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温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晨轩[1](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提出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王珂[2](2021)在《聚醚羰基铑手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不对称羰基化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不对称羰基化反应在药物、香料和天然产物的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所采用的贵金属和手性配体成本较大,分离回收困难。虽然已有各种方法来提高贵金属的循环回收性,如水-有机双相催化、氟双相催化、热调节相转移催化和双相离子液体催化。然而,对于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回收利用的研究明显较少。由于离子液体具有强大的可调控性,可以赋予其较好的催化性能与回收性能。因此,本文合成三类离子液体[R(EO)nmim][Rh(CO)4]、[R(EO)nTMG][Rh(CO)4]和[(N-(EO)nR)Py][Rh(CO)4];并将其与手性配体原位耦合用于催化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优化了工艺条件;分析了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的回收性能。(1)本论文通过三步法合成了各种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第一步,使用聚乙二醇单甲醚(m PEG)与甲基磺酰氯(CH3SO2Cl)反应得到中间体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磺酸盐;第二步,将该中间体与N-甲基咪唑(mim)、四甲基胍(TMG)或吡啶(Py)发生季胺化反应,得到胍盐或吡啶盐的离子液体;第三步,通过上一步得到的离子液体与K[Rh(CO)4]发生阴阳离子置换反应合成聚醚羰基铑功能化离子液体[R(EO)nmim][Rh(CO)4]、[R(EO)nTMG][Rh(CO)4]和[(N-(EO)nR)Py][Rh(CO)4]。采用红外、核磁等证明离子液体的成功合成。研究了离子液体的溶解性,其在极性溶剂中可以完全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较难溶解。(2)通过[CH3(EO)16TMG][Rh(CO)4]与手性配体BINAP原位耦合生成手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在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测试了其催化活性。在甲醇作为溶剂,高压釜压力为2 MPa,反应温度为60°C,反应时间4小时的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79%,产物2-苯基丙醛收率达73.3%,e.e.值达54%。通过[(N-(EO)16CH3)Py][Rh(CO)4]与手性配体BINAP原位耦合生成手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在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测试了其催化活性。在甲醇作为溶剂,高压釜压力为2 MPa,反应温度为80°C,反应时间4小时的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达87.8%,2-苯基丙醛的收率达65.9%,e.e.值达57%。(3)使用TG分析了[Me(EO)16TMG][Rh[(R)-Binap](CO)2]、[(N-(EO)16CH3)Py][Rh[(R)-Binap](CO)2]手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得到其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的温度,所以该手性离子液体可用于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探究了两种手性离子液体的溶解性,其均在极性溶剂中可以完全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较难溶解。基于两种手性离子液体的溶解性,构建了均相催化-双相分离的催化体系。探究了两种手性离子液体的回收性,当使用[Me(EO)16TMG][Rh[(R)-Binap](CO)2]手性离子液体时,其可重复使用4次,转化率、收率和e.e.值没有太大的改变;当使用[(N-(EO)16CH3)Py][Rh[(R)-Binap](CO)2]手性离子液体时,其可重复使用3次,转化率、收率和e.e.值没有太大的改变。采用解离机制,以[Me(EO)16TMG][Rh[(R)-Binap](CO)2]手性离子液体为例,探究了该手性催化剂反应的机理。使用密度泛函数(DFT)模拟了[Me(EO)16TMG][Rh[(R)-Binap](CO)2]离子液体能量最低时的稳定结构,其能量为-9460.83 e V。离子液体强大的可调控性和良好的稳定性,为手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夏洋峰[3](2021)在《离子液体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的研究》文中指出酮连氮环化反应是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的重要方法,其原子利用率可达100%。该反应现用催化剂(如草酸、单质碘等)存在着污染大、催化效率低及分离难等不足,开发绿色、高效催化剂对酮连氮环化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设计为核心,制备了 Lewis酸类离子液体、磺酸类离子液体和聚合离子液体三类催化剂,显着提升了酮连氮环化反应的效率。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酮连氮环化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的反应机理,为酮连氮环化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反应工艺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论文主要进展如下:(1)开发了Fe基Lewis酸催化酮连氮环化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的反应体系。实验结果显示,在4mol%FeCl3、80℃和6h的反应条件下,丙酮连氮的转化率高达95%,产物3,5,5-三甲基-2-吡唑啉的选择性保持在99%。DFT计算结果表明,酮连氮环化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由两步基元反应组成,分别为构型转变步骤和环化步骤,其中环化步骤的能垒高(40.32 kcal/mol),为反应的决速步骤。反应静电势(ESP)和电子定域函数(ELF)分析可知,FeCl3的加入可以显着地改变酮连氮分子表面的ESP分布,降低反应过渡态能垒,提高酮连氮环化反应生成2-吡唑啉衍生物的转化率。(2)设计合成了酸性可调的Fe基Lewis酸离子液体用于催化酮连氮环化反应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Lewis酸离子液体的催化效果显示,[Bmim]Cl-2.0FeCl3催化活性最高,5h内丙酮连氮的转化率可达96%。酮连氮的底物拓展实验表明,酮连氮取代基R基团的碳数越小,其转化率越高,活性顺序为:甲基(96%)>乙基(88%)>正丙基(82%)>正丁基(75%)。在基团碳数相同情况下,R基团为正构烷烃的反应效果优于相应的异构烷烃,转化率顺序为:正丙基(82%)>异丙基(45%);正丁基(75%)>异丁基(43%)>叔丁基(11%)。(3)设计合成了 Br(?)nsted磺酸类离子液体,实现了高效催化酮连氮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以磺酸根为给质子基团,通过疏水性基团、烷基链长、阴离子的调控,共获得9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PsBim][CF3SO3]催化性能最优,4 h内丙酮连氮的转化率可达98%,选择性保持99%。DFT计算结果表明,该类离子液体阴阳离子能够协同作用于酮连氮分子,分别降低了构型转变步骤和环化步骤的过渡态自由能垒,构型转变在室温下可以自发完成(半衰期t1/2=1.34×10-2 h),并进一步获得了实验验证。(4)设计合成了新型聚合离子液体微球催化剂,构建了酮连氮制备2-吡唑啉衍生物的多相催化体系。分子动力学直径模拟结果显示,酮连氮和2-吡唑啉分子动力学直径最大为10.56 A,小于微球内部平均孔径32.40 A,酮连氮和2-吡唑啉衍生物分子可以在微球材料内部自由进出。实验结果显示,乙烯咪唑(VIM)、二乙烯苯(DVB)、致孔剂甲苯的摩尔比例是调控聚合离子液体微球表面形貌和内部孔结构的关键因素。当VIM、DVB和致孔剂的摩尔比为1:1:6时,聚合离子液体微球的BET比表面积最大(498.8 m2/g),丙酮连氮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 95%和 99%。
康莹[4](2021)在《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转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储量丰富且富含芳香结构的可再生资源,有望替代有限的化石能源生产高附加值芳香产品。选择性断裂木质素芳香单元结构间的C-C/C-O键同时保留其芳香结构,是木质素转化利用的关键步骤。然而,目标C-C/C-O键键能较高,难于断裂,因此开发高效的无金属催化体系催化活性物质生成,降低木质素转化能垒,使木质素在温和的条件下转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离子液体具有极低的蒸汽压、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特殊的氢键网络结构及可设计的催化活性位点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介质,设计离子液体结构、调控其与反应底物的作用位点及氢键供/受体能力,有望使反应物分子活化,催化反应过程。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通过调控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形成离子液体与木质素多位点相互作用,开发出具有活化木质素、促进木质素C-C/C-O键选择性断裂的高效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使木质素在温和且无金属的条件下转化并得到高附加值芳香产品。围绕离子液体结构特性、离子液体与木质素链接键间相互作用关系、离子液体活化木质素分子作用机理等内容展开了基础研究,为开发高效、绿色、低能耗的木质素转化工艺提供了新思路。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基于木质素自身含发色基团的结构特性,通过调控离子液体阴离子结构,形成离子液体-木质素β-O-4-酮链接键多位点相互作用,在紫外光辐射下诱导木质素自生自由基,实现木质素在室温及无金属条件下C-C/C-O键发生断裂。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不同实验条件对木质素β-O-4-酮模型化合物化学键断裂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及自由基检测实验探索了木质素光催化转化机理。发现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PMim][NTf2])中阴离子[NTf2]-能够与木质素β-O-4键相互作用,使其C-H键活化并断裂生成自由基,继而引发自由基链传递反应,导致木质素C-C/C-O键断裂。该反应过程中,表观活化能计算值为47.6kJ/mol,活化能较小,说明目标C-C/C-O键在该体系中断裂能垒较低,使反应条件温和、无金属。在室温、常压空气、100 mW/cm2紫外光辐射及Br(?)nsted酸存在下即可发生,反应物转化率可达98.4 mol%,产物产率最高达到93.3 mol%。(2)提出了利用腈基基团富含电子易形成氢键的特性,基于含[NTf2]-离子液体较好的活化性能,进一步调控离子液体腈基功能化阳离子结构,形成离子液体与木质素β-O-4-酮链接键间多重氢键联合作用,促进木质素生成自由基,实现了木质素C-C/C-O键在常压空气及无金属条件下氧化断裂,无需光照。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对木质素β-O-4-酮模型化合物氧化效率影响规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及光谱分析探索木质素氧化转化机理。发现离子液体1-腈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CPMim][NTf2])中腈基功能化离子[CPMim]+可以与模型化合物醚键两侧的含氧基团形成三重氢键,在该多重氢键联合作用下,使其C-H键键能降低易于生成自由基,并进一步引发C-C/C-O键的断裂。该反应条件温和、无金属,在80℃、常压空气及Br(?)nsted酸存在下即可发生,反应物转化率可达98.3 mol%,产物产率最高达到91.7 mol%。