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眠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周卫星[1](2021)在《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客观评价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RCT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国内报告质量。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以"更年期""围绝经期""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绝经综合征"并且"针灸""针刺""针"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0年1月至2019年1月,参考Consort声明、Jadad量表等制定质量评价表,提取纳入文献的信息,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2篇文献,正确使用随机分组方法者有28篇,实施盲法者有2篇,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者有56篇,有明确诊断标准者有40篇,同时具有纳入、排除标准者有35篇,提及不良反应者有10篇,进行随访者有6篇。结论:虽然关于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RCT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文献质量还有待提高。
彭艳霞,卢霞,唐明,黄凡[2](2021)在《三焦调气针法对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脑卒中二级预防、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以及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和基础疾病的治疗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天枢、阴交、气海等),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百会、上星、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内关、公孙等),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基于PSQI评分的睡眠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34/34)和88.2%(30/34),对照组分别为88.2%(30/34)和64.7%(22/34),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和睡眠改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BI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焦调气针法治疗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王拓然,韩颖,杜茂波,刘兵,项砚华,杜晓会,李哲贤,焦玥[3](2021)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应用现况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应用现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方向。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搜集整理自建库起至2019年12月17日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分别从诊断标准、疗效评估、对照组设立、黏合剂选择、贴敷方案等方面总结其应用现况。结果共纳入55项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中西医联合诊断标准的文献20篇,仅包含西医诊断标准的文献15篇,仅包含中医诊断标准的文献9篇,11篇文献未对诊断标准做出明确说明或采用自拟标准。西医疗效评估主要针对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41篇),中医疗效评估则侧重患者症状学特点(14篇)。对照组主要为药物对照(36篇)、安慰剂对照(8篇)和等待治疗(2篇)。38篇文献对穴位贴敷疗法所用黏合剂予以具体说明;31篇文献主张夜间贴敷;20篇文献单用穴位贴敷,32篇文献则采用综合疗法;13篇文献采用单味药贴敷,使用最多的是吴茱萸(8篇);42篇文献采用复方贴敷,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是酸枣仁、肉桂、黄连、远志、吴茱萸,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对为黄连-酸枣仁、肉桂-酸枣仁、黄连-肉桂;贴敷穴位中,涌泉、神阙、内关、三阴交穴位使用频次≥10次,穴位组合前4位分别是内关-涌泉、神阙-涌泉、三阴交-神门、三阴交-涌泉。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估、对照组设立、黏合剂选择等方面仍欠规范完善,未来可对上述标准予以规范并增加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以及通过对药物经皮吸收和穴位局部系统的纵向深入研究,使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徐倩,徐斌,郑炜华[4](2021)在《综合医院门诊失眠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综合医院门诊失眠症患者的就诊特征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至2017年我院失眠诊疗情况,将就诊科室、疾病诊断、患者信息和药物用法用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失眠症患者的诊疗特征和用药情况等。结果:2015~2017年间,我院门诊失眠诊疗患者逐年增加,就诊总数为17 329例次,主要集中在31~70岁,合计13050例次,占75.31%,其中女性为10 661例次(61.52%)、男性为6 668例次(38.48%);63.55%的患者就诊于神经内科、其次分别为中医科17.15%,心血管科8.59%;在诊断失眠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就诊例次占41.61%,其次占比>9%的分别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头晕和眩晕,慢性胃炎,头痛等疾病。门诊失眠患者中>84%均采取了药物干预,选择药物多为非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和中成药,但呼吸科就诊患者的药物治疗比例仅为12.88%。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控制在一周内的比例为94.28%,超过8周的比例不超过5%。结论:失眠例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在50~60岁期间达到最高值后逐步下降,40~70岁范围内女性患者例次与男性患者例次比例差异尤其显着。综合医院门诊失眠患者主要就诊于神经内科、但合并其他疾病时患者会倾向于先到中医科、心血管科等其他科室就诊,首选药物治疗。
王雪娇[5](2021)在《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失眠症是典型的节律紊乱疾病,发病率高达48%,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安眠药如艾司唑仑等苯二氮草类药物可延长睡眠时间,但存在困倦、疲劳等日间功能损害。最新研究提示,线粒体能量代谢具有显着的近日节律,其功能失调与睡眠-觉醒节律及能量代谢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昼精夜瞑”是人体良好的睡眠节律,当机体失眠时,会伴随睡眠节律紊乱如入睡难、早醒和日间功能不足的症状。课题组发现,基于“从肝论治失眠症”处方的四逆酸枣仁汤具有较好疗效,不仅有助于夜间睡眠质量的改善,而且较艾司唑仑等苯二氮草类安眠药物在改善日间功能方面也有优势。综上,结合《素问·五藏生成篇》“卧则血归于肝”及中医理论对人体能量节律的认识,提出“基于肝藏血、主疏泄调节机体睡眠-觉醒节律干预失眠症以达到‘昼精夜瞑’的治疗目标是中医的特色优势,其现代生物学基础与线粒体能量调节机制的昼夜节律有关”的假说。本研究拟以线粒体动力学指标节律变化为核心,临床试验与基础实验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核心体温、红外、CPC心肺耦合、基因蛋白检测等技术,以艾司唑仑为对照药,探讨四逆酸枣仁汤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疗效和机理。方法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30日,纳入艾司唑仑相较于安慰剂或空白组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使用Revman 5.4、Stata MP14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疲劳、日间功能、不良反应;次要结局指标: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等睡眠因子。并且,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回顾性分析2011-2021十年中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中艾司唑仑片的使用状况,对用药频度(DDDs)、处方占比、研究地区等指标进行汇总分析。