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明[1](2020)在《嵌入性视角下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时期,水利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水库移民若想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就必须拓展就业渠道,进行非农就业。本文在已有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农村移民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相关要素,以嵌入性视角切入,构建支持移民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指标体系,运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和逻辑回归模型,探讨了水利工程移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支持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显示:(1)不同地区非农就业状况和影响非农就业的因素不尽相同,且非农就业比例不同的农村移民家庭,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也不相同;(2)收入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是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对农村移民家庭劳动力的非农就业选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3)家庭人力资本状况对支持农村移民家庭的非农就业选择也起到了正向作用;(4)消费需求拉动收入,进而刺激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度,但文娱教育支出占比对农村移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程度不大,这可能与文娱教育投入过少有关;(5)农村移民对安置政策的满意度对影响移民是否选择非农就业有显着影响,但对于已经选择非农就业的移民家庭而言,对提高非农就业比例的成效不显着。总结水利工程农村移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实证研究结论,针对失地农民安置、农村区域发展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1)健全教育机制,完善基础设施;(2)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特色;(3)培养创新能力,鼓励本地创业;(4)完善扶持政策,保障生活质量;(5)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和经济状况合理制定移民安置扶持政策。
何璟涛[2](2020)在《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田水利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1950-1979年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反映了国家对农业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研究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教训,不仅对农田水利史、农业史、中国社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农业发展、农村改革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和地方志资料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学术回顾,包括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及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及突出问题、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的主要过程以及举措、主要工程成效、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影响、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洛阳地区在1950-1979年间进行了全面的农田水利建设,在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之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着农田水利建设。历经三十年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建成了大量的多种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显着提升了农业效益。在长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中总结出了一些正确的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对建设有严重影响的失误。第一部分对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进行了研究,并且论述了自然条件对农业、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洛阳地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对农田水利建设有利有弊,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较大;丰富的河流资源适宜建设蓄水工程、自流灌区;一些区域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难度大;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众多,水土流失治理的任务重。第二部分阐述了在建国初洛阳地区农田水利面临的严峻形势及突出问题。建国初洛阳地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并且绝大部分农田没有得到有效灌溉,薄弱的农田水利基础急需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以提升农业效益。第三部分对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建国以后洛阳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农田水利领导机构,使农田水利建设有了机制上的保证。洛阳地区坚持制定水利规划,使农田水利按照规划有章可循的进行建设。大力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建设,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办水利,由于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农田水利建设迅速推进。农田水利经费的投资是采取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农田水利经费几十年间总体上不断增长,从而有效推动了农田水利建设。第四部分对1950-1979年间洛阳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分段研究,分为六个阶段,分段的依据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建设特点有关。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对这六个阶段的主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及阶段性的建设举措进行了概况性研究。第五部分论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对几项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的成效进行了研究,这几种工程分别是自流灌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库工程、农业井工程、提灌站工程。自流灌区的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控制住了大量农田的水土流失、建设了大量水库发挥了重要的蓄水防洪作用、机电井大大增加了水利对农田的保险作用、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田水利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研究,历经三十年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洛阳地区的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使农田的自身肥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第六部分对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些经验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如在建设中能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注重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等。一些不足之处有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的问题。造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工作中的人为失误。
吴凌志[3](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研究指明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尚辰[4](2018)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生态宜居、农民生活富裕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支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关系到农村面貌持续改善,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机制经过了几次重大变化。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计划和农村集体供给机制,到改革开放后实施的农田水利市场化改革尝试,再到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事一议”制度的建立。期间,伴随着我国基层政府财税体制的变革,农田水利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摸索中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使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权不断丧失,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则完全寄托于上级政府公共财政供给。在供给缺乏的状态下,基层政府只有寄希望于市场化运作,不断放宽准入政策,利用市场私人资金满足农田水利需求。然而现实中,市场资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规避“市场失灵”的困境。鉴于此,文章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特定区域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现状及困境进行研究,对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在市场化困境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所面临的市场化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公共管理方面的制度性困境,以便提出摆脱困境的合理化建议。
