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蓝希[1](2020)在《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恢复和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直是各个国家不断坚持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从国内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可以得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区域性质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面对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何以精准量化、全面系统的形式对不同区域不同地类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了解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性继而制定相对应的治理政策,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论文在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梳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阐述;其次,在土地三大类的分类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区域用地分类,结合武汉市的用地情况,详细分析各类用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核算内容与计算方法;借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BOSSEL基本类定向指标进行计算,参考国内外社会经济标准以及武汉市近几年内各生态指标数值制定等级划分标准,结合综合评价法获得土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子系统的综合指数值;最后,依据系统发展协调理论,对资源价值核算结果与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数值进行协调度测算与公平性评价,并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结合三种成果对武汉市2016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做出合理、科学地评价,以进一步剖析并提出相应土地利用战略及保障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分析框架。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标准对武汉市的土地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并获得资源价值发展指数值,依据基本类定向指标模型对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态势发展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框架对系统协调度计算与公平性评价的模型进行改进,运用发展综合指标测度方法将态势发展数值结果、系统协调度结果、公平性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测算,最终得出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该方法为以后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体系选择提供了一种新颖思路。(2)基于农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农用地的经济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来看,远城区中的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汉南区均为弱可持续性,蔡甸区和黄陂区的可持续性等级则为中可持续,江夏区的经济可持续性最高,为完全可持续,主要原因为东西湖区和汉南区的农用地面积缩减速度较快,目前两个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重心也逐渐偏离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而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尤其是江夏区的农产品则依然为武汉市的主要农业发展区域;从生态可持续利用状况来看,远城区基本属于弱可持续以上等级,其中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等级达到了中可持续,主要原因为江夏区、黄陂区和新洲区的农用地面积占武汉市全市的比重较大,其具有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价值也较于中心城区更高,而东西湖区农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为弱可持续,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近年来也有逐步向二三产业实现快速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第一产业相关的农用地发展有所减弱。(3)基于建设用地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经济可持续评价情况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7个行政区在经济可持续性方面均为可持续,几个行政区近年来的地价交易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远高于其他两大类的土地收益,而远城区的几个行政区也依托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生产速度、提高产出效率,其经济可持续性均处于中可持续等级;从建设用地的社会可持续利用等级水平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均隶属于可持续等级,而远城区的社会可持续利用水平也均处于中可持续;从武汉市建设用地的生态可持续性情况来看,中心城区除去汉阳区、青山区为不可持续之外,包括远城区所有行政区,其可持续性等级均为弱可持续,主要原因在于汉阳区和青山区是以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是重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行政区,生态可持续性相较于其他几个行政区更低且污染排放量较其他几个行政区要高,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4)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未来发展对策建议在得到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农用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对武汉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陈展图[2](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陈茜[3](2020)在《河南省上蔡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是最基础的研究,为城乡统筹、打消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和依据,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几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县级土地资源的利用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在一些区域进行推广,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借鉴,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以河南省上蔡县作为土地研究对象,对目前上蔡县土地利用情况和县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和相应评价方法对上蔡进行评价,并且从自然、社会、经济三个角度分析出可能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造成阻碍的因素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第一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全方位阐述,对本文所采用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进行描述。第二章介绍土地相关理论和概念。第三章从各个维度描述了上蔡县区域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利用进展及相关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为土地资源可持续评价系统的建立准则、具体实施细节、实施结果并且给出相关措施意见。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多个维度对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分析,以量化的方法确定不同维度与因子之间的重要程度,定性定量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减少人为影响。