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我国基尼系数调节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1](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提出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余斌[2](2021)在《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快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深化,历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国际警戒水平线以上,且有不断扩大化趋势。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直接对居民征收的税种,在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2019年新个税改革与往期大不相同,不仅调高起征点的额度,还结合居民家庭考虑,增加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使个税扣除更加“人性化”。此次改革,将以往分类征收模式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模式,不仅使得个税征收更加公平化,还增加年度汇算清缴功能,多缴多退,少缴立补,让税负更合理。本文以个人所得税分配效应为主线,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整理F市、江西省、北京市、全国数据,采用Python编程,计算改革前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基尼系数指标、MT指数指标和平均税率指标,通过分析这几个指标来测算个人所得税在改革过程中调节收入分配的具体效应。从测算的这几个指标来看,新税制下个人所得税实行会弱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类型、不同收入群体其收入分配效应也不一样,城市越发达、收入越高、缴税比重越重,调节能力越强。接着整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相关理论文献,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分析个人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路。本文构思及主要逻辑结构分为:第一章导论,导论章节主要叙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相关理论观点,概括文章框架和思路;第二章相关理论,主要从个税基本概述和收入分配相关理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介绍基尼系数、MT指数、平均税率原理及计算公式;第三章实证研究,本部分主要以F市、江西省、北京市数据为测算实例,利用基尼系数、MT指数、平均税率等指标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类型、不同收入群体之间个税分配效应差异,并得出相应;第四章,整理归纳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工作实际,分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分析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弱的原因;第五章,根据前文提出的问题,结合新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依据并结合文献资料、笔者工作经验,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对策。
柳笛[3](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赫名超[4](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周安华[5](2020)在《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是人类永恒关注的话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伴随高速经济增长的背后,却是生态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何通过政府环境治理和个体环境保护来缩小收入不平等?要实现环境污染改善和收入不平等缩小的双赢目标,需要对环境污染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系统分析与把握。事实上,环境污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更是如此。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缩小收入不平等的重要阻碍因素。那么,环境污染究竟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符合绿色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要求,同时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在二元结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环境经济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揭示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研究思路上,遵循“文献梳理-机制分析和理论建模-指数构建-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分析思路展开。在研究内容上,详细分析了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数和理论模型分别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实证分析和机制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首先,从理论上分别构建了宏观和微观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分析框架。在二元结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环境经济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污染导致城镇化进程受阻和人力资本受损,从而不利于我国收入不平等缩小的困境。环境污染还影响代际收入不平等,从而不利于我国收入不平等缩小。环境污染还对个体非认知能力积累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不利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缩小。其次,从实证上分析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宏观方面,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1998-2017年我国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以及城乡收入比随时间推移呈现倒“U”型趋势,而城乡收入差则处于上升状态。基于面板数据和熵值法测算了199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环境污染指数和收入不平等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环境污染呈现下降趋势,而收入不平等指标显示,绝大部分省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呈现倒“U”型趋势,只有一些省份则处于缓慢上升趋势,如河北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基尼回归、面板分位数回归、面板门限回归和空间回归模型等的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缩小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阻碍作用,而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从而对缩小我国收入不平等产生积极作用。影响效应存在显着非线性和空间效应,并且“高污染-高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普遍存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是本文计量建模的重点,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发现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正向效应依然存在,而政府环境治理则可以改善环境污染从而缩小收入不平等,同时,异质性结果显示资源型省份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更大。第三,实证分析在宏观视角下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传导机制。本文以城镇化作为渠道变量研究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环境污染通过影响城镇化来影响收入不平等。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环境污染对城镇化产生不利影响,抑制城镇化进程,进而阻碍了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的机会,最终,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影响城镇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环境污染减少了人口城镇化和损害了经济城镇化,从而扩大城乡收入不平等。在人口城镇化方面,环境污染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城市环境污染的驱赶效应导致了贫困人口或农村人口迁入率下降,导致获取工作机会困难,最后,扩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在经济城镇化方面,环境污染降低了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了产出,损害了工资报酬,对缩小收入不平等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污染严重的地区降低了劳动力的劳动供给时间,导致劳动力的单位劳动工资收入下降,进而扩大了收入不平等。同时,环境污染会损害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具体表现在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而增加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长期将导致不同产业的工资报酬差异扩大,最终扩大收入不平等。而政府环境治理的调节作用弱化了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效应。第四,实证分析在微观视角下环境污染对微观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CGSS2013年数据构建了环境污染指数,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微观个体收入不平等产生正向影响,而个体环保观念和环保行为的提高能够改善环境污染从而缩小收入不平等。具体表现在环境污染显着减少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收入,而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则不显着,因此,环境污染扩大了居民收入不平等。此外,区域差异显着,表现为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趋势。接着微观分析的内生性同样是分析的重点,扩展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的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正向影响仍然显着存在。第五,本文还分析了环境污染对代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运用2000-2015年CHNS数据对中国代际收入不平等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代际收入不平等随时间呈现出扁平的“U”型分布,父代基尼系数呈现“N”型趋势,子代基尼系数则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父代泰尔指数和父代基尼系数变化趋势相似,而子代泰尔指数则呈现倒“N”型变化趋势。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代际收入不平等产生正向显着效应,并且存在显着区域差异,环境污染对西部地区代际收入不平等产生不利效应,环境污染表现出“亲贫性”特点。第六,实证分析在微观视角下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传导机制。本文以人力资本作为渠道变量研究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环境污染通过人力资本渠道影响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是居民收入增加和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环境污染对人力资本产生不利影响,从而环境污染通过损害人力资本进而扩大收入不平等。