(3)提出了针对更常见但键解离能更高的β-O-4-醇结构,利用光热协同作用降低反应能垒,同时调控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离子对与木质素β-O-4-醇链接键间相互作用,改变木质素电荷分布及稳定反应中间体,实现了木质素在温和、无金属及光热条件下C-C/C-O键发生断裂。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光热效应对木质素β-O-4-醇模型化合物转化效率影响规律;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自由基淬灭等实验研究木质素转化机理。发现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BMim][NTf2])能够与木质素β-O-4键相互作用,使其Cα-OH上‘O’原子的电荷密度增大,同时稳定碳正离子反应中间体,促进木质素Cβ-O键断裂,再在光热协同作用下发生Norrish I型反应引发木质素Cα-Cβ键断裂。反应条件温和、无金属,在50℃、常压空气、100 mW/cm2紫外光辐射及Br(?)nsted酸存在下,反应物全部转化,产物产率最高达到79.4 mol%。(4)为了避免Br(?)nsted酸应用,调控离子液体结构使其具备氧化性能,结合光热协同作用降低木质素降解能垒,实现了木质素C-C/C-O键在无酸、无金属、温和条件下发生断裂。考察了离子液体结构及光热效应对Alkali木质素转化效率影响,追踪转化产物分布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转化实验,研究Alkali木质素转化机理。发现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高氯酸盐([BMim][ClO4])能够显着促进Alkali木质素的转化,木质素单元结构间C-C/C-O键在[BMim][ClO4]、光热协同效应、O2的共同作用下断裂。反应条件温和,在80℃和150 mW/cm2紫外光辐射下即可发生,Alkali木质素芳香单体总产率达到4.4 wt%,以香草醛和乙酰丁香酮为主。反应体系中只有离子液体与Alkali木质素,无需添加金属或酸催化剂,操作简单、绿色。
杨子锋[5](2021)在《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聚碳酸酯(PC)以石油基化合物双酚A(BPA)和光气为原料合成,因为BPA的雌激素效应以及光气的剧毒挥发性导致传统工艺存在一些缺点。目前,采用生物基单体异山梨醇(ISB)和二氧化碳基化合物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直接一步酯交换熔融缩聚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不仅绿色无毒,而且与传统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学性能、耐划伤和耐热性能,已经成为现在开发高性能聚碳酸酯的研究方向。但是要合成性能优异的PIC,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ISB存在分子内氢键导致其反应活性低;其次,DMC存在甲基化和甲酯化的竞争反应,并且甲基化产物抑制PIC分子链的增长;最后,ISB的刚性结构导致PIC的力学柔韧性能差,加工性能不好,限制了其工程化的使用。针对以上的难点,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筛选一系列有机碱金属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有机碱金属对ISB的催化活性和DMC甲酯化反应的选择性。利用DFT模拟计算、红外、核磁、质谱等分析手段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催化剂自身阴阳离子结合能以及其活化反应底物的能力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合成PIC的影响,并获得了催化剂开发和设计的理论指导依据。另外,通过核磁对PIC低聚物和终聚产物的端基官能团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获得了 ISB和DMC的反应特性规律。最后结合质谱分析首次捕捉到了PIC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结合中间体结构最终提出了阴阳离子共同促进链增长的机理。(2)结合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的可设计性,设计并合成一系列以邻、间、对苯二酚为阴离子,[N1111]+、[N2222]+、[N3333]+、[N4444]+为阳离子的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筛选,合成了高分子量的PIC。结合试验数据和DFT模拟计算研究了阴阳离子活性位点的类型、数量和空间结构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了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DMC和ISB合成PIC的反应活性规律。最终结合对PIC合成过程中间体的捕捉分析,证实了 DMC和ISB交替加成的反应路径,为DMC和ISB合成PIC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3)为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设计合成了以[Py]-、[Im]-、[Tr]-为阴离子,[N2222]+、[Emim]+、[P4444]+为阳离子的7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对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经活性筛选,[Emim][Im]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实现了 ISB的98%转化率,并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53100 g/mol的PIC。另外,通过核磁手段对不同温度下合成PIC的反应过程进行原位跟踪表征,发现了反应工艺条件对DMC甲基化反应、ISB内外羟基活化存在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核磁证实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全文的表征分析,最终提出了阴阳离子协同氢键共同促进链增长的机理。(4)提出一步法共聚新方法,缩短了聚合工艺流程,提高了反应效率,并筛选了一系列脂肪族和芳香族二醇单体成功合成了共聚改性PIC。另外经过芳香族二醇单体配比的优化,最终合成了重均分子量高达80300 g/mol的共聚PIC,并且通过对共聚PIC羰基碳区的碳谱进行积分计算分析,找到了共聚PIC的玻璃转化温度降低规律。DSC和TGA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实现了 PIC热学性能的可控和可调。另外,DMA测试结果表明芳香族二醇单体的引入有效改善了 PIC的柔韧性,降低了 PIC的刚性。通过共聚改性研究不仅极大地改善了 PIC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能,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热学性能。
杜一然[6](2021)在《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文中认为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onic liquid-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IL-COF)杂化材料同时具备了 COFs材料可控的孔隙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性质和ILs特殊结构调控的高选择性优点,为多相催化反应过程提供了高效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思路。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IL-COF杂化材料是实现其在催化领域应用的关键及难点。本论文以山梨醇脱水和二氧化碳环加成为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发展了多种IL-COF材料合成的新方法,重点阐明了其构效关系,提出ILs和多孔COFs协同催化的新策略,开展了四项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如下:(1)发展了一锅法原位自组装制备BIL-COF(Br(?)nsted ionic liquid,BIL)固体酸催化材料的方法,解决了山梨醇脱水反应中异山梨醇产率低的问题。考察了BILs添加量对BIL-COF杂化材料的结晶性、孔结构、形貌和酸度的影响规律。从表征和实验两方面,揭示了 BIL-COF材料中BILs和COFs主客体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讨论了原位自组装法和直接浸渍法两种不同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中的催化差异性。最优条件下,可催化山梨醇脱水合成异山梨醇收率达97%,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值。(2)通过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多孔PIL-COF(Poly(ionic liquid)s,PIL)碱催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山梨醇的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获得PILs负载量与PIL-COF的结晶度、孔隙率和碱含量的规律性认识,证明了 PILs和COFs复合成功。明确了 PIL-COF杂化材料的碱含量、碱强度和多孔结构是影响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和溶剂比例对脱水反应效果的影响规律。在140℃下反应12h,PIL-COF催化山梨醇合成异山梨醇产率达到83%,优于单一 PIL。通过中间体的检测,提出碱催化山梨醇和DMC制备异山梨醇的反应机理。(3)通过表面官能化和界面生长的方法,设计了新型核壳结构的PPIL@COF(Porouspoly(ionicliquid),PPIL)杂化材料,实现了温和条件下的CO2高效转化。通过表征分析证明了 PPIL@COF的核壳结构。探究了 PPIL和COFs的比例对PPIL@COF杂化材料的催化位点含量、CO2吸附能力和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界面羟基与溴离子的协同催化作用。所合成的PPIL@COFA-40在无溶剂和无助剂的温和条件下(100℃),催化环氧化物和CO2制备环氧碳酸酯的产率达到93~96%。(4)采用硬模板和原位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同时具有微孔和大孔结构的PIL-MCOF(MacroporousCOF,MCOF)催化材料,增强了 CO2的吸附量和底物的扩散传质,解决了环加成反应中反应温度苛刻的问题。通过调节模板剂的尺寸大小、含量和PILs负载量,获得了一系列不同孔道结构和催化位点含量的催化材料。实验结果证明了 PIL-MCOF微孔结构提高孔容,增强CO2吸附和大孔结构提高扩散传质的多功能性。在没有金属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PIL-MCOF杂化材料可在90℃,CO2压力1 MPa下高效催化环加成反应,碳酸丙烯酯的产率达到99%。