并以此方法得出主要结论为上蔡县从2011年到2017年这七年时间内,土地由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刚跨入初步可持续利用阶段。在资源可持续、社会可接受程度、经济可行性三者中,资源可持续发展最为缓慢,近几年终值相对于初始值只增加了 15%左右,但是评价值却相对较高,说明资源可持续层目前整体向好,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可接受性评价结果增长速度却比资源可持续性要高,其增长速度与经济可行性增长速度有着较高相关关系,鉴于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结构有着一定的促进与改善作用,因此可以发现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可接受性评价结果的增高。经济可行性评价结果处于最低的位置,且与其他指标层的评价结果差距较大,但是近几年增长速度却最快,并且已经有赶超其他准则层的势头。说明,目前上蔡县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但要注意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六章以第五章为基础给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可执行意见,就本文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并做出展望。
沈星[4](2019)在《传统知识视角下农村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黄平县重安镇小寨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试点探索阶段,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已经比较成熟。受科学技术影响,政策制定越来越依赖科学与技术,强调纯粹的科学性与技术性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及背景,政策和规划缺失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的传统知识大多被排斥于科学技术知识之外。在乡村振兴中不少农村的土地利用规划也是直接套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欠缺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念及农村特殊性的考虑,传统知识的科学性不被重视,忽视农村土地特征、结构、布局风貌等土地相关传统知识的维持平衡作用。打乱农村原有的平衡状态,农村土地利用矛盾增多,出现土地使用不合理、高标准耕地质量数量两方面急速下降、土地复垦困难、农村风貌“千村一面”等隐患,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传统知识文化的舍弃,传统土地利用观念淡化。基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探索期及土地利用问题突出的情况,本文尝试通过挖掘优秀的有价值意义的传统知识用于优化土地利用,也进一步丰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传统知识优化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可以正视传统知识的价值,传承传统知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能够吸收传统知识优化土地利用的内容保留乡村山水林田湖整体性的特色理念。本论文主要是以传统知识丰富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选择了黄平县重安江镇小寨村为案例点,结合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根据当地1984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到2017年现状划分两个时间点,研究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在当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总33年间的改变前后,了解土地利用问题增加的原因。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二手资料收集、参与式农村评估法、访谈法的具体调查方法,对当地传统知识改变前后从耕地管理模式、耕作方式、村规民约及其他传统知识进行相关实证案例收集,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田野中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定量方法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当地土地从各类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特点及传统知识与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收集相关数据及案例。结合问卷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1984年和2017年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的两种不同状况差异,运用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土地优化配置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对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分析后提出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纳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回归原有的传统知识对土地特征、结构、布局风貌的优化。主要研究结果与建议如下:(1)33年来传统知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耕地管理模式下的稻-鱼-鸭直接改变为稻-鱼模式,耕地耕作方式在技术上大量采用机械化,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村规民约条款完善但作用减弱。其他相关的土地传统知识在歌谣、农俗谚语、服饰、土地信仰等逐渐消失,传统风水学关于选址布局等因素更是难觅其迹。(2)33年来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数量和可持续性方面等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农用地出现耕地面积减少及土地地力下降,土地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抛荒现象增多,林地管理方式更加粗放化,但森林覆盖率增加,建设用地规模扩大迅速且土地复垦难度加重,未利用地改变后的隐患增多。土地结构整体改变较小但建设用地激增且保持不断扩大的状态,土地布局改变后农村整体风貌景观。(3)对于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改变出现的问题提出注重传统知识的土地利用,实现传统知识的优化。具体为使用农家肥可以维持耕地地力,土地价值及信仰的培育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耕地被随意抛荒丢荒等闲置问题,林地重视村规民约管理,多渠道解决林地种植管理技术的传承,建设用地在规划或使用时结合传统知识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土地硬化。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考虑结合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强调的重视并引导当地群众众熟知的传统风水学知识主动参与规划编制,不仅规划政策增加可行性,在乡村风貌景观布局上也能保留特色。(4)建议将传统知识纳入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体系,利用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念,注重传承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传统知识,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传统知识的传承,群众主动学习传承传统知识,新媒体多渠道加强宣传,多形式结合教育传承优良传统知识。
