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淡绘画感觉与直觉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杨红霞[2](2021)在《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月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独特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月”意象的蕴涵十分丰富、出现的频率较高,故而选取“月”意象为切入点进行古诗词教学研究。审美经验是人对客观对象美的主观反映,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对“月”意象进行研究。尝试解决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理解不足的问题,意欲提高学生感知诗词意象、品味诗词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审美能力。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月”意象感知教学。运用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联觉感知来引导学生感知古诗词内容。在视觉感知方面,教师运用诗词中的图画与词语色彩来辅助教学;在听觉感知方面,教师主要通过朗读诗词,从旋律、速度、重音等方式去促进教学;在联觉感知方面,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月”意象感知教学,让学生达到对古诗词内容的初步感知。第二章阐述“月”意象情感教学。通过对古诗词文本的初步感知以体会古诗词中“月”寄寓的不同情感,教师从审美情感、直觉体验与认同体验进行古诗词情感教学,深入体悟诗人情感表达的不同,品味诗词的情感美。第三章阐述“月”意象想象教学。在深入体会诗词情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教师引导学生明析意象与意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月”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的分类,通过激发想象、合理联想的方法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月”意象赏析。第四章阐述“月”意象理解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知人论世、文本注释来理解诗词。然后通过品读关键词、巧妙提问、应用修辞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在全面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月”的审美价值与获得审美教育。第五章阐述“月”意象教学实践探究。选取高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春江花月夜》与《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进行“月”意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反思,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进而总结归纳出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古诗词教学发展的期望。
李冠嫾[3](2021)在《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地的艺术逐渐发展出在地区域特色与全球化发展结合的丰富面貌,而水墨为一项源自中国传统的艺术,具备了中国文化载体的意义,因而成为全球在地化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的、极具价值的研究范畴。而在现代水墨艺术当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老子哲学,体现在许多现代水墨艺术作品当中,本文将探讨受到中国传统文脉的老子哲学影响的现代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其艺术实践中的美学图像符号。本文首先分析老子哲学与美学图像符号,谈及图像与符号的关系,而后整理老子哲学体现在传统及现代水墨艺术中的美学图像符号,再者,文章聚焦在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及其老子哲学思想的渊源与影响。进一步再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刘国松整体水墨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符号,并以之分析个别作品当中的美学符号。透过图像学方法分析刘国松水墨艺术中的老子哲学的影响及美学符号,可以了解其对水墨艺术发展的重大影响、价值与意义。
张祉恩[4](2021)在《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湖帆和张大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人身上多重的社会身份的独特性及其关联性是最引人注意的。从历史上看,画家涉猎书画的收藏、鉴定等创作之外的艺术活动,往往能够开阔其艺术视野,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亦有影响。因此,从任何一个身份对吴湖帆与张大千进行讨论时,其侧面或对立面的身份形象是不能忽视的。本文将书画创作和书画鉴、藏统一起来看,尝试从图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角度挖掘书画家艺术风格的成因,由此更清晰地了解二十世纪书画鉴藏活动与书画创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内在关系。全文以吴湖帆、张大千为研究对象,就收藏、鉴定、临摹、创作四个方面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书画鉴藏与画家绘画风格之间的关系。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时代”与“个人”两个维度围绕吴湖帆与张大千的收藏进行比较,收藏的品味、偏好和收藏观念,比较吴湖帆、张大千作为同时期书画家身份的收藏家的异同点,以及二人收藏方面的发展脉络。鉴定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合格、成功收藏家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它是书画创作和艺术收藏的综合修养的体现。所以,第二章从“方法”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吴湖帆和张大千在鉴定方法论上的主要成就,综合比较家庭、社会和历史情境及个体本身对二人鉴定观念形成产生的不同影响,并从诸多方面的比较中揭示鉴定能力的提升对于“画家”身份的鉴藏家的意义。文章第三章将“鉴藏”与“临摹”联系起来,意在说明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过程中造成的诸多影响并进行举例论述影响的具体体现,鉴藏活动在不同画家临摹时期的不同影响,以及“鉴藏家”身份对于书画家临摹阶段的影响。