舌与五脏的关系 |
1.1 舌与心的关系 |
1.2 舌与脾的关系 |
1.3 舌与肝的关系 |
1.4 舌与肾的关系 |
1.5 舌与肺的关系 |
2 舌痛的现代研究 |
3 舌痛与五脏证治 |
3.1 舌痛的病机探讨 |
3.2 舌痛的临床治疗 |
3.2.1 心火亢盛证 |
3.2.2 肝胆火盛证 |
3.2.3 脾虚失养证 |
3.2.4 肾阴虚证 |
4 结语 |
(3)灼口综合征患者痛与不痛型的临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灼口综合征患者痛与不痛型的临床初步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学习与问卷制订 |
1.2 资料收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样本量计算 |
1.6 分组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资料概况 |
2.2 临床特点 |
2.3 诱发因素 |
2.4 症状特点 |
3 讨论 |
3.1 临床特点 |
3.2 诱发因素 |
3.3 症状特点 |
3.4 疼痛对BMS分类中的意义 |
4 初步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灼口综合征临床病例七例 |
病例一 BMS非疼痛例I型诱因 抑郁继发,牙科治疗诱灼口;隐患消除,精准沟通缓症状 |
病例二 BMS兼杂例I型诱因 灼口顽固,不良治疗诱心病;一波三折,反复疏导初显效 |
病例三 BMS疼痛例II型诱因 怕恶变,6年舌背烧灼痛;消恐癌,6月疗效显稳定 |
病例四 BMS兼杂例II型诱因 溃疡诱灼口,身心因素并存;沟通消恐慌,症状效果好转 |
病例五 BMS兼杂例III型诱因 夫患病,突耳聋,焦虑诱灼口;耐倾听,辅用药,疏导显疗效 |
病例六 BMS非疼痛例III型诱因 事件刺激,因妻舌癌一年逝;阴影未消,评分保持但好转 |
病例七 BMS疼痛例IV型诱因 未知诱因,灼口突现引恐慌;辅检待全,但且沟通显疗效 |
病例报告讨论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灼口综合征生物神经及社会心理性疾病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灼口综合征患者信息问卷 |
附录2 患者焦虑抑郁量表 |
附录3 BMS疾病宣教Tips |
文章1发表综述 《灼口综合征生物神经及社会心理性疾病模式的研究进展》 |
文章2发表综述 《精神神经社会心理等因素在BMS发病机制中的相关进展》 |
文章3参与文章 《常见口腔黏膜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文章4参与文章 《2150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患病群体及就诊特点分析》 |
文章5参与文章 《现代化讯息手段在口腔医师未来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临床应用》 |
作者简历 |
(4)贾立群论舌痛的辨证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证分型 |
1.1 津亏络损型 |
1.2 火热灼络型 |
1.3 瘀血阻络型 |
2 临床观察 |
3 辨证施治 |
4 病案举例 |
(5)蒋健教授辨治灼口综合征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BMS病因病机 |
2 BMS辨证施治 |
2.1 火证 |
2.2 肝气郁结证 |
2.3 瘀血阻络证 |
3 典型病例 |
4 结 语 |
(6)灼口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治疗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2.1 气滞血瘀型 |
1.2.2 肾阴不足型 |
1.2.3 肝郁脾虚型 |
1.2.4 脾阳气虚型 |
2 西医治疗 |
2.1 病因 |
2.2 治疗方法 |
2.2.1 激素替代疗法 |
2.2.2 心理精神干预 |
2.2.3 局部治疗 |
2.2.4 全身用药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总结 |
(7)基于《敖氏伤寒金镜录》探讨旴江名医舌诊特色与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探讨《敖氏伤寒金镜录》 |
1.1 医家简介 |
1.2 舌象内容 |
1.2.1 只论述舌色 |
1.2.2 论述舌色与舌形 |
1.2.3 只论述苔色 |
1.2.4 论述苔质与苔色 |
1.2.5 论述舌色与苔色 |
1.2.6 论述舌形与苔色 |
1.2.7 论述舌色、苔质与苔色 |
1.3 学术源流 |
1.3.1 继承、发展“仲景学术” |
1.3.2 继承、发展“河间学说” |
1.4 学术特点 |
2 旴江名医舌诊学术内容 |
2.1 陈自明舌诊学术内容 |
2.1.1 舌色 |
2.1.2 舌形 |
2.1.3 舌态 |
2.1.4 舌下络脉 |
2.1.5 舌苔 |
2.1.6 舌诊学术思想 |
2.2 危亦林舌诊学术内容 |
2.2.1 舌色 |
2.2.2 舌形之肿胀舌与舌下络脉 |
2.2.3 舌态 |
2.2.4 舌苔 |
2.2.5 舌诊学术思想 |
2.3 龚廷贤舌诊学术内容 |
2.3.1 舌色 |
2.3.2 舌形 |
2.3.3 舌态 |
2.3.4 舌苔 |
2.3.5 舌诊学术思想 |
2.4 李梴舌诊学术内容 |
2.4.1 舌色 |
2.4.2 舌形 |
2.4.3 舌态 |
2.4.4 舌苔 |
2.4.5 舌诊学术思想 |
2.5 龚居中舌诊学术内容 |
2.5.1 舌形 |
2.5.2 舌态 |
2.5.3 舌苔 |
2.5.4 舌诊学术思想 |
3 旴江舌诊的研究 |
3.1 继承前贤舌诊学术思想 |
3.2 创新舌诊学术思想 |
3.3 旴江舌诊特色与成就 |
4 临床应用举隅 |
4.1 肾阴虚之疟疾 |
4.2 寒热错杂之吐泻 |
4.3 戒烟 |
4.4 面舌痛 |
结语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8)基于证候标准的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病证认识研究进展 |
1.1 高血压中医病名的研究 |
1.2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1.3 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概况 |
