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与超越: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及其嬗变(论文文献综述)
余瑞丰[1](2021)在《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新诗有密切关系的现当代歌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文学艺术,其在附属于歌曲的音乐价值外,也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摇滚、民谣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流行歌词的文学性也在提升。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歌词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文学作品选、诗歌选也将歌词收入其中。但是作为正典的文学史,除了极少数个例外,都选择了无视。现当代歌词与新诗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两脉,现当代歌词也进入文学史才能完整地呈现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面貌。为此,本文从建构的角度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的由来进行溯源,并对所建立的一系列规范进行剖析、解构,论证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的合理性,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的设想。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从建构角度切入,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排斥的缘起,从现代文学观和文学史的建立、文学史的政治性建构,以及文学史经典形成的文学史书写规范几个方面来论述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形成的历程。第二章从解构角度切入,着眼于将歌词排斥在文学史之外的各种因素,从文学史经典的话语霸权压抑、西方学科分类体系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话语殖民、文学范畴的变化、文学史的叙述性几个方面剖析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背后的一系列问题。第三章在重构的角度下,分析现当代歌词与新诗的历史和文体差异,提出建立新诗与歌词二分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体系,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并总结历史上重构的经验,以词曲地位的变迁为参照展望歌词的未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歌词存在一个从文学被划到音乐,再到在文学边缘徘徊的历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也并非从来如此,而是存在一个建构的历程,在范式之外也存在少量明确纳入歌词的个例。被划出文学范畴的现当代歌词,其实应当被划归文学,进入文学史。最后,本文尝试确定现当代歌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位置,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期望抛砖引玉,为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推波助澜,从而推动对歌词的研究,促进歌词创作水平的提升,引起对诗歌历史和新诗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与评价。本文也意在以歌词为例说明:文学生态日新月异,多元发展,文学理论与日俱新,文学史的写作也应当跟上变革的步伐。
穆禹含[2](2021)在《《三国遗事》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遗事》是高丽王朝时代的一部不朽名着,在韩国普遍被认为是集历史书、民俗志、国文学资料集、汉文资料集、佛教史书为一身的史初汉文典籍。《三国遗事》收录的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新罗乡歌等,从语言、原始资料、思想文化等方面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三国遗事》有助于深入探讨朝鲜半岛的文学与文化,以及中朝文学文化交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韩国学术界十分重视《三国遗事》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遗事》就再无研究的必要与空间。尤其是,目前国内没有全面、系统地研究《三国遗事》的论文或书籍,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关联的成果也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选择《三国遗事》文学研究为题,对《三国遗事》作一立足文本分析的研究。从历史唯物观点出发,以客观公正和辩证的态度,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文学、民俗学、社会历史批评等相关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全文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第二至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作者一然生涯、《三国遗事》的编撰基础、背景以及内容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国遗事》的特点及文学性。《三国遗事》的特点为,一是唯一的通史性着作,将上古神话记入历史;二是以记录佛教故事的形式记录佛教历史,具有佛教经典特点;三是以纪事为旨,具有野史特点。由此,其文学性体现在:注重保留原生文学风貌,将上古神话传说、上古诗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是朝鲜古代本土文学研究的资料库;记录大量的佛教相关故事是研究朝鲜佛教文学的重要典籍;保存了大量民间文学作品,是打开朝鲜民间文学宝藏的钥匙。