环境污染影响人力资本具体表现在,环境污染通过增加居民医疗健康支出、减少生命年数和受教育年限来扩大收入不平等。不仅如此,环境污染对非认知能力也产生负面效应,表现在高污染地区减少了居民人际交往频次以及减少了有用信息的获取。同时,污染还增加了个体精神上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症状,从而对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最终扩大收入不平等。异质性分析显示,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更高,从而有效应对环境污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而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较低,从而忽视环境污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最终因受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的差异性而导致个体收入不平等扩大。而个体环保的调节作用弱化了环境污染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效应。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如下:在视角上初次探讨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系统建立了环境污染与收入不平等的理论和机制分析框架;采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构建宏观和微观的环境污染指数;创新性使用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和降雨量两个环境污染的宏观工具变量,以及个体环保观念和环保行为两个环境污染的微观工具变量;综合采用机器学习、基尼回归、面板分位数回归、面板门限回归、空间面板模型以及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等计量方法;从宏观分析到微观分析、从直接分析到渠道分析和从当代分析到代际分析,把横向分析、纵向分析和深度分析三者结合进行全面分析;以“环境污染--城镇化--收入不平等”和“环境污染--人力资本--收入不平等”两条渠道为依据展开研究。本文侧重于实证研究,在实证上获得较为新颖的结果,为研究环境污染与收入分配问题带来重要参考价值。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6](2020)在《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具有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个人收入分配,直接影响政府政策实施。不同的个人收入水平,对家庭的消费与投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原因在于收入分配来源不同,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自从老挝成立以来,已经走过来43个春秋。43年来,老挝的经济发展目标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为核心。1976-1980年,是老挝实施改善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期间;1976-198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为7.988亿基普(Kip),个人收入平均为2496基普/人/年,自然资源的收入占GDP2.23%。1986年,老挝政府决定改革开放,建立新经济体制,实施老挝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老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11年至2015年间,即在第七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成功展现老挝经济全新面貌,当年GDP增长率高达7.9%,个人收入年平均为1548美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保持在5%。2018年老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0.4110。2016年GDP增长率为7.02%,个人收入年平均为2408美元。从GDP增长率与个人收入来看,老挝不仅保持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而且对国内居民的收入也产生有效促进作用。然而,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仍然处于低速发展状况,在某些方面暴露诸多问题,特别是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依然不理想,个人收入依然无法满足法定要求和标准,在社会保障制度、福利体系方面有所欠缺,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与贫困。本文以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为主题,运用理论与实践、实证与规范、综合与比较等方法,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并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与规范方法来研究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对相关个人收入数据、劳动力就业人数、经济发展的数据等进行统计,同时使用“统一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果--提出结论”的路线开展一步步的研究工作,并根据所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路径选择。此外,通过综合性研究工作,对比分析外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尤其对目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经验与历程进行研究,对比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需要调整与完善的内容,依据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较完善与已成功的经验,并结合老挝国情,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首先,分析阐述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主要阐述国内国外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做了评析,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优缺点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并分析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其次,分析梳理相关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梳理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以及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型理论等,此外,还梳理了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再次,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首先分析老挝革新开放前及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然后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方式以及趋势。第四,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首先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状况、特征、成本与收益等,然后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实证分析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因素。从国家政策、教育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视角,采用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第六,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主要分析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现状,同时概况提出其对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最后,提出完善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税收调节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马桂峰[7](2020)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先后建立,以及现在后两者的逐步并轨运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逐步发展中不断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增强国家社会福利责任,减轻参保者就医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动力,增强社会稳定机制等方面作用显着。截止2019年底,我国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29亿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10.25亿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共覆盖我国人口 13.5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96.74%。2018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共筹集医保基金21 384.00亿元,占我国当年GDP的2.33%,人均支出医疗保险基金4 722.76元。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方面的福利分配效果如何?福利分配的公平程度是否在逐步改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如何影响社会福利的分配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以上诸多问题成为评价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绩效的关键所在。目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研究多集中于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而对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等环节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关注较少。通过对不同社会医疗保险种类、医保运行全流程和多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现阶段的整合发展,有利于从参保者个体微观层面评价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的公平程度如何。本研究以社会福利分配为切入点,利用福利再分配分析测量方法,结合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特点,采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2015年和2017年入户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三条主线,经医保基金筹资、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福利分配公平性分析,探索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社会福利分配的作用机制和运行机理,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目的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公平性,探索影响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的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标包括:通过文献复习和评阅,构建适合分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的理论框架;通过实证研究测算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以及在近期的变化情况;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于家庭医疗支出和个人住院费用支出的影响机制与程度;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个人的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对社会医疗保险补偿净福利分配的影响。