郭晨星[5](2019)在《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文中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西北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的建设腹地,沿线各城市将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但西北地区土地干旱缺水,生态系统脆弱。此外,还存在诸如城市用地浪费严重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城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基于此,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稀缺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中包含的链式因果关系,选取19个包含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方面因素的指标构建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搜集整理31个城市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法计算出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得分;其次,运用ArcGIS中的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分析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间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揭示出该区域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关系。同时,论文借助协调度函数计算出PSR框架下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中所包含的人地协调关系。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2016年较200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显着提升,且整个研究区域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呈现良性发展趋势;(2)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明显。总体上,陕西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则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点;(3)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2006-2016年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出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集聚趋势与时序分析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级的全局演化过程完全对应;(4)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各城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与PSR系统协调度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
杨孝雨[6](2019)在《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当前土地管理和土地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开展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掌握区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而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工作,是今后解决我国土地资源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围绕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对东、中、西部区域的内部城市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以期能为各区域今后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选取了东部地区的济南市和广州市、中部地区的武汉市和哈尔滨市、西部地区的渭南市和成都市,展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对比研究,具体的内容包含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数据来源五个小节;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土地利用的适宜性以及变更土地利用方向的困难性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对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进行了相应的阐述;第三部分是基于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的内容包括模型改进的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区域不同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和水平方法的确定,其中权重的确定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水平的确定采用改进的TOPSIS法;第四部分对各区域的城市即济南市、广州市、武汉市、哈尔滨市、渭南市和成都市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后文分析的需要对济南市和广州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计算,借以更好的了解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第五部分对各研究城市展开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工作,包括东、中西部各区域城市的评价结果分析,同时对东、中、西部区域进行各自区域内城市间的对比分析;第六部分在基于第五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结论,根据得出的结论进而提出今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第七部分对本文的不足和展望进行总结。
千倩[7](2019)在《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人类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是由人类行为方式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决定的,又会影响未来人类活动和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集约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合理集约是我们持续追求的目标。但是,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集约评价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基于集约化变量的原理及方法,以土地合理利用、土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因素对集约化变量进行修正,构建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研究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度,并通过研究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在土地资源上投入的产出情况,分析当前土地集约利用阶段,对要素投入量的合理区间进行分析,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以北京市和上海市两个直辖市作为模型应用和比较对象,对两市在2003-2017年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及发展过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在2003-2017年间的土地利用过程中,集约度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十五年间分别增加了213%和91.8%,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两市随着在土地上持续追加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土地利用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资本单一投入的情况下,北京市和上海市资本投入的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都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减小,这表明北京市和上海市土地的资本集约化水平处于由集约逐渐过渡到过度集约的阶段,但较之上海的数据来讲,北京市资本的边际效益较大,平均效益较小,这表明上海市当前资本投入的产出效益优于北京市。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市和上海市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和平均效益随着劳动力要素投入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判断北京市和上海市在2003-2017年间劳动力要素在土地资源的投入中表现为过度投入,土地利用处于劳动力过度集约状态。