第三章以《三国遗事》中的神话为中心,探讨其性质、分类及特点,旨在挖掘《三国遗事》神话文本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朝鲜最早的神话为动物图腾信仰衍生出的动物图腾神话,《三国遗事》神话中的“熊、虎、鸟”等动物形象,就是动物图腾神话的延续。随着社会的发展,神话逐渐文明化、合理化,具有了社会神话特点。神话产生时期,原始信仰占据主导思想,体现出本土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的内涵。《三国遗事》中共有九篇神话,分为民族起源神话、建国始祖神话、其他国王神话、姓氏神话四类,所记录的神话着重描写了帝王诞生时的神异现象,借以说明朝鲜王与中国帝王一样神异非凡,反映了作者一然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三国遗事》保存了朝鲜神话的原貌,研究这些神话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可以对朝鲜文学追根溯源,找寻朝鲜民族文化之根。第四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探讨其性质、分类与意义,以及对朝鲜后世小说文学产生的影响。《三国遗事》中共有大小民间故事93个,共分为7种类型,包括英雄与国王故事、志怪故事、信仰故事、宝物故事、孝善故事、梦幻故事、民俗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三国遗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这些民间故事中,寄托了一然的情怀,凸显了一然收录民间故事的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些民间故事,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不仅内容精彩、形象丰满,奇诡神异,精彩绝伦,且立意深远,文学造诣极高,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金庾信》故事主人公是朝鲜小说中民族英雄人物形象的原型;《桃花女、鼻荆郞》故事为后世人鬼相恋小说提供了题材;朝鲜三大古典小说之一的《沈清传》继承了《贫女养母》故事的母题;《调信》故事是朝鲜梦幻启悟小说的原型,是梦游录小说形成的基础。如果说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是对朝鲜文学的追根溯源,那么研究《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就是梳理朝鲜文学的枝脉。第五章研究《三国遗事》中的乡歌和赞诗。首先,探讨乡歌的产生背景、性质及分类,并结合背景故事解析了乡歌的本质;其次,探讨赞诗性质、艺术手法及思想意蕴,旨在研究《三国遗事》中诗歌的文学性及文学价值。朝鲜乡歌产生于三国时期,一直发展到统一新罗时期,成为独一无二的民族诗歌艺术形式,仅保存下来的14首全部收录于《三国遗事》中。这些乡歌具有本土咒术歌、佛教歌曲、《诗经》中“颂”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把乡歌可分为三类,即咒术性质乡歌、佛歌性质乡歌、“颂”性质乡歌。这些乡歌有的风格淳朴,有的辞藻华美,有的表达民众情感,有的祈愿国泰民安,儒释道思想及本土信仰蕴藏其中,表达了民族感情和张扬了民族精神。《三国遗事》全文共有48首赞诗,这些赞诗有的补充说明叙述内容,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有的发出赞美感叹。一然以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展现了自己的立场与感悟,抒发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佛教理念与人生态度,同时这些赞诗以其丰富的艺术性,在朝鲜汉诗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歌是情感的表达,研究《三国遗事》中的诗歌,是感受民族情感与一然个人情感的过程,是探索朝鲜文学深层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第六章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的关联,旨在通过比较的方式,探讨《三国遗事》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首先,比较了《三国遗事》和《搜神记》,《搜神记》干宝着,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主角为鬼、妖怪、神仙,杂糅佛道,以记录神异诡怪之事为主。《三国遗事》也记录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异故事。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比较《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中的精怪故事,探讨《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分析关联形成的原因。其次,以“梦”为切入点,运用平行研究方法,探讨《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中的“梦”。《三国遗事》中的“梦”主要有“胎梦”、“心想事成之梦”、“神助之梦”、“佛法之梦”,而《红楼梦》则通篇皆为一场“大梦”。通过比较发现,《三国遗事》是用“梦”来赞誉古朝鲜圣明帝王和历史英雄的伟大神奇,表露民族意识,弘扬民族文化。而《红楼梦》则是通过写“人在梦中”来表露内心对世态残酷的痛苦感受,客观上揭示和批判了社会的腐朽与没落。《三国遗事》之“梦”体现了微观思维,把“梦”的小故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对“梦”的利用更注重在“史”方面的价值。而《红楼梦》之“梦”体现了宏观思维,“梦”是整个事件过程,对“梦”的利用更具有艺术性。两部作品用“梦”表述的形式与艺术,既表现为方法和手段也表现为内容与思想,都有着不朽的文学价值。《三国遗事》作为一部域外汉文典籍,在史学、宗教学、文学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从文学层面上说,研究《三国遗事》对域外汉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研究、中朝文学文化交流研究、东亚乃至亚洲文学研究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三国遗事》文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在国内研究成果相对少,本文研究《三国遗事》中的神话、民间故事与诗歌,同时进一步延伸研究《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力求系统性和全面性,可谓是一种新的尝试。