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东县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滑坡与降水的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乘千[1](2014)在《延安市降雨与黄土滑坡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地质灾害是自然界灾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常常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延安市地处大西北,属于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频发。然而,降雨对地质灾害的诱发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降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本人参与了“延安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项目,开展了延安市降雨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和延安市气象资料,对延安市降雨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2)根据延安市边坡特征和土层信息,建立了四种边坡模型:纯黄土边坡模型、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含裂隙的纯黄土边坡模型和含裂隙的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3)根据延安市各县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资料,结合延安实际区域地质情况和岩土体土工试验数据,取得延安市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4)利用Geo-studio软件中的SEEP/W和SLOPE/W模块,对延安市四种边坡模型的坡体内部渗流情况以及边坡稳定性进行模拟和评价,分析降雨过程中黄土滑坡形成机理和稳定性变化。(5)结合实例对降雨过程中斜坡失稳进行论证,验证其形成机理的正确性。以上成果对陕北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延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灾减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尤凤春,王永涛[2](2012)在《综合资料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利用地质灾害信息(易发区区划、地质灾害隐患点)、地理信息(流域、省市县界)、气象观测和探测信息(稠密的区域气象观测站降水量、多普勒雷达产品、卫星云图、闪电定位等资料)、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等,采用数理统计、坐标转换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将多种信息集成在同一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和系统中,进行任意叠加显示,统计分析,实现客观、自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经近两年应用证明,该多种资料综合分析技术切实可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陈伟,许强[3](2011)在《地质灾害降雨预警基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降雨及地质灾害发生的关系,建立了针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降雨预警基准的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即通过收集研究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前3天降水量、当日降水量)及未发生的降雨资料,根据这些降雨数据在xy坐标图上的分布规律,在确定地质灾害发生的下包络线以及上包络线的基础上,将上下包络线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平行线的方式划分各个概率的警戒基准线。并以雅安市雨城区因降雨而产生的66个滑坡点数据为基础,针对降雨诱发滑坡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进行研究。
陈伟[4](2011)在《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面积广、规模大、成灾快、频率高、时间长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被迅速推进,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频发的地质灾害不仅给山区城镇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成为山区城镇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针对西南山区城镇饱受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城镇建设深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制约的特点,本文通过充分收集前人已有资料,结合遥感、补充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勘查、现场详细地质调查,以GIS为分析平台,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综合手段,针对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及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系统地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通过对我国2000年至2010年因地质灾害而死亡的人数以及每年总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上限值(可容忍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E-06/a,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下限值(可接受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E-07/a,确定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FN曲线。2.通过收集及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文献资料,结合实地野外调查,紧紧把握汶川地震这一极端事件,展开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的研究,选取了两大类共11个评价因子,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坡型、相对高差、河流水系、剖面形态、平面形态、断层性质、断层距离和斜坡方向(背坡、面坡),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针对地震条件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3.较系统地阐述了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地质灾害管理控制目标、类别、基本原则、思路和实施内容;形成了一套包括:确立评价与管理控制目标→地质灾害危险源识别和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信息数据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研究为一体的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4.针对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的特点,提出和构建了不同评价尺度(中等比例尺(1:200000~1:50000)、大比例尺(1:50000~1:5000)以及详细比例尺(>1:5000))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5.在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地质灾害触发因素(暴雨条件下以及地震条件)、灾害历史因素以及基本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6.建立了一套针对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即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法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其发生的可能性,采用经验公式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对地质灾害发生后所影响的范围进行预测分析的评价方法流程。7.