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给地球带来灾难(论文文献综述)
王松[1](2021)在《冰冷宇宙中的一丝温暖——《三体Ⅲ:死神永生》读后感》文中认为前言刘慈欣用《三体》三部曲,为中国科幻创造了一个奇迹,使得中国科幻一夜之间举世闻名!他用这三本书,构建起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宇宙,为读者奉献了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科幻就像是大侦探福尔摩斯,抽着烟斗站在街边望着街上人来人往,没多少人会注意到他,但是所有人身上的细节,却尽收福尔摩斯的眼底。福尔摩斯冷静地观察着,冷静地总结着,最后说出最冷静的看法。
齐永琴[2](2021)在《情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情感体验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感体验教学法,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和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周建琼[3](2021)在《《三体》系列小说关于算法的信任危机与伦理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科幻小说极具思想实验的特点,其将信任关系置于在数字算法背景之中,引发人们对信息时代信任关系的思考,他通过陌生化的手法将"三体文明"汇聚成算法世界的科幻语境,为读者观察反思人类社会信任问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在对算法信任进行科技祛魅的同时,也召唤着人性伦理的诗性回归与伦理建构。
傅心怡[4](2021)在《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毁灭性灾难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红光[5](2021)在《云播智慧》文中提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精心炮制的巨大的谎言;超小型武器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导;首次提出"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并给出商业模式;"人工智能+高失业率+老龄化"时代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题记引章春节刚过,王先生择日远游。出新区、环沿海、经湘赣、达云贵、上青藏、转川渝、至陕甘、经晋冀、回京城,整整三个月,一向足不出城的王先生,把大海、江湖、沙漠、戈壁、岩层、天路、雨林、雪域,一一收眼底。
王洵[6](2021)在《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1956—)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印度英语小说家,《饿浪潮》是其出版于2005年的一部后殖民环境小说,该作品展现了印度桑德尔本斯群岛的生态困境,该地区的生态敏感而脆弱,岛上的居民、土地、孟加拉虎、伊河海豚和红树林构成了作品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的核心。本文将主要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角度,以印度穷苦居民的生存境况和西方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为切入点进行写作,设身处地去领会那些流离失所、任人宰割的族群辛酸的人生境遇,将全球南方背井离乡的边缘人的痛苦遭遇置于伦理和审美关怀的中心。2010年,《后殖民生态批评:文学、动物和环境》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后殖民生态批评学说在学界确立起体制地位,它是后殖民主义向“生态批评”的转向,它是建立在生态正义观念之上对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旨在突破西方二元思想在“文化”与“自然”之间提出的对立,建立更为公正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作者及《饿浪潮》作简要介绍,概述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及其发展历程,最后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殖民者对潮乡地区自然与人的双重压迫入手,呈现该地区所遭受的生态扩张和生态掠夺,以及本土居民所遭受的严重种族主义迫害,指出即使对于世界上最边缘化的公民而言,也应该有权利有尊严地生活。同时,制定对社会负责任的环境政策可以保护我们星球的生物多样性。第二章着重分析潮乡面临的生态困境,并对后殖民世界中的剥夺提出批判。本章探讨人与动物、人与土地、人与人关系的失衡:珍贵的伊洛瓦底海豚和孟加拉虎在物种主义的剥削下不断消失;流离失所者、土着居民和妇女群体要求社会公正,他们无家可归、格格不入,被迫与土地分离;而政府对难民的杀戮更是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环境问题及饿浪潮的根源,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对于潮乡的人类和非人类居民来说,生存才是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生存优先原则。其次,只有超越生态中心主义思维范式,方能改变第三世界穷人的生存境遇,改变失衡的生存环境。结语部分指出关注人类社会中对有色人种、少数族裔以及贫苦居民的剥削和压迫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平等,也要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负责,对社会生态的健康发展负责。因为文化关切和生态关怀绝非本然对立,相反,二者可以在充分尊重不同地区生态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直至和谐共存。
钟毅[7](2021)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文中指出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模糊了彼此之间的界限,因此这两个概念已经无法准确指代这两类小说。由于网络科幻小说与玄幻小说存在诸多共性,且往往相互交融,因此可以用“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这一概念统摄这两类小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并不具备成熟的稳定的形态,而是呈现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时空话语。时空话语主要由三种时空组成,即故事时空、叙述时空和言语时空,三种时空之间相互联系,分别指向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内涵与外延。第一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故事时空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由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和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组成,表现为现实时间的可能时间和现实时间的象征时间。