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中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兼谈学校在职本位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吴传刚[1](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李铁绳[2](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孙旭[3](2017)在《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常州市武进区底蕴书香,教育工作一直都是武进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体育工作更是备受重视。该论文主要针对目前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课题探究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体育教师的客观情况,更有着对继续教育的理解、内容、动机、费用以及师资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旨在进一步强化武进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达到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达到现代新型教师的要求。研究表明:1女性教师较少,性别比例不平衡;年龄结构年轻化;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大多数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计算机技能有待提高。2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大多是当地教育行政机构组织的各种培训;在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网络远程教育应用情况不好。3体育与健康课程和教学能力培训最为感兴趣;继续教育的费用在常州武进保障相对较好但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大部分体育教师希望继续教育时间另设,不占用休息时间。4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正确认知,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和自己的职位密切相关。大多数教师肯定了继续教育的效果。对培训教师授课态度及综合素质比较认可,部分教师对个别继续教育教师不满意。因此,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发展教师的整体素质当作办学主旨,继续教育培训才能针对当前教育所需,以及中学体育教师的不同需求。同时改进考核方式,才能建立健全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才能通过继续教育手段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发展,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舒宗礼[4](2016)在《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到教育现代化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进程。“卓越”是一种追求,它在于将自身的优势、特长和能力,以及与自身发生生命关系的外部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状态。事实上,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命本身是追求卓越的,其成长也在这种追求卓越的路径之中,其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现程度便取决于对自我生命的超越程度。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部分中学特级体育教师为典型调研对象,通过对中学特级体育教师职业叙事、职业生涯故事的主观分析,从中学特级体育教师成长的生命宽度、时阶长度和卓越高度,对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成长轨迹、成长范式与成长策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学卓越体育教师表现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执着的职业追求;坚持终身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育人取向,具有自信乐观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善于教学实践反思;专业特长突出,社会影响广泛等专业特征。第二、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包括专业成长和生活情趣两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并非总是一种正向的过程,可能遇到挫折、低潮与停滞,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过程,既离不开外部环境和条件的促动与制约,更离不开自我生命自觉。从自我超越、个体主体性和外部环境3个维度可将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划分为4次成长,并且这种成长轨迹不具有绝对性,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随着外部标准和个体主体性的调节变化的。第三、卓越体育教师是可以培养的。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培养更多强调的是在价值理性主导下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精心培育与呵护,构建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成就卓越的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第四,外促式与内生式相融共生是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最佳范式。“生命自觉”是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核心价值观。体育教师成长经历着“客体性——主体性——主体间性”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和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范鹏举[5](2015)在《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将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实施和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促进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当今经济繁荣、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下,由于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与传授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地知识更新,以单纯的一次性教育已不能满足教师发展和完成本职使命的需要。学校作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成果的好坏。从教师自身素质提升的角度出发,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是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当今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又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增强体育师资力量、提高体育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向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据处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桐柏县城关、吴城、朱庄、淮源、辛集、安棚、固县、毛集、平氏等乡镇辖区内21所中小学校的5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数量上总体基本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但不充裕,而且分布不够均衡,部分农村小学没有配备专业体育教师,个别学校连专职体育教师都没有;整体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占较大比重,趋于年轻化的年龄结构有利于桐柏县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现有学历大部分都达到本科学历,最低为大专学历,学历符合相关规定,但调查发现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尚未出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缺乏高层次人才;桐柏县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设置不太符合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过于偏重师德师风及教育理论等方面的教育,而针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教育很少,不能满足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普遍需要;桐柏县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多数体育教师认为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突出,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后对自己的帮助有限;对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偏见;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机会不均等;经费供给不足;工学矛盾严重突出;面临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的现实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在教师招聘过程中适当增加体育教师的引进,不断壮大桐柏县体育教师队伍,提升整体素质;制定有关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落实继续教育所需经费,鼓励体育教师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进而提高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完善规章制度,保障体育教师的成长与提高;加大桐柏县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力度,丰富继续教育内容。教育主管部门紧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发展步伐,增加有关教学技能和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内容,将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调整得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融合,开拓继续教育新模式,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工作与学习矛盾,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远程教育进行网上授课,使体育教师获得丰富与优质的学习资源;引导教师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让继续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注重培训效果的反馈,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重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转变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消除学科偏见,重新审视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孟旭红[6](2014)在《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半衰期的出现、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及国际间竞争的加剧,知识、智力、人才己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振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职前培养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环境的快速变化,职前教育己不能满足教师不断提高的期望标准。