2.状态理论研究 |
3.问题与展望 |
1 研究背景 |
2 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5 结果 |
5.1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引用情况 |
5.2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标准分类频数统计 |
5.3 高血压病症状分类频数统计 |
5.4 高血压病中医状态分类 |
5.5 高血压病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分析 |
6 讨论 |
6.1 高血压病的中医状态特点 |
6.2 高血压病中医状态与症状的关联特点 |
6.3 高血压病中医状态分类与《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比较 |
6.4 高血压病中医状态分类意义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创新之处 |
不足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血压中医证候标准来源文献汇总 |
ZB病因证候类 |
ZBF风证类 |
ZBU火证类 |
ZY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类 |
ZYA阳证类 |
ZYT痰证类 |
ZYV气证类 |
ZYX血证类 |
ZYY阴证类 |
ZZ脏腑经络证候类 |
ZZF肺证类 |
ZZG肝证类 |
ZZJ经络证类 |
ZZP脾证类 |
ZZS肾证类 |
ZZX心证类 |
ZZQ脏腑经络其他证类 |
附录二:高血压病证候名称与中医状态名称、编码对应表 |
附录三:病位元标识符、病位元类目名称和代码表 |
附录四:邪机元标识符、邪机元名称和代码表 |
个人简历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9)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阳气的概念及其生理功能 |
1.1.1 阳气的气化推动和调控作用 |
1.1.2 阳气的温养作用 |
1.1.3 阳气的卫外防御作用 |
1.1.4 阳气的固摄作用 |
1.2 扶阳概念 |
1.3 扶阳理论 |
1.4 扶阳派的研究 |
1.4.1 扶阳派的创始 |
1.4.2 扶阳派的理论渊源 |
1.4.3 扶阳派的理论特色 |
1.4.4 扶阳派的传承及代表医家 |
1.5 扶阳派文献研究概况 |
1.6 非统计学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的理论基础 |
1.6.1 形势概念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2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的知识发现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数据库的构建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筛选 |
2.3.3 数据收集结果 |
2.4 数据规范化 |
2.4.1 症状规范 |
2.4.2 药物规范 |
2.4.3 药物剂量规范 |
2.4.4 中医病名规范 |
2.5 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 |
2.6 研究结果 |
2.6.1 医案的基本情况 |
2.6.2 症状体征分析 |
2.6.3 疾病分析 |
2.6.4 证型分析 |
2.6.5 治法分析 |
2.6.6 方剂分析 |
2.6.7 药物分析 |
2.6.8 药量分析 |
2.6.9 不同地区分析 |
2.6.10 代表医家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诊断分析 |
3.1.1 症状体征讨论 |
3.1.2 阴火、阴证辨识 |
3.1.3 痛症讨论 |
3.2 疾病讨论 |
3.3 证型、治法讨论 |
3.4 方剂讨论 |
3.5 药物讨论 |
3.6 附子剂量讨论 |
3.7 不同地区讨论 |
3.8 代表医家讨论 |
3.8.1 吴佩衡 |
3.8.2 范中林 |
3.8.3 唐步祺 |
3.8.4 祝味菊 |
3.9 对扶阳派医家临证特色的认识 |
3.9.1 阴阳为纲辨万病,肾阳为本重扶阳 |
3.9.2 真气上浮识阴火,阴火阴证必同现 |
3.9.3 最擅使用四逆辈,配伍独特疗效卓 |
3.9.4 阴盛阳衰需补火,大剂附子非常态 |
3.9.5 地域年龄无需忌,处方用药看医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血府逐瘀汤治疗舌痹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2 血府逐瘀汤 |
3 验案举隅 |
4 讨论 |
四、舌痛的病因及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湿论治灼口综合征的临床验案三则[J]. 顾红岩,苏凤哲. 环球中医药, 2021(06)
- [2]舌痛从五脏论治刍议[J]. 张喜鹏,王小平. 光明中医, 2020(24)
- [3]灼口综合征患者痛与不痛型的临床初步研究[D]. 谢尚丰. 浙江大学, 2020(02)
- [4]贾立群论舌痛的辨证与治疗[J]. 张锂泰,贾立群. 北京中医药, 2020(04)
- [5]蒋健教授辨治灼口综合征临床经验[J]. 顾志坚,朱蕾蕾,孙玄厹,刘宁宁,张涛,耿琦,李威,张烨. 河北中医, 2019(11)
- [6]灼口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唐英超,冉宁晶,杨旭红. 湖南中医杂志, 2019(06)
- [7]基于《敖氏伤寒金镜录》探讨旴江名医舌诊特色与成就[D]. 徐丽.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于证候标准的高血压病中医状态系统化研究[D]. 王丽芬.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扶阳派医案知识发现[D]. 张蕙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10]血府逐瘀汤治疗舌痹的临床体会[J]. 任向军,杨小梅,叶蜀晖. 光明中医, 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