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本研究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社会福利的分配效应为主要政策变量,围绕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机制展开。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对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研究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汇总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在文献评阅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再以福利经济学福利概念、社会福利函数、补偿原则和医疗保险福利效用等理论构建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该数据采用概率抽样调查,按照分阶段、按层次抽取我国大陆29个省的地级市、县、社区(村)和家庭。本研究经申请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公开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选取职工医保12 683个、新农合12 549个、居民医保4 213个个体样本和没有参加社会医保的11 742个个体样本进行研究。利用Stata 16和Eμ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库整理和数据分析、数据表达。利用基尼系数和马斯格雷夫-辛尼指标(Musgrave and Thin measure,MT)测量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使用阿伦森等人提出的AJL分解模型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各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进行筹资累进性、垂直效应、水平效应和再排序效应等的分解分析。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进行影响因素研究。首先构建7个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对是否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居民的家庭医疗支出和个人住院费用支出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探索医保基金住院补偿净福利的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1)新农合制度的福利再分配情况。从新农合制度具体运行情况来看,2015年新农合住院人均补偿费用为129.38元,人均缴费额度为102.40元,补偿费用占缴费费用的126.35%。仅统计有住院发生的新农合参保者的平均住院补偿费用为3 352.38元,仅统计有住院发生的参保者的新农合缴费均值为105.58元,补偿受益程度为31.75倍。对比有住院发生的参保者的住院平均费用9 929.57元,有效补偿比例为33.76%。有住院发生的新农合参保者的人均住院实际负担为6577.19元,有住院支出的参保者的人均收入为22 444.41元,有住院发生人群的实际平均负担率为25.21%。2015年总体缴费率为0.98%,2017年总体缴费率为1.42%。2015年的总体改善率为1.79%,2017年总体改善率为0.60%,改善率和补偿率两年均随收入分组升高而降低。2015年新农合参保者初始收入基尼系数为 0.3889,2017 年为 0.3901。测算2015年新农合制度医保基金筹资后福利再分配效应MTB指数为-0.0115,2017年为-0.0020;住院费用支付后的MTC指数2015年为-0.0254,2017年为-0.0282;医保基金补偿后的MTD指数2015年为-0.0208,2017年为-0.0170。分析新农合制度2015年筹资前后KaKwani指数为-0.3650,2017年变为-0.3695。分解新农合医保基金筹资、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的福利再分配效应为垂直效应(vertical effect,简称V值)、水平效应(horizontal effect,简称H值)和再排序效应(reranking effect,简称R值)均有不同情况变化。从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可以看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户口类型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情况下,参加新农合参保者的住院费用支出比没有医疗保险人员高出404.09元。从分位数回归分析看出,新农合参保者的基金补偿净福利在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影响方面,变化规律不显着。(2)职工医保的福利再分配情况。职工医保具体运行情况来看,2015年人均缴费率为4.42%,2017年为2.08%。从各收入组群缴费率来看,2017年缴费率均低于2015年,特别是在2015年低收入组的缴费率达到12.91%,远高于2015年人均缴费率4.42%的平均值。参加职工医保的参保者2015年初始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927,2017年为0.4144,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后,基尼系数均有变化。通过分析2015和2017年我国职工医保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后的MT指数均为负值。分析职工医保筹资累进性的K值可以看出,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均为小于0。从职工医保筹资再分配效应的V值、H值和R值来看,V值为负,但绝对值较小。H值在2017年占到RE的84.66%。参加职工医保和没有职工医保个体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发现,参加职工医保个体的家庭医疗支出高出没有参加职工医保的家庭医疗支出3211.70元。分析职工医保参保者医保基金补偿净福利影响因素来看,原始收入q40分位数之前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影响总体均有统计学意义,41岁之前呈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趋势,44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总体呈U型态势分布。身体状况除去两端极值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居民医保的福利再分配情况。从居民医保总体运行情况来看,2017年的人均筹资额为930.55元,低收入组的医保缴费均值为712.45元,高收入组的医保缴费均值为1775.9元。2017年较2015年的各组人均缴费额度均呈增加态势。2015年居民医保参保者的住院费用均值为667.42元,2017年的均值为800.67元,组内人均住院费用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参加居民医保者2015年初始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253,2017年为0.4507。通过分析居民医保福利再分配MT指数和R系数来看,2015年和2017年的MTB、MTc和MTD均小于0。从R系数的测算来看,2015年逆向再分配效应最严重环节发生在医疗费用支付环节,Rc为-3.7621%,2017年的逆向再分配效应最严重发生在补偿环节,RD为-3.7465%。在2015年和2017年的MTDB均为正值。从居民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的Kakwani值都为负值。三个环节的V值均为负值,且2017年的绝对值要大于2015年;H值和R值为正值,且均存在2017年的值大于2015年。居民医保的医保基金补偿净福利分位数回归分析的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变化没有显着规律。研究结论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用有效的资金筹集方式,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福利的有效再分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再分配途径通过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等环节完成,一方面实现政府财政财补助能够有效到达最需要的患病居民;另一方面,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健康者和病患之间,实现社会福利再分配。但从本研究的分析来看,我国三种社会医疗保险不同收入组群的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均呈累退性,并且2017年较2015年的累退性在加重。这也说明虽然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已基本实现全民,但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一方面医保筹资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他们的筹资还为高收入参保者提供了额外的帮助,这与社会医疗保险应该的累进性原则是相悖的。从是否参加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家庭医疗支出和住院医疗支出差异对比来看,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要高于没有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个人和家庭。通过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使参保者能够将未来不确定的医疗服务消费变成确定性的医疗保险补偿支付,有效促进了参保家庭的医疗服务支出和住院费用支出,说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和个人的有效需求。从个人初始收入、年龄和身体状况对基金补偿净福利的分位数回归分析来看,初始收入不同范围的的低收入群体在三类社会医保中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影响呈负相关,这一结论与前面的再分配效应测量和再分配效应分解相一致。但随着收入分位数的提高,初始收入对基金补偿净福利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职工医保的年龄对基金补偿净福利随年龄先减少后增加,低点在41岁左右,但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在年龄方面基本没有影响。政策建议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社会福利再分配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增进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现其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环节均存在累退性和福利逆向再分配,建议社会医保政策制定者和医保基金管理者,应尽快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医疗救助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通过对低收入人群减免住院门槛费、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增加医疗救助额度等措施,来提高低收入人群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从而减缓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程度。经过本文对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个运行环节的分析发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下一步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演进目标。我们国家可以在已经基本完成的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一制两档”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职工医保制度,实行“一制三档”。并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再由“一制三档”到“一制两档”演进,后到“一制一档”的“三保合一”总目标,真正实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大融合,实现新时代我国全民医保制度下的社会福利公平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总水平。