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运移距离展开分析研究,在对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体积以及运移距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移距离预测的线性方程:V=0.2003L+450.82。8.完善了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及基本框架,从西南山区城镇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目前所采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措施,提出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工作中应遵循地质灾害日常防御→地质灾害灾前准备→地质灾害灾中应急响应→地质灾害灾后重建四个循序渐进的流程,阐述了每个阶段中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工作内容。9.建立了针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降雨预警基准的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即通过收集研究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前3天降水量、当日降水量)及未发生的降雨资料,根据这些降雨数据在xy坐标图上的分布规律,在确定地质灾害发生的下包络线以及上包络线的基础上,将上下包络线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平行线的方式划分各个概率的警戒基准线。10.结合丹巴县和汶川县两个工作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理论思想以及技术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风险管理控制提供参考。
张勤丽,吴海松,陈江平,陈玲,伍先助[5](2008)在《湖北省巴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巴东县为湖北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发育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计606处,其中滑坡473处,占总数的78.05%。境内地质灾害受大气降雨控制明显,雨汛期的69月产生的地质灾害占总数的74.5%;高程1 000 m以下的长江、清江及其支流两岸的低山峡谷地区(库区)地质灾害发育,其分布占总数的68.76%;长江两岸由三叠系巴东组及侏罗系软硬相间岩系组成的顺向坡区段,地质灾害极为发育。针对重大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化管理,统筹安排,按近/远期规划,对重大地质灾害点进行有效监测或治理,并逐步完善区内监测预警系统。
姜晨光,王辉,王立新,李少红,贺勇[6](2008)在《长江三峡库区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构建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构建可靠、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势在必行。鉴于目前库区各类监控信息沟通与整体性分析不够理想的状况,提出了建立长江三峡库区CORS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的设想,总结了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概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CORS系统的概况与最新进展,阐述了长江三峡库区CORS系统构建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李玉文[7](2007)在《秦巴山区暴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气候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秦巴山区1970—2005年(36a)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资料、国土部门的地质灾害资料和水文部门的相关资料,结合对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进行的实地调查,首先对该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得到了秦巴山区暴雨在主要季节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明确了秦巴山区暴雨的基本气候特征。其次,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暴雨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研究了地质灾害发生滞后于暴雨发生的基本特征。结合造成秦巴山区严重地质灾害的两个典型的暴雨个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能量场等各方面对秦巴山区暴雨作了分析,同时对暴雨和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变作了分析,反映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和暴雨发生存在的关系。
安光明[8](2006)在《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灾害的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体,处于三峡库区长江右岸阁水溪右岸斜坡地段。近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该研究区地面和建筑物多处产生拉裂变形破坏,近几年来变形趋势更加明显,若该区产生滑动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和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该区域环境与地质条件的调查,以及对植物油厂滑坡体的工程地质勘察,在综合分析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有限元定性分析和极限平衡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研究区的各个滑坡相应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通过上述工作,得到以下成果: 1、植物油厂滑坡体原为老滑坡,因主滑方向不同而分离解体,其老滑坡的堆积物己多被侵蚀。根据研究区基岩的出露情况,坡体裂缝的分布与发育规律、近年来的活动规律综合分析,将滑坡体划分为植物厂老滑坡区、老滑坡复活区、新滑坡区、未变形斜坡区,其中新滑坡依次划分为1号、2号、3号。 2、滑坡体上各区块滑坡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在现状条件及各种工况状态下有所不相同,具体如下: 1号滑坡变形迹象以地面拉张裂缝和建筑物变形破坏为主,破坏模式为顺层牵引式,滑动面尚未完全贯通,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FS=1.131,安全储备不足。在坝前175m水位+5年一遇暴雨条件下,FS=0.947,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该滑坡应采取防治措施。该滑坡后部存在由植物油厂南围墙附近剪出的可能性,20年暴雨条件下,局部稳定系数FS=1.088,安全储备不足,故同时应在植物油厂南侧采取工程措施。 2号滑坡目前处于蠕动阶段,其破坏模式为顺层牵引式,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在三峡水库蓄水的各级状态下,滑坡也处于稳定状态。 3号滑坡属推移式顺层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遇20年一遇暴雨时,处
姜晨光,刘风军,董向明,彭建国[9](2005)在《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文中提出测量机器人(即自动电子全站仪)固然可以对滑坡进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监测,但测量机器人设站处(监测基点)的稳定性对监测精度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当测量视线被遮挡后测量机器人将无法监测相应的监测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及科研组将GPS技术与测量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了滑坡集成监测系统。该系统彻底解决了监测基站不稳定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问题,使监测的程序得以简化、监测的固定性投资成本得以降低。文章介绍了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给出了监测实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依据,提出了滑坡预警的基本准则。
杨煜灿,沈晓玲[10](2005)在《绍兴地质灾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分析绍兴市地质灾害的时空特征和降水分布,初步摸清了我市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其与降水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警提供了方向.
