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论文文献综述)
沈琦[1](2020)在《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对以单纯中药汤剂治疗取得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现代医家的用药特点,得出高频药物、药类及药物特征,挖掘出聚类方及药组,以期指导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Coe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19.9.30。筛选出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运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结果分析,其中二分类变量使用相对危险度RR,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文献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局指标包括:瘤体稳定率、生活质量提高率、中医症状改善率、体重稳定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上一部分检索结果中筛选出可用于用药规律分析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处方进行提取,并将中药名称规范化,建立方药分析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进行频次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药物分类、药物特征,以及配伍关系密切的聚类方。采用SPSS Modeler 18.0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两味药关联规则,三味药关联规则,四味药关联规则。研究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4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14项研究总病例数为831例,其中中药组415例,对照组4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最佳支持治疗组,中药组能稳定瘤体:RR=1.55,95%CI[1.21-2.00],Z=3.41,P=0.00006;I2=59%,P=0.009。中药组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RR=2.04,95%CI[1.60-2.62],Z=5.66,P<0.00001;I2=0%,P=0.54。中药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RR=1.81,95%CI[1.41-2.33],Z=4.64,P<0.00001;I2=24%,P=0.26。中药组能有效稳定体重:RR=1.47,95%CI[1.23-1.75],Z=4.28,P<0.00001;I2=0%,P=0.66。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用药规律分析研究共纳入文献34篇文献,处方38首,涉及药物114种,总用药频数为481。用药频次前5位的药物为黄芪(25次,65.79%)、白术(22次,57.89%)、白花蛇舌草(22次,57.89%)、茯苓(21次,55.26%)、甘草(16次,42.11%)。药物分类频次前5位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172次,35.76%)、清热药(89次,18.50%)、止咳化痰平喘药(56次,11.64%)、活血化瘀药(45次,9.36%)、利水渗湿药(35次,7.28%)。药性频次前3位的是寒性(171次,36.00%)、温性(142次,29.89%)、平性(113次,23.79%),药味频次前3位的是甘味(311次,39.52%)、苦味(258次,32.78%)、辛味(141次,17.92%),归经频次前3位的是脾经(245次,20.68%)、肺经(241次,20.34%)、胃经(185次,15.61%)。共得到聚类方3个。挖掘出两味药关联规则16个,三味药关联规则63个,四味药关联规则38个。研究结论1、从meta分析角度进一步验证了中药治疗相较于最佳支持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稳定瘤体、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稳定体重的优势,有待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2、以数据挖掘的方法,证实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单纯中药治疗以补虚为主,注重肺脾同补、气阴同治,同时兼顾祛邪解毒,并注重渗湿化痰配合,佐以化瘀。
孙立巧[2](2020)在《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大的负担之一,癌痛控制不足的现象在我国仍较为普遍,癌痛给病人带来的心身影响极其严重,超过50%的患者遭受过癌痛的折磨。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属带来一种负担。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一方面会加速肿瘤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免疫力,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如果慢性疼痛不能解决将会发展成顽固性癌痛,导致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癌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止痛的方案,虽然这种方案可以解决临床上大部分的疼痛,但是由于其成瘾、不良反应,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受限。近几年,中药在临床上发挥了一定的疗效。尽管华蟾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癌痛的治疗,但是对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潜在机制研究甚少,近几年来β-内啡肽和5羟色胺在癌痛的地位备受关注,本课题将初步观察华蟾素胶囊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对阿片类药物便秘的改善情况以及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二者与华蟾素治疗疼痛的关系,从而对临床癌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研究目的]观察和评价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平行性随机对照的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药物止痛药物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3粒,3次/日。观察14天,研究结束时评价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情况及阿片类药物便秘情况、测定β-内啡肽、5-羟色胺的水平等。[研究结果]1.疼痛改善方面: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收集的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0例,轻微缓解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4例,轻微缓解8例,无效5例,以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治疗组疼痛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为56.66%,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NRS评分,治疗前NRS评分治疗组为:5.6±1.48分;对照组30例癌痛患者为5.6±1.75分;经t检验,P=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RS评分治疗组为:3.7±2.17分;对照组3.7±2.17分,经t检验,t值P=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依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评分来评价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17例,稳定8例,无效5例,显效率83.33%;对照组改善11例,稳定5例,无效14例,显效率53.33%,经秩和检验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依据中医对癌痛的评价标准和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疼痛、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等中医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治疗下降,其中治疗组的烦热、渴喜冷饮、便秘、舌红或紫、苔黄或燥的中医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烦热症状改善不明显,对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4.