创新性和局限性本研究创新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基于全国调研数据,从公平与正义视角分析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分配效应,研究视角新颖;(2)分析流程创新:本研究将我国三类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医保基金筹集、住院费用支付和医保基金补偿三个环节,进行体系完备、流程完整和维度全面的福利分配分析;(3)分析方法创新: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福利分配的影响程度;利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发现医疗基金补偿净福利在不同参保人群中的分配情况。本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本研究基于全国层面分析我国三类医疗保险制度,没有细分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会掩盖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因地制宜的提出政策建议。论文下一步将对我国各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徐小芳[8](2019)在《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于以往学术界对功利主义幸福最大化的指责和否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幸福感,并尝试构建各种幸福指标量化幸福。现在幸福感不仅是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应用在衡量评估政策效果中的新方法。很多学者实证研究了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发现公共支出规模越大,居民报告的幸福感越高。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这种正向影响取决于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还有学者认为在考察公共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时不应该忽略个体在收入、教育、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区域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会对居民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其影响结果受到公共支出的结构规模、居民的个体特征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幸福的向往愈加强烈。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国政府和学者完善发展了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自从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着重发展民生以后,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的倾向有目共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民生领域依然积累了很多欠账。面对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民众迫切希望政府能改变这种民生困境,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福祉的均衡发展。如何使民生财政支出更好更有效率地为民众服务,以及如何更大程度地让民众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了民生财政支出最需要实现的目标。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公共支出影响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评述,明确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及支出范围。第二,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产生的直接影响。具体来说,考察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以及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第三,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入手,分别考察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幸福经济学的发展、公共支出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中国扩大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背景等方面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在阐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部分。首先,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梳理了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再次,梳理了三条作用机制影响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财政政策和民生财政政策演变,归纳了2000年以来民生财政支出及各分项的发展变化趋势。其次,回顾了2003年以来中国国民幸福感的变迁以及国内幸福感的研究动态。再次,概括了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介绍了民生财政支出与三条作用机制以及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第四章,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为了检验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第四章使用CFPS2010-2016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以及影响分布,并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检验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在计量方法上,选择使用混合OLS、面板有序probit、随机效应、固定效应以及面板分位数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到第七章,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机制研究。这个部分检验了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具体来说,从民生财政支出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找到并检验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这三条路径的间接传导作用。这部分主要使用了逐步回归与面板联立方程等数学方法。此外,也按地区、城乡、性别等分组对比了作用机制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影响差异。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民生财政支出会显着提升国民幸福感,其中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2)民生财政支出对幸福感越高的人群积极影响越大,而且民生财政支出对中等收入人群的积极影响要显着高于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3)不同民生财政支出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教育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最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当期对国民幸福感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医疗卫生支出与住房保障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当期和滞后一期不一致。(4)收入不平等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遮掩效应,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起到了中介作用,这种遮掩或者中介作用也存在地域和城乡差异。其中,收入不平等的遮掩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和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大,居民消费的中介效应对东部地区影响更大,但是城乡差异不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社会现实,本文提出了促进民生财政支出以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1)坚持民生财政支出以人民群众的偏好需要为导向的原则,建立完善的专家论证制度和民意表达机制。(2)加大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切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说:优先发展教育,增大教育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关切中低收入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稳定房地产产业部门,建设住房保障的长效作用机制。(3)兼顾不同幸福感人群的不同需要,兼顾区域和城乡的社会现实,避免多而无效,使民生财政支出真正能惠及全体人民。
朱焱[9](2019)在《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公共体育资源是大众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基础保障。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效率低等矛盾问题依然凸显。因此,分析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状况、改进资源配置策略、提升资源供给水平,对促进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大众体育健身需求、解决新时期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为问题导向,以公共产品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的论证基础,从公共体育人力、物力、财力、组织资源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19项的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08-2016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实际发展情况数据为实证依据,通过运用熵权综合评价、基尼系数分解、数据包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其地理位置所属的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与西北等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的综合配置水平、均衡配置水平、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求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的现实状况、发展规律、问题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改进策略。(1)从综合配置水平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提升幅度较小,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依然明显。其中,综合配置水平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再次是华北地区,其余地区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依次为东北、华中、西北与西南等地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低配置水平省份占比较高,若按当前资源配置模式,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长期处在低配置水平和中低水平之间。(2)从均衡配置水平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相对较低,区域非均衡发展特征明显,全国资源均衡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4914。其中,处于最优均衡配置的是华中地区;处于比较均衡配置的是东北地区;处于相对均衡配置的是西南、华北与西北地区;处于非均衡发展的是华南与华东地区。区域及省域间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是导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3)从资源配置效率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处于逐年下降状态,年均下降率为7.6%。