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效益分析——从人民币存贷利率下调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詹旭[1](2014)在《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汇率波动加剧,各国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相比不断发生变化。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无论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各国央行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外汇市场干预手段,力图稳定名义汇率或使汇率变化符合政府的意图。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干预以直接干预方式为主,具有长期、高频的特点,以维护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基本稳定为目标,保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保护就业,推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外汇市场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趋利避害,改善开放环境下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已成为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内涵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央行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不当的问题。本文在论证中进一步明确外汇市场干预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丰富外汇市场干预的手段,通过各项宏观改革措施为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改进提供更优的环境,完善外汇市场机制,构建指导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信息响应机制,提高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我国的情况出发,论文形成了对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分析框架,再结合国际外汇干预的具体案例对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本文共分为十二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一、二章,首先说明了研究对象是我国外汇市场干预行为,提出了影响外汇干预行为的主要因素,论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是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和展开的;其次,介绍了后续分析所需的相关理论。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影响干预行为的主要因素,简述各章节内容,并说明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和理论的介绍,包括:开放环境下外汇干预的相关文献综述;对央行冲销和非冲销的直接干预方式进行比较;说明“米德冲突”、“三元悖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理论,以及它们如何用于解读央行外汇市场干预;通过“托宾税”理论强调央行实施间接干预的正当性;借鉴国际收支风险预警理论的相关思路,以此为基础建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信息响应机制。第二部分为三、四、五章,主要介绍我国外汇市场干预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市场环境,说明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现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由于干预行为不当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三章介绍我国逐步开放的外汇市场环境,包括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出现和发展现状。外汇市场机制和开放程度的变化影响了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行为。第四章介绍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进程以及银行结售汇制度,说明我国央行实行外汇市场干预具有历史和经济两方面的必然性,而后论述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演进历程。第五章着重论述开放环境下,我国现有的央行干预方式带来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央行为了保证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减轻内部就业压力,采用高频、直接的干预汇率方式。干预的结果是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干预已经开始阻碍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与外汇市场干预的初衷相悖。第三部分包括六、七、八、九、十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建立了提升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合理性的分析框架。首先,界定了央行干预行为的合理性标准,而后,从该标准出发,明确了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通过完善我国的干预手段和相关经济改革,提升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合理性。在第三部分,论文还通过预警理论探索建立外汇干预的信息响应机制,通过该机制规范央行的干预行为。第六章是从宏微观审慎监管的需求和外汇市场无效论出发,界定了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合理性。从理论方面论证,央行外汇市场干预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和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形成了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合理性的边界。第七章为央行外汇干预目标体系建设,指出从央行干预合理性出发,为了解决央行干预行为不当所产生的经济问题,我国央行干预目标要作出调整。我国央行实施各项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人民币成为独立的国际货币,摆脱美元等“名义锚”的束缚。因此,央行的干预目标需要从关注经济增长向缓和通货膨胀压力、防范金融和经济风险、推动市场化改革等方向转变。该章论证央行干预的短期目标是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稳定,熨平市场波动,防范风险;长期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达到均衡汇率水平,推动货币独立。第八章完善了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直接和间接手段。外汇市场干预从类型看,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这两种干预方式各有用途和特点。目前,我国对两种干预方式都有运用。文中强调我国直接干预的冲销手段需要完善。我国央行使用的间接干预手段主要是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管理。本章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三元悖论”理论说明,跨境资金管理作为重要的间接手段对于央行直接干预具有关键的辅助作用。现行的跨境资金管理手段需要改进,但对跨境资金流动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为了保留跨境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央行需要渐进、有序地开放资本项目。第九章介绍了提高央行干预行为合理性的配套改革措施。本章主要说明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外汇市场建设等因素有助于提升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合理性,有助于实现央行的干预目标。调整内部经济结构可以缓解央行实施直接干预所面临的外汇供求不平衡的压力。而国内外汇市场的发展,应以我为主,保留中国特色的同时向国际市场规范靠拢,以便于央行干预弥补市场失灵。本章还提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确定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这同央行干预的长期目标是一致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第十章提出了外汇市场干预的信息响应机制。它是受到国际收支风险预警思路启发而进行的大胆尝试。央行通过信息响应机制,提升开放环境下外汇干预的及时性和科学性。首先,央行构建与外汇市场最贴近的同步指数和指标,并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将月度银行结售汇差额变化作为央行改变行为的重要依据,央行干预力度随结售汇差额变化而变化;其次,观察是否存在先导性指标可以提高央行干预的前瞻性;而后,按照简单、易得、重要等原则建立市场主体调查统计体系作为信息响应机制的补充部分,将其作为央行调整干预行为的重要参考。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一、十二两章,通过对美国、日本、泰国和香港在不同时期干预行为的比较,验证第三部分形成的央行干预行为分析框架,并根据分析框架推断这些经济体干预行为的合理性。文章的最后一章对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说明。第十一章描述开放环境下国际外汇市场干预的行为,并通过第三部分的分析框架评价其得失。本章选择了美国、日本、泰国和香港的干预案例。从干预目标、手段、配套政策、市场环境等角度观察四个经济体的干预情况。美、日是大国经济的代表,他们的对外开放过程代表了世界经济开放的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两国央行的干预行为不断变化。从目标看,美、日的干预目标接近,但行为却不完全一致。在开放环境下,美国的干预关注内部均衡和美元的国际地位,一直在调整其干预行为,并实现了美元独立的目标。日本以贸易立国,其干预中带有“重商主义”色彩,往往以汇率贬值为杠杆推动出口发展,但央行的政策目标又致力于推动日元的国际化,存在目标和行为上的矛盾。选取泰国和香港的案例,主要是观察两个经济体在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的干预行为。他们的干预是为了应对投机资本的冲击,维护汇率制度。在开放环境下,两者都实行对美元钉住的汇率制度。在金融危机期间,香港的干预手段完备,市场体系运行良好,行为相对合理,达到了稳定汇率的目的,而泰国的情形则相反,外汇市场干预没能实现央行的目的。第十二章是对前面分析的梳理和对研究的总结,论述了文章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分析一直围绕着影响央行干预行为的三个主要因素层层展开,形成了改进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步骤。三个影响因素包括:央行干预的目标,干预的市场环境和所采用的汇率制度。从这三个因素出发,文章首先根据行为合理性标准的界定,调整我国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目标,从原先推动出口和刺激经济增长向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合理秩序、促进经济内外均衡方向改进。其次,稳步推进外汇市场建设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发挥央行外汇市场干预的作用,并根据干预的目标适时调整干预行为。第三,减少央行的高频直接干预,完善间接干预手段,形成全方位跨境资金管理监测体系和信息响应体系,合理引导外汇市场预期,充分发挥央行外汇干预对推进经济均衡,实现货币独立的积极作用。
付琼[2](2011)在《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在过去的30多年中保持了年均接近10%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被誉为“中国奇迹”。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崛起和人民币升值开始成为世界性关注的话题。经济崛起体现在对外经济领域的重要变化是我国进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快速增长,在全球经济失衡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焦点从增长速度转移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尽管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累计升值23%,弹性明显增加,但要求人民币升值和指责汇率操纵的声音不绝于耳。可见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继续崛起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我国走过了一条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迥然不同的道路,与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被迫退出和频繁调整形成鲜明对照。从演进趋势看,虽然呈现向更为灵活汇率制度转变的趋势,但具体演变路径具有明显特异性。本文站在全球化开放经济视角,在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从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这一角度对经济崛起过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全景式研究,探寻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制度模式,以明晰未来改革方向。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研究美元霸权的形成及影响,人民币主权与美元霸权之间的关系,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的关键问题。然后通过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与我国经济崛起的良性互动,说明坚持人民币主权是我国汇率制度的根本特色。接下来通过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汇率制度困境的深入分析,指出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的冲突是造成现实困境的根源。最后得出结论,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货币主权理论,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坚持国家干预和政府管理原则,谨慎开放资本账户,并创造条件推动人民币最终成为比肩美元的国际本位。基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现实,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同美元的汇率关系。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与长期美元霸权密切相关。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巧妙地借助黄金的威严确立了美元的地位,使美元成为商品世界中的上帝,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上帝。美国牢牢把握住了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也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去除了美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美元由本位货币发展为霸权货币。通过美元霸权,美国放任贸易收支逆差,攫取他国资源;大量举借外债,控制债权国;主导汇率制度窃取别国货币主权,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元霸权与本国货币主权的冲突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经济崛起使我们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但不是金融大国。维护本国的货币主权和经济利益,势必与美元霸权形成冲突。我们需要承认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是弱势货币。面对冲突,既要认同和接受美元霸权,同时要利用美元霸权来制定人民币货币战略。那就需要建立一种既要以美元为本位,又能保证我国经济独立自主发展的汇率制度。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1.