加快与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步伐,全面提高师资质量己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一部分,加强他们的继续教育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全方位影响给现代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培养社会基层人才的“摇篮”,必须不断进行继续教育,以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而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对于其事业发展有着一定指导意义。由此,笔者选择了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课题。本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状况的了解,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对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得出了以下几条结论:1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不太合理,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主要是计算机、外语裁判、科研等)。从以上也说明了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加强继续教育的迫切需要。2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主要研究生层次学历教育包括:在职、同等学历和全日制三种形式。3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非学历教育的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短期培训是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最多的非学历教育;各种短期培训当中教研室活动是参加最多的,主要包括教研活动,专家讲座,技能提高、测试与考核,知识讲座等。4通过调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态度绝大多数比较端正,大部分都认为参加在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继续教育有较大的需求欲;认为参加继续教育主要是提高五个方面,包括教学、职称、学历、科研和聘任等。5根据调查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很多种,大多数认为每1-2年充电一次,能够满足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6制约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教师工作量大、学校及领导的不重视和继续教育的不完善化、形式化等;当前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缺少继续教育时间;而对于继续教育班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主要是,办班只是走过场、没有针对性、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以实际脱钩。
陈莹莹[7](2014)在《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以成都体育学院承办“国培计划”为例》文中提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接受的教育活动,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培计划”是在2010年国家提出的一项利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目前,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教师各类培训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全国继续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福音,也达到了基本的预期效果,保障了教师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而针对体育教师的学科特点,培训是否满足体育教师的需求;体育教师培训开展中存在哪些问题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探究高等院校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可行的方法和建议,给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以借鉴。进一步提高我国继续教育的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2013年参加成都体育学院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培计划专家教授、管理者、教师的调查和访谈,研究得出结论:①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积极性逐步提高②“国培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指引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的方向③课程设置注重教师实际需要,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实践指导课可加大比重。以及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培训尚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针对体育教师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加强体制建设,对继续教育实行分级、分类管理。②通过培训实践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培训的实效性。③制订参训研修教师管理办法,加强教师培训项目实施考评
张喆[8](2014)在《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几代网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网球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球教练员队伍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升中国网球整体实力的重要保证。对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开展研究是网球训练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方向,是关系到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高的全局性、基础性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收集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材料,运用逻辑推理、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运用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发达国家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经验,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构建了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以期促进中国网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经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轨迹有着时代的烙印和特点。起步期,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理论的引进影响了中国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1989年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开始实行,标志着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事业的发端;从1999年开始,中国网球协会逐步引进了国际网球联合会的教练员培训体系。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内涵有了显着的变化和提升;2010年,中国教练员学院在北京成立,标志着网球教练员培训工作进入正规化、系统化、组织化阶段。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主体取得突破。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等级网球教练员培训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层级性;区域差异大,资源整合不足;继续教育政策制定同实施过程脱节;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继续教育体系未能融合基层体校;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兼容职业网球俱乐部。其原因是:第一,不同地区未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二,未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三,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偏差行为,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仍需深化和衔接等主要问题。通过比较分析了政府主导型(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社会组织主导型(美国为代表)和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管型(德国、英国为代表)等三种类型国家的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认为其带来的启示是: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要坚持政府主导性和社团组织的主体性;必须完善网球教练员职业资格制度;充实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内容及对网球教练员实践的重视;采取灵活丰富的继续教育实施方式;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和健全有力的保障制度。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把握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认为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性质具有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和有序性四个方面的特征;建立起统一的价值理念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政府的责任理念、公平的保障理念;在符合国情、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稳步推进、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构建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中国网球教练员的继续教育体系要完善网球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转变网球教练员的思维和学习方法,改进网球教练员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培养网球教练员的竞争意识及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网球教练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网球教练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目标。本研究将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为由管理决策子系统、运行实施子系统和支撑保障子系统组成的模型体系。构成这三个一级子系统的要素又由战略决策、管理策略、执行策略、课程培训、培训考核、资格认证、经济支撑、组织保障与组织建设九个二级子系统构成。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