其中,华东、华北、华中与华南地区,资源配置处于有效状态(≥1);东北、西北与西南等地区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状态(<1)。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过低是导致区域公共体育资源无效配置的最主要原因。(4)从优化配置情况看,除华中与华北地区外,其余地区均处于较低优化配置状态。其中,东北、西南与西北区域,处于均衡低效率配置状态;华东与华南区域处于非均衡高效率配置状态。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水平偏低,多元化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不足;东部地区资源非均衡发展明显,资源存量及增量速度差距较大;西北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区域资源配置方式不尽合理;东西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较差,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效率不兼顾是导致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较低的重要成因。根据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状况提出:(1)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制与机制改革,提升公共体育资源整体供给水平;(2)调节政府与市场公共体育资源协同供给关系,促进区域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等策略。具体实施方案为:1)转变政府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职能;2)完善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体系;3)优化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式;4)增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供给;5)强化政府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宏观调控;6)发挥市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经济效能;7)深化政府市场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互补合作;8)健全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补偿发展的保障机制。
彭亚星[10](2019)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研究 ——以义务教育为例》文中指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研究,既顺应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趋势,又符合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政府管理体系和财政管理方式。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本公共服务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础需求。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源,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质量并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应优化财政管理模式、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并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应加大供给力度,更应提高供给效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提高供给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点。本文从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两方面,将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支出绩效进行了有机结合。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理论必然性,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具有理论必然性,我国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具有现实必然性。将绩效理念运用于财政支出管理中,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绩效是一种以结果和产出为导向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对基本公共服务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以均等化为导向,全面评价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投入、过程和产出阶段。分别对投入阶段进行规模绩效测评、对过程阶段进行效率绩效测评、对产出阶段进行公平绩效测评,再综合三方面绩效全面评价均等化水平,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绩效管理中。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总结三部分。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关键性概念作出界定。梳理国内外文献研究,并对其进行评述。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研究不足及数据来源。第一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理论分析。本章从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微观基础、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导向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等三个层次进行理论分析。表明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具有理论必然性,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具有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现实分析。本章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财政支出管理的作用机制及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现状分析等三方面层层递进,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进行现实分析。表明在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深化阶段,引入绩效管理具有现实必然性,实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第三章——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标准。其次,构建五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建项目选择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四个领域。最后,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体系。第四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义务教育为例。根据绩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包括: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评规模绩效,使用数据包络法测评效率绩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测评公平绩效。综合三方面绩效测评,得出均等化评价结果和实证分析结论:义务教育均等化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导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不高的原因有财政支出规模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财政支出结果管理不善等。第五章——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本章首先梳理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之上,选择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三个国家,详细阐述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及特点。最后,总结出四点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经验,为第六章提供一定参考。第六章——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本章结合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结论和典型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经验总结,依托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情况,对改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规模水平;二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结果管理能力;四是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能力。总结——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此为依据,选取义务教育为例,实证测评了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和均等化水平。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国外经验总结,提出了改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提升财政支出绩效水平及绩效管理能力,以实现基本公共均等化的政策目标。
二、论我国基尼系数调节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基尼系数调节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维度 |
二、法律维度 |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
一、基尼系数 |
二、要素价格理论 |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
一、权力配置原则 |
二、权力配置结构 |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
2.1 个人所得税概述及功能定位 |
2.1.1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概念 |
2.1.2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 |
2.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2.2.1 收入分配相关理论 |
2.2.2 税收公平理论 |
2.2.3 最优所得税理论 |
2.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征收模式对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3.2 费用扣除对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3.3 税率累进性对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
2.4 相关指标说明和计算公式 |
2.4.1 基尼系数 |
2.4.2 MT指数 |
2.4.3 累进性K指数 |
2.4.4 平均税率 |
3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3.1 江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3.1.1 江西省居民收入与全国居民收入收入对比 |
3.1.2 江西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
3.2 江西省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 |
3.2.1 个人所得税总体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以江西省为例 |