汇率变动以我国利益为基础;2.从我国的利益和相关国家利益出发管理本国货币供给;3.对资本流动加以管理和限制。坚持这一制度才能够保持货币主权,抗拒美元霸权。在我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与相应阶段的经济结构、发展水平、金融市场状况、开放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目标等相适应,因此既实现了平稳转型,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封闭的计划经济时期,对外经济交往几乎停顿,贸易盈亏由国家统一承担,汇率实际退化为计价核算工具而失去本来的经济意义,1955-1971年长达16年的时间内保持不变。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高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实施重工业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人为高估本国币值,实行低汇率政策,保证资本密集的重工业部门优先发展。这也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发展战略的转变内在地要求汇率制度做出调整。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同渐进式经济体制转型相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的改革模式,而是通过双重汇率制度并行,逐步消除原有制度带来的汇率高估扭曲,渐进式改革特征十分突出。人民币不是通过扩大波动幅度,而是由央行直接调整中心汇率,逐渐退出固定汇率制而转向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这一模式是在汇率形成机制中逐渐增加市场决定的比重,通过严格的资本管制保持汇率稳定可控。在体制转型的客观要求下,汇率制度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外贸、物价、税收、金融等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进出口、外商投资→对外经济交往扩大→进一步推动开放。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通过对名义汇率缓慢、不规则的调整,逐步向市场均衡汇率靠拢,比较平稳地解决了旧体制下汇率高估问题。我国没有出现很多转轨经济或发展中国家曾经历的汇率大幅贬值伴随恶性通货膨胀的局面,通过制度创新和相关政策调整,人民币汇率回归到与经济基本面相适应水平,为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战略和推动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奠定基础。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基本形成,经济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外部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经济迎来高速增长时期。理论上短期一般均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清晰地解释了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为研究汇率制度与我国经济成长的互动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全面视角。对于汇率制度和宏观经济绩效(performance)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没有形成所谓最优汇率制度的一致结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开放度、资源禀赋、发展模式、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等不同,只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维护本国利益的汇率制度才是合适的。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经过两次重大变革:1994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实际转变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汇率制度演进是在政府主导下主动展开的,体现了政府政策目标的权衡,演进过程平稳、有序、可控。从理论上讲,汇率制度目标既可以是维持经济增长,也可以是充分就业、维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或者是以上几种目标的组合。我国政府通过汇率制度调整和资本项目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独立有效、金融安全、币值稳定等目标的协调。从实际表现来看,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人民币汇率制度在促进出口增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经济崛起和进出口的高速发展引起世界关注,人民币升值压力从2002年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这一压力是多种因素复合的结果:中国经济崛起的事实是升值的内在趋动力;长期国际收支顺差、巨额外汇储备、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等因素使升值具备了内在基础;全球经济失衡则造成升值的外部压力增大。但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和以上各种经济因素都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学问题,而上升到国家利益之争。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原因是维护美元霸权和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客观来看,升值压力下内外经济失衡使得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逐渐增大,要求相应做出调整,2005年汇改即体现了这一思路。人民币升值压力集中体现了美元霸权与人民币主权的冲突,使得我国维护货币主权的难度增加。随着我国经济地位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提高,资本流动日益频繁,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现行汇率制度下出现了宏观经济内外失衡加剧,通货膨胀形式严峻,货币政策空间受到挤压等诸多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增无减。深入分析当前汇率制度面临的困境,我们发现,无论是发展中债权国的“高储蓄两难”困境,货币错配所导致“浮动恐惧”,还是人民币出现的内外价值背离、价格稳定与汇率稳定的冲突困境等等,深层原因是以美元霸权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美元霸权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动荡,强化了发展中国家货币与美元之间的联系,弱化了本国货币主权和利用宏观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实质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和债权国,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的冲突必然最为突出,因此汇率制度面临巨大困境。国内外众多研究建议通过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加速扩大汇率弹性、实行更为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汇率制度来解决宏观经济困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严重谬误。走出当前宏观经济和汇率制度的政策困境关键在于我国如何能够更好地坚持货币主权原则。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促使理论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反思,呼唤凯恩斯主义的回归。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货币主权、人为调节取代自然规律、政府干预和管理的经济思想对于中国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凯恩斯提出的以国家本位为标准的汇率制度理论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理论依据。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灵活协调美元霸权和人民币主权之间的关系,谨慎开放资本账户、长期内创造条件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人民币成为国际本位。这是在未来经济崛起过程中,我们始终应坚持的“中国模式”汇率制度。
吴婷婷[3](2011)在《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以来,金融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金融国际化逐步成为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主旋律,全球爆发了多次严重的金融危机。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2010年代的美国次贷危机等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冲击了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危机的阴霾,令人们倾向于将“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国际化”直接挂钩。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维护作为世界性经济难题,受到了各国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反观中国,虽然自2001年底入世以来金融国际化进程迅速提速,但却从未爆发过金融危机,金融业反而因对外开放提升了运行效率。中国的现实,仿佛又在暗示我们,积极参与到金融国际化浪潮中才能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金融安全。国内外这些相悖的事实,引发了本文对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二者关系的思考:第一,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对一国金融安全而言,产生的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若是正(或负)效应,那么产生这种正(或负)效应的作用路径是什么?第二,一国不实行金融对外开放,是否就不存在金融安全问题?如果仍然存在,那么在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非国际化的不同条件下,金融安全问题的表现特征有何差异?第三,二者之间的关系与金融国际化推进国的国家类型和形态是否有关(即是否具有国别效应)?第四,二者间的关系是否与金融国际化的推进阶段有关(即是否具有时变效应)?第五,就中国而言,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国际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总体影响是净的正效应,还是净的负效应,二者关系有何特征?第六,未来中国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获得净的正效应?应重点关注哪些因素?基于这六个核心问题的引导,本文的研究欲采用下述思路逐层推进:首先,界定金融国际化、金融安全的概念,并探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金融安全问题,并分析前者正、负向作用于后者的路径,以厘清其内在机理;然后,基于美、韩两国的案例,分析其各自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金融风险与安全问题,比较其共性和差异性,以总结出有益于中国的政策启示;接着,以中国为样本,研究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与特征;随后,对中国自1979年以来金融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划分阶段,并分析每个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中国金融国际化未来的宏观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初步设计出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模式、次序和方向。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将研究分为理论、案例、实证、政策分析四大篇,各篇具体的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结论如下:第一、二章是理论分析篇。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且理清本文逻辑框架的前提下,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重点想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一和第二个核心问题。本篇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1.从国别视角,定义了金融国际化。其核心内涵是“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融合的双向过程与状态”,主要表现为资本运动、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货币的国际化。其中,货币国际化是大国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最高层级。2.基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安全。同时,厘清了个体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四者之间逐层递进的关系。3.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视角、方法上存在的研究倾向与不足,以此找寻到了本文的研究切入点。4.从金融国际化的表现维度入手,分析了资本运动国际化等七个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并较系统地梳理出金融国际化正、负向作用于国家金融安全的路径。正向作用路径主要有助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弱化制度落差三大路径。负向作用路径主要有资本外逃、增加外源性风险导入渠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国际监管套利、监管与金融国际化进程错配、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特里芬难题、货币国际化进程逆转引发国内通胀等多重路径。同时,指出大、小国在各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同。大国在货币政策协调、监管国际协作、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与安全问题,比小国突出;小国主要面临的是资本运动、金融机构、业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安全隐患问题。5.跳出“就事论事”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二者的关系。指出,虽然同时存在金融国际化正、负向影响金融安全的渠道,但金融安全问题与金融国际化并没有必然联系。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非国际化情况下,一国都可能存在金融安全隐患,甚至爆发危机。只是两种情况下,金融安全问题表现出的特征有所差异。因此,不能因为爆发金融危机,就因噎废食,中止金融国际化进程。一味地“闭关锁国”,反而容易使一国金融系统中已经出现的金融风险,暂时隐匿并囤积起来,从而得不到及时释放,而一旦遭遇冲击,便易引发危机。第三章是案例分析篇。本章想重点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异同,总结出值得中国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借鉴的共性与差异性启示。为此,本章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工作:1.选取美国、韩国分别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国,梳理了各自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发现,伴随着资本运动国际化的美元国际化启动于20世纪初期,而美国其他维度的金融国际化则集中发端于1960年代末期。其采用的推进模式是,借助两次世界大战,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实现美元国际化,并以美元国际化带动金融业务、机构、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韩国的金融国际化进程,发端于1980年代的利率管制的放松,随后金融机构、市场、业务国际化进程陆续启动,并于1990年代提速了资本运动国际化进程,实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进而以此为契机,开启了韩元国际化进程。