但是,不管是鉴藏还是临摹,都不是机械的行为,通过对吴湖帆和张大千的临摹经历、代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们在对待古人、历史画迹的“汲古弥新”的艺术态度。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的创作,从中分析鉴藏活动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以及对创作风格的影响。通过风格形成的过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比较、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讨论,彰显鉴藏活动在二人创作中所处的地位。研究的重点是比较书画鉴藏活动对吴湖帆、张大千绘画风格的不同影响及体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兼论造成不同绘画风格的其他因素。鉴藏与创作,在吴湖帆和张大千二人身上体现出了一枚硬币两面的特征和价值。从绘画实践者和理论探索者的双重角度,结合史实文献,对吴湖帆、张大千鉴藏过的传世画迹、交游活动、当代价值同时作了较为立体的比较研究。除此之外论文还试图从新角度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的重要因素,着力探讨鉴藏活动对艺术创作影响的嬗变过程,希冀通过不同文献回答鉴藏对创作的影响的同时,更能引发更多研究学者对二十世纪“鉴藏与书画”等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曲辉[6](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指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鞠莹[7](2020)在《基于现象学视域下的艺术“新观看”研究 ——对话马克·罗斯科》文中认为艺术家马克·罗斯科是二十世纪以来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其作品常采用巨幅画作,大面积平涂的色彩展现,运用象征性的手法探讨人类最基本的情绪表达和精神性体验,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永恒性,传递一种尼采式的悲剧精神,建立和表现与世界存在物的联系的交流性才是探索的本质。在同时代的艺术界,他愤怒、憎恨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显得格外另类,在研究中发现马克·罗斯科的艺术注重引发情绪,精神性的体验与交流性,整个艺术生涯都在进行探索性的个人实验。在探索人类最绝望的情绪之后,他却没能走出来,以自杀的方式终结,用自我的生命献祭他最热爱的艺术生涯。本文将采取三种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本课题的探析。选取现象学这一哲学流派是因为现象学的产生和发展从一起初就在哲学和艺术领域的普遍范畴内。绘画所能表达的任何东西,都能在哲学中发现和表达。现象学在不断地反思中去最终解答人们本源的问题,是一种带有艺术特征的思维方式,给予了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摒弃形式外表以探索艺术观念和精神的本质内涵。艺术“新观看”,就是给予观者一个新立场和方法,跳出形式论的观看模式,提供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观看和审定。通过艺术寻求真实的交流,在艺术家精神脉络、艺术理念与艺术形式之间建立合理联系。对抽象艺术的重新认识和研究也是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反映,从历史的进程中发掘出艺术作品中的观看意识与认知,建构一个怎样的观看或认识方式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本文以研究艺术家马克·罗斯科作为出发点,基于现象学的方法对他的艺术重新审视和解读,建立一个本质的、多维度的认知方式。通过对艺术家的还原研究,启示任何单维度的解释与定义都是对新生艺术的无知与冒犯,多元、多维度、多面向的认知方式更容易接近真实、揭露真实。同时,对罗斯科的还原研究引发一种思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如何坚守艺术的良知。他所独创的个性化启发式实验性教学,艺术教育的新方法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刘崇仙[8](2020)在《水彩绘本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社会,随着国家对艺术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艺术中多种视觉媒体也开始有了多样的呈现,对现代生活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方便快捷的信息教育渠道。其中图画视觉日渐成为家庭教育中引导儿童学习的一个重要直观方式,而绘本是图画的重要载体形式。情绪调节作为日常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直受到心理学界的心理学家们重点关注。特别是在社会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持续增长后,对儿童的情绪调节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幼儿界关注的热点。据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对儿童情绪的调节产生重要作用的诸多因素中,绘本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就中国市场来说,对于儿童情绪调节类主题绘本基本上都是以引入为主,中国原创绘本则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通过对优秀的情绪类主题绘本作品具体实例分析,对绘本目前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找出这一类作品特点,运用擅长的绘画技法领域水彩,结合儿童视觉心理和情绪认知进行关于儿童绘本情绪调节的创作研究。完成以对3-6岁日常情绪相关的,具有儿童情绪调节有效果的绘本。本文以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和视觉心理阶段发展特点、优秀情绪调节绘本特点分析等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研究、材料对比法研究、优秀绘本对比分析研究、水彩绘本创作设计实践研究等研究方法。分别从儿童视觉心理下的绘本文案故事、图文表现特征、文字编排应用、色彩特点等方面分析儿童绘本情绪的语言技法表现和规律。从而编写文案、创作插图、文字排版等方面进行绘本《勇敢的小羊茶茶》的设计创作。由此希望通过笔者自己的创作研究,给中国的原创绘本市场具有推进作用,对于儿童情绪具有重要的调节效果。也能明白原创绘本对于中国绘本的市场是多么的不容易,珍惜优秀绘本带给儿童的视觉心理效果。该研究中的绘本由笔者自己独立完成,绘本风格适应儿童心理认知发展。