故事空间则包括了现实空间的可能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象征空间。于是,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是作为现实时空的可能时空或象征时空而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异界。第二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和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主要体现在时长、时序、时距、频率、结尾这五个方面。总体来看,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表现为:作为一个较长的时间长度;以顺序为主;以概要和场景为主;有较多的重复性叙述;有开放的叙述结尾。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包括了网络科幻小说的和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主要表现为一种通俗的、“临境式”、公共化的叙述空间。第三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体现为立足于当下的现实时间,偶尔朝其它时间方向延伸,具有流行性。而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的特征为:大众的、青年的、开放的。言语时空建构在现实时空的言语材料之上,伴随着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的言语时空。第四章: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三种时空不仅确定了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而且也指明了该概念的含义。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是在科学化、消费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该概念具有极强的时代内涵。另外,由于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中存在着两种时空话语,且两种时空话语各有差异,因此在该概念的内部,存在着一组矛盾,即“科玄之争”。它与百年前的“科玄之争”存在某种历史联系,却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
王菊[8](2021)在《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科幻电影已在中国出现多年,但文化与历史原因使其未能在中国茁壮成长。近年来,国内科幻影视产业发展火热,在中国科幻影视创作进入蓬勃期的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国内科幻电影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事实。电影评论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对仍处于幼苗期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接受多角度的批评有益自身发展。江晓原是国内较早参与科幻电影评论的学者,他利用自身的学科背景,从科学与科学文化的角度提出不同以往的科幻电影评论。后逐渐将科幻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提出诸多关于科幻的学术创见,引起科幻界与学术界的重视。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提出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科幻电影研究现状和与江晓原相关科幻电影研究现状。认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有其创新之处,提出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研究现状之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分为“准风月谈”专栏、“幻影2004”专栏和“幻影2004”专栏之后三个时期。第三章分为科幻电影的共通现象、思想纲领与独特价值,观看科幻电影的理由与评价科幻电影的标准,科幻电影的主题分类以及科幻电影与科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第四章提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价值,分为与科幻电影相关的价值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价值。本论文共有两处创新:一是用科学史的方法系统梳理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整个历程;二是以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为基础,挖掘、整理出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重要结论,并结合江晓原其他相关科幻研究成果,力图系统把握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整体风貌,并尝试做出进一步阐释。
杨婷婷[9](2021)在《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文中认为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1937.1.31-),是当代美国乐坛最着名的在世作曲家之一,其创作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简约主义音乐风格影响,这不仅体现在声乐作品中,也体现在器乐音乐中,并显露出他意图表达的丰富内涵。格拉斯55岁开始写作交响曲,至今已有12部作品面世,这些作品显示了简约主义技法与传统交响曲形式与内容的碰撞。在题材、技法、和声、配器等方面均突破了传统交响曲的框架,寻求属于他自己的声音。本文选择他的中期三部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安魂、中阴、应身》、《第六交响曲——冥界颂歌》、《第七交响曲——托尔特克》。三部作品对格拉斯具重要现实意义,共同反映了他想要尝试突破简约音乐的固有范式,积极拓展作曲技术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创作风格。这些尝试让菲利普·格拉斯突破了简约音乐的某些技术限制和思维定式,使作品更具备个人风格。格拉斯作为一个不断在突破自我的作曲家,很难以一个高度概括的方式去描述他和他的作品,很难将他归为某类风格领域。但笔者认为可以用传播学领域“对抗范式”的引申概念去理解他的中期三部交响曲。本文将立足跨学科的思考与实践,并用实证性分析来探究“对抗范式”如何满足作曲家的艺术诉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阐述,第一章对格拉斯的创作生涯及交响曲的创作概况重新分类整理;第二章探究对抗范式及表现形式;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从整体建构和具体技法上佐证对抗范式的有效表现。