本文通过对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模拟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可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四种发展情景分别对北京市和上海市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状况进行模拟,寻求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结果表明在今后两个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全面协调影响城市发展的各要素,采用均衡发展模式协调发展过程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汤娜[8](2019)在《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陕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载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特别是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环境破坏严重、人口压力剧增、土地利用粗放等导致人地关系日益紧张。此外,作为能源消耗与各类产业活动的承载,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土地类型的利用不能一味的考虑其经济效益,应重视土地利用环境效应及约束问题,将低碳排放作为未来土地利用和布局的约束与目标,实现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可持续发展、一般均衡理论相关理论基础,对陕西省近八年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凸显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陕西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研究不同碳排放约束下各类型用地的数量变化及各类型用地数量变化对部门产值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对2020年及2030年各类型用地数量进行预测。得到如下结论:(1)对不同土地类型用地需求的影响。由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包含了政府、企业与个人作为模型的经济主体,模型暗含的原则是这些主体是以追求效用或者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求解方程,不但考虑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考虑到了生态效益。首先,在基准情形下,即当碳排放强度降低3%且满足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下,除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外,其他用地类型面积均降低,其中面积降幅最大的是工业用地,建筑业用地其次。其次,在节能情景下,即当碳排放强度降低5%且满足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下,农业用地面积同样有所增加,而服务业用地、邮政运输及仓储用地、共事业用地、建筑业用地及工业用地面积则分别降低,其中工业用地与建筑用地降幅最大。最后,在强节能情形下,即当碳排放强度降低7%的且满足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下,土地类型利用面积增减情况与基准与节能情形一样,农业用地面积增长而其他类型土地利用面积降低,工业与建筑业用地面积首当其冲。(2)对不同部门产值的影响。在减排约束下当工业用地、建筑用地、交通用地、商服用地与公共事业用地量降低而农业用地增加的情形下,农业部门、商服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六大部门产值也有所变动。其中农业部门、商服及公共事业部门产值有所增加,而交通运输部门、建筑部门及工业部门产值有所下降。(3)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基准情景、节能情形与强节能情形下,随着不同类型用地数量的变化,宏观经济中GDP、投资、居民消费及进出口也有所变动。即在碳排放约束下,建筑业用地、交通运输业用地、商服业用地与公共事业用地量数量降低而农业用地数量增高的情形下,GDP、居民消费、投资及进出口表现出了下降的态势,而政府消费则表现出了上升的态势。并且,随着碳排放约束的不断加大,当其他类型用地数量不断减少而农业用数量不断增加时,GDP、投资、居民消费及进出口的下降幅度也不断增强而政府消费的上涨幅度则不断减弱。(4)对陕西省2020与2030年各类型用地面积进行预测,为实现减排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在未来的土地供应过程中可加大商业与公共事业与农业用地的用地数量,但应严格控制工业用地与交通用地数量,防止工业用地数量扩张。
刘德旺[9](2019)在《肥东县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旅游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发展。目前对于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的研究比较少,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旅游用地的开发中,只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片面地追求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对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主要得出一下研究结论:(1)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2)通过评价分析,总结目前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存在以下问题:景区旅游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和利用率低下、旅游用地开发与规划不协调、旅游用地利用的整体性较差、旅游用地单位面积效益不高、旅游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景区基建设施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景区缺乏旅游用地规划人才。
戴月坤[10](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居民渴望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由此而生的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并已初具规模。特别在十九大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文化与资源共享、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方式。土地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要素,在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需要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下高效提升,多元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渐被重视,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衡量乡村旅游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十九大新背景、新视角下,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探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综合运用公开数据资料、实地调研资料以及相关人员访谈资料,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熵值法修正权重,对上海市山塘村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状况,阐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用地规划缺位,规划之间衔接度不高;旅游用地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建筑垃圾堆放违法占地,破坏景观;旅游定位不明确,品牌知名度不高;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匮乏,外出村民返乡意愿不强烈等问题,并针对问题与效益分析提出加强规划管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提高效益整体协调度,创建特色品牌农业的对策建议,实现乡村旅游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性理论 |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第三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框架构建 |
3.1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分析 |
3.1.1 用地类型确定 |
3.1.2 资源价值核算内容 |
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态势分析 |
3.2.1 评价方法确定 |
3.2.2 指标因子择取 |
3.2.3 评价标准制定 |
3.3 系统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3.3.1 系统协调度模型 |
3.3.2 系统公平性评价模型 |
