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Qor推出高密度、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模块(论文文献综述)
王致远[1](2021)在《多模式控制的700V降压型AC-DC电源芯片设计》文中研究说明
张泽宇[2](2021)在《弹载遥测采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数据采集的方式主要有遥测采编和记录仪存储。但由于遥测采编系统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设计了一种弹载遥测采编存储系统,采用了遥测采编和固态存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可以实现数据的完整采集和存储。本文以遥测系统为背景,主要对遥测采编单元、记录仪存储单元及防毁记录仪的结构防护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防毁记录仪设计了内外层防护结构,保证了数据的完整回读;硬件方面主要完成了对56路模拟量信号调理、模数转化电路,以及对多路RS422、LVDS数字量信号光耦隔离式接口电路的设计,实现了高压模拟量的采集和对数字量接收的功能;从软件方面主要完成了Flash存储模块、USB读数模块以及遥测发送模块的设计。在Flash存储模块中引入了坏块检测和ECC校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存储与回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搭建的测试平台,对采编记录仪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完整性分析和准确性校验,最后结果表明弹载遥测采编存储系统完成了对开关量信号、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采集、可靠记录与保存,可承受高冲击,保证数据完整不丢失,实现了数据回读的功能。
田入运[3](2021)在《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方法利用地震仪接收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可以直观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具有勘探深度大、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在矿产资源勘探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易开采资源的减少,地震勘探方法对勘探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部开采、智能开采、绿色开采”是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理念的三大发展方向。然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传统的有缆遥测地震仪器由于大线连接,导致排列布设困难,具有施工成本高,勘探效率低,维护困难等问题,需要解决地震探测仪器装备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便携式节点地震仪是一体化集成式的地震采集系统,一般独立的节点便可以完成地震数据采集任务,省去了布置大线的繁琐,通常情况下,节点内部电池可以支撑整个施工过程,不必频繁的更换供电模块,给勘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便携式的节点设备也意味着更灵活的勘探方案设计和更广的勘探范围。节点地震仪凭借着其仪器排布的灵活性、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高效率的施工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中,是实现“地壳结构透明”的新利器。目前我国的节点式地震仪器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与国外先进的仪器具有很大差距。在复杂的地质勘探环境进行大规模的地震勘探时,现有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排列布设和野外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被动源地震探测方法中,需要仪器采集微弱的地脉动信号,勘探周期长达几天或十几天,现有仪器的噪声和功耗性能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地震探测方法。除此之外,国内节点式地震仪器大部分是采用内部时钟进行仪器授时,随着采集时间的增加,采集站上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漂移将带来显着的时间误差积累,因此需要研究大规模地震勘探环境下不受节点数量限制和勘探时间限制的高精度无线多节点时间同步系统。由于节点地震仪采集的数据需要施工完毕后经过回收装置下载合成才能观测到数据质量,滞后的数据获取极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具有封闭性的技术缺陷,需要研究无线实时数据质量监控系统以便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勘探情况进行评估。本文分析了当前节点仪器的特点,针对各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实现了低噪声、低功耗的微弱地震信号采集系统、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多节点高精度数据同步方法和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探测系统GEIWSR-Ⅲ,通过野外应用实例验证了新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低噪声、低功耗的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制。首先分析了模拟信号采集通道的噪声来源,分别针对各个噪声来源进行抑制,利用最小噪声原理和阻抗匹配技术设计了低噪声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针对当前主流?-Σ型A/D转换器进行对比和选择,设计了高精度的数据采集通道,经过技术指标测试,采集系统的短路噪声水平为0.8μV@500Hz,动态范围达到126.7d B@500Hz,信噪比达到131.53d B@500Hz,谐波失真水平达到124.4d B@31.25Hz。针对节点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工作流程及硬件结构,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分别对节点地震仪中的各个硬件的工作过程及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低功耗控制策略,使得仪器达到162m W@自主工作模式,291m W@无线监控模式的功耗水平,通过合理配置仪器工作模式,使得系统的平均功耗达到198m W,提升了仪器的野外工作时长。