临床试验:通过横断面临床试验设计,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招募失眠患者,基于CPC心肺耦合技术、FS-14量表(Fatigue Scale-1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失眠患者的日间疲劳及夜间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期掌握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且通过病例系列临床试验设计,对失眠就诊患者日间疲劳、睡眠质量进行干预前后对照(0周、2周、4周),并于8周时进行随访。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和监测失眠患者日间功能的改善效果。实验研究:通过腹腔注射PCPA复制失眠症大鼠模型,通过翻正实验评价失眠模型。此后给予艾司唑仑阳性对照药和四逆酸枣仁汤进行干预,通过核心体温(昼夜取6个时间点测量)、红外热成像(昼夜取11个时间点测量)技术评价大鼠的睡眠-觉醒情况与宏观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的相关性;通过蛋白印记表达法、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素酶法,探讨大鼠12:00及24:00下丘脑周期基因Per1、Per2、Bmal1与全脑ATP、线粒体动力学蛋白(Mfn1、Mfn2、Opa1、Drp1、Fis1)昼夜表达的相关性并评价四逆酸枣仁汤的干预作用;并联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艾司唑仑及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大鼠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及血清LDH、CK、BUN的含量变化。结果文献研究:关于艾司唑仑与安慰剂的对照研究发现,疲劳、运动减退、嗜睡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项研究指出,与安慰剂相比,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后吞咽功能下降,表现为服用艾司唑仑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上升,EAT-10评分上升,VFSS评分下降。2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发现,艾司唑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1项研究指出艾司唑仑1mg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高于安慰剂组43%。关于夜间睡眠情况的数据3项研究无法进行META分析,3项研究提示艾司唑仑组对于睡眠质量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1项关于艾司唑仑与空白组对照的实验指出,艾司唑仑可以有效降低老年睡眠障碍伴高血压患者的次日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对于患者失眠治疗有效率88%高于空白对照组68%(P<0.05)。(2)近十年国内艾司唑仑的使用量居高不下,处方量大、占比高,处方占比排序在二类精神药品中多处于前列(排序在第1、2位),处方占比多超过10%,甚至部分研究占比量高达80%。临床试验:(1)横断面结果显示,87%的失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力疲劳,98%的失眠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体力疲劳,90.3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日间功能损害;PSQI日间功能因子和FS-14关系紧密(509,P<0.01);PSQI日间功能因子和CPC睡眠质量评估系统获取的熟睡时间(即稳定睡眠期,对应CPC分析中的高频部分)密切相关(.851,P<0.01),FS-14脑力疲劳因子与睡眠总时间密切相关(.508,P<0.01)、REM(.488,P<0.01)密切相关。(2)四逆酸枣仁汤对失眠症患者干预4周,并于8周随访:FS-14总得分逐渐减小,干预2周后得分5.63分降至4.83(P>0.05)、4周2.91分(P<0.01)、8周1.54分(P<0.01)。脑力疲劳因子得分范围为0-6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2.83分下降至2.28分(P>0.05),第4周1.75分(P<0.01),8周0.81 分(P<0.01)。体力疲劳因子得分范围为0-8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5.63分降至4.83分(P>0.05),第4周2.91分(P<0.01),第8周1.55分(P<0.01)。日间功能因子得分范围0-3分,干预2周后得分从2.03分下降至1.45分(P<0.05),干预4周后降至1.00分(P<0.01),8周随访时1.09分(P<0.01)。实验研究:(1)大鼠宏观能量指标(核心体温、红外热成像)的昼夜变化监测:昼夜24小时平均取6个时间点(4:00、8:00、12:00、16:00、20:00、24:00)进行核心体温测量,正常组大鼠核心体温存在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与既往研究规律一致,即核心体温下降则诱导入睡,核心体温上升则诱导觉醒:12:00四组大鼠体温达到昼夜最低值,正常组36.93℃,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核心体温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体温降低(P<0.05),中药组体温降低(P<0.01)。8:00、16: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体温降低,仅8:00西药组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4:00、20: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上升趋势减缓,体温低于正常组。24:00时,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温低于正常组(P<0.01),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体温上升(P>0.05)。昼夜24小时取11个时间点进行尾部红外测量,正常组大鼠尾部温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与其它时间点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尾部温度呈现昼夜振荡,即以12:00为波谷、以24时为周期的类余弦曲线,12:00大鼠尾部温度出现最低值25.00℃,和12:00相比,大鼠尾部2:00、20:00、22:00温度升高(P<0.05)。12:00各组大鼠尾部温度处于最低值,正常组尾部温度26.88℃,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尾部温度降低(P>0.05)。(2)大鼠全脑节律基因、ATP和线粒体动力学指标的昼夜表达变化:正常组大鼠下丘脑Per1、Per2、Bmal1 mRNA表达量呈现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失眠模型大鼠Per1、Per2、Bmal1 mRNA表达量发生节律紊乱,经药物干预后,节律恢复。节律基因表达的组间比较: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Per1、Per2、Bmal1 mRNA的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和模型组大鼠相比,西药组Per1、Per2、Bmal1 mRNA表达有增加的趋势(P>0.05),中药组大鼠Per1、Per2、Bmal1 mRNA表达增加(P<0.01)。12: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Per1、Bmal1 mRNA表达有升高的趋势(P>0.05),Per2表达增加(P<0.01);和模型组大鼠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 Per1、Per2、Bmal1 mRNA 表达均下降(P<0.05)。节律基因表达的昼夜比较:大鼠下丘脑Per1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1),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er 2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0.01)。Bmal1正常组的24:00表达量相较于12:00有升高趋势(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低于12:00(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且中药组趋势更加明显(P<0.01)。ATP含量组间比较: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ATP的含量降低(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全脑ATP水平均有上升趋势,且中药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12: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全脑ATP的含量升高(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含量降低(P>0.05),中药干预后ATP含量降低且低于正常组(P>0.05),且中药干预后ATP含量降低且低于正常组。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组间比较:正常组大鼠全脑线粒体动力学蛋白表达量呈现昼(睡眠期)低夜(活动期)高的趋势,而失眠模型大鼠线粒体动力学蛋白昼夜差异趋势不变,差异量增加,药物干预后,差异量减小。