彭小进[7](2021)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黄檗(Phellodendron amu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树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组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黄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树皮内生物碱以及树叶和果实内精油的分离等方面,且采用的提取方法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黄檗为原料,设计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温和条件下黄檗植物材料的全组分溶解,并对溶解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精油,种子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组分分离,同时研究了其分别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C4C1Im][OOCCH3]/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设计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黄檗木质部的全组分溶解,并通过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对可能影响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溶解的阴离子类型,阳离子烷基侧链的长度,稀释溶剂的类型和离子液体摩尔浓度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动态流变学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可能的溶解机理进行还原。结果表明,最佳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为2.0 mol/L的[C4C1Im][OOCCH3]/DMSO,木粉最大负载量为4%,溶解反应温度为70℃,溶解反应时间为60 min。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主要通过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以断裂原植物材料中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实现纤维素分子链的解离,阳离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乙酰基和木质素分子链之间的醚键等反应实现了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三种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溶解导致了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塌陷,进而为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流出创造了条件。其次,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PBD)模型和Box-Behnken(BBD)模型对可能影响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和筛选并分别确定其通过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树皮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1.99 mol/L,液固比26 mL/g,超声辐照温度75℃,超声辐照时间4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01 mol/L,液固比25 mL/g,超声辐照温度79℃,超声辐照时间3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得到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22±0.20 mg/g和2.47±0.12 mg/g。而且,通过与其他生物碱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充分证明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用于生物碱分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种子中的精油和种子油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产物进行评价。经过单因素优化,PBD显着性筛选和BBD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条件,其中精油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6 mol/L,液固比24.90 mL/g,超声辐照时间23.46 min,超声辐照温度7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7 mol/L,液固比25.15 mL/g,超声辐照时间57.86 min,超声辐照温度6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分别为15.38±0.76 mg/g和393.57±19.03 mg/g,这与BBD模型预测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15.50 mg/g和401.13 mg/g高度吻合。同时,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与其他分离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有效的促进了精油和种子油得率的增加,且不会对精油和种子油组分产生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提取溶剂。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木质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借助传统的苯-醇方法制备同源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标准参照物,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材料的可识别度。根据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向黄檗木质部的离子液体溶液中依次添加丙酮/水(1:1,v:v),95%乙醇和去离子水实现了黄檗木粉的离子液体溶解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大程度的分离。其中再生纤维素材料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85.96%,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9.16%,而再生木质素组分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97.35%。而且,在植物材料溶解,再生和分离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晶类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且再生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难度。最后,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再生半纤维素和再生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其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为基质,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导电填料实现了再生纤维素表面双层导电网络的构建,促进了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再生纤维素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有效的削弱了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效应,而石墨烯则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促进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2的复合材料具备最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且复合材料的标准化电阻在周期性形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证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为基质,在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中,借助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O3S(CH2)4C1Im]HSO4)实现了糠醛的制备,有效的提高了糠醛的得率和转化率。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实现了糠醛的制备和萃取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糠醛在水相中的降解,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的引入为体系提供了足够多的酸性位点,加速了再生半纤维素的降解。通过优化得到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的最佳条件为: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催化剂,双相体系组成(甲基异丁基甲醇.·水=1:1,v:v),液固比40 mL/g,酸性催化剂的摩尔浓度0.10 mol/L,微波辐照时间40 min和微波辐照功率385 W,最佳条件下的糠醛得率和转化率分别为332.85±16.64 mg/g和51.36%。通过动力学拟合和Arrhenius方程对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性均相催化剂[HO3S(CH2)4C1m]HSO4将再生半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解聚制备糠醛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30.36%,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双相体系中糠醛得率的增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再生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酸性催化剂。以分离得到的再生木质素材料为基质,结合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通过季铵化反应和生色基团的包合制备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并评价了其紫外线防护能力。通过再生木质素的包合极大的降低了由于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二氧化钛为核的球形结构以氢键与再生木质素的生色基团酚羟基连接有效的降低了纳米微球的颜色,促进了其在紫外防护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以防晒指数和光催化活性为优化目标,对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中再生木质素和二氧化钛的质量组成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质量组成为再生木质素:TiO2=1:2,最佳组成的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的防晒指数为37.92,具备较强的紫外防护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紫外防晒剂。本研究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中实现了黄檗资源的有效溶解,并顺利的完成了植物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应用,为黄檗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刘甲[8](2020)在《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环氧化合物是重要化工原料之一。传统氯醇法生产环氧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开发绿色高效的烯烃环氧化工艺以取代传统的氯醇法工艺,对推动环氧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开发出绿色、高效、稳定的工业催化剂是实现烯烃绿色环氧化的关键。而环氧化合物再与二氧化碳进一步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既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又可消耗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这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循环具有一举两得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论文将以此为课题展开研究。然而,由于二氧化碳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及动力学上的惰性,其化学转化过程能耗较高,因而发展高效的催化体系,实现在温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活化与转化是开发此绿色化学转化的主要挑战。