(2)高精度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无线多节点地震数据同步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高密度地震勘探方法中多节点的时间同步问题,讨论了当前节点地震仪数据同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节点地震仪器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和本文设计的节点采集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了一种利用GPS和高精度恒温晶振的低功耗时间同步系统,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连续授时,GPS间歇性校准的方式,补偿ADC时钟晶体漂移造成的累积误差,设计了基于GPS秒脉冲(PPS)中断、GPS串行中断以及主程序流程之间的精准时间服务流程,使得节点之间的同步精度达到0.688μs。场地试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同步方法的稳定性不受传感器节点位置、节点数量和探测时间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大规模、高密度地震采集任务的时间同步需求。(3)满足复杂地形、大规模、数据传输可靠的混合通信系统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密集型地震勘探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监控限制,提出了基于核心网和扩展多跳网的混合通信系统,设计了基于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Wi-Fi无线通信单元的核心网络架构和基于低功耗的Zig Bee无线通信单元的扩展网络架构,根据提出的网络架构,设计了网络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以均衡网络负载和能量,并根据该算法提出了节点在无线网络监控中的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质量监控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可以在整个网络周期内不断地调整影响网络能耗的因素(簇头节点与成员节点、网关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节点的剩余能量)的权重,使整个网络的能量更加均衡。网络性能对比测试中,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LEACH方法和EEUC路由方法相比分别降低35%和12%的网络能耗。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测试表明,当数据抽取因子e值为0.2时,可以获得保真率99.44%的监测数据,大大减少了无线监控网络的数据传输压力,提高了勘探效率。(4)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开发了集信号拾取、数据采集、多节点数据同步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节点式地震仪器系统GEIWSR-Ⅲ。通过与GEIWSR-Ⅱ系统(吉林大学研制的代表性无缆地震仪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新系统的等效噪声水平由1.2μV@500Hz降低到0.8μV@500Hz、平均功耗由单通道500m W降低到198m W、数据同步能力由10μs提高到了0.688μs,添加了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解决了仪器封闭性的技术缺陷。最后,利用本文研究的无线低功耗地震采集系统GEIWSR-Ⅲ与SE863轻便分布式遥测地震勘探系统、Sercel 428XL地震探测系统在松原市查干花镇进行了联合探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EIWSR-Ⅲ系统与Sercel 428XL系统采集的数据质量相当,相比于SE863系统,GEIWSR-Ⅲ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分辨率。在仪器的便携性和施工效率上,GEIWSR-Ⅲ相比Sercel 428XL系统、SE863系统具有更大优势。综上所述,GEIWSR-Ⅲ系统具有设备轻便、性能稳定、时间同步精度高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性能稳定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我国节点式地震勘探设备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下进行大规模、密集型的地震探测奠定了基础。
何航[4](2021)在《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法勘探是在人工建立的电磁场中,通过观测地下岩(矿)石间所呈现的电磁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地质辨识的一种地质勘探方法。电法勘探仪器提供地下勘探信息,物探人员则结合地质资料、岩层构造判断地下矿物质存在的可能性并给出钻井验证的方案。仪器还可为城市工程、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提供科学、可靠的地下构造信息,并作为工程上施工方案的参考资料。传统的时间域激电法存在发射功率大、测点密度稀疏、勘探信息量少、抗干扰能力薄弱、分辨率不高等缺陷。本文对国内外的电法仪器性能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结合仪器发展大深度勘探、高分辨率趋势,设计了一款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本仪器将高密度电法中高效率勘探和地质信息丰富的优势与频率域电法中小功率发射(600W)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有效结合。一次布极即可实现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组合,从而可获得丰富的勘探信息;接收端采用菊花链设计结构,实现勘探信息并行高效率采集;自定义多频发射波形既满足频率域探测需求,又可利用伪随机逆M序列码提高系统辨识度以及抗干扰能力;采用FPGA加ARM双处理器协同工作,提高仪器并行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SDRAM(DDR3)与异步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存储器用于缓存并行多通道的采集数据,在长时间勘探过程中,起到优化数据链路传输且不丢失采集数据的作用。论文研究了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原理,分析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发射信号抗干扰能力的分析,证明伪随机序列具备相关辨识以及抗干扰能力,且适宜作为电法勘探仪器的发射信号。将伪随机自相关辨识能力与频率域勘探方法结合,自定义了一种多频发射信号。