24:00和正常组大鼠相比,失眠模型大鼠Opa1、Fis1、Mfn2表达量有升高趋势(P>0.05),和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和西药组表达量降低(P<0.01)。12:00各组线粒体相关蛋白Drp1、Fis1、Mfn1、Mfn2、Opa1的表达量趋势平稳(P>0.05)。线粒体动力学蛋白昼夜比较:大鼠全脑Opa1、Fis1、Mfn2蛋白表达量正常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模型组24:00表达量仍高于12:00,节律趋势更加明显(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均高于12:00,但差异量变小(P>0.05)。Mfn1、Drp1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西药组的24:00表达量高于12:00(P<0.05)。(3)失眠大鼠活动期疲劳指标的测定:24:00和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前额叶Opa1、Fis1、Mfn2、Drp1的蛋白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Mfn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Opa1、Fis1、Mfn2、Drp1蛋白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Mfn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中药组Opa1、Fis1、Mfn1、Drp1蛋白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5),甚至低于正常组(Drp1)。24:00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LDH、CK含量升高(P<0.05),BUN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和模型组相比,西药组血清CK、BUN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LDH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中药组LDH、CK、BUN含量有明显下降趋势,且LDH与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从人体昼夜节律和能量代谢的角度可以发现“从肝论治失眠”的潜在机制。其机制在于中医肝对于能量代谢节律的调控,通过这种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进而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外也明显改善患者日间疲劳。(1)失眠症患者存在日间功能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PSQI日间功能与CPC深睡眠时间有关,脑力疲劳与REM和浅睡眠时间有关。(2)基于“从肝论治失眠”出发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后可以达到“昼精夜瞑”的疗效,具有可观的远期疗效。(3)PCPA失眠核心体温昼夜节律的振幅减小,相位不变,活动期功能受到损害,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宏观层面紊乱的能量代谢节律得到恢复。(4)PCPA失眠大鼠在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后可通过干预下丘脑节律基因的昼夜表达进而调控全脑微观线粒体动力学的昼夜节律,使得ATP供能重回平衡,以恢复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5)四逆酸枣仁汤可以消除失眠大鼠活动期的脑力与体力疲劳水平,其机制或是调节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的表达。
罗梦雪[6](2021)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中医证候分布及电生理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研究,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提供理论指导,观察不同睡眠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活动及自主神经功能特点,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的共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调护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研究方法:1、制定纳入标准,纳入182例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住院部、内镜中心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调查问卷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资料采集,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一般情况、消化不良症状及睡眠情况。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中医证型分布特点。3、对50例研究对象进行胃电图、心率变异性等检测,A1组:功能性消化不良轻度失眠患者,10例;A2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度失眠患者,10例;A3组: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度失眠患者,10例;B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例;Control组:健康志愿者,10例。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容受性、胃电活动、自主神经功能特点,并分析睡眠质量对患者电生理的影响。4、全部数据录入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计纳入182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失眠发生率为70.88%,其中失眠组平均病程显着高于非失眠组(P<0.001),而在性别构成、年龄组成、BMI水平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症状严重程度的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失眠组消化不良症状积分明显高于非失眠组(P<0.001),且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呈正相关(rs=0.615,P<0.001);3、中医证型分布在失眠组与非失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中最常见的是寒热错杂证42例(32.56%)及肝胃不和证31例(24..03%),其后依次为脾虚气滞证20例(15.50%)、脾胃虚寒(弱)证20例(15.50%)、脾胃湿热证16例(12.40%),且寒热错杂证及肝胃不和证患者与其他各组相比病程较长,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较高,睡眠质量较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中医证型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BMI及病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程度、失眠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4、胃容受性检测显示各组间最大胃容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或不伴失眠的患者胃容受性均较Control组下降,且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最大胃容量之间呈负相关(rs=-0.558,P<0.001);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餐后胃电图存在异常表现:正常胃慢波百分比降低,胃动过缓、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主频、主功率降低,且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餐后胃动过缓百分比(rs=0.746,P<0.001)、胃动过速百分比(rs=0.783,P<0.001)之间呈正相关,而与胃慢波百分比(rs=-0.890,P<0.001)、主频率(rs=-0.557,P<0.001)、主功率(rs=-0.685,P<0.001)之间呈负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呈餐后迷走神经张力(HF)降低,交感迷走神经平衡(LF/HF)紊乱的特点,且失眠严重程度指数与餐后 LF(rs=0.290,P<0.05)、LF/HF(rs=0.777,P<0.001)之间呈正相关,而与HF(rs=-0.714,P<0.001)之间呈负相关。研究结论:1、FD患者普遍存在失眠,失眠程度越重,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也越严重。2、寒热错杂证、肝胃不和证为FD伴失眠患者的常见证型,患者平均年龄较高,病程较长,消化不良症状及睡眠障碍程度也高于其余各种证型;3、FD患者胃容受性受损,胃肌电活动表现为正常胃慢波百分比降低,胃动过缓、胃动过速百分比升高以及主频、主功率降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表现为餐后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迷走神经紊乱。失眠严重程度与胃容受性、胃肌电活动、自主神经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的共病机制。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出现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原因。