3.3.3 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四章 武汉市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分析 |
4.1 农用地价值核算 |
4.1.1 耕地价值核算 |
4.1.2 林地价值核算 |
4.1.3 园地价值核算 |
4.1.4 草地价值核算 |
4.2 建设用地价值核算 |
4.2.1 住宅用地与工矿仓储用地价值核算 |
4.2.2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特殊用地价值核算 |
4.2.3 交通运输用地价值核算 |
4.3 未利用地价值核算 |
4.3.1 水域用地价值核算 |
4.3.2 其他土地 |
4.4 土地资源价值核算结果综合分析 |
第五章 武汉市土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 土地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1.1 经济指标因子选取 |
5.1.2 经济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 土地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2.1 社会指标因子选取 |
5.2.2 社会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 土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5.3.1 生态指标因子选取 |
5.3.2 生态可持续利用态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 |
6.1 权重与发展指数值计算 |
6.1.1 基本类定向指标权重计算 |
6.1.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系统发展指数计算 |
6.2 系统协调度与公平性分析 |
6.2.1 综合系统协调度结果 |
6.2.2 综合系统公平性评价 |
6.3 评价结果分析 |
6.3.1 系统协调度结论分析 |
6.3.2 系统公平性评价结论分析 |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河南省上蔡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分析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2.2 土地稀缺性理论 |
2.3 可持续利用理论概述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3. 上蔡县区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条件 |
3.1.3 地形地貌 |
3.1.4 水文条件 |
3.1.5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分布情况 |
3.2.2 社会发展情况 |
3.3 土地利用情况 |
3.3.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3.3.2 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4. 上蔡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评价土地可持续的方法 |
4.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4.3.2 层次分析法特点 |
4.3.3 层次分析基本步骤 |
4.3.4 标准化评价指标 |
4.3.5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 |
4.4 综合评价值计算流程 |
4.4.1 指标权重值的计算 |
4.4.2 评价目标值确定和标准化 |
4.4.3 上蔡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结果 |
4.5 上蔡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
5. 上蔡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
5.1 严格保证耕地面积,提高生产效率 |
5.2 结合发展目标,合理进行土地规划 |
5.3 充分调动资源,科学开发土地 |
5.4 整治改善上蔡县环境质量 |
5.5 完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传统知识视角下农村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黄平县重安镇小寨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政策出台 |
1.1.2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1.1.3 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域介绍 |
1.6.1 小寨村历史 |
1.6.2 小寨村现状 |
1.6.3 小寨村传统文化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传统知识 |
2.1.2 土地利用 |
2.1.3 土地利用优化 |
2.1.4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
2.1.5 参与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
2.2.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理论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 1984年小寨村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状况 |
3.1 1984年的传统知识 |
3.1.1 土地(耕地)利用知识 |
3.1.2 村规民约 |
3.1.3 其他相关的传统知识 |
3.2 1984年的土地利用状况 |
3.2.1 各类土地利用状况 |
3.2.2 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
3.2.3 土地利用布局特点 |
3.3 小结 |
4 2017年传统知识、土地利川现状及改变 |
4.1 2017年的传统知识现状 |
4.1.1 土地(耕地)利用知识 |
4.1.2 村规民约 |
4.1.3 其他相关的传统知识 |
4.2 201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 |
4.2.1 各类土地利用现状 |
4.2.2 土地利用结构 |
4.2.3 土地利用布局特点 |
4.3 33年来的改变及存在的问题 |
4.3.1 土地利用的改变 |
4.3.2 传统知识的改变 |
4.3.3 传统知识与土地利用改变所带来的问题 |
4.4 小结 |
5 结合传统知识优化土地利用问题 |
5.1 传统知识对各类用地的优化 |
5.1.1 传统知识优化农用地 |
5.1.2 传统知识优化建设用地 |
5.1.3 传统知识优化未利用地 |
5.2 传统知识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 |
5.3 传统知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传统知识及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 |
6.1.2 重视传统知识的科学性,利用传统知识优化土地利用 |
6.1.3 传统知识丰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6.1.4 传承土地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寨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致谢 |
(5)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土地 |
2.1.2 土地可持续利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PSR模型内涵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资源稀缺理论 |
3.丝路西北段区域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 |
3.1 区域发展现状 |
3.1.1 城市性质分析 |
3.1.2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3.1.3 区域生态环境状况 |
3.2 区域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城市土地资源条件 |
3.2.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
3.2.3 存在问题 |
4.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目标 |
4.1.2 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说明 |
4.2 数据来源 |
4.3 评价步骤 |
4.3.1 权重的确立及方法 |
4.3.2 权重计算 |
4.3.3 综合得分计算 |
4.3.4 PSR系统协调度计算 |
5.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 |
5.1 时序变化分析 |
5.1.1 总体分析 |
5.1.2 区域差异分析 |
5.2 空间差异分析 |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 系统协调度分析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6)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研究 |