在自定义多频信号的激励下,通过对仪器采集系统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提高勘探深度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全波形输入输出采集特点,采用LMS自适应算法和差分递归RLS算法进行采集数据的消噪与信息提取,实现在低信噪比下提取勘探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勘探深度。开展了仪器的研发工作,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PCB设计、硬件调试、软件驱动程序的设计、时序仿真以及板级验证等任务。对仪器进行了发射信号测试、系统本底噪声测试、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验证了仪器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预期设定的标准。最后进行了户外勘探实验,通过分析实验勘探数据的频率特性以及观测激发极化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的分布规律,验证了仪器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孙振宇[5](2021)在《深海原位伽马辐射环境探测谱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索深海是21世纪一个热门话题。因为深海中蕴含着地球上大量宝贵的财富,比如包含金属矿产和海底油气的矿产资源,包含丰富海底生物多样性和基因资源的生物资源,以及探索地球构造和人类历史的其他资源。由于深海中大多资源都含有放射性伽马射线,利用伽马辐射探测器可以对不同深海资源进行识别、区分,这种探测方式对深海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深海伽马辐射探测采用的是非原位方式,定点采集样品后带回实验室分析,而原位探测比传统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方式是将需要观察的信息与海洋真实环境结合,连续获取实时的数据,真实地反映海洋环境资源状况。传统原位环境伽马辐射探测谱仪一般分为固定式(在一个地方长时间探测)和移动式(利用移动工具在水下移动探测)。目前,国际上欧美等国家都做过一些深海伽马辐射探测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在此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将立足核物理实验中伽马探测技术,结合国际已有的水下伽马探测方法,针对深海特殊环境,面向深海不同平台,为了达到能够精细化探测放射性核素,也能够达到快速移动普查的效果,开展新型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伽马探测关键技术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基于新型半导体(碲锌镉)探测器设计了高分辨率型伽马谱仪。由于碲锌镉探测器高能量分辨率,无需额外制冷,体积小等特点,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对其不同厚度和不同排列方式的探测效率进行研究。随后根据探测器信号,设计了多通道电荷灵敏前方加上数字滤波的读出电子学方案。为适应海洋特殊环境,本文设计了层叠式谱仪内芯结构和钛合金胶囊外壳保护结构。最后对谱仪进行电子学测试和谱仪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需求。本论文基于闪烁晶体探测器设计了高效率型伽马谱仪。本论文对不同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和读出电子学方案以及结构设计进行研究。最后选择了两种方案进行设计。一种是基于一个3英寸NaI(Tl)晶体耦合光电倍增管,采用波形数字化信号采集的读出电子学设计方案。另一种是四个1英寸NaI(Tl)晶体耦合雪崩光电二极管,采用多通道电荷灵敏前方加数字滤波的读出电子学技术路线。并对两种技术路线设计相应的结构并开展了对应的电子学测试和谱仪性能测试。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但是测试结果均满足需求。最后选择了半导体伽马谱仪和多个小尺寸NaI(T1)晶体耦合雪崩光电二极管伽马谱仪选择下海实验。在下海实验前进行了能量刻度、剂量标定、水体模拟和温度变化等相关测试实验。最终两台谱仪随着深潜器进行了南海海试,海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并获得有效的科学数据。
雷伍峰[6](2021)在《基于全桥拓扑的全集成DC-DC隔离电源》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稳定、安全、便携、续航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源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隔离电源可以在实现功率传输的同时实现电气隔离,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用户安全等特性,在各个领域都备受青睐。随着隔离技术的发展进步,片上变压器技术使得隔离电源全集成的实现成为可能,进一步提升了隔离电源芯片的集成度与可靠性。论文首先对隔离技术和隔离电源做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隔离电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基于磁耦合式隔离技术和全桥拓扑,提出了本课题所设计的全集成隔离电源方案。重点对全桥逆变电路、全桥整流电路、软开关和电压模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做了详细说明。基于0.25μm 5V BCD工艺对功率级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中的关键模块如偏置电路、带隙基准电路、欠压闭锁等电路进行设计仿真验证。整个电源系统在绘制版图并提取寄生参数后,采用Spectre进行仿真验证。本课题主要基于无磁芯片上变压器和全桥拓扑研究设计了一款全集成的DC-DC隔离电源。在电路拓扑方面,相比于传统谐振式全集成隔离DC-DC变换器,本课题没有依赖传输芯片谐振升压,而是采用了变压器升压方案,所以整个电路不需要高压器件,且仅需一个片外滤波电容。在控制方案方面,本课题采用基于相移技术的电压模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方法,并结合频率切换技术,实现了稳定的输出电压并改善了轻负载下的传输效率。后仿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全集成隔离电源,输入电压为3.3~5V,输出电压为3.3V或5V的隔离电源,其最大输出功率为0.75W,最大输出效率为43%,电压调整率为2m V/V,负载调整率为0.125V/A。当输入电压发生-0.5V和+1V的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的过冲分别为-18m V和+32m V,恢复时间小于6μs;当负载电流发生±80m A的阶跃变化时,输出电压的过冲分别为-40m V和+44m V,恢复时间小于5μs。50m A负载下,输出电压纹波为14m V。所设计的传输芯片面积为2.23mm2,接收芯片面积为1.9mm2。