《三国遗事》因其保存了大量朝鲜民族本土文学作品和本身的文学成就,成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希望本文能对《三国遗事》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隋军[3](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毕瑜阳[4](2021)在《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是我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如何通过道德革命、国民性改造,实现中国传统伦理和道德体系向现代伦理和道德体系的嬗替,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主题。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教育杂志》与《中华教育界》,以其品质高、刊寿长、影响大的优势,忠实地记录了我国近代德育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甚或说,我国近代德育的每一次变革,都可以在这两份期刊上寻觅到思想踪迹。作为记录中国近代教育的宝贵史料,它们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德育思想拓展了空间,开阔了视野。透过这两份期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近代德育演进的图景,从其研究主题中揆度思想轨迹、寻觅思想启迪、汲取有益养分,为现代学校德育变革提供助力、借鉴与启示。本文旨在以《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份期刊为线索,基于大量一手历史文献史料,通过文献阅读、分析以及与同时期着作内容的比较和关联,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并结合历史背景,尝试厘清两份期刊每一时期的突出主题以及关于德育主题变化的演变趋势,并分析每个重大德育主题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以文本分析为方法,对我国近代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轨迹和特点予以深度、客观阐释;基于这样的前提,归纳出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演变的当代价值与启示。通过对《教育杂志》和《中华教育界》两份期刊之德育主题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从封建德育观到清末关于“公德”“私德”的讨论,到从“臣民”向“公民”的演替,再到从训育不断走向民主,是我国近代德育一步步迈向现代德育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之理论体系的基本轨迹。对近代期刊德育主题的研究不仅是当代德育理论研究不可规避的论题,也为当代语境中如何构建德育理论本土化体系,重新考量中西德育交融的轨迹,继续推进德育现代化的步伐,提供了真实、客观的参照。
史小蕾[5](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提出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刘爱华[6](2020)在《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是课程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教材建设也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有着历久弥新的教育发展史,也有着独具匠心的教材建设史。中国古代学校教材是新时代教材改革与创新不可替代的文化源流,遗憾的是,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研究,但对明清时期学校教材(以下简称‘明清教材’)缺乏专门的探讨,有待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明清教材在宋元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予以改版,并新编了一批经典教材,是中国古代学校教材集大成者,倾注了明清统治者与精英知识分子的教育理想,折射出了中国近五百年的教育发展轨迹,是明清历史时期教育生态的高度总结和生动反映,深度隐含着关于中国教育的永恒思考。根据教材研究的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明清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直接面向一本本教材的文本,用多元的视角考察分析了明清教材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知识体系、文本特征与实践价值,共分成七个章节予以论述。在本研究中,第一章阐述了明清教材研究的意义,整理了明清教材专门研究、当代教材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以及与本研究有关的其他文献,并确定了研究思路:在收集与整理明清教材史料的基础上,从社会和文化视角分析其嬗变与发展,从知识视角梳理其知识类型与框架,从教育价值视角分析其文本特征,从实践视角归纳与总结对当代教材建设的启示,各阶段研究层层递进,朝向现实的借鉴价值归拢。第二章解析了明清教材体系的嬗变与发展。一是明清文化思想的流变与传播。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导致了以理学为宗的教材体系的形成与续接,陆王心学的崛起使教材增加了更多注释之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义之学的民间传播;颜元实学的涌现使明清教材呈现了专科式发展的萌芽,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二是明清专制的文教政策与八股选材。政教合一不仅使诸多律法类、文体类文本成为官方教材,而且导致部分教材成为科举的附庸,强化了部分教材的功利性和保守性;书院讲学形成了一批具有高度思想性或应用性的着作式教材,书院藏书更是极大丰富了明清教材的版本与存量,并带动了蒙学教材的学科式发展。第三章对明清(公元1368年-1840年)时期官学教材、着名书院教材和蒙学教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教材的作者、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共整理明清教材80余本。