1.3.2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内涵研究 |
1.3.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目标研究 |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土地资源基本特征概念 |
2.1.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2.1.2 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
2.1.3 土地利用的适宜性 |
2.1.4 变更土地利用方向的困难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3. 基于PSR模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3.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3.2 基于熵值法和TOPSIS法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3.2.1 评价指标标准化的确定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计算 |
4. 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
4.1 典型城市选取依据 |
4.2 东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2.1 济南市土地利用状况 |
4.2.2 广州市土地利用状况 |
4.3 中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3.1 武汉市土地利用状况 |
4.3.2 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状况 |
4.4 西部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
4.4.1 渭南市土地利用状况 |
4.4.2 成都市土地利用状况 |
5.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2.1 东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2.2 中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2.3 西部典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3 评价结果对比 |
5.3.1 东、中、西部各地区内部区域评价结果对比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1.1 基于各区域评价结果的结论 |
6.1.2 基于区域评价对比分析的结论 |
6.2 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
6.2.1 东、中、西部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2 东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3 中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2.4 西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
1.3.2 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 |
2.1.2 城市合理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可持续集约化变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边际效益递减理论 |
2.2.2 脱钩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2.2.4 系统论 |
2.2.5 系统动力学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
3.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
3.1.1 城市可持续集约化变量模型 |
3.1.2 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 |
3.1.3 生态承载力计算 |
3.1.4 脱钩关系评价 |
3.2 主要参数计算 |
3.2.1 生态足迹参数确定 |
3.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 |
3.2.3 资源条件参数权重估算 |
3.2.4 科技进步强度的弹性系数估算 |
3.2.5 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估算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状况 |
4.1 土地利用状况 |
4.1.1 土地利用现状 |
4.1.2 土地利用变化 |
4.2 社会经济状况 |
4.2.1 社会经济现状 |
4.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
4.2.3 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资源条件分析 |
5.1.1 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 |
5.1.2 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1.3 脱钩研究结果分析 |
5.1.4 资源条件评价结果分析 |
5.2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人类活动分析 |
5.2.1 劳动力要素投入分析 |
5.2.2 资本要素投入分析 |
5.2.3 科技进步强度评价结果分析 |
5.3 模型合理性检验 |
5.3.1 模型评价综合结果对比分析 |
5.3.2 模型评价资本要素结果对比分析 |
5.3.3 模型评价劳动力要素结果对比分析 |
5.4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
5.4.2 资本要素投入的集约度评价 |
5.4.3 劳动力要素投入的集约度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多情景模拟预测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6.1.1 系统分析 |
6.1.2 模型构建 |
6.1.3 确定变量 |
6.1.4 系统假设前提 |
6.2 模型的验证及检验 |
6.3 不同发展情景模拟预测 |
6.3.1 现状延续型 |
6.3.2 经济优先型 |
6.3.3 资源集约型 |
6.3.4 均衡发展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陕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碳排放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1.2.2 土地利用优化 |
1.2.3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 |
1.2.4 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核算与效应研究 |
1.2.5 基于碳排放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机理研究 |
1.2.6 土地利用优化方法研究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介绍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利用优化与土地类型划分 |
2.1.2 土地利用碳排放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2 一般均衡理论 |
2.3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 |
2.3.1 CGE模型概述 |
2.3.2 CGE模型的基本结构 |
2.3.3 模型适应性分析与构建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状况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陕西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类型的现状分析 |
3.2.2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
3.3 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计算 |
3.3.1 碳排放量测算模型 |
3.3.2 陕西省能源消费情况与碳排放核算结果分析 |
3.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土地利用优化的CGE模型 |
4.1 土地利用优化CGE模型的数据基础 |
4.1.1 社会核算矩阵概述 |
4.1.2 SAM的基本框架 |
4.1.3 陕西省SAM表的建立与调平 |
4.2 土地利用优化CGE模型构建 |
4.2.1 生产模块 |
4.2.2 贸易模块 |
4.2.3 机构模块 |
4.2.4 土地利用碳排放模块 |
4.2.5 宏观闭合 |
4.3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模型求解 |
4.3.1 生产模块参数估计 |
4.3.2 贸易模块参数估计 |
4.3.3 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他模块参数估计 |
4.3.4 模型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5 陕西省土地利用优化CGE模型的模拟分析 |