陆扬扬[7](2020)在《氮化镓功率器件栅驱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压功率器件和驱动芯片的不断创新推动着电源系统快速发展,目前硅基功率器件特性已接近理论极限,阻碍了电源系统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采用氮化镓功率器件替代传统硅基功率器件正成为突破电源系统效能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GaN功率器件具有开关速度快、栅极击穿电压低、反向续流损耗大等特点,传统高压驱动芯片无法高效可靠地驱动GaN功率器件。因此,研究GaN功率器件专用驱动芯片迫在眉睫。其中,如何提升芯片的传输速度、保护GaN器件栅极及优化死区时间是芯片设计的难点。本文针对上述技术难点,系统性地研究了GaN功率器件专用驱动芯片的瞬态噪声抑制技术、栅极钳位技术以及自适应死区技术,提出了相应的创新方法,并基于国内700V高低压兼容BCD工艺完成了芯片的流片验证。论文的主要创新研究如下:1.研究了dVs/dt瞬态噪声干扰驱动芯片导致信号紊乱的工作机理,重点剖析了芯片瞬态噪声抑制能力与传输延时之间的矛盾关系,指出优化瞬态噪声抑制能力与延时的关键在于滤除差模噪声,据此提出了一种双重互锁高压电平移位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芯片的传输延时低于25ns且抗dVs/dt瞬态噪声能力大于100V/ns。2.提出了一种双电平自举栅极钳位保护技术。通过负压检测输出信号控制高压侧自举电容的充电通路,实现栅压钳位;通过隔离的双电平自举电路扩展了电平移位电路的输出电压范围,提升了芯片的Vs负偏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5V电源电压下,芯片的Vs负偏压能力达到-6V,同时品质因子提升了20%以上。3.提出了一种采用阶梯式动态延时电路的自适应死区技术。根据死区结束时刻开关节点的电压状态动态加减延迟线的延时值,从而自适应调整死区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高侧器件关断至低侧器件开启的最小死区时间达到11.6ns,而低侧器件关断至高侧器件开启的最小死区时间达到8.4ns。4.提出了一种采用预充电技术的高调谐线性度张弛振荡器。通过抵消电容预充电和有效充电两个阶段的过充电压,消除了比较器失调和环路延时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振荡器线性度达到了99.41%。5.详细设计了GaN功率器件栅驱动芯片中输入级电路、输出级小死区电路、欠压保护电路等关键模块电路,研制了一款GaN功率器件专用驱动芯片,完成了传输延时、开关特性及保护性能等关键参数的测试和考核。
刘贵庆[8](2020)在《基于FPGA的超声功率发生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超声波换能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声能的装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它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等具有特殊的潜在能力,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医疗、生物等领域。目前,随着超声波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现有的超声功率发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中对高频输出、快速响应的性能要求。本文针对目前超声波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在充分研究超声波换能器的基础上,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PID算法相结合,设计了一款基于FPGA的超声功率发生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优化硬件模块。为产生高频的超声激励信号,选用FPGA作为高频信号发生器,并采用隔离式驱动芯片UCC21520设计全桥驱动电路。同时,针对所使用的超声波换能器设计匹配电路,实现调谐匹配和阻抗匹配。然后通过采样电路对换能器的电压与电流信号进行隔离采样,并利用信号调理电路对隔离采样的信号进行调理。最后利用ADS7883芯片设计高速A/D转化电路,将信号转变成FPGA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2)优化系统算法。利用FPGA对调理后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FFT,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将时域信号转变为频域信号。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滤除各次谐波对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还可以得到电压、电流信号的基波幅值、谐波幅度和相位信息,进而计算出换能器的有功功率。然后,根据相位关系进行PID控制,通过调节系统的输出频率,使负载换能器始终工作在谐振频率上,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3)搭建实验平台并制作样机。根据系统总体方案搭建实验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用户控制界面。FPGA利用RS232通信接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将功率发生电路的电压、电流、相位实时显示。通过大量的实验调试,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不断地改善优化,最后完成了样机的制作。
俞居正[9](2017)在《高效高功率密度桥式开关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通信基站、服务器、数据中心、雷达等应用领域中,由于空间有限、散热条件较差,开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和变换效率成为核心指标。效率和功率密度的提升也是电力电子领域中永恒的主题,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应用第三代宽禁带功率器件GaN HEMT的背景下,可在1MHz开关频率以上维持较高效率,且无源器件和散热器的体积在此频率下大大降低,因此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变得可能。然而,GaNHEMT在反向电流的情况下压降高于现有硅基器件,作为同步整流器件时损耗较高;调压Buck变换器+隔离非调压LLC谐振变换器所构成的两级结构在独立控制时的动态性能差;控制参量较多时全负载范围效率难以优化等问题限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针对上述关键技术问题,分别研究了同步整流器件的关断过程与寄生延迟之间的关系、两级变换器的集成化控制方法、多控制参量的控制策略,提出双重判断机制的同步整流检测及谐振频率追踪技术、基于快速查找表(LUT)的PID控制算法、基于多对象优化技术的效率优化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同步整流器件的关断过程与寄生延迟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双重判断机制的同步整流检测技术,使同步整流器件在稳态下关断于体二极管导通时间最短的时刻,保证变换器的可靠性和效率。