以烯烃为原料直接与二氧化碳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是二氧化碳绿色转化的创新途径,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料成本,避免中间体环氧化物的分离及储存,在环状碳酸酯生产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可是,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及组分复杂,目前仍缺少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体系。本文基于发展绿色高效的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合成方法,分别对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室温下环加成反应、烯烃与二氧化碳温和条件下氧化羧化反应开展了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磷钨杂多酸是性能优异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催化剂,传统的催化剂多是在相转移试剂条件下的均相体系,这种催化体系回收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本文以树脂为载体,通过聚乙烯亚胺对树脂表面进行改性,使树脂表面胺基富集并具有强阳离子性,以磷钨杂多酸阴离子为催化活性位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采用红外、电子能谱、元素分析等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环己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进行了多次回收实验。通过实验证实了聚乙烯亚胺改性对催化剂稳定性和活性的增强作用,并在放大实验中获得了89.0%的环己烯转化率和94.3%的环氧环己烷选择性。(2)以无毒、廉价的席夫碱铝配合物为催化剂,通过调整席夫碱配体骨架刚性改变席夫碱铝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调整;同时首次使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为助催化剂,使该催化体系同时具有分别活化环氧和二氧化碳的Lewis酸和卡宾活性位点;进而在室温且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高效合成环状碳酸酯。以氧化苯乙烯为探针反应,对席夫碱铝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筛选,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与传统的含卤素季铵盐或有机碱的催化体系相比,该催化体系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底物拓展实验和催化剂回收实验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回收能力。基于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席夫碱铝和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协同催化的反应机理。(3)基于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我们发现氮杂卡宾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捕获与活化能力,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可以自发地转变为氮杂卡宾二氧化碳加合物。基于上述认知,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咪唑碳酸氢盐作为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催化芳香烯烃与二氧化碳进行串联反应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的目标,得到了91%的烯烃转化率和89%的环状碳酸酯选择性。通过验证性实验,表明了碳酸氢根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催化烯烃环氧化的作用,氮杂卡宾起到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的作用。咪唑碳酸氢盐离子液体制备简单,在回收使用四次后仍能保持基本不变的催化活性。本文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分别着重研究了烯烃环氧化反应和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在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中,设计了高效稳定的催化剂,详细研究了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工艺。在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研究中,提出了新的催化体系及催化机理,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催化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最后,将烯烃环氧化过程与二氧化碳环加成过程相结合,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烯烃与二氧化碳的直接转化。以上研究为绿色高效生产环氧化合物和环状碳酸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进一步工业化实施提供了基本数据。
洪芸[9](2020)在《离子液体修饰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IL-M/ZSM-5)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文中研究表明环己烷氧化合成环己醇和环己酮(KA油)一直是饱和C-H氧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原料环己烷的高稳定性及目标产物KA油的高反应活性致使该反应存在转化率和选择性较低、能耗大等缺陷,因此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其关键突破口。离子液体是一种清洁、高效、温和的良好溶剂介质,具有蒸汽压低、溶解极性物质能力强、热稳定性好、极性高、导电性好等独特的性能,在近十年来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ZSM-5分子筛由于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适宜的酸性、良好的择形性和热稳定性而被用于某些烃类氧化反应的催化剂。然而其孔径小,使孔腔内形成的大分子产物不易逸出而容易积炭失活,且容易引发副反应而降低选择性。因此,本论文提出了构筑离子液体-过渡金属负载的ZSM-5分子筛催化体系,并应用于环己烷的氧化反应上,旨在利用离子液体层降低产物的深度氧化、阻止分子筛孔内的积碳生成,从而提高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选择性。本文进行了如下主要研究:1.采用 XRD、BET、XPS、FT-IR、TGA、TG-DSC、FESEM 和 HRTEM 等多种表征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离子液体及金属钴(Co3O4)成功地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并考察了负载型催化剂IL-Co/ZSM-5催化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性能。以1-己基-3-甲基咪唑盐(HexmimHSO4-Co/ZSM-5,简写为 C6mimHSO4-Co/ZSM-5)为例,相比于催化剂ZSM-5和Co/ZSM-5,负载离子液体后的催化剂C6mimHSO4-Co/ZSM-5对环己烷转化率的提升不明显,但KA油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特别是环己醇的选择性大幅度的增加,且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活性未见明显下降。初步分析说明离子液体良好的溶解性及较强极性,不仅增加了活性位置,且能使产物更易扩散而不被深度氧化,从而提高KA油的选择性。2.在不同离子液体(C6mimHSO4、C6mimH2PO4、C6mimNO3、C6mimTsO)的四个系列中,考察了金属种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的金属有:Co、Mn、Zn、Fe及Ni,结果发现,催化活性顺序为:Co(Ⅱ)>Mn(Ⅱ)>Zn(Ⅱ)>Fe(Ⅲ)>Ni(Ⅱ)。这主要是因为Co和Mn有高价态的Co(Ⅲ)和Mn(Ⅲ)的存在从而比Zn(Ⅱ)、Fe(Ⅲ)和Ni(Ⅱ)更容易接受电子,且Mn(Ⅱ)的二价电子氧化态(Mn(Ⅱ)→O=Mn(V))被氧化的催化活性比Co(Ⅱ)低,因此负载Co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优。3.以Co为活性金属、不同碳链长(C4,C5,C6,C7,C8)的五个系列咪唑基为阳离子,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种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即相同阳离子的情况下,不同阴离子组成的“同阳异阴”离子液体),考察的阴离子有:[HSO4-1],[H2PO4-1],[NO3-1],[TsO-1]四类,结果发现,无论是哪种链长的咪唑基阳离子,其催化活性的顺序都是[HSO4-1]>[H2PO4-1]>[NO3-1]>[TsO-1],这主要是跟阴离子的酸度及氧化性有关。4.以Co为活性金属、不同酸根基团([HSO4-1],[H2PO4-1],[NO3-1],[TsO-1])的四个系列基团为阴离子,考察了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种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即相同阴离子的情况下,不同阳离子组成的“异阳同阴”离子液体),考察的阳离子有:C4,C5,C6,C7,C8五类不同碳链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结果发现,无论是哪种酸根阴离子,其催化活性的顺序都是按照C4,C5,C6,C7,C8的顺序先升后降,C5,C6达到最佳,这与其溶解性及结构位阻有关。5.研究了 IL-Co/ZSM-5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机制。首先,催化剂IL-Co/ZSM-5是以Co/ZSM-5为催化活性中心,负载了离子液体后,离子液体作为一层介质不仅提高了 Co/ZSM-5的催化活性,而且抑制了产物KA油的深度氧化,从而提高其选择性。其次,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是按照自由基的反应历程进行。根据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Haber-Weiss循环提出了反应机理,反应的第一步是通过环己烷脱氢原子生成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C6H11·),进而引发自由基链,自由基C6H11·与O2反应后会立即生成自由基(C6H11OO·),随着反应的进行,两个自由基(C6H11OO·)重排生成环己醇(C6H11OH)和环己酮(C6H10O)。