胡明道[9](2011)在《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教师是决定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教育。然而,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物化周期缩短、知识更新加快,单纯的一次性教育已不能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通过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应对知识技能老化等问题,才能达到现代新型教师的要求。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经取得合格资格教师,能基本适应教师要求的教师进行旨在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能的再教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达到国家规定学历并具备教师资格的体育教师,进行以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教、科研能力的培训。当前,我国面向21世纪的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从宏观层面上对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促进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观念陈旧、狭隘、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意义;培训形式僵化、单一,不能满足广大体育教师多层次化、多样化的需求;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难以学以致用;考核不够严格、不够科学、考教内容不一致,不能真正起到评价甄别的作用;施训教师授课随意性强、受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济负担沉重、领导不支持,影响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促进办学主体和形式的多样化、增强办学的针对性,提高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广大不同层次的中学体育教师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时间、经费保障、加强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的建设,加大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保证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加强教师教学科研活动,提高专业水平;改进考核方式,构建继续教育全程评价体系,以此来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
赵进[10](2011)在《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体育教师之于学校体育亦然。回顾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绝非不证自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是基于对体育教师专业性与时俱进的把握,是体育教师实现其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并超越以往“自然成长”专业发展模式,从而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抉择。从国际上看,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以及“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尽管也曾受到非议,但其仍居于主流地位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专业发展中的核心指导作用。国际上一些国家早已实施了自己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教育也显得颇为成熟,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及体育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超越了实践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了制约,教师资格制度亟待改革、补充与完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多囿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及现状介绍,对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研究以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师教育的关系研究,尚相对薄弱。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结合教育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知识,对中学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进行了基础理论分析与初步的构建。相关结果及结论如下:1.学校体育课程的出现诞生了体育教师职业。与其他专业发展较为成熟学科相比(尤其是法学、医学专业)、与他国体育教师专业较高发展程度相比,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体育教师的学科地位及社会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实施则能促成体育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备条件。2.教师专业标准制度已经得到一些发达国家的肯定,国外早期执行标准的部分国家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比较成熟完善,在体育教师教育方面也已取得显着效益,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于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公认。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尚付阙如,相关研究较少,体育教师教育也缺乏相应的标准依据,其研制工作迫在眉睫。我国现有的有关体育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同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应不同地域、不同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内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是一套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发展阶段的系列标准体系,未来我国应建立多维的学校教育标准体系,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应先指向初任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构建研究。3.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构建应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体育教师专业性和体育教师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对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进行了初步的构建。研究认为,第一,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与非相邻行业相比,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教育性和师范性上;从教育学视角来看,与相邻行业的师范教育其他学科的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学科专业的特殊性:与相似行业(如教练员)相较,体育教育专业义有它教学方面的特殊性。“师范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基础,“学科的专业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内核,“社会性”是体育教师的专业价值。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必须基于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分析,透彻了解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才能把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脉络,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标准,进而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体育教师观应包含“师德观”、“学生观”、“职业职责观”、“职业素质观”、“体育教学观”、“专业发展观”等方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构建应符合体育教师观的要求。第三,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是集中在四个维度的标准体系,即:“专业教学策略”、“专业基本属性”、“专业知识”、“专业协调能力”,包含了25项的二级指标,这与国际上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维度的划分基本一致,基本涵盖了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必备要素。4.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从而提高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最终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体育教师教育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则为体育教师教育的目标提供了指导方向。国外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与体育教师教育互动发展的经验事实对认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出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在职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目标的单一化、同质化;学生对“术科”认识与实践有失偏颇;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匮乏。在职后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监管;缺乏明确的目标;行政化干预过重,走入了“专业化”误区。在此基础上,对于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能改变以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高、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同时也能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参考;“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则可以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由目标不明的自然、无序状态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的有序状态转变。