卢红博[9](2019)在《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孩子的天性有哪些?”答案的寻求可问广大家长,也可以回忆自己的童年。相信结果不外乎有两个答案,那就是提问与游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由于惊奇开始哲学思维。胡适认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哲学。但哲学一度被静态的理解,单纯地作为一门学科哲学而存在。在哲学的源头,生活的问题先于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先于哲学的思考。(1)海德格尔号召:让哲学主题回归到世间人际的情感中来吧,让哲学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吧!幼儿期的发展关乎人一生的成长,哲学的亲民化回归理应在幼儿教育中大放溢彩,滋养幼儿茁壮成长。民间传统游戏在中华民族童蒙历史长河中,是儿童用以理解自然、社会、人生的手段,更是儿童的基本生活方式。5—6岁幼儿是入学前一年阶段,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最容易发生小学化倾向的阶段。5—6岁幼儿自身已具备哲学活动的天性基础,是人一生中最有必要开启哲学启蒙教育的时期,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另一幼儿天性特质,使民间传统游戏、哲学、5-6岁幼儿,这三个当代倍受瞩目与关切、影响幼儿一生发展的元素自然天成、顺理成章地交融在一起。本文基于谷鲁斯的内摹仿理论,运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访谈式问卷法、访谈法、教育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从六大部分切入,全面开展了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通过对幼儿哲学教学、游戏理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三个维度,尤其是3-6岁幼儿哲学教学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与阐述,捕捉到基于民间传统游戏进行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突破口。并从语言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分析入手,运用大量的理论与事实依据论证认为,5—6岁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运用游戏哲学得出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哲学教学中的特有价值;并在前两点论据的基础上,根据费舍尔哲学教学经验,制定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借鉴李普曼哲学教学范式的同时,结合文献研究中总结的相关经验以及本土文化建构了本研究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以期明确践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操作性。幼儿哲学教学是新时代幼儿成长、学前教育发展、哲学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依据当前幼儿哲学教学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以故事性文本为主流教学素材、以探究共同体和对话为基本教学范式等的实然状况,借鉴的同时进行了两届大班21名幼儿23次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尝试。尝试与分析发现,幼儿哲学教学存在研究条件两极分化、教学范式相对教条、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等问题。从分析幼儿哲学思维特征和思维线索的现象入手,查摆影响幼儿哲学良性发展的规律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幼儿哲学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对社会环境认知与利用失衡、学习目标喧宾夺主等因素。如何开展有效的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本文提出应从教学决策、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五大方面着手,教学决策包括方针导向、目标内容等的决策策略;还有教学理念、对话环境等的设计策略;关注模仿、改善提问等的互动策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策略;以及教学态度与宏观教育的反思策略等。哲学是人类成长进程中所需所有文化的基石,是一切学科之母。民间传统游戏是中华儿女最本真、最擅驾驭的生活学习方式。幼儿是人一生中习惯养成,人格建立的重要阶段,5-6岁幼儿是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转折期。如果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能够真正成为呵护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心智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教育力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有力改革手段,那应该是游戏的幸福、教育的幸福,也是哲学的幸福,更是幼儿的幸福。
郭海玉[10](2019)在《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文中指出诗人韩东是“他们”诗群的灵魂人物,也被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一位标志性诗人。与其他诗人相比,韩东精神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始终把诗视为自己生命的语言形式,始终追求有关“生命存在”问题和“诗歌创造”问题的真理。“断裂者”是对韩东诗歌形象的符号化表达。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现出在虚无与信仰之间往复行走的精神特征。这种追寻之旅在他近四十年诗歌世界的不同领域比如诗歌行为、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想中都有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体现。由于韩东的诗歌世界具有专题研究价值且目前缺乏从精神演变角度对此展开的整体考察,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坚持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旨在完整揭示韩东近四十年不懈地追求“生命存在”真理和“诗歌创造”真理的精神过程,并进而对韩东的诗歌及诗学价值做出初步论定。韩东成长的特殊年代和影响极大的诗歌行为构成了韩东诗歌及诗学思想产生的宏阔背景和时代语境。第一章在社会学、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态视域中研究韩东的生命个性、诗歌行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第一节以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及其个性对他诗歌世界的深远影响。第二节在媒介视角中研究韩东和同代诗人在1980年代的结社办刊活动中以诗歌革命方式与传统“断裂”,最终奉献出先锋文本并形成了具有流派和代际特征的诗学思想的过程。