樊蓉蓉[10](2020)在《吡唑类离子液体催化的Aza-Michael加成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体是一种完全由阴阳离子对组成的有机盐,在临界温度(通常小于100℃)以下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在,具有低蒸汽压、不易燃、毒性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由于离子液体的这些特点,离子液体称为一种环境友好绿色介质,可以替代传统有机合成中的高毒性溶剂和催化剂。还由于离子液体的强极性,离子液体与常见的有机溶剂环己烷、乙醚等互溶性差,使得反应后处理过程操作简便,广泛应用在多种有机反应中。吡唑类离子液体除了常见离子液体特点以外,还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新型高性能电池以及电容器等方面应用广泛,而吡唑离子液体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几乎没有报道。本论文为了拓展吡唑离子液体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通过1,3,5-三甲基-1-H-吡唑与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获得吡唑2-位氮上不同取代基团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设计合成不同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对所得离子液体进一步筛选,将其应用到Aza-Michael加成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考察吡唑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催化性能。1.由1,3,5-三甲基-1-H-吡唑分别与氯化苄和溴代正丁烷制得1,3,5-三甲基-2-苄基-1-H-吡唑氯盐[BnTMPz][Cl]和1,3,5-三甲基-2-正丁基-1-H-吡唑溴盐[Bu TMPz][Br]两种离子液体,通过对不同有机反应的筛选,发现[Bu TMPz][Br]和[BnTMPz][Cl]对Aza-Michael加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我们研究了[BnTMPz][Cl]和[Bu TMPz][Br]两种离子液体中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和筛选,发现[BnTMPz][Cl]的催化活性要好于[Bu TMPz][Br]。为了验证催化性能差异源于阳离子中2-位氮上的结构变化还是阴离子中卤素离子的变化,我们制备1,3,5-三甲基-2-苄基-1-H-吡唑溴盐[BnTMPz][Br]离子液体,并研究其在Aza-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阴离子由Cl负离子转变成Br负离子,催化性能没有改变。所以,[BnTMPz][Cl]的催化活性要好于[Bu TMPz][Br]的主要因素是2-位氮原子上正丁基转变为苄基。这些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和普适性,循环利用率高。2.前期筛选结果表明,[BnTMPz][Cl]除了对Aza-Michael加成反应有催化作用,还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我们首先筛选[Bu TMPz][Br]、[BnTMPz][Cl]和[BnTMPz][Br]这三种离子液体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BnTMPz][Cl]和[BnTMPz][Br]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由于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是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增强离子液体碱性,有利于增强亲核试剂的亲核性,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实验中,我们把卤素离子替换成稳定性好、碱性强的Ac O-离子,把[BnTMPz][Cl]通过阴离子交换,生成[BnTMPz][Ac O]并应用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碱性更强的[BnTMPz][Ac O]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最强,在室温条件下、反应时间仅需要2分钟,产率高,操作简便,并且我们通过核磁共振对[BnTMPz][Br]和[BnTMPz][Ac O]离子液体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2-位氮原子上为苄基的吡唑类离子液体对Aza-Michael加成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是Aza-Michael加成反应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良好的绿色催化剂,拓展了有机反应中离子液体的种类,为吡唑类离子液体在有机反应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室温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温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材料表征分析 |
2.3.1 形貌结构分析 |
2.3.2 材料构成分析 |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
2.4 性能评价分析 |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
3.1 引言 |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
4.1 引言 |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
4.2.1 目标结构设计 |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
5.2.1 技术背景 |
5.2.2 性能指标 |
5.2.3 电极材料 |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聚醚羰基铑手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不对称羰基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手性药品的发展现状 |
1.1.1 手性药物 |
1.1.2 手性药品制备方法 |
1.2 手性配体 |
1.2.1 含氮手性配体 |
1.2.2 含磷手性配体 |
1.3 手性芳基丙酸酯 |
1.3.1 芳基丙酸酯制备方法 |
1.3.2 手性芳基丙酸酯合成工艺研究 |
1.4 不对称催化反应 |
1.4.1 不对称催化反应类型与研究进展 |
1.4.2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3 过渡金属的回收 |
1.5 离子液体 |
1.5.1 离子液体的简介和种类 |
1.5.2 离子液体的性质 |
1.5.3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 |
1.5.4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5.5 手性离子液体催化剂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合成表征及性能考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研究 |
2.2.4 羰基铑盐的合成方法研究 |
2.2.5 羰基铑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2.3.2 羰基铑盐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2.3.3 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分析 |
2.3.4 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的物性表征 |
2.4 小结 |
3 胍型聚醚手性离子液体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2 产品表征分析 |
3.3.3 手性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的物性分析 |
3.3.4 手性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探究 |
3.3.5 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机理 |
3.4 小结 |
4 吡啶型聚醚手性离子液体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3.2 产品表征分析 |
4.3.3 手性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的表征及物性分析 |
4.3.4 手性聚醚羰基铑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研究 |
4.4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离子液体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2-吡唑啉衍生物 |
1.1.1 2-吡唑啉衍生物简介 |
1.1.2 2-吡唑啉衍生物制备 |
1.2 2-吡唑啉衍生物应用 |
1.2.1 医药领域应用 |
1.2.2 光学领域应用 |
1.2.3 农药领域应用 |
1.2.4 燃料领域应用 |
1.3 离子液体催化剂 |
1.3.1 离子液体简介 |
1.3.2 离子液体催化应用 |
1.3.3 离子液体固载应用 |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料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方法 |
2.4 原料表征 |
2.5 理论计算 |
2.5.1 方法确定 |
2.5.2 基组确定 |
2.5.3 静电势分析 |
2.5.4 电子定域函数分析 |
第3章 Lewis酸离子液体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 |
3.1 引言 |
3.2 Lewis酸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3.2.1 Lewis酸离子液体合成 |
3.2.2 Lewis酸离子液体酸度测定 |
3.2.3 Lewis酸离子液体热重分析 |
3.3 Lewis酸催化性能评价 |
3.3.1 金属盐催化剂筛选 |
3.3.2 FeCl_3催化剂用量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 |
3.3.4 反应溶剂影响 |
3.3.5 反应底物影响 |
3.4 Lewis酸催化机理解析 |
3.4.1 结构优化 |
3.4.2 反应静电势分析 |
3.4.3 反应电子定域函数分析 |
3.4.4 反应路径分析 |
3.5 Lewis酸离子液体催化性能评价 |
3.5.1 Lewis酸离子液体催化剂筛选 |
3.5.2 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 |
3.5.3 反应底物影响 |
3.6 Lewis酸离子液体催化机理解析 |
3.6.1 结构优化 |
3.6.2 反应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 |
4.1 引言 |
4.2 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表征 |
4.2.1 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 |
4.2.2 离子液体催化剂结构表征 |
4.2.3 离子液体催化剂结构分析 |
4.3 离子液体催化剂热稳定分析 |
4.4 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
4.4.1 离子液体催化剂筛选 |
4.4.2 离子液体催化剂用量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 |
4.4.4 反应底物影响 |
4.4.5 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
4.5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机理研究 |
4.5.1 结构优化 |
4.5.2 反应路径分析 |
4.5.3 反应电子定域函数分析 |
4.5.4 反应动力学分析 |
4.5.5 反应催化机理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离子液体微球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 |
5.1 引言 |
5.2 聚合离子液体微球合成 |
5.2.1 前驱体合成 |
5.2.2 前驱体离子化 |
5.3 聚合离子液体微球表征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3 元素分析 |
5.3.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5.3.5 扫描电镜分析 |
5.3.6 热稳定性分析 |
5.3.7 动力学直径分析 |
5.3.8 微球结构优化 |
5.4 聚合离子液体微球催化性能评价 |
5.4.1 反应温度和时间影响 |
5.4.2 反应底物影响 |
5.4.3 反应机理解析 |
5.4.4 循环使用性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部分酮连氮及2-吡唑啉衍生物的NMR图 |
附录2 部分离子液体的NMR图 |
附录3 部分Guassian计算物质稳定状态的笛卡尔坐标值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转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木质素简介 |
1.3 木质素转化现状 |
1.3.1 木质素酸催化转化 |
1.3.2 木质素还原转化 |
1.3.3 木质素氧化转化 |
1.3.4 木质素光催化转化 |
1.4 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转化研究进展 |
1.4.1 离子液体概述 |
1.4.2 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酸催化转化 |
1.4.3 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还原转化 |