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彻底消除了负载到变换器存在的100mA反灌电流,保证了变换器的可靠性,并使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提高至94.5%;(2)研究了 LLC变换器中励磁电感与谐振电感的比值对软开关实现的影响,提出一种数字谐振频率追踪技术,使LLC变换器总是工作在谐振频率处,在作为隔离非稳压变换器时实现最高效率。测试表明,在1MHz开关频率下,峰值效率可达96%, 20%负载效率超过92%;(3)研究了两级变换器的集成化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快速LUT-PID控制策略,通过降低PID系数表格维度,缩短查询、计算时间,使变换器在各负载条件下的稳态误差得以降低,还大幅提高了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测试表明,在1MHz开关频率下,LUT-PID技术使变换器在负载切换时所需输出建立时间降低60%,输出电压稳态误差为0.1V,电流稳态误差为0.5A;(4)研究了多个控制变量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在线式多对象优化技术,以效率作为适应度函数,并基于功率器件和磁性元件的可靠性建立了控制参量的约束条件,从而对变换器的全负载范围效率进行了优化。测试表明,变换器的峰值效率达到90%,20%负载效率达到85%。在此基础上,搭建样机对提出的技术、算法和策略进行验证,变换器在400V输入时的峰值效率达到90%, 20%负载效率为85%,功率密度可达160W/in3。测试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动态性能和功率密度。
迎九,王金旺[10](2017)在《解读电源三大热门领域的技术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智能化、网络化的当下时代,各种新型电子产品层出不穷,而在各电子产品中,电源模块一直都是不可避免的课题,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不断发展,电源模块的的各方面性能也不断得到完善。本次专题就功率器件、光伏和隔离器三个方面,邀请业内专业人士共同探讨电源的发展和革新。
二、SynQor推出高密度、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模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Qor推出高密度、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模块(论文提纲范文)
(2)弹载遥测采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采编存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2.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指标要求及设计原则 |
2.1.1 系统指标要求 |
2.1.2 方案设计原则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2.1 采编单元设计方案 |
2.2.2 存储单元设计方案 |
2.3 防毁记录仪结构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主控单元设计 |
3.2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
3.2.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2.2 模拟开关的选型及模数转化电路的设计 |
3.3 数字量接口电路的设计 |
3.3.1 LVDS接口电路设计 |
3.3.2 RS422 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5 配置电路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系统控制逻辑设计 |
4.1 系统总体逻辑设计 |
4.2 Flash存储模块逻辑设计 |
4.2.1 Flash芯片的选型 |
4.2.2 Flash控制逻辑设计 |
4.2.3 ECC校验 |
4.3 USB读数模块逻辑设计 |
4.4 遥测发送模块逻辑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功能测试与验证 |
5.1 实验室测试平台的搭建与组成 |
5.2 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
5.2.1 调理电路的测试 |
5.2.2 存储数据的分析 |
5.2.3 系统总体功能的测试 |
5.3 试验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3 节点式地震仪器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1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2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3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被动源探测中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节点地震仪在主、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节点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2.1 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
2.2.2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3 节点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3.1 微动探测技术 |
2.3.2 短周期密集地震探测法 |
2.3.3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式地震仪的需求分析 |
2.4.1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采集性能需求分析 |
2.4.2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功耗需求分析 |
2.4.3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时间同步性能需求分析 |
2.4.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数据质量监控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功耗高精度采集系统设计及实现 |
3.1 引言 |
3.2 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3.2.1 系统架构 |
3.2.2 总体设计方案 |
3.3 低噪声、高精度微弱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3.3.1 地震检波单元 |
3.3.2 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噪声分析 |