李宏荣[5](2016)在《推进山西省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梁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产业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对当地生态造成剧烈影响,大量耕地被毁坏,农田荒芜、盐渍化,农地塌陷积水,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被破坏,人地矛盾尖锐,部分农民由此失去了生存之本。近几年,由于煤炭行业的不景气,不少煤矿关闭,当地除了恶劣的生态环境,便是“矿竭城衰”带来的通病,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当地的农业经济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探索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对策,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绿色循环农业注重农业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多级利用,为促进吕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山西省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伦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新成果,分析当前影响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表现和制约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发育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对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包括文章的写作目的,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综述部分,包括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部分对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基础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影响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表现和制约因素;第五部分是文章的落脚点,以绿色发展理念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针对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王肇星[6](2016)在《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地区由于以往片面追求以资源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形成了单一的资源产业结构,目前又面临着"断崖式下跌"经济困难,资源企业举步维艰,地方财政急速下滑,扶贫开发压力很大。再加上长期过度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面临着因灾返贫的风险,研究资源型地区的扶贫开发问题意义重大。山西省吕梁市是煤矿资源丰富的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也是14个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本文选取山西省吕梁市作为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的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吕梁市精准扶贫面临的具体困境并分析成因,对解决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除导论外,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吕梁市自1985年以来几个阶段扶贫开发的主要历程,归纳了吕梁市在扶贫开发方面的主要做法以及经验;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十八大以来吕梁市在扶贫开发中面临的困境,如该市长期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的地质灾害及其由此产生的存在因灾返贫的风险,经济结构不合理以及经济"断崖式下跌"造成的经济困难,中央高压反腐的形势下产生的干部不作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的扶贫开发基础薄弱问题,因文化教育滞后导致的贫困问题等,结合吕梁市的实际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出路,以顶层设计创新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以新型城镇化解决贫困人口的保障问题,以产业多元化激发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以文化教育形成资源型地区精准扶贫的社会合力。
任力军[7](2015)在《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文中研究指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产业投资结构体系整体或局部缓慢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动力因素和影响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或是由局部变化引起整体变化,或是由整体变化导致局部变化,从而形成了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结构变迁的原因之一。不仅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形成源于最初的产业投资结构,而且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样依赖于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研究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是研究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之一。研究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就要是产业投资结构体系整体或局部的变化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探求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规律。影响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自然资源因素、政策因素、技术因素、沉淀投资以及需求因素是决定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最主要因素。这五个最主要因素对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作用是不一致的,在不同时期它们的影响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在研究山西这个具有明显特点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五个最主要因素的作用不同,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会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单一因素决定期、单一因素决定弱化期和多因素决定期;在每个阶段,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五个最主要影响因素的决定作用是不同的,而这五个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又是有紧密相联的,它们的共同作用推动了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本文依据决定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作用变化将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分为1950-1979年、1980-1999年和2000-2010年三个时间段,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对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背景、政策措施以及投资概况进行了分析,进而详细地从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三大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地区投资结构变迁、投资资金结构变迁等方面分析了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针对每个时间段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形成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五个影响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每个时间段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贡献及其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表明,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奠定了山西工业化发展道路,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1980-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由于偏重于能源工业的发展,导致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对山西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迁分析看,这一时期只有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是正向的;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改善,使得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好转。