1.4.4 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氧化转化 |
1.5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催化转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催化转化 |
2.2.3 样品组分及结构分析 |
2.2.4 离子液体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2.2.5 酸度测定方法 |
2.2.6 分子模拟及理论计算 |
2.3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光催化转化 |
2.3.1 离子液体结构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转化效率影响 |
2.3.2 不同实验条件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转化效率影响 |
2.3.3 离子液体稳定性及循环实验研究 |
2.4 反应动力学研究 |
2.5 机理研究 |
2.5.1 量子化学计算 |
2.5.2 自由基的产生 |
2.5.3 反应机理 |
2.6 其它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光催化转化 |
2.7 木质素光催化转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氧化转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氧化转化 |
3.2.3 样品组分及结构分析 |
3.2.4 离子液体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3.2.5 分子模拟及理论计算 |
3.3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转化 |
3.3.1 离子液体结构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转化的影响 |
3.3.2 不同实验条件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氧化转化的影响 |
3.3.3 离子液体稳定性及循环实验研究 |
3.4 机理研究 |
3.4.1 多重氢键形成 |
3.4.2 自由基产生 |
3.4.3 反应机理 |
3.5 其它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氧化转化 |
3.6 木质素氧化转化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热协同催化转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 |
4.2.3 样品组分及结构分析 |
4.2.4 离子液体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4.2.5 分子模拟及理论计算 |
4.3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光热催化转化 |
4.3.1 离子液体结构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光热催化转化的影响 |
4.3.2 不同实验条件对木质素β-O-4模型化合物光热催化转化的影响 |
4.3.3 离子液体稳定性及循环实验研究 |
4.3.4 其它β-O-4模型化合物光热催化转化 |
4.4 机理研究 |
4.4.1 自由基反应过程验证 |
4.4.2 产物产率随时间变化追踪 |
4.4.3 量子化学计算 |
4.4.4 反应机理 |
4.5 木质素β-1模型化合物的光热催化转化 |
4.6 离子液体中Alkali木质素的光热催化转化 |
4.6.1 小分子产物GC-MS分析 |
4.6.2 小分子产物ESI-MS分析 |
4.6.3 木质素FT-IR分析 |
4.6.4 木质素HSQC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酸体系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2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 |
5.2.3 样品组分及结构分析 |
5.2.4 离子液体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
5.3 离子液体中Alkali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 |
5.3.1 离子液体结构对Alkali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的影响 |
5.3.2 不同实验条件对Alkali木质素光热催化转化的影响 |
5.3.3 离子液体稳定性及循环实验研究 |
5.3.4 小分子产物ESI-MS分析 |
5.3.5 木质素FT-IR分析 |
5.3.6 木质素HSQC分析 |
5.4 机理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及建议 |
附录A 离子液体名称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碳酸酯概述 |
1.2.1 双酚A型聚碳酸酯 |
1.2.2 双酚A型聚碳酸酯合成工艺 |
1.2.3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
1.2.4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合成工艺 |
1.3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制备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研究进展 |
1.3.1 异山梨醇及碳酸二甲酯性质 |
1.3.2 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离子液体催化剂 |
1.4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改性研究进展 |
1.4.1 共聚改性 |
1.4.2 共混改性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有机碱金属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IC结构表征 |
2.3.2 催化剂筛选 |
2.3.3 反应条件优化 |
2.3.4 反应机理推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3.2.4 PIC合成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活性筛选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3 反应机理推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咪唑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4.2.4 PIC合成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活性筛选 |
4.3.2 反应条件优化 |
4.3.3 反应机理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共聚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ICs结构表征 |
5.3.2 催化剂筛选 |
5.3.3 二醇单体筛选 |
5.3.4 单体配比的优化 |
5.3.5 热学性能 |
5.3.6 动态机械性能 |
5.3.7 形貌表征 |
5.3.8 耐刮擦性能 |
5.3.9 熔体流动速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离子液体(ILs) |
1.1.1 离子液体概述 |
1.1.2 离子液体杂化材料 |
1.1.3 离子液体/材料在催化中应用 |
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
1.2.1 COFs概述 |
1.2.2 COFs的连接类型 |
1.2.3 COFs的合成方法 |
1.2.4 COFs在催化中的应用 |
1.3 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IL-COF)杂化材料 |
1.3.1 IL-COF的合成方法 |
1.3.2 IL-COF在催化中的应用 |
1.4 典型催化反应过程及现状 |
1.4.1 山梨醇脱水制备异山梨醇 |
1.4.2 二氧化碳环加成制备环氧碳酸酯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第2章 一锅法原位限域合成B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材料合成 |
2.2.4 材料表征 |
2.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IL-COF结构表征 |
2.3.2 反应体系溶剂筛选 |
2.3.3 B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2.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接枝法合成PIL-COF材料催化山梨醇脱水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材料合成 |
3.2.4 材料表征 |
3.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IL-COF结构表征 |
3.3.2 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3.3.3 反应条件优化 |
3.3.4 反应机理探究 |
3.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位化学自组装合成PPIL@COF核壳材料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材料合成 |
4.2.4 材料表征 |
4.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IL@COF结构表征 |
4.3.2 PPIL@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4.3.3 底物适用性探究 |
4.3.4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板法合成多级孔PIL-MCOF催化环加成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材料合成 |
5.2.4 材料表征 |
5.2.5 材料催化性能评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IL-MCOF结构表征 |
5.3.2 PIL-MCOF材料的反应条件优化 |
5.3.3 PIL-MCOF材料的催化活性评价 |
5.3.4 底物适用性探究 |
5.3.5 催化循环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檗资源的植物化学组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精油 |
1.2.3 种子油 |
1.2.4 其他组分 |
1.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1 酶辅助提取法 |
1.3.2 索氏提取方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
1.4 精油的获得方法 |
1.4.1 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4.3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4 无溶剂微波辅助蒸馏方法 |
1.4.5 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5 种子油的提取方法 |
1.5.1 索氏提取方法 |
1.5.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5.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5.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5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 |
1.6 植物细胞壁组分的研究进展 |
1.6.1 植物细胞壁组分分离方法 |
1.6.2 纤维素的应用 |
1.6.3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6.4 木质素的应用 |
1.7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研究进展 |
1.8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意义 |