二、巴东县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滑坡与降水的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东县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滑坡与降水的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市降雨与黄土滑坡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质灾害的研究现状 |
1.3.2 地质灾害与降雨关系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延安市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1.1 延安市行政区划 |
2.1.2 气象 |
2.1.3 水文 |
2.1.4 植被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延安市降雨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分析 |
3.1 延安市降雨与地质灾害 |
3.2 降雨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关系 |
3.2.1 延安市年平均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地质灾害和年平均降雨量空间分布相关性 |
3.2.3 延安市局地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3.2.4 地质灾害和局地暴雨空间分布相关性 |
3.3 降雨与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
3.4 降雨致灾滞后及滞后性分析 |
3.4.1 降雨致灾滞后 |
3.4.2 降雨灾害发生滞后原因分析 |
3.5 降雨过程中黄土与黄土裂隙渗透性分析 |
3.5.1 黄土的渗透性 |
3.5.2 无垂直裂隙条件下水分入渗规律 |
3.5.3 考虑黄土垂直裂隙条件下水分入渗规律 |
3.5.4 降雨条件下的含裂隙边坡稳定性 |
第四章 降雨过程边坡渗流与稳定性模拟 |
4.1 模型分析软件 |
4.1.1 SEEP/W 软件简介 |
4.1.2 SLOPE/W 软件简介 |
4.1.3 软件耦合分析 |
4.2 边坡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4.2.1 边坡结构模型 |
4.2.2 参数选取 |
4.3 降雨入渗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纯黄土边坡模型渗流模拟 |
4.3.2 含裂隙的纯黄土边坡模型渗流模拟 |
4.3.3 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渗流模拟 |
4.3.4 含裂隙的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渗流模拟 |
4.3.5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模拟结果分析对比 |
4.4 边坡稳定性分析 |
4.4.1 纯黄土边坡模型稳定性模拟 |
4.4.2 含裂隙的纯黄土边坡模型稳定性模拟 |
4.4.3 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稳定性模拟 |
4.4.4 含裂隙的黄土—红粘土边坡模型稳定性模拟 |
4.4.5 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坡体结构稳定性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地质灾害实例分析 |
5.1 大台沟滑坡 |
5.1.1 概述 |
5.1.2 滑坡基本特征 |
5.1.3 滑坡失稳原因分析 |
5.1.4 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3)地质灾害降雨预警基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区域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2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概率的区域预警预报方法 |
3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概率的预警预报实例研究 |
4 结论 |
(4)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研究现状 |
1.2.4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及运移距离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的基本内容 |
2.1 风险的相关概念 |
2.1.1 风险的含义 |
2.1.2 风险的表达 |
2.2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类别、原则和思路 |
2.2.1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类别 |
2.2.2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基本原则 |
2.2.4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思路及步骤 |
2.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层次、精度和适用范围 |
2.3.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层次 |
2.3.2 不同评价尺度的适用范围 |
2.4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工作内容 |
2.4.1 确定评价与管理控制目标 |
2.4.2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及监测 |
2.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2.4.4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2.4.5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2.4.6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
第3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 |
3.1.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模型及方法 |
3.2.1 区域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 |
3.2.2 区域比例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3.2.3 详细比例尺(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和方法 |