罗杰[10](2020)在《科幻片“拯救情节”研究 ——以历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人的本源性、“人本位”、“后人类学”为核心理论,首先析取梳理科幻片中的拯救情节,然后阐释拯救情节中的“多个人”——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关系,最后分析拯救情节中的“单个人”——拯救者的行为能动性与拯救的影响。将科幻电影中广泛使用的拯救情节梳理、归纳,总结其实际意义。研究的范围主要界定在,从1973年至2019年共举办45届的土星奖。其中,累计最佳科幻片获奖作品46部,摘录拯救情节226(±10)余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七类拯救情节样式:协同式拯救情节、领悟式拯救情节、突兀式拯救情节、探索式拯救情节、牺牲式拯救情节、求援式拯救情节、智慧式拯救情节,从而认识科幻片拯救情节的三要素——困境、拯救方法和拯救效果。同时,对研究拯救者和被拯救者进行关系研究,总结出四类基础人物关系:期望型人物关系、情感型人物关系、血缘型人物关系、义务型人物关系。并根据“人的社会性”特点,对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基础关系的叠合现象,详细阐释。以此,为深入挖掘人物拯救行动的能动性和影响,建立可能。也为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巧合、信息、真相等影响因素;从精神层面忖量期望、情感、责任、信仰等问题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在对科幻片拯救情节的分析基础上,试图厘清拯救情节演绎的推进方式,以深入了解“拯救”这一人的行为本质,从而明了各类角色的拯救特征和本质。
二、人类给地球带来灾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给地球带来灾难(论文提纲范文)
(1)冰冷宇宙中的一丝温暖——《三体Ⅲ:死神永生》读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智慧止步 |
二、一颗大脑的太空旅行 |
三、原始人的法庭 |
四、执剑人 |
五、威慑后 |
六、四维碎片 |
七、善变的人性 |
八、云天明的故事 |
九、掩体时代 |
十、第二次选择 |
十一、降维打击 |
十二、时间才是死神 |
十三、只有一个刘慈欣 |
(2)情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
二、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
三、创设问题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
(3)《三体》系列小说关于算法的信任危机与伦理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算法形态的“三体文明”与信任关系 |
二、算法乌托邦的信任危机与科技祛魅 |
三、算法信任模式的道德伦理建构 |
(5)云播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引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6)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阿米塔夫·高希及其创作 |
二、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概述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选题意义 |
第一章 殖民者对潮乡自然与人的双重压迫 |
第一节 开发红树林:殖民的生态扩张 |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西方世界的生态掠夺 |
第三节 莫里奇哈皮大屠杀:种族主义的迫害 |
第二章 潮乡生态困境的表现 |
第一节 人与动物的冲突 |
(一)物种主义霸权下的伊河海豚 |
(二)孟加拉虎之死:文化差异下的动物权利观 |
第二节 人与土地的背离 |
(一)环境主义与孟加拉生态难民之争 |
(二)潮乡原住民的和谐生态观 |
第三节 人与人的对立 |
(一)殖民者对难民的压迫 |
(二)环保主义者皮娅与土着的冲突 |
第三章 饿浪潮的解决之道 |
第一节 生存优先:人类与非人类居民共生 |
第二节 超越生态中心主义范式 |
第三节 跨文化生态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发展概述 |
1.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研究现状 |
1.3 时空话语的内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空 |
2.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1.2 玄幻小说的故事时间 |
2.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1 网络科幻小说的故事空间 |
2.2.2 玄幻小说的故事空间与 |
2.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故事世界 |
2.3.1 现实世界的可能世界 |
2.3.2 现实世界的象征世界 |
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空 |
3.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1.2 玄幻小说的叙述时间 |
3.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1 网络科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3.2.2 玄幻小说的叙述空间 |
4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空 |
4.1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1.2 玄幻小说的言语时间 |
4.2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1 网络科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4.2.2 玄幻小说的言语空间 |
5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及其含义 |
5.1 两种时空话语及其联系 |
5.2 第二次“科玄之争”与结果 |
5.3 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代性内涵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参考的网络小说 |
致谢 |
(8)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科幻电影研究文献 |
(二)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相关文献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历程 |
一、缘起与“准风月谈” |
(一)江晓原研究科幻电影的缘起 |
(二)专栏“准风月谈” |
二、 “幻影2004” |
(一)专栏“幻影2004”简介 |
(二)专栏“幻影2004”影评梳理 |
三、“幻影2004”之后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结论 |
一、科幻电影的共通现象、思想纲领与独特价值 |
(一)共通现象:对未来的黯淡设定 |
(二)思想纲领:反科学主义纲领 |
(三)独特价值:反思科技 |
二、观看科幻电影的理由与评价科幻电影的标准 |
(一)观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 |
(二)评价科幻电影的两个标准 |
(三)科幻电影的二重境界 |
三、科幻电影主题分类 |
(一)星际文明 |