3.3.3 低噪声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高分辨率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
3.3.5 高精度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3.4 系统工作模式及功耗分析 |
3.4.1 系统工作模式 |
3.4.2 系统功耗分析 |
3.5 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
3.5.1 微控制器低功耗设计 |
3.5.2 GPS低功耗设计 |
3.5.3 SD卡低功耗设计 |
3.5.4 无线监控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5 以太网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6 低功耗电源管理单元设计 |
3.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1 噪声水平测试 |
3.6.2 动态范围及信噪比 |
3.6.3 谐波失真水平测试 |
3.6.4 频率响应测试 |
3.6.5 功耗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
4.1 引言 |
4.2 节点采集系统时间同步设计 |
4.2.1 采集系统的时间同步架构分析 |
4.2.2 高精度时间同步结构设计 |
4.3 采集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性能分析 |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1 时间同步稳定性测试 |
4.4.2 场地同步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及网络架构 |
5.2.1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
5.2.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网络架构 |
5.3 无线传感网中的能耗均衡技术 |
5.4 基于GEIWSR-III的无线网络架构设计及网络模型构建 |
5.4.1 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
5.4.2 网络模型与符号说明 |
5.5 能量均衡算法设计及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 |
5.5.1 距离计算 |
5.5.2 组簇 |
5.5.3 多跳路由 |
5.5.4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与数据融合 |
5.6 .无线通讯网络仿真与测试 |
5.6.1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测试 |
5.6.2 分簇与路由功能测试 |
5.6.3 网络性能对比 |
5.6.4 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研制及实验 |
6.1 引言 |
6.2 轻便化节点式无线低功耗节点式采集系统研制 |
6.3 海量数据回收系统研制 |
6.3.1 地震数据量分析 |
6.3.2 数据回收系统设计 |
6.4 一致性测试实验 |
6.5 吉林松原探测实验 |
6.5.1 区域地质概况 |
6.5.2 场地仪器布置 |
6.5.3 主动源勘探结果 |
6.5.4 被动源勘探结果 |
6.6 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密度电法时频域基本勘探理论 |
§2.1 电阻率法物理基础 |
§2.1.1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单个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2 均匀电阻率介质下的两个异性点电源电场分析 |
§2.1.3 地下不均匀电阻率介质对电场的影响 |
§2.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原理 |
§2.2 全波形时间域激电特征分析 |
§2.2.1 地下电流场中激发极化效应 |
§2.2.2 激电多信息提取 |
§2.3 频率域激电特征分析 |
§2.3.1 多频信号的频域分析 |
§2.3.2 多频信号作为电法勘探场源的优点 |
§2.4 电磁感应耦合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抗干扰能力分析及信号处理 |
§3.1 伪随机精细辨识 |
§3.2 自定义发射信号 |
§3.3 勘探深度提高方法 |
§3.3.1 自适应滤波器消噪 |
§3.3.2 激电效应与电磁耦合效应提取 |
§3.4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方案与指标 |
§3.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2 系统设计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硬件设计 |
§4.1 电法仪超高密度电极板设计 |
§4.1.1 电极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1.2 高压继电器切换电路 |
§4.1.3 信号继电器切换电路 |
§4.2 电法仪发射板设计 |
§4.2.1 发射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2.2 发射信号编码电路 |
§4.2.3 发射电流及电压监测电路 |
§4.2.4 过流及过热保护电路 |
§4.3 电法仪采集板设计 |
§4.3.1 接收机设计思路及功能 |
§4.3.2 差分电路设计 |
§4.3.3 ADC转换电路 |
§4.3.4 菊花链电路结构设计 |
§4.4 电法仪主控板设计 |
§4.4.1 主控板设计思路及功能 |
§4.4.2 数据缓存电路设计 |
§4.5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系统软件设计 |
§5.1 通信数据结构定义 |
§5.1.1 勘探指令数据结构 |
§5.1.2 处理器信息交互数据结构 |
§5.1.3 SD卡存储数据结构 |
§5.2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5.2.1 处理器程序设计主流程 |
§5.2.2 勘探电极排列方式 |
§5.2.3 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
§5.2.4 FIFO与DDR3模块设计 |
§5.3 发射单元程序设计 |
§5.3.1 双频激电发射信号产生 |
§5.3.2 伪随机发射信号产生 |
§5.3.3 自定义发射信号产生 |
§5.4 接收单元程序设计 |
§5.4.1 AD7767菊花链驱动流程 |
§5.4.2 AD7767时钟频率选择 |
§5.4.3 AD7767芯片驱动设计 |
§5.5 电极切换单元程序设计 |
§5.5.1 电极切换及扩展原理 |
§5.5.2 电极切换单元驱动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实验结果分析 |
§6.1 发射信号测试 |
§6.2 信号接收端性能测试 |
§6.2.1 系统噪声测试 |
§6.2.2 采集精度及电极切换测试 |