研究还表明,1950-2010年间,影响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五个最主要因素中,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需求因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因素和前期投资因素,但技术因素的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在2000-2010年,但是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总体影响仍比较小。本文采用协整检验方面,研究了198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大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迁都会对山西的区域生产总值产生影响,但对第一产业产出的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产出的影响最小;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对第二产业(工业)的产出影响是积极的,而对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产出影响是负的。此外,本文专门研究分析了1950-2010年间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对经济资源的需求和山西自身资源供给优势是国家对山西投资的最重要因素;国家最初决定了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但在198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随着国家规模的下降,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作用逐步减小,而国家投资政策,特别是能源投资政策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是较大的。
陈少林[8](2011)在《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土资源组合极端不均衡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西部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5.9%,而83%集中在西南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资源型缺水问题突出。水利是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基础。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水利建设落后的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水利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论文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从系统阐述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入手,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水利发展进程与现状,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进行区域比较与评价,运用数理模型实证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包括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需求估算,结合西南大旱旱情以案例形式对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给出今后十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国外水利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国外水利发展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有益借鉴和启示。美国、日本、以色列和印度的水利发展给本文如下启示:水利建设和发展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这些启示的获得,有助于破解制约我国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进而为实现我国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第二,第一次系统预测了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本文从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情况入手,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方法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目前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变动情况,再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来分别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受制于直接测算水利需求在数据获取和技术分析方面均有一定难度,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预测几无涉猎。本文采用上述计量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进行估算是一次新的尝试。第三,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系统全面的阐释了2010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教训。本文研究发现,西南大旱的发生,自然气象因素固然是其直接原因,但主观人为因素不可忽视。本次旱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海拔区域水利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水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充分利用,即水利欠账太多。原本水资源储量丰富的云南寻甸县发生严重旱情的事实表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水生态保护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第四,提出了未来十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总体战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即西部水利事业应把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建设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等具体战略措施,针对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同的水利条件和发展取向分别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
南水仙[9](2007)在《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是全国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的大幅度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要保证山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在全面调查分析山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水资源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潜力开发途径。因此,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潜力的研究是山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课题,它对保证山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系统综合分析、归纳演绎与总结提练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水资源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山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调研,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分析已有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单项指标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基于山西省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节水与开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山西省近、中、远期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资源潜力开发方案。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丰枯变化悬殊、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0年P=50%、P=75%、P=95%不同保证率供水条件下的缺水量分别为9.409亿m3、28.381亿m3和35.283亿m3,缺水率为12.0%、32.5%和40.3%。2、山西省地表水资源开发率为38.8%,地表水资源利用程度为44.7%,地下水开采程度为77.42%,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高于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全省11个市(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分值α( 0≤α≤1,数值越大,表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开发潜力越大)的范围是0.502~0.140,其中忻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分值最大为0.502(开发利用程度最低),太原市综合评分值最小是0.140(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由此可见,全省各行政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不平衡。3、开源与节流是山西省水资源潜力开发的两个重要途径。通过有效挖潜,全省2010年地表水总供水潜力为8.96亿m3,地下水开发潜力为5.57亿m3;非传统水资源中,每年平均增雨量6~8亿m3,雨水集蓄潜力为2亿m3,污水利用潜力为0.64亿m3。通过渠道防渗,发展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来降低万元产值取水量;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发展中水利用技术和加强城镇管网改造等措施。全省2010、2020、2030年农业、工业和生活总计节水量分别为8.82亿m3、10.12亿m3、13.45亿m3。