阿片类药物便秘效果的评价:依据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来评价便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经检验P=0.04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疼痛相关因子情况: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β-内啡肽及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39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疼痛相关因子5-HT治疗前后改变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5-HT肽水平,经检验P=0.5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5-HT水平,经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评价方面:依据体格检查及实验检查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问题。我们将安全等级分为4级,以1级和2级计算安全率,其中治疗组的1级安全的人数为12例,2级安全的人数14例,3例安全的人数4例,4级安全0例,安全率为86.66%,对照组1级安全的人数为8例,2级安全的人数9例,3例安全的人数13例,4级安全的人数0例,安全率为56.66%,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部分中医症状评分、减轻患者的便秘、安全性好,发挥止痛的机制考虑和提高癌痛患者体内的β内啡肽水平,降低5-HT炎症指标水平有关,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娟[3](2020)在《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药应用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以非小细胞肺癌为多。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其特点和优势。收集整理古今文献资料,探讨古代肺癌相关病证证治特点;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古今用药特点,尤其是现代非小细胞肺癌的组方规律;以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通过Meta分析对中医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以阐述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方法:1.收集整理古代文献资料,分析其中肺癌相关病证肺积、息贲、息积历代证治特点,从中分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思路。2.收集整理现代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公开文献,通过Access建立肺癌方剂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古今用药特点、配伍规律。3.选择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以Meta分析方法,对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从古代文献可见,正气内虚、情志失调、痰热壅结、寒凝内滞等均可导致肺积、息贲、息积的发生。《内经》中所述息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满,气逆;《难经》所述息贲主要症状为覆大如杯、洒淅寒热,喘咳等。在历代的发展中形成了扶正补虚、攻邪消积、温中理气、化痰解郁、分期论治等治法。2.共收集历代记载的古方157首;现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剂1649首(去重后1347首)。现代文献中包括放化疗联合中药方1023首,未手术方365首,单独使用中药方318首,术后方44首。共出现单味药物444种,其中今方413种,古方132种。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古代方剂中支持度较高的药物是陈皮、木香、甘草、桂枝、吴茱萸、人参、干姜、槟榔、桔梗、青皮等理气化痰、补虚、温阳药;现代方剂中支持度较高的药物是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麦冬、白花蛇舌草、北沙参、党参、半夏、薏苡仁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利湿药。古方中药对支持度较高的为槟榔-木香、桂枝-陈皮、青皮-陈皮、桔梗-人参等,药组支持度较高的是黄连-乌头-厚朴、黄连-乌头-人参、黄连-厚朴-人参等,以理气药配伍温阳药或理气药配伍补虚药为主;今方中药对支持度较高的为白术-黄芪、茯苓-白术、茯苓-黄芪、北沙参-麦冬等,药组支持度较高的为茯苓-白术-黄芪、甘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黄芪等,以补气养阴药为主。网络图显示古方黄连-巴豆霜、丁香-胡椒、沉香-胡椒,今方中以川贝母-五味子,山慈菇-五味子,川贝母-仙鹤草、山慈菇-仙鹤草关联度较高。3.Meta分析共纳入63篇RCT文献,涉及病例4976例。Meta分析显示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6,1.33),p=0.000],临床控制率[RR:1.11,95%CI(1.07,1.15,p=0.000)],KPS 评分变化情况[WMD:7.136,95%CI(3.913,10.360),p=0.000],KPS升高及稳定率[RR:1.842,95%CI(1.621,2.094),P=0.000],体重增加[RR:1.749,95%CI(1.398,2.188),P=0.000],体重降低[RR:0.505,95%CI(0.402,0.633),P=0.000];免疫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其中改善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Egger’s检验提示临床有效率、临床控制率、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Ⅲ+Ⅳ度白细胞降低、Ⅲ+Ⅳ度血小板降低、Ⅲ+Ⅳ度恶心呕吐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1.产生于秦汉时期肺积、息贲、息积等理论,对于肺癌的认识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其理论在历代的演变中亦有丰富和发展,经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形成了攻补兼施、内外兼治等治疗理念。2.数据挖掘结果显示治疗肺积、息贲、息积的药物组成以陈皮、木香、桔梗等化痰理气药为主,常辅以吴茱萸、干姜、肉桂等温阳通脉药;现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以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麦冬、沙参等益气养阴为主,常配伍白花蛇舌草、半夏、薏苡仁等清热解毒、化痰利湿药。3.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药联合化疗可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稳定体重,减少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杨丹,田菲,梁菁,李春波[4](2019)在《扶正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扶正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中晚期非鳞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合剂治疗。2组均21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片段19(CYFRA21-1)]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7.5%,疾病控制率60.0%,治疗组总有效率67.5%,疾病控制率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3+/CD4+均升高(P<0.05),CD3+/CD8+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3+/CD4+均降低(P<0.05),CD3+/CD8+升高(P<0.05)。治疗后2组CD3+、CD3+/CD4+、CD3+/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EA、CYFRA21-1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EA低于对照组(P<0.05);CYFRA2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白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恶心呕吐分级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损害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鳞NSCLC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邱慧令[5](2019)在《扶正法治疗Ⅳ期肺腺癌生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108例影响晚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及生存分析,研究中医扶正法治疗,以及中西医综合治疗肺腺癌的优势,为晚期肺腺癌住院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所收治的Ⅳ期肺腺癌患者108例,男性64例,女性44例,据其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中医药治疗组17例,化疗组22例,中西医综合治疗组69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9年3月28日。