2.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二者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美国的金融国际化具有“松-紧-松”螺旋式放松金融管制的自然演进特征,与韩国在政府主导下赶超式的金融国际化发展模式有着本质不同。一是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的初始目的不同,所以立场不同;二是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起始点不同,从而开放的受益情况不同;三是美韩两国大、小国的不同国家形态决定了其开放策略的不同;四是美韩两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不同国情决定了其金融国际化各维度推进的先后次序不同。3.阐释了美韩两国各自在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金融风险与危机问题,并总结出几点启示。共性启示有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与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是—国推行金融国际化战略的首要条件;奉行自由主义,并不意味着政府丧失了调控、干预的作用和功能,相反地,政府应主动、适时地调整金融国际化的推进进度;超越监管边界的金融创新必将带来风险的集聚;放松金融管制与强化金融监管并举,不断修正、改进、更新监管方式方法,动态地优化金融监管体系,使其能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改革的进度相匹配。差异性启示有二:其一,美国经验告诉我们,金融国际化进程是一种“松-紧-松”式的螺旋循环。这种具有自然演进特征的金融国际化发展模式往往伴随金融危机的产生,这要求我们关注金融制度建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合理边界,并能有效地对虚拟经济予以管理,保持社会信用总量与经济总量的适当比例。能否对虚拟经济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和危机救助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二,韩国作为与美国不同的赶超型国家,其经验启示我们,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次序安排;金融自由化改革,须以政府主导为主,具备计划性、渐进性的特点;一旦危机爆发,采用政府干预、激进型、彻底性的金融改革方案,能更快地走出危机困境。4.基于美国和韩国,分别具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类别和大国、小国的国家形态,通过对其实施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到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二者关系具有“国别效应”的结论。第四章是实证分析篇。本章欲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四和第五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探寻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二者之间在长、短期内存在的数量关系及其特征,从而为现有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来自中国样本的证据。为此,本章主要进行了三个部分的工作:1.对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其一,运用经济指标法,利用包含官方外汇储备在内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度量了中国的“广义金融开放度”;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构建了能较全面刻画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子进程的“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沿用法规描述指标法的思想,对各指标进行赋值,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样本数据提取主成分,从而构建出综合衡量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CFII)。进一步地,通过分析该指数在[1979,2010]区间段上曲线斜率、趋势与波幅的变动情况,全面描绘出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在入世前后的变化特征。2.对中国金融安全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宏观环境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中国微观、中观、宏观金融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国1982-2009年间的宏观金融安全状况。通过对由此合成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CFSI)的走势予以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二:(1)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内源性危机(外源性危机)爆发的概率分别会降低(增加);(2)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具有时变效应。二者间的关系会随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在金融国际化初始阶段,金融国际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负向影响效应通常会起主导作用,使得二者呈现负向关系;在中后期,正向影响效应往往会起主导作用,从而令二者间呈现正向关系。3.对量化研究得到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和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实施了计量经济学分析。将CFII和CFSI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引入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中,对二者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内CFII与CFSI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内二者间存在误差修正关系。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在t时刻二者之间均呈现出正向的数量关系;(2)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FII每变动1%,CFSI将平均同向变动18.05个基点;从短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FII增长率每变动一个单位,CFSI波幅将平均同向变动15.26个基点,而当CFSI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非均衡误差将以0.49的调整力度把这种短期波动导致的非均衡状态,反向拉回至长期的稳定状态。第五章是政策分析篇。本章欲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六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以期尽可能地发挥金融国际化提升国家金融安全状态的正向作用。为此,本章进行了四个部分的工作:1.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回顾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分析了各维度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1)虽然自入世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对应的国际化程度均从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不同维度的国际化程度却有着非一致性变化。总体而言,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最高,业务次之;金融监管国际化程度虽稳步提升,但仍略滞后于金融机构、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国际化进程因1993、1994年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显着提速,这种相对于其他维度的领先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而此后,该子进程推进得相对平稳;资本运动的国际化程度,随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和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而逐渐提升,但其推进进度相对于前述五个维度,更为审慎;人民币国际化在入世前的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自次贷危机以来却显着提速,更在2009-2010年一举超越了其他六个维度的国际化程度;(2)每个维度包含的各子国际化进程呈现出非对称的发展格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例,其虽自2008年以来显着提速,然而“重贸易、轻金融”的问题依旧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进程远远领先于金融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发展状态。2.结合CFIl在不同时间段中斜率与数值的变化以及对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历史的回顾,将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划分为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金融抑制阶段(1979-1991)、金融运行机制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的阶段(1992-2000)、走向金融全面开放的过渡阶段(2001-2005)和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阶段(2006年至今)。3.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未来金融国际化的宏观发展方向予以了展望。一是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制度落差,以降低被风险转移、危机转嫁的可能性;二是要借后危机时代世界金融格局变革之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以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三是要突破原有局部性思维模式,转货币政策决策的一国视角为全球视角,加强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协作,并根据自身与其他参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国的经济融合度,确定选用规则性还是相机性政策协调模式;四是要在动态修正自身金融监管框架的基础上,强化在监管细节方面的国际合作,强调国际联合监管的及时性与实效性,将已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落到实处;五是要把握国际监管的演进趋势,及时将监管模式、方法、技术的最新变化吸纳到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以各种监管模式、方法、手段并举的方式,构筑国家金融安全的监管防线。4.结合美韩两国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的经验、启示与中国金融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推进次序、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可采取“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以货币政策国际化为先导者,以金融机构、业务、市场、资本运动国际化为助推者,以金融监管国际化为并行者”+“产业国际化与金融国际化联动、共振”的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即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中国金融国际化的终极目标,需要首先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为金融国际化创造利益驱动源,并通过逐一推进金融机构、业务、市场国际化与资本运动的国际化,借四维度之合力,为人民币搭建起“走得出、留得住、流得回”的循环途径,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由于前述六个维度的国际化进程都离不开金融监管体系及时的更新与修正,以实现相互间的动态匹配,因此需要将金融监管国际化作为其余国际化维度的并行者;另外,一国金融要实现国际化需要充足的原始动力源,因此单一从金融领域出发,促进某一个或几个子维度的国际化进程,不足以持续性地推动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必须从实体经济领域寻找动力源,即应以实体企业的海外扩张带动金融企业“走出去”,以发挥实体企业国际化与金融企业国际化之间的联动效应,最终实现产业国际化与金融国际化共振的目标。本文可能有的贡献之处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其一,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金融国际化七个表现维度下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及其负向作用于国家金融安全的一般路径,与此同时,基于金融开放性收益,提出了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一国金融安全的三个主要路径。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分门别类地梳理了自1979年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各子进程中发生的代表性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刻画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具有的“非对称性”结构特征。其三,初步构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探讨了在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金融国际化终极目标的假设前提下,应如何通过其他维度的国际化,辅助、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其推进的先后顺序、主次关系应如何安排?每个维度应重点推进的方向是什么?2.实证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其一,首次比较系统地测度了中国在1979~2010年间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大小与变化趋势。在对金融国际化的量化研究中指出,金融国际化是个多维概念,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金融开放度,因此,在量化其程度时需要从其表现维度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界定。本部分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全面构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法规描述指标法予以了一定修正,弱化了事件赋值的主观性;三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了可用于纵向比较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由此创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时序数据库”,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动态演进的视角,分宏观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构建了宏、中、微观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研究的主要差异在于,观察视角的不同(强调是在金融开放条件而非封闭条件下,并且突出是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动态而非静态地考察金融安全状况),从而指标选择与设计的侧重不同,以此反映中国金融国际化加速进程中金融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其三,基于包含相关系数与交叉系数在内的相关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与建模手段,对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较全面地刻画了二者长、短期关系具有的数量特征。