周晓平[10](2007)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内外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提高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绩效,既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又是促进其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的手段,也是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不断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创新,工程的治理模式也不断随之改变,但是实践中工程的治理仍然存在种种困境。因此,为了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解决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办法。论文以制度相容为视角,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治理制度、治理模式以及组织架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在政府投入减少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理制度、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和构建参与性强的组织架构来达到工程可持续利用目的,以期完善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理论。论文的大致结构为:首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进行分析,指出工程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工程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性;其次,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动态分析利益相关者关系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状况,为目前的既存利益关系进行纵向梳理,并对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的缘由、实践成效和制度冲突进行分析;再次,基于制度相容视角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研究,认为工程治理变迁成功的关键是主要相关正式制度之间以及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兼容性,本文的正式制度层面研究内容是水权制度、水价制度和农村税费改革,非正式制度层面研究内容是农民意识形态和农村社会资本;接着,论文研究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和组织架构,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模式、运行方式和驱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的政府、市场和社会化多中心治理模式,并针对我国专业用水合作组织的缺乏,对我国的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在对治理制度和治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绩效评价体系。
二、吕梁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嵌入性视角下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应用 |
2.1 理论基础 |
2.1.1 嵌入性理论 |
2.1.2 替代效应理论 |
2.1.3 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
2.2 嵌入性与水利工程移民非农就业 |
2.2.1 水利工程移民与非农就业 |
2.2.2 嵌入性视角下的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定性分析 |
2.2.3 研究基本假设 |
2.2.4 计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
3 我国水利工程农村移民发展与非农就业 |
3.1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 |
3.1.1 家庭禀赋情况 |
3.1.2 人力资本情况 |
3.1.3 生活质量状况 |
3.1.4 农业生产效率状况 |
3.1.5 移民满意度状况 |
3.1.6 非农就业情况 |
3.2 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2.1 相关性检验 |
3.2.2 实证分析结果 |
3.2.3 结果分析 |
3.3 稳健性检验 |
4 分地区的水库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西部地区水库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1 数据的相关性检验 |
4.1.2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
4.2 中部地区水库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2.1 数据的相关性检验 |
4.2.2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
4.3 东部地区水库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3.1 数据的相关性检验 |
4.3.2 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5 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促进与支持对策研究 |
5.1 健全教育机制,培养创新能力 |
5.2 完善基础设施,鼓励本地创业 |
5.3 优化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特色 |
5.4 完善扶持政策,保障生活质量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移民就业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问卷涉及水库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计量分析法 |
3.用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1.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念 |
2.洛阳地区建制沿革 |
(七)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洛阳地区的基本自然条件 |
(一)地形地质条件 |
(二)水资源情况 |
(三)气候条件 |
(四)农业耕地资源 |
二、建国初洛阳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与突出问题 |
(一)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但水利基础薄弱 |
(二)农业面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
(三)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太少 |
(四)落后、原始的水利基础需要发展现代化的农田水利 |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管理 |
(一)新水利领导机构的设立 |
(二)坚持用规划来指导农田水利建设 |
(三)广泛动员和领导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
1.大力进行群众动员 |
2.大力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 |
3.依靠大量群众参与修建政府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施工 |
(四)实行政府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程管理方式 |
(五)政府拨款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过程及措施 |
(一)第一阶段:水利恢复与小规模建设的时期(1950-1954年) |
1.进行以渠道为重点的旧有农田水利设施整修 |
2.推行农田水利工程试点以积累技术、经验 |
3.新建了一批以小型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 |
4.大力进行河防护田工程建设 |
(二)第二阶段:大规模建设的初步兴起时期(1955-1957年) |
1.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田水利的初步兴起 |
2.井灌建设迅速推进 |
3.开始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 |
4.渠道建设迅速发展 |
5.开始大量建设小型水库 |
(三)第三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
1.全面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
2.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 |