第三节在文化生态视野中研究上世纪末韩东和同代诗人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挑战文学(诗歌)秩序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韩东的上述行为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即在解构既有文学(诗歌)观念时确立的回到日常生活、个体生命和文学(诗歌)本身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大体是一种“断裂”关系。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韩东们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彰显自己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后果是加速了文坛诗界的分裂多元和韩东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的转向。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体现为他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二章采取文本研究、传记式研究、影响研究或社会学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一节分析“人与自然”主题,一些诗多使用自然的虚拟化、荒诞化、隐喻化或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对立”的主题,另一些诗多采取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韩东的自然观、审美观、感知视角和处理自然艺术方式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主题演变的思想与审美依据。第二节分析韩东诗歌“人与人之爱”的主题,爱的情感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是韩东诗歌情感书写的中心。爱情书写多采取“我”向“你”诉说深情的结构和抒情、叙事、象征或说理的手法等来表达爱情丰盈生命、远离生命、毁灭生命和“爱”本身才是生命意义的主题。亲情书写中的父亲书写多使用“我”和“你”对话的口吻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父亲逝世一事的复杂感受或反思父子之间深层次的精神关联;母亲书写多采取肖像、动作、细节、场景描写等现代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母亲深挚而又矛盾的爱的情感以及对爱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友情书写多使用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友情逝去的超然、为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与朋友相亲相知相助的欢愉以及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追怀。信仰从“爱情”转向“爱”本身是韩东诗歌情感主题演变的思想依据。第三节分析“人与社会”主题,“社会存在”境况的书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与个人美好生存相冲突的主题;“在世存在”体悟的书写多以象征手法、格言语体来揭示人的生死之谜;“生命意义”主题的书写记录了他的爱的信仰的精神寻觅之旅,该信仰的确立提升了他近些年的个人生存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与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验和他跨界诗人的身份相对应,承载或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艺术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追寻首先就表现为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第三章主要采取跨界比较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特征,旨在客观呈现在新诗的民族化和西化大潮中韩东凭借自身积淀的多种艺术素养独辟蹊径进行艺术革新实验的美学之旅。总体而言,韩东的诗歌艺术虽然受到译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诗歌艺术的新质主要来自小说、绘画和影视艺术的综合影响。从小说中,韩东汲取了人物描绘手法、叙述性的话语方式和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营养。从绘画中,韩东援引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静物素描技法、以色传情或暗示意义手法等入诗,并受色彩知识和空间透视原理的影响偏爱使用单纯的词、原色词和方位词。从影视中,韩东借鉴了影视艺术的摄像机机位视角、蒙太奇结构方式和剧本的对话、独白手法等。上述艺术新质都构成了韩东诗歌叙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诗歌“叙述”美学与《今天》诗歌的“意象”美学大体构成“断裂”关系。在反思以往的诗歌行为、创作历程和追求“诗歌创造”真理的过程中,韩东不断突破传统诗学和《今天》诗学思想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论”诗学。第四章使用历史研究和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东近四十年所有的诗论言说,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包括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本质论两部分,生成途径有创作体悟、诗学对话和知识的跨界激发三种。第一节论述韩东的诗歌创作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生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韩东对自己及同代诗人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思想内容层面,韩东认为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情感抒发和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层面他倡导以口语化的标准语来写诗,提倡自由体诗歌的语言来源、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归真返璞的语言风格;在创作格局层面,他主张诗歌写法自由和系统“多元”,反对写法和批评的一元独霸。“多元”融合或并存而非“二元对抗”是韩东诗歌创作思维的突出特征。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诗就是“我”的独特存在和诗歌有限语言形式的结合。“我”的独特存在既指诗人生命个性中的经验特性和神性,也指诗人深入到整体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中去产生的真实存在体验(经验和超验);有限的语言形式则指自由体诗歌有限的分行形式。