3.2.2 不同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 |
3.2.3 不同收入类型的个税收入分配效应 |
3.2.4 不同地区的个税收入分配效应 |
4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调节能力弱的原因分析 |
4.1 国家层面 |
4.1.1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低 |
4.1.2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较繁琐 |
4.1.3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不灵活 |
4.1.4 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差异 |
4.1.5 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低 |
4.2 企业层面 |
4.2.1 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
4.2.2 申报数据真实性有待加强 |
4.3 个人层面 |
4.3.1 公民纳税意愿低 |
4.3.2 自行申报难度大 |
5 完善个人所得税发挥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建议 |
5.1 国家层面 |
5.1.1 优化税率结构,调整边际税率 |
5.1.2 以分类综合税制为过渡,推动综合税制发展 |
5.1.3 引入物价指数,建立动态费用扣除调节机制 |
5.1.4 优化个税激励机制,提高税收遵从度 |
5.1.5 推广信息治税,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 |
5.1.6 紧抓新税制契机,探索以家庭为主体纳税制度 |
5.2 企业层面 |
5.2.1 加强与涉税专业代理机构合作,强化税收风险管理 |
5.2.2 注重继续教育,完善企业财务人才培养机制 |
5.2.3 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
5.3 个人层面 |
5.3.1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纳税遵从度 |
5.3.2 申报信息交叉核对,提高申报准确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
2.1.3 民生概念界定 |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
6.2.1 贫困陷阱 |
6.2.2 中等收入陷阱 |
6.2.3 高福利陷阱 |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 |
1.2.2 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1.2.3 环境污染对城镇化的影响 |
1.2.4 环境污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1.2.5 环境污染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 |
第2章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污染 |
2.1.2 收入不平等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二元结构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环境经济理论 |
2.2.4 收入分配理论 |
2.3 宏观视角下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 |
2.3.1 理论框架 |
2.3.2 研究假设 |
2.4 微观视角下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 |
2.4.1 理论框架 |
2.4.2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境污染与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
3.1 环境污染与收入不平等的构建基础 |
3.1.1 环境污染测度的构建方法 |
3.1.2 收入不平等测度的构建方法 |
3.2 数据说明和指数测度 |
3.2.1 数据说明 |
3.2.2 环境污染的测度 |
3.2.3 收入不平等的时间序列测度 |
3.2.4 收入不平等的面板数据测度 |
3.2.5 代际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实证检验 |
4.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4.1.1 基准回归模型 |
4.1.2 基尼回归模型 |
4.1.3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
4.1.4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
4.1.5 空间面板回归模型 |
4.1.6 变量解释与数据来源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4.2.2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线性分析 |
4.2.3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非线性分析 |
4.2.4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空间分析 |
4.2.5 内生性分析 |
4.3 稳健性分析 |
4.3.1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基准稳健性分析 |
4.3.2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机器学习分析 |
4.4 异质性分析 |
4.4.1 时间异质性 |
4.4.2 区域异质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污染影响省际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检验 |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解释 |
5.1.3 数据来源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5.2.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5.2.2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人口城镇化渠道 |
5.2.3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城镇化渠道 |
5.3 稳健性分析 |
5.3.1 人口城镇化渠道的稳健性分析 |
5.3.2 经济城镇化渠道的稳健性分析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时间异质性 |
5.4.2 区域异质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污染影响微观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实证检验 |
6.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6.1.1 变量解释 |
6.1.2 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分析 |
6.2.1 环境污染对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6.2.2 环境污染对代际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
6.2.3 内生性分析 |
6.3 稳健性分析 |
6.3.1 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基准稳健性分析 |
6.3.2 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基尼回归分析 |
6.3.3 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回归分解分析 |
6.4 异质性分析 |
6.4.1 受教育水平异质性 |
6.4.2 经济地位异质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污染影响个体收入不平等的机制检验 |
7.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7.1.1 模型构建 |
7.1.2 变量解释 |
7.1.3 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分析 |
7.2.1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非认知能力渠道 |
7.2.2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认知能力渠道 |
7.2.3 环境污染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人力资本渠道 |
7.3 稳健性分析 |
7.3.1 非认知能力渠道的稳健性分析 |
7.3.2 认知能力渠道的稳健性分析 |
7.3.3 人力资本渠道的稳健性分析 |
7.4 异质性分析 |
7.4.1 受教育水平异质性 |
7.4.2 经济地位异质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宏观视角 |
8.1.2 微观视角 |
8.2 研究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及其评析 |
1.2.1 研究文献综述 |
1.2.2 研究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分析 |
2.1 收入分配理论分析 |
2.1.1 收入分配概念 |
2.1.2 收入分配类型 |
2.1.3 收入分配的方式 |
2.1.4 收入分配的功能 |
2.2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
2.2.1 工资理论 |
2.2.2 利益理论 |
2.3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
2.3.1 亚当·斯密收入分配理论 |
2.3.2 马歇尔收入分配理论 |
2.3.3 凯恩斯收入分配理论 |
2.3.4 西蒙·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 |
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2.4.1 制度 |
2.4.2 制度变迁 |
2.4.3 制度变迁动力 |
2.4.4 制度变迁类型 |
2.4.5 制度变迁供求 |
2.4.6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第3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分析 |
3.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老挝革新开放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3.1.2 老挝革新开放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 |
3.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动因 |
3.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方式 |
3.4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趋势 |
第4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现状分析 |
4.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状况分析 |
4.1.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描述 |
4.1.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 |
4.1.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4.2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 |
4.2.2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规范 |
4.2.3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
4.2.4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执行难 |
4.2.5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不受约束 |
4.3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监管调控不力 |
4.3.2 政策不平等 |
4.3.3 企业机会主义 |
4.3.4 产业收入差异 |
4.3.5 行业垄断 |
4.3.6 人力资本差异 |
第5章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1.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1.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 |
5.2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 |