第四章对明清教材的知识指向与存量进行了解读,将明清教材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义理、法制与礼仪、诗词与文体、科学与技术等知识进行了分类呈现,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五章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特征,从“存量”、“呈现”、“表达”三个层面解析了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明清教材文本存量是“丰富”的,是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并凭借丰富帮助学习者走向整全的生活、生动的实践及价值意义的生成;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错落有致的内容布局和言之有理的历史论证显现了朴素的说理风格;明清教材文本是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韵律与诗词、典故与神话能给予学习者广泛的想象与思考空间。第六章是在分析明清教材文本的教育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理想教材的文本模型。理想的教材文本作为本土文化的基因应是“活性”的知识,具有知识体系、表达呈现、接收逻辑三个基因链;教材文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应实现价值超越,作为客体与他者的关系价值是教材文本的功能指向。教学生态是教材价值超越的藩篱,个体的认知建构是如何实现价值超越的心理逻辑;教材文本要来源于本土文化,并作为本土文化的组成部分予以表达和呈现,“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文化的表达模式应予以回归,“由博返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有益经验应予以推广,教材文本以“厚”为导向是“最经济”的教材本土化原理。作为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的典型代表,明清教材警示了部分当代教材文本的粗放性与空乏性、文本表达的抽象性与直接性、文本选材对中国文化的疏离性与固化性。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全面总结分析了明清教材的成就与局限。明清教材是在明清时代产生和流传的,其被浸润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和摈弃;明清教材属于明清时代,不能施以“拿来主义”,要予以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总之,未来教育的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未来的教材也正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诉求,明清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瑰宝,为新时代教材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视角和文化关照,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邓珏[7](2020)在《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界众多的音声当中,“风声”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首先在于风的不可视性这一客观事实,风之声往往是通过其所接触的媒介而发声的,即“随物附声”。因此,风声并不是一种同质化的声音,其内部种类、层次和结构都十分丰富。具体说来,风声意象可以依据声源(松声、竹声、铎声等)、时间(如春风声、秋风声等)、及空间(东风声、西风声、北风声等)进行分类。由于风声是自然普遍存在的客观物象之一,远古先民很早便认识到了风声的多样性,并对之进行了许多超越风声物理存在性的文化阐释。就风声的渊源和早期的文化形态而言,可以分为“经验之风声”“思辨之风声”和“抒情之风声”三类。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风声一直为各种不同文学形式和绘画作品所呈现。一方面,后世对于风声的摹写继承了早期先民所创造的风声意象以及与之相应的心智和情感,形成了诸如伤春、悲秋等心理和感知传统;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历朝历代的具体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不尽相同,时人对于风声的抒写以及寄托于风声之上的情感表达,也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有宋一代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诗画一律”“六根互用”与“天人合一”等文化观念的影响之下,宋代的文学与图像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之上,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有的精神风貌。宋代文人在创作中对于风声意象的呈现,主要涉及时间、空间、听觉主体三个维度。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时间维度中,风声意象首先在不同艺术媒介当中,体现了时间存在的两个重要方式,即“绵延”和“顷刻”,它们分别强调的是风声所揭示的时间之流的持续性和片断性特征。这两个具有紧密关联性的特征,使得我们对风声意象的观照可以放置于更为广阔的听觉叙事背景之中,用以彰显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殊相的风声意象所体现的共相性特征。另外,风声意象对于时间观念的表达,是通过作品的物质结构(如手卷铺展连环的形制)、笔墨的节奏韵律(“动势”)以及相关的视觉符号(如云烟等)而得以实现的。在空间维度上,风声意象被纳入艺术作品的空间叙事中,并通过营造声景和远境,将风声意象作为有效的表现空间的载体进行观照。而在听觉主体的层面上,主体在作品中的存在形式(隐匿与在场),及其具体的实践行为(凝视或倾听),对于感知活动的态度(主动与被动)等,都通过对互动性的主客体经验的描绘,而被投射至对于风声意象的具体表现上。基于以上对风声意象呈现形式的考察,可以看到,风声并不是一种纯然客观的物质物像,而是深植于传统内部的文化存在,它反映了特定群体认识、看待、理解和阐释世界、自我以及世界与自我关系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中至为关键的,便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前者具有着不同的层次范畴(自然的和文化的),而后者则包含着不同的认知属性(虚实、内外和远近)。无疑,风声意象勾连了主客观世界的间隙,磨合了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差距,主体可以通过对风声意象的解读与领悟,体味和感知个体存在的意义,以及他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考察,能够对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作一整体性的分析判断。从而以小观大,一方面探讨文学与图像艺术对“声音”等非视觉对象的表现方式,参量和比照文学与图像各自的特征与不同的艺术形态,把握艺术门类间的异同;另一方面,使得“听觉”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视、听、触等不同的知觉体系,在艺术学理论的“舞台”之上,合奏出激动人心的交响。