韩东始终认为好诗就是“我”的“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与《今天》诗人的诗歌本质观构成“断裂”关系,经历了从以“生命经验”为本体到以“存在体验”为本体的发展历程。前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流派和代际共性;后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个性。韩东诗歌本质论思想的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历史、现实和诗学语境以及汲取的不同思想艺术渊源,二者之间是递进超越而非否定替代关系。结语部分论述韩东诗歌及诗学的价值和启示。韩东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诗意和诗艺的先锋性或独特性方面。韩东诗歌的自然书写先后表现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倾向,艺术上使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感官化的叙述方式和超越人本和物本视角的“超我”视角,因而许多诗在特定时段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人伦情感书写的价值在于特别突出了爱的情感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在于援引叙事文学中的细节、场景、动作、对话描写等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入诗。“人与社会”主题书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现代人在世存在的生死之谜并为现代人的生命确立了“爱”的意义信仰,整体象征或寓言体是突出的艺术特色。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启示我们:除了诗歌谱系内的民族化和西化创作路向、诗歌谱系外的“跨界诗歌”创作路向之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不仅能保持诗歌形式的自立,而且能为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美学前景。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是体认世界和人的“完整存在”并导向“绝对”之诗的诗学。创作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昭示出创作的独立自由精神和多元的思维风格是当代诗歌和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论思想中的代际共性部分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当代诗歌回归自身和个人的新时代,个性部分的价值在于针砭了当代生存功利主义诗歌创作,革新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人学观、认识观和诗学观,指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诗歌创造的终极真理即是无我之“爱”,重新赋予了人的生命和诗歌以新的地位和尊严。本质论思想中的个性部分启示人们:人作为宗教性的存在物拥有肯定的绝对性,这意味着现代人有可能成为达致完满的新人并开创出一种与万物共生的新的存在方式,自觉肩负起看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料方面,不仅新发掘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资料比如韩东担任《芙蓉》统筹编辑时的刊文情况,而且在社会学、文化生态视野中对散见于网站、报刊、着作、论文和韩东的散文集、博客、微博等中有关他生平和诗歌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以往都是不为学界所周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模式方面,论文汲取了以往诗人个案研究模式的“长处”——重点进行诗歌和诗学的本体研究,弥补了其“短处”——忽视诗人与时代、诗人与其他诗人在生活和艺术上的复杂关联。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韩东诗歌世界的整体研究还不够,使用影响研究和跨界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其诗歌艺术的“跨界”特色以及诗学思想的生成过程更为少见,因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为“他们”和“第三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当代诗歌史及诗学史研究奠定个案研究基础。
二、浅淡绘画感觉与直觉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绘画感觉与直觉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月”意象感知教学 |
第一节 视觉感知 |
一、以画观诗 |
二、以色入诗 |
第二节 听觉感知 |
一、以声促学 |
二、以读辅教 |
第三节 联觉感知 |
第二章 “月”意象情感教学 |
第一节 审美情感 |
一、审美情感 |
二、“月”的情感表达 |
第二节 体验教学 |
一、直觉体验 |
二、认同体验 |
第三章 “月”意象想象教学 |
第一节 意象与意境 |
一、意象与意境 |
二、“月”与其他意象组合 |
第二节 想象教学 |
一、激发想象 |
二、合理联想 |
第四章 “月”意象理解教学 |
第一节 文本理解 |
一、知人论世 |
二、文本注释 |
三、辨析题材 |
第二节 思维启发 |
一、品读关键词 |
二、巧妙设问 |
三、应用修辞 |
第三节 审美教育 |
一、“月”意象的审美价值 |
二、审美教育 |
第五章 “月”意象教学设计与实践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综合实践——以《春江花月夜》为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综合实践——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子哲学与水墨艺术的美学图像符号 |
第一节 美学符号与图像 |
一、符号学浅析 |
二、图像学浅析 |
三、图像与符号 |
第二节 受老子哲学影响的美学图像符号 |
一、概念厘清 |
二、受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
三、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
第三节 老子哲学与传统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
第四节 老子哲学与现代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
第二章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思想及渊源 |
第一节 刘国松的生平及艺术历程 |
1、祸兮福之所倚——灾祸不断的童年时期 |
2、道冲,而用之弗盈也——自我推翻、推陈出新的青年时期 |
3、外其身而身存——壮年时期迄今 |
第二节 刘国松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环境 |
1、战争下的迁徙 |
2、国际局势的转变 |
3、台湾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 |