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绘制生存曲线、通过寿命表方法计算出1、2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当遇到三组间比较时利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并取(P<0.05/3=0.0167)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风险比例,及95%可信区间,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中医药治疗组、化疗组、中西医综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60、21.47及36.50月。3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中医药组76.00%,50.70%,化疗组81.80%,50.00%,中西医综合治疗组91.00%,68.50%。单因素分析后得出:性别(P=0.040),首诊PS评分(P=0.014),首诊是否有骨转移(P=0.009),首诊是否有脑转移(P=0.017),首诊CA125(P=0.000),首诊白介素2(P=0.003),中医药治疗时间(P=0.000),靶向药治疗时间(P=0.010)),不同治疗分组(P=0.015)。提示:性别、首诊PS评分、首诊是否有骨转移、首诊是否有脑转移、首诊CA125、首诊白介素2、中医药治疗时间、靶向药治疗时间、不同治疗分组是影响Ⅳ期肺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首诊PS评分,首诊是否有骨转移,首诊CA125是晚期肺腺癌的预后独立因素。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以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与患者生存期相关。
陈彦冰[6](2019)在《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材料与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检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医疗信息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接受加味龙甲膏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填写观察表,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入院病情信息、患者出院病情信息、患者出入院病情对比的治疗效果综合评价。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体瘤的变化情况、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等。结果:1.纳入患者以女性居多,年龄多分布在61-70岁之间,中医病种以肺癌、乳癌病、胃癌等较为多见,共诊断有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与气血两虚证四种证型。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情资料等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2.在实体瘤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3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3%;经统计学分析,P>0.05,未见显着性差异。观察组稳定率为84.8%,对照组稳定率为68.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3.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76.2%,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为60.0%,二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4.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25、CA-153、CA-19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自身治疗前后比较,P>0.05,未见显着性差异。6.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后随访结果经PFS比较后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7.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与肝肾功能损害方面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加味龙甲膏可有效稳定瘤体,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抗肿瘤作用。2.加味龙甲膏无毒副作用。
秦若琰[7](2019)在《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运用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客观地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就诊的肺癌术后抑郁状态(正虚肝郁证)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对照组予舒肝养心扶正法,分别治疗3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SDS)、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中医症候积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指标,评价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的疗效。结果:1.HAMD:(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睡眠障碍因子积分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HAMD量表显示治疗组总积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体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DS:(1)治疗组治疗后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SDS量表显示治疗组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ACT-L:(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积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积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FACT-L量表显示治疗组总积分、身体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附加的关注领域积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积分(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显着改善15例,部分改善15例,无改善2例,加重0例;对照组显着改善4例,部分改善24例,无改善4例,加重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五心烦热症状负秩和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自汗盗汗、失眠症状负秩和占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中医临床症侯积分基线情况均衡,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气短、胸闷、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症状总秩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淋巴细胞亚群(1)治疗组治疗后CD3+、CD4+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CD4+/CD8+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的CD3+、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治疗前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均衡(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CD3+、CD4+、CD4+/CD8+升高显着(P<0.05),对照组较治疗组CD8+降低显着(P<0.05)。结论:1.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加以正念干预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症状。2.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以正念干预疗效更优。3.舒肝养心扶正法能够减轻临床症状,加以正念干预能够更好地缓解咳痰、气短、胸闷、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失眠症状。