3.提灌站建设迅速推开 |
4.水土流失治理迅速推进 |
5.井灌建设的重点转向机电井建设 |
6.建设一批大型自流灌区 |
(四)第四阶段:工程效益和质量稳步提升的时期(1961-1965年) |
1.调整、巩固农田水利建设阵线 |
2.强调工程的勘测设计以及审批程序以确保质量 |
3.农田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4.进行水库整修、续建以提升质量和效益 |
5.推进自流灌区配套和管理工作 |
6.水轮泵站和电灌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
(五)第五阶段:“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1.在曲折中建设 |
2.大力建设机电井、机电灌站 |
3.推进小型水库建设、进行水库除险行动 |
4.发展喷灌、滴灌工程 |
5.进行大规模的大寨田建设 |
6.大力推进河流治理 |
(六)第六阶段:巩固和提升现有工程效益的时期(1977-1979年) |
1.着重强调恢复和加强水利管理以提升效益 |
2.压缩工程项目,对工程进行续建、配套 |
五、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 |
(一)典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成效 |
1.自流灌区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业灌溉面积 |
2.成功治理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区域 |
3.建成了大量能蓄水防洪的水库 |
4.大量的农业井发挥了重要的水利保险作用 |
5.提灌站对农业特别是高山丘陵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的积极影响 |
1.农业灌溉面积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 |
2.改良了大量农田的基本条件 |
3.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对农业保险性大大增加 |
六、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
(一)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经验 |
1.根据具体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建设 |
2.注重不同工程之间的结合以提升整体效益 |
3.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建设 |
4.注重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 |
(二)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
1.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 |
2.大量工程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 |
3.一些建成后的工程缺乏管理 |
4.大中型水库的数量较少以及水库质量问题突出 |
5.一些时期出现水利摊子铺的过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4)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小型农田水利相关概念 |
一、小型农田水利概念及特征 |
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属性分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公共选择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公共产品外部性理论 |
四、市场失灵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田水利市场化运作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一节 市场化推行前农田水利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二节 市场化推行以后农田水利发展历程及特征 |
一、市场化推行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发展历程及特征 |
二、农村税费改革后发展历程及特征 |
第四章 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河南省L县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基本情况 |
一、河南省L县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概况 |
二、河南省L县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现状 |
一、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本情况 |
二、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现状 |
第三节 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市场化运作困境分析 |
一、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河南省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困境分析 |
第四节 L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
二、市场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 |
一、日本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二、美国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三、印度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四、国外经验分析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 |
一、浙江省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二、四川省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三、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经验 |
四、国内经验分析 |
第六章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困境的对策 |
第一节 政府层面的对策 |
一、政府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 |
二、编制农田水利发展长期规划 |
三、理顺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供给中的财权和事权 |
四、强化小型农田水利的技术服务和市场监管 |
第二节 市场层面的对策 |
一、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和功能 |
二、建立“一主多元”的现代水利投融资平台 |
三、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登记确认 |
四、建立完善小型农田水利水费定价机制 |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对策 |
一、强化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和地位 |
二、建立自下而上的小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
三、完善“一事一议”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制度 |
四、加强对生产协作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推进山西省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依据及创新点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2 绿色循环农业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绿色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 |
2.1.1 绿色循环农业的定义 |
2.1.2 绿色循环农业的特征 |
2.1.3 绿色循环农业的原则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循环经济学理论 |
2.2.2 农业生态工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 |
3.1 区位和交通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候 |
3.4 资源条件 |
3.4.1 土地资源 |
3.4.2 矿产资源 |
3.4.3 植被资源 |
3.5 农业产业发展 |
4 影响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表现和制约因素 |
4.1 影响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表现 |
4.2 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4.2.1 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生态制约因素 |
4.2.2 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制约因素 |
4.2.3 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市场制约因素 |
4.2.4 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制约因素 |
4.2.5 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人力制约因素 |
5 推进吕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
5.1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
5.1.1 突出特色农业产业 |
5.1.2 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
5.1.3 丰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5.2 培植地方龙头企业,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 |
5.2.1 培育扶植龙头企业 |
5.2.2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 |
5.2.3 壮大农产品营销主体 |
5.3 发挥政府职能,建设生态工程 |