第三节 刘国松所处时代艺术语境 |
第四节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与美学思想渊源 |
一、刘国松的美学思想 |
二、刘国松老子哲学的思想渊源 |
第三章 刘国松水墨艺术的美学符号 |
第一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符码” |
一、老子的数字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数字符码 |
第二节 “天圆地方”——“几何符码” |
一、老子的几何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几何符码 |
第三节 “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色彩符码” |
一、老子的色彩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色彩符码 |
第四节 “大象无形”——“虚空符码” |
一、老子的虚空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虚空符码 |
第五节 “道法自然”——“自然符码” |
一、老子的自然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自然符码 |
第四章 刘国松水墨作品中的图像分析 |
第一节 刘国松《日月》图像分析 |
第二节 刘国松《宇宙的诞生》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刘国松《故乡,我听到你的声音》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刘国松《月之律动》图像分析 |
第五节 刘国松《地球何许之50》图像分析 |
第五章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实践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传统文人画 |
第二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
一、刘国松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二、刘国松语录及其美学思想 |
三、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
第三节 刘国松艺术实践及其美学思想的艺术史地位及影响 |
一、关于刘国松绘画及美学思想的评论 |
二、刘国松在中国水墨画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国松访谈记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 |
(一)关于“吴湖帆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二)关于“张大千的鉴藏与创作”的研究情况 |
第一章 时代与个人——吴湖帆与张大千收藏比较 |
第一节 藏家身份及其收藏个性 |
一、作为收藏家的画家 |
二、作为画家的收藏家 |
第二节 藏品来源及收藏的必要条件 |
一、时代发展的推动 |
二、良好教育的支持 |
三、家族传承 |
四、收藏中的“林泉之心” |
第三节 书画流转中“执牛耳” |
一、主流与次流相行不悖 |
二、交友圈互动见收藏之价值 |
三、书画交易中见收藏之态度 |
第二章 方法与理论——吴湖帆与张大千鉴定比较 |
第一节 鉴定的方法与实践 |
一、吴湖帆的“笔法图像” |
二、张大千的“周”、“博”、“久” |
第二节 鉴定理论的自觉与运用 |
一、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 |
二、鉴赏中的独立精神 |
三、在“鉴真”与“作伪”之间的张大千 |
四、“一只眼”的吴湖帆 |
第三节 交游活动中的书画鉴定 |
一、吴湖帆与张大千的交游 |
二、交友圈对吴、张书画鉴定的影响 |
第三章 汲古与创新——吴湖帆与张大千临摹比较 |
第一节 以古人为师 |
一、从临摹中认识传统 |
二、师法古人笔墨 |
三、敬畏古人之心 |
四、集众家之所长 |
第二节 渐进式的临摹 |
一、从对临到背临 |
二、从背临到意临 |
三、临摹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临摹中出新意 |
一、从师法古人到师法造化 |
二、对传统的再认识 |
三、结合时代发展 |
第四章 艺术与精神——吴湖帆与张大千创作比较 |
第一节 从传统走出来的艺术创作方法 |
一、以藏促临、以临导创 |
二、以写生化临摹 |
三、以新生活促创作 |
四、随时代发展创新风格 |
第二节 从作品中看艺术创作精神 |
一、取“材”独特 |
二、消化古法 |
三、推陈出新 |
第三节 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观念 |
一、东西方语境下的创作观 |
二、市场环境下的创作观 |
三、创新精神下的创作观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民国时期吴湖帆与张大千交游年表 |
附录2 传世所见曾经吴湖帆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附录3 传世所见曾经张大千鉴藏山水作品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
(一)艺术的概念 |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
(一)完整性 |
(二)广泛性 |
(三)时代性 |
(四)民族性 |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体裁 |
(三)艺术风格 |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
(二)祛魅的需求 |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基于现象学视域下的艺术“新观看”研究 ——对话马克·罗斯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现象学视域下的艺术观 |
2.1 现象学的思维态度 |
2.2 现象学视域概念的界定 |
2.3 现象学的还原方法 |
2.3.1 悬置释义及意义解读 |
2.3.2 直观概念 |
2.3.3 本质直观的方法论 |
第三章 马克·罗斯科:追求绝对自由的纯粹表达者 |
3.1 不定义:反表现主义者 |
3.1.1 个人宣言:掷地有声的对抗 |
3.1.2 误读与还原 |
3.2 马克·罗斯科艺术视域探索之路 |
3.2.1 隐蔽的自我—孤独的城市 |
3.2.2 不朽的神话—永恒的象征 |
3.2.3 神秘的预言—戏剧的展演 |
3.2.4 悲剧的精神—生命的绝唱 |
3.3 “悲剧与永恒”艺术是关于精神的 |
3.3.1 精神内涵的表达:永恒的象征物 |
3.3.2 泛神论:绝对的悲剧意识 |
3.4 探寻终极哲学:是“先知” |
第四章 还原多维度方式认知 |
4.1 去纯粹形式论 |
4.1.1 何为“形式主义”? |
4.1.2 形式主义视角的局限性 |
4.2 主题和观念的角度重新审视 |
4.3 建立新观看方式 |
4.3.1 观看之道 |
4.3.2 建立交流 |
第五章 对话马克·罗斯科的现实意义 |
5.1 悲剧的尼采酒神精神本质 |
5.1.1 酒神精神的世界观 |
5.1.2 酒神精神的悲剧性 |
5.2 艺术教育的新方法 |
5.2.1 创造性绘画的视角 |
5.2.2 一个理想教师的实验教学 |
5.3 思考:坚守艺术的良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毕业作品 |