戴波[4](2011)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基于分时段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换,这意味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间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会越来越重要。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货币政策传播的渠道是否畅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分别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定性方面,首先介绍货币传导的相关理论,然后把货币传导渠道分为货币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和信用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在定量方面,建立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产出、最后加入货币供应量的六变量的VAR模型,文章分前后两个时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比较各个渠道的在传导中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资产价格渠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继续是货币政策传播渠道中的重要渠道,信贷渠道逐渐显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汇率渠道在货币传导渠道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利率渠道的传导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最后就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完善金融市场功能需要逐步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变化的传递机制,使利率随市场的变化敏感而迅速的在子市场中反应出来,达到通过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其次,鉴于现阶段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既优于固定汇率制度也优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资本账户开放后,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这种汇率制度;另外,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股票市场,逐步发挥其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完善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系统。
褚华[5](2009)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为国际货币。货币国际化有不同的层次。一国货币在国际贸易、投资、储备等领域广为使用,标志着该货币国际化进入高级层次。货币国际化本质是货币发行国在货币领域对世界财富和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一种货币趋于作为主导地位的国际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手段而支配其他货币。二次大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中心货币。虽然,日元、欧元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一定的挑战,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特征仍为美元霸权。美元通过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外围框架,通过利益获取和义务承担不对等方式,实现了对世界其他国家利益的侵夺。纵观美元、日元和马克国际化历程,货币国际化至少需具备以下条件:人们对该种货币发行国政治状况具有足够的信心;该国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该国国际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量中占有一定比重;该国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发达的离岸金融中心。目前,人民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易中,被广泛用于边贸结算、旅游结算,其境外流通量已有一定规模。按照央行估计,2008年底,人民币境外流通量已达7700亿,存量逾2000亿。此外,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多个方面取得进展,如央行在港澳提供人民币清算安排,在货币互换中引入人民币,允许境内机构赴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对非居民境内持有人民币存款不设限制,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计价试点,而个别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初级阶段,有望成为亚洲区域性国际货币,甚至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种全球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能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如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促进金融业发展;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等。人民币国际化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令我国付出一定的代价,如加大经济内部与外部平衡的矛盾,使宏观调控难度加大;金融自由化会增加经济运行风险,为游资冲击提供可乘之机。综合人民币国际化收益和成本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作为全球经济大国,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势所趋,是必须要走的道路;二是货币国际化也会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要根据各方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循序稳步推进。人民币亚洲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目标。从人民币国际化特点来看,一是伴随境内金融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已经超越货币国际化“先经常后资本”的经典模式,呈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步推进格局;二是通常货币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开放度不高、尚未实现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开始步入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可兑换呈同步交叉推进格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突出制度性安排,采取“弱经济一强制度”模式。近期,应以推行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为突破口;从长期来看,还应从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等多个方面整体推进。
严佳佳[6](2009)在《货币替代机制及反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兼析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表现为一种货币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部或者部分地替代另一种货币。对于一国经济而言,货币替代是双向的,通常呈现出外币替代本币和本币替代外币两种具体情况。货币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它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经济政策的效力。在转轨时期的中国,由于制度转型、市场发育和金融经济条件等基本环境的变化,货币替代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的运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系统地论述货币替代机制、反货币替代政策以及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的现实情况。在吸收和借鉴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货币需求的边际效用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和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切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货币替代形成机制理论模型,论述了货币替代与汇率、货币政策、拉弗曲线、国际收支、财富结构和政策可信性等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基于“无行动区间”理论,提出在开放经济下防范货币替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且强调不同政策之间的搭配与协调。此外,结合我国国情,本文分析了人民币作为被替代货币和替代货币的发展现状,提出有效防范人民币被替代威胁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指导性原则和政策搭配措施。从被替代货币的视角出发,本文测算了人民币被替代的程度,说明了促成人民币被替代的原因,主要包括规模因素、本外币实际收益率的差异、本币实际汇率水平和制度因素,进而阐述其对我国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并且指出我国反货币替代的可行措施。另一方面,从替代货币的视角出发,本文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目前,我国部分周边地区居民已经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货币。在比较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并且借鉴其他货币国际化路径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一是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流通,二是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三是成为国际本位币。在此基础上,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外贸和投资以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推动货币合作、强化金融监管和关注经济虚拟化趋势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随着人民币获得国际金融市场份额的增加,所谓“中国是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印象也将逐渐被改变,全球货币体系的格局将随人民币的崛起而改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首次将货币替代与主要经济变量关系的考察扩展到货币替代对银行存贷款结构和政府政策可信度的影响上。二是率先构建跨期最优化模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货币替代的形成机制。三是率先通过引入货币替代因素扩展传统经济模型并且综合使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多国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替代与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四是基于“无行动区间”理论,通过多视角分析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措施。五是从被替代货币和替代货币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人民币被替代的现实状况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王素琴[7](2009)在《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只要参与开放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产与负债或收入与支出因计值货币不同所造成的货币错配。因此,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大规模货币错配风险的存在会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货币错配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相对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错配情况下,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的影响,并从理论的高度揭示了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货币错配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后,本文分别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改变和货币政策规则建立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结构安排如下:导论部分提出问题,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正文部分包括三大部分,共六章。第一大部分为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之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梳理,然后主要介绍了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战略;文献综述之二:货币错配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货币错配的成因、测量以及货币错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理论上具体分析了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机制的影响,包括对货币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两方面;第四章选取了日本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主要危机国作为借鉴,从国别经验上分别探讨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机制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的经验。第三大部分包括第五章至第六章。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遇到的挑战,然后用回归分析法证明货币错配的存在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确实存在着影响;第六章提出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下,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已经成为常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可行性思考:建议中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目前的货币供应量改为利率,货币政策规则转为通货膨胀目标制。本文的主要创新包括:(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了货币错配给货币政策有效性带来的影响,而非传统的主流西方经济学强调的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研究;(2)测量了中国从2002年-2008年间衡量货币错配风险的季度数据,较准确地建立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量化模型,从而为本文的结论及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刘艺欣[8](2009)在《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外汇储备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推动和实现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创新与完善为研究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际储备制度与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描述、总结和梳理。