§6.3 户外勘探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不足之处及后续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5)深海原位伽马辐射环境探测谱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深海探测 |
1.1.1 深海探测研究背景 |
1.1.2 深海探测意义 |
1.2 深海伽马辐射探测 |
1.2.1 深海伽马辐射探测研究现状 |
1.2.2 海水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 |
1.2.3 深海伽马辐射探测的意义 |
1.3 深海伽马辐射探测的方式 |
1.3.1 非原位探测 |
1.3.2 原位探测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高分辨率型伽马辐射探测谱仪研究 |
2.1 半导体型伽马谱仪概述 |
2.1.1 半导体伽马探测的原理 |
2.1.2 碲锌镉探测器仿真研究 |
2.2 半导体型伽马谱仪电子学硬件设计 |
2.2.1 总体框架设计 |
2.2.2 具体电路设计与实现 |
2.3 半导体型伽马谱仪软件设计 |
2.3.1 FPGA逻辑设计 |
2.3.2 软硬件通信协议与数据采集软件 |
2.3.3 工作方式 |
2.4 半导体型伽马谱仪结构设计 |
2.4.1 内芯结构设计 |
2.4.2 外壳机构设计 |
2.5 谱仪测试 |
2.5.1 电子学测试 |
2.5.2 谱仪系统测试 |
2.5.3 外壳水压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高效率型伽马辐射探测谱仪研究 |
3.1 闪烁晶体型伽马谱仪概述 |
3.1.1 闪烁晶体伽马探测背景 |
3.1.2 闪烁晶体的选择与对比 |
3.1.3 闪烁晶体探测器仿真研究 |
3.2 光电转换器的研究 |
3.2.1 光电倍增管 |
3.2.2 雪崩光电二极管 |
3.3 闪烁晶体型伽马谱仪电子学硬件设计 |
3.3.1 闪烁晶体和PMT的电子学设计 |
3.3.2 闪烁晶体和APD的电子学设计 |
3.4 闪烁晶体型伽马谱仪软件设计 |
3.4.1 波形数字化方案FPGA逻辑设计 |
3.4.2 CSA方案FPGA逻辑设计 |
3.5 闪烁晶体型伽马谱仪结构设计 |
3.5.1 闪烁晶体耦合PMT的结构设计 |
3.5.2 闪烁晶体耦合APD的结构设计 |
3.6 闪烁晶体型伽马谱仪测试 |
3.6.1 电子学测试 |
3.6.2 谱仪系统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深海伽马辐射探测谱仪环境实验 |
4.1 谱仪标定 |
4.1.1 谱仪能量标定 |
4.1.2 谱仪辐射剂量率标定 |
4.2 海水模拟实验 |
4.2.1 温度实验 |
4.2.2 水体阻挡实验 |
4.3 海试实验 |
4.3.1 海底岩石样品测试 |
4.3.2 下水海试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基于全桥拓扑的全集成DC-DC隔离电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离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现有隔离技术简介及隔离电源的实施方案 |
2.1 隔离技术的类型 |
2.1.1 光电耦合式隔离 |
2.1.2 电容式隔离 |
2.1.3 变压器磁耦合式隔离 |
2.2 隔离电源的类型 |
2.2.1 单端式变换器 |
2.2.2 双端式变换器 |
2.3 全集成电源的实施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桥隔离式DC-DC电源芯片系统设计 |
3.1 片上变压器 |
3.2 全桥逆变器及其基本控制方式 |
3.2.1 软开关 |
3.2.2 常见的全桥逆变器控制方式 |
3.3 隔离式电源芯片反馈控制方案 |
3.3.1 电压模控制 |
3.3.2 电流模控制 |
3.3.3 基于全桥拓扑的电源芯片的控制方案 |
3.4 功率级拓扑结构及其工作稳态分析 |
3.4.1 DC-DC变换器的功率级拓扑结构 |
3.4.2 DC-DC变换器的工作稳态分析 |
3.5 隔离电源芯片的控制电路设计 |
3.5.1 负反馈控制电路 |
3.5.2 频率切换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模块的设计及仿真验证 |
4.1 电流偏置电路 |
4.1.1 电流偏置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
4.1.2 仿真验证 |
4.2 带隙基准源电路 |
4.2.1 与温度无关的基准源 |
4.2.2 仿真验证 |
4.3 欠压闭锁电路 |
4.3.1 基本结构及原理 |
4.3.2 仿真验证 |
4.4 锯齿波产生电路 |
4.4.1 锯齿波电路原理及结构 |
4.4.2 仿真验证 |
4.5 自适应移量脉冲移位电路 |
4.5.1 基本结构及原理 |
4.5.2 仿真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版图设计与后仿真验证 |
5.1 版图设计 |
5.1.1 传输芯片的版图设计 |
5.1.2 接收芯片的版图设计 |
5.2 整体仿真 |
5.2.1 上电过程与电压调整率 |
5.2.2 负载瞬态响应 |
5.2.3 频率切换 |
5.2.4 整体效率曲线 |
5.3 损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氮化镓功率器件栅驱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氮化镓功率器件栅驱动芯片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延时瞬态噪声抑制技术研究 |
2.1 瞬态dVs/dt噪声产生机理 |
2.2 高压瞬态噪声干扰驱动芯片的工作机理 |
2.3 传统瞬时噪声抑制技术 |
2.4 新型低延时双重互锁瞬态噪声抑制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氮化镓功率器件栅极过压保护技术研究 |
3.1 氮化镓功率器件栅极击穿特性 |
3.2 栅极过压的形成机理 |
3.3 传统电压钳位保护技术 |
3.4 新型双电平自举栅极钳位保护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直通自适应死区技术研究 |
4.1 氮化镓功率器件反向导通特性 |
4.2 氮化镓功率器件续流状态形成机理 |
4.3 传统自适应死区技术 |
4.4 新型阶梯式自适应死区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化镓功率器件专用驱动芯片设计与测试分析 |
5.1 氮化镓功率器件驱动芯片整体架构 |
5.2 接口电路与保护电路设计 |
5.3 新型高调谐线性度张弛振荡器 |
5.4 版图设计 |
5.5 测试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FPGA的超声功率发生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声波技术概述 |
1.2 超声波换能器的应用 |
1.2.1 超声波清洗 |
1.2.2 超声波焊接 |
1.2.3 超声波电机 |
1.2.4 超声波治疗 |
1.3 超声波换能器的研究现状 |
1.3.1 驱动技术 |
1.3.2 阻抗匹配技术 |
1.3.3 频率自动跟踪技术 |
1.4 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特性分析 |
2.1.1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导纳特性 |