李建江[8](2020)在《鸳鸯蝴蝶派诗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鸳鸯蝴蝶派诸人旧体诗人和诗评家的文学身份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学界对这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是薄弱的。近年来,近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成为学界热点,鸳蝴派正逐步得到更加立体的文学身份的呈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将鸳蝴派诗话分为香奁与闺秀诗话、宋诗派诗话、滑稽诗话加以论述,并关注诗话中的现代质素,重点探讨其诗学观点,并结合相关诗歌创作,以期对文学“祛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绪论部分主要是研究综述,以及阐述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为鸳蝴派诗话作者与文献概述。诗话作者大多为近代报刊的主办者或主要撰稿人,梳理其报界经历,可以勾勒出鸳蝴派文艺阵地的大体轮廓。诗话的兴盛与近代国粹主义思潮密切相关,国学社团与诗话作者有紧密的文化联系。诗话基本发表于报刊杂志,对这些刊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说明。第二章探讨诗话中的宋诗学倾向。鸳蝴派诗话的宋诗观通透而豁达,它们承认宋与唐有着清晰可辨的诗学承续脉络,宋诗是对唐诗的突围。面对唐宋诗之争,它们摆落政治革命羁绊,回归诗学分析,在三个方面与宗唐派交锋点。结合具体的诗歌创作,重点分析宗宋大家姚鹌雏、闻野鹤的诗学倾向,姚氏倾心海藏,主蕴藉之旨;而闻氏服膺散原,重写作规则。第三章探究香奁艳体与闺秀话。作为香奁艳体诗歌史的重要节点的《香奁集》以及明代王次回《疑雨集》,在清末民初被重新审视,掀起“王次回热”,深刻影响了鸳蝴派陈蝶仙、周瘦鹃等人的诗学倾向。同时,闺秀诗歌在清代发展到高峰,鸳蝴派诗话大量着录女性诗歌作品,有着明显的以人系诗、以诗存人的诗史意识,体现出独特的女性诗歌审美趣味。并重点分析陈蝶仙诗话的艳体诗批评,以及周瘦鹃闺秀诗话中的诗事。第四章探究“尚俗”“尚趣”的滑稽诗话。“俗”与“趣”的背后是俗文化与雅文化之间价值平衡的深层问题。俗文学的近代兴盛,是雅俗价值寻找新的平衡状态的文学反映。滑稽诗话出现了许多偏离古典传统的特点,这与近代娱乐休闲生活的变化与小报的创办发展有紧密联系。诗话以士林、市井作为主要写作空间,以经生儒士、新知识分子、市井俗人作为主要对象,趣中有刺。徐枕亚诗话辑录情鬼痴魂之诗与事,较为特别。第五章关注诗话中的现代质素。鸳蝴派诗话向国人介绍东洋(主要是日本)、西洋(多为英国、法国、希腊)、南洋(主要是印度、泰国、印尼等地)的诗歌,体现出明显的域外特征,开拓了中国人的诗学视野,这方面的研究以苏曼殊、胡怀琛为主。新诗发展的早期阶段,胡怀琛已经多有相关的批评实践和理论思考,使得诗话具了有新旧并存、以旧济新的新特征。结语探讨鸳蝴派诗话的文学史意义。它是中国传统诗学批评的殿军主力之一,也是闭幕者,更以其现代性特征成为现代新诗理论的启示者和主要发生地之一。
张承志[9](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认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李言实[10](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研究表明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二、存在与超越: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及其嬗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存在与超越: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及其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厘清 |
第一章 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状况 |
第一节 新文学的建立对歌词文学身份的排斥 |
一、文学革命:现代文学观与文学史的建立 |
二、新文学规范对歌词文学的排斥 |
第二节 文学史政治性建构下的歌词入史状况 |
一、革命文学:《讲话》与新文学史的重构 |
二、雅俗文学的重构与歌词入史状况 |
第三节 文学史经典话语规范下的歌词入史状况 |
一、“重写文学史”中的歌词入史状况 |
二、文学史经典对文学史书写的规范 |
第二章 解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现状的问题 |
第一节 文学史经典话语霸权对歌词文学身份的压抑 |
一、文学制度与文学史经典话语霸权 |
二、歌词制度的缺失与被压抑的文学身份 |
第二节 “文学”的范畴与歌词的学科归属 |
一、西方现代学科分类体系在中国的殖民 |
二、历史视野下的现代“文学”范畴与歌词归属 |
第三节 文学史的叙述性与歌词入史 |
一、文学史的历史话语 |
二、文学史的雅俗观念与政治意识形态 |
第三章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新视野 |
第一节 现当代歌词与新诗的历史渊源 |
一、新诗:“解开镣铐跳舞”的诗歌 |
二、歌词:“戴着镣铐跳舞”的诗歌 |
第二节 新诗与歌词二分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体系 |
一、新诗与歌词的文体差异 |
二、诗歌:新诗与歌词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的总结与展望 |
一、歌词入史的历史尝试与得失 |
二、歌词入史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歌词入史状况统计表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三国遗事》中神话相关研究 |
1.2.2 《三国遗事》中民间故事相关研究 |