5.2.2 变量设置 |
5.2.3 评价指标子体系的指标选择 |
5.2.4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国家政策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3.2 教育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3.3 劳动生产率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
5.4 协方差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计算分析 |
第6章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启示 |
6.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6.1.1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6.1.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描述 |
6.2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启示 |
6.2.1 发挥法律法规的调节作用 |
6.2.2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
6.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以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税收调节制度 |
7.2.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7.2.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7.2.4 完善教育投资制度 |
7.2.5 完善老挝劳动力市场制度 |
7.2.6 完善老挝人专门经营制度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分析 |
2.2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分析 |
2.3 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分配研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来源和资料说明 |
4.1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实施情况 |
4.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说明 |
4.3 数据整理过程说明 |
4.4 指标体系数据分布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1 福利再分配效应研究变量设定 |
5.2 职工医保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3 新农合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5.4 居民医保制度福利再分配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利用再分配效应的分解分析 |
6.1 再分配效应分解测算变量设定 |
6.2 职工医保福利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6.3 新农合的医保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6.4 居民医保的再分配效应分解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对福利分配影响分析 |
7.1 职工医保制度对家庭医疗支出影响分析 |
7.2 职工医保制度对住院医疗支出影响分析 |
7.3 新农合制度对家庭医疗支出影响研究 |
7.4 新农合制度对住院费用影响的因素分析 |
7.5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保补偿福利分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讨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方法学讨论 |
8.2 关键指标测量 |
8.3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 |
8.4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8.5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的政策建议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问卷部分问题节选 |
附录二 省份数据分析 |
附录三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各环节数据描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回顾 |
2.1 民生财政支出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支出的“民生”导向 |
2.1.2 民生财政支出的概念界定 |
2.2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
2.2.1 国民幸福感的概念与衡量 |
2.2.2 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2.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效应 |
2.3.1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理论依据 |
2.3.2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2.3.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分布 |
2.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
2.4.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理论依据 |
2.4.2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
2.4.3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
2.4.4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
第三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
3.1.1 中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变 |
3.1.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政策演变 |
3.1.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影响因素及现状 |
3.2.1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2.2 中国国民幸福感在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应用 |
3.2.3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
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3.3.3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现状 |
第四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特征与分布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计量方法与模型选择 |
4.2.1 计量模型设定 |
4.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2 民生财政支出各分项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3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 |
4.3.4 稳健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收入分配 |
5.1 民生财政支出、收入分配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5.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
5.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分析结果 |
5.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5.3.2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效应 |
5.3.3 收入分配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经济增长 |
6.1 民生财政支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6.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6.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 实证分析结果 |
6.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6.3.2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
6.3.3 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居民消费 |
7.1 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与国民幸福感的理论假说 |
7.2 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
7.2.1 模型设定及计量方法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 |
7.3.2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影响的间接影响效应 |
7.3.3 居民消费对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再检验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研究的政策建议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的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公共体育资源相关概念及分类标准 |
1.2.2 公共体育资源开发管理及配置方式 |
1.2.3 公共体育资源水平评价及评估方法 |
1.2.4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发展问题 |
1.2.5 国内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区域 |
2.1.2 公共体育资源 |
2.1.3 公共体育资源配置 |
2.1.4 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资源配置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的评价体系构建 |
3.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的思想与原则 |
3.1.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思想 |
3.1.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科学选取 |
3.2.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 |
3.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经验预选 |
3.3.2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专家筛选 |
3.3.3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指标客观赋权 |
3.4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指标具体释义 |
3.4.1 公共体育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
3.4.2 公共体育物力资源评价指标 |
3.4.3 公共体育财力资源评价指标 |
3.4.4 公共体育组织资源评价指标 |
4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分析 |
4.1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分析 |
4.1.1 公共体育人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
4.1.2 公共体育物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
4.1.3 公共体育财力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