张淑绵(Chang Shumien)[7](2021)在《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药物依赖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循征医学证据,对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同时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挖掘选穴、用药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药物依赖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目前所有公开发表的中英文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主要疗效判定指标为有效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次要疗效判定指标为睡眠率、睡眠时间、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同时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深入挖掘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选穴、用药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参考依据。2、将符合失眠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心脾两虚型药物依赖患者64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中药及针刺)和对照组(西药催眠药物),每组各32例。通过统计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Hamilton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及多导睡眠图(PSG)客观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浆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褪黑素(MT)水平。结果:1、Meta分析(1)针药结合治疗失眠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Athens睡眠量表评分方面针药结合更有效,而改善睡眠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2)针药结合治疗失眠有效率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Athens睡眠量表评分、睡眠率、睡眠时间、自评焦虑量表方面针药结合更有效,而自评抑郁量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3)针药结合治疗失眠有效率方面优于中药治疗,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焦虑量表方面针药结合更有效。2、复杂网络分析(1)网络核心腧穴k-core分析得出:百会、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是治疗失眠的主要腧穴。安眠、神门、百会、三阴交、内关、四神聪、神庭、足三里可作为针刺治疗失眠的优化处方。(2)中药复杂网络分析甘草、酸枣仁、夜交藤、当归、龙骨、柴胡、牡蛎、生地为核心中药,另外白术、白芍、茯神、石菖蒲、远志、柏子仁、珍珠母、生地、丹参、川芎、合欢皮常配伍使用。3、临床研究(1)在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七项评分均能降低(P<0.05,P<0.01)。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在Hamilton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P<0.05,P<0.01),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前后IS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失眠严重程度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4)睡眠脑电图:两组S1-S4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S1、S2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3、S4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深度睡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治疗后5-HT、DA和MT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5-HT、DA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T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组方配合辨脉用药、辨证用穴的针药结合治疗对于药物依赖失眠疗效显着,失眠患者困扰的其他症状也一并得到减轻或消除。可能与调节5-HT、DA、MT水平有密切关系。
李凌香[8](2021)在《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从“疾病-症状群表型网络-中药靶标网络-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角度,利用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探索症状群分类方法、有效核心方发现方法和失眠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等研究,以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方法(1)失眠临床实际诊疗数据中有效病例数据判断方法:应用已有的结构化失眠临床诊疗数据,采用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与质量控制方法,对多个医师队列的失眠患者人群特点进行分析与疗效评价,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消除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合并疗法等混杂因素得到了均衡的有效病例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挖掘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失眠有效病例的刻下症和辨证论治清单进行处理,提取高质量规范化症状谱,再将高频症状导入孔明灯软件进行隐结构分析,探究失眠症状群分类及辨识规则。采用Gephi软件对处方进行社区划分,然后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中的层次核心结构网络提取算法挖掘有效核心方药;采用比值比和卡方检验统计分析方法,判断有效核心方药与症状群的对应情况。(3)失眠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参照UMLS进行相关术语规范,然后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失眠疾病基因、症状基因、中药-化合物-靶标,再导入STRING平台中构建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拓扑结构分析,并在DAVID平台对网络模块中的Hub节点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功能特征。并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初步验证,验证方法有:①症状群-基因、有效核心方药-靶标与失眠西药靶标取交集;②有效核心方药-靶标映射失眠西药作用通路;③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与有效核心方药-靶标网络,二者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3种方式对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进行初步验证。(4)失眠症状群差异基因分析方法: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分析具有失眠典型症状群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基因差异性表达情况;采用cluster Profiler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和GO功能富集分析,探索失眠症不同症状群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是否一致,并采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的方式进行双重验证。研究结果(1)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分析各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基线特征(性别、失眠症状特点、伴随焦虑与抑郁情况等),结果9个队列共有994例患者,2697诊次数据。失眠患者均呈现出性别的差异,为女性多于男性,多见于脑力劳动群体,文化程度以中、高级居多,多数人居住情况为同住。