(二)时空旅行 |
(三)造物主与被造物 |
(四)生物工程 |
(五)反乌托邦 |
(六)生存环境 |
(七)超自然能力 |
四、科幻电影与科学的关系 |
(一)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知识不必准确 |
(二)科幻电影可以影响科学活动 |
五、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价值 |
一、与科幻电影相关的价值 |
(一)为公众提供反科学文化的科幻电影欣赏视角 |
(二)可以改变中国观众对科幻作品的科普诉求 |
(三)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思想指南 |
二、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价值 |
(一)可以促进学术走出学术界与大众接轨 |
(二)娱乐之地也可开垦出学术资源 |
(三)开辟了科学史新的领域 |
三、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目前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 |
(一)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文献情况 |
(二)以点及面——菲利普·格拉斯的相关文献 |
1、作曲家本人的文章、访谈及着作 |
2、20 世纪美国音乐发展 |
3、简约派概况 |
4、技术分析 |
5、后现代问题及美学思考 |
(三)总结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格拉斯的音乐创作概况 |
第一节 简约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 格拉斯的音乐生涯 |
一、启蒙(1937-1958) |
二、定向(1958-1966) |
三、成熟(1967-1991) |
四、多样化(1992-至今) |
第三节 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创作 |
一、鲍依三部曲 |
二、纯器乐三部曲 |
三、中期人声三部曲 |
四、其他 |
第二章 创作观念——“对抗范式”及具体体现 |
一、 “对抗范式”的概念与后续发展 |
二、对简约主义传统范式的对抗 |
三、对交响曲固有观念的对抗 |
四、对格拉斯音乐非叙事性的对抗 |
五、对观众预期的对抗 |
第三章 “对抗范式”的表现依据——建构原则探究 |
第一节 文本建构 |
一、第五交响曲——多样宗教构成文本 |
(一)创世说 |
(二)人性说 |
(三)轮回说 |
二、第六交响曲——复杂长诗构成文本 |
(一)强烈反抗 |
(二)苦难愈合 |
(三)精神顿悟 |
三、第七交响曲——松散音节构成文本 |
第二节 音乐建构 |
一、分析观念和划分依据 |
(一)主题 |
(二)节奏节拍 |
(三)速度 |
(四)人声 |
(五)调性 |
二、作品结构 |
(一)有再现结构 |
1、首尾呼应再现 |
2、不规则再现 |
(二)无再现结构 |
1、单主题结构 |
2、并列结构 |
3、贯连结构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对抗范式”的表现手法——重要技法探究 |
第一节 和声技法分析 |
一、循环序进 |
二、线性序进 |
三、特殊进行 |
(一)调外和弦 |
(二)意外进行 |
(三)静止进行 |
(四)调式交替 |
第二节 节奏节拍分析 |
一、风格影响 |
二、节奏 |
(一)隐蔽式附加、递减节奏 |
(二)强拍错位节奏 |
(三)消磨重音 |
三、节拍 |
(一)节拍频变 |
(二)节拍内灵活的时值组合 |
第三节 配器分析 |
一、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
二、音色使用重要特点 |
(一)弦乐组的基础及连接作用 |
(二)打击乐器的重视 |
(三)特定人声的文本指涉 |
三、音色布局的特点 |
(一)块状式的音色布局 |
(二)点缀式的音色布局 |
(三)承接式的音色布局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附录】1、《第五交响曲——安魂、中阴、应身》歌词中英对照表 |
【附录】2、《第六交响曲——冥界颂歌》歌词中英对照表 |
【附录】3、菲利普·格拉斯交响曲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科幻片“拯救情节”研究 ——以历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拯救为主题的文本研究 |
(二)关于“拯救”的叙事研究 |
(三)后人类相关的“拯救”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 |
(二)“拯救”的概念 |
(三)角色为“人”的认识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二章 科幻片拯救情节的要素 |
一、拯救情节中的困境设置 |
(一)救赎:精神意义的困境 |
(二)救援:物质层面的困境 |
(三)困境量级与拯救 |
二、拯救的方法与样式 |
(一)协同式拯救 |
(二)领悟式拯救 |
(三)突兀式拯救 |
(四)探索式拯救 |
(五)牺牲式拯救 |
(六)求援式拯救 |
(七)智慧式拯救 |
三、拯救的效果与逻辑 |
(一)社会价值的引导 |
(二)戏剧冲突的渲染 |
(三)审美趣味的营造 |
第三章 拯救情节中的人物关系 |
一、基础关系 |
(一)期望型关系 |
(二)情感型关系 |
(三)血缘型关系 |
(四)义务型关系 |
二、复合关系 |
第四章 拯救角色的行为影响因素 |
一、拯救行为中的现实因素 |
(一)巧合因素 |
(二)信息和真相因素 |
(三)受难因素 |
二、影响拯救完成的精神因素 |
(一)期望与被期望因素 |
(二)情感因素 |
(三)责任因素 |
(四)信仰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人类给地球带来灾难(论文参考文献)
- [1]冰冷宇宙中的一丝温暖——《三体Ⅲ:死神永生》读后感[J]. 王松. 南腔北调, 2021(12)
- [2]情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J]. 齐永琴. 基础教育论坛, 2021(31)
- [3]《三体》系列小说关于算法的信任危机与伦理建构[J]. 周建琼.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0)
- [4]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毁灭性灾难书写[D]. 傅心怡.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5]云播智慧[J]. 杨红光.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3)
- [6]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野下《饿浪潮》的生态困境研究[D]. 王洵.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国异界幻想网络小说的时空话语建构论[D]. 钟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关于江晓原科幻电影研究的梳理与评价[D]. 王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菲利普·格拉斯中期三部交响曲中“对抗范式”的多元表现[D]. 杨婷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10]科幻片“拯救情节”研究 ——以历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为例[D]. 罗杰.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