1.2.3 《三国遗事》中诗歌相关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国遗事》编撰及文学性 |
2.1 一然与《三国遗事》 |
2.2 编撰基础及背景 |
2.2.1 编撰基础 |
2.2.2 编撰背景 |
2.3 特点及文学性 |
第三章 《三国遗事》中的神话 |
3.1 《三国遗事》神话性质 |
3.2 《三国遗事》神话分类 |
3.2.1 民族起源神话 |
3.2.2 建国始祖神话 |
3.2.3 其他国王神话 |
3.2.4 姓氏神话 |
3.3 《三国遗事》神话特点 |
3.3.1 神话与历史的双重性 |
3.3.2 巫俗与动物崇拜信仰 |
3.3.3 帝王诞生异象 |
第四章 《三国遗事》中的民间故事 |
4.1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性质 |
4.2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分类 |
4.3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思想内涵 |
4.3.1 补漏正史,表达民众情感 |
4.3.2 教化百姓,宣传佛教义理 |
4.3.3 弘扬民族精神,谱写民族文化 |
4.4 《三国遗事》民间故事的小说化 |
第五章 《三国遗事》中的诗歌 |
5.1 《三国遗事》中的乡歌 |
5.1.1 乡歌产生背景 |
5.1.2 乡歌性质及分类 |
5.1.3 乡歌解析 |
5.2 《三国遗事》中的赞诗 |
5.2.1 赞诗性质 |
5.2.2 赞诗艺术特色 |
第六章 《三国遗事》与中国文学 |
6.1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 |
6.1.1 《搜神记》与《三国遗事》之精怪故事 |
6.1.2 《三国遗事》与《搜神记》的关联及成因 |
6.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 |
6.2.1 “梦”在《三国遗事》中的表现形式 |
6.2.2 《三国遗事》与《红楼梦》之“梦”的比较 |
6.2.3 “梦”的艺术价值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地理背景 |
二、时代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实维度 |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
一、批判传统文化 |
二、批判现代事物 |
小结 |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
一、回忆童年乡村 |
二、感怀女性生活 |
三、摹写家乡现状 |
小结 |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
一、血性侠情范式 |
二、侠义守望楷模 |
三、刚柔相济圭臬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维度 |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
一、勾勒理想传统 |
二、展现纯美人情 |
小结 |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
一、晕染神性时空 |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索维度 |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
一、神力无奈退守 |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
小结 |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
一、诉诸修心无果 |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近代教育期刊蕴含的德育主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2.《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是探寻近代德育思想的代表性期刊 |
3.有关近代教育期刊的系统研究相对匮乏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期刊 |
2.德育主题 |
(四)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对《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近代德育理论研究及其进展的相关文献综述 |
3.关于近代德育研究主题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概览 |
(一)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兴起的时代背景 |
(二)二十世纪初叶教育期刊发展图景 |
二、近代教育期刊中的德育主题及其嬗变(上) |
(一)身与心合一:修身传统的近代传承 |
(二)文明与开化:性教育的讨论与实践 |
(三)德育规范化:训育的实践变革改进 |
三、近代教育期刊中的德育主题及其嬗变(下) |
(一)学术界公案:“读经”问题的论争 |
(二)家国志觉醒: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出现 |
(三)国民性改造:公民科的广泛推行 |
四、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轨迹及特点 |
(一)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动因 |
1.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革 |
2.传统道德观亟待转型 |
3.近代教育家先进德育观及教育实践的推动 |
(二)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轨迹 |
1.从“中体西用”的封建德育观到对“公德”“私德”的讨论 |
2.从“臣民”到“公民”之道德主体的转变 |
3.从单一的“训育”逐步走向德育的民主化 |
(三)我国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特点 |
1.德育主题演变突显上层制度和社会生活影响的双重性 |
2.在演变历程中坚持融汇中西,追寻德育目标的现代性 |
3.主题演变过程中,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具有共生性 |
4.注重教育期刊与德育论着、报纸等载体的同步性 |
五、研究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演变的当代价值 |
(一)探讨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助于弥补近代德育思想研究的空缺 |