失眠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问题,日间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按照治疗前后PSQI与SE的改善情况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医师Ⅰ队列的有效率最高为91.9%,其次是医师H为63.5%、医师F为62.4%和医师D为62.1%,共有500例有效病例与471例无效病例,经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得到了相匹配的340个疗效有效和340个疗效无效的样本亚群。(2)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通过对失眠有效病例的症状群分类和相应有效核心处方的挖掘分析,得到失眠常见的5个症状群及其相应的核心方药:①症状群Ⅰ(反映心脾两虚病机):眩晕、纳少、嗳气、心悸、神疲乏力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芪、当归、白芍、百合、酸枣仁等。②症状群Ⅱ(反映肝郁化火病机):神疲乏力、烦躁易怒、头重、头痛、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香附、栀子、郁金、黄芩、珍珠母等。③症状群Ⅲ(反映心肾不交病机):眩晕、腰膝酸软、口干、耳鸣等,相应核心方药为百合、知母、首乌藤、酸枣仁等。④症状群Ⅳ(反映血瘀病机):头晕、舌瘀点瘀斑、心悸、不思饮食、噩梦等,相应核心方药为柴胡、生地、当归、赤芍、牛膝等。⑤症状群V(反映痰热病机):口苦、眩晕、胸闷、痰多、舌红、小便黄等,相应核心方药为黄连、青礞石、法半夏、竹茹、枳实等。(3)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通过整合生物医学数据库,构建了含有320个基因的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分子网络模块,相应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60个化合物和932个靶标;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Ⅰ(心脾两虚)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3个、共同通路为95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9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GABA能突触,苯丙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分子网络模块包含基因430个,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化合物-靶标网络,包含化合物124个,靶标1221个;初步验证结果表明:症状群Ⅱ(肝郁化火)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相同靶标为32个、共同通路10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与失眠西药,共同靶标有16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能突触,亚油酸代谢,色氨酸代谢通路。(4)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共纳入健康对照者22例,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患者21例,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患者11例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分析获得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独有的差异基因为67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水和电解质的跨膜转运、骨骼肌的发育及氨基酸代谢过程等,KEGG通路主要涉及昼夜节律夹带,脂肪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血小板活化及唾液与胰岛素的分泌调节等。症状群Ⅱ(肝郁化火)独有的差异基因为149个,其GO terms主要涉及细胞分化、性别分化与NOS活性调节等,KEGG主要涉及钙信号通路、昼夜节律、5-羟色胺能突触等通路。(5)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7个。症状群Ⅰ(心脾两虚)-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芪、当归、酸枣仁、白芍等11味中药,包含的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阿魏酸(ferulicacid)、枣苷 A(Jujuboside A)、芍药苷(paeoniflorin)等 17 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Ⅰ(心脾两虚)的9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Ⅰ(心脾两虚)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72条。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集与数据挖掘基因集取交集,共有基因为8个。症状群Ⅱ(肝郁化火)-有效核心方药中的黄芩、栀子、酸枣仁、珍珠母、香附等13味中药,包含的黄芩苷(Baicalein)、栀子甙(geniposide)、枣苷A(JujubosideA)、香附酮(Cyperolone)等43种化合物,映射了症状群Ⅱ(肝郁化火)28个差异基因。症状群Ⅱ(肝郁化火)差异基因与数据挖掘基因的Hub节点富集的KEGG通路取交集,共同通路为54条。研究结论本研究突破了传统的证候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思路,借鉴《伤寒论》“方证相应”思想,引入国际通用的症状群概念,采用相对固定和高度概括的症状群,将证候进一步客观化;并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式,构建了探索症状群与相应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方法,为开展阐释病-证-治-效(方证相应)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1)基于失眠真实世界临床诊疗数据,严格按照疾病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筛选出有效病例数据,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消除混杂因素,可为分析挖掘医师有效核心处方和症状群的特点提供方法学。(2)症状群分类是实现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隐结构分析法可较好地实现失眠症状群的分类,为症状群的客观性和稳定性提供了相对成熟的模型和算法。(3)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研究方法,突破了目前中医症状群与基因缺少对应关系的瓶颈,结合临床转录组测序分析相互佐证的方法,证实了失眠症状群与相应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相互关联的研究路径基本可行。(4)本研究初步发现失眠不同的症状群,具有不同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相关分子网络的改变与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有关,一定程度上能够阐释中医病机的科学内涵;表明以相对固定的症状群及其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结合“病机”指导辨证论治的探索,是“病-证-治-效”相互关联研究思路的进一步深化。
邵泽燕[9](2021)在《乌梅丸治疗丑时失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对丑时失眠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乌梅丸治疗丑时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时间相关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治疗思路;同时对比乌梅丸对丑时失眠、子时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乌梅丸对不同时间段失眠患者的疗效差异性,进一步发掘丑时失眠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厥阴病的相关性,为乌梅丸治疗丑时失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失眠发作时间的不同,选取符合条件的子时失眠患者(失眠发作时间在11:00Pm-1:00am)3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符合条件的丑时失眠患者(失眠发作时间在1:00am-3:00am)30例作为试验组,两组均采用乌梅丸配方颗粒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4天。记录两组治疗前后4个量表(见附录)评分,运用IBM 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乌梅丸对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PSQI评分比较: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ISI评分比较: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IS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失眠症中医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失眠症中医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5.不寐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14天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寐中医证候评分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1.乌梅丸能改善丑时失眠和子时失眠患者的失眠情况,改善失眠所引起的各中医症状,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乌梅丸对丑时失眠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子时失眠患者。3.以伤寒论“六经欲解时”理论为指导,对丑时失眠采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治疗疗效确切。4.乌梅丸临床应用可推广价值高。