2.1.2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阻抗特性 |
2.1.3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动态特性 |
2.2 阻抗匹配方案设计 |
2.2.1 阻抗匹配分析 |
2.2.2 匹配电感参数计算 |
2.2.3 高频变压器设计 |
2.3 检测方案设计 |
2.4 系统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2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 |
3.2.1 主控制器芯片选型 |
3.2.2 主控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3 功率放大模块电路设计 |
3.3.1 逆变电路设计 |
3.3.2 驱动电路设计 |
3.4 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4.1 采样电路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4.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5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6 系统保护电路设计 |
3.6.1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3.6.2 过压保护电路设计 |
3.7 系统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7.1 数字电源设计 |
3.7.2 模拟电源设计 |
3.7.3 驱动电源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4.2 用户界面设计 |
4.2.1 Qt软件平台介绍 |
4.2.2 用户界面程序设计 |
4.3 系统算法设计 |
4.3.1 FFT算法 |
4.3.2 PID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电源测试 |
5.2 FFT电流检测测试 |
5.3 匹配电路测试 |
5.4 综合性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效高功率密度桥式开关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功率密度开关变换器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LLC变换器的同步整流技术 |
1.2.2 两级变换器的控制技术及高频变换器的控制技术 |
1.2.3 全负载范围效率优化技术 |
1.3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LLC变换器同步整流技术的双重判断机制研究 |
2.1 LLC谐振变换器的同步整流机理 |
2.1.1 同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1.2 同步整流的二极管仿真工作模式分析 |
2.1.3 最佳同步整流检测电路的需求 |
2.2 同步整流检测技术的双重判断机制 |
2.2.1 双重判断机制的提出 |
2.2.2 基于DSP的外部检测电路 |
2.2.3 基于SR关断瞬态模型的控制算法 |
2.2.4 轻载和其他模式下的工作情况分析 |
2.3 高频下基于多周期控制的检测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UT的两级变换器的集成控制技术研究 |
3.1 LLC变换器的谐振频率追踪技术研究 |
3.1.1 调压型LLC变换器与DCX的对比 |
3.1.2 基于双重判断的LLC变换器谐振频率追踪技术 |
3.1.3 GaN HEMT应用于DCX的优势与挑战分析 |
3.2 两级变换器的集成化控制方法研究 |
3.2.1 两级变换器的架构与控制方法 |
3.2.2 前置调节型两级变换器的控制需求分析 |
3.3 基于LUT-PID的动态特性优化技术研究 |
3.3.1 基于LUT的动态PID调节技术 |
3.3.2 LUT技术对稳态误差及动态性能的优化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效率优化技术研究 |
4.1 基于遗产算法的多对象优化技术 |
4.1.1 遗传算法简介 |
4.1.2 基于多对象优化技术的效率优化 |
4.2 基于MOO技术的两级变换器的MEPT技术研究 |
4.2.1 两级变换器的MEPT控制算法 |
4.2.2 算法优化及个体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 MOO技术在分布式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级DC/DC变换器的系统级测试验证 |
5.1 基于GaN HEMT的测试平台建立 |
5.1.1 硬件部分的设计过程 |
5.1.2 控制软件的设计过程 |
5.2 控制算法的测试验证与分析 |
5.2.1 双重判断的SR检测与驱动技术的测试结果 |
5.2.2 DCX的测试结果 |
5.2.3 LUT的动态特性优化效果验证 |
5.2.4 基于遗传算法的全负载范围优化效果的验证 |
5.2.5 完整电源系统的关键指标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SynQor推出高密度、高效率隔离式DC/DC转换器模块(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模式控制的700V降压型AC-DC电源芯片设计[D]. 王致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弹载遥测采编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泽宇. 中北大学, 2021(09)
- [3]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田入运.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全波形采样的抗干扰超高密度电法勘探仪研究与实现[D]. 何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深海原位伽马辐射环境探测谱仪研究[D]. 孙振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6]基于全桥拓扑的全集成DC-DC隔离电源[D]. 雷伍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氮化镓功率器件栅驱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 陆扬扬.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FPGA的超声功率发生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贵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9]高效高功率密度桥式开关变换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 俞居正. 东南大学, 2017(02)
- [10]解读电源三大热门领域的技术方案[J]. 迎九,王金旺. 电子产品世界,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