二、对中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兼谈学校在职本位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中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兼谈学校在职本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
1.2.2 国外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性别情况 |
3.1.2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年龄情况 |
3.1.3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教龄情况 |
3.1.4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
3.1.5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职称情况 |
3.1.6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科研情况 |
3.1.7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情况 |
3.2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
3.2.1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分析 |
3.2.2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形式的分析 |
3.2.3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所需费用分担形式 |
3.2.4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认知 |
3.2.5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因 |
3.2.6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评价 |
3.2.7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师资的评价 |
3.2.8 对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教育时间的期望分析 |
3.3 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
3.3.1 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问题及对策 |
3.3.2 经费保障机制问题及对策 |
3.3.3 继续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问题及对策 |
3.3.4 远程网络教育平台问题及对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 附件 |
8 致谢 |
(4)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命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
1.1.1 命题由来 |
1.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2 境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 |
1.2.3 优秀体育教师研究 |
1.2.4 综述小结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访谈法 |
1.3.4 问卷调查法 |
1.3.5 历史分析法 |
1.3.6 个案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2 教师专业发展与卓越体育教师成长 |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2.2 优秀体育教师、特级体育教师与卓越体育教师的内涵 |
2.2.1 优秀体育教师 |
2.2.2 特级体育教师 |
2.2.3 卓越体育教师 |
2.3 卓越体育教师的成长 |
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的概括:基于文献的分析 |
3.1.1 卓越教师的专业特征 |
3.1.2 体育名师的专业特征 |
3.1.3 卓越体育教师专业特征分析框架 |
3.2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
3.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专业特征 |
4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1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及启示 |
4.1.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
4.1.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启示 |
4.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与表象 |
4.2.1 一般教师成长过程分析 |
4.2.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轨迹的叙事 |
4.2.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轨迹 |
4.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的动力 |
5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外促式成长 |
5.1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 |
5.1.1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1.2 国外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分析 |
5.1.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
5.2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入职教育 |
5.2.1 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与改革 |
5.2.2 我国初任体育教师入职教育现状透视 |
5.2.3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制度概述 |
5.2.4 国外初任教师的入职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5.3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 |
5.3.1 我国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模式分析 |
5.3.2 提高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实效性的方式 |
6 中学卓越体育教师的内生式成长 |
6.1 “生命自觉”: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核心价值观 |
6.1.1 体育教师外促式成长范式之弊端 |
6.1.2 体育教师成长呼唤生命自觉 |
6.2 基于场域理论的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2.1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文化之愿景 |
6.2.2 构建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3个关注” |
6.2.3 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范式的建构 |
6.3 促进体育教师内生式成长的策略 |
6.3.1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自我更新 |
6.3.2 在实践经验中自我反思 |
6.3.3 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自我拓展 |
6.3.4 在个人特长中自我超越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相关定义界定 |
1.2.2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政策、法规 |
1.2.3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研究 |
1.2.4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现状研究 |
1.2.5 关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桐柏县体育教师基本现状 |
3.1.1 桐柏县体育教师配备情况 |
3.1.2 桐柏县体育教师性别情况统计与分析 |
3.1.3 桐柏县体育教师年龄、教龄情况分析 |
3.1.4 桐柏县体育教师学历情况 |
3.1.5 桐柏县体育教师职称情况统计与分析 |
3.1.6 桐柏县体育教师的经济情况 |
3.2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认知情况与分析 |
3.2.1 桐柏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
3.2.2 桐柏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目前自己已掌握知识满意度调查 |
3.2.3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原因研究 |
3.2.4 桐柏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诉求统计与分析 |
3.2.5 桐柏县中小学校长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认识 |
3.3 桐柏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现状分析 |
3.3.1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和类型统计分析 |
3.3.2 桐柏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部门 |
3.3.3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分析 |
3.3.4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时间和频度情况 |
3.3.5 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 |
3.3.6 桐柏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开展效果 |
3.4 改进桐柏县中小学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措施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中外教师教育的比较研究 |
1.2 关于中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比较研究 |
1.3 关于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
3.1.1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
3.1.2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
3.1.3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
3.1.4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 |
3.1.5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缘结构 |
3.1.6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 |
3.1.7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能力方面调查 |