张喜艳[10](2021)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设计开发一款针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心身症状调节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软件(CCBT),并将CCBT运用于喉癌围手术期患者,评价其在改善喉癌患者焦虑、抑郁、失眠及生命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小组会议的方法,确定软件内容与模块,然后与软件公司共同合作完成CCBT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第二部分进行临床干预,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山西省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拟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2例。严格遵照随机数字表对其分组,干预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喉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CCBT软件进行干预。在患者术前3d、术前1d、术后2~3d、术后4~5d、出院前1~2d五个时间点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患者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完成CCBT软件的设计与开发CCBT软件设有患者端与医护端两部分。患者端包括:心身症状筛查、认知治疗、认知巩固、行为放松训练、心理护理满意度调查等功能。医护端包括:患者管理和任务管理两部分。患者管理通过建立患者信息档案,主要目的是方便区分不同患者并便于操作;任务管理用于查看并分析患者心身筛查结果,了解患者治疗进度等。经过内部试运行,可以正常运行使用。2.将CCBT运用于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取得良好效果(1)基线资料:共80例患者完成试验及全部资料调查,干预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各项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情绪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五个不同时点患者状态焦虑量表(S-AI)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292.581,P<0.05),且两组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11.533,P<0.05),这表示两组焦虑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五次干预后干预组S-AI得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情绪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五个不同时点患者健康抑郁问卷(PHQ-9)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183.975,P<0.05),且两组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11.266,P<0.05),这表示两组抑郁情绪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五次干预后干预组抑郁情绪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失眠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五个不同时点患者AIS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143.133,P<0.05),且两组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15.681,P<0.05),这表示两组失眠严重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五次干预后干预组AIS得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生命质量情况研究表明:围手术期五个不同时点患者FACT-H&N总分及五个不同维度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F=310.934,P<0.05;F=52.862,P<0.05;F=58.939,P<0.05;F=49.175,P<0.05;F=263.604,P<0.05;F=53.230,P<0.05),且两组的FACT-H&N总分及各部分得分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作用(F=23.452,P<0.05;F=2.993,P<0.05;F=3.595,P<0.05;F=5.507,P<0.05;F=10.613,P<0.05;F=11.045,P<0.05),这表示两组FACT-H&N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随时间的变化是不同的。五次干预后干预组得分比对照组显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软件作为一种规范、生动、实用的心理干预手段,能较好地适用于喉癌患者。在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与心身放松技巧的同时,能有效改善围手术期喉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低强度的心身干预手段,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二、失眠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眠的诊断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1.4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信息 |
2.2 基线资料 |
2.3 样本量 |
2.4 诊断标准 |
2.5 纳入、排除标准 |
2.6 干预措施 |
2.6.1 实验组干预措施 |
2.6.2 对照组干预措施 |
2.6.3 针灸操作的描述 |
2.7 疗效评价标准 |
2.8 疗程、评价时间及随访时间 |
2.9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9.1 随机分组、分配隐藏 |
2.9.2 盲法及样本量估算 |
2.9.3 样本脱落及不良反应 |
2.9.4 Jadad评分 |
3 讨论 |
(2)三焦调气针法对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2.1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
1.2.2 失眠的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基础治疗 |
1.5.2 试验组 |
1.5.3 对照组 |
1.6 观察指标 |
1.6.1 中医证候评分 |
1.6.2 睡眠质量评估 |
1.6.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
1.7 疗效判定标准 |
1.7.1 中医证候疗效 |
1.7.2 睡眠改善疗效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 |
2.5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2.6 2组患者睡眠改善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1 选用针刺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依据 |
3.2 三焦气化与脑卒中后失眠的关系 |
3.3 三焦调气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 |
3.4 结果与展望 |
(3)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应用现况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 |
2.2 诊断标准 |
2.3 疗效评估 |
2.4 对照组设立 |
2.5 黏合剂选择 |
2.6 贴敷方案 |
2.6.1 贴敷时间 |
2.6.2 贴敷疗法 |
2.6.3 辨证贴敷 |
2.6.4 贴敷药物 |
2.6.4.1 频次分析 |
2.6.4.2 药物关联度-药对分析 |
2.6.5 贴敷穴位 |
2.6.5.1 频次分析 |
2.6.5.2 穴位关联度-穴位组合分析 |
3 讨论 |
3.1 药物的透皮吸收 |
3.2 穴位的刺激效应 |
3.3 现代机理研究 |
4 结语 |