(二)考察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利于明晰中国德育现代化演变的轨迹 |
(三)探究近代教育期刊之德育主题有益于当代教育期刊的改革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
4.1.1 身体的知觉 |
4.1.2 感知的统觉 |
4.1.3 意向的显现 |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
4.2.1 身体的定位 |
4.2.2 行为的结构 |
4.2.3 体验的再现 |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
4.3.1 自在的秩序 |
4.3.2 自为的秩序 |
4.3.3 自立的秩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
5.1.1 感知的奠基 |
5.1.2 联觉的体验 |
5.1.3 领受的相通 |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
5.2.1 行为的结构 |
5.2.2 空间的组织 |
5.2.3 意识的流动 |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
5.3.1 行为的基础 |
5.3.2 联觉的展开 |
5.3.3 想象的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
(6)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明清教材专门研究 |
二、教材(教科书)有关研究 |
三、教材文本有关研究 |
四、研究评价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明清教材的嬗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思想流变与教材发展 |
一、程朱理学为宗与教材 |
二、陆王心学崛起与教材 |
三、颜元实学涌现与教材 |
第二节 明清的文教政策与教材发展 |
一、教材体系的界定与增编 |
二、官学教材成为知识权威 |
三、书院派特色教材的兴起 |
四、蒙学教材学科式发展 |
五、教材集成与训诂考订 |
第三章 明清教材概览 |
第一节 明清教材概览(上):官学教材 |
一、经义类教材 |
二、律政类教材 |
三、礼制类教材 |
四、告诫类教材 |
五、文体类教材 |
六、军事类教材 |
七、科技类教材 |
第二节 明清教材概览(中):书院教材 |
一、讲求理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二、讲求心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三、以实学为主书院的特色教材 |
四、考据学派书院的特色教材 |
第三节 明清教材概览(下):蒙学教材 |
一、基础识字类教材 |
二、伦理规范类教材 |
三、名物典故类教材 |
四、诗歌作文类教材 |
五、数理科技类教材 |
第四章 明清教材的知识体系 |
第一节 关于历史与人文的知识:人物及其事件文本 |
一、鲜活的人物:以《三字经》、《千字文》为例 |
二、具体的事件:以《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为例 |
三、文化的标识:以《二十四孝图说》、《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为例 |
第二节 关于思想与义理的知识:论着与经义文本 |
一、直抒义理:以《三字经》、《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例 |
二、官修权威:以《五经大传》为例 |
三、名家导读:以《四书大全》为例 |
四、博览众家:以《性理大全》为例 |
五、经世致用:以《武经七书》、《孝经》、《说苑》为例 |
第三节 关于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律法与礼制文本 |
一、行为样本:以《弟子规》为例 |
二、角色规则:以《皇明祖训》为例 |
三、生存法则:以《大明律》、《大明会典》、《明大诰》为例 |
第四节 关于审美与文体的知识:诗词与文体文本 |
一、创作与审美启蒙: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为例 |
二、诗词大会:以《千家诗》、《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为例 |
三、能臣作文:以《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书文》为例 |
四、文豪经典:以《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观止》、《文章辨体》为例 |
第五节 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科技与数理文本 |
一、天文地理:以《千字文》、《三字经》、《畴人传》为例 |
二、渔林制造:以《幼学琼林》为例 |
三、数理科学:以《九章算术》、《数理精蕴》为例 |
第五章 明清教材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丰富展现:基于生活应用的百科读物 |
一、凭借丰富走向整全的生活 |
二、凭借丰富走向生动的实践 |
三、凭借丰富走向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朴素说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启蒙与建构 |
一、错落有致——基于个体心理成长的内容布局 |
二、言之有理——基于百家之言的历史论证 |
第三节 诗性表达:基于诗词歌赋的文化隐喻 |
一、律对与诗词:创造的空间 |
二、比兴与典故:隐喻的展现 |
第六章 透析:来自明清教材文本的启示 |
第一节 教材文本“基因”:活性知识 |
一、基因链之一:知识存量 |
二、基因链之二:表达呈现 |
三、基因链之三:接受逻辑 |
第二节 教材价值拓展:何以超越 |
一、价值超越的核心:客体价值 |
二、价值超越的藩篱:教学生态 |
三、价值超越的逻辑:认知建构 |
第三节 “教育性”落地图景:本土化 |
一、语言风格:文以载道 |
二、文本扩展:由博返约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一、明清教材是明清时期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 |
二、明清教材展示了理想教材的基因模型 |
三、明清教材文本教育性的现实价值 |
四、明清教材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明清官学主要教材目录 |
附录2:明清书院主要特色教材目录 |