5.3.1 加强循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5.3.2 倡导循环农业技术路线创新 |
5.3.3 合理规划利用塌陷区土地 |
5.4 完善制度法规,建立相应政策保障 |
5.4.1 制定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保障 |
5.4.2 稳固循环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保障 |
5.4.3 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保障 |
5.5 依靠科技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5.1 加速农业科技推广 |
5.5.2 推进示范园区建设 |
5.5.3 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6)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
1.1 扶贫开发起步阶段(1985年-1993年) |
1.2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年-2000年) |
1.3 扶贫开发多元化阶段(2001-2012年) |
1.4 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现状 |
第二章 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 |
2.1 面临着因灾返贫的风险 |
2.2 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形势 |
2.3 面临着为官不为的情况 |
2.4 面临着总体滞后的基础 |
第三章 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的出路研究 |
3.1 以顶层设计创新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 |
3.2 以新型城镇化解决贫困人口的保障问题 |
3.3 以产业多元化激发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 |
3.4 以文化教育形成资源型地区精准扶贫的社会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本题研究背景 |
1.1.2 本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研究评述 |
1.2.2 国内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理论及启示 |
2.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机制 |
2.1.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概念 |
2.1.2 产业政策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2.1.3 市场机制与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2.2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理论研究发展及启示 |
2.2.1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阶段论 |
2.2.2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资源配置效果论 |
2.2.3 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过程的研究 |
2.3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与其特殊性 |
2.3.1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主要影响因素 |
2.3.2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轨迹 |
2.3.3 资源型区域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困境与障碍 |
第三章 1950年-1979年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3.1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过程概述 |
3.1.1 建国前山西产业及产业结构(1898年-1950年) |
3.1.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年) |
3.1.3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 |
3.1.4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 |
3.1.5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 |
3.1.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
3.1.7 两年徘徊时期(1977年—1978年) |
3.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特点及因素分析 |
3.2.1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及资金来源结构变迁 |
3.2.2 山西产业投资布局结构变迁 |
3.2.3 山西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及三大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 |
3.3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需求因素 |
3.3.2 国家及山西地方政策因素 |
3.3.3 资源因素和社会已有的投资因素 |
3.4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
3.4.1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产业结构的影响 |
3.4.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1980年-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4.1 1980-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概况 |
4.1.1 1979-1982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4.1.2 1983-1992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4.1.3 1993-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4.2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 |
4.2.1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 |
4.2.2 山西产业投资的资金结构变迁 |
4.2.3 山西三大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及三次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变迁 |
4.2.4 山西产业地区投资结构变迁 |
4.3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分析 |
4.3.1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2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投资结构变迁因素——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计量分析 |
4.3.3 结论 |
4.4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
4.4.1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 |
4.4.2 各个产业部门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 |
第五章 2000年-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5.1 2000-2010 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背景 |
5.1.1 1979—199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存在的问题 |
5.1.2 国家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
5.1.3 山西省政府的投资政策措施 |
5.2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特点 |
5.2.1 2000年-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概述 |
5.2.2 山西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变迁与资金来源结构变迁的特点 |
5.2.3 山西三大产业间及产业内的投资结构变迁 |
5.2.4 山西产业投资地区结构变迁 |
5.3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主要因素分析 |
5.3.2 用因子分析法分析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因素 |
5.3.3 结论 |
5.4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效果评价 |
5.4.1 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
5.4.2 2000-2010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贡献分析 |
5.4.3 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与山西经济增长关系——基于协整检验的分析 |
第六章 国家投资与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变迁 |
6.1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 |
6.1.1 国家投资政策及其对山西的影响 |
6.1.2 1950-1979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区域分布 |
6.2 1980-1999年和2000-2010年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中的国家投资 |
6.2.1 国家在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 |
6.2.2 国家在山西的产业投资结构成因分析 |