3.2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
3.2.1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学历教育情况 |
3.2.2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非学历教育 |
3.3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需求和态度现状分析 |
3.3.1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情况 |
3.3.2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
3.3.3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 |
3.4 当前石家庄市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班存在的问题 |
3.5 当前影响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分析 |
3.6 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对策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以成都体育学院承办“国培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路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继续教育 |
1.4.2 教师继续教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
1.4.3 终身教育、成人教育 |
1.5 “国培计划”的相关政策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关于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 |
2.1.2 关于俄罗斯教师的继续教育 |
2.1.3 关于德国的继续教育 |
2.1.4 关于英国教师的继续教育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对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 |
2.2.2 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 |
2.2.3 关于“国培计划”的研究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概况分析 |
4.1.1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历程的分析 |
4.1.1.1 继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4.1.1.2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 |
4.1.1.3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历程 |
4.1.2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 |
4.1.2.1 高校为本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 |
4.1.2.2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 |
4.1.2.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 |
4.1.2.4 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1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 |
4.2.1.1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性别 |
4.2.1.2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 |
4.2.1.3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龄 |
4.2.1.4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称 |
4.2.1.5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第一学历与现学历的比较 |
4.2.2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
4.2.2.1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4.2.2.2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
4.2.2.3 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因素 |
4.2.2.4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4.3 成都体育学院承办“国培计划”的现状分析 |
4.3.1 成都体育学院承办“国培计划”的目标分析 |
4.3.2 “国培计划”的内容分析 |
4.3.2.1 培训班研修主题分析 |
4.3.2.2 培训班研修维度、模块分析 |
4.3.2.3 培训班课程设置分析 |
4.3.3 国家级培训授课专家的分析 |
4.3.4 培训方式分析 |
4.3.5 培训管理模式的分析 |
4.3.6 培训考核及评价的分析 |
4.3.7 培训的特色与创新分析 |
4.3.8 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4.3.8.1 教师培训形式多于内容,缺乏时效性 |
4.3.8.2 教师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
4.3.8.3 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积极性逐步提高 |
5.1.2 “国培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指引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的方向 |
5.1.3 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注重教师实际需要,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上实践指导课可加大比重 |
5.2 建议 |
5.2.1 加强体制建设,对继续教育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
5.2.2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
5.2.3 制订参训研修教师管理办法,强化教师培训项目考核评价实施 |
6 主要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件 |
(8)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依据 |
(一) 社会深刻变革的呼唤 |
(二) 网球运动快速发展的推动 |
(三) 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四、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本文的理论基础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四、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历史研究法 |
(四) 逻辑法 |
(五) 个案研究法 |
(六) 系统方法 |
五、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发轫期(1989-1999)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兴起的背景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发端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成长期(1999-2010)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成长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反思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突破期(2010-现今)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目标的突破与激活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突破与激活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主体的突破与激活 |
四、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基本状况分析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年龄结构现状与分析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学历结构及外语水平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现状及分析 |
(四) 中国网球教练员执教经历分析 |
(五) 中国网球教练员薪资水平分析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运行实施现状 |
(一) 单位领导对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态度 |
(二) 基层单位对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组织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组织方式 |
(四)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 |
(五)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专家需求 |
(六) 中国网球教练员对继续教育资格认证及考核 |
(七) 中国网球教练员注册制度和注册程序的了解 |
三、 对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评价及认识 |
(一) 对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组织情况的评价 |
(二) 对国家及地区有关教练员继续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了解 |
(三) 对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知识结构的认知 |
四、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等级网球教练员培训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层级性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区域差异大,资源整合不足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政策制定同实施过程脱节 |
(四)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
(五)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未能融合基层体校 |
(六)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尚未兼容职业网球俱乐部 |
五、 小结 |
第五章 体育发达国家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经验 |
一、 政府主导型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经验模式 |
(一) 澳大利亚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 |
(二) 澳大利亚教练员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
(三) 澳大利亚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支撑保障体系 |
二、 社会组织主导型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经验模式 |
(一) 美国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 |
(二) 美国教练员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
(三) 美国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支撑保障体系 |