(8)水彩绘本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 内容概论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材料对比法研究 |
1.4.3 作品对比分析研究 |
1.4.4 创作实践研究 |
第2章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 |
2.1 情绪调节的内容概要 |
2.1.1 情绪调节定义 |
2.1.2 情绪调节的分类 |
2.1.3 情绪调节的研究方法 |
2.2 儿童情绪调节的研究视角 |
2.2.1 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 |
2.2.2 情绪类主题绘本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 |
第3章 影响儿童情绪调节的视觉因素 |
3.1 儿童视觉语言中的图像因素 |
3.1.1 视觉 |
3.2 儿童视觉心理阶段发展 |
3.2.1 视觉与图像 |
3.2.2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3.2.3 儿童绘画心理认知 |
3.2.4 儿童视觉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
3.3 视觉图像中的儿童绘本概况 |
3.3.1 儿童绘本的定义 |
3.3.2 按照儿童绘本的题材主题分类 |
3.3.3 按照儿童绘本的材料分类 |
3.3.4 国内外儿童绘本现状分析 |
3.3.5 优秀儿童绘本的内容特点 |
3.4 儿童视觉艺术中的文字因素 |
3.4.1 故事情节 |
3.4.2 文字与绘本的关系 |
3.4.3 角色造型 |
3.4.4 角色情绪 |
3.4.5 角色扮演 |
3.5 儿童视觉艺术中的色彩因素 |
3.5.1 色彩的视觉心理 |
3.5.2 合理的色彩搭配 |
第4章 绘本影响情绪调节的效价分析 |
4.1 《不要再笑了裘裘》关于快乐调节情绪绘本特点分析 |
4.1.1 故事文案 |
4.1.2 造型角色 |
4.1.3 色彩搭配 |
4.1.4 构图设计 |
4.2 《害怕黑夜的席奶奶》关于害怕调节情绪绘本特点分析 |
4.2.1 故事文案 |
4.2.2 造型角色 |
4.2.3 色彩搭配 |
4.2.4 构图设计 |
4.3 《生气的亚索》关于生气情绪调节绘本特点分析 |
4.3.1 故事文案 |
4.3.2 造型角色 |
4.3.3 色彩搭配 |
4.3.4 构图设计 |
4.4 《猜猜我有多爱你》关于爱的认知情绪绘本特点分析 |
4.4.1 故事文案 |
4.4.2 造型角色 |
4.4.3 色彩搭配 |
4.4.4 构图设计 |
4.5 情绪调节绘本共同特点分析总结 |
第5章 儿童水彩绘本创作设计 |
5.1 绘本创作设计过程 |
5.1.1 故事文案改编拟定 |
5.1.2 角色造型的设计 |
5.1.3 构图排版的设计 |
5.1.4 水彩技法色彩搭配的设计 |
5.2 绘本设计代表性案例分析 |
5.3 水彩绘本设计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创作价值 |
5.3.1 对插画师设计创作参考价值 |
5.3.2 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参考价值 |
5.3.3 对儿童情绪产生调节的心理价值 |
5.4 创作研究与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幼儿哲学教学 |
(二)民间传统游戏 |
四、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谷鲁斯内摹仿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谷鲁斯内摹仿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参与观察法 |
(三)问卷法 |
(四)访谈法 |
(五)教育评价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幼儿哲学教学文献研究 |
(二)国外有关游戏理论的文献研究 |
二、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幼儿哲学教学的文献研究 |
(二)有关幼儿游戏的文献研究 |
(三)有关幼儿园游戏教学策略的文献研究 |
第二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理论建构 |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一)哲学进步呼唤幼儿哲学家的出场 |
(二)幼儿哲学思维语言的发展水平分析 |
(三)幼儿哲学何以存在的现象解读 |
(四)幼儿哲学得以存在的学理解读 |
(五)幼儿思维“神经窗户”打开的脑科学分析 |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教学价值分析 |
(一)幼儿作为游戏的存在 |
(二)游戏体验的思维触发机制 |
(三)民间传统游戏的教育优势 |
(四)游戏作为哲学探究的价值 |
(五)几个民间传统游戏的哲学意涵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
(一)思考能力目标 |
(二)感知能力目标 |
(三)社会交往能力目标 |
(四)情感态度健康发展目标 |
(五)对话能力目标 |
(六)人格塑造目标 |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范式 |
(一)文化建构场 |
(二)思维游戏圈 |
(三)复式驱动对话教学法 |
第三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应然、实然与尝试 |
一、幼儿哲学教学的应然诉求 |
(一)新时代幼儿的成长需求 |
(二)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哲学教学变革的需求 |
二、幼儿哲学教学的实然状态 |
(一)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步发展 |
(二)幼儿哲学教学内容以故事性文本为主 |
(三)基本形成稳定的教学范式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尝试 |
(一)基于“老鹰捉小鸡”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二)基于“网鱼”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三)基于“欻嘎拉哈”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四)基于“绕口令”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 |
第四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研究条件两极分化 |
(一)学术研究一线教学条件不足 |
(二)教学实践一线学术研究粗浅 |
二、教学范式相对教条 |
(一)忽视非有声语言对话 |
(二)规则不当易引发消极等待 |
三、哲学经验准备匮乏 |
(一)模仿原型脱离现实 |
(二)哲学天性保护意识淡薄 |
(三)教师面前表现拘束 |
四、探究过程忽视幼儿年龄特点 |
(一)问答单向性、一次性与自问自答 |
(二)高控阻止幼儿“七嘴八舌” |
(三)“内摹仿”过程缺失 |
(四)“假问题”时有发生 |
(五)角色期待革新思考不够 |
五、过于强调没有问题答案 |
(一)忽视幼儿习惯养成关键期 |
(二)忽视探究内容领域特点 |
第五章 幼儿哲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尚未形成幼儿哲学联动机制 |