5.1 情景设定 |
5.1.1 基准情景设定 |
5.1.2 节能情景设定 |
5.1.3 强节能情景设定 |
5.2 土地利用优化模拟分析 |
5.2.1 不同减排情形对用地类型的需求分析 |
5.2.2 不同减排情形下对部门产出的影响分析 |
5.2.3 不同减排情形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5.3 陕西省土地利用优化模拟预测 |
5.4 陕西省土地利用优化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行业分类表 |
附录二:模型运行部分程序语言 |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肥东县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3 国外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4 国内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可持续利用 |
2.1.2 旅游用地 |
2.1.3 生态旅游 |
2.1.4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土地评价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第三章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基本思路 |
3.2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选取 |
3.3 评价方法 |
3.3.1 层次分析方法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四章 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4.1 岱山湖景区基本概况 |
4.2 岱山湖景区旅游开发现状 |
4.3 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利用现状 |
4.4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过程及方法 |
4.4.1 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4.4.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3 指标赋值 |
4.4.4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4.6 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5.1 旅游用地集约利用与提升经济效益 |
5.2 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旅游用地 |
5.3 规整旅游用地与融合旅游用地资源 |
5.4 景区旅游用地资源状况及时整理归档 |
5.5 减少旅游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5.6 引进旅游用地相关人才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指标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
6.2.2 指标赋值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表 |
作者简介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
2.1.4 土地与土地利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困境与土地利用概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金山区 |
3.1.2 廊下镇山塘村 |
3.2 廊下镇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条件 |
3.2.1 自然地理条件 |
3.2.2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
3.3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3.3.1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3.3.2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4 山塘村土地利用演化分析 |
3.5 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
3.5.1 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用地 |
3.5.2 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物质基础与决定因素 |
3.5.3 乡村旅游是农村土地资源的价值延伸与产业结合方式 |
3.6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
3.6.1 乡村旅游用地规划缺位,规划之间衔接度不高 |
3.6.2 旅游用地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
3.6.3 建筑垃圾堆放违法占地,破坏景观 |
3.6.4 旅游定位不明确,品牌知名度不高 |
3.6.5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匮乏,外出村民返乡意愿不强烈 |
第4章 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4.1 综合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熵值法 |
4.3 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
4.3.1 标准化处理 |
4.3.2 各准则层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 |
第5章 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
5.1 山塘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5.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1.4 评价指标的解释 |
5.2 山塘村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指标目标值确定 |
5.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4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2.5 熵值法修正指标权重 |
5.3 山塘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
第6章 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建议 |
6.1 加强规划管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
6.2 落实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
6.3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创建特色旅游品牌 |
6.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
6.5 提高效益整体协调度,创建特色品牌农业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资源价值核算的武汉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 蓝希.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2]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3]河南省上蔡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陈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传统知识视角下农村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以黄平县重安镇小寨村为例[D]. 沈星.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5]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时空分析[D]. 郭晨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D]. 杨孝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城市可持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预测研究[D]. 千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陕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研究[D]. 汤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肥东县岱山湖景区旅游用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刘德旺.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为例[D]. 戴月坤.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