4.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加以正念干预能够上调患者CD3+、CD4+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巩文花[8](2019)在《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采用杵针疗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干预,评价其改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焦虑抑郁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的效果及对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为解决肺癌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选择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杵针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肺癌化疗患者的常规治疗与护理,杵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杵针疗法,从化疗第1日开始,每日1次,连续干预5日后休息两日,共干预2周。采用化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 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血常规计数、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在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分别对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负性情绪、化疗患者症状群、血常规计数、肝功能、肾功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73例患者完成本次试验,其中杵针组37例(剔除1例,脱落2例),对照组36例(剔除1例,脱落3例)。1.消化道不良反应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中的3个维度评分(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食欲减退)两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评分(SA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焦虑评分(SAS)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焦虑评分(SAS)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评分(SDS):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2周时,抑郁评分(SDS)与同期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4.MDASI症状评分:杵针组在干预1周时,核心症状中5个维度的评分(疲乏、恶心、嗜睡、口干、呕吐)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的评分两组均无差异(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各维度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无差异(P>0.05)。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核心症状中各个维度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核心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评分中,身体活动、情绪、人际交流、走路、生活乐趣4个维度的评分均小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症状对工作的影响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5.生化指标:杵针组在干预2周时,血红蛋白计数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两组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改善其消化道不适,减轻焦虑情绪、提高血红蛋白计数、改善化疗患者症状群。此外,杵针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苏丹[9](2019)在《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旨在探讨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NSCLC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进行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招募102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参照CSCO指南选用周期为21天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单纯化疗,空白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向透药仪治疗(透皮空白贴剂),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向透药仪治疗(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观察2个化疗周期,并分别在临床观察的开始和结束时评估相关指标。最终纳入了96名患者,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组间差异明显,且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KPS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KPS评分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三组患者KPS评分组间差异显着,且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EORTC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总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功能型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而症状型评分较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功能型评分随着化疗呈下降趋势,而症状型评分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患者除情绪评分较前下降外(P<0.05),余领域的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CEA值: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CEA值均较前显着下降,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三组血清CEA值及CEA下降值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免疫细胞:治疗后,三组外周血CD3+T、CD4+T、CD4+/CD8+、NK细胞值均较前下降,而CD8+T较前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D3+T、CD4+T、CD4+/CD8+值及NK细胞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值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D3+T、CD4+T、CD4+/CD8+值均明显高于空白组,而CD8+T细胞值则低于空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NK细胞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NK细胞值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指标:在透皮给药治疗中,仅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皮肤瘙痒感,予以75%酒精局部擦拭后症状消失。故考虑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安全有效。结论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可减轻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化疗后KPS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张丹[10](2018)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居我国各系统肿瘤发病之首。其中,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肠癌合计占恶性肿瘤前十位死亡总数的构成比达40.75%。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已在临床危急重症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作用迅速、生物应用度高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中药注射剂在治疗肿瘤类疾病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辅助放化疗治疗的同时发挥着抗癌减毒的重要作用。