(一)学术机构与教育机构缺乏合作 |
(二)学术人员与一线教师默契欠佳 |
二、对社会环境认知和利用失衡 |
(一)幼儿生活经验媒体化 |
(二)自由与安全责任矛盾 |
三、知识传授与习得目标观念深重 |
(一)习惯喧宾夺主的知识性学习 |
(二)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思考过程 |
四、存在原生家庭教育不当影响 |
(一)“补偿”教育问题突显 |
(二)家庭问题导致童心封闭 |
五、新教育思想理解偏差 |
(一)忽视内摹仿价值与实现过程 |
(二)鼓励教育有失分寸 |
第六章 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策略 |
一、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决策策略 |
(一)学前教育行政机构确立方针导向 |
(二)学术研究与一线教学联接合作 |
(三)学前教育设定幼儿哲学教学目标 |
(四)幼儿哲学教学内容的决策 |
二、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设计策略 |
(一)创设安全对话环境,量身定设组织教学 |
(二)提供积极模仿范型,设定过程与结果目标 |
(三)了解幼儿生活经验,从幼儿模仿天性出发 |
(四)传统游戏常态化,在反复模仿中加深体悟 |
三、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互动策略 |
(一)摒弃成人视角目标,成就幼儿学习改变 |
(二)积极改善提问,利用两个时间 |
(三)避免旧习干扰视听,培养幼儿视听技巧 |
(四)正确处理跟随性表达,将幼儿模仿价值最大化 |
(五)把握规训与自由中控线,培养幼儿自我教育 |
(六)幼儿模仿的另一种表达,无声语也要哲学解读 |
四、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成效评价策略 |
(一)幼儿哲学教学过程评价 |
(二)幼儿哲学教学结果评价 |
(三)教学成效评估总结 |
五、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反思策略 |
(一)基于教师教学态度的反思 |
(二)基于教师教学组织的反思 |
(三)基于教学反思的教育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式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评估项目 |
附录4 研究开展过程性材料(选摘)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
二、韩东诗学思想研究 |
三、韩东诗歌行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不足与空间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韩东和他的诗歌时代 |
第一节 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 |
一、社会境域与韩东 |
二、自然境域与韩东 |
三、文化境域与韩东 |
四、韩东的生命个性与其诗歌世界 |
第二节 媒介视角中韩东的诗歌革命之旅 |
一、韩东和《今天》:从“结缘”到“反叛” |
二、韩东和《他们》:从“尝试”到“立派” |
第三节 文化生态视野中韩东“断裂性”的文学行为 |
一、“断裂”行为中韩东的文学行为考察 |
二、“诗学论争”中韩东诗歌论说的“二元对立”思维 |
三、“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对文坛诗界和韩东的影响 |
第二章 关系视角中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 |
第一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 |
一、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对立 |
二、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共生 |
第二节 “人与人之爱” |
一、信仰的幻灭与重生:从“爱情至上”到“爱的信仰” |
二、亲情的痛思与追怀:从“父亲情结”到“怀念亡母” |
三、友情的超然与珍视:从“聚散随缘”到“合志同方” |
第三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 |
一、社会存在:现代化与美好生存的冲突 |
二、在世存在:生存体悟与死亡寻思 |
三、生命意义:爱的信仰与现世生存 |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 |
第一节 韩东诗歌与小说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人物描绘与小说 |
二、韩东诗歌的叙述方式与小说 |
三、韩东诗歌的叙事艺术与小说 |
第二节 韩东诗歌与绘画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创作方法与绘画 |
二、韩东诗歌的造型语言与绘画 |
第三节 韩东诗歌与影视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视角、结构与影视 |
二、韩东诗歌的文体样态与剧本 |
第四章 诗学视野中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探寻 |
第一节 诗歌创作论:“多元思维”主导下的自由创造 |
一、灵感来源多样论 |
二、语言形式多样论 |
三、诗歌系统多元论 |
第二节 诗歌本质论:“我”的独特存在的语言形式 |
一、“生命经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二、“存在体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结语 |
第一节 韩东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
第二节 韩东诗学的价值和启示 |
附录: 韩东生平和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浅淡绘画感觉与直觉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高中古诗词“月”意象教学研究[D]. 杨红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D]. 李冠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从鉴藏到创作 ——吴湖帆、张大千比较研究[D]. 张祉恩.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现象学视域下的艺术“新观看”研究 ——对话马克·罗斯科[D]. 鞠莹.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8]水彩绘本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创作研究[D]. 刘崇仙. 西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民间传统游戏的幼儿哲学教学活动研究[D]. 卢红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10]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D]. 郭海玉. 山东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