6.3 国家投资对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影响分析 |
6.3.1 国家投资曾是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唯一推动力 |
6.3.2 国家投资成为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继而成为辅助动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8)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0.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 水利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1 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2 水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2 水利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
1.2.1 水利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
1.2.2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1.2.3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
1.2.4 水利发展保障西部地区改善民生 |
1.2.5 水利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
1.3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
1.3.1 水利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1.3.2 水利发展在西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1.3.3 水利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1.3.4 水利发展在西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
2 西部大开发十年水利发展概况 |
2.1 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
2.1.1 西北地区 |
2.1.2 西南地区 |
2.2 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2.2.1 前期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
2.2.2 骨干工程支撑西部发展 |
2.2.3 民生水利普惠人民群众 |
2.2.4 节水改造推进节水社会 |
2.2.5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
2.2.6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2.3 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调控能力不足与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
2.3.2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2.3.3 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
2.3.4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 |
3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比较研究 |
3.1 东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1.1 东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1.2 东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2 中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2.1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2.2 中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3 西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3.1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3.2 西部地区各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4 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比较 |
3.4.1 水利投资情况比较 |
3.4.2 水利发展政策的比较 |
3.4.3 东中部水利发展对西部水利建设的启示 |
4 国外水利发展情况及对西部水利发展的启示 |
4.1 美国水利发展情况 |
4.1.1 美国水资源概况 |
4.1.2 美国水资源管理结构 |
4.1.3 美国水利政策的特点 |
4.2 印度水利发展情况 |
4.2.1 印度水资源概况 |
4.2.2 印度水资源管理结构 |
4.2.3 印度水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
4.3 以色列水利发展情况 |
4.3.1 以色列水资源概况 |
4.3.2 以色列水资源管理结构 |
4.3.3 以色列水利政策的特点 |
4.4 日本水利发展情况 |
4.4.1 日本水资源概况 |
4.4.2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
4.4.3 日本水利政策的特点 |
4.5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
4.5.1 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
4.5.2 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 |
4.5.3 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 |
4.5.4 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 |
5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西部大开发对水利需求的特征分析 |
5.2 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5.2.2 MALMQUIST 指数分析 |
5.2.3 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3 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灰色关联模型 |
5.3.2 西部地区用水需求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5.4 西部地区用水量需求预测 |
5.4.1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分类 |
5.4.2 GM(1,1)预测模型 |
5.4.3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与西南大旱—云南寻甸教训与启示 |
6.1 西南大旱旱情回顾 |
6.2 寻甸基本县情及水情 |
6.2.1 基本县情 |
6.2.2 水资源概况 |
6.2.3 降雨概况 |
6.3 寻甸县水利发展现状 |
6.3.1 蓄水工程概况 |
6.3.2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状 |
6.3.3 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情况 |
6.3.4 农村饮水安全及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
6.3.5 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 |
6.3.6 引水工程概况 |
6.4 大旱至灾凸显的水利发展问题 |
6.4.1 水利“欠账”太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
6.4.2 水利投资方向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不受重视 |
6.4.3 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抗旱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
6.4.4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
6.5 特大干旱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 |
6.5.1 应从战略上重视水利与水务工作 |
6.5.2 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6.5.3 应尽快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 |
6.5.4 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6.6 对策与建议 |
6.6.1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
6.6.2 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
6.6.3 完善抗旱非工程性措施 |
6.6.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7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
7.1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1.3 基本目标 |
7.2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选择 |
7.2.1 总体战略 |
7.2.2 具体战略 |
7.3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7.3.1 西北地区水利发展措施 |
7.3.2 西南地区水利发展战略 |
7.4 实施建议 |
7.4.1 编制实施西部水利专项规划 |
7.4.2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7.4.3 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途径 |
7.4.4 创新西部水利发展机制 |
7.4.5 加大对西部水利工作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西省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候气象 |
2.1.5 水文条件 |