但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功能多元等情况,且现尚缺乏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之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或相关研究。故而,常出现医务工作者无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出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品种。鉴于此,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以综合评价不同品种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临床价值。正基于此,本研究以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为切入点,应用网状Meta分析等方法,全面开展中药注射剂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横向综合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药注射剂在治疗不同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胰腺癌)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网状Meta分析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进行全面、系统的检索,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基于贝叶斯理论,运用WinBUGS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运用Stata软件对分析所得结果进行可视化,绘制网状关系图、曲线下面积概率排序图、漏斗图及聚类分析图等,预测治疗措施疗效及安全性的排序,以甄别中药注射剂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的优势品种。2.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整合与统计分析,包括对中药注射剂的成份、功效、主治和对已发表的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系统评价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5种中药注射剂,81个RCTs,共597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049例,对照组2929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疗效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康艾、香菇多糖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生存质量方面,FOLFOX化疗方案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人参多糖、香菇多糖、消癌平、参麦注射液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斑蝥维生素B6、参麦、参芪扶正、得力生、复方苦参、华蟾素、黄芪多糖、康艾、胎盘多肽、香菇多糖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FOLFOX化疗方案基础上联用艾迪、参芪扶正、复方苦参、康艾与仅用FOLFOX相比,可以降低胃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共检索到2316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26个RCTs,共215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XELOX化疗方案上联用参芪扶正、华蟾素、康艾、鸦胆子油乳、艾迪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XELOX化疗方案联用复方苦参、香菇多糖、消癌平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ELOX化疗方案联用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参芪扶正、康艾、香菇多糖,可以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放疗(RT)方案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55个RCTs,共4114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艾迪+RT、斑蝥酸钠维生素B6+RT、复方苦参+RT、华蟾素+RT、黄芪多糖+RT、康艾+RT、榄香烯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RT、参芪扶正+RT、复方苦参+RT、康艾+RT、香菇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在放射性食管炎方面,艾迪+RT、复方苦参+RT、黄芪多糖+RT、鸦胆子油乳+RT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减少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中药注射液联合化疗(CT)治疗食管癌,共检索到697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8种中药注射剂,共计29个RCTs,共1967例患者,均为已发表的中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复方苦参+CT、华蟾素+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生存质量方面,艾迪+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CT、参附+CT与仅用化疗相比,可以显着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方面,艾迪+CT、参附+CT、参芪扶正+CT、复方苦参+RT、消癌平+CT与仅用化疗相比与仅用放疗相比,可以显着缓解食管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3)中药注射剂治疗肝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TACE)化疗治疗肝癌,共检索到2041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3种中药注射剂,105个RCTs,共7683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生存率方面,在TACE基础上联用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康莱特、参麦、华蟾素、艾迪与单纯使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肝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在TACE基础上联用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艾迪、康莱特、康艾、华蟾素、黄芪多糖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鸦胆子油乳、消癌平、康莱特、参麦、参芪扶正、康艾、得力生、华蟾素、黄芪多糖较仅用TACE而言,可以显着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在不良反应方面,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鸦胆子油乳、康莱特、参麦、康艾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在TACE基础上联用艾迪、复方苦参、参麦与仅用TACE相比,可以降低肝癌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药注射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共检索到820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12种中药注射剂,60个RCTs,共48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得力生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香菇多糖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均优于仅用FOLFOX化疗方案。(5)中药注射剂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对于中药注射剂辅助化疗治疗胰腺癌,共检索到278篇文献,经筛查后,最终纳入9种中药注射剂,22个RCTs,共132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75例,对照组65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在生存质量改善方面的疗效均优于仅用化疗。在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方面,艾迪联合化疗优于仅用化疗。