4.1.4 公共体育组织资源综合配置水平 |
4.2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
4.2.1 我国整体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
4.2.2 我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演进特征 |
4.2.3 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未来发展趋势 |
4.3 本章小结 |
5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分析 |
5.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分析 |
5.1.1 区域公共体育人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
5.1.2 区域公共体育物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
5.1.3 区域公共体育财力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
5.1.4 区域公共体育组织资源均衡配置水平 |
5.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差异 |
5.2.1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整体差异 |
5.2.2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区内差距 |
5.2.3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区间差距 |
5.2.4 公共体育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差距成因 |
5.3 本章小结 |
6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6.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分析 |
6.1.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指标选取 |
6.1.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投入产出情况分析 |
6.1.3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分析 |
6.1.4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趋势 |
6.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
6.2.1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2.2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指标数据 |
6.2.3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2.4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策略改进 |
7.1 深化公共体育服务体制与机制改革以提高资源供给水平 |
7.1.1 转变政府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
7.1.2 完善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体系 |
7.1.3 优化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
7.1.4 增强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供给 |
7.2 调节政府与市场资源协同供给关系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
7.2.1 强化政府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宏观调控 |
7.2.2 发挥市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经济效能 |
7.2.3 深化政府市场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互补合作 |
7.2.4 健全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协调补偿发展的保障机制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创新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公共体育资源综合配置水平评价体系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研究 ——以义务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产品与基本公共服务 |
二、公平、效率与均等化 |
三、绩效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微观基础 |
一、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
二、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 |
三、外部性和解决方法 |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导向:公平效率观 |
一、西方经济学的公平效率观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公平效率观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 |
一、经济发展史和政府市场论 |
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现实分析 |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发展历程 |
一、财政支出管理的演进 |
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演进 |
第二节 财政支出管理的作用机制 |
一、政府间财政关系 |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 |
三、财政支出管理与政府管理关系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现状分析 |
一、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概述 |
二、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标准 |
一、抽象评价标准 |
二、具体评价标准 |
第二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指标 |
一、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体系 |
一、评价体系的概述 |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义务教育为例 |
第一节 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实证分析概述 |
一、实证分析思路 |
二、实证分析方法 |
第二节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以义务教育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的缘由 |
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指标 |
三、实证分析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 |
第三节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实证分析的结论 |
一、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在地区之间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
二、财政支出规模不足导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不高 |
三、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导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不高 |
四、财政支出结果管理不善导致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逻辑 |
一、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的现实背景 |
二、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的理论逻辑 |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及特点 |
一、美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及特点 |
二、英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及特点 |
三、澳大利亚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及特点 |
第三节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经验总结 |
一、具有完善的机制体制以及明确的管理机构 |
二、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三、具有完善的配套政策以及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 |
四、具有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以及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建议 |
第一节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规模水平 |
一、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责任主体 |
二、形成稳定的基本公共服财政支出增长机制 |
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转移支付制度 |
第二节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一、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政府主体责任 |
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管理效率 |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
第三节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结果管理能力 |
一、提高对财政支出结果的监督管理能力 |
二、提高对财政支出结果的反馈调节能力 |
三、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 |
第四节 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能力 |
一、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权威性 |
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公开性 |
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完整性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论我国基尼系数调节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余斌.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4]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5]环境污染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 周安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老挝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 苏泰(SIPHANTHONG BOUNTHAVY). 吉林大学, 2020(08)
- [7]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福利分配研究[D]. 马桂峰. 山东大学, 2020(09)
- [8]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国民幸福效应研究[D]. 徐小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区域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水平评价与策略改进研究[D]. 朱焱.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绩效研究 ——以义务教育为例[D]. 彭亚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收入分配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