2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促进植物组分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组分分离及细胞壁组成分析 |
2.3.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的测定 |
2.3.3 动态流变学性能的测定 |
2.3.4 方法验证 |
2.3.5 表征方法及机理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影响植物组分分离的因素分析 |
2.4.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分析结果 |
2.4.3 黏度测定结果及动态流变学分析 |
2.4.4 方法验证结果 |
2.4.5 FT-IR光谱结果分析 |
2.4.6 再生材料的~(13)C NMR分析 |
2.4.7 XRD结果分析 |
2.4.8 不同物料的微观形态比较 |
2.4.9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溶解植物材料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生物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2 生物碱组分的定量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单因素优化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4 生物碱分离条件优化设计 |
3.3.5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3.3.6 方法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物碱组分鉴定及定量分析 |
3.4.2 分离生物碱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组成分析 |
3.4.3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因素分析 |
3.4.4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3.4.5 BBD优化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分析 |
3.4.6 验证实验 |
3.4.7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3.4.8 方法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同时分离黄檗精油和种子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同时分离 |
4.3.2 单因素优化精油和种子油分离条件 |
4.3.3 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优化设计 |
4.3.4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4.3.5 精油和种子油的组分分析 |
4.3.6 种子油物化性质的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
4.4.2 影响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4.4.3 BBD优化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 |
4.4.4 验证实验 |
4.4.5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4.4.6 精油和种子油组成成分分析 |
4.4.7 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细胞壁组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材料的溶解及细胞壁组分的再生分离 |
5.3.2 细胞壁组分标准参照物的制备 |
5.3.3 再生组分的鉴别 |
5.3.4 再生材料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再生分离结果分析 |
5.4.2 再生分离材料的鉴定 |
5.4.3 XRD结果分析 |
5.4.4 SEM结果分析 |
5.4.5 TG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变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6.3.2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
6.3.3 导电性能测定 |
6.3.4 力学性能测定 |
6.3.5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6.3.6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材料电导率的结果分析 |
6.4.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分析 |
6.4.3 SEM结果分析 |
6.4.4 XRD结果分析 |
6.4.5 FT-IR结果分析 |
6.4.6 XPS结果分析 |
6.4.7 TGA结果分析 |
6.4.8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药品 |
7.2.3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再生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3.2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3.3 糠醛制备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7.3.4 Arrhenius方程的建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4.2 糠醛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 |
7.4.3 糠醛制备的溶剂体系组成分析 |
7.4.4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优化分析 |
7.4.5 验证实验 |
7.4.6 一阶动力学结果分析 |
7.4.7 反应活化能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 |
8.2.1 实验原料 |
8.2.2 实验药品 |
8.2.3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8.3.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3.3 防晒指数(SPF)测定 |
8.3.4 光催化活性测定 |
8.3.5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性能表征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紫外防护性能分析 |
8.4.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光催化活性分析 |
8.4.3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性能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烯烃绿色环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
1.2.1 烯烃环氧化生产工艺发展概述 |
1.2.2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2.3 金属氧化物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2.4 钛硅分子筛催化的烯烃环氧化反应 |
1.3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进展 |
1.3.1 二氧化碳合成环状碳酸酯工艺发展概述 |
1.3.2 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 |
1.3.3 烯烃与二氧化碳串联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氧水为氧源的烯烃绿色环氧化 |
2.1 引言 |
2.2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设计 |
2.3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合成 |
2.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2 催化剂的合成 |
2.4 树脂载体及催化剂的表征 |
2.4.1 表征仪器 |
2.4.2 载体及催化剂的形貌(SEM) |
2.4.3 载体及催化剂的元素分析、BET及热稳定性分析 |
2.4.4 载体及催化剂的红外分析 |
2.4.5 载体及催化剂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5 树脂固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
2.5.1 实验部分 |
2.5.2 以双氧水为氧源的环己烯环氧化反应 |
2.5.3 反应底物的拓展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室温下环氧化合物和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
3.1 引言 |
3.2 席夫碱铝催化剂与咪唑碳酸氢盐助催化剂的设计 |
3.3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合成 |
3.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3.3.2 催化剂的合成 |
3.3.3 助催化剂的合成 |
3.4 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的表征 |
3.4.1 席夫碱配体的表征数据 |
3.4.2 席夫碱铝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
3.4.3 助催化剂的表征数据 |
3.5 Al-salen/[C_nC_mIm][HCO_3]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研究 |
3.5.1 实验部分 |
3.5.2 氧化苯乙烯与CO_2环加成反应 |
3.5.3 反应机理的研究 |
3.5.4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5.5 产物核磁数据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 |
4.1 引言 |
4.2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设计 |
4.3 无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 |
4.3.1 试剂与仪器设备 |
4.3.2 催化剂的制备 |
4.4 催化剂的表征 |
4.5 [C_nC_mIm][HCO_3]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研究 |
4.5.1 实验部分 |
4.5.2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 |
4.5.3 [C_nC_mIm][HCO_3]催化CO_2与氧化苯乙烯环加成反应 |
4.5.4 [C_nC_mIm][HCO_3]催化苯乙烯与CO_2氧化羧化反应 |
4.5.5 反应底物的拓展 |
4.5.6 烯烃与CO_2一步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创新点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建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离子液体修饰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IL-M/ZSM-5)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1 硼酸催化氧化法 |
1.2.2 无催化氧化法 |
1.2.3 钴盐催化氧化法 |
1.2.4 仿生催化体系 |
1.2.5 Gif催化体系 |
1.2.6 金属取代的杂多化合物催化体系 |
1.2.7 电催化体系 |
1.2.8 光催化体系 |
1.3 金属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2 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剂 |
1.3.3 分子筛基和介孔材料基催化剂 |
1.3.4 均相-负载型催化剂 |
1.4 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
1.4.1 离子液体固载化的研究进展 |
1.4.2 固载离子液体多相催化剂的应用 |