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状况,阐述了二者之间的问题与矛盾。利用新制度经济学与国际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均衡性进行了分析。其中,除了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法律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进行分析之外,还首次采用西方经济学家的适度外汇储备学说的理论模型,结合中国外汇储备实际水平的历史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制作了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与中国实际的外汇储备水平的曲线对比图,对中国外汇储备数量管理制度的非均衡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制度非均衡的经济后果,提出了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刚性制度与弹性制度进行总体创新的基本构想。新型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应该既包括对强制性制度——外汇储备的法律制度、组织制度的创新;也包括对弹性制度——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降低制度成本、改善制度非均衡的状况,推动实现相对的制度均衡,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水平,促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陈莉[9](2008)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从东亚货币合作谈起》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大势所趋的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人民币汇率和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处理得好会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否则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的外部冲击因素。本文结合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发展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提出人民币通过东亚化逐步达到亚洲化从而实现国际化的主张;并进一步对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从货币国际化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演进出发,分析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进展、困境,得出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由此对人民币亚洲化和国际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在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探索部分,主要分析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可行性;接着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提出了首先实现“人民币亚洲化”的主张,并对“人民币亚洲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分析,考察了构建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步骤;最后,在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汇率弹性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立和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徐琤[10](2008)在《内外均衡冲突与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分析视角》文中提出资本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现象,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过剩的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引起各国普遍关注。资本流动性过剩目前也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内外均衡的重要变量。本论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当今面临的资本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是研究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输入金融资本获取高收益,导致资本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研究中国“政府推动→对外开放→资本输入→经济增长→内外失衡→资本流动性过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生成机理。本文以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为研究背景,以资本流动性过剩突破口,沿着流动机制这条主线,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国际金融环境、国际流动趋势、中国转轨经济特征进行了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资本流动过剩的制度背景、微观动因和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框架。本论文首先进行了关于国际资本流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和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研究,界定了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并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特征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性过剩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中国资本流动基本态势和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在研究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原因时,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角度分析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利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理论模型分析资本流动运作的步骤是:经济化→市场化→货币化→资本化→资产证券化→虚拟经济→资本流动性过剩。二是从转轨期新旧体制失衡分析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制度原因,包括新旧体制交叉期政府主导型经济与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外贸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土地及房产制度演进及金融业的结构性矛盾与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关系。三是从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运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理论模型分析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本质和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同时研究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与持续。在层层分析之后对资本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影响与结果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对发达国家来说是强者恒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危机迭起,其本质是发达国家通过更高明、更隐蔽的金融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财富攫取。本文的观点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三方面的失衡的结果:一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二是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失衡。三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失衡。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从金融全球化作为战略出发点,战略思路上要先适应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趋势,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基础,做好三个均衡,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均衡,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均衡,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完善金融运行机制,调整金融市场及微观主体运作方式,以适应和缓解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二、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效益分析——从人民币存贷利率下调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效益分析——从人民币存贷利率下调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外汇市场干预的界定 |
第二节 影响外汇干预行为的主要因素 |
一、 外汇市场开放会影响干预行为 |
二、 央行干预目标影响干预行为 |
三、 不同汇率制度影响干预行为 |
第三节 论文的核心观点及章节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干预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外汇干预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央行外汇干预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 汇率形成机制研究与外汇干预 |
三、 外汇市场机制研究与外汇干预 |
第二节 冲销与非冲销的直接干预 |
第三节 开放环境下的“米德冲突” |
一、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
二、 米德冲突 |
第四节 “三元悖论”与外汇干预 |
第五节 MF 模型与外汇干预 |
一、 MF 模型的一些原始基本假设和公式 |
二、 MF 模型观察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三、 MF 模型观察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
第六节 “托宾税”与央行间接干预 |
第七节 汇率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
一、 汇率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研究 |
二、 风险预警模型简述及评价 |
第三章 我国央行干预的外汇市场环境 |
第一节 我国外汇市场的历史与现实 |
一、 银行间外汇市场的运行 |
二、 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与挑战 |
一、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
二、 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外汇市场干预的必然性及历史 |
第一节 我国开放的日益深化 |
第二节 开放环境与央行干预行为的必然性 |
第三节 结售汇制度与央行干预行为的必然性 |
第四节 央行干预行为的变化历程 |
第五章 我国外汇市场干预产生的问题 |
第一节 央行干预增加了宏观经济运行风险 |
第二节 央行干预影响了货币政策独立性 |
第三节 央行干预增加了投机资本冲击风险 |
第四节 央行干预延缓了外汇市场建设 |
第五节 央行干预所形成的外汇储备面临损失 |
第六章 央行外汇干预行为合理性边界 |
第一节 弥补市场失灵对干预合理性的界定 |
一、 外汇市场干预合理性的探索 |
二、 外汇市场干预弥补市场失灵 |
第二节 风险监管对干预合理性的界定 |
一、 外汇市场干预是宏微观审慎监管的组成部分 |
二、 合理的外汇市场干预具有维护经济安全的作用 |
第七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体系 |
第一节 外汇市场干预目标体系的概念 |
第二节 央行干预长期目标与内外均衡 |
一、 均衡汇率与内外均衡 |
二、 内部均衡是央行干预的首要目标 |
第三节 央行干预短期目标与汇率稳定 |
第八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干预手段分析 |
第一节 丰富直接干预的冲销手段 |
一、 完善通用的冲销方式 |
二、 强化中国特有的冲销手段 |
第二节 间接手段分类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调整 |
一、 间接干预手段的基本分类 |
二、 由 MF 模型观察资本完全管制的外汇干预 |
三、 由 MF 模型观察非严格资本管制的外汇干预 |
四、 由 MF 模型观察资本完全流动的外汇干预 |
五、 “三元悖论”与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
第九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干预行为合理的相关改革 |
第一节 提升央行干预行为合理性的宏观经济基础 |
一、 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
二、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三、 改革涉外经济管理 |
第二节 提升央行干预行为合理性的管理制度改革 |
一、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二、 跨境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外汇市场建设与管理 |
一、 完善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平衡外汇市场监管与开放 |
第十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干预信息响应机制建设 |
第一节 信息响应机制的预警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同步指标与指数 |
一、 同步指标的选择 |
二、 同步指标转化为指数 |
第三节 响应机制指标对干预力度的调整(基于实践判断) |
第四节 响应机制先行指标的探索(基于因果检验) |
第五节 响应机制的微观调查体系 |
一、 企业调查系统的设计 |
二、 银行调查系统的设计 |
三、 个人调查系统的设计 |
第十一章 开放环境下央行干预行为的国际论证 |
第一节 美、日经济对外开放的历程 |
一、 美、日实体经济的逐步开放 |
二、 美、日离岸市场的发展 |
第二节 美元干预的历史与评价 |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干预 |
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美元干预 |
三、 对美元干预行为的评价 |
第三节 《广场协议》后日元干预行为与评价 |
一、 《广场协议》后(1985-1990 年)的日元干预 |
二、 1990 年代的日元干预行为 |
三、 2000 年以后的日元干预行为 |
四、 对日元干预行为的评价 |
第四节 泰国和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干预行为 |
一、 泰国应对危机的干预行为 |
二、 香港应对危机的干预行为 |
三、 泰国和香港干预行为的比较 |
第十二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的分析结论 |
第二节 外汇市场干预行为的改革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
一、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 |