2.1.6 水文地质条件 |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2.1 社会发展概况 |
2.2.2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山西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1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 |
3.1.1 水资源分区原则 |
3.1.2 水资源分区 |
3.2 水资源量 |
3.2.1 大气降水 |
3.2.2 地表水资源量 |
3.2.3 地下水资源量 |
3.2.4 水资源总量 |
3.2.5 其它类型水源 |
3.3 水资源质量 |
3.3.1 地表水质量 |
3.3.2 地下水质量 |
3.4 水资源特点 |
3.4.1 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少 |
3.4.2 水资源丰枯悬殊、时空分布不均 |
3.4.3 岩溶泉水质优良、水量相对稳定 |
3.4.4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
3.4.5 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相互共存、相互制约 |
3.5 供水工程和供水现状 |
3.5.1 地表水供水工程 |
3.5.2 地下水供水工程 |
3.5.3 现状供水量 |
3.6 用水现状和用水水平分析 |
3.6.1 2000 年用水现状 |
3.6.2 2000 年用水水平分析 |
3.7 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
3.7.1 现状需水量 |
3.7.2 现状供水量 |
3.7.3 现状年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
3.7.4 缺水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及评价 |
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4.1.1 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 |
4.1.2 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水资源危机加剧、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 |
4.2.2 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效率不高 |
4.2.3 供水工程老化失修、供水能力下降 |
4.2.4 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遭到破坏 |
4.2.5 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
第五章 山西省水资源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1 节水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1.1 农业节水 |
5.1.2 城市生活节水 |
5.1.3 工业节水 |
5.2 开源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2.1 地表水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2.2 地下水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3 污水处理再利用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3.1 现状废污水排放与利用情况分析 |
5.3.2 污水处理利用目标 |
5.3.3 污水利用潜力分析 |
5.4 非传统水资源潜力分析及开发方案 |
5.4.1 雨水集蓄利用 |
5.4.2 空中水资源利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关系研究综述 |
1.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综述 |
1.2.3 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
1.2.4 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
1.2.5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分析 |
2.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自然属性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我国“小农水”自然属性分析 |
2.2 “小农水”经济属性分析 |
2.2.1 “小农水”的一般经济属性 |
2.2.2 “小农水”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
2.3 “小农水”社会属性分析 |
2.3.1 “小农水”社会价值分析 |
2.3.2 我国“小农水”利益相关者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与现状分析 |
3.1 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分析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化治理(1949年~1985年) |
3.1.2 转轨时期的产权逐步放开治理阶段(1985年~1996年) |
3.1.3 市场经济初期的产权多元化治理阶段(1997年~2006年) |
3.1.4 治理制度变迁分析结论 |
3.2 我国“小农水”治理制度现状分析 |
3.2.1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的原理分析 |
3.2.2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分析 |
3.2.3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形式分析 |
3.2.4 “小农水”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冲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小农水”治理正式制度分析 |
4.1 制度相容与“小农水”治理制度变迁 |
4.1.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相容分析 |
4.1.2 “小农水”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相容 |
4.2 基于制度相容视角的“小农水”治理正式制度分析 |
4.2.1 “小农水”相关正式制度识别 |
4.2.2 水权制度与农业水权的界定、分配和转让 |
4.2.3 农业水价制度与“小农水”治理研究 |
4.2.4 农村税费改革对“小农水”治理影响与对策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小农水”治理非正式制度分析 |
5.1 我国“小农水”治理中的农民意识形态分析 |
5.1.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民意识形态发展轨迹 |
5.1.2 我国农民意识形态与“小农水”治理 |
5.1.3 我国“小农水”治理中农民意识形态提升措施 |
5.2 农村社会资本与“小农水”治理分析 |
5.2.1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 |
5.2.2 社会资本存量高低与政府治理强度 |
5.2.3 农村社会资本对“小农水”治理影响 |
5.2.4 农村现代社会资本提升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小农水”治理模式与组织架构研究 |
6.1 “小农水”治理模式分析 |
6.1.1 “小农水”投入模式 |
6.1.2 “小农水”运行方式与适用性分析 |
6.1.3 “小农水”治理驱动模式 |
6.1.4 “小农水”多中心治理模式 |
6.2 “小农水”自主治理组织架构 |
6.2.1 我国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的必要性 |
6.2.2 国外和台湾地区用水者(户)组织实践经验 |
6.2.3 我国用水合作组织特征 |
6.2.4 我国农民用水者协会功能提升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7.1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内容 |
7.2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小农水”治理目标 |
7.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2.3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2.4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7.2.5 “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方法 |
7.3 治理绩效的社会化评价主体选择 |
7.4 案例分析 |
7.4.1 案例背景 |
7.4.2 承包个案治理绩效评价与分析 |
7.4.3 启示和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四、吕梁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嵌入性视角下水利工程农村移民非农就业支持研究[D]. 张明明.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2]洛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50-1979)[D]. 何璟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市场化运作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L县为例[D]. 尚辰.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5]推进山西省吕梁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李宏荣.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6]资源型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出路研究 ——以吕梁市为例[D]. 王肇星. 山西大学, 2016(06)
- [7]山西产业投资结构变迁:1950-2010[D]. 任力军. 山西大学, 2015(03)
- [8]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 陈少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9]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潜力研究[D]. 南水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D]. 周晓平. 河海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