1.4.3 固载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应用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3.1 固载金属ZSM-5催化剂的制备(M/ZSM-5) |
2.3.2 负载离子液体的M/ZSM-5催化剂的制备(IL-M/ZSM-5)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4.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 |
2.4.3 比表面积测定(BET)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4.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6 热重分析(TGA) |
2.4.7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
2.5 催化性能测试 |
2.6 环己烷氧化反应产物分析 |
2.6.1 环己烷、环己醇和环己酮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
2.6.2 环己基过氧化氢的定量分析方法 |
2.6.3 酸值和酯化值的定量分析方法 |
2.6.4 环己烷氧化反应产物具体分析方法 |
2.6.5 环己烷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IL-Co/ZSM-5催化环己烷氧化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 |
3.2.2 产物的分析实例(以C_6mimiHSO_4-Co/ZSM为例) |
3.3 催化剂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FESEM和HRTEM分析 |
3.4 催化工艺条件优化 |
3.4.1 反应温度 |
3.4.2 初始空气压力 |
3.4.3 反应时间 |
3.4.4 环己烷用量 |
3.4.5 催化剂用量 |
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测试 |
3.6 结果与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不同金属M的催化剂IL-M/ZSM-5催化环己烷氧化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M/ZSM-5的制备 |
4.2.2 C_6mimHSO_4-M/ZSM-5的制备 |
4.2.3 C_6mimH_2PO_4-M/ZSM-5的制备 |
4.2.4 C_6mimNO_3-M/ZSM-5的制备 |
4.2.5 C_6mimTsO-M/ZSM-5的制备 |
4.3 催化剂表征 |
4.3.1 比表面积测定 |
4.3.2 XPS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ZSM-5 |
4.4.2 C_6mimHSO_4-M/ZSM-5 |
4.4.3 C_6mimH_2PO_4-M/ZSM-5 |
4.4.4 C_6mimNO_3-M/ZSM-5 |
4.4.5 C_6mimTsO-M/ZSM-5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负载含有不同阴离子离子液体的催化剂IL-M/ZSM-5催化氧化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C_4mimB-Co/ZSM-5的制备 |
5.2.2 C_5mimB-Co/ZSM-5的制备 |
5.2.3 C_6mimB-Co/ZSM-5的制备 |
5.2.4 C_7mimB-Co/ZSM-5的制备 |
5.2.5 C_8mimB-Co/ZSM-5的制备 |
5.3 催化剂表征 |
5.3.1 FT-IR光谱 |
5.3.2 TGA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_4mimB-Co/ZSM-5 |
5.4.2 C_5mimB-Co/ZSM-5 |
5.4.3 C_6mimB-Co/ZSM-5 |
5.4.4 C_7mimB-Co/ZSM-5 |
5.4.5 C_8mimB-Co/ZSM-5 |
5.4.6 C_6mimB-Mn/ZSM-5 |
5.4.7 C_6mimB-Zn/ZSM-5 |
5.4.8 C_6mimB-Fe/ZSM-5 |
5.4.9 C_6mimR-Ni/ZSM-5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负载含有不同阳离子基团离子液体的催化剂IL-Co/ZSM-5催化氧化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C_4~C_8) mimHSO_4-Co/ZSM-5的制备 |
6.2.2 (C_4~C_8) mimH_2PO_4-Co/ZSM-5的制备 |
6.2.3 (C_4~C_8) mimNO_3-Co/ZSM-5的制备 |
6.2.4 (C_4~C_8) mimTsO-Co/ZSM-5的制备 |
6.3 催化剂表征 |
6.3.1 TG-DSC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C_4~C_8) mimHSO_4-Co//ZSM-5 |
6.4.2 (C_4~C_8) mimH_2PO_4-Co/ZSM-5 |
6.4.3 (C_4~C_8) mimNO_3-Co/ZSM-5 |
6.4.4 (C_4~C_8) mimTsO-Co/ZSM-5 |
6.5 催化剂(C_7~C_8) mimHSO4-Co/ZSM-5的重复使用测试 |
6.5.1 C_7mimHSO_4-Co/Z SM-5 |
6.5.2 C_8mimHSO_4-Co/ZSM-5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IL-M/ZSM-5催化环己烷氧化的机理研究 |
7.1 离子液体提高KA油选择性机理的研究 |
7.1.1 离子液体的结构对其在反应相中溶解性的影响 |
7.1.2 离子液体溶解性对环己烷氧化结果的影响 |
7.2 环己烷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
7.2.1 非自由基的反应历程 |
7.2.2 自由基的反应历程 |
7.2.3 环己烷氧化反应机理的推测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吡唑类离子液体催化的Aza-Michael加成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绿色化学与离子液体 |
1.1.1 绿色化学 |
1.1.2 绿色化学中的催化剂 |
1.1.3 离子液体 |
1.2 Aza-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
1.2.1 Aza-Michael加成反应 |
1.2.2 Aza-Michael加成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3 Aza-Michael加成反应离子液的研究进展 |
1.3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研究进展 |
1.3.1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1.3.2 Knoevenagel缩合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3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离子液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 |
2 离子液中Aza-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中的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3 吡唑及离子液的合成 |
2.3.1 1,3,5-三甲基-1H-吡唑 |
2.3.2 1,3,5-三甲基-2-正丁基-1H-吡唑溴盐[Bu TMPz][Br] |
2.3.3 [Bu TMPz][Br]的表征 |
2.3.4 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催化性能的筛选 |
2.4 [Bu TMPz][Br]中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 |
2.4.1 [Bu TMPz][Br]催化性能研究 |
2.4.2 离子液体的催化条件的优化 |
2.4.3 离子液体循环性测试实验 |
2.4.4 拓展反应底物 |
2.5 [BnTMPz][Cl]离子液体中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 |
2.5.1 1,3,5-三甲基-2-苄基-1H-吡唑氯盐[BnTMPz][Cl]的合成 |
2.5.2 [BnTMPz][Cl]的表征 |
2.5.3 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催化性能筛选 |
2.5.4 [BnTMPz][Cl]催化性能的研究 |
2.5.5 离子液体的催化条件的优化 |
2.5.6 离子液体循环性测试实验 |
2.5.7 拓展反应底物 |
2.6 [BnTMPz][Br]中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 |
2.6.1 1,3,5-三甲基-2-苄基-1H-吡唑溴盐[BnTMPz][Br]离子液的合成 |
2.6.2 [BnTMPz][Br]中的Aza-Michael加成反应 |
2.7 本章小结 |
2.8 Aza-Michael加成反应产物表征 |
3 离子液体中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中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3 离子液体中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3.3.1 三种不同离子液中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3.3.2 1,3,5-三甲基-2-苄基-1-H-吡唑乙酸盐[BnTMPz][Ac O]的合成 |
3.3.3 [BnTMPz][Ac O]的表征 |
3.4 [BnTMPz][Ac O]中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 |
3.4.1 [BnTMPz][Ac O]催化性能的研究 |
3.4.2 [BnTMPz][Ac O]与其他离子液的对比 |
3.4.3 [BnTMPz][Ac O]催化条件的优化 |
3.4.4 离子液体循环性能测试实验 |
3.4.5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5 少量[BnTMPz][Ac O]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催化效果 |
3.6 离子液体中Knoevenagel缩合反应机理探究 |
3.6.1 核磁数据研究 |
3.6.2 反应机理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3.8 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产物表征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室温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2]聚醚羰基铑手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不对称羰基化中的应用[D]. 王珂.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离子液体催化酮连氮合成2-吡唑啉衍生物的研究[D]. 夏洋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4]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转化及机理研究[D]. 康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5]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D]. 杨子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6]离子液体-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D]. 杜一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7]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D]. 彭小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环氧化合物及环状碳酸酯绿色合成研究[D]. 刘甲. 南京大学, 2020
- [9]离子液体修饰的金属负载型分子筛(IL-M/ZSM-5)催化环己烷选择性氧化[D]. 洪芸.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吡唑类离子液体催化的Aza-Michael加成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研究[D]. 樊蓉蓉.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