二、 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2)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章 美元霸权与人民币主权 |
1.1 美元上帝 |
1.2 美元霸权 |
1.3 人民币主权 |
第2章 中国经济封闭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
2.1 国民经济恢复与人民币汇率制度形成(1949-1952) |
2.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53-1978) |
第3章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9-1994) |
3.1 转轨经济汇率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 |
3.2 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
3.3 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绩效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加速中国经济崛起 |
4.1 汇率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模型 |
4.2 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绩效的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 |
4.3 中国经济崛起时期汇率制度变迁轨迹和经济绩效 |
4.4 经济崛起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特点 |
第5章 中国经济崛起产生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
5.1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汇率升值 |
5.2 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的经济因素分析 |
5.3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第6章 经济崛起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及根源 |
6.1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状况 |
6.2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主要困境 |
6.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困境的根本原因 |
第7章 坚持国家本位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
7.1 凯恩斯的国家本位汇率制度理论 |
7.2 坚持货币主权和政府管理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7.3 维护货币主权应坚持对资本账户实施管理 |
7.4 长期内谨慎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本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 |
1.4 本文可能有的贡献之处 |
1.4.1 理论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 |
1.4.2 实证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 |
2.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一个理论分析 |
2.1 金融国际化的定义与表现维度 |
2.1.1 对金融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
2.1.2 对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界定 |
2.2 金融安全的定义 |
2.2.1 与金融安全有关的几个核心概念 |
2.2.2 对金融安全的界定:基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 |
2.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
2.3.1 文献回顾 |
2.3.2 文献评述与本文切入点 |
2.4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负向关系: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研究视角 |
2.4.1 资本运动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2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3 金融业务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4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5 金融监管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6 货币政策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7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5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正向关系:基于金融开放性收益的研究视角 |
2.5.1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一:经济增长路径 |
2.5.2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二:金融发展路径 |
2.5.3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三:制度落差弱化路径 |
2.6 有关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关系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辨析 |
2.6.1 金融安全问题只与金融国际化有关吗? |
2.6.2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 |
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基于代表性国家的案例分析 |
3.1 美国金融国际化历程:经验、教训与启示 |
3.1.1 美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阶段与特征 |
3.1.2 来自美国的启示 |
3.2 韩国金融国际化历程:经验、教训与启示 |
3.2.1 韩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阶段与特征 |
3.2.2 来自韩国的启示 |
3.3 代表性国家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问题的比较分析 |
3.3.1 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差异性分析 |
3.3.2 美、韩两国经验和教训的共性与差异性启示 |
4.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基于中国样本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
4.1.1 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方法:回顾与比较 |
4.1.2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基于经济指标法 |
4.1.3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基于法规描述指标法 |
4.2 金融国际化视角下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度量 |
4.2.1 国家金融安全状况的量化研究:回顾与比较 |
4.2.2 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指标体系设计与指数合成 |
4.2.3 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测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4.3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 |
4.3.1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的长期关系:基于协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
4.3.2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的短期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 |
4.3.3 实证研究结论小结 |
5.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回顾与展望 |
5.1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分析 |
5.1.1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研究视角 |
5.1.2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基于金融国际化程度变化的视角 |
5.2 中国金融国际化宏观发展方向展望: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 |
5.2.1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缩小国间制度落差 |
5.2.2 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升话语权 |
5.2.3 在遵循一定协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
5.2.4 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 |
5.2.5 紧跟国际监管趋势,构筑金融安全的监管防线 |
5.3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推进模式、次序与方向:一个初步构想 |
5.3.1 对推进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思考:来自美、韩两国的启示 |
5.3.2 对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的构想 |
5.3.3 未来金融国际化各子维度的主要推进方向 |
6.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核心问题小结 |
6.2 全文主要观点与结论小结 |
6.2.1 理论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2 案例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3 实证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4 政策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3 全文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6.3.1 全文的不足之处 |
6.3.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基于分时段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2.1 货币中性理论 |
2.1.1 货币中性的概念 |
2.1.2 货币非中性的争论 |
2.1.3 货币政策中性抑非中性 |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运作 |
2.2.1 货币政策目标 |
2.2.2 货币政策工具 |
2.2.3 货币政策传导的参与主体 |
2.2.4 货币传导机制的传导过程 |
2.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2.3.1 货币渠道 |
2.3.2 信用渠道 |
3 货币政策传导模型理论 |
3.1 货币政策传导的模型分析框架 |
3.1.1 结构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
3.1.2 简化模型的优点和缺点 |
3.1.3 结构模型与简化模型的选择 |
3.2 结构模型的实证分析理论 |
3.2.1 平稳性检验 |
3.2.2 VAR 模型理论 |
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
4.1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采集 |
4.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4.2.1 时段的划分 |
4.2.2 平稳性检验 |
4.2.3 基于VAR 的实证分析 |
5 实证结论分析与政策对策 |
5.1 实证结论 |
5.1.1 利率传导渠道受阻 |
5.1.2 信贷渠道的作用逐渐显现 |
5.1.3 汇率渠道的作用越来越显着 |
5.1.4 资产价格渠道受阻 |
5.2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
5.2.1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
5.2.2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5.2.3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
5.2.4 进一步完善信贷传导渠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
1.3 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货币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关于国际货币的含义 |
2.1.2 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
2.1.3 关于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 |
2.2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 |
2.2.1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 |
2.2.2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
2.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与策略 |
第三章 货币国际化经验 |
3.1 美元国际化经验 |
3.1.1 美元国际化内因和背景 |
3.1.2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元国际化 |
3.1.3 浮动汇率体制下的美元国际化 |
3.2 马克国际化经验 |
3.2.1 马克国际化推动因素 |
3.2.2 马克国际化程度分析 |
3.2.3 马克国际化的局限性 |
3.3 日元国际化经验 |
3.3.1 日元国际化内因和背景 |
3.3.2 日元国际化发展 |
3.3.3 日元国际化启示 |
第四章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研究 |
4.1 人民币国际化支持因素分析 |
4.1.1 经济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
4.1.2 人民币汇率稳定性与人民币国际化 |
4.1.3 金融市场完善与人民币国际化 |
4.1.4 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4.2 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
4.2.1 人民币边贸结算职能发挥现状 |
4.2.2 人民币跨境流通现状 |
4.2.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近况 |
4.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分析 |
4.3.1 人民币境内外可兑换情况分析 |
4.3.2 人民币国际化所处阶段分析 |
4.3.3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特点 |
第五章 人民币国际化收益与成本分析 |
5.1 人民币国际化币税收益研究 |
5.1.1 铸币税涵义与测算口径 |
5.1.2 国际铸币税涵义与测算口径 |
5.1.3 国际铸币税收益实证分析 |
5.1.4 人民币国际铸币税及相关收益预测 |
5.2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外汇储备收益研究 |
5.2.1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理论综述 |
5.2.2 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
5.2.3 高额外汇储备收益成本分析 |
5.2.4 高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 |
5.2.5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形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
5.3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成本研究 |