附录3 :明清表蒙学主要教材目录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7)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创新性 |
第一章 风声意象及其文化渊源 |
第一节 风声意象的意涵与流变 |
一、经验之“风声” |
二、哲思之“风声” |
三、抒情之“风声” |
第二节 宋前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一、宋前辞赋与散文中的风声意象 |
二、宋前诗歌中的风声意象 |
三、宋前图像中的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化语境中的“风声” |
一、“诗画一律”与风声意象 |
二、“六根互用”与风声意象 |
三、“天人合一”与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分类 |
第一节 随物赋声:风声意象按声源分类 |
一、随物赋“形”与随物赋“声” |
二、松吟万壑: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松声意象 |
三、风篁成韵: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竹声意象 |
四、风铎和鸣: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有四时:风声意象按时间分类 |
一、“四时之变”与风声意象 |
二、宋代文学中的悲秋传统与秋声母题 |
三、宋代图像中的四时观念与秋声母题 |
第三节 风自四方:风声意象按空间分类 |
一、四方与四时:“四方风”与风声意象 |
二、“西”的方位语义与宋代文学中的西风声意象 |
三、方位意识的成熟与宋代图像中的西风声意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时间表达 |
一、风声意象的“绵延”与“顷刻” |
二、宋代文学中的听觉叙事与风声意象 |
三、宋代手卷的时间性与风声意象 |
四、“动势”的时间意义与风声意象 |
五、云烟的时间隐喻与风声意象 |
第二节 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空间建构 |
一、宋代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与风声意象 |
二、“声景”与“远境”:风声意象在宋代图像中的空间呈现 |
三、云烟的空间属性与风声意象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听风人” |
一、听觉主体在宋代文学中的缺席与隐匿 |
二、听觉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在场与意义 |
三、凝视与倾听:听风主体在宋代图像中的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时空观念的呈现 |
第一节 风声意象与宋人的时间观念 |
一、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二、宋人的时间观念及其产生背景 |
第二节 《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对时间观念的呈现 |
一、时间的变动性与听觉的主导性 |
二、《秋声赋》中时间的类型 |
三、《秋声赋》中的风声意象与时间观念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风声意象对空间观念的呈现 |
一、远与近:现实之景与记忆图式 |
二、虚与实:物理世界与诗意空间 |
三、内与外:自然风物与内在之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鸳鸯蝴蝶派诗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方法 |
第一章 鸳蝴派诗话作者与文献概述 |
第一节 诗话作者及其报界活动概况 |
第二节 诗话作者与近代国学社团 |
第三节 诗话文献的刊发与着录 |
第二章 鸳蝴派诗话的宋诗学倾向 |
第一节 鸳蝴派诗话的宗宋诗学 |
第二节 鸳蝴派诗话对唐宋诗之争的回应 |
第三节 倾心海藏的姚鹓雏 |
第四节 服膺散原的闻野鹤 |
第三章 香奁与闺秀诗话 |
第一节 次回魅影与近代香奁诗风 |
第二节 诗史意识与闺阁诗审美趣味 |
第三节 陈蝶仙诗话的艳体诗批评 |
第四节 周瘦鹃闺秀诗话中的诗事 |
第四章 “尚趣”“尚俗”的滑稽诗话 |
第一节 近代城市生活的雅俗平衡与古典偏离 |
第二节 滑稽诗话的书写空间与对象 |
第三节 徐枕亚:鲍家鬼唱 |
第五章 鸳蝴派诗话的现代质素 |
第一节 诗话内容的域外特征 |
第二节 诗话与早期新诗 |
结语 鸳鸯蝴蝶派诗话的文学史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
一、从小说到戏剧 |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
一、1962—1999:初始期 |
二、2000—2015:发展期 |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
六、小结 |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
四、小结 |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四、小结 |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
(二) 吴兴国采访录 |
(三) 张献访谈 |
(四) 冯远征访谈 |
(五) 喻荣军访谈 |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存在与超越:海洋诗歌的生命意蕴及其嬗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D]. 余瑞丰. 北华大学, 2021(02)
- [2]《三国遗事》文学研究[D]. 穆禹含. 延边大学, 2021(02)
- [3]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4]我国近代教育期刊德育主题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以《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为线索[D]. 毕瑜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明清时期学校教材研究 ——基于文本的考察[D]. 刘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风声意象在宋代文学与图像中的呈现[D]. 邓珏. 东南大学, 2020(02)
- [8]鸳鸯蝴蝶派诗话研究[D]. 李建江. 山东大学, 2020(11)
- [9]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