而在化疗基础上联用中药注射剂不能显着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研究结论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或放疗在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方面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化疗或放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就中药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而言,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康艾注射液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在缓解不良反应方面,黄芪多糖联合FOLFOX化疗、斑蝥酸钠维生素B6联合FOLFOX化疗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此外,在中药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在治疗胃癌方面,鸦胆子油乳与复方苦参较其他中药注射剂就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改善生存质量指标上更具优势,香菇多糖就缓解不良反应指标方面较其他中药注射剂更具优势。②在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存率方面,华蟾素、康艾注射液联合放疗在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放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同样的,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注射液联用化疗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而且,复方苦参联合化疗在缓解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方面也占优势。③在中药注射剂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研究中,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鸦胆子油乳、华蟾素联合TACE在生存率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康莱特、黄芪多糖联合TACE在临床总有效率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参麦联合TACE在不良反应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④相比其他中药注射液的聚类分析结果,消癌平注射液辅助FOLFOX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在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改善的综合排序中占优势。⑤在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研究中,复方苦参、康艾、康莱特注射液联用化疗可以显着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可以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二、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排标准 |
1.3 文献筛选 |
1.4 质量评价 |
1.5 数据提取 |
1.6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研究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单纯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排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 |
1.4 数据库建立 |
1.5 数据挖掘 |
2 研究结果 |
2.1 频数分析结果 |
2.2 聚类分析结果 |
2.3 关联规则统计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WHO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2 RECIST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3 Karnofsky(KPS)评分标准 |
综述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1 治疗方式 |
1.1 单纯中医药治疗 |
1.2 中医药配合治疗 |
1.3 针对并发症治疗 |
2 治疗手段 |
2.1 内治法 |
2.2 外治法 |
2.3 综合治法 |
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及研究现状 |
1. 中医概述 |
2. 癌痛的病因病机 |
3. 中医内治法 |
4. 中医外治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二 癌性疼痛的西医认识 |
前言 |
1. 癌痛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
2. 癌痛的评估 |
3. 癌痛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入组标准 |
1.3 病例脱落标准及处理 |
2. 临床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周期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研究内容 |
3. 临床研究结果 |
3.1 病例来源 |
3.2 一般资料 |
3.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华蟾素胶囊镇痛机理 |
5.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药应用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 |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特点 |
第一节 西医研究现状 |
1 发病机制 |
2 治疗现状 |
第二节 中医研究现状 |
1 病名归属 |
2 病因病机 |
3 治法方药 |
4 治疗优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肺癌相关病证古代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理论源流 |
1 秦汉时期 |
2 晋隋唐时期 |
3 宋金元时期 |
4 明清时期 |
第二节 病因病机 |
1 正气内虚 |
2 情志失调 |
3 饮食不节 |
4 气滞痰阻 |
5 痰热壅结 |
6 寒凝内滞 |
第三节 治法方药 |
1 固本培元,养正消积 |
2 清热化痰,行气散结 |
3 温中理气,化痰解郁 |
4 分期论治,攻补兼施 |
5 外治法 |
6 其他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肺癌方剂数据库及现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配伍规律研究 |
第一节 肺癌方剂的古今文献信息整理 |
1 数据来源 |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1 数据库建立方法 |
2 数据挖掘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数据库建立 |
2 非小细胞肺癌证型分布 |
3 关联规则结果 |
4 网络分析结果 |
5 聚类分析结果 |
6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检索策略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数据提取 |
5 质量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5 发表偏倚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结论 |
2.创新点 |
3.不足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4)扶正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治疗组 |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 疗效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
2.3 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比较 |
2.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 论 |
(5)扶正法治疗Ⅳ期肺腺癌生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和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1.2.3 纳入标准 |
1.1.2.4 排除标准 |
1.2 操作方法 |
1.2.1 病例收集流程 |
1.2.2 临床病史收集 |
1.2.3 随访 |
1.2.4 观察指标 |
1.2.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晚期肺腺癌预后单因素分析 |
2.2.1 性别 |
2.2.2 年龄 |
2.2.3 吸烟史 |
2.2.4 首诊PS评分 |
2.2.5 肿瘤家族史 |
2.2.6 首诊是否有骨转移 |
2.2.7 首诊是否有脑转移 |
2.2.8 首诊病灶转移器官数 |
2.2.9首诊外周血肿瘤指标CA125 |
2.2.10首诊外周血肿瘤指标CYFRA21-1 |
2.2.11 首诊外周血肿瘤指标CEA |
2.2.12 首诊外周血白介素指标 |
2.2.13 中医药治疗持续时间 |
2.2.14 是否有接受放疗 |