5.3.1 经济全球化对开放经济体的影响 |
5.3.2 货币国际化放大政策溢出效应 |
5.3.3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政策成本 |
5.4 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安全成本分析 |
5.4.1 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 |
5.4.2 货币危机模型 |
5.4.3 中国金融安全状况评估 |
第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构想 |
6.1 人民币面临的国际和区域货币格局 |
6.1.1 人民币面临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
6.1.2 人民币面临区域货币合作需求 |
6.1.3 中国的策略 |
6.2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
6.3 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 |
第七章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措施 |
7.1 推行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 |
7.1.1 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
7.1.2 推行人民币国际结算的现实基础 |
7.1.3 实行人民币国际结算面临的挑战和建议 |
7.2 推进利率市场化 |
7.2.1 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 |
7.2.2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和局限 |
7.2.3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 |
7.3 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 |
7.3.1 人民币自由兑换与汇率制度改革 |
7.3.2 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外汇市场体系建设 |
7.3.3 人民币自由兑换与资本项目开放 |
7.4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 |
7.4.1 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别和特征 |
7.4.2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
7.4.3 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货币替代机制及反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兼析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基本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安排 |
一、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
二、篇章结构安排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章 货币替代概述 |
第一节 货币替代的定义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分类 |
第三节 货币替代程度的衡量 |
一、绝对量指标 |
二、相对量指标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货币替代机制研究Ⅰ——理论学说的分析 |
第一节 货币服务的生产函数理论 |
第二节 货币替代的边际效用理论 |
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
第四节 货币的预防需求理论 |
第五节 各种货币替代理论的适用性及局限性 |
第六节 跨期最优化模型的解释 |
一、跨期的最优化模型 |
二、阿根廷"自由兑换计划"时期美元化的实证检验 |
第七节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货币替代机制研究Ⅱ——各种关系的理论考察 |
第一节 货币替代与汇率的关系 |
一、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
二、引入货币替代因素的货币主义汇率模型 |
三、货币替代与汇率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货币替代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一、货币替代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模型 |
二、理论模型的模拟检验 |
三、货币替代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三节 货币替代与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
一、货币替代与铸币税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模型 |
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
三、货币替代与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四节 货币替代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
一、货币替代与经常项目的关系 |
二、货币替代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关系 |
三、货币替代与外汇储备资产的关系 |
第五节 货币替代与财富结构的关系 |
一、货币替代与财富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 |
二、经济变量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
三、贷款外币化成因的计量分析 |
第六节 货币替代与政策可信度的关系 |
一、政策可信度的研究方法 |
二、货币替代与政策可信度的理论模型 |
三、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实证检验 |
第七节 货币替代与货币互补的关系 |
一、货币替代与货币互补关系的理论模型 |
二、货币替代与货币互补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八节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措施 |
第一节 反货币替代机制 |
一、前提假设 |
二、主要内容 |
第二节 反货币替代的汇率政策 |
第三节 反货币替代的利率政策 |
第四节 反货币替代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其他反货币替代的政策措施 |
一、直接外汇管制 |
二、利息收入所得税和利息平衡税 |
三、本国金融体系内开设外币存款 |
四、变动存款的准备金率 |
五、本币存款利率相对汇率的指数化 |
六、建立本币远期外汇交易市场 |
七、资本账户有选择的自由化 |
八、鼓励外币完全取代本币 |
第六节 反货币替代经济政策的协调运作 |
第七节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人民币货币替代研究Ⅰ——基于被替代货币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人民币作为被替代货币的研究综述 |
一、人民币被替代程度的测算 |
二、影响人民币被替代程度的因素分析 |
三、人民币被替代的经济影响 |
四、防范人民币被替代的政策研究 |
五、人民币被替代的适度性研究 |
第二节 人民币被替代的实证测度 |
一、人民币被替代的规模测度 |
二、人民币被替代的弹性测度 |
三、人民币被替代的类型分析 |
第三节 人民币被替代的成因分析 |
一、规模因素 |
二、本外币实际收益率的差异 |
三、本币实际汇率水平 |
四、制度因素 |
五、跨期最优化模型的解释 |
第四节 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一、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汇率的影响 |
二、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三、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影响 |
四、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
五、人民币被替代对我国外汇管制的影响 |
六、人民币被替代对公众对本币信心的影响 |
第五节 我国防范人民币被替代政策措施的现实选择 |
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
二、渐进的、有选择的开放资本账户 |
三、放松汇率浮动范围,逐渐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
四、取消人民币自由兑换限制与建立并且完善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市场相结合 |
五、加强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人民币利率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
六、加强开放体系下的金融监管,尤其是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 |
第六节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人民币货币替代研究Ⅱ——基于替代货币视角的分析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
一、国际货币的内涵及文献综述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人民币国际化 |
二、利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三、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四、货币币值的稳定与人民币国际化 |
五、汇率制度的选择与人民币国际化 |
六、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七、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
八、货币跨境流通与人民币国际化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
一、三大货币国际化的比较与借鉴 |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构想 |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与措施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总结 |
附录 |
附录一 出现货币替代现象经济体的稳态分析 |
附录二 利率变化受前期通货膨胀和政府支出的影响 |
附录三 人民币利率、美元利率与汇率 |
附录四 热钱估算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7)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有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货币错配的涵义 |
二、货币错配的不同形态 |
三、货币错配风险与汇率风险的辨析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综述 |
一、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二、货币政策框架理论 |
第二节 货币错配理论 |
一、货币错配产生和恶化的原因 |
二、货币错配的衡量 |
三、货币错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四、本节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 |
二、货币错配存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第二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
一、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理论 |
二、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影响:经验分析 |
第一节 债权型货币错配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原因 |
二、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及日本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 |
三、对日本货币政策的评价 |
四、日本货币政策失效的货币错配根源 |
第二节 债务型货币错配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 |
二、为什么会爆发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错配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困境 |
第一节 中国货币错配分析 |
一、中国货币错配的特征 |
二、中国外汇储备货币错配风险产生的原因 |
三、中国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相关吗? |
第二节 货币错配风险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一、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现状 |
二、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 |
三、货币错配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二、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的关系 |
三、实证结论 |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货币错配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考 |
第一节 货币错配下中国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 |
一、当前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中介目标的弊端 |
二、目前中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效力弱化的理论根源探析 |
三、货币中介目标的其他观点 |
四、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分析 |
五、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选择——利率中介目标 |
第二节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未来选择 |
一、货币错配下通货膨胀目标规则的优势 |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 |
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检验 |
四、加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二、关于外汇储备及其职能 |
三、关于外汇储备规模与结构 |
四、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制度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储备制度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 |
一、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的涵义 |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
三、国际储备的职能 |
第二节 国际储备制度及其构成 |
一、国际储备制度的涵义 |
二、国际储备制度的产生 |
三、国际储备制度的构成 |
第三节 国际储备制度的变迁 |
一、变迁的主要动因 |
二、变迁的具体过程 |
三、变迁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及其变迁 |
第一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一、产权激励引发变迁 |
二、国家供给推动变迁 |
三、体制改革伴生变迁 |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变迁的过程 |
一、变迁的路径依赖 |
二、变迁的具体过程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变迁的特点 |
一、变迁的供给强制性 |
二、变迁的体制依附性 |
三、变迁的时间迟滞性 |
第四章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
第一节 制度需求的一般动因分析 |
一、规范人类行为的需求 |
二、博弈均衡点转移的需求 |
三、制度环境与“外部利润”的需求 |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需求 |
一、国际制度环境因素 |
二、国内制度环境因素 |
三、潜在“外部利润”因素 |
四、借鉴国际经验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供给 |
一、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