(四) 美国职业网球协会的实践 |
三、 政府与社会共管型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经验模式 |
(一) 英国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经验模式 |
(二) 德国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经验模式 |
四、 体育发达国家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启示 |
(一) 责权明确的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主体 |
(二) 教练员继续教育目标明确、结构合理 |
(三) 等级完善的教练员职业资格制度 |
(四) 突出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内容 |
(五) 灵活丰富的继续教育实施方式 |
(六) 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 |
(七) 向终身教育发展的继续教育体制 |
(八) 健全有力的保障体系建设 |
五、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原则及模型选择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概念、基本思路与特征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概念界定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特征描述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理念、原则与目标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价值理念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目标设计 |
三、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模型选择及结构、功能分析 |
(一)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模型选择 |
(二) 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系统结构功能分析 |
四、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结论 |
二、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 后续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意义的研究 |
1.2.2 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
1.2.3 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研究 |
1.2.4 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探讨 |
1.2.5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 |
1.2.6 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效果评价的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任务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
3.1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
3.1.1 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
3.1.2 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
3.1.3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
3.1.4 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
3.1.5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
3.2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 |
3.3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3.1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认知方面的调查与分析 |
3.3.3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形式、级别及效果的调查与 分析 |
3.3.4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3.3.5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教科研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3.6 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评价 |
3.3.7 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因素和影响继续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培训费用 |
3.4 改进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 |
3.4.1 转变观念,提高对继续教育认识 |
3.4.2 促进办学主体和形式的多样性 |
3.4.3 增强办学的针对性 |
3.4.4 提供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软硬件保证 |
3.4.5 加强教师教科研活动,提高专业水平 |
3.4.6 改进考核方式,构建继续教育全程评价体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核心概念及其关系阐释 |
(一) 体育教师资格 |
(二) 体育教师职业 |
(三) 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专业标准 |
(四) 体育教师教育 |
(五)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
第一章 国外教师及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第一节 美日两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一、美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二、日本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第二节 其他主要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一、英国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二、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三、新西兰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四、德国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五、荷兰教师专业发展及其标准 |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
一、加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 |
二、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促进体育教师职后教育 |
三、建立多维的学校教育标准体系 |
第二章 我国体育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体育教师职业的依托——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综略 |
二、学校体育的演变及体育教师职业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萌生与演进 |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发展及其缺陷 |
二、我国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三章 体育教师专业性分析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基本含义 |
一、专业性 |
二、教师专业性 |
三、体育教师专业性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内涵解析 |
一、基于非相邻行业的比较——体育教师专业性分析的社会学视角 |
二、基于相邻行业的比较——体育教师专业性分析的教育学视角 |
三、体育教师的职业职责的特殊性 |
第四章 体育教师观 |
第一节 教师观与体育教师观回溯 |
一、教师与体育教师的历史价值 |
二、教师观与体育教师观厘析 |
第二节 当代体育教师观 |
一、师德观 |
二、学生观 |
三、职责观 |
四、素质观 |
五、教学观 |
六、发展观 |
第五章 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的构建分析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初步构建的认识论前提 |
一、明确对象系统 |
二、明确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性质 |
三、明确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科学认知 |
四、明确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初步构建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一、全面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四、普适性原则 |
五、发展性原则 |
第三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程序及结果 |
一、理论分析 |
二、问卷的生成 |
三、问卷调查与样本构成 |
四、被调查者统计学特征 |
五、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
六、信度系数 |
七、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标准本位"下的体育教师教育 |
第一节 美日两国体育教师教育与专业标准的互动发展 |
一、"标准本位"下的美国体育教师教育标准 |
二、"标准本位"下的日本的体育教师教育 |
第二节 "标准本位"下我国未来体育教师教育发展 |
一、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回顾 |
二、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
三、我国未来体育教师教育展望 |
结语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对中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兼谈学校在职本位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常州市武进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孙旭. 苏州大学, 2017(04)
- [4]中学卓越体育教师成长研究[D]. 舒宗礼.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5]桐柏县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 范鹏举. 河南大学, 2015(08)
- [6]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D]. 孟旭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4)
- [7]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以成都体育学院承办“国培计划”为例[D]. 陈莹莹. 成都体育学院, 2014(01)
- [8]中国网球教练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 张喆. 河南大学, 2014(01)
- [9]开封市区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 胡明道. 河南大学, 2011(08)
- [10]体育教师合格专业标准研究[D]. 赵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