2.2.15 是否有接受靶向治疗 |
2.2.16 靶向治疗持续时间 |
2.2.17 主要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组,化疗组,综合治疗 |
2.2.18 首诊中医辨证分型 |
2.3 COX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性别 |
3.2 年龄 |
3.3 吸烟 |
3.4 首诊PS评分 |
3.5 肿瘤家族史 |
3.6 首诊有无脑转移 |
3.7 首诊有无骨转移 |
3.8 首诊病灶转移器官的数目 |
3.9 首诊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YFRA21-1,CEA) |
3.10首诊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10 |
3.11 有无放疗,靶向治疗及靶向治疗持续时间 |
3.12 主要治疗手段 |
3.13 中医药治疗时间 |
4 问题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综述 肺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7)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疾病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组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出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与样本量估算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安全性指标 |
2.3.2 疗效性指标及评判标准 |
2.3.3 观察周期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方法 |
3.统计与结果 |
3.1 病例一般资料 |
3.2 疗效对比 |
3.2.1 HAMD |
3.2.2 SDS |
3.2.3 FACT-L |
3.2.4 中医症候积分 |
3.2.5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
3.3 安全性观察 |
4.分析与讨论 |
4.1 西医对肿瘤相关性抑郁的认识 |
4.1.1 发病机制 |
4.1.2 治疗方法 |
4.2 中医对肿瘤相关性抑郁的认识 |
4.2.1 病因病机 |
4.2.2 中医药治疗 |
4.3 正念干预治疗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
4.4 舒肝养心扶正法的立法依据、组方分析 |
4.4.1 舒肝养心扶正法的立法依据 |
4.4.2 舒肝养心扶正方的组方分析 |
5.临床疗效评价 |
5.1 缓解抑郁状态 |
5.1.1 HAMD |
5.1.2 SDS |
5.2 改善生活质量 |
5.3 减轻临床症状 |
5.4 改善免疫功能 |
6.结论 |
7.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技术路线图 |
附录2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已发表论文 |
附表1 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
附表2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
附表3 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 |
附表4 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
(8)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操作性定义 |
(一)原发性肺癌 |
(二)肺癌分期 |
(三)杵针疗法 |
(四)杵针操作基本手法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一、西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
(一)化疗药物 |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
二、中医对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 |
(二)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
(三)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现状 |
(四)肿瘤与负性情绪 |
(五)杵针治疗化疗不良反应的理论依据 |
三、文献总结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肺癌诊断标准 |
(三)肺癌分期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病例的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
(二)样本量估算 |
(三)病例分组 |
(四)盲法 |
(五)干预方案 |
(六)观察指标 |
(七)资料收集 |
(八)质量控制 |
(九)不良事件处理 |
(十)科研伦理 |
(十一)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分析方法 |
(十二)技术路线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病例脱失情况 |
二、基线资料比较 |
(一)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基线比较 |
(三)干预1周结果比较 |
(四)干预2周结果比较 |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讨论 |
(一)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 |
(二)穴位作用原理 |
(三)杵针疗法干预效果分析 |
(四)安全性评价 |
(五)研究创新及特色 |
二、结论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9)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试验方案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数据分析 |
1.基线可比性分析 |
2.疗效比较 |
3.皮肤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中医对NSCLC的认识 |
2.中医在治疗NSCLC中的作用 |
3.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
4.选穴依据 |
5.益气散结方的组方依据 |
6.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认识 |
综述二 中药注射剂治疗肿瘤类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网状Meta分析 |
一、中药注射剂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中药注射剂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
(一) 中药注射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二) 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三、中药注射剂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中药注射剂联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肠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五、中药注射剂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扶正煎治疗中晚期肺癌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初探[D]. 沈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D]. 孙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药应用文献研究[D]. 刘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扶正合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杨丹,田菲,梁菁,李春波. 河北中医, 2019(12)
- [5]扶正法治疗Ⅳ期肺腺癌生存分析[D]. 邱慧令.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回顾性分析加味龙甲膏的临床应用[D]. 陈彦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正念干预联合舒肝养心扶正法治疗肺癌术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 秦若琰.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杵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观察[D]. 巩文花.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透皮给药益气散结方治疗气阴两虚型中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D]. 苏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中药注射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临床评价研究[D]. 张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