二、无效制度供给过剩 |
三、制度供给的矛盾性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非均衡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非均衡的一般分析 |
一、非帕累托最优 |
二、制度成本较高 |
三、制度供求非均衡 |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刚性制度的非均衡 |
一、法律制度的缺陷 |
二、组织制度的缺陷 |
三、相关制度的缺陷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弹性制度的非均衡 |
一、数量管理制度的缺陷 |
二、质量管理制度的缺陷 |
第六章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非均衡的后果 |
第一节 非均衡的宏观经济后果 |
一、影响了储备资产的完整性 |
二、威胁着货币流通的稳定性 |
三、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四、造成了经济泡沫和市场动荡 |
五、制约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
第二节 非均衡的微观经济后果 |
一、增添了储备管理的复杂性 |
二、加大了风险监测控制的困难性 |
三、提高了持有储备的总成本 |
第七章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的创新 |
第一节 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的目标与模式 |
一、制度创新的目标函数 |
二、新型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外汇储备刚性制度创新 |
一、构建强制性法律制度 |
二、健全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中国外汇储备弹性制度创新 |
一、关于弹性制度的界定 |
二、区间性数量管理制度的构想 |
三、复合型质量管理制度的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从东亚货币合作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论文思路、结构和研究方法 |
2 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 货币国际化理论概述 |
2.2 货币国际化的途径 |
2.4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 |
2.4.1 国际货币竞争格局的演变 |
2.4.2 欧元面世催生三元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 |
2.5 最优货币区理论 |
3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 |
3.1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进展 |
3.2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困境 |
3.4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
3.5 东亚货币合作中的中日货币竞争力比较 |
4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
4.1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分析 |
4.2 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能性分析 |
4.2.1 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综合实力 |
4.2.2 人民币稳定的币值和良好的国际信誉 |
4.2.3 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 |
4.2.4 充足的国际清偿能力 |
4.2.5 进一步完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 |
5 人民币国际化收益模型分析 |
5.1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使用情况 |
5.2 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铸币税测算 |
5.2.1 对人民币输出的对象国的分类及预测假设 |
5.2.2 2020年中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估算 |
6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构想 |
6.1 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争论 |
6.2 “人民币亚洲化”的必要性 |
6.3 “人民币亚洲化”的可行性 |
6.3.1 区域性关键货币的条件 |
6.3.2 人民币成为亚洲关键货币的条件 |
6.4 经济冲击相关性理论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应用 |
6.4.1 经济冲击性与最优货币区 |
6.4.2 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自向量回归方法 |
6.4.3 东亚地区经济冲击相关性研究 |
6.5 “人民币亚洲化”的策略建议 |
6.6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 |
6.6.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 |
6.6.2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
6.6.3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三阶段 |
6.6.4 人民币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
7 对策和建议 |
7.1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自由化 |
7.1.1 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
7.1.2 人民币外汇市场 |
7.1.3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资本市场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 |
7.2 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弹性化 |
7.2.1 汇率目标区安排 |
7.2.2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
7.3 非对称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 |
7.4 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人民币市场 |
7.5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内金融体系 |
7.5.1 完善中央银行的职能 |
7.5.2 推进中介机构的国际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内外均衡冲突与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之处 |
三、重点和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资本流动的相关理论及文献梳理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研究: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一、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 |
二、关于资本流动和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和理论 |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相关文献研究 |
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搭配相关理论 |
二、货币危机模型理论 |
第四节 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相关文献研究 |
一、关于什么是资本流动性过剩 |
二、如何衡量资本流动性过剩 |
三、资本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
第五节 几点评论 |
第二章 资本流动性过剩:国际与国内背景 |
第一节 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界定 |
第二节 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状况 |
一、21 世纪全球资本流动过剩状况 |
二、发达国家输送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方式 |
三、发展中国家资本匮乏与过剩的冲突 |
第三节 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状况 |
一、中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态势 |
二、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特征 |
第三章 资本流动性过剩机理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 |
第一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理论模型:框架 |
一、虚拟经济的界定和特点 |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理论模型 |
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深化与资本流动进程 |
一、从市场化到货币化 |
二、从货币化到资本化 |
三、从资本化到资产证券化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冲突:资本流动性过剩 |
第四章 资本流动性过剩制度分析:转轨期新旧体制冲突 |
第一节 转轨期新旧体制交替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转轨期政府主导型经济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第三节 转轨期经济结构矛盾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第四节 经济制度演进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一、外贸制度演进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二、汇率制度演进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三、利率制度演进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四、土地和商品房制度演进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第五节 中国新旧体制冲突的体现:金融业的结构性矛盾 |
第五章 资本流动性过剩内外因分析: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冲突 |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理论模型:框架 |
一、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 曲线 |
二、IS—LM—BP 模型 |
三、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与失衡 |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 |
第二节 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金融资本全球化 |
二、金融资本全球化产生的背景 |
三、金融资本全球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全球化 |
四、金融资本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
第三节 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
一、美元贬值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重要因素 |
二、低利率政策是造成当前全球货币流动性过滥 |
三、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产品释放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
四、石油美元与流动性过剩 |
第四节 中国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均衡的冲突与协调 |
一、中国的对外开放 |
二、内外均衡的冲突的结果:双顺差 |
三、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与协调 |
四、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冲突的持续 |
第六章 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世界经济动态均衡变化与资本流动性过剩 |
一、美国主宰全球资本流动趋势 |
二、日本在全球资本流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
第二节 资本流动性过剩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强者恒强 |
第三节 资本流动性过剩对发展国家的影响:危机迭起 |
第四节 资本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效应分析 |
二、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
第七章 总结论: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战略思路 |
第一节 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出发点和立足点 |
一、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出发点:适应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 |
二、解决资本流动性过剩立足点: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
第二节 推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均衡战略 |
一、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
二、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
三、完善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协调新旧体制交叉期的制度均衡战略 |
一、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
二、完善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
三、调整外贸体制,抑制出口的过度增长 |
四、调整利用外资政策 |
第四节 完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外部均衡战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的效益分析——从人民币存贷利率下调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环境下央行外汇市场干预行为分析[D]. 詹旭.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2]中国经济崛起中的人民币汇率制度[D]. 付琼. 吉林大学, 2011(08)
- [3]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D]. 吴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4]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基于分时段的比较研究[D]. 戴波. 安徽工业大学, 2011(12)
- [5]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 褚华. 复旦大学, 2009(12)
- [6]货币替代机制及反货币替代问题研究 ——兼析人民币货币替代问题及对策建议[D]. 严佳佳. 厦门大学, 2009(11)
- [7]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素琴. 武汉大学, 2009(01)
- [8]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D]. 刘艺欣. 吉林大学, 2009(08)
- [9]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从东亚货币合作谈起[D]. 陈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10]内外均衡冲突与中国资本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分析视角[D]. 徐琤.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