第4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
4.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 |
4.1.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及方法 |
4.2.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
第5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5.1 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 |
5.1.1 风险评价模型 |
5.1.2 风险评价方法 |
5.2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与量化 |
5.2.1 地质灾害风险定性分析评价 |
5.2.2 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分析评价 |
5.2.3 地质灾害风险定量分析评价 |
5.3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
5.3.1 风险判据与风险准则 |
5.3.2 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 |
第6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1 地质灾害日常防御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1.1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
6.1.2 减灾防灾教育及训练 |
6.1.3 疏散避险线路及演练 |
6.1.4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
6.1.5 地质灾害勘查 |
6.1.6 群测群防监测系统 |
6.1.7 建立减灾功能系统 |
6.1.8 土地及林地合理规划与管理 |
6.2 地质灾害灾前准备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2.1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
6.2.2 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准备 |
6.2.5 救助资金的准备 |
6.2.6 救助装备、物资的准备 |
6.3 地质灾害灾中应急响应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4 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第7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1 丹巴县示范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1.1 丹巴县地质灾害概况 |
7.1.2 中等比例尺(1:100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1.3 大比例尺(1:5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1.4 丹巴县示范区中等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
7.1.5 详细比例尺(1:1000)(单体)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 汶川县示范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2.1 汶川县地质灾害概况 |
7.2.2 中等比例尺(1:100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3 大比例尺(1:5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4 中等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
7.2.5 详细比例尺(1:1000)(单体)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5)湖北省巴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 |
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 |
2.1 形成条件 |
2.1.1 地形条件 |
2.1.2 易滑地层岩性条件 |
2.1.3 构造破碎条件 |
2.2 主要诱发因素 |
2.2.1 暴雨 |
2.2.2 人类工程活动 |
2.2.3 库区蓄水 |
3 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规律 |
3.1 地质灾害分类特征 |
3.1.1 滑坡 |
3.1.2 崩塌 |
3.1.3 泥石流 |
3.1.4 地面塌陷 |
3.1.5 隧道突水突泥 |
3.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2.1 时间分布规律 |
3.2.2 空间分布规律 |
3.2.3 地层岩性分布规律 |
4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4.1 总体防治目标 |
4.2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
4.3 主要防治措施及对策 |
(1) 加强法制建设, 强化地质灾害管理。 |
(2) 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
(3) 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工作。 |
(4) 协调规划, 落实防治经费。 |
5 结语 |
(7)秦巴山区暴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气候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3 秦巴山区的暴雨特征 |
3.1 秦巴山区暴雨各月分布特征 |
3.2 秦巴山区暴雨年际分布特征 |
3.3 秦巴山区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
3.4 秦巴山区暴雨高空环境场特征 |
§4 秦巴山区突发性暴雨特征及天气形势 |
4.1 突发性暴雨定义 |
4.2 秦巴山区突发性暴雨气候特征 |
4.3 秦巴山区突发性暴雨的空间分布 |
§5 秦巴山区连阴雨过程中的暴雨 |
5.1 连阴雨过程中暴雨的定义 |
5.2 连阴雨过程中的暴雨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 |
5.3 连阴雨过程中的暴雨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 |
5.4 连阴雨过程中的暴雨的空间分布 |
§6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6.1 地质灾害各月分布特征 |
6.2 地质灾害年际分布特征 |
6.3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7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8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暴雨典型个例分析 |