(4)综合医院门诊失眠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 就诊年度及就诊季节 |
2.3 就诊科室、共病诊断 |
2.4 失眠的干预情况 |
2.5 用药时间 |
3 讨论 |
(5)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线粒体的昼夜节律 |
1. 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 |
2. 线粒体的节律 |
2.1 线粒体组学的昼夜节律 |
2.2 线粒体功能的昼夜节律 |
3. 线粒体昼夜节律的机制 |
3.1 氧与线粒体昼夜节律 |
3.2 褪黑素与线粒体昼夜节律 |
3.3 线粒体动力学与节律中枢的互作机制 |
4. 小结 |
综述二 失眠症与能量代谢昼夜节律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昼夜节律的进化 |
2. 睡眠与能量代谢的昼夜节律 |
2.1 能量代谢与热量的关系 |
2.2 能量保护与线粒体节律 |
2.3 睡眠与核心体温的节律 |
2.4 失眠症与高度觉醒模型 |
3. 小结 |
综述三 失眠大鼠线粒体和节律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 睡眠剥夺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2. 慢性束缚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3. 化学物质失眠模型对于线粒体和节律相关参数的影响 |
3.1 PCPA失眠大鼠模型对于线粒体相关参数的影响 |
3.2 PCPA失眠大鼠模型节律信号通路的改变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艾司唑仑对失眠症患者日间功能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研究目标 |
2. 资料和方法 |
2.1 参考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纳排标准 |
2.4 般资料和数据提取 |
2.5 偏倚风险评估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流程图 |
3.2 一般情况 |
3.3 偏倚风险 |
3.4 结局指标 |
4. 讨论 |
文献研究二 近十年国内艾司唑仑的使用状况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方法 |
1.3 数据库建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艾司唑仑使用情况的研究数量 |
2.2 艾司唑仑在二类精神药品中的处方占比 |
2.3 艾司唑仑年度用药频度 |
2.4 艾司唑仑使用情况的地域分析 |
3. 讨论 |
临床研究 |
临床试验一 失眠患者的日间疲劳状况的观察试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设计 |
3.1 设计类型 |
3.2 硬件配备 |
3.3 观测指标 |
3.4 采集和判断方法 |
3.5 数据整理 |
3.6 统计学分析 |
4. 试验结果 |
4.1 受试者来源 |
4.2 入组及完成情况 |
4.3 人口学特征 |
4.4 睡眠及日间功能情况 |
4.5 日间功能相关分析 |
5. 讨论 |
临床试验二 四逆酸枣仁合方治疗失眠患者日间疲劳的疗效评价 |
1. 临床试验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评定工具 |
1.6 治疗方案 |
1.7 观察指标及节点 |
1.8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1.9 质量监控 |
2. 试验结果 |
2.1 入组及完成情况 |
2.2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3.1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3.2 基于“肝藏血”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3.3 基于“肝主疏泄”对从肝论治失眠症日间疲劳的认识 |
实验研究 |
实验研究一 失眠症能量代谢紊乱的实验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与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模型判定 |
2.2 一般情况 |
2.3 体重 |
2.4 进食量 |
2.5 核心体温昼夜变化 |
2.6 尾部温度昼夜变化 |
3. 讨论 |
实验研究二 基于节律调控线粒体信号通路研究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大鼠的药效机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干预方法 |
2.3 实验取材 |
2.4 全脑组织冷冻研磨 |
2.5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中Per1、Per2、Bmal1 mRNA的昼夜变化 |
2.6 基于荧光素酶法测试失眠大鼠全脑中ATP含量的昼夜变化 |
2.7 基于蛋白印记表达法测定大鼠全脑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的昼夜变化 |
2.8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下丘脑Per1、Per2、Bmal1 mRNA昼夜变化 |
3.2 失眠大鼠全脑中ATP含量的昼夜变化 |
3.3 大鼠全脑中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昼夜变化 |
4. 讨论 |
实验三 四逆酸枣仁汤改善失眠大鼠活动期疲劳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造模方法、干预方法 |
2.2 实验取材 |
2.3 蛋白印记方法测定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的表达变化 |
2.4 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CK、LDH、BUN的含量变化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24:00前额叶线粒体动力学Mfn1、Mfn2、Opa1、Drp1、Fis1蛋白含量 |
3.2 大鼠24:00血清中LDH、CK、BUN的水平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中医证候分布及电生理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及电生理特点 |
综述二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 |
4 研究内容 |
5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资料分析 |
2 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分析 |
3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 电生理分析 |
讨论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药物依赖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研究进展 |
2 西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诊断标准 |
2.3 发病机制 |
2.4 治疗 |
第二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选穴与用药规律分析 |
1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结果 |
1.3 小结 |
2 选穴、用药规律探讨 |
2.1 腧穴复杂网络分析 |
2.2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试验设计 |
1.1 方法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注意事项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案 |
3.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数据分析与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比较 |
4.5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 |
4.6 两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比较 |
4.7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脑电图比较 |
4.8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4.9 治疗前后5-HT、DA、MT比较 |
4.10 随访结果 |
5 讨论 |
5.1 药物依赖失眠 |
5.2 针药结合治疗 |
5.3 辨脉用药 |
5.4 睡眠脑电图 |
5.5 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8)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一 症状群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症状群的定义与内涵 |
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现状分析 |
2.1 症状群的识别方法 |
2.2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
2.3 症状群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内容和热点 |
3 症状群理论在中西医各领域的运用 |
4 症状群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文献综述二 失眠表型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表型的定义与分类 |
2 失眠表型的评估方法 |
3 失眠表型与遗传因素相关的研究分析 |
3.1 失眠表型与基因及基因多态性 |
3.2 失眠表型与其他疾病的遗传相关性 |
3.3 失眠表型与脑组织不同区域结构 |
3.4 失眠表型与表观遗传学 |
4 失眠表型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分析 |
4.1 失眠表型与压力、应激、倒班的关系 |
4.2 失眠表型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
5 失眠表型与药物疗效、安全性的研究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多个医师队列失眠患者人群特点分析与疗效评价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处理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价指标 |
2.4 疗效评价方法 |
3 研究质量控制及伦理设计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5.1 各医师队列概述 |
5.2 各医师队列基线病例数与就诊诊次分布情况 |
5.3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人口学信息 |
5.4 各医师队列患者基线失眠情况 |
5.5 各医师队列疗效分布情况 |
5.6 倾向性评分匹配均衡样本 |
研究内容二 失眠症状群分类与有效核心方药发现研究 |
1 症状群分类方法研究 |
1.1 资料来源 |
1.2 症状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2 有效核心方药发现方法研究 |
2.1 资料来源 |
2.2 中药类数据处理与核查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研究内容三 失眠症状群-有效核心方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发现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方法 |
2.1 失眠疾病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2 症状群-分子网络模块的构建 |
2.3 有效核心方-中药-化合物-靶标网络模块的构建 |
2.4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初步验证方法 |
3 结果 |
3.1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的中英文术语UMLS对应情况 |
3.2 失眠疾病与症状群相关的基因集 |
3.3 失眠疾病-基因网络模块 |
3.4 失眠-症状群-基因网络模块 |
3.5 有效核心方-化合物-靶标分子网络模块 |
3.6 症状群-有效核心方药分子网络关联机制初步验证结果 |
研究内容四 失眠症状群小样本健康对照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健康对照组的纳入标准 |
1.6 健康对照组的排除标准 |
1.7 失眠患者症状群的判断标准 |
2 方法 |
2.1 样本量设计 |
2.2 样本采集和保存 |
2.3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相互佐证分析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2.6 伦理设计 |
3 结果 |
3.1 样本人口学信息与症状分布特点 |
3.2 RNA质检结果 |
3.3 测序序列数据的质量控制 |
3.4 样本基因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3.5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3.6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
3.7 症状群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8 症状群独有差异基因的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9 转录组测序分析与网络药理学数据挖掘结果相互佐证 |
讨论 |
1 多个医师队列诊治失眠的临床数据作为资料来源的合理性分析 |
2 以“症状群”结合“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的可行性分析 |
2.1 病、证、证候与症状群的关系 |
2.2 症状群对辨证论治体系的启示 |
2.3 症状群是辨证论治思想“升阶降维”的体现 |
2.4 症状群是传统“方证相应”思想的延续 |
2.5 特异性症状与非特异性症状对于辨证论治的作用分析 |
3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的关键环节 |
3.1 症状群挖掘分析方法的选择 |
3.2 症状群与有效核心方药的对应关系分析 |
3.3 中医症状群-基因关联关系的确定 |
3.4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中医病机内涵诠释 |
3.5 症状群-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的验证 |
4 探索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新变革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9)乌梅丸治疗丑时失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不寐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5 观察指标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 治疗后资料比较 |
4 安全性结果观察 |
5 本研究的完成情况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乌梅丸选方依据 |
2 乌梅丸组方分析 |
3 乌梅丸治疗失眠的现状及理论探讨 |
4 临床疗效分析 |
参考文献 |
问题与思考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10)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6 理论依据 |
1.7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CCBT软件结构体系 |
3.2 CCBT软件功能模块 |
3.3 CCBT软件基本操作流程 |
4 结果 |
4.1 患者端 |
4.2 医护端 |
5 讨论 |
5.1 CCBT心身调节软件的临床价值 |
5.2 CCBT心身调节软件的特点 |
第二部分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研究工具 |
1.4 干预方案及内容 |
1.5 资料收集与质量控制 |
1.6 伦理问题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纳入及脱落情况 |
2.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失眠、生命质量得分基线比较 |
2.4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量表分数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CCBT可改善喉癌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
3.2 CCBT可改善喉癌围手术期患者失眠症状 |
3.3 CCBT可提高喉癌围手术期患者生命质量 |
4 结论 |
5 研究创新性 |
6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失眠的诊断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J]. 周卫星. 西部中医药, 2021(10)
- [2]三焦调气针法对心脾两虚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J]. 彭艳霞,卢霞,唐明,黄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 [3]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失眠障碍的应用现况与分析[J]. 王拓然,韩颖,杜茂波,刘兵,项砚华,杜晓会,李哲贤,焦玥. 中医杂志, 2021(17)
- [4]综合医院门诊失眠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 徐倩,徐斌,郑炜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04)
- [5]基于线粒体节律的四逆酸枣仁汤干预失眠症日间疲劳疗效和机理研究[D]. 王雪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失眠中医证候分布及电生理特点[D]. 罗梦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7]针药结合治疗心脾两虚型药物依赖失眠的临床研究[D]. 张淑绵(Chang Shumien).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8]失眠症状群及其方证相应的分子网络关联机制研究[D]. 李凌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9]乌梅丸治疗丑时失眠的临床研究[D]. 邵泽燕.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10]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应用研究[D]. 张喜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