8.1 一次突发性的暴雨过程 |
8.2 一次连阴雨过程中的暴雨过程 |
§9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灾害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滑坡与其赋存环境的关系研究现状 |
1.2.2 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滑坡治理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理概况及环境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位置及交通 |
2.2 气象及水文 |
2.2.1 气象 |
2.2.2 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不良地质现象 |
2.8 人类工程活动 |
第3章 滑坡体平面分布特征 |
3.1 植物油厂老滑坡区 |
3.1.1 老滑坡形态特征 |
3.1.2 老滑坡变形特征 |
3.1.3 滑体物质结构特征 |
3.1.4 滑面(带)特征 |
3.1.5 滑床特征 |
3.1.6 变形破坏模式 |
3.1.7 稳定性评价 |
3.2 老滑坡复活区 |
3.2.1 老滑坡复活区的形态特征 |
3.2.2 老滑坡复活区变形特征 |
3.2.3 老滑坡复活区滑体物质的结构特征 |
3.2.4 老滑坡复活区滑面的特征 |
3.2.5 老滑坡复活区的滑床特征 |
3.2.6 变形原因分析及破坏模式 |
3.2.7 稳定性评价 |
3.3 1号滑坡 |
3.3.1 1号滑坡形态特征 |
3.3.2 1号滑坡区变形特征 |
3.3.2 滑体物质结构特征 |
3.3.3 滑带土特征 |
3.3.4 滑床特征 |
3.3.5 变形破坏模式 |
3.3.6 稳定性评价 |
3.4 2号滑坡 |
3.4.1 2号滑坡平面形态特征 |
3.4.2 滑面(带)特征 |
3.4.3 滑床特征 |
3.4.4 变形破坏模式 |
3.4.5 稳定性评价 |
3.5 3号滑坡区 |
3.5.1 滑坡平面形态特征 |
3.5.2 滑体物质的结构特征 |
3.5.3 滑带土的特征 |
3.5.4 滑床特征 |
3.5.5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
3.5.6 变形破坏模式 |
3.5.7 稳定性评价 |
3.6 未变形斜坡区 |
第4章 滑坡体变形破坏演化机理分析 |
4.1 滑坡原因分析 |
4.2 内外地质作用对滑坡变形破坏演化过程的影响 |
4.2.1 内在因素 |
4.2.2 外在因素 |
4.3 滑坡体变形破坏发展趋势定性预测 |
第5章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5.1 计算参数的选择 |
5.1.1 确定滑带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方法 |
5.1.2 计算参数的选取 |
5.2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5.3 滑坡体变形破坏特征的二维有限元分析 |
5.3.1 计算原理 |
5.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结果 |
5.3.3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滑坡体稳定性定量计算 |
5.4.1 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 |
5.4.2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结果 |
5.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章 滑坡治理措施 |
6.1 滑坡治理原则 |
6.2 滑坡治理措施 |
6.3 滑坡的治理方案 |
6.3.1 排水系统 |
6.3.2 抗滑桩设计 |
6.3.3 挡墙措施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安光明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 |
致谢 |
(9)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滑坡集成监测系统概况 |
2.1 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构成 |
2.2 测量机器人技术概况 |
2.3 GPS-RTK技术概况 |
3 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监测过程 |
3.1 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监测现场布置 |
3.2 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自动监测过程 |
4 滑坡安全预警的基本准则 |
5 结语 |
四、巴东县城关及其周边地区滑坡与降水的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市降雨与黄土滑坡相关性分析[D]. 张乘千. 长安大学, 2014(02)
- [2]综合资料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A]. 尤凤春,王永涛. S12 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与服务, 2012
- [3]地质灾害降雨预警基准研究[J]. 陈伟,许强. 地球与环境, 2011(03)
- [4]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 陈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5]湖北省巴东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防治对策[J]. 张勤丽,吴海松,陈江平,陈玲,伍先助.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8(06)
- [6]长江三峡库区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构建问题的思考[J]. 姜晨光,王辉,王立新,李少红,贺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03)
- [7]秦巴山区暴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气候学特征分析[D]. 李玉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 [8]重庆市涪陵区植物油厂滑坡灾害的系统研究[D]. 安光明. 长安大学, 2006(12)
- [9]滑坡集成监测系统的研制[J]. 姜晨光,刘风军,董向明,彭建国.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06)
- [10]绍兴地